成無己

《註解傷寒論》~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法第八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趙本注:「一云絡」)是也。

陽明胃也。邪自太陽經傳之入腑者,謂之太陽陽明。經曰: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即是太陽陽明脾約病也。

正陽陽明者,胃家實(趙本注:「一作寒」)是也。

邪自陽明經傳入腑者,謂之正陽陽明。經曰: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即是正陽陽明胃家實也。

白話文:

有人問:疾病有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這三種是什麼意思呢?答:太陽陽明是指脾經阻塞,也就是脾約。陽明是指胃。邪氣從太陽經傳入內臟,就叫做太陽陽明。醫書說:太陽病,如果出現嘔吐、腹瀉或發汗後,感到微熱煩躁,小便頻繁,大便乾燥,可以用小承氣湯治療,這就是太陽陽明脾約病。

正陽陽明是指胃實證,也就是胃家實。邪氣從陽明經傳入內臟,就叫做正陽陽明。醫書說:陽明病,脈搏遲緩,雖然出汗但不怕冷,身體沉重,呼吸短促,腹部脹滿伴隨喘息,有潮熱發作,可以攻裡治療。手腳發熱出汗,說明大便已經乾燥,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這就是正陽陽明胃實證。

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邪自少陽經傳之入腑者,謂之少陽陽明。經曰: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即是少陽陽明病也。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趙本有「是」字)也。

邪傳入胃,熱毒留結,則胃家為實。華佗曰:熱毒入胃要須下去之,不可留於胃中。是知邪在陽明,為胃家實也。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趙本有「若」字)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本太陽病不解,因汗、利小便,亡津液,胃中乾燥,太陽之邪入腑,轉屬陽明。古人登廁必更衣,不更衣者,通為不大便。不更衣,則胃中物不得泄,故為內實。胃無津液,加之蓄熱,大便則難,為陽明裡實也。

白話文:

少陽陽明證,表現為發汗、利尿後,胃部乾燥煩躁、大便難解。

當病邪從少陽經傳入腑時,就稱為少陽陽明。古籍記載:傷寒病,脈象弦細、頭痛發熱,屬於少陽。少陽病不能發汗,發汗容易導致神志不清,這屬於胃病,也就是少陽陽明病。

陽明病的病機,就是胃氣實證。

病邪傳入胃部,熱毒停留,導致胃氣實證。華佗說:熱毒侵入胃部,必須要把它排出,不能留在胃裡。因此,病邪在陽明經,就屬於胃氣實證。

有人問:為什麼會得陽明病呢?答:太陽病後,經過發汗、瀉下、利尿等治療,導致津液損失,胃部乾燥,太陽病的病邪就轉入陽明經,如果不更換衣服,內熱積聚,大便難解,這就是陽明病。

原本是太陽病,沒有完全好,又因為發汗、利尿而損失津液,胃部乾燥,太陽病的病邪進入腑臟,轉入陽明經。古人上廁所後一定要換衣服,不換衣服就等於沒有排便。不換衣服,胃中食物就排泄不出去,所以就成了內實。胃部缺乏津液,再加上積熱,大便就會困難,這就是陽明裡實證。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陽明病,為邪入腑也。邪在表,則身熱,汗出而惡寒;邪既入腑,則表證已罷,故不惡寒,但身熱,汗出,而惡熱也。

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邪客在陽明,當發熱而不惡寒,今得之一日,猶不發熱而惡寒者,即邪未全入腑,尚帶表邪;若表邪全入,則更無惡寒,必自汗出而惡熱也。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趙本有「主」字)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白話文:

陽明病的病人,一開始會發燒,身體會自己冒汗,而且不畏寒,反而怕熱。這是因為邪氣已經入侵到身體內部,不再停留在表面。如果邪氣還在表層,就會發燒、冒汗、怕冷;但邪氣一旦進入內部,表面的症狀就會消失,所以病人就不怕冷了,只會持續發燒、冒汗,並且感到怕熱。

有些人得了陽明病,雖然只有一天,卻一直感到怕冷,這是因為邪氣還沒有完全進入內部,仍然帶有表面的寒邪。等表面的寒邪完全進入內部後,病人就不會再感到怕冷,而是會自行冒汗並感到怕熱。

為什麼怕冷的症狀會自行消失呢?因為陽明經位於人體的中心部位,就像大地一樣,能夠包容萬物,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再傳遞邪氣。所以雖然一開始可能會感到怕冷,但過了一兩天,寒邪就會自行消失,這就是陽明病的特徵。

胃為水穀之海,主養四旁。四旁有病,皆能傳入於胃。入胃則更不復傳,如太陽(醫統本有「病」字)傳之入胃,則更不傳陽明;陽明病傳之入胃,則更不傳少陽;少陽病傳之入胃,則更不傳三陰。

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傷寒傳經者,則一日太陽,二日陽明。此太陽傳經,故曰轉屬陽明。

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者,太陽受病也;若反汗出濈濈然者,太陽之邪轉屬陽明也。經曰:陽明病法多汗。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傷寒三日,邪傳陽明之時。經曰:黃柏俱長者,陽明受病,當二三日發。陽明氣血俱多,又邪並於經,是以脈大。

白話文:

胃就像一個水和食物的海洋,負責滋養全身。全身任何部位生病,都能傳到胃裡。一旦傳到胃,就再也不會傳到其他部位了。就像太陽病傳到胃裡,就不會再傳到陽明經;陽明經的病傳到胃裡,就不會再傳到少陽經;少陽經的病傳到胃裡,就不會再傳到三陰經。

當太陽經剛開始生病時,會發汗,但汗出不透,這是因為病情要轉移到陽明經的緣故。

傷寒傳經的規律是,第一天影響太陽經,第二天影響陽明經。這就是太陽經傳經,所以叫做轉屬陽明。

傷寒發燒沒有汗,嘔吐不能吃東西,反而開始出汗,而且汗出得很多,這是轉屬陽明的表現。

傷寒發燒,沒有汗,嘔吐不能吃東西,是太陽經受病了;如果反而開始出汗,而且汗出得很多,就是太陽經的邪氣轉屬到陽明經了。醫書上說:陽明經的病症,往往伴隨大量出汗。

傷寒病發三天,陽明經的脈搏會變得很大。

傷寒病發三天,邪氣傳到陽明經的時候,醫書上說:黃柏的藥性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發揮作用,因為陽明經受病,通常在兩三天內發作。陽明經氣血充沛,又受到邪氣侵襲,所以脈搏會很大。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浮為陽邪,緩為脾脈。傷寒脈浮緩,太陰客熱。邪在三陽,則手足熱;邪在三陰,則手足寒。今手足自溫,是知系在太陰也。太陰土也,為邪蒸之,則色見於外,當發身黃。小便自利者,熱不內蓄,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即太陰之邪入腑,轉屬陽明也。

傷寒轉系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傷寒則無汗,陽明法多汗,此以傷寒邪轉系陽明,故濈然微汗出。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患了傷寒,脈象浮而緩,手腳卻是溫暖的,這就說明病邪停留在了太陰經。太陰經屬脾,脾主運化,若受邪氣蒸灼,就會導致面色發黃。如果患者小便通暢,則體內熱氣沒有積蓄,就不會發黃。但若病程到了七八天,大便卻變得乾燥,就表明太陰經的病邪已經入侵了陽明經,轉化為陽明病了。

浮為陽邪,緩為脾脈。傷寒脈浮緩,太陰客熱。邪在三陽,則手足熱;邪在三陰,則手足寒。今手足自溫,是知系在太陰也。太陰土也,為邪蒸之,則色見於外,當發身黃。小便自利者,熱不內蓄,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即太陰之邪入腑,轉屬陽明也。

脈象浮表示陽邪外侵,緩則說明脾氣虛弱。傷寒患者脈象浮緩,說明太陰經受到熱邪侵襲。病邪在三陽經,則手足會發熱;病邪在三陰經,則手足會冰冷。現在患者手足溫暖,說明病邪停留在了太陰經。太陰經屬脾,脾主運化,脾氣虛弱被邪氣蒸灼,就會導致面色發黃。如果患者小便通暢,說明體內熱氣沒有積蓄,就不會發黃。但若病程到了七八天,大便卻變得乾燥,就表明太陰經的病邪已經入侵了陽明經,轉化為陽明病了。

傷寒轉系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傷寒轉化為陽明病後,患者會微微出汗,而且這種汗出得很緩慢。

傷寒則無汗,陽明法多汗,此以傷寒邪轉系陽明,故濈然微汗出。

傷寒一般是不出汗的,而陽明病則多出汗。現在患者微微出汗,就是因為傷寒病邪轉化為陽明病的緣故。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陽明經受風邪侵襲,患者會出現口苦咽乾、腹部脹滿、呼吸急促、發熱惡寒、脈象浮緊等症狀。如果用下法治療,反而會加重腹部脹滿和小便困難的症狀。

總結

以上文字描述了傷寒病的發展過程,從太陰經的病邪入侵,到轉化為陽明病,以及陽明病的症狀表現。這些內容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傷寒病的病理變化,也為治療傷寒病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脈浮在表,緊為裡實。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者,熱傳於裡也;發熱惡寒者,表仍未解也。若下之,里邪雖去,表邪復入於裡,又亡津液,故使腹滿而小便難。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陽明病,以飲食別受風寒者,以胃為水穀之海,風為陽邪,陽(醫統本有「邪」字)殺穀,故中風者能食;寒為陰邪,陰邪不殺穀,故傷寒者不能食。

陽明病,若中寒,(趙本有「者」字)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陽明中寒不能食者,寒不殺穀也。小便不利者,津液不化也。陽明病法多汗,則周身汗出,此手足濈然而(醫統本無「而」字)汗出,而身無汗者,陽明中寒也。固瘕者,寒氣結積也。胃中寒甚,欲留結而為固瘕,則津液不得通行,而大便必硬者,若汗出小便不利者,為實也。此以小便不利,水穀不別,雖大便初硬,後必溏也。

白話文:

脈搏浮在表面,緊緊的代表裡面實證。陽明經中風,嘴巴苦澀,喉嚨乾燥,肚子脹滿,輕微喘不過氣,這是熱氣傳入體內;發熱怕冷,則表證還沒解除。如果瀉下,雖然內邪去除,但表邪又會重新侵入體內,並且損傷津液,所以會導致肚子脹滿、小便困難。

陽明病,如果能吃東西,叫做中風;不能吃東西,叫做中寒。

陽明病,以飲食區分是否受風寒,因為胃是水穀之海,風是陽邪,陽邪會損害穀物,所以中風的人能吃;寒是陰邪,陰邪不損害穀物,所以傷寒的人不能吃。

陽明病,如果中寒,不能吃東西,小便不利,手腳大量出汗,這是要變成固瘕,一定是大便先硬後軟。這是因為胃中寒冷,水穀不分的原因。

陽明中寒不能吃東西,是因為寒氣不損害穀物。小便不利,是因為津液不化。陽明病的病理多汗,所以全身會出汗,而只有手腳大量出汗,身體其他部位沒有出汗,這是陽明中寒。固瘕,是因為寒氣凝結積聚。胃中寒氣很嚴重,想要停留凝結而形成固瘕,就會導致津液無法流通,而大便一定會硬;如果汗出小便不利,是屬於實證。這是因為小便不利,水穀不分,雖然大便先硬,但之後一定會軟。

陽明病,(趙本有「初」字)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

陽病客熱,初傳入胃,胃熱則消穀而欲食。陽明病熱為實者,則小便當數,大便當硬,今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者,熱氣散漫,不為實也。欲食,則胃中谷多,《內經》曰:食入於陰,長氣於陽。谷多則陽氣勝,熱消津液則水少。經曰:水入於經,其血乃成,水少則陰血弱。

《金匱要略》曰:陰氣不通,即骨疼。其人骨節疼者,陰氣不足也。熱甚於表者,翕翕發熱;熱甚於里者,蒸蒸發熱。此熱氣散漫,不專著於表裡,故翕翕如有熱狀。奄,忽也。忽然發狂者,陰不勝陽也。《內經》曰:陰不勝其陽者,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明蘊熱為實者,須下之愈;熱氣散漫,不為實者,必待汗出而愈,故云濈然而汗出(醫統本作「汗出而」)解也。水穀之等者,陰陽氣平也。

白話文:

陽病的熱邪最初侵入胃部,胃部發熱就會促進消化食物,讓人感到想吃東西。陽明病的熱證如果是實證,小便應該頻數,大便應該乾燥。現在病人小便不順暢,大便卻正常,說明熱氣散布在體內,不屬於實證。想吃東西說明胃裡食物積聚,就像《內經》中說:「飲食入於陰,長氣於陽。」食物積聚就代表陽氣較旺盛,熱氣消耗津液就會導致水分不足。經書中又說:「水入於經,其血乃成,水少則陰血弱。」

《金匱要略》曰:陰氣不通,即骨疼。其人骨節疼者,陰氣不足也。熱甚於表者,翕翕發熱;熱甚於里者,蒸蒸發熱。此熱氣散漫,不專著於表裡,故翕翕如有熱狀。奄,忽也。忽然發狂者,陰不勝陽也。《內經》曰:陰不勝其陽者,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明蘊熱為實者,須下之愈;熱氣散漫,不為實者,必待汗出而愈,故云濈然汗出(醫統本作「汗出而」)解也。水穀之等者,陰陽氣平也。

《金匱要略》中提到:「陰氣不通,就會骨頭疼痛。」病人骨節疼痛是因為陰氣不足。熱邪如果表症嚴重,就會微微發熱;如果裏症嚴重,就會感到蒸蒸發熱。現在病人熱氣散布,沒有專門停留在表裡,所以感覺微微發熱。奄,意思是突然。突然發狂是因為陰氣不能克制陽氣。就像《內經》中說:「陰氣不能克制陽氣,脈象就會流速薄弱,人就會發狂。」陽明病熱邪積聚成實證,需要瀉下藥物才能痊癒。如果熱氣散布,不屬於實證,則必須等待出汗才能痊癒,所以說「大汗淋漓而病症解除」。水谷平衡,陰陽氣也平衡。

總結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一位陽明病患者的病症和病理分析。患者虽然饮食正常,但小便不顺畅,大便正常,骨节疼痛,并且出现发热、发狂等症状。医师认为,这是由于水不胜穀氣,热气散布,阴气不足导致的。最终通过出汗将热气排泄,陰陽氣恢復平衡而痊癒。

水不勝穀氣,是陰不勝陽也。汗出則陽氣衰,脈緊則陰氣生。陰陽氣平,兩無偏勝則愈,故云與汗共並,脈緊則愈。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四月為陽,土旺於申、酉、戌向王時,是為欲解。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趙本無「故」字)攻其熱必噦。

不能食,胃中本寒,攻其熱,復虛其胃,虛寒相搏,故令噦也。經曰:關脈弱,胃氣虛,有熱不可大攻之,熱去則寒起。此之謂也。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白話文:

水無法抵擋穀氣,說明陰氣不足以抵抗陽氣。出汗代表陽氣衰弱,脈搏緊則代表陰氣旺盛。陰陽氣平衡,彼此不偏勝,疾病就會痊癒,因此與出汗並存,脈搏緊則疾病就會好轉。

陽明病快要痊癒時,時間在申時到戌時之間。

四月是陽氣旺盛的季節,土氣在申、酉、戌時最盛,此時正是陽明病快要痊癒的時候。

陽明病患者無法進食,如果攻擊其熱症,就會出現嘔吐。原因是胃中虛寒。由於患者本身虛弱,所以攻擊其熱症就會出現嘔吐。

無法進食,說明胃中本來就寒,攻擊其熱症,又會使胃更加虛弱,虛寒相互搏鬥,因此導致嘔吐。經書上說,關脈弱,胃氣虛,有熱症不能大力攻擊,熱症消退後寒症就會出現。這就是這個道理。

陽明病患者脈搏遲緩,進食後難以感到飽腹,即使飽食也會輕微煩躁,頭昏眼花,而且一定會小便困難,這預示著可能會發展成黃疸病,即使服用瀉藥,腹部依然脹滿。原因是脈搏遲緩。

陽明病脈遲,則邪方入里,熱未為實也。食入於陰,長氣於陽。胃中有熱,食難用飽,飽則微煩而頭眩者,穀氣與熱氣相搏也。兩熱相合,消搏津液,必小便難。利者不能發黃,言熱得泄也。小便不利,則熱不得泄,身必發黃。疸,黃也。以其發於穀氣之熱,故名谷疸。熱實者,下之則愈;脈遲為熱氣未實,雖下之,腹滿亦不減也。經曰:脈遲尚未可攻。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醫統本作「以此」)久虛故也。

胃為津液之府,(醫統本作「本」)氣虛津液少,病則反無汗。胃候身之肌肉,其身如蟲行皮中者,知胃氣久虛也。

白話文:

陽明病脈象遲緩,表示邪氣已進入體內,但熱力還不是非常強烈。食物在陰部消化,使陽氣得以增強。胃部有熱,所以即使吃再多的食物也不容易感到飽足,反而會感到微微的煩躁和頭暈,這是由於穀物與熱氣相互作用所致。兩種熱力相遇,消磨了體內的津液,必然會出現小便困難的情況。如果排便順暢,就不可能出現黃疸,這是因為熱氣得到排出。如果小便不通暢,熱氣就不能正常排出,身體就會出現黃疸現象。這種黃疸稱為「疸」,是因為由於食物消化產生的熱力所引起,所以被稱為「谷疸」。如果熱力已經達到實質程度,通過下藥治療就能改善病情;但如果脈象遲緩,表示熱力還沒有達到實質程度,即使使用藥物,腹脹的症狀也不會減少。經典中提到,脈象遲緩還不能立即進行攻伐治療。

陽明病通常會有多汗的特徵,但患者反而沒有出汗,這表現出一種如同蟲子在皮膚中爬動的感覺,這是因為長期虛弱所致。

胃是津液的儲存處,當胃氣虛弱,津液不足時,即使患者沒有出汗,也能理解到這是胃氣長期虛弱的表現。胃與身體的肌肉相連,身體有如蟲子在皮膚中爬動的感覺,表明胃氣已經長期虛弱。

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趙本注:「一云:冬陽明」)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而小便利者,陽明傷寒,而寒氣內攻也。至二三日,嘔咳而肢厥者,寒邪發於外也,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是寒邪但攻裡而不外發,其頭亦不痛也。

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趙本作「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趙本注:「一云冬陽明」)

陽明病,身不重痛,但頭眩而不惡寒者,陽明中風而風氣內攻也。經曰: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風邪攻胃,胃氣上逆則咳。咽門者,胃之系,咳甚則咽傷,故必咽痛;若胃氣不逆,則不咳,其咽亦不痛也。

白話文:

陽明病,如果反覆出現無汗的情況,並且伴隨小便頻密,持續兩三天,出現嘔吐和咳嗽,四肢冰冷,那麼病人一定會感到頭疼。如果沒有咳嗽和嘔吐,四肢也沒有冰冷,那麼頭部就不會疼痛。

陽明病通常伴隨大量出汗,如果反覆出現無汗的情況,並且伴隨小便頻密,這是因為陽明經受寒邪侵襲,導致寒氣內攻。到了兩三天後,出現嘔吐、咳嗽和肢體冰冷,這是寒邪外發的徵兆,病人一定會感到頭疼。如果沒有咳嗽和嘔吐,四肢也沒有冰冷,則表示寒邪只是侵襲內部,並沒有外發,所以頭部也不會有疼痛。

陽明病,如果只是頭昏眼花,沒有怕冷的症狀,而且能吃東西卻伴隨咳嗽,病人一定會感到咽喉疼痛。如果沒有咳嗽,那麼咽喉就不會疼痛。

陽明病,如果身體沒有沉重疼痛,只是頭昏眼花,沒有怕冷的症狀,這是因為陽明經中風,導致風氣內攻。經書記載:「陽明病,如果能吃東西,就稱為中風。」風邪侵襲胃部,胃氣上逆就會引起咳嗽。咽喉是胃的連接處,咳嗽厲害就會傷害到咽喉,所以一定會感到咽喉疼痛。如果胃氣沒有上逆,就不會咳嗽,咽喉也不會疼痛。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

陽明病無汗,而小便不利者,熱蘊於內而不得越;心中懊憹者,熱氣鬱蒸,欲發於外而為黃也。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趙本有「而」字)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陽明病則為內熱,被火,則火熱相合而甚。若遍身汗出而小便利者,熱得泄越不能發黃,今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則熱不得越,鬱蒸於胃,必發黃也。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浮為在經,緊者裡實。脈浮而緊者,表熱裡實也,必潮熱,發作有時。若脈但浮而不緊者,止是表熱也,必盜汗出。盜汗者,睡而汗出也。陽明病裡熱者自汗,表熱者盜汗。

白話文:

陽明病患者如果沒有汗,小便也不通暢,心裡感到煩躁,身體就一定會發黃。這是因為體內熱氣無法散發,鬱積在體內,導致小便不通暢;而心裡煩躁是熱氣向上蒸騰,想要發散卻又發散不出去,最終導致身體發黃。

陽明病患者如果被火燒傷,額頭上微微出汗,但小便不通暢,也一定會發黃。因為陽明病就是內熱,被火燒傷後,火熱相合,熱氣更加嚴重。如果全身出汗,小便也通暢,熱氣可以順利發散,就不會發黃。而現在額頭微微出汗,小便又不通暢,說明熱氣無法發散,鬱積在胃部,就會導致發黃。

陽明病患者如果脈象浮而緊,就一定會有潮熱,而且發作時間有規律。因為脈象浮代表在經絡,緊代表裡實,浮而緊就表示表熱裡實,所以會有潮熱,而且發作時間有規律。如果脈象只有浮而不緊,就只是表熱,會出現盜汗。盜汗就是睡覺時出汗,陽明病裡熱的人自汗,表熱的人盜汗。

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陽明之脈起於鼻,絡於口。陽明裡熱,則渴欲飲水,此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是熱在經而里無熱也。陽明氣血俱多,經中熱甚,迫血妄行,必作衄也。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趙本作「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先亡津液,使大便硬,小便數少,津液分別,大便必自下也。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白話文:

如果陽明病患者口乾舌燥,很想漱口卻不想吞咽,這就表示他很可能會流鼻血。

陽明經脈起於鼻子,連接口腔。陽明經內熱時,患者會口渴想喝水,而口乾卻只想漱口不吞咽,表示熱氣停留在經脈中,而內臟沒有發熱。陽明經氣血都很多,經脈中的熱氣很盛,迫使血液亂流,所以就會流鼻血。

陽明病患者本來就應該要流汗,如果醫生又過度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即使病症好轉了,但仍然感到輕微的煩躁和不適,這是因為大便乾燥造成的。因為體內津液流失,胃部乾燥,所以導致大便乾燥。應該詢問患者每天排尿的次數。如果平常每天排尿三四次,今天又排尿一次,就知道很快就會排便;如果今天排尿次數很少,因為津液會回到胃中,就知道很快就會排便。

先流失津液,就會導致大便乾燥,排尿次數減少,津液分配不均,大便就會從下排出。

患有傷寒病症,經常嘔吐,即使出現陽明病證狀,也不可以用攻伐的方法治療。

嘔者,熱在上焦,未全入腑,故不可下。

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陽明病腹滿者,為邪氣入腑,可下之。心下硬滿,則邪氣尚淺,未全入腑,不可便下之。得利止者,為邪氣去,正氣安,正氣安則愈;若因下利不止者,為正氣脫而死。

陽明病,面合赤色,(趙本作「色赤」)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趙本有「者」字)小便不利也。

合,通也。陽明病面色通赤者,熱在經也,不可下之。下之虛其胃氣,耗其津液,經中之熱,乘虛入胃,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趙本有「調胃承氣湯方」詳見卷二)

白話文:

如果病人嘔吐,代表熱氣停留在上焦,還沒完全進入內臟,因此不能使用瀉下藥物。

陽明病患者,如果心窩部位硬滿,就不要使用攻邪藥物。使用攻邪藥物,如果一直拉肚子就會死亡,如果拉肚子停止了就會痊癒。

陽明病患者如果腹部脹滿,代表邪氣已經侵入內臟,可以服用瀉下藥物。如果心窩部位硬滿,代表邪氣還比較淺,沒有完全進入內臟,不能馬上使用瀉下藥物。如果拉肚子停止了,就代表邪氣消退,正氣恢復,正氣恢復就能痊癒;如果因為瀉下藥物一直拉肚子,就代表正氣耗損而死亡。

陽明病患者,如果臉色通紅,就不要使用攻邪藥物,因為一定會發燒,臉色變黃,小便不順暢。

「合」指的是「通」,也就是連通的意思。陽明病患者臉色通紅,表示熱氣停留在經絡,不能使用瀉下藥物。使用瀉下藥物會損害胃氣,消耗津液,經絡中的熱氣趁虛而入,就會發燒,臉色變黃,小便不順暢。

陽明病患者,如果既不吐也不拉肚子,而且心煩意亂,可以服用調胃承氣湯。

吐後心煩,謂之內煩;下後心煩,謂之虛煩。今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則(醫統本作「即」)是胃有鬱熱也,與調胃承氣湯,以下鬱熱。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趙本無「而」字)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趙本注:「一法與桂枝」)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趙本有「至」字)大泄下。

陽明病脈遲,若汗出多,微發熱惡寒者,表未解也;若脈遲,雖汗出而不惡寒者,表證罷也。身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熱入腑也。四肢諸陽之本,津液足,為熱蒸之,則周身汗出;津液不足,為熱蒸之,其手足濈然而汗出,知大便已硬也,與大承氣湯,以下胃熱。經曰:潮熱者,實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嘔吐後心煩,稱為內煩;如果拉肚子後心煩,稱為虛煩。現在陽明病患者不吐也不拉,卻心煩,這就代表胃裡有鬱熱,需要用調胃承氣湯來瀉下鬱熱。

如果陽明病患者脈象遲緩,雖然出汗,卻不畏寒,那麼他的身體一定很沉重,呼吸短促,肚子脹滿還喘不過氣,並且有潮熱現象,這表示外寒已經解除了,可以攻治裡面的熱邪。如果手腳濕濕的,出汗,這表示大便已經硬了,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如果出汗多,稍微發熱還畏寒,表示外寒還沒有完全解除,此時熱氣還沒有潮熱,不能使用承氣湯。如果肚子很大,脹滿不通,可以用小承氣湯來治療,稍微調理一下胃氣,不要瀉得太厲害。

陽明病患者脈象遲緩,如果出汗多,稍微發熱還畏寒,表示外寒還沒有解除;如果脈象遲緩,雖然出汗卻不畏寒,表示表證已經消退。身體沉重、呼吸短促、肚子脹滿還喘不過氣,並且有潮熱現象,表示熱邪已經侵入內腑。四肢的陽氣之本,如果津液充足,就會被熱氣蒸發,導致全身出汗;如果津液不足,也會被熱氣蒸發,就會導致手腳濕濕的出汗,這表示大便已經硬了,可以用大承氣湯來瀉下胃熱。經書上說,潮熱是實證。

其熱不潮,是熱未成實,故不可便與大承氣湯,雖有腹大滿不通之急,亦不可與大承氣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苦寒),厚朴(半斤,炙,去皮。苦溫),枳實(五枚,炙。苦寒),芒硝(三合。鹹寒)

《內經》曰:燥淫所勝,以苦下之。大黃、枳實之苦,以潤燥除熱。又曰:燥淫於內,治以苦溫。厚朴之苦,下結燥。又曰:熱淫所勝,治以鹹寒,芒硝之咸,以攻蘊熱。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趙本有「更」字)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白話文:

如果病人發熱但不伴隨潮熱,表示熱氣尚未形成實熱,因此不適合馬上服用大承氣湯。即使病人有腹脹滿不通的急症,也不應該服用大承氣湯。可以先服用小承氣湯,稍微和一下胃氣。

大承氣湯的藥方:

大黃(四兩,用酒洗淨。味苦性寒),厚朴(半斤,用火炙,去皮。味苦性溫),枳實(五枚,用火炙。味苦性寒),芒硝(三合。味鹹性寒)

《內經》說:燥邪盛行,用苦寒藥來治療。大黃和枳實的苦寒之性,可以潤燥除熱。又說:燥邪在內,用苦溫藥來治療。厚朴的苦溫之性,可以瀉結燥邪。還說:熱邪盛行,用鹹寒藥來治療。芒硝的鹹寒之性,可以攻克內蘊的熱邪。

以上四味藥,用水一斗,先煮厚朴和枳實,煮到五升,去除藥渣,再放入大黃,煮到二升,去除藥渣,最後放入芒硝,用微火再煮沸一兩次,分溫服下。若能瀉下,就不必再服藥。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趙本有「酒洗」二字),厚朴(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大者,炙)

大熱結實者,與大承氣湯;小熱微結者,與小承氣湯。以熱不大甚,故於大承氣湯去芒硝;又以結不至堅,故不(熊校記:故亦減厚朴、枳實也,汪本亦改不。按汪以方內仍有枳實,故云不減,殊不思改半斤或二兩,五枚為三枚,乃所謂減也,且以上句文義推之,正是亦,非不減厚朴、枳實也。)

以上(趙本作「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趙本有「可」字)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趙本有「也」字)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

白話文:

小承氣湯的組成是:大黃四兩(酒洗)、厚朴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大者,炙)。當患者出現發熱但結實不嚴重時,就用小承氣湯,因為熱度不如大熱結實者,所以去掉了大承氣湯中的芒硝;而且結實程度也不嚴重,所以厚朴和枳實的用量也減了。

將三味藥材用四升水煮成一升二合,去掉藥渣,分兩次溫服。第一次喝完湯後,要立即換衣服,否則就盡量喝完;如果換了衣服,就不要再喝。

陽明病患者出現潮熱,大便略微偏硬的,可以服用大承氣湯;如果大便不硬,則不宜服用。若六七天沒有大便,可能會有乾燥的糞便積存,可以先服用少量的小承氣湯試探。如果服下後腹中轉動且有失氣的現象,就說明有燥屎,可以繼續用藥攻治;如果沒有轉動和失氣的現象,則只是開始的時候硬,後面會變軟,不宜攻治,否則會脹滿無法進食。患者若想喝水,給水就會嘔吐。

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

潮熱者實,得大便微硬者,便可攻之;若便不硬者,則熱未成實,雖有潮熱亦未可攻。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當先與小承氣湯漬之,如有燥屎,小承氣湯藥勢緩,不能宣泄,必轉氣下失;若不轉失氣,是胃中無燥屎,但腸間少硬爾,止初頭硬,後必溏,攻之則虛其胃氣,致腹脹滿不能食也。胃中乾燥,則欲飲水,水入胃中,虛寒相搏,氣逆則噦。

其後卻發熱者,則熱氣乘虛還復聚於胃中,胃燥得熱,必大便復硬,而少與小承氣湯,微利與和之,故以重云不轉失氣,不可攻內,慎之至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之後發燒,一定是大便再次變硬且量少,可以用小承氣湯來緩解。如果沒有轉成氣虛,就絕對不能進攻治療。

如果病人出現潮熱,且大便稍微偏硬,就可以用藥攻治;但如果大便不硬,表示熱氣尚未積聚成實熱,即使有潮熱也還不能用藥攻治。如果病人已經六七天沒有大便,有可能有燥屎積聚在腸道,應該先用小承氣湯灌腸,如果有燥屎,小承氣湯藥力較緩,不能完全宣洩,可能導致氣虛下陷;如果沒有氣虛下陷,表示胃中沒有燥屎,只是腸道中缺少水分,剛開始大便偏硬,但之後就會變稀,如果用藥攻治,就會虛耗胃氣,造成腹脹滿不能進食。胃中乾燥就會想要喝水,水進入胃中,虛寒相互作用,氣逆就會導致呃逆。

如果病人之後又發燒,表示熱氣乘虛而入,再次聚集在胃中,胃燥得熱,一定會再次出現大便變硬,且量少,需要用小承氣湯微利和緩。所以再次強調,如果沒有出現氣虛下陷,就絕對不能進攻治療內部,要非常謹慎。

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趙本有「者」字)重語也。

《內經》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譫語由邪氣盛,而神識昏也;鄭聲,由精氣奪而聲不全也。譫語者,言語不次也;鄭聲者,鄭音不正也。《論語》云:惡鄭聲之亂雅樂。又曰: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言鄭聲不正也。今新瘥氣虛,人聲轉者,是所謂重語者也。若聲重亦聲轉之。

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直視譫語,邪勝也。喘滿為氣上脫;下利為氣下脫,是皆主死。

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亡陽胃燥,譫語者脈短,津液已絕,不可復治;脈自和,為正氣未衰而猶可生也。

白話文:

《內經》說:邪氣盛則為實證,精氣被奪則為虛證。譫語是由邪氣盛而導致神識昏迷;鄭聲是由精氣被奪而導致聲音不完整。譫語就是言語無序,胡言亂語;鄭聲就是發音不正,聲音重濁。

《論語》說:厭惡鄭聲,因為它會擾亂雅樂。又說:去除鄭聲,遠離佞人。鄭聲淫亂,佞人危險。意思是說鄭聲不正。

現在剛病癒的人氣虛,聲音轉變,就是所謂的重語。如果聲音重,也是聲音轉變。

患者直視、譫語,同時伴隨喘滿,就會死亡;如果伴隨下利,也會死亡。

直視、譫語,說明邪氣盛勝。喘滿是氣往上脫,下利是氣往下脫,這兩種情況都預示著死亡。

發汗過多,或者再次發汗,就會耗損陽氣,如果患者出現譫語且脈搏短促,就會死亡;脈搏平穩,則不會死亡。

陽氣耗損,胃部乾燥,患者出現譫語,脈搏短促,說明津液已經枯竭,無法治療;如果脈搏平穩,說明正氣尚未衰竭,仍然可以活下去。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趙本注:「一云:順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趙本有「則」字)止後服。

若吐、若下,皆傷胃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者,亡津液,胃氣虛,邪熱內結也。陽明王於申酉戌,日晡所發潮熱者,陽明熱甚也;不惡寒者,表證罷也。獨語如見鬼狀者,陽明內實也,以為熱氣有餘。若劇者,是熱氣甚大也,熱大甚於內,昏冒正氣,使不識人,至於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傷寒陽勝而陰絕者死,陰勝而陽絕者死。

白話文:

如果病人患了傷寒,曾經吐過或瀉過,但病症卻沒有緩解,且便秘五六天,甚至十多天,到了下午時分就出現發熱,不覺得冷,還胡言亂語,像看到鬼一樣。如果病情嚴重,發熱時就認不出人,會一直摸衣服、床鋪,並且心神不安(趙本注:也有人說會亂抓衣服,心神不安)。呼吸微弱,眼睛直視前方,脈搏弦數者可以活命,脈搏澀滯者會死亡,脈搏微弱,只發熱說胡話者,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如果服用一劑藥物就通便,之後就停止服用。

若吐、若下,皆傷胃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者,亡津液,胃氣虛,邪熱內結也。陽明王於申酉戌,日晡所發潮熱者,陽明熱甚也;不惡寒者,表證罷也。獨語如見鬼狀者,陽明內實也,以為熱氣有餘。若劇者,是熱氣甚大也,熱大甚於內,昏冒正氣,使不識人,至於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傷寒陽勝而陰絕者死,陰勝而陽絕者死。

如果病人吐過或瀉過,都會損傷胃氣,而且便秘五六天甚至十多天,表示身體津液流失,胃氣虛弱,邪熱在體內積聚。陽明經主司申酉戌時,下午時分發熱,表示陽明經熱氣很盛;不覺得冷,表示表證已經消失。胡言亂語,像看到鬼一樣,表示陽明經內熱很盛,就像熱氣過剩一樣。如果病情嚴重,表示熱氣非常強盛,內熱過於旺盛,導致神志昏迷,認不出人,甚至會摸衣服、床鋪,心神不安,呼吸微弱,眼睛直視前方。傷寒病如果陽氣過盛而陰氣衰竭就會死亡,如果陰氣過盛而陽氣衰竭也會死亡。

熱劇者,為陽勝。脈弦為陰有餘,澀為陰不足。陽熱雖劇,脈弦,知陰未絕而猶可生;脈澀則絕陰,(醫統本作「陰絕」)故不可治。其邪熱微而未至於劇者,但發熱譫語,可與大承氣湯,以下胃中熱。經曰:凡服下藥,中病即止,不必盡劑。此以熱未劇,故云若一服利,則止後服。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趙本有「者」字)更莫復服。

亡津液胃燥,大便硬而譫語,雖無大熱內結,亦須與小承氣湯和其胃氣。得一服譫語止,則胃燥以潤,更莫復與承氣湯,以本無實熱故也。

白話文:

發燒嚴重,屬於陽氣過盛。脈搏弦緊代表陰氣過剩,脈搏澀滯則代表陰氣不足。雖然陽熱很嚴重,但脈搏弦緊,表示陰氣尚未完全消失,還有救治的機會;脈搏澀滯則代表陰氣已經耗盡,因此無藥可治。如果邪熱輕微,尚未達到嚴重程度,只是發燒神志不清,可以服用大承氣湯,以清除胃中熱氣。經書上說:服用下藥,只要病症消失就停止,不必服用整劑藥量。這是因為熱症尚未嚴重,所以說如果一劑藥就見效,就不用再服藥了。

陽明病的病人往往出汗很多,導致津液流失,胃中乾燥,大便必然硬結,大便硬結就會神志不清,可以用小承氣湯治療。如果服用一劑藥之後神志就恢復正常,就不要再服用。

如果津液耗竭、胃中乾燥,大便硬結並神志不清,即使沒有明顯的內熱積聚,也需要服用小承氣湯調和胃氣。服用一劑藥之後神志就恢復正常,代表胃中乾燥已經得到滋潤,就不需要再服用承氣湯,因為病人本身並沒有實熱。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失(趙本無「失」字)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失氣,(趙本作「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趙本有「又」字)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若脈沉實者,內實者也,則可下;若脈滑疾,為裡熱未實,則未可下,先與小承氣湯和之。湯入腹中轉失氣者,中有燥屎,可更與小承氣湯一升以除之;若不轉失氣者,是無燥屎,不可更與小承氣湯。至明日邪氣傳時,脈得沉實緊牢之類,是裡實也;反得微澀者,裡氣大虛也。

若大便利後,脈微澀者,止為裡虛而猶可,此不曾大便,脈反微澀,是正氣內衰,為邪氣所勝,故云難治。

白話文:

陽明病,患者神志不清,說胡話,並且發燒,脈搏滑而快,可以用小承氣湯治療。如果服用了一升小承氣湯後,肚子仍然沒有排氣,可以再服用一升;如果肚子沒有排氣,就不要再服用。隔天如果仍然沒有大便,脈搏變得微弱而澀,就代表身體內虛,難以治療,不能再服用小承氣湯。

陽明病患者神志不清,並且發燒,如果脈搏沉實,就代表身體內實,可以服用瀉藥;如果脈搏滑而快,就代表裡熱尚未實,不能直接服用瀉藥,應該先服用小承氣湯調和。小承氣湯服用後,如果肚子排氣,代表腸道中有燥屎,可以再服用一升小承氣湯去除;如果沒有排氣,代表腸道中沒有燥屎,就不要再服用小承氣湯。隔天邪氣傳播時,如果脈搏變得沉實緊牢,就代表身體內實;如果脈搏變得微弱而澀,就代表身體內氣大虛。

如果患者已經大便順暢,但脈搏仍然微弱而澀,只是身體內虛,還可以治療。但如果患者一直沒有大便,脈搏反而變得微弱而澀,就代表正氣衰敗,被邪氣所侵襲,因此難以治療。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譫語潮熱為胃熱,當消穀引食;反不能食者,胃中有燥屎,而胃中實也。若能食者,胃中虛熱,雖硬不得為有燥屎。雜病虛為不欲食,實為欲食;傷寒則胃實熱甚者,不能食,胃中虛熱甚者能食,與雜病為異也。(醫統本有「與」字)大承氣湯以下燥屎,逐結熱。

陽明病,下血譫諸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趙本作「寫」字)之,濈然汗出則愈。

陽明病熱入血室,迫血下行,使下血譫語。陽明病法多汗,以奪血者無汗,故但頭汗出也。刺期門以散血室之熱,隨其實而瀉之,以除陽明之邪熱,散邪除熱,榮衛得通,津液得復,濈然汗出而解。

白話文:

陽明病患者,如果出現神志不清、說胡話,且伴隨潮熱,卻反過來吃不下東西,那麼胃中一定有五、六枚乾燥的糞便。如果患者還能吃,但食物吃起來感覺很硬,那麼就應該用大承氣湯來瀉下。

神志不清、潮熱,是因為胃中有熱氣,應該要幫助消化食物,促進食慾;但如果反過來吃不下,就表示胃中有乾燥的糞便,胃中是實的。如果患者還能吃,表示胃中是虛熱,雖然食物吃起來很硬,但不能算是乾燥的糞便。各種雜病,虛者不愛吃東西,實者愛吃東西;傷寒病則不同,胃實熱嚴重者吃不下東西,胃虛熱嚴重者反而能吃,這與一般的雜病是不同的。大承氣湯可以瀉下乾燥的糞便,驅逐積聚的熱氣。

陽明病患者,如果出現下血、神志不清,這是熱氣侵入血室的表現。如果只有頭上冒汗,就應該刺期門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瀉血,如果汗水像雨水一樣流出來,就表示病好了。

陽明病熱氣侵入血室,迫使血液向下運行,導致下血和神志不清。陽明病的病理特徵是多汗,但是因為熱氣奪取了血液,所以患者沒有全身汗出,只在頭上冒汗。刺期門穴可以散去血室的熱氣,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瀉血,可以去除陽明病的邪氣和熱氣,疏通榮衛,恢復津液,汗水像雨水一樣流出來,病就好了。

汗(趙本注:「一作臥」)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之,(趙本作「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下之則(趙本無「則」字)愈,宜大承氣湯。

胃中有燥屎則譫語,以汗出為表未罷,故云風也。燥屎在胃則當下,以表未和則未可下,須過太陽經,無表證,乃可下之。若下之早,燥屎雖除,則表邪乘虛復陷於裡,為表虛里實,胃虛熱甚,語言必亂。與大承氣湯,卻下胃中邪熱則止。

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里實,久則譫語。

邪氣入內之時,得脈沉而喘滿,里證具也,則當下之;反發其汗,令津液越出,胃中乾燥,大便必難,久則屎燥胃實,必發譫語。

白話文:

胃中有乾燥的糞便就會導致神志不清,因為出汗是表證尚未消除,所以說這是風邪作祟。胃中有燥屎就應該瀉下,但表證未和解則不能瀉下,必須等到太陽經脈運行完畢,表證消失後才能瀉下。若過早瀉下,雖然能清除燥屎,但表邪會乘虛而入,導致表虛里實,胃虛熱盛,病人說話就會變得語無倫次。服用大承氣湯,可以瀉下胃中邪熱,從而使症狀消失。

第三段

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里實,久則譫語。

患傷寒病四五天,脈象沉而喘息氣短,脈沉代表病邪深入內裡,卻反覆出現出汗症狀,津液流失過多,大便難解,說明是表虛里實,時間長了就會出現神志不清的狀態。

第四段

邪氣入內之時,得脈沉而喘滿,里證具也,則當下之;反發其汗,令津液越出,胃中乾燥,大便必難,久則屎燥胃實,必發譫語。

邪氣入侵人體時,脈象沉而喘滿,這是裡證已經形成,需要瀉下治療。但病人出現反覆出汗,導致津液大量流失,胃中乾燥,大便難解,時間久了就會出現燥屎積聚胃中,必然會出現神志不清的症狀。

總結

這段中醫古文主要描述了由於胃中燥屎積聚導致的表虛里實,並出現神志不清的症狀。文中強調了瀉下治療的重要性,但也指出過早瀉下可能導致病情加重。同時也說明了症狀的發展過程,以及治療的注意事項。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趙本無「而」字)面垢,(趙本注:「又作枯,一云向經」)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趙本有「白虎湯方」詳見卷四)

腹滿身重,難以反側,口不仁譫語者,陽明也。《針經》曰:少陽病甚則面微塵。此面垢者,少陽也;遺尿者,太陽也。三者以陽明證多,故出陽明篇中。三陽合病,為表裡有邪,若發汗攻表,則燥熱益甚,必愈譫語;若下之攻裡,表熱乘虛內陷,必額上汗出,手足逆冷;其自汗出者,三陽經熱甚也。《內經》曰:熱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與白虎湯,以解內外之熱。

白話文:

三陽合病,肚子脹滿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嘴巴麻木面容垢黑,胡言亂語並且尿失禁。發汗的話會加重胡言亂語,瀉下則額頭會出汗,手腳冰冷。如果自行出汗,用白虎湯治療。

肚子脹滿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嘴巴麻木胡言亂語,是陽明經的病症。《針經》說:少陽病嚴重時,臉色會像蒙了一層灰塵。這裡面容垢黑是少陽經的病症;尿失禁則是太陽經的病症。三種病症以陽明經的症狀最明顯,所以列在陽明篇中。三陽合病,是表裡都有邪氣,如果發汗攻表,則燥熱會加重,必然加重胡言亂語;如果瀉下攻裡,表熱趁虛而入,必然額頭出汗,手腳冰冷;自行出汗,是因為三陽經熱氣太盛。《內經》說:熱氣過盛則毛孔開張,營氣衛氣流通,汗液大量流失,所以用白虎湯來解除內外熱氣。

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本太陽病並於陽明,名曰並病。太陽證罷,是無表證;但發潮熱,是熱並陽明。一身汗出為熱越,今手足漐漐汗出,是熱聚於胃也,必大便難而譫語。經曰:手足漐然而汗出者,必大便已硬也,與大承氣湯,以下胃中實熱。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趙本作「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趙本有「梔子豉湯方」詳見卷三)

白話文:

第一段

兩個陽經同時生病,太陽病症已經消退,但是仍然發潮熱,手腳不停地出汗,大便困難並且神志不清,這時瀉下可以治癒,應該使用大承氣湯。

第二段

太陽病與陽明病同時發病,稱為並病。太陽病症已經消退,也就是沒有表證;但是仍然發潮熱,這是陽明病的熱氣入侵。全身出汗是熱氣外散,而現在手腳不停地出汗,是熱氣積聚在胃中,必然導致大便困難並且神志不清。經書上說:「手腳不停地出汗,必定是大便已經乾燥。」所以要使用大承氣湯瀉下,以消除胃中積聚的實熱。

第三段

陽明病,脈象浮緊,咽喉乾燥口苦,肚子脹滿並且喘不過氣,發熱出汗,不畏寒反而畏熱,身體沉重。如果用發汗法治療,則會躁動不安,心神恍惚,反而神志不清。如果用灸針治療,則會驚恐不安,煩躁不安,無法入睡。如果用瀉下法治療,則會導致胃中空虛,外邪侵入膈膜,胸悶心煩,舌苔出現,可以用梔子豉湯來治療。(詳細的方劑內容請參閱第三卷)

脈浮發熱,為邪在表;咽燥口苦,為熱在經;脈緊腹滿而喘,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為邪在裡。此表裡俱有邪,猶當雙(醫統本作「和」)解之。若發汗攻表,表熱雖除,而內熱益甚,故躁而憒憒,反譫語。憒憒者,心亂。經曰:榮氣微者,加燒針則血不行,更發熱而躁煩。

此表裡有熱,若加燒針,則損動陰氣,故怵惕煩躁不得眠也;若下之,裡熱雖去,則胃中空虛,表中客邪之氣乘虛陷於上焦,煩動於膈,使心中懊憹而不了了也。舌上苔黃者,熱氣客於胃中;舌上苔白,知熱氣客於胸中,與梔子豉湯,以吐胸中之邪。

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趙本有「白虎加人參湯方」詳見卷十)

白話文:

脈象浮起且有熱感,表示病邪在體表;咽喉乾燥、口中有苦味,表示熱氣在經絡;脈象緊繃、腹部脹滿並伴有喘息,出汗,不畏寒反而怕熱,身體沈重,表示病邪在體內。這表明表裏都有病邪,應當同時治療。如果使用發汗法來攻擊表層的熱病,雖然可以消除表層的熱病,但體內的熱病會更加嚴重,因此會感到焦躁不安。焦躁不安指的是心神混亂。經典上說:如果榮氣微弱,再加上燒針治療,血液就會無法流通,反而會引起更強烈的熱病和焦躁。

當表裏都有熱病時,如果再使用燒針,就會傷害陰氣,導致心神驚悸、焦躁不安、無法入睡;如果使用下法來治療,即使體內的熱病消退,但胃部變得空虛,表層的病邪之氣趁機深入到上焦,擾動膈膜,使得心中感到懊悔、不舒暢。舌頭上有黃色的苔蘚,表示熱病停留於胃部;舌頭上有白色的苔蘚,表示熱病停留於胸部,應該服用梔子豉湯來排除胸中的邪氣。

如果口渴想喝水,口乾舌燥,應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趙本有詳細的「白虎加人參湯方」,見卷十)

若下後,邪熱客於上焦者為虛煩;此下後,邪熱不客於上焦而客於中焦者,是為乾燥煩渴,與白虎加人參湯,散熱潤燥。

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此下後,客熱客於下焦者也。邪氣自表入里,客於下焦,三焦俱帶熱也。脈浮發熱者,上焦熱也;渴欲飲水者,中焦熱也;小便不利者,邪客下焦,津液不得下通也。與豬苓湯利小便,以瀉下焦之熱也。

豬苓湯方:

豬苓(去皮。甘平),茯苓(甘平),阿膠(甘平),滑石(碎。甘寒),澤瀉(各一兩。甘鹹寒)

白話文:

如果病患腹泻后,热邪停留在上焦,就会出现虚烦;如果腹泻后,热邪没有停留在上焦,而是停留在中焦,就会出现口干舌燥、烦渴,这时应该服用白虎加人参汤来散热润燥。

如果脉象浮而发热,患者口渴想喝水,小便不利,可以用猪苓汤治疗。

这种情况是腹泻后热邪停留在下焦。邪气从表层进入里层,停留在下焦,导致三焦都带着热。脉象浮而发热,说明上焦有热;口渴想喝水,说明中焦有热;小便不利,说明邪气停留在下焦,津液无法通畅排出。这时可以用猪苓汤利尿,以泻下焦之热。

猪苓汤的组成如下:

猪苓(去皮,甘平)、茯苓(甘平)、阿胶(甘平)、滑石(碎,甘寒)、泽泻(各一两,甘鹹寒)

甘甚而反淡,淡味滲泄為陽,豬苓、茯苓之甘,以行小便;鹹味湧泄為陰,澤瀉之咸,以泄伏水;滑利竅,阿膠、滑石之滑,以利水道。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下(趙本無「下」字)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針經》曰:水穀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天寒衣薄則為溺,天熱衣厚則為汗,是汗溺一液也。汗多為津液外泄,胃中乾燥,故不可與豬苓湯利小便也。

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趙本有「四逆湯方」詳見卷二)

白話文:

味道甘甜到極點反而顯得平淡無味,淡味具有滲透和排泄的特性,屬於陽性。豬苓和茯苓的甘甜,可以促進小便的排出。鹹味具有向上湧出和排泄的特性,屬於陰性。澤瀉的鹹味,可以排泄體內的積水。滑利潤滑可以暢通竅道,阿膠和滑石的滑利性,可以利通水道。

以上五味藥,用四升水先煮豬苓、茯苓、澤瀉、滑石四味藥,煮至剩下二升,去渣,然後加入阿膠烊化,溫服七合,一天服用三次。

陽明病,出汗很多而且口渴的患者,不可服用豬苓湯,因為出汗過多會導致胃中乾燥,而豬苓湯又會利尿,會加重胃中的乾燥。

《針經》說:水谷從嘴巴進入,輸送到腸胃,其中的水分會分為五種,天冷穿衣少則會排尿,天熱穿衣多則會出汗,可見汗液和尿液是同源的。出汗過多會導致津液外泄,胃中乾燥,所以不可服用豬苓湯利尿。

脈象浮而遲,屬於表熱裡寒,並且出現腹瀉、排出清稀穀物樣大便的患者,服用四逆湯可以治療。

浮為表熱,遲為裡寒。下利清穀者,裡寒甚也,與四逆湯,溫里散寒。

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

噦者,咳逆是也。《千金》曰:咳逆者,噦逆之名。胃中虛冷,得水則水寒相搏,胃氣逆而噦。

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者,熱在經也;能食者里和也。熱甚於經,迫血為衄。胃中虛冷陰勝也,水入於經,其血乃成,飲水者助陰,氣逆為噦。發熱口乾陽勝也,食入於陰,長氣於陽,能食者助陽,血妄為衄。三者偏陰偏陽之疾也。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白話文:

浮脈代表表熱,遲脈代表裡寒。如果出現腹瀉排出清澈的穀物,代表裡寒很嚴重,需要服用四逆湯溫暖裡寒,散去寒氣。

如果胃中虛寒,無法進食,喝水就會出現呃逆。

呃逆就是咳嗽逆上。 《千金要方》中說:咳嗽逆上就是呃逆。胃中虛寒,遇到水就會寒水相搏,胃氣逆上而出現呃逆。

脈象浮而且發熱,口乾舌燥,還能進食,但會流鼻血。

脈象浮而且發熱,口乾舌燥,代表熱在經絡;還能進食,代表裡氣和緩。由於熱氣過於旺盛,迫使血液逆流而流鼻血。胃中虛寒,陰氣過盛,水進入經絡,血液才得以生成,喝水會助長陰氣,氣逆而出現呃逆。發熱口乾代表陽氣過盛,食物進入陰中,補充陽氣,進食會助長陽氣,血液妄動而流鼻血。這三種都是偏陰偏陽的疾病。

陽明病向下發展,外表有熱,手足溫暖,沒有胸部結塊,心中煩躁,飢餓卻無法進食,只有頭部出汗,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

表未罷而下者,應邪熱內陷也。熱內陷者,則外熱而無手足寒;今外有熱而手足溫者,熱雖內陷,然而不深,故不作結胸也。心中懊憹,飢不能食者,熱客胸中為虛煩也。熱自胸中熏蒸於上,故但頭汗出而身無汗。與梔子豉湯,以吐胸中之虛煩。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趙本作「與小柴胡湯」,又有「小柴胡湯方」詳見卷三)

陽明病潮熱,為胃實,大便硬而小便數;今大便溏,小便自可,則胃熱未實,而水穀不別也。大便溏者,應氣降而胸脅滿去;今反不去者,邪氣猶在半表半裡之間,與小柴胡湯,以去表裡之邪。

白話文:

第一段

表證尚未完全消退就出現裡證,這是因為邪熱內陷的緣故。熱邪內陷時,雖然會有外熱症狀,但手腳不會發冷;現在患者雖然有外熱,但手腳溫暖,說明熱邪雖然內陷,但並沒有深入到很深的地方,所以不會出現結胸的症狀。心中煩躁,食慾不佳,這是因為熱邪客居胸中導致虛煩。熱邪從胸中上蒸,所以只出頭汗,身體沒有汗。應該服用梔子豉湯,以吐出胸中的虛煩。

第二段

陽明病,發作時出現潮熱,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胸脅部脹滿不消,應該服用小柴胡湯治療。(趙氏本草經中記載為“與小柴胡湯”,另有“小柴胡湯方”詳細記載在卷三)

第三段

陽明病出現潮熱,是因為胃實,大便硬且小便頻;現在患者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說明胃熱尚未實證,水穀也無法正常消化吸收。大便稀溏應該代表氣機下降,胸脅部脹滿應該消退;現在患者胸脅部脹滿仍然沒有消退,說明邪氣仍然停留在半表半裡的狀態,應該服用小柴胡湯,以去除表裡之邪。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趙本作「汗出而解」)

陽明病,腹滿,不大便,舌上苔黃者,為邪熱入腑可下;若脅下硬滿,雖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為邪未入腑,在表裡之間,與小柴胡湯以和解之。上焦得通,則嘔止;津液得下,則胃氣因和,汗出而解。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趙本無「面」字)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

白話文:

陽明病如果出現脅下硬滿,不排便還嘔吐,舌苔發白,可以服用小柴胡湯。上焦通暢,津液下降,胃氣調和,身體微微出汗就會痊癒。

如果陽明病出現腹脹,不排便,舌苔發黃,代表邪熱已經進入腑臟,可以服用瀉下藥。但如果脅下硬滿,雖然不排便但有嘔吐,舌苔發白,則代表邪氣尚未進入腑臟,停留在表裡之間,可以用小柴胡湯來調和。上焦通暢,嘔吐就會停止;津液下降,胃氣調和,就會出汗痊癒。

陽明中風,脈象弦浮且大,呼吸短促,腹部脹滿,脅下和心臟疼痛,久按氣不通,鼻乾無汗,嗜睡,全身和臉都發黃,小便困難,有潮熱,經常乾咳,耳前耳後腫脹,針刺後稍微好轉。如果外感沒有解除,病程超過十天,脈象仍然浮緩,可以服用小柴胡湯。

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趙本有「麻黃湯方」詳見卷三)

浮大為陽,風在表也;弦則為陰,風在裡也。短氣腹滿,脅下及心痛,風熱壅於腹中而不通也。若寒客於內而痛者,按之則寒氣散而痛止;此以風熱內壅,故雖久按而氣亦不通。陽明病,鼻乾不得臥,自汗出者,邪在表也;此鼻乾不得汗而嗜臥者,風熱內攻,不幹表也。一身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者,風熱攻於胃也。

陽明之脈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熱勝則腫,此風熱在經,故耳前後腫,刺之經氣通,腫則小瘥。如此者,外證罷則可攻。若外證不解,雖過十日,脈續浮者,邪氣猶在半表半裡,與小柴胡湯以和解之;若其脈但浮而不弦大,無諸里證者,是邪但在表也,可與麻黃湯以發其汗;若不尿腹滿加噦者,關格之疾也,故云不治,《難經》曰: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

白話文:

脈搏浮而無其他症狀者,可以服用麻黃湯;若小便不通、腹部脹滿且伴有呃逆者,則無藥可治。(趙本有“麻黃湯方”詳見卷三)

浮大脈象代表陽氣,風邪在表層;弦脈則代表陰氣,風邪在裡層。呼吸短促、腹部脹滿、脅肋和心口疼痛,是風熱壅塞於腹中導致不通暢。若寒邪入侵內部而疼痛,按壓則寒氣散去疼痛減輕;但風熱內壅則即使長時間按壓,氣血也不通暢。陽明病患者,鼻子乾燥無法平躺,自發出汗,說明邪氣在表層;而鼻子乾燥卻能安然入睡,是風熱內攻,沒有達到表層。全身皮膚和面部都發黃,小便困難,出現潮熱,時常呃逆,是風熱侵犯胃部。

陽明經的脈絡從大迎穴開始,沿著頰車穴,向上經過耳前,到客主人穴,熱盛則腫脹,這是風熱停滯在經絡,所以耳前後腫脹,針刺可使經氣通暢,腫脹就會消退。這種情況,外症消退後可以進一步攻邪。如果外症未解,即使過了十天,脈象仍然浮大,說明邪氣停留在半表半裡,可以服用小柴胡湯和解;如果脈象只是浮而不弦大,沒有其他裡證,說明邪氣只在表層,可以服用麻黃湯發汗;若小便不通、腹部脹滿且伴有呃逆,屬於關格之疾,故云不治,《難經》記載:關格之疾,命不長,會導致死亡。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與(趙本無「與」字)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津液內竭,腸胃乾燥,大便因硬,此非結熱,故不可攻,宜以藥外治而導引之。

蜜煎導(趙本無「導」字)方:

蜜(趙本作「食蜜」)七合(趙本「七合」作小字)一味,內銅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飴狀,(趙本作「右一味,於銅器內,微火煎,當須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並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趙本有「疑非仲景意,已試甚良」九字)

白話文:

陽明病,若自行出汗,或者經發汗後,小便能順暢排出,這表示體內津液已經大量流失,即便腹部有硬塊也不應強行治療,應讓其自然排便,可用蜂蜜煎製成導引物來幫助通便。可用土瓜根或是大豬膽汁作為導引物。

津液內竭,腸胃乾燥,大便因此變得堅硬,這並非因為腸胃有結熱,所以不能進行強力的治療,而是應該使用藥物外敷來輔助通便。

蜂蜜導引方:

取蜂蜜七份(或稱為一小杯),單一成分,放入銅鍋中用微火煎煮,直到蜂蜜稍微凝固,像糖漿一樣,持續攪拌避免燒焦,直到可以揉成丸狀,用手搓成長約兩寸、尖端細的條狀。在熱的時候迅速製作,等冷卻後就會變得堅硬。將它插入肛門中,用手緊握,等到想要排便時再移除它。

豬膽汁方(趙本無此四字:)

大(趙本大上有「又」字)豬膽一枚,瀉汁,和醋少許,以灌穀道中,(趙本作「和少許法醋,以灌穀道內」)如一食頃,當大便出。(趙本有「宿食惡物,甚效」六字)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趙本有「桂枝湯方」詳見卷二)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當責邪在裡,以微惡寒知表未解,與桂枝湯和表。

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陽明傷寒表實,脈浮,無汗而喘也,與麻黃湯以發汗。

陽明病,發熱汗出,(趙本有「者」字)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趙本醫統本並有「蒿」字)湯主之。

白話文:

取一個豬膽,擠出膽汁,加入少量醋,灌入肛門,約莫一頓飯的時間,就會排便。陽明病脈搏遲緩,出汗多,稍微怕冷,說明表證未解,可以發汗,適合服用桂枝湯。陽明病脈搏遲緩,出汗多,應該責怪邪氣在裡,因為稍微怕冷說明表證未解,用桂枝湯和解表。陽明病脈搏浮,不出汗且喘,發汗則會痊癒,適合服用麻黃湯。陽明傷寒表證實證,脈搏浮,不出汗且喘,用麻黃湯發汗。陽明病發熱出汗,這是熱氣外溢,不會發黃。但是只有頭部出汗,身體不出汗,汗水流到脖子就返回,小便不利,口渴想喝水,這是瘀熱在裡,身體一定會發黃,茵陳湯可以治療。

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者,熱不得越也;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熱甚於胃,津液內竭也;胃為土而色黃,胃為熱蒸,則色奪於外,必發黃也。與茵陳湯,逐熱退黃。

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六兩。苦微寒),梔子(十四枚,擘。苦寒),大黃(二兩,去皮。苦寒)

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茵陳、梔子之苦寒,以逐胃燥;宜下必以苦,宜補必以酸。大黃之苦寒,以下瘀熱。

上三味,以水一斗,(趙本醫統本並有「二升」二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趙本無「溫」字)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趙本作「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白話文:

症狀解讀

如果病人只出頭汗,身體卻沒有汗,而且汗水流到脖子就止住,表示熱氣無法向上蔓延;如果小便不順暢,口渴想喝水卻喝不下,說明胃火太盛,津液耗竭;胃屬土,顏色偏黃,當胃火過盛,熱氣蒸騰,就會使身體表面的顏色改變,呈現黃疸。

治療方法

可以用茵陳湯來清熱退黃。

茵陳蒿湯方劑

  • 茵陳蒿 (六兩,苦微寒):清熱利濕,退黃疸。
  • 梔子 (十四枚,擘,苦寒):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 大黃 (二兩,去皮,苦寒):瀉熱通便,清熱解毒。

方劑原理

小熱可以用涼性的藥物來調和,大熱則要用寒性的藥物來克服。茵陳、梔子的苦寒性質,可以清熱解毒,消除胃火;大黃的苦寒性質,則可以瀉去積熱。

服用方法

將以上三味藥材,用水一斗先煮茵陳,煮至減去六升後,再加入梔子和 大黃,繼續煮至三升,去渣,分三次溫服。服藥後小便應該會順暢,尿液如同皂角汁一樣,顏色呈正紅色,一夜之後腹部會減小,黃疸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趙本有「者」字)宜抵當湯下之。(趙本有「抵當湯方」詳見卷三)

《內經》曰:血並於下,亂而喜忘,此下本有久瘀血,所以喜忘也。津液少,大便硬,以蓄血在內。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黑也。與抵當湯,以下瘀血。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下後,心中懊憹而煩者,虛煩也,當與梔子豉湯。若胃中有燥屎者,非虛煩也,可與大承氣湯下之。其腹微滿,初硬後溏,是無燥屎,此熱不在胃而在上也,故不可攻。

白話文:

如果陽明證患者容易忘記事物,就表示體內可能有積血。這是因為他們體內長期瘀血,導致記憶力減退。雖然大便硬,但反而容易排出,而且顏色一定是黑色,這時候應該使用抵當湯來排除瘀血。

《內經》也說過,如果血液積聚在下焦,就會導致精神混亂,容易忘記事情,這是因為下焦有長期瘀血的緣故。因為津液不足,所以大便會變硬,這是由於血液積聚在體內。雖然大便硬,但反而容易排出,而且顏色是黑色的,這時候可以使用抵當湯來排出瘀血。

陽明病患者,如果大便不通,服用瀉藥後,感到心中懊惱煩躁,而且胃中有燥屎,就可以使用攻下之法。如果腹部微微脹滿,一開始大便硬,之後又變成稀軟,就不適合使用攻下之法。如果確定有燥屎,就應該使用大承氣湯。

服用瀉藥後,如果感到心中懊惱煩躁,那是因為虛煩,應該使用梔子豉湯。如果胃中有燥屎,就不是虛煩,可以用大承氣湯瀉下。如果腹部微微脹滿,一開始大便硬,之後又變成稀軟,就表示沒有燥屎,熱氣不在胃部,而是在上焦,所以不適合使用攻下之法。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不大便五六(醫統本作「六七」)日者,則大便必結為燥屎也。胃中燥實,(醫統本作其)氣不得下通,故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也。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雖得陽明證,未可便為裡實,審看脈候,以別內外。其脈實者,熱已入腑為實,可與大承氣湯下之;其脈浮虛者,是熱未入腑,猶在表也,可與桂枝湯,發汗則愈。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病人已經好幾天沒有排便,大約五到六天,並且感到肚臍周圍疼痛、煩躁,疼痛發作有時有,這是因為腸道內有乾燥的糞便,所以導致無法排便。

如果病人已經五到六天沒有排便,那麼糞便一定已經乾燥結塊了。胃裡乾燥阻塞,氣體無法順利下降,所以才會感到肚臍周圍疼痛、煩躁,並且疼痛發作有時有。

病人感到身體發熱、出汗後症狀減輕,而且也像瘧疾一樣,每天下午發燒,這屬於陽明經的症狀。脈象實者,應該使用瀉下藥物治療;脈象浮虛者,應該使用發汗藥物治療。瀉下藥物可以用大承氣湯,發汗藥物可以用桂枝湯。

即使病人出現陽明經的症狀,也不能直接判斷是裡實,要仔細觀察脈象,才能區分內外。如果脈象實,表示熱氣已經進入臟腑,屬於裡實,可以用大承氣湯瀉下治療;如果脈象浮虛,表示熱氣還沒進入臟腑,還停留在表層,可以用桂枝湯發汗治療。

病人服用瀉下藥物後,六到七天仍然沒有排便,而且煩躁不安、肚子脹痛,這也代表腸道內有乾燥的糞便。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之前有宿食積累,所以應該服用大承氣湯。

大下之後,則胃弱不能消穀,至六七日不大便,則宿食已結不消,故使煩熱不解而腹滿痛,是知有燥屎也。與大承氣湯以下除之。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小便利,則大便硬;此以有燥屎,故小便不利,而大便乍難乍易。胃熱者,發熱,喘冒無時及嗜臥也;此燥屎在胃,故時有微熱,喘冒不得臥也,與大承氣湯以下燥屎。

食谷欲嘔者,(趙本無「者」字)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上焦主內,胃為之市,食谷欲嘔者,胃不受也,與吳茱萸湯以溫胃氣。得湯反劇者,上焦不內也,以治上焦法治之。

白話文:

小便通暢,但大便乾燥;這是因為體內有燥屎,導致小便不順暢,大便排泄也時而困難時而容易。胃火旺盛的人,容易發熱、呼吸急促,而且經常想睡覺;這是因為燥屎停留於胃部,導致胃火上炎,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症狀。應該服用大承氣湯來清除燥屎。

吃了食物就想吐,這是屬於陽明經的病症,應該服用吳茱萸湯治療。服用吳茱萸湯後症狀反而加重的,則屬於上焦的病症。

上焦主導人體內部的運化,胃是人體的消化中心,吃了食物就想吐,說明胃無法正常消化食物,應該服用吳茱萸湯溫暖胃氣。服用吳茱萸湯後症狀反而加重的,說明上焦的氣機不順暢,應該採用治療上焦的藥物來治療。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洗。辛熱),人參(三兩。甘溫),生薑(六兩,切。辛溫),大棗(十二枚,擘。甘溫)

《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吳茱萸、生薑之辛以溫胃,人參、大棗之甘以緩脾。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趙本有「五苓散方」詳見卷三)

白話文:

吳茱萸湯方:

藥材:

  • 吳茱萸(一升,洗淨。性味辛熱)
  • 人參(三兩。性味甘溫)
  • 生薑(六兩,切片。性味辛溫)
  • 大棗(十二枚,掰開。性味甘溫)

方義:

《內經》說:「寒邪侵入體內,應以甘溫之藥治療,輔以苦辛之藥。」吳茱萸、生薑的辛味可以溫暖胃部,人參、大棗的甘味可以緩解脾胃。

用法:

以上四味藥材,用七升水煎煮,取二升藥汁,去渣,溫熱服用,每次七合,一天服用三次。

主治:

太陽病,寸脈緩、關脈浮、尺脈弱,患者發熱出汗,又怕冷,不嘔吐,但心下痞悶,可以用此方治療。如果藥物無法下達,患者不畏寒反而口渴,則病症轉為陽明病。小便次數多者,大便一定會硬,可連續十天不換衣,無任何痛苦。口渴想喝水,應少量給予,以藥物治療。口渴者,宜服用五苓散。(趙本有「五苓散方」詳見卷三)

太陽病脈陽浮陰弱,為邪在表;今寸緩、關浮、尺弱,邪氣漸傳裡,則發熱汗出,復惡寒者,表未解也。傳經之邪入里,里不和者必嘔;此不嘔但心下痞者,醫下之早,邪氣留於心下也。如其不下者,必漸不惡寒而渴,太陽之邪轉屬陽明也。

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小便數,大便硬者,當與小承氣湯和之;此不因吐下、發汗後,小便數,大便硬,若是無滿實,雖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候津液還入胃中,小便數少,大便必自出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以潤胃氣,但審邪氣所在,以法救之。如渴不止,與五苓散是也。

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趙本注:「一作如」)也;汗出多者,為太過。

白話文:

太陽病症,脈象浮而虛弱,表示病邪在表。現在寸脈緩慢,關脈浮,尺脈虛弱,病邪逐漸傳入內里,所以發熱出汗,又怕冷,說明表證未解。病邪沿經絡傳入內里,內里失調就會嘔吐。現在沒有嘔吐,但心下痞悶,這是因為醫生早早用藥,病邪留在了心下。如果繼續不治療,病患就會逐漸不再怕冷,反而口渴,太陽病邪轉移到陽明經。

如果患者吐過、瀉過、或出汗之後,小便次數多,大便乾燥,就應該配合小承氣湯治療。如果不是因為吐瀉或出汗導致小便次數多,大便乾燥,如果沒有胸腹滿悶,即使不換衣服十天也不會感到痛苦,等待津液回到胃中,小便次數就會減少,大便也會自然通暢。口渴想要喝水,就給他少量喝水,滋潤胃氣,但要仔細觀察病邪所在的位置,用正確的方法治療。如果口渴不止,就用五苓散。

脈象微弱,汗出很少,說明身體自行恢復了;汗出很多,說明治療過度了。

脈陽微者,邪氣少,汗出少者為適當,故自和;汗出多者,反損正氣,是汗出太過也。

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趙本有「者」字)為陽絕於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陽脈實者,表熱甚也。因發汗,熱乘虛蒸(醫統本作「烝」)津液外泄,致汗出太過。汗出多者,亡其陽,陽絕於里,腸胃乾燥,大便因硬也。

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浮芤相搏,陰陽不諧,胃氣獨治,鬱而生熱,消爍津液,其陽為絕。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難,(趙本作「硬」)其脾為約,麻(趙本有「子」字)仁丸主之。

白話文:

脈象顯示陽氣微弱時,邪氣較輕,出汗量不多,這種情況下自可調和。若出汗過多,反而損傷正氣,這就是出汗過度了。

陽脈充盈,若過度發汗,也會造成過度。過度會導致陽氣在裡部斷絕,使體液流失,進而導致大便乾硬。

陽脈充盈,表示體表熱度強烈。若過度發汗,熱力會乘虛蒸騰(醫統本作「烝」),使津液外洩,結果造成出汗過度。出汗過多,會耗盡陽氣,陽氣在裡部斷絕,導致腸胃乾燥,大便乾硬。

脈象浮現且芤狀,浮現的是陽氣,芤狀是陰氣,浮芤相互作用,導致胃氣生熱,陽氣因而斷絕。

浮芤相互作用,使得陰陽失調,胃氣獨自運行,積聚而成熱,消耗津液,陽氣因此斷絕。

趺陽脈浮現且澀滯,浮現代表胃氣強盛,澀滯則表示小便頻繁。浮澀相互作用,導致大便困難(趙本作「硬」),脾臟受到影響,需要使用麻仁丸來治療。

趺陽者,脾胃之脈,診浮為陽,知胃氣強;澀為陰,知脾為約。約者,儉約之約,又約束之約。《內經》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於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是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致小便數,大便難,與脾約丸,通腸潤燥。

麻(趙本有「子」字)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甘平),芍藥(半斤。酸平),枳實(半斤,炙。苦寒),大黃(一斤,去皮。苦寒),厚朴(一斤。趙本醫統本並作尺,炙,去皮。苦寒。醫統本作溫),杏仁(一斤。趙本作升,去皮尖,熬,別作脂。甘溫)

白話文:

趺陽是指脾胃經脈的部位,如果脈象浮起,則說明胃氣旺盛;如果脈象澀滯,則說明脾氣虛弱,脾氣虛弱就叫作“脾約”。“約”的意思,一方面是指脾氣的活動受限,另一方面是指脾氣過於收斂,猶如吝嗇一樣。

《內經》中說:飲水進入胃中,經過胃的消化,精華物質向上輸送到脾,脾將精華物質散布到全身,向上輸送到肺,再由肺調節水道,向下輸送到膀胱,水液精華散布到全身的五臟六腑,這說明脾臟是負責運送胃部津液的器官。

現在如果胃氣強盛,脾氣虛弱,就會導致津液被脾氣約束,無法順暢地散布到全身,只能輸送到膀胱,因此出現小便頻多、大便乾燥的現象。可以用脾約丸來治療,通暢腸道,滋潤燥邪。

麻仁丸方:

麻仁丸的藥方如下:

  • 麻子仁:兩升,味甘性平。
  • 芍藥:半斤,味酸性平。
  • 枳實:半斤,炙烤後使用,味苦性寒。
  • 大黃:一斤,去皮後使用,味苦性寒。
  • 厚朴:一斤,炙烤後去皮,味苦性寒(醫統本記載為溫)。
  • 杏仁:一斤,去皮尖後熬製,味甘性溫。

  • 趙本醫統本:趙氏醫統本,指古代醫學典籍中趙氏醫學的版本。
  • 炙:用火烤,以減輕藥性。
  • 熬:用火煮,以去除藥物的毒性。
  • 脂:指杏仁的油脂部分。

現代藥方

麻仁丸是傳統中藥方劑,現代藥方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建議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麻仁、杏仁之甘,緩脾而潤燥;津液不足,以酸收之,芍藥之酸,以斂津液;腸燥胃強,以苦泄之,枳實、厚朴、大黃之苦,下燥結而泄胃強也。

上六味,為末,煉蜜為丸,桐子大,(趙本作「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蒸蒸(醫統本作「烝烝」)者,如熱熏蒸,(醫統本作「熏烝」)言甚熱也。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則表邪已罷,蒸蒸(醫統本作「烝烝」)發熱,胃熱為甚,與調胃承氣湯下胃熱。

白話文:

《內經》說:脾臟喜緩和,若脾胃急躁,就應該吃甜的食物來緩解。麻仁、杏仁的甘甜,可以緩和脾胃、潤燥;如果津液不足,就應該用酸味收斂,芍藥的酸味,可以收斂津液;腸燥胃強,就應該用苦味瀉泄,枳實、厚朴、大黃的苦味,可以瀉下燥結,泄去胃強。

上六味,為末,煉蜜為丸,桐子大,(趙本作「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將以上六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做成丸藥,大小如桐子一般(趙氏本注釋為:用蜂蜜將六味藥材和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丸,一天服用三次,逐漸增加劑量,直到達到療效為止。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太陽病發作三天,發汗后仍舊不退,而且持續發熱,屬於胃熱,應該服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

蒸蒸(醫統本作「烝烝」)者,如熱熏蒸,(醫統本作「熏烝」)言甚熱也。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則表邪已罷,蒸蒸(醫統本作「烝烝」)發熱,胃熱為甚,與調胃承氣湯下胃熱。

蒸蒸發熱,就像熱氣熏蒸一樣,形容發熱非常厲害。太陽病發作三天,發汗后仍舊不退,說明表邪已經消退,而持續發熱,是因為胃熱過盛,服用調胃承氣湯可以瀉下胃熱。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

《內經》曰:諸脹腹大,皆屬於熱。熱在上焦則吐,吐後不解,復腹脹滿者,邪熱入胃也,與調胃承氣湯下其胃熱。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趙本有「後」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吐下發汗,皆損津液,表邪乘虛傳裡。大煩者,邪在表也;微煩者,邪入里也。小便數,大便因硬者,其脾為約也。小承氣湯和之愈。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趙本作「受」)食,(趙本注:「一云:不大便」)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傷寒後如果嘔吐,接著出現腹部脹滿的情況,應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

《內經》提到,各種腹部脹大,都跟熱毒有關。熱氣如果停留在上焦,就會導致嘔吐,嘔吐後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反而出現腹部脹滿的情況,這表示熱毒已經進入胃部,此時應該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清降胃部熱毒。

太陽病患者,無論是經過嘔吐、排便或發汗處理後,如果出現微弱的煩躁感,尿頻,大便變得堅硬,這是因為身體的津液受到損耗,外邪趁虛而入,轉移到了內部。如果感到大煩,這代表邪氣還停留在表面;如果只是微煩,則表示邪氣已經進入內部。尿頻且大便堅硬,這可能是脾胃功能失調所導致的。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小承氣湯來調和身體,達到康復的效果。

在病後兩到三天,脈搏變得較弱,沒有太陽病或柴胡湯的症狀,卻出現煩躁、心下硬的現象,到了四五天時,即使能進食,也可以開始用小承氣湯來稍微調整,讓身體感到舒適,直到第六天,可以使用一升的承氣湯。如果超過六七天都沒有排便,尿量很少,即使不想吃東西,只要最初的排便有點硬,後來必定會變得軟便,未確定是否已經成為便祕前,不要急著使用藥物,必須等到尿量充足,大便確定變得硬實後,才適合進行治療,此時應使用大承氣湯。

《針經》曰:脈軟者,病將下。弱為陰脈,當責邪在裡,得病二三日脈弱,是日數雖淺,而邪氣已入里也。無太陽證,為表證已罷;無柴胡證,為無半表半裡之證。煩躁心下硬者,邪氣內甚也。胃實熱甚,則不能食;胃虛熱甚,至四五日雖能食,亦當與小承氣湯微和之,至六日則熱甚,與大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多者,為津液內竭,大便必硬,則可下之。

小便少者,則胃中水穀不別,必初硬後溏,雖不能食,為胃實,以小便少則未定成硬,亦不可攻,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趙本注:「一云:大柴胡湯」)

白話文:

《針經》說

脈搏軟弱的人,病情將要往下走。脈弱屬於陰脈,應該責怪邪氣在裡頭,生病兩三天脈搏就軟弱,雖然病程淺,但邪氣已經深入內裡了。沒有太陽病的症狀,說明表證已經消退;沒有柴胡病的症狀,說明沒有半表半裡的症狀。煩躁,心下硬,說明邪氣內甚。

胃實熱盛,就會吃不下東西;胃虛熱盛,雖然能吃,但到四五天時還是要搭配小承氣湯稍微溫和一下。到了第六天,熱氣就會很盛,要服用大承氣湯一升。如果六七天沒有大便,小便又多的話,說明津液內竭,大便一定會硬,就可以瀉下。

小便少的,說明胃中水穀不分,大便一定會先硬後溏,雖然吃不下東西,但這是胃實,因為小便少還不能確定大便會變硬,所以也不能攻邪,要等到小便通暢,大便確定硬了,才能攻邪。

傷寒六七天,眼睛昏花不清,眼球不平,沒有表裡證,大便困難,身體微熱,這是實證。要趕快瀉下,應該服用大承氣湯。(趙本注:「一說用大柴胡湯」)。

《內經》曰:諸脈者,皆屬於目。傷寒六七日,邪氣入里之時,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邪熱內甚上熏於目也。無表裡證,大便難者,裡實也。身大熱者,表熱也,身微熱者,裡熱也。《針經》曰:熱病目不明,熱不已者死。此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則證近危惡也,須急與大承氣湯下之。

陽明,(趙本醫統本皆有「病」字)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邪熱入腑,外發熱汗多者,熱迫津液將竭,急與大承氣湯以下其腑熱。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發汗不解,邪熱傳入腑,而成腹滿痛者,傳之迅也,是須急下之。

白話文:

《內經》說:所有脈絡都連接到眼睛。傷寒發病六七天,邪氣入侵內里時,眼睛看不清楚,眼球不協調,就是邪熱深入體內,向上熏蒸眼睛。沒有表裡症狀,大便不通暢,就是裡頭積熱。身體發高燒,就是表熱;身體微微發熱,就是裡熱。《針經》說:熱病導致眼睛看不清,熱氣持續不退就會死亡。這種眼睛看不清楚,眼球不協調的症狀,就表示病情已經危急,必須趕緊用大承氣湯瀉下去。

陽明,(趙本醫統本皆有「病」字)發燒汗多的患者,要趕緊瀉下,適合用大承氣湯。

邪熱進入腑臟,外在表現為發燒汗多,這是因為熱氣逼迫津液快要耗盡,要趕緊用大承氣湯瀉下腑臟的熱氣。

發汗後症狀沒有解除,肚子脹痛,要趕緊瀉下,適合用大承氣湯。

發汗後症狀沒有解除,邪熱傳入腑臟,導致肚子脹痛,這種情況傳播速度很快,必須趕緊瀉下。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腹滿不減,邪氣實也。經曰:大滿大實,自可除下之。大承氣湯,下其滿實。若腹滿時減,非內實也,則不可下。《金匱要略》曰: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是減不足言也。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趙本有「為」字)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土,少陽木,二經合病,氣不相和,則必下利。少陽脈不勝,陽明不負,是不相剋為順也;若少陽脈勝,陽明脈負者,是鬼賊相剋,為正氣失也。《脈經》曰:脈滑者,為病食也。又曰:滑數則胃氣實。下利者,脈當微厥;今脈滑數,知胃有宿食,與大承氣湯以下除之。

白話文:

陽明經屬土,少陽經屬木,兩經同時生病,氣機不協調,就會出現腹瀉。如果少陽經脈象不強,陽明經脈象不被剋制,說明兩者之間沒有相互剋制,這是順利的狀態。如果少陽經脈象強盛,陽明經脈象被剋制,說明邪氣剋制正氣,是正氣失利。 《脈經》中說,脈象滑,說明有食物積滯。又說,脈象滑數,說明胃氣實證。腹瀉時,脈象應該是微弱的。現在脈象滑數,說明胃里有宿食,應該用大承氣湯瀉除。

總結

這段古文主要討論了腹脹、腹瀉的症狀和治療。其中,強調了觀察脈象和腹瀉的程度,來判斷是內實證還是寒證,並針對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藥物。

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趙本醫統本皆作「喜」)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

七八日,邪入腑之時,病人無表裡證,但發熱,雖脈浮數,亦可與大承氣湯下之。浮為熱客於氣,數為熱客於血,下之,邪熱去,而浮數之脈,俱當解。若下後,數脈去而脈但浮,則是榮血間熱並於衛氣間也,當為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穀,潮熱發渴之證。此下之後,浮脈去而數不解,則是衛氣間熱合於榮血間也,熱氣合併,迫血下行,胃虛協熱,消穀善(醫統本作「喜」)飢。血至下焦,若大便利者,下血乃愈。

白話文:

病人沒有表裡症狀,發燒七、八天,雖然脈象浮而數,可以服用瀉藥。假使已經服用瀉藥,脈象數仍然沒有消失,而且伴隨發熱,病人食慾很好,一直到六、七天,沒有排便的情況下,就可能是瘀血,應該服用抵當湯。

七、八天後,邪氣侵入臟腑的時候,病人沒有表裡症狀,只是發燒,雖然脈象浮而數,也可以服用大承氣湯瀉下。浮代表熱氣停留在氣分,數代表熱氣停留在血分,瀉下後,邪熱去除,浮數的脈象都應該消失。如果瀉下後,數脈消失而脈象只浮,就代表血分間的熱氣與衛氣間的熱氣結合在一起,應該是邪氣獨留,所以病人感到飢餓,邪熱不能消化的食物,出現潮熱發渴的症狀。如果瀉下之後,浮脈消失而數脈仍然沒有消失,就代表衛氣間的熱氣與榮血間的熱氣結合在一起,熱氣合併在一起,迫使血液向下運行,胃部虛弱又加上熱氣,所以食慾很好。血液到達下焦,如果排便順暢,血熱就會消除。

若六七日不大便,則血不得行,蓄積於下為瘀血,與抵當湯以下去之。

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而(趙本無「而」字)便膿血也。

下後,脈數不解,而不大便者,是熱不得泄,蓄血於下,為瘀血也。若下後,脈數不解而下利不止者,為熱得下泄,迫血下行,必便膿血。

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趙本注:「一作溫」)在裡,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

《金匱要略》曰:黃家所起,從濕得之。汗出熱去,則不能發黃。發汗已,身目為黃者,風氣去濕氣在也。脾惡濕,濕氣內著,脾色外奪者,身目為黃。若瘀血在裡發黃者,則可下;此以寒濕在裡,故不可下,當從寒濕法治之。

白話文:

如果連續六七天沒有大便,血液就會無法正常運行,堆積在下腹部形成瘀血,需要用抵當湯等藥物來去除。

如果脈搏跳動頻繁,但腹瀉不止,就表示體內有熱氣,導致排泄膿血。

大便後,脈搏仍然跳動頻繁,但沒有排便,表示體內的熱氣無法宣洩,血液在下腹部堆積,形成瘀血。如果大便後,脈搏跳動頻繁,腹瀉不止,則表示熱氣向下宣洩,迫使血液向下流動,導致排泄膿血。

傷寒患者,發汗後,身體和眼睛發黃,原因是寒濕之氣停留在體內,無法排出。認為不能服用瀉藥,應該在寒濕之中尋找治療方法。

《金匱要略》說:黃疸的病因,是由於體內濕氣引起的。發汗後,體內的熱氣散去,就不會發黃。發汗後,身體和眼睛發黃,表示風氣已經消失,但濕氣仍然存在。脾臟不喜濕氣,濕氣停留在體內,脾臟的顏色外泄,就會導致身體和眼睛發黃。如果體內有瘀血導致發黃,則可以服用瀉藥;但如果是因為寒濕停留在體內導致發黃,則不應服用瀉藥,應該採取針對寒濕的治療方法。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當熱甚之時,身黃如橘子色,是熱毒發泄於外。《內經》曰:膀胱者,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小便不利,小腹滿者,熱氣甚於外而津液不得下行也,與茵陳湯,利小便,退黃逐熱。

傷寒身黃髮熱者,(趙本無「者」字)梔子柏皮湯主之。

傷寒身黃,胃有瘀熱,當須下去之;此以發熱,為熱未實,與梔子柏皮湯解散之。

梔子柏皮湯:

(趙本「梔子上」有「肥」字)梔子(一十五個。趙本醫統本皆有「擘」字。苦寒),甘草(一兩。趙本有「炙」字。甘平),黃柏(二兩)

白話文:

傷寒病發七、八天,身體發黃,顏色像橘子一樣,小便不順暢,肚子微微脹滿,可以用茵陳蒿湯治療。當熱症嚴重時,身體發黃像橘子一樣,這是熱毒向外發泄的表現。《內經》說:膀胱是儲藏津液的地方,氣化就能排出。小便不順暢,小腹脹滿,是熱氣太盛向外發散,津液無法向下流動,所以要用茵陳蒿湯利尿消腫,退黃散熱。

傷寒病發身體發黃發熱,可以用梔子柏皮湯治療。

傷寒病發身體發黃,胃裡有瘀熱,需要去除。因為患者只是發熱,說明熱氣還沒有達到實熱的程度,所以可以用梔子柏皮湯來散解熱氣。

梔子柏皮湯的藥方:梔子(15個,苦寒),甘草(1兩,甘平),黃柏(2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趙本無「發」字)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濕熱相交,民多病癉。癉,黃也。傷寒為寒濕在表,發黃為瘀熱在裡,與麻黃連軺赤小豆湯除熱散濕。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甘溫),赤小豆(一升。甘平),連軺(二兩,連軺也。趙本作是。苦寒),杏仁(四十個,去皮尖。甘溫),大棗(十二枚。趙本醫統本皆有「擘」字。甘溫),生梓白皮(一升。趙本有「切」字。苦寒),生薑(二兩,切。辛溫),甘草(二兩,炙。甘平)

白話文:

將上三味藥材用四升水煮成一升半,去除藥渣,分開溫熱服用。傷寒瘀熱停留在體內,身體就會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可以治療。濕熱交織在一起,很多人就會得癉病。癉,就是指發黃。傷寒是因為寒濕在體表,發黃是因為瘀熱在體內,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可以去除熱氣散除濕氣。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的組成是:麻黃(去節,甘溫,二兩),赤小豆(甘平,一升),連軺(苦寒,二兩),杏仁(去皮尖,甘溫,四十個),大棗(甘溫,十二枚),生梓白皮(苦寒,一升),生薑(辛溫,切,二兩),甘草(甘平,炙,二兩)。

《內經》曰: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止。此之謂也。又煎用潦水者,亦取其水味薄,則不助濕氣。

以上(趙本醫統本皆作「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趙本有「去滓」二字)分溫三服,半日服盡。

白話文:

《內經》中說道:濕邪上達,以致熱盛,應當用苦溫藥物來治療,輔以甘辛藥物,以發汗的方式來止住病勢。這就是這條治則的道理。又用潦水煎藥,也是取其水味淡薄,不助長濕邪之氣。

以上八味藥,用一斗潦水,先將麻黃煮沸,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煮至三升,(趙本醫統本在此處有「去滓」二字,意為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半日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