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傷寒論》~ 卷四 (1)
卷四 (1)
1.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第七
問曰:病有結胸,有臟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何謂臟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結胸者,邪結在胸;臟結者,邪結在臟。二者皆下後,邪氣乘虛入里所致。下後邪氣入里,與陽相結者為結胸,以陽受氣於胸中故爾;與陰相結者,為臟結,以陰受之,則入五臟故爾。氣與宜通而塞,故痛。邪結陽分,則陰氣不得上通;邪結陰分,則陽氣不得下通。是二者,皆心下硬痛。
寸脈浮,關脈沉,知邪結在陽也;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知邪結在陰也。陰結而陽不結,雖心下結痛,飲食亦自如,故陰氣乘腸虛而下,故時時自下利。陰得陽則解,臟結得熱證多,則易治。舌上白苔滑者,邪氣結胸中亦寒,故云難治。
白話文:
醫生問:什麼是結胸?什麼是臟結?它們的症狀是什麼?
醫生答:按壓胸口疼痛,寸脈浮,關脈沉,就叫做結胸。什麼是臟結呢?它和結胸症狀相似,但飲食如常,卻時常腹瀉,寸脈浮,關脈細小沉緊,就叫做臟結。舌苔白滑的患者,治療起來比較困難。
結胸是因為邪氣結聚在胸腔;臟結是因為邪氣結聚在臟腑。這兩種病症都是因為疾病後期,邪氣趁虛而入,入侵臟腑所致。疾病後期,邪氣入里,與陽氣相結就形成結胸,因為陽氣在胸腔中受邪氣影響;與陰氣相結就形成臟結,因為陰氣在五臟中受邪氣影響。
氣血原本應該暢通,卻被阻塞,所以會疼痛。邪氣結聚在陽氣部分,則陰氣無法向上流通;邪氣結聚在陰氣部分,則陽氣無法向下流通。這兩種病症都會導致胸口硬痛。
寸脈浮,關脈沉,說明邪氣結聚在陽氣部分;寸脈浮,關脈細小沉緊,說明邪氣結聚在陰氣部分。陰氣受邪氣影響而陽氣沒有受影響,即使胸口疼痛,患者的飲食也能照常,這是因為陰氣乘虛而下,導致腸道虛弱而腹瀉。陰氣得陽氣則解,因此臟結如果出現熱證,更容易治療。舌苔白滑的患者,說明邪氣結聚在胸腔中,而且伴有寒證,所以治療起來比較困難。
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趙本注:「一云,寒而不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臟結於法當下,無陽證,為表無熱;不往來寒熱,為半表半裡無熱;其人反靜,為里無熱。經曰: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醫統本有「邪氣」二字)以表裡皆寒,故不可攻。
十棗湯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趙本注:「一作汗出」)因作痞。(趙本有「也」字)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而反下之,則表中陽邪入里,結於胸中為結胸;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而反下之,(醫統本有「則」字)表中之陰入里,結於心下為痞。
白話文:
在中醫學中,"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指的是當一個人的五臟出現了積結的情況,但沒有陽性的症狀,即沒有發熱的現象。如果這個人表現得異常安靜,舌頭上覆蓋著滑膩的苔狀物質,這表明不能進行攻擊性的治療,因為這可能是身體自我調節的一種反應,或者病情處於一種較為穩定的狀態。
接著提到,按照治療原則,對於五臟積結的情況,應當採取下藥的方式進行治療,然而,如果忽略了體表的熱象,即表層沒有發熱的跡象,則可以推斷這可能是半表半裡的病症,即體內有寒邪但表層並未表現出熱性症狀。如果這個人表現得異常安靜,則可以進一步認為是體內的熱邪已經被引向了內部,而不是表現於體表。
在談論治療方法時,提到了「十棗湯」,一種強烈的藥物,但若誤用此藥進行過早的治療,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例如導致結胸或痞的病症。結胸通常指的是胸部的積結,而痞則可能指的是心下的積結。這些情況的產生,主要是因為過早使用強力藥物導致了病情的轉變。
對於發熱和畏寒的情況,如果是在陽性的體質中出現畏寒,卻選擇進行下藥治療,則可能導致陽邪進入體內,形成結胸。相反,如果是在陰性的體質中出現發熱,卻仍然進行下藥,則可能導致陰邪進入體內,形成痞。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原因是錯誤的診斷和治療方式導致的。
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痓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方。
結胸病項強者,為邪結胸中,胸膈結滿,心下緊實,但能仰而不能俯,是項強,亦如柔痓之狀也。與大陷胸丸,下結泄滿。
大陷胸丸方:
大黃(半斤。味苦寒),葶藶(趙本有「子」字。半升,熬。味苦寒),芒硝(半升。味鹹寒),杏人(趙本作「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味苦,甘溫)
大黃、芒硝之苦鹹,所以下熱;葶藶、杏人之苦甘,所以泄滿;甘遂取其直達,白蜜取其潤利,皆以下泄滿實物也。
白話文:
結胸病患者,脖子僵硬,像是有柔筋病症一樣。需要用藥將積聚在胸中的邪氣排出,就能痊癒。適合服用大陷胸丸。
上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人、(趙本作「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結胸為邪結胸中,屬上焦之分,得寸脈浮、關脈沉者,為在裡,則可下。若脈浮大,心下雖結,是在表者猶多,未全結也,下之重虛,邪氣復結,則難可制,故云:下之則死。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結胸證悉具,邪結已深也。煩躁者,正氣散亂也。邪氣勝正,病者必死。
白話文:
將杏仁、芒硝研磨成膏狀,與其他藥物混合成丸,每次服用一丸。另將甘遂研磨成粉末,加入白蜜和水煮沸,溫熱服用,一晚即可瀉下。若未瀉下,可再次服用,直到瀉下為止。服藥需注意禁忌事項。
結胸證脈象浮大者,不可使用瀉下藥,否則會致命。
結胸證是邪氣結聚於胸中,屬於上焦部位。如果寸脈浮、關脈沉,表示病邪在裡,可以瀉下。但如果脈象浮大,雖然心下結塊,但病邪多在表,尚未完全深入,瀉下會導致虛弱,邪氣反覆結聚,難以控制,因此會致命。
結胸證所有症狀都出現,且伴隨煩躁不安,也會致命。
結胸證所有症狀都出現,表示病邪已經深入。伴隨煩躁不安,說明正氣散亂,邪氣勝過正氣,病人必定會死亡。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趙本注:「一云: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
(趙本無「也」字)
動數皆陽脈也,當責邪在表。睡而汗出者,謂之盜汗。為邪氣在半表半裡,則不惡寒,此頭痛發熱,微盜汗出反惡寒者,表未解也,當發其汗。醫反下之,虛其胃氣,表邪乘虛則陷。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脈,邪氣內陷,動數之脈所以變遲,而浮脈獨不變者,以邪結胸中,上焦陽結,脈不得而沉也。客氣者,外邪乘胃中空虛入里,結於胸膈,膈中拒痛者,客氣動膈也。
白話文:
患了太陽病,脈搏浮而跳動頻繁,浮則表示風邪,數則表示熱邪,跳動則表示疼痛,頻繁則表示虛弱。病人頭疼發熱,微微盜汗,但又反覆出現惡寒,說明表證未解。如果醫生誤用下瀉藥,脈搏跳動頻繁轉為緩慢,胸膈處拒按疼痛,胃中空虛,外邪侵入胃中,導致胸膈氣逆,呼吸短促,心煩躁,陽氣內陷,心下按之硬痛,這就是結胸症,應該服用大陷胸湯治療。如果沒有結胸症,只是頭部出汗,其他部位沒有汗,汗液流到脖子處就回流,小便不利,身體必然會發黃。
脈搏跳動頻繁都是陽脈,說明病邪在表。睡覺時出汗稱為盜汗,說明邪氣在表裡之間,因此不會惡寒。這種頭痛發熱,微微盜汗卻又反覆出現惡寒的情況,說明表證未解,應該發汗。醫生誤用下瀉藥,會使胃氣虛弱,表邪乘虛而入。邪氣在表則表現為陽脈,邪氣在裡則表現為陰脈。邪氣內陷,因此脈搏跳動頻繁轉為緩慢,而浮脈卻沒有變化,是因為邪氣結聚在胸中,上焦陽氣被阻,脈搏無法下沉。外邪乘虛侵入胃中,結聚在胸膈,導致胸膈拒按疼痛,這就是外邪導致胸膈氣逆。
《金匱要略》曰: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短氣躁(醫統本作「躁」)煩,心中懊憹,皆邪熱為實。陽氣內陷,氣不得通於膈,壅於心下,為硬滿而痛,成結胸也。與大陷胸湯,以下結熱。若胃中空虛,陽氣內陷,不結於胸膈,下入於胃中者,遍身汗出,則為熱越,不能發黃;若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者,熱不得越,必發黃也。
大陷胸湯方:
大黃(六兩,去皮。苦寒),芒硝(一升。鹹寒),甘遂(一錢,趙本醫統本並有「匕」字。苦寒)
大黃謂之將軍,以苦盪滌;芒硝一名硝石,以其咸能軟硬,夫間有甘遂以通水也。甘遂若夫間之,遂其氣,可以直達透結,陷胸三物為允。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提到,呼吸短促、氣息不足,這是身體內部有實邪造成的。呼吸短促、心煩躁、心中懊惱,都是因為體內有熱邪所致。陽氣下降,無法順利到達膈膜,在心窩部位淤積,造成腹部硬脹疼痛,形成結胸。
這時應該服用大陷胸湯,來治療下焦的熱結。
如果胃部空虛,陽氣下降,沒有阻塞在胸膈部位,而是進入胃中,就會出現全身出汗的情況,這是熱氣外散,不會導致發黃。
如果只有頭部出汗,身體沒有汗,汗液從脖子流回,小便不順暢,說明熱氣無法外散,就會導致發黃。
大陷胸湯的藥方是:
- 大黃(六兩,去皮,性寒味苦)
- 芒硝(一升,性寒味鹹)
- 甘遂(一錢,性寒味苦)
大黃是主要的藥物,以其苦味清熱解毒;芒硝也叫硝石,可以軟化堅硬的物質;甘遂是輔助藥物,可以促進氣血流通,使藥效直接到達病灶,消除結胸。三味藥物配合使用,才能有效治療結胸症。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
病在表而下之,熱入因作結胸。此不云下後,而云傷寒六七日,則是傳裡之實熱也。沉為在裡,緊為裡實,以心下痛,按之實硬,是以為結胸,與大陷胸湯,以下結熱。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趙本有「大柴胡湯方」詳見本書卷三)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白話文:
疾病在表層,但已經向下傳,熱邪進入體內,導致胸部結實。這裡沒有說服用瀉藥後才發病,而是說患傷寒病六七天,說明是熱邪傳入裡面的實熱。脈象沉為裡熱,緊為裡實,因為心口疼痛,按壓時硬如石頭,所以認為是結胸,可以用大陷胸湯來治療下焦的熱邪。
第四段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趙本有「大柴胡湯方」詳見本書卷三)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患傷寒病十多天,熱邪結聚在裡,並反覆出現寒熱交替,可以用大柴胡湯治療。(趙本有詳細的大柴胡湯方劑,請參考本書卷三。)但是如果胸部結實,卻沒有明顯的發熱,這是由於水濕停滯在胸脅所致,如果頭部輕微出汗,可以用大陷胸湯治療。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是可下之證,復往來寒熱,為正邪分爭,未全斂結,與大柴胡湯下之。但結胸無大熱者,非熱結也,是水飲結於胸脅,謂之水結胸。周身汗出者,是水飲外散,則愈;若但頭微汗出,余處無汗,是水飲不得外泄,停蓄而不行也,與大陷胸湯以逐其水。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趙本注:「一云:日晡所發心胸大煩」)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重發汗而復下之,則內外重亡津液,而邪熱內結,致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也。日晡潮熱者屬胃,此日晡小有潮熱,非但在胃。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是一腹之中,上下邪氣俱甚也,與大陷胸湯以下其邪。
白話文:
傷寒超過十天,熱氣凝結在體內,這是適合使用藥物排出的症狀。如果出現反覆的寒熱交替,這表示體內正邪兩方正在激烈爭鬥,尚未完全凝聚成結,可以使用大柴胡湯來排出體內的熱毒。然而,如果有胸脅部凝結的水氣,稱為水結胸,如果全身出汗,這表示體內的水分已經散出,病情就會好轉;如果只有頭部微汗而出,其他部位沒有出汗,這表示水分無法散出,積聚在體內,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大陷胸湯來排除水分。
如果太陽病的患者再次過度發汗後又進行下法治療,導致五到六天沒有排便,舌頭乾燥且感到口渴,下午時會有微微的熱感(或下午時感到心胸大煩),從心下部位延伸至腹部,感到堅硬且疼痛,不願接近,這種情況適合使用大陷胸湯來清除體內的邪氣。
再次過度發汗後又進行下法治療,導致體內及體外的津液大量流失,進而產生邪熱,造成五到六天沒有排便,舌頭乾燥且感到口渴。下午時的微微熱感屬於胃部現象,這種下午時的小熱感並非只在胃部發生。從心下部位延伸至腹部,感到堅硬且疼痛,不願接近,表示整個腹部的邪氣都很嚴重,適合使用大陷胸湯來清除體內的邪氣。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心下硬痛,手不可近者,結胸也。正在心下,按之則痛,是熱氣猶淺,謂之小結胸。結胸脈沉緊,或寸浮關沉,今脈浮滑,知熱未深結,與小陷胸湯,以除胸膈上結熱也。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苦寒),半夏(半升,洗。辛溫),栝蔞實(大者一個,趙本作枚。味苦寒)
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黃連栝蔞實(醫統本有「之」字)苦寒以泄熱,半夏之辛以散結。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小結胸病的治療
病症:
小結胸病,疼痛部位在心窩處,按壓時會感到疼痛,脈象浮滑。
病因分析:
心窩處硬痛,手無法靠近,這是結胸的表現。疼痛部位在心窩處,按壓時會感到疼痛,說明熱氣尚未深入,稱為小結胸。結胸的脈象沉緊,或者寸脈浮而關脈沉,現在脈象浮滑,說明熱氣尚未深入結聚,可以服用小陷胸湯治療。
治療方法:
小陷胸湯方:
- 黃連(一兩,性苦寒)
- 半夏(半升,洗淨,性辛溫)
- 栝蔞實(大者一個,趙本作枚,味苦寒)
藥物作用:
苦味藥物可以泄熱,辛味藥物可以散結。黃連和栝蔞實性苦寒,可以泄去熱氣;半夏性辛溫,可以散結。
用法用量:
將以上三味藥材,用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渣,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取二升,去渣,分三次溫服。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太陽病,二三日,邪在表也。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者,以心下結滿,臥則氣壅而愈甚,故不能臥而但欲起也。心下結滿,有水分,有寒分,有氣分,今脈微弱,知本有寒分。醫見心下結,而反下之,則太陽表邪乘虛入里,利止則邪氣留結為結胸,利不止,至次日復如前下利不止者,是邪熱下攻腸胃,為挾熱利也。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趙本注:「一作縱」)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也;(趙本無「也」字)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白話文:
太陽病發病兩三天,病人無法躺下,只想坐起來,心中必定有結塊,脈搏微弱,這表示病症本就有寒氣。如果反覆服用瀉藥,一旦腹瀉停止,必定會變成結胸;若腹瀉還沒停止,第四天再服用瀉藥,這就會變成夾熱利。
太陽病發病兩三天,邪氣還在表層。病人無法躺下,只想坐起來,心中必定有結塊,是因為心中有結塊,躺下會讓氣體阻塞,更不舒服,所以無法躺下,只想坐起來。心中有結塊,可能是有水分、寒氣或氣分,現在脈搏微弱,可知病症本就有寒氣。醫生看到心中有結塊,就反覆使用瀉藥,結果表層的太陽邪氣乘虛而入,腹瀉停止就造成邪氣停留在胸中,形成結胸。腹瀉沒停止,到第二天又像之前一樣不停腹瀉,這是邪熱向下攻入腸胃,造成夾熱利。
太陽病患者服用瀉藥之後,脈搏急促(或緩慢),沒有結胸,這表示病症要解了。脈搏浮的話,必定會結胸;脈搏緊的話,必定會咽喉疼痛;脈搏弦的話,必定會兩側肋骨緊縮;脈搏細數的話,頭疼還沒停止;脈搏沉緊的話,必定想嘔吐;脈搏沉滑的話,是夾熱利;脈搏浮滑的話,必定會流血。
此太陽病下之後,邪氣傳變。其脈促者,為陽盛,下後脈促,為陽勝陰也,故不作結胸,為欲解;下後脈浮,為上焦陽邪結,而為結胸也,經曰:結胸者,寸脈浮,關脈沉。下後脈緊,則太陽之邪,傳於少陰,經曰:脈緊者屬少陰。《內經》曰:邪客於少陰之絡,令人咽(醫統本作「嗌」)痛,不可內食,所以脈緊者,必咽痛。脈弦則太陽之邪傳於少陽,經曰: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
其脈循脅,絡於耳,所以脈弦者,必兩脅拘急。下後邪氣傳裡,則頭痛未止,脈細數為邪未傳裡而傷氣也,細為氣少,數為在表,故頭痛未止。脈沉緊,則太陽之邪傳於陽明,為裡實也,沉為在裡,緊為裡實,陽明裡實,故必欲嘔。脈滑則太陽之邪傳於腸胃,以滑為陰氣有餘,知邪氣入里,干於下焦也,沉為血勝氣虛,是為協熱利、浮為氣勝血虛,是知必下血。經曰:不宜下而便攻之,諸變不可勝數,此之謂也。
白話文:
太陽病發作後,病邪會發生變化。如果脈搏急促,表示陽氣旺盛,病發後脈搏急促,表示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因此不會出現結胸,而是想要解表;如果病發後脈搏浮,表示上焦陽邪積聚,導致結胸,經書記載:「結胸者,寸脈浮,關脈沉。」病發後脈搏緊,表示太陽病邪傳入少陰經,經書記載:「脈緊者屬少陰。」《內經》記載:「病邪入侵少陰經脈,會導致咽喉疼痛,無法進食,」因此脈搏緊的人,一定會咽喉疼痛。脈搏弦緊,表示太陽病邪傳入少陽經,經書記載:「寸脈和關脈都弦緊,表示少陽經受病。」
由於少陽經脈循行於脅肋,連接耳朵,所以脈搏弦緊的人,一定會兩側脅肋拘緊。病發後病邪傳入內裡,頭痛仍然未止,脈搏細數,表示病邪尚未傳入內裡,而是傷了正氣,細代表氣虛,數代表病邪仍在表,所以頭痛仍然未止。脈搏沉緊,表示太陽病邪傳入陽明經,導致裡實,沉代表病邪在內,緊代表裡實,陽明經裡實,所以一定想嘔吐。脈搏滑,表示太陽病邪傳入腸胃,滑代表陰氣有餘,知道病邪已經進入內裡,影響下焦,沉代表血盛氣虛,因此會出現協熱利,浮代表氣勝血虛,因此知道一定會下血。經書記載:「不適合下瀉卻強行攻邪,病邪變化無常,不可預料,這就是這個道理。」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熱被卻(趙本醫統本並作「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病在陽,為邪在表也,法當汗出而解,反以冷水噀之,灌洗,熱被寒水,外不得出,則反攻其里。彌更益煩,肉上粟起者,水寒之氣客於皮膚也;意欲飲水者,里有熱也;反不渴者,寒在表也。與文蛤散以散表中水寒之氣。若不瘥,是水熱相搏,欲傳於裡,與五苓散發汗以和之。
白話文:
如果病症屬於陽證,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卻反過來用冷水澆灌,熱氣被寒氣阻擋無法排出,反而會加重病情,造成更加煩躁,皮膚上起粟粒狀的疹子,雖然想喝水卻不渴,這種情況就要服用文蛤散。如果病症沒有好轉,就應該服用五苓散。如果是寒邪凝結於胸部,沒有發熱症狀的,可以服用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也可以服用。
始熱在表,因水寒制之,不得外泄,內攻於裡,結於胸膈,心下硬痛,本是(醫統本作「以」)水寒伏熱為實,故謂之寒實結胸。無熱證者,外無熱,而熱悉收斂於裡也,與小陷胸湯以下逐之。白散下熱,故亦可攻。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味鹹寒)
咸走腎邪,(醫統本作「則」)可以勝水氣。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錢(趙本作「方寸」)匕服,湯用五合。(趙本有「五苓散方」詳見本書卷三)
白散方: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溫),芭(趙本作「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平。醫統本作「辛」溫),貝母(三分。味辛苦平)
白話文:
起初熱症在體表,因體內寒邪阻礙,熱氣無法外泄,於是向內攻入,積聚於胸膈,導致心下硬痛。這是因為體內有寒邪伏藏,熱氣鬱積,形成實症,所以稱為寒實結胸。沒有發熱症狀的人,是因為熱氣並沒有外發,而是全部收斂於體內,需要用小陷胸湯等藥物來驅逐它。白散下熱,因此也能攻治此症。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味鹹寒)
鹹味入腎,可以克制水氣。
以上一味,研為散劑,用沸水沖服一錢,湯用五合。(趙本有「五苓散散方」,詳見本書卷三)
白散方: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溫),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成膏狀,性平。醫統本作「辛」溫),貝母(三分,味辛苦平)
辛散而苦泄。桔梗、貝母之苦辛,用以下氣;芭豆之辛,用以散實。
上件(趙本無「件」字)三味為末,(趙本醫統本並作「散」)內芭(趙本作「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趙本醫統本並有「匕」字)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趙本無「者」字)若水以(趙本作「以水」)噀之、洗之,益令熱卻(趙本作「劫」)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六(趙本無「六」字)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白話文:
此方藥性辛散而帶苦味,桔梗和貝母的苦辛味能調理氣機,芭豆的辛味則用以消散實邪。以上三味藥物研磨為細末,加入芭豆後,再用石臼細杵。服用方法為與白開水混合,強壯的人服用半錢,體弱者可減少用量。如果病症在膈上,應會引起嘔吐;若在膈下,則會引起腹瀉。若腹瀉不愈,可進食一杯熱粥;若腹瀉過度,則需進食一杯冷粥。若病人出現身體發熱,皮膚有粟狀疹狀物,且有想蓋被子保暖的跡象,可以用水噴灑或清洗,使熱氣不能外散。如果服藥後仍然不出汗,病人會感到煩躁。若已出過汗,但腹部仍疼痛,可使用芍藥三兩來治療,方法同前。如果太陽與少陽同時患病,出現頭項強痛或者頭暈,偶爾似有胸脹感,心下有痞硬感時,應在大椎骨與第一節間,以及肺俞、肝俞穴進行針灸治療,需謹慎不可發汗,以免引起神志混亂。若脈象呈現弦狀,且持續五六天,神志混亂仍未停止,應在期門穴進行針灸治療。
太陽之脈,絡頭下項。頭項強痛者,太陽表病也。少陽之脈,循胸絡脅,如結胸心下痞硬者,少陽里病也。太陽少陽相併為病,不純在表,故頭項不但強痛而或眩冒,亦未全入里,故時如結胸,心下痞硬,此邪在半表半裡之間也。刺大椎第一間,肺俞,以瀉太陽之邪;刺肝俞,以瀉少陽之邪。
邪在表,則可發汗;邪在半表半裡,則不可發汗。發汗則亡津液,損動胃氣。少陽之邪,因干於胃,土為木刑,必發譫語。脈弦,至五六日傳經盡,邪熱去而譫語當止;若復不止,為少陽邪熱甚也,刺期門,以瀉肝膽之氣。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趙本作「取」)之。
白話文:
太陽經的經脈,從頭部往下延伸到頸部。如果頭頸部疼痛,就是太陽經表面的病症。少陽經的經脈,沿着胸部到達脅肋,如果出現胸部結塊、心窩脹滿、硬邦邦的症狀,就是少陽經裡面的病症。如果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生病,病症不完全在表面,所以頭頸部不僅疼痛,還會頭昏眼花,也沒有完全進入內里,所以時而出現胸部結塊、心窩脹滿的症狀,這表示病邪在表里之間。治療時,可以針刺大椎穴的第一個間隙、肺俞穴,以瀉太陽經的邪氣;針刺肝俞穴,以瀉少陽經的邪氣。
病邪在表面,就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病邪在表里之間,就不能用發汗的方法。發汗會損耗津液,傷及胃氣。少陽經的邪氣,會影響胃,因為土被木克,所以病人會說胡話。脈象弦緊,經過五六天,經脈氣血運行正常,邪熱消退,胡話就會停止;如果胡話仍然沒有停止,表示少陽經的邪熱很重,可以針刺期門穴,以瀉肝膽之氣。
婦女中風,發熱惡寒,月經來潮,患病七八天後,發熱消退,脈象遲緩,身體發涼,胸脅下滿,像胸部結塊一樣,並且說胡話,這是熱邪侵入血室的表現,應該針刺期門穴,根據病情進行瀉法治療。
中風,發熱惡寒,表病也。若經水不來,表邪傳裡,則入腑而不入血室也;因經水適來,血室空虛,至七八日邪氣傳裡之時,更不入腑,乘虛而入於血室。熱除脈遲身涼者,邪氣內陷而表證罷也。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熱入血室而裡實。期門者,肝之募,肝主血,刺期門者,瀉血室之熱。審看何經氣實,更隨其實而瀉之。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趙本有「小柴胡湯方」詳見本書卷三)
中風七八日,邪氣傳裡之時,本無寒熱,而續得寒熱,經水適斷者,此為表邪。乘血室虛,入於血室,與血相搏而血結不行,經水所以斷也。血氣與邪分爭,致寒熱如瘧而發作有時,與小柴胡湯,以解傳經之邪。
白話文:
第一段
中風,伴隨發熱惡寒,屬於表證。若月經沒有來,表邪就可能傳入內部,進入臟腑而不進入血室;若月經正來,血室空虛,到了七八天邪氣傳入內部的時侯,就不會進入臟腑,而是趁虛而入血室。熱退脈遲,身體發涼,這是邪氣內陷,表證消失的表現。胸脅下滿,像結胸一樣,神志不清,這是熱入血室,內部實證。期門穴是肝的募穴,肝主血,刺期門穴可以瀉血室之熱。要仔細觀察哪條經絡氣血充實,再根據實際情況瀉之。
第二段
婦女中風,七八天后,繼續出現寒熱,發作有規律,月經正好停止,這是熱入血室,血氣凝滯,所以像瘧疾一樣,發作有規律,小柴胡湯可以治療。(趙本有「小柴胡湯方」詳見本書卷三)
第三段
中風七八天,邪氣傳入內部的時侯,原本沒有寒熱,但後來出現寒熱,月經正好停止,這是表邪趁血室虛弱,進入血室,與血液相搏,使血液凝滯不通,導致月經停止。血氣與邪氣相爭,造成寒熱像瘧疾一樣,發作有規律,用小柴胡湯,可以解表解傳經之邪。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傷寒發熱者,寒已成熱也。經水適來,則血室虛空,(醫統本作「空虛」)邪熱乘虛入於血室。若晝日譫語,為邪客於腑,與陽爭也;此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是邪不入腑,入於血室,與陰爭也。陽盛譫語,則宜下;此熱入血室,不可與下藥,犯其胃氣。熱入血室,血結實(醫統本作「寒」)熱者,與小柴胡湯,散邪發汗;此雖熱入血室,而不留結,不可與發汗藥,犯其上焦。
熱入血室,胸脅滿如結胸狀者,可刺期門;此雖熱入血室而無滿結,不可刺期門,犯其中焦。必自愈者,以經行則熱隨血去,血下也已,則邪熱悉除而愈矣。所為發汗為犯上焦者,發汗則動衛氣,衛氣出上焦故也。刺期門為犯中焦者,刺期門則動榮氣,榮氣出中焦故也。《脈經》曰: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豈謂藥不謂針耶。
白話文:
如果婦人患傷寒,發熱,正逢經期,白天神志清醒,晚上卻胡言亂語,像看見鬼魂一樣,這是因為熱邪入侵血室。只要不傷及胃氣和上焦,病情自然會痊癒。
解說
- 傷寒發熱者,寒已成熱也。:傷寒是指由寒邪引起的疾病,發熱表示寒邪已經轉化成熱邪。
- 經水適來,則血室虛空,(醫統本作「空虛」)邪熱乘虛入於血室。:經期時,血室(指子宮)空虛,邪熱便趁虛而入,侵犯血室。
- 若晝日譫語,為邪客於腑,與陽爭也;此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是邪不入腑,入於血室,與陰爭也。:如果白天就胡言亂語,說明邪熱入侵腑臟,與陽氣爭奪;而白天清醒,晚上才胡言亂語,說明邪熱沒有入侵腑臟,而是入侵了血室,與陰氣爭奪。
- 陽盛譫語,則宜下;此熱入血室,不可與下藥,犯其胃氣。:如果陽氣盛而導致胡言亂語,就應該用下瀉的方法治療。但是熱邪入侵血室,則不能用下瀉藥,會傷及胃氣。
- 熱入血室,血結實(醫統本作「寒」)熱者,與小柴胡湯,散邪發汗;此雖熱入血室,而不留結,不可與發汗藥,犯其上焦。:如果熱邪入侵血室,導致血液凝結,可以使用小柴胡湯,散寒發汗。但如果熱邪入侵血室,沒有凝結,則不能用發汗藥,會傷及上焦。
- 熱入血室,胸脅滿如結胸狀者,可刺期門;此雖熱入血室而無滿結,不可刺期門,犯其中焦。:如果熱邪入侵血室,導致胸脅滿悶,像結胸一樣,可以用針刺期門穴。但如果熱邪入侵血室,沒有滿悶,則不能刺期門,會傷及中焦。
- 必自愈者,以經行則熱隨血去,血下也已,則邪熱悉除而愈矣。:因為經期結束,熱邪會隨著血液排出,所以病情自然會痊癒。
- 所為發汗為犯上焦者,發汗則動衛氣,衛氣出上焦故也。刺期門為犯中焦者,刺期門則動榮氣,榮氣出中焦故也。:發汗會導致衛氣外泄,衛氣在於上焦,所以發汗會傷及上焦。刺期門會導致榮氣外泄,榮氣在於中焦,所以刺期門會傷及中焦。
- 《脈經》曰: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豈謂藥不謂針耶。:《脈經》中說,只要不傷及胃氣和上焦,疾病自然會痊癒,這指的是無論用藥還是針灸都應該注意這個原則。
總結
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一種婦人患傷寒,發熱,經期來潮,並且出現神志異常的症狀,這是熱邪入侵血室引起的。作者強調,治療這種病症時,要避免傷及胃氣和上焦,否則會加重病情。同時,也指出不同的治療方法對人體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影響,需要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加(趙本無「加」字)桂枝主之。(趙本有「柴胡桂枝湯方」詳見本書卷十)
傷寒六七日,邪當傳裡之時。支,散也。嘔而心下結者,里證也,法當攻裡。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為外證未去,不可攻裡,與柴胡桂枝湯以和解之。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已經汗下之後,則邪當解。今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即邪氣猶在半表半裡之間,為未解也。胸脅滿,微結,寒熱心煩者,邪在半表半裡之間也。小便不利而渴者,汗下後,亡津液內燥也。若熱消津液,令小便不利而渴者,其人必嘔,今渴而不嘔,知非裡熱也。
白話文:
傷寒病發病五六天,已經用汗法和下法治療過,但患者仍然胸部兩側脹滿,稍微有點結塊,小便不順暢,口渴但沒有嘔吐,只流頭汗,而且反覆出現寒熱交替,心裡煩躁不安,說明病情還沒有完全解除,這種情況可以用柴胡桂枝乾薑湯來治療。
傷寒五六日,已經汗下之後,則邪當解。今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即邪氣猶在半表半裡之間,為未解也。胸脅滿,微結,寒熱心煩者,邪在半表半裡之間也。小便不利而渴者,汗下後,亡津液內燥也。若熱消津液,令小便不利而渴者,其人必嘔,今渴而不嘔,知非裡熱也。
傷寒病發病五六天,已經用汗法和下法治療過,病邪應該要消散了。但患者仍然胸部兩側脹滿,稍微有點結塊,小便不順暢,口渴但沒有嘔吐,只流頭汗,而且反覆出現寒熱交替,心裡煩躁不安,說明病邪仍然停留在身體表面和內臟之間,病情還沒有完全解除。胸部兩側脹滿,稍微有點結塊,寒熱交替,心裡煩躁不安,說明病邪停留在身體表面和內臟之間。小便不順暢而且口渴,這是因為汗法治療之後,體內津液流失,導致內燥。如果內熱消耗津液,導致小便不順暢和口渴,患者就會嘔吐,現在患者口渴但沒有嘔吐,說明不是內熱造成的。
傷寒汗出則和,今但頭汗出而余處無汗者,津液不足而陽虛於上也。與柴胡桂枝幹薑湯,以解表裡之邪,復津液而助陽也。
柴胡桂枝幹薑湯方:
柴胡(半斤。苦平),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乾薑(三。醫統本作二兩。味辛熱),栝蔞根(四兩。味苦寒),黃芩(三兩。苦味寒),牡蠣(三,趙本醫統本並作二兩,熬。味鹹寒),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內經》曰: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柴胡、黃芩之苦,以解傳裡之邪;辛甘發散為陽,桂枝、甘草之辛甘,以散在表之邪;咸以軟之,牡蠣之咸,以消胸脅之滿;辛以潤之,乾薑之辛,以固陽虛之汗;津液不足而為渴,苦以堅之,栝蔞之苦,以生津液。
白話文:
傷寒病人出汗代表病症好轉,但現在只有頭部出汗,其他部位沒有汗,這是因為津液不足,陽氣虛弱上浮的緣故。要服用柴胡桂枝幹薑湯來解表裡之邪,補充津液,幫助陽氣恢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傷寒五六日,邪當傳裡之時,頭汗出,微惡寒者,表仍未解也。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邪結於裡也。大便硬為陽結,此邪熱雖傳於裡,然以外帶表邪,則熱結猶淺,故曰陽微結。脈沉雖為在裡,若純陰結,則更無頭汗惡寒之表證。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不上循頭,今頭汗出,知非少陰也。
白話文:
傷寒病發五六天,出現頭部出汗,微微發冷,手腳冰冷,心口發悶,食慾不振,大便乾硬,脈象細弱,這是陽氣微弱,邪氣結聚於裡,表症未解,裡症已出現。脈象沉細,也是裡證。頭部出汗代表陽氣微弱,如果純粹是陰寒結聚,就不會再出現表症,全部都轉入裡證,這屬於半在裡半在外的狀態。雖然脈象沉緊,但不能診斷為少陰病,因為陰寒體質不會出汗,而現在頭部出汗,說明不是少陰病,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如果病情遲遲不見好轉,只要排便通暢,病症就會緩解。
第三段
傷寒五六日,邪當傳裡之時,頭汗出,微惡寒者,表仍未解也。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邪結於裡也。大便硬為陽結,此邪熱雖傳於裡,然以外帶表邪,則熱結猶淺,故曰陽微結。脈沉雖為在裡,若純陰結,則更無頭汗惡寒之表證。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不上循頭,今頭汗出,知非少陰也。
傷寒病發五六天,邪氣正要傳入內裡時,出現頭部出汗,微微發冷,說明表症尚未完全解除。手腳冰冷,心口發悶,食慾不振,大便乾硬,脈象細弱,這是邪氣結聚於裡。大便乾硬是陽氣結聚的表現,雖然邪熱已經傳入內裡,但由於還帶著表邪,所以熱氣結聚得比較淺,因此稱為陽微結。脈象沉細雖然是裡證,但如果純粹是陰寒結聚,就不會再出現頭部出汗和發冷的表症。所有陰經脈絡都到達頸部和胸部之後再返回,不會往上循行到頭部,現在頭部出汗,說明不是少陰病。
與小柴胡湯,以除半表半裡之邪。服湯已,外證罷,而不了了者,為裡熱未除,與湯取其微利,則愈,故云得屎而解。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傷寒五六日,邪在半表半裡之時;嘔而發熱,邪在半表半裡之證,是為柴胡證具。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不罷者,不為逆,卻與柴胡湯則愈。若下後,邪氣傳裡者,邪在半表半裡,則陰陽俱有邪。
白話文:
使用小柴胡湯來清除體內半表半裡間的邪氣。服用了湯藥後,表面症狀已經消失,但仍然感到不適,這表示體內的內熱還未清除完畢。若要痊癒,需要再服用湯藥引導輕微的排便,這樣病症就會好轉,所以說「得到解救」。
罹患傷寒病五到六天,出現嘔吐和發燒的情況,如果符合柴胡湯的療效指標,但被錯誤地使用其他藥物進行通便治療,即使這樣做,只要柴胡湯的療效仍在體內,再次服用柴胡湯仍然是適當的。即使過去進行過通便治療,也並非逆向操作,病症會逐漸加熱、震顫,最後出現發熱、出汗,然後痊癒。如果感到腹部滿脹且疼痛,這表示有結胸的可能,應使用大陷胸湯進行治療。若只感到腹部滿脹但無疼痛,這是胃腸道痞塞的表現,不適合使用柴胡湯,應該使用半夏瀉心湯。
罹患傷寒病五到六天,處於半表半裡的狀態;出現嘔吐和發燒,表明病徵符合柴胡湯的治療範疇。若使用其他藥物進行通便治療,即使這樣做,只要柴胡湯的療效仍在體內,再次服用柴胡湯仍然是合理的。如果過去進行過通便治療,並非逆向操作,病症會逐漸加熱、震顫,最終出現發熱、出汗,然後痊癒。如果感到腹部滿脹且疼痛,這表示有結胸的可能,應使用大陷胸湯進行治療。若只感到腹部滿脹但無疼痛,這是胃腸道痞塞的表現,不適合使用柴胡湯,應該使用半夏瀉心湯。
至於下後,邪氣傳裡,亦有陰陽之異,若下後,陽邪傳裡者,則結於胸中為結胸,以胸中為陽受氣之分,與大陷胸湯以下其結;陰邪傳裡者,則留於心下為痞,以心下為陰受氣之分,與半夏瀉心湯以通其痞。經曰: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
此之謂也。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趙本注:「一方用半夏一升」,洗。味辛平),黃芩(味苦寒),乾薑(味辛熱),人參(以上各三兩。味甘溫),黃連(一兩。味苦寒),大棗(十二枚,擘。味溫甘。醫統本作甘溫),甘草(三兩,炙。味甘平)
白話文:
如果疾病後期,陽邪入侵體內,就會在胸部聚集,形成結胸,因為胸部是陽氣受納的地方。
此時可以用大陷胸湯來疏解胸中的積聚。
如果疾病後期,陰邪入侵體內,就會停留在心下(腹部上部),形成痞症,因為心下是陰氣受納的地方。
此時可以用半夏瀉心湯來通利痞症。
《傷寒論》中說
疾病發病於陽氣,但卻向下降發展,熱邪就會入侵導致結胸;疾病發病於陰氣,但卻向下降發展,就會導致痞症。
半夏瀉心湯方劑
- 半夏(半升,趙本注:另一方劑用半夏一升),洗淨。味辛平。
- 黃芩(味苦寒)
- 乾薑(味辛熱)
- 人參(以上各三兩,味甘溫)
- 黃連(一兩,味苦寒)
- 大棗(十二枚,掰開。味溫甘,醫統本記載為甘溫)
- 甘草(三兩,炙烤。味甘平)
辛入肺而散氣,半夏之辛,以散結氣;苦入心而泄熱,黃芩、黃連之苦,以瀉(醫統本作「泄」)痞熱;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緩之。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趙本作「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太陽少陽並病,為邪氣在半表半裡也,而反下之,二經之邪乘虛而入,太陽表邪入里,結於胸中為結胸,心下硬;少陽里邪,乘虛下干腸胃,遂利不止。若邪結陰分,則飲食如故,而為臟結;此為陽邪內結,故水漿不下而心煩。
白話文:
藥方包括七種成分:辛味的藥物進入肺部以疏散氣體,半夏的辛味用來疏散結氣;苦味的藥物進入心臟以排除熱毒,黃芩和黃連的苦味用來排解腹內積熱;脾臟喜愛緩和的食物,於是使用甘味的藥物來緩解脾臟,人參、甘草和大棗的甘味用來緩解脾臟的不適。
這七種藥物,用水一斗煮沸,提取六升,然後去除藥渣,再次煮沸,取得三升濃汁,溫熱服用,一天三次。
當太陽和少陽兩種疾病同時存在,卻錯誤地使用了下藥的方法,結果形成結胸,心下部位出現硬塊,下痢不停,甚至水漿都無法消化吸收,患者感到心煩。
太陽和少陽兩種疾病同時存在,表示邪氣已經滯留在半表半裡的位置,卻誤用了下藥的方法。這樣會使兩種疾病的邪氣乘虛而入,太陽的表層邪氣進入內部,聚集在胸中形成結胸,心下部位變硬;少陽的內層邪氣,趁機下侵腸胃,導致下痢不停。如果邪氣在陰面凝結,則患者的飲食仍能正常進行,形成腸結;這是因為陽性的邪氣在內部凝結,所以水漿無法消化吸收,患者感到心煩。
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里,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浮而緊,浮為傷陽,緊為傷陰,當發其汗,而反下之。若浮入里,為陽邪入里,則作結胸;浮不入里,而緊入里者,(醫統本有「為」字)陰邪入里,則作痞。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下利,嘔逆,里受邪也。邪在裡者,可下,亦須待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不惡寒者,表已解也;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者,邪熱內蓄而有伏飲,是里未和也,與十棗湯,下熱逐飲。
白話文:
脈搏浮起而且緊,又向下沉,緊澀之氣逆向深入內臟,就會導致胸腹脹滿。按壓腹部感覺濕潤,只是氣滯引起的痞塞而已。
浮脈且緊,浮代表陽氣受損,緊代表陰氣受損,應該要發汗驅邪,但卻反而向下沉。如果浮脈深入內臟,是陽邪入里,會導致結胸;如果浮脈未入里,而緊脈入里,則是陰邪入里,就會導致痞塞。
太陽中風,伴隨腹瀉、嘔吐,表證已經緩解,就可以用藥攻邪。患者雖然大量出汗,但發作有规律,頭痛,心口痞塞,硬實脹滿,疼痛牽連到脅肋部位,干嘔,呼吸短促,出汗,不畏寒,這是表證已解但里證未和,可以用十棗湯治療。
腹瀉、嘔吐,是內臟受到邪氣侵犯。邪氣在內臟,可以攻下,但是也要等到表證緩解后才能用藥攻邪。患者雖然大量出汗,但發作有规律,不畏寒,說明表證已經緩解;頭痛,心口痞塞,硬實脹滿,疼痛牽連到脅肋部位,干嘔,呼吸短促,是邪熱內蓄,伴隨伏飲,說明里證未和,可以用十棗湯和下熱逐飲湯治療,將邪熱排出體外,消除伏飲。
十棗湯方:
芫花(熬。味辛苦。醫統本作「溫」),甘遂(味苦寒),大戟(味苦寒),大棗(十枚,擘。味甘溫,趙本無大棗一藥)
辛以散之,芫花之辛,以散飲;苦以泄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水者,腎所主也;甘者,脾之味也。大棗之甘者,益土而勝水。
右上(趙本無「上」字)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白話文:
十棗湯方:
藥物:
- 芫花 (熬製,味辛苦,醫統本寫作「溫」),
- 甘遂 (味苦寒),
- 大戟 (味苦寒),
- 大棗 (十枚,掰開,味甘溫,趙本無大棗一藥)
原理:
辛味藥物能散寒,芫花的辛味可以散去體內的寒飲;苦味藥物能泄瀉,甘遂和大戟的苦味可以泄去體內的水分。水為腎臟所主,甘味為脾臟所喜。大棗的甘味可以滋補脾土,以制約腎水。
用法:
將上述三味藥材等量分開,分別搗成細末。取水一升半,先煮十枚肥大的大棗,煮至八合,去渣,加入藥末。體質強壯者每次服用一錢匕,體弱者每次服用半錢,溫水服用,清晨服用。若服藥後排泄少,病情未除,次日可加服半錢藥末,直至排泄暢通後,用稀粥調養身體。
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裡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太陽病,因發汗,遂發熱惡寒者,外虛陽氣,邪復不除也,因復下之,又虛其里,表中虛,邪內陷,傳於心下為痞。發汗表虛為竭陽,下之裡虛為竭陰;表證罷為無陽,里有痞為陰獨。又加燒針,虛不勝火,火氣內攻,致胸煩也。傷寒之病,以陽為主,其人面色青,膚肉瞤動者,陽氣大虛,故云難治;若面色微黃,手足溫者,即陽氣得復,故云易愈。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患者,用發汗法治療後,出現發熱惡寒的症狀,這是因為體表陽氣虛弱,邪氣未除。接著又用瀉下法治療,進一步損傷了內裡的陽氣,導致表裡俱虛,邪氣內陷,侵犯心下,造成痞症。發汗導致表虛,陽氣耗竭,瀉下導致裡虛,陰氣耗竭;表證消退,無陽氣可守,裡有痞症,陰氣獨盛。又加用燒針療法,虛弱的身體無法抵禦火氣,火氣內攻,導致胸悶煩躁。傷寒病以陽氣為本,病人面色青白,皮膚肌肉跳動,說明陽氣極度虛弱,難以治療。若面色微黃,手足溫暖,說明陽氣恢復,預後良好。
心下痞,按壓時感覺柔軟,脈象在關脈上浮,可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療。
心下硬,按之痛,關脈沉者,實熱也。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虛熱也,大黃黃連湯,以導其虛熱。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味苦寒),黃連(一兩。味苦寒)
《內經》曰:火熱受邪,心病生焉。苦入心,寒除熱。大黃、黃連之苦寒,以導瀉心下之虛熱。但以麻沸湯漬服者,取其氣薄而泄虛熱。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趙本有「附子瀉心湯方」詳見卷十)
白話文:
如果患者心窩處硬實,按壓時疼痛,並且脈象沉細,這是實熱症狀。如果患者心窩處軟弱無力,按壓時感覺濡濕,脈象浮在關脈之上,這是虛熱症狀。此時可以使用「大黃黃連湯」來引導並消散虛熱。
大黃黃連湯組成
大黃(兩錢),黃連(五錢)
藥理分析
《內經》中提到,火熱之邪入侵人體,就會導致心臟疾病。苦味入心,寒性可以除熱。大黃、黃連苦寒,用來引導瀉去心窩處的虛熱。而用麻沸湯浸泡藥物服用,是因為麻沸湯氣味輕薄,可以更有效地泄去虛熱。
用法用量
將上述藥材用兩杯麻沸湯浸泡,片刻後濾去藥渣,分溫服下。
其他症狀
如果患者心窩處軟弱無力,而且畏寒、出汗,可以使用「附子瀉心湯」來治療。(詳細方劑見卷十)
心下痞者,虛熱內伏也;惡寒汗出者,陽氣外虛也。與瀉心湯攻痞,加附子以固陽。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趙本有「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九字)
本因下後成痞,當與瀉心湯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為水飲內蓄,津液不行,非熱痞也,與五苓散,發汗散水則愈。一方:忍之,一日乃愈者,不飲水(醫統本無「水」字)者,外水不入,所停之水得行,而痞亦愈也。(醫統本有「矣」字)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趙本有「生薑瀉心湯方」詳見卷十)
白話文:
心口發悶,是虛熱藏在體內;怕冷又出汗,是陽氣虛弱。可用瀉心湯治療心口發悶,再加附子補益陽氣。
如果心口發悶是因腹瀉後引起的,就用瀉心湯治療;如果吃了瀉心湯,心口發悶還沒好,而且患者口渴、口乾舌燥、小便不暢,這就屬於水飲停滯,津液不能流通,不是因為熱引起的,可以用五苓散治療,如果再配合發汗散,病就會好。有人說,忍一天就能好,那是因為沒有喝水,外來的水進不去,停滯的水就得以排出,心口發悶自然就好了。
傷寒病出汗後,胃氣不和,心口發悶、硬實,乾嘔,食物有臭味,脅肋下有水氣,肚子裡咕嚕咕嚕響,拉肚子,用生薑瀉心湯治療。
胃為津液之主,陽氣之根。大汗出後,外亡津液,胃中空虛,客氣上逆,心下痞硬。《金匱要略》曰:中焦氣未和,不能消穀,故令噫。乾噫、食臭者,胃虛而不殺穀也。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土弱不能勝水也。與瀉心湯以攻痞,加生薑以益胃。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趙本有「甘草瀉心湯方」詳見卷十)
傷寒中風,是傷寒或中風也。邪氣在表,醫反下之,虛其腸胃而氣內陷也。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者,下后里虛胃弱也。心下痞硬,乾嘔心煩,不得安者,胃中空虛,客氣上逆也。與瀉心湯以攻表,加甘草以補虛。前以汗後胃虛,是外傷陽氣,故加生薑;此以下後胃虛,是內損陰氣,故加甘草。
白話文:
胃是人體津液的來源,也是陽氣的根本。當大量出汗後,體外失去津液,胃中變得空虛,外來的氣逆流上涌,導致心窩處脹痛堅硬。《金匱要略》中說:中焦的氣機不調和,無法消化食物,所以會打嗝。乾咳、食物臭味都是因為胃虛弱,無法消化食物所致。脅肋下有水氣,肚子裡發出雷鳴聲,這是因為脾土虛弱,無法克制水氣。可以使用瀉心湯來攻克痞症,並加入生薑來補益胃氣。
傷寒中風後,醫生反而使用下瀉藥,患者就會腹瀉不止,一天排泄十幾次,食物無法消化;肚子裡發出雷鳴聲,心窩處脹痛堅硬且滿,乾嘔,心煩意亂。醫生看到心窩處脹痛,認為病情尚未痊癒,又再次使用下瀉藥,結果脹痛更加嚴重。這並不是因為熱結,而是因為胃中虛弱,外來的氣逆流上涌,所以才會使心窩處脹痛。甘草瀉心湯可以治療這種情況。(趙本有「甘草瀉心湯方」詳見卷十)
傷寒中風,是指患上了傷寒或者中風。邪氣停留在體表,醫生卻使用下瀉藥,就會導致腸胃虛弱,氣機內陷。腹瀉不止,一天排泄十幾次,食物無法消化,肚子裡發出雷鳴聲,這是因為下後里虛弱,胃氣衰敗。心窩處脹痛堅硬,乾嘔心煩意亂,無法安寧,這是因為胃中空虛,外來的氣逆流上涌。可以使用瀉心湯來治療表證,並加入甘草來補益虛弱的胃氣。之前是出汗後胃氣虛弱,屬於外傷陽氣,所以加入生薑;現在是下瀉後胃氣虛弱,屬於內損陰氣,所以加入甘草。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利(趙本無「利」字)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傷寒服湯藥下後,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氣虛而客氣上逆也,與瀉心湯攻之則痞已,醫復以他藥下之,又虛其里,致利不止也。理中丸,脾胃虛寒下利者,服之愈。此以下焦虛,故與之,其利益甚。《聖濟經》曰:滑則氣脫,欲其收也。如開腸洞泄、便溺遺失,澀劑所以收之。
此利由下焦不約,與赤石脂禹餘糧湯以澀洞泄。下焦主分清濁,下利者,水穀不分也。若服澀劑,而利不止,當利小便,以分其氣。
白話文:
患傷寒的人服用湯藥後,腹瀉不止,心下痞硬。服用瀉心湯後,又用其他藥物瀉下,仍然腹瀉不止,醫生便用理中丸治療,效果非常好。理中丸的作用是調理中焦,而這次腹瀉是下焦的問題,所以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來治療。如果腹瀉仍然不止,就應該利其小便。
傷寒患者服用湯藥後,腹瀉不止,心下痞硬,這是因為氣虛導致客氣上逆。服用瀉心湯可以攻下痞氣,但醫生又用其他藥物瀉下,進一步損傷了腸胃,導致腹瀉不止。理中丸可以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瀉,所以服用理中丸後,腹瀉就得到了改善。這次腹瀉是下焦虛寒導致的,所以用理中丸來治療,效果顯著。《聖濟經》中說:“滑則氣脫,欲其收也”,意思是如果身體滑利,就會導致氣虛,需要用收敛的藥物來固護。就像腸道鬆弛,導致便溺失禁一樣,需要用澀藥來收斂止瀉。
這次腹瀉是因為下焦不固,所以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來收斂止瀉。下焦負責分清濁,腹瀉就是因為水穀不分所致。如果服用收敛的藥物,腹瀉仍然不止,就應該利其小便,以疏泄下焦之氣。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赤石脂(一斤,碎。味甘溫),禹(趙本禹上有「太一」二字)餘糧(一斤,碎。味甘平)
《本草》云:澀可去脫,石脂之澀以收斂之;重可去怯,餘糧之重以鎮固。
以上(趙本作「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趙本有「分溫」二字)三服。
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傷寒吐下後發汗,則表裡之氣俱虛,虛煩,脈甚微,為正氣內虛,邪氣獨在。至七八日,正氣當復,邪氣當罷,而心下痞,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者,正氣內虛而不復,邪氣留結而不去。經脈動惕者,經絡之氣虛極,久則熱氣還經,必成痿弱。
白話文: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組成:
- 赤石脂(一斤,研碎,味甘溫)
- 禹餘糧(一斤,研碎,味甘平)
來源:
- 《本草》記載:石脂的澀味可以止脫,用來收斂;禹餘糧的重量可以去怯,用來鎮固。
用法:
- 上述兩味藥,用六升水煎煮至二升,去渣,分三次溫服。
主治:
- 傷寒吐下後發汗,導致虛煩,脈搏微弱。
- 病程八九日後,心下痞硬,脅肋疼痛,氣上衝咽喉,頭昏眼花,經脈跳動不安,久之則痿弱。
病機分析:
- 傷寒吐下後發汗,導致表裡之氣皆虛,出現虛煩、脈搏微弱,這是正氣內虛,邪氣獨留的表現。
- 到七八日後,正氣應當恢復,邪氣應當消退,但心下痞硬、脅肋疼痛、氣上衝咽喉、頭昏眼花,說明正氣內虛未復,邪氣停留未去。
- 經脈跳動不安,說明經絡之氣虛弱到極點,久之熱氣逆流入經,必會導致痿弱。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石(趙本無「石」字)湯主之。
大邪雖解,以曾發汗吐下,胃氣弱而未和,虛氣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與旋覆代赭石湯降虛氣而和胃。
旋覆代赭石(趙本無「石」字)湯方:
旋覆花(三兩。味鹹溫),人參(二兩。味甘溫),生薑(五兩,切。味辛溫),半夏(半升,洗。味辛溫),代赭石(趙本無「石」字,一兩。味苦寒),大棗(十二枚,擘。甘溫),甘草(三兩,炙。味甘平)
白話文:
如果病人得了傷寒,用發汗、吐瀉的方法治療後,出現心口悶痛、硬實,還伴隨打嗝,氣體無法順暢排出,可以用旋覆花湯來治療。
雖然病邪已經解除,但因為之前用過發汗、吐瀉的方法,胃氣虛弱,還沒有恢復正常,虛氣上逆,所以才出現心口悶痛、打嗝的症狀。旋覆花湯可以降伏虛氣,調和胃氣。
旋覆花湯的藥方如下:旋覆花(三兩,味鹹溫)、人參(二兩,味甘溫)、生薑(五兩,切片,味辛溫)、半夏(半升,洗淨,味辛溫)、代赭石(一兩,味苦寒)、大棗(十二枚,掰開,味甘溫)、甘草(三兩,炙烤,味甘平)。
硬則氣堅,鹹味可以軟之,旋覆之咸,以軟痞硬。虛(醫統本作「怯」)則氣浮,重劑可以鎮之,代赭石之重,以鎮虛逆。辛者散也,生薑、半夏之辛,以散虛痞。甘者緩也,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補胃弱。
上件(趙本無「件」字)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趙本有「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方」詳見卷三)
前第三卷二十六證云: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為與此證治法同。汗下雖殊,既不當損正氣則一,邪氣所傳既同,遂用一法治之。經所謂若發汗、若下、若吐後(醫統本有「者」字)是矣。
白話文:
如果身體僵硬,是因為氣血凝滯,可以用鹹味的食物來軟化它,旋覆花性鹹,可以軟化痞塊硬結。如果身體虛弱,氣血浮動,可以用重物來鎮壓它,代赭石性重,可以鎮壓虛逆。辛味的食物可以散寒解表,生薑、半夏性辛,可以散解虛痞。甘味的食物可以緩和補益,人參、甘草、大棗性甘,可以補益脾胃虛弱。
以上七味藥材,用水一斗,煮到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熱服用一升,每天服用三次。
服用完之後,不要再服用桂枝湯。如果出汗並且喘不過氣,沒有發熱症狀,可以用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治療。
以前第三卷二十六證中提到:發汗之後,不要再服用桂枝湯。出汗並且喘不過氣,沒有發熱症狀,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療。雖然汗法和下法不同,但都不應該損傷正氣,而且邪氣傳播的途徑相同,所以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治療。這正如經書中所說:「無論發汗、下瀉、還是嘔吐之後,都是如此。」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外證未除而數下之,為重虛其里,邪熱乘虛而入,裡虛協熱,遂利不止而心下痞。若表解而下利,心下痞者,可與瀉心湯,若不下利,表不解而心下痞者,可先解表而後攻痞。以表裡不解,故與桂枝人參湯和里解表。
桂枝人參湯方:
桂枝(四兩。趙本有「別切」二字,去皮。味辛熱),甘草(四兩,炙。味甘平),白朮(三兩。味甘平),人參(三兩。味甘溫),乾薑(三兩。味辛熱)
白話文:
太陽病,外在病症還沒消除就多次服用瀉藥,導致身體虛弱,邪熱趁虛而入,內虛又加上熱邪,所以一直拉肚子,腹部也感到脹滿堅硬,外感和內傷都未解除。這種情況可以用桂枝人參湯來治療。
外在病症還沒消除就多次服用瀉藥,是加重了內部的虛弱,邪熱乘虛而入,內部虛弱又加上熱邪,所以一直拉肚子,腹部也感到脹滿。如果外感已經解除,但還拉肚子,腹部脹滿,可以使用瀉心湯。如果沒有拉肚子,外感也沒解除,但腹部脹滿,可以先解外感,再攻治腹部脹滿。因為外感和內傷都未解除,所以用桂枝人參湯來調和內外,解表和治療內傷。
桂枝人參湯的配方:
桂枝(四兩,去皮,味辛熱),甘草(四兩,炙,味甘平),白朮(三兩,味甘平),人參(三兩,味甘溫),乾薑(三兩,味辛熱)
表未解者,辛以散之;里不足者,甘以緩之。此以裡氣大虛,表裡不解,故加桂枝、甘草於理中湯也。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更煮,取三升,(趙本有「去滓」二字)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下後,復發汗,則表裡之邪當悉已。此心下痞而惡寒者,表裡之邪俱不解也。因表不解而下之,為心下痞,先與桂枝湯解表,表解,乃與大黃黃連瀉心湯攻痞。《內經》曰: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
白話文:
如果表證沒有解除,就用辛味藥物來發散;如果裡證不足,就用甘味藥物來緩和。這次患者因為裡氣虛弱,表裡都未解除,所以要在理中湯裡加入桂枝和甘草。
把這五味藥用九升水先煮四味,煮到五升時,再加入桂枝繼續煮,煮到三升,溫溫的喝一升,每天喝兩次,晚上喝一次。
傷寒病人瀉下後又發汗,心下痞塞,怕冷,說明表證沒有解除,不能直接攻治痞塞,要先解表,表證解除後才能攻治痞塞。解表宜用桂枝湯,攻治痞塞宜用大黃黃連瀉心湯。
瀉下後又發汗,表明表裡邪氣應該都已經消除。這次患者心下痞塞還怕冷,說明表裡邪氣都未解除。因為表證沒有解除就瀉下,所以導致心下痞塞,應該先用桂枝湯解表,表證解除後再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攻治痞塞。《內經》說:從外進入到內而積聚在內部的病症,要先治療外證,才能調理內證。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傷寒發熱,寒已成熱也。汗出不解,表和而里病也。吐利,心腹濡軟為裡虛;嘔吐而下利,心下痞硬者,是裡實也,與大柴胡湯以下里熱。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衝咽喉,(趙本作「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病如桂枝證,為發熱、汗出、惡風,言邪在表也。頭痛、項強,為桂枝湯證具。若頭不痛,項不強,則邪不在表而傳裡也。浮為在表,沉為在裡。今寸脈微浮,則邪不在表,亦不在裡,而在胸中也。胸中與表相應,故知邪在胸中者,猶如桂枝證而寸脈微浮也。以胸中痞硬,(醫統本有「氣」字)上衝咽喉不得息,知寒邪客於胸中而不在表也。
白話文:
傷寒發熱,熱從寒轉而成熱。流了汗仍然沒有好,這是表層的問題已經解決,但內部有問題。嘔吐加拉肚子,如果腹部軟弱,這代表內部虛弱;嘔吐加上拉肚子,而腹部卻感到緊硬,這就是內部有實質的問題。此時適合使用大柴胡湯來降服內部的熱力。
病情像桂枝湯所描述的,頭部不痛,脖子也不僵硬,寸脈稍微浮起,胸部感到緊硬,氣息上升到咽喉(趙本寫作「喉咽」),呼吸困難,這表示胸部有寒氣存在,應該要使用吐療法,適合使用瓜蒂散。
病情表現像桂枝湯所描述的,包括發熱、出汗、怕風,這表明病菌在表層。頭痛、脖子僵硬,這就是桂枝湯的症狀完整表現。如果頭部不痛,脖子也不僵硬,那麼病菌就不在表層而是進入內部。寸脈浮起代表病菌在表層,寸脈沈下代表病菌在內部。現在寸脈稍微浮起,表示病菌不在表層,也不在內部,而是存在於胸部。胸部與表層有相似的反應,因此可以知道病菌存在於胸部,就像桂枝湯的症狀,但寸脈浮起一樣。因為胸部感到緊硬,(醫統本有「氣」字)氣息上升到咽喉,呼吸困難,所以知道胸部有寒氣存在,而不只是在表層。
《千金》曰:氣浮上部,填塞心胸,(醫統本作「胸心」)胸中滿者,吐之則愈。與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味苦寒),赤小豆(一分。味酸溫)
其高者越之,越以瓜蒂、豆(醫統本作「香」)豉之苦;在上者湧之,以赤小豆之酸。《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記載了一種治療胸滿、吐逆的中醫藥方:瓜蒂散。瓜蒂散是由瓜蒂和赤小豆組成,根據病症的部位,用瓜蒂和豆豉的苦味引導氣往下走,或用赤小豆的酸味引導氣往上涌,達到治療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虛寒、失血的病人不能服用瓜蒂散。 另外,文中還提到了"臟結",指的是脅肋下經常有痞塊,疼痛牽引到小腹,預後不良,這是一種嚴重的病症。
素有宿昔之積,結於脅下為痞。今因傷寒邪氣入里,與宿積相助,(醫統本作「合」)使臟之真(醫統本作「真之」)氣,結而不通,致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而死。
傷寒病,(趙本無「病」字)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趙本有「白虎加人參湯方」詳見卷十)
若吐若下後,七八日則當解,復不解,而熱結在裡。表熱者,身熱也;裡熱者,內熱也。本因吐下後,邪氣乘虛內陷為結熱,若無表熱而純為裡熱,則邪熱結而為實;此以表熱未罷,時時惡風。若邪氣純在表,則惡風無時;若邪氣純在裡,則更不惡風。以時時惡風,知表裡俱有熱也。
白話文:
古人長期累積的問題,在腹部形成了一種阻塞,我們稱之為「痞」。現在,如果因感冒的邪氣進入體內,與這些長期存在的問題相輔相成,使得身體內部的真正氣血流通受阻,導致疼痛從腹部延伸到小腹,甚至影響到男性生殖器,最終可能導致死亡。
感冒症狀,如果不通過吐或排便來治療,經過七八天仍未好轉,體內可能出現熱毒積聚。這種情況下,患者會感到全身和內臟都熱,時常畏風,口渴難耐,舌頭乾燥且有煩躁感,需要喝大量的水。這種情況適合使用「白虎加人參湯」進行治療(詳細配方見第十卷)。
如果通過吐或排便來治療後,七八天應該開始恢復,但若仍然沒有好轉,並出現熱毒積聚。表熱指的是體表的熱,裡熱指的是體內的熱。原本可能是由於吐或排便後,邪氣乘虛而入,造成熱毒積聚。如果只是體內熱,沒有體表的熱,那麼這代表著邪氣已經凝聚成實質的熱毒;這種情況下,患者會時常畏風。如果邪氣只在體表,那麼患者會一直畏風;如果邪氣只在體內,那麼患者就不會再畏風。因為時常畏風,可以推斷出體表和體內都有熱毒存在。
邪熱結而為實者,則無大渴;邪熱散漫則渴。今雖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未為結實,邪氣散漫,熏蒸焦膈,故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與白虎加人參湯,散熱生津。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無大熱者,為身無大熱也。口燥渴心煩者,當作陽明病;然以背微惡寒,為表未全罷,所以屬太陽也。背為陽,背惡寒口中和者,少陰病也,當與附子湯;今口燥而渴,背雖惡寒,此里也,則惡寒亦不至甚,故云微惡寒。與白虎湯和表散熱,加人參止渴生津。
白話文:
如果邪熱凝聚形成實證,就不会有强烈的口渴;如果邪热散布,就会口渴。现在虽然热邪郁结在内,表里都热,但还没有凝聚成实证,邪气散漫,熏蒸着心胸,所以口渴,舌头乾燥而且烦躁,很想喝很多水。用白虎加人參湯,可以散热生津。
伤寒没有强烈的发热,口干渴,心烦,背部稍微怕冷,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疗。
没有强烈的发热,是指身体没有强烈的发热。口干渴心烦,应该属于阳明病;但是因为背部稍微怕冷,说明表证还没有完全消失,所以还属于太阳病。背部属阳,背部怕冷但口中不干渴的,属于少阴病,应该用附子汤;现在口干渴,背部虽然怕冷,但是这是里证,所以怕冷也不至于很严重,所以说稍微怕冷。用白虎汤和表散热,加人参止渴生津。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趙本無「者」字)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渴者,宜麻黃;渴者宜五苓散,非白虎所宜。大渴欲水,無表證者,乃可與白虎加人參湯,以散裡熱。臨病之工,大宜精別。
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心下痞硬而眩者,少陽也;頸項強者,太陽也。刺大椎、肺俞,以瀉太陽之邪,以太陽脈下項挾脊故爾;肝俞以瀉少陽之邪,以膽為肝之腑故爾。太陽為在表,少陽為在裡,即是半表半裡證。前第五(醫統本作「八」)證云: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是發汗攻太陽之邪,少陽之邪益甚干胃,必發譫語。
白話文:
傷寒病人脈搏浮現,發燒但不流汗,表面症狀沒有解除的,不能服用白虎湯。感到口渴想喝水,但沒有表面症狀的,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傷寒病人脈搏浮現,發燒但不流汗,表面症狀沒有解除,而且不口渴的,應該服用麻黃;口渴的應該服用五苓散,不適合使用白虎湯。嚴重口渴想喝水,但沒有表面症狀的,就可以服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消除內熱。臨床上治療疾病,一定要仔細辨別病症。
太陽和少陽同時生病,心窩硬,脖子僵硬並且頭暈的,應該用針刺大椎、肺俞、肝俞穴,但要謹慎,不可使用瀉下藥。
心窩痞硬並且頭暈的是少陽病;脖子僵硬的是太陽病。刺大椎、肺俞穴,是為了瀉掉太陽經絡的邪氣,因為太陽經絡從頸部下行沿著脊椎。刺肝俞穴,是為了瀉掉少陽經絡的邪氣,因為膽囊是肝臟的腑臟。太陽經絡屬於表層,少陽經絡屬於裡層,這就屬於半表半裡的症狀。之前第五條症狀提到:不可發汗,發汗就會說胡話。這是因為發汗會攻伐太陽經絡的邪氣,而少陽經絡的邪氣會更加嚴重地影響胃部,因此必然會說胡話。
此云慎勿下之,攻少陽之邪,太陽之邪乘虛入里,必作結胸。經曰: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為在表,當與葛根湯發汗。陽明少陽合病,自下利,為在裡,可與承氣湯下之。此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為在半表半裡,非汗下所宜,故與黃芩湯以和解半表半裡之邪。嘔者,胃氣逆也,故加半夏、生薑,以散逆氣。
白話文:
如果太陽和陽明同時生病,出現腹瀉的症狀屬於表證,應該用葛根湯發汗。如果陽明和少陽同時生病,出現腹瀉的症狀屬於裡證,可以用承氣湯瀉下。而太陽和少陽同時生病,出現腹瀉的症狀屬於半表半裡,既不適合發汗也不適合瀉下,所以用黃芩湯來和解半表半裡的邪氣。嘔吐是胃氣逆亂,所以加入半夏、生薑來散解逆氣。
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味苦寒),甘草(二兩,炙。味甘平),芍藥(二兩。味酸平),大棗(十二枚,擘。味甘溫)
虛而不實者,苦以堅之,酸以收之,黃芩、芍藥之苦酸,以堅斂腸胃之氣。弱而不足者,甘以補之,甘草、大棗之甘,以補固腸胃之弱。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嘔者,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趙本無若嘔者以下十二字,有「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詳見卷十)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白話文:
黃芩湯由黃芩、甘草、芍藥、大棗四味藥組成,用來治療虛弱、腸胃不實、胸中發熱、胃中有邪氣、腹痛欲嘔的症狀。黃芩和芍藥的苦酸性可以收斂腸胃之氣,甘草和大棗的甘味則可以補益腸胃。將四味藥材以水煎煮,分次溫服即可。若患者出現嘔吐,可加入半夏和生薑。
濕家下後,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醫統本作「上」)有寒,是邪氣入里,而為下熱上寒也;此傷寒邪氣傳裡,而為下寒上熱也。胃中有邪氣,使陰陽不交,陰不得升,而獨治於下,為下寒腹中痛;陽不得降而獨治於上,為胸中熱,欲嘔吐。與黃連湯,升降陰陽之氣。
黃連湯方:
黃連(味苦寒),甘草(炙。味甘平),乾薑(味辛熱),桂枝(去皮,各三兩。味辛熱),人參(二兩。味甘溫),半夏(半升,洗。味辛。醫統本作甘,溫),大棗(十二枚,擘。味甘溫)
上熱者,泄之以苦,黃連之苦以降陽;下寒者,散之以辛,桂、薑、半夏之辛以升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益胃。
白話文:
患者腹瀉後,舌苔出現苔蘚狀,這是因為丹田有熱,胸部卻有寒,這是邪氣入侵內部,導致下焦熱、上焦寒;這也可能是傷寒邪氣傳入內部,造成下焦寒、上焦熱。胃中有邪氣,使陰陽失衡,陰氣不能上升,而只停留於下焦,導致下焦寒、腹痛;陽氣不能下降而只停留在上焦,導致胸部發熱、想要嘔吐。這時可以服用黃連湯,來調節陰陽氣機。
黃連湯配方
黃連(性味苦寒),甘草(炙烤後使用。性味甘平),乾薑(性味辛熱),桂枝(去皮,各三兩。性味辛熱),人參(二兩。性味甘溫),半夏(半升,洗淨後使用。性味辛,醫統本作甘溫),大棗(十二枚,掰開使用。性味甘溫)
上焦發熱,用黃連的苦味來泄熱降陽;下焦寒冷,用桂枝、乾薑、半夏的辛味來溫散寒氣,提升陰氣;脾胃虛弱,需要溫補,用人參、甘草、大棗的甘味來滋養脾胃。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
傷寒與中風家,至七八日再經之時,則邪氣多在裡,身必不苦疼痛,今日數多,復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者,風濕相搏也。煩者風也;身疼不能自轉側者濕也。經曰:風則浮虛。《脈經》曰:脈來澀者,為病寒濕也。不嘔不渴,里無邪也;脈得浮虛而澀,身有疼煩,知風濕但在經也,與桂枝附子湯,以散表中風濕。
若其人大便硬,(趙本注:「一云:臍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趙本無「枝」字)加白朮湯主之。
白話文:
取七味藥材,用一斗水煮至六升,去除藥渣,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兩次。
傷寒病發八九天,風寒濕邪相互交搏,導致身體疼痛難忍,翻身困難,不嘔吐也不口渴,脈象浮而虛弱且澀,可用桂枝附子湯治療。
傷寒或中風患者,病發七八天後再次發作,此時邪氣多在體內,身體不會感到劇烈疼痛,但會出現頻繁的發熱,以及身體疼痛難忍、翻身困難的症狀,這是風寒濕邪相互交搏所致。發熱是風邪的表現,身體疼痛難忍、翻身困難是濕邪的表現。經書記載:「風則浮虛。」《脈經》記載:「脈來澀者,為病寒濕也。」不嘔吐也不口渴,說明體內沒有邪氣;脈象浮而虛弱且澀,身體疼痛難忍,說明風寒濕邪仍在經絡中,所以用桂枝附子湯散解表層的風寒濕邪。
如果患者大便乾燥,小便通暢,可以去除桂枝,加入白朮湯治療。
桂,發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為津液不足,去桂加朮。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味辛熱),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趙本無「八片」二字。辛熱),生薑(三兩,切。味辛溫),甘草(二兩,炙。味甘溫),大棗(十二枚,擘。味甘溫)
風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濕在經者,逐以附子之辛熱;薑、棗辛甘行榮衛,通津液,以和表也。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趙本有去桂加白朮湯方云: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朮(四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桂枝附子湯是一首經典的溫經散寒、化濕止痛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寒表證、濕邪阻滯經絡等症。方劑中桂枝、甘草辛甘解表,附子辛熱溫經,生薑、大棗辛甘行氣,共同作用,達到調和表裡、溫經散寒、化濕止痛的效果。在臨床上,如果患者出現津液不足的情況,可以去除桂枝,加入白朮,變成“去桂加白朮湯”。
風濕相搏,骨節煩疼,(趙本作「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風則傷衛,濕流關節,風濕相搏,兩邪亂經,故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也。風勝則衛氣不固,汗出,短氣,惡風不欲去衣,為風在表;濕勝則水氣不行,小便不利,或身微腫,為濕外薄(醫統本作「搏」)也。與甘草附子湯,散濕固衛氣。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熱),白朮(二兩。味甘溫),桂枝(四兩,去皮。味辛熱)
白話文:
風濕結合,導致骨節疼痛難忍,抽痛,無法彎曲伸直,靠近就痛得厲害,還會出汗、呼吸急促、小便不順暢、怕風不想脫衣服,甚至身體略微腫脹,可以用甘草附子湯治療。
風會傷及人體的衛氣,濕氣會流注關節,風濕結合,兩種邪氣擾亂經絡,因此骨節疼痛難忍,抽痛,無法彎曲伸直,靠近就痛得厲害。風盛則衛氣不固,導致出汗、呼吸急促、怕風不想脫衣服,這是風邪在表面的表現;濕盛則水氣運行不暢,導致小便不順暢,甚至身體略微腫脹,這是濕邪在外面的表現。甘草附子湯能散除濕邪,固護衛氣。
甘草附子湯的配方:
甘草(二兩,炙烤。性味甘平),附子(二枚,炮制去皮破開。性味辛熱),白朮(二兩。性味甘溫),桂枝(四兩,去皮。性味辛熱)
桂枝、甘草之辛甘,發散風邪而固(醫統本作「和」)衛;附子、白朮之辛甘,解濕氣而溫經。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趙本作「止」)復煩者,(趙本有「將」字)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妙。(趙本醫統本並作「始」)
傷寒脈浮滑,此(趙本有「以」字)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浮為在表,滑為在裡。表有熱,外有熱也;里有寒:有邪氣傳裡也。以邪未入腑,故止言寒,如瓜蒂散證云:胸上有寒者是矣。與白虎湯,以解內外之邪。
白虎湯方:
知母(六兩。味苦寒),石膏(一斤,碎。味甘寒),甘草(二兩,趙本有「炙」字。味甘平),粳米(六合。味甘平)
白話文:
桂枝和甘草性辛甘,能發散風寒,同時固護正氣;附子與白朮也性辛甘,能化解濕氣,溫暖經絡。
以上四味藥材,用六升水煎煮至三升,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剛開始服用時,能微微出汗便可止病。如果能進食,但汗出之後仍然感到煩躁,可以服用五合,如果擔心一升太多,服用六七合即可。
傷寒病人脈象浮滑,說明表有熱證,裏有寒證,白虎湯主治此症。
浮象代表病邪在表,滑象代表病邪在裏。表有熱是指外感熱邪;裏有寒是指邪氣入侵內裏。因為邪氣尚未侵入臟腑,所以只說有寒,就像瓜蒂散證的表現:胸上感到寒冷,就是這個道理。用白虎湯來治療,可以解表散寒,化解內外邪氣。
白虎湯的配方:
知母(六兩,味苦寒),石膏(一斤,碎,味甘寒),甘草(二兩,味甘平),粳米(六合,味甘平)
《內經》曰:熱淫所勝,佐以苦甘。知母、石膏之苦甘以散熱,熱則傷氣。甘以緩之,甘草、粳米之甘以益氣。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結代之脈,動而中止能自還者,名曰結;不能自還者,名曰代。由血氣虛衰,不能相續也。心中悸動,知真氣內虛也,與炙甘草湯,益虛補血氣而復脈。
炙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炙。味甘平),生薑(三兩,切。味辛溫),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人參(二兩。味甘溫),生地黃(一斤。味甘寒),阿膠(二兩。味溫甘,醫統本作甘溫),麥門冬(半升,去心。味甘平),麻子人(趙本作「仁」,半升。味甘平),大棗(十二,趙本醫統本並作三十,枚,擘。味甘溫)
白話文:
脈搏時強時弱,如果搏動停止後能夠自行恢復,叫做結脈;如果不能自行恢復,叫做代脈。這是因為血氣虛衰,不能持續流動。心臟跳動不安,說明真氣內虛。用炙甘草湯來治療,可以益氣補血,恢復脈象。
炙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炙。味甘平),生薑(三兩,切。味辛溫),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人參(二兩。味甘溫),生地黃(一斤。味甘寒),阿膠(二兩。味溫甘,醫統本作甘溫),麥門冬(半升,去心。味甘平),麻子人(趙本作「仁」,半升。味甘平),大棗(十二,趙本醫統本並作三十,枚,擘。味甘溫)
炙甘草湯的配方如下:
- 甘草(四兩,炙烤後使用。味甘性平)
- 生薑(三兩,切片。味辛性溫)
-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性熱)
- 人參(二兩。味甘性溫)
- 生地黃(一斤。味甘性寒)
- 阿膠(二兩。味甘性溫,醫統本記載為味甘性溫)
- 麥門冬(半升,去心。味甘性平)
- 麻仁(半升。味甘性平)
- 大棗(十二枚,掰開。味甘性溫)
註
- 上述藥材的份量和用法,僅供參考,實際使用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並遵醫囑。
補可以去弱,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補不足之氣;桂枝、生薑之辛,以益正氣。《聖濟經》曰:津耗散為枯,五臟痿弱,榮衛涸流,溫劑所以潤之。麻人、阿膠、麥門冬、地黃之甘,潤經益血,復脈通心也。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
脈按之來緩,而(趙本無「而」字)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趙本有「者」字),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白話文:
補充可以去除虛弱,人參、甘草、大棗的甘味,用來補益不足之氣;桂枝、生薑的辛味,用來增強正氣。《聖濟經》說:津液耗散會導致身體枯竭,五臟虛弱,氣血運行不暢,溫劑可以滋潤身體。麻仁、阿膠、麥門冬、地黃的甘味,滋潤經絡、益氣養血,使脈搏恢復正常,暢通心脈。
以上九味藥材,用七升清酒和八升水,先煮八味藥材,取三升湯汁,去除藥渣,加入阿膠,煮到阿膠融化,溫服一升,一天服用三次,名為復脈湯。
脈搏按壓時,來得緩慢,有時停頓,然後又恢復,稱為結脈。又脈搏跳動後停止,再跳動時次數減少,並且中間有回跳的現象,稱為結陰脈;脈搏跳動後停止,不能自行恢復,然後又跳動,稱為代陰脈。得了這幾種脈象的人,必定難治。
結代之脈,一為邪氣留結,一為真氣虛衰。脈來動而中止,若能自還,更來小數,止是邪氣留結,名曰結陰;若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其呼吸,陰陽相引復動者,是真氣衰極,名曰代陰,為難治之脈。經曰:脈結者生,代者死,此之謂也。
白話文:
古代醫學文獻中,關於「結代之脈」的描述,是指脈象的兩種異常狀態:
1. 結陰: 脈搏跳動時會突然停止,但能自行恢復,之後脈搏變得微弱,這表示體內有邪氣停滯,稱為「結陰」。
2. 代陰: 脈搏跳動時同樣會突然停止,但無法自行恢復,必須依靠呼吸才能再次跳動,顯示身體元氣極度虛弱,稱為「代陰」。這種脈象預後不佳,較難治療。
古籍中記載:「脈結者生,代者死」,意思是說,出現結陰脈象,還有生機,而代陰脈象則預示著死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