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註解傷寒論》~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第六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汗出惡風者,中風表虛也;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者,中風表實也。表虛宜解肌,表實宜發汗,是以葛根湯發之也。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趙本有「枝」字,二兩,去皮),芍藥(二兩,切。趙本無「切」字),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本草云: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此以中風表實,故加二物於桂枝中也。

白話文:

太陽病,脖子和後背僵硬疼痛,沒有汗,怕風,葛根湯可以治療。

太陽病,脖子和後背僵硬疼痛,出汗且怕風,這是中風表虛;脖子和後背僵硬疼痛,沒有汗且怕風,這是中風表實。表虛需要解肌,表實需要發汗,所以用葛根湯來治療。

葛根湯的配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芍藥(二兩,切),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本草書中說:輕微的藥物可以治療實證,麻黃和葛根就是這類藥物。因為這是中風表實,所以加了這兩種藥物到桂枝湯裡。

上七味㕮咀,(趙本無「㕮咀」二字)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趙本有「白」字)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趙本無「不須啜粥」一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趙本有「諸湯皆仿此」五字)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傷寒有合病、有並病,本太陽病不解,並於陽明者,謂之並病。二經俱受邪,相合病者,謂之合病。合病者,邪氣甚也。太陽陽明合病者,與太陽少陽合病、陽明少陽合病,皆言必自下利者,以邪氣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邪氣並於陽,則陽實而陰虛。寒邪氣甚,客於二陽,二陽方外實而不主裡,則裡氣虛,故必下利,與葛根湯,以散經中甚邪。

白話文:

上七種草藥,研磨成粉末,使用一斗水,先煮麻黃和葛根,減少兩升,去掉泡沫,接著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一升,蓋著身體使其微微出汗,不必喝粥。若有其他湯類方劑,都可以按照這個方法來準備。

若太陽病沒有痊癒,同時影響了陽明經,這就是並病的情況。太陽和陽明同受邪氣,稱之爲合病。合病表示邪氣嚴重。太陽與陽明合病,與太陽與少陽合病、陽明與少陽合病相似,都必定會腹瀉,因爲邪氣同時侵犯了陰面,導致體內陰實陽虛;邪氣同時侵犯了陽面,則導致體內陽實陰虛。寒邪氣嚴重,侵入了兩個陽經,此時陽經外實而內無主,因此體內氣虛,必然會導致腹瀉,此時應該服用葛根湯,以驅散體內的嚴重邪氣。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邪氣外甚,陽不主裡,裡氣不和,氣下而不上者,但下利而不嘔;裡氣上逆而不下者,但嘔而不下利。與葛根湯,以散其邪,加半夏以下逆氣。

葛根加半夏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稱),生薑(三,趙本作二,兩,切),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大棗(十二枚,擘),半夏(半斤,趙本醫統本並作「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白話文:

葛根加半夏湯方劑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用熱水浸泡去除黃汁,烘乾稱重),生薑(三兩,趙氏本草作二兩,切片),甘草(二兩,炙烤),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大棗(十二枚,掰開),半夏(半斤,趙氏本草和醫統本均作「升」,洗淨)

以上八味藥材,用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煮至減少二升,去除白色泡沫,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取三升,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一升,蓋好被子微微出汗即可。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趙本注:「一作縱」)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趙本作:「黃芩黃連」)湯主之。

經曰: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桂枝證者,邪在表也,而反下之,虛其腸胃,為熱所乘,遂利不止。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脈。下利脈微遲,邪在裡也。促為陽盛,雖下利而脈促者,知表未解也。病有汗出而喘者,為自汗出而喘也,即邪氣外甚所致。

喘而汗出者,為因喘而汗出也,即裡熱氣逆所致,與葛根黃芩黃連湯,散表邪、除裡熱。

白話文:

經書說:本不應該用下瀉的方法,卻偏要強行攻下,導致內虛熱氣入侵,助長熱邪,腹瀉不止。桂枝症狀是外邪在表,卻反過來用下瀉的方法治療,損傷了腸胃,使得熱邪乘虚而入,導致腹瀉不止。外邪在表,脈象就會偏陽;外邪在裡,脈象就會偏陰。腹瀉並且脈搏微弱遲緩,說明外邪已經進入體內。脈搏急促代表陽氣盛,即使腹瀉但脈搏仍然急促,說明表證尚未解除。病人伴隨出汗和呼吸困難,是因為邪氣外溢導致的自汗和喘息。

喘而汗出者,為因喘而汗出也,即裡熱氣逆所致,與葛根黃芩黃連湯,散表邪、除裡熱。

病人呼吸困難並出汗,是因為裡熱上逆導致的。葛根黃芩黃連湯可以散發表邪,消除裡熱,治療這種情況。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趙本芩、連互易)

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味甘平),黃芩(二,趙本作「三」兩。味苦寒),黃連(三兩。味苦寒)

《內經》曰:甘發散為陽。表未解者,散以葛根、甘草之甘苦;以堅裡氣弱者,堅以黃芩、黃連之苦。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主之。

此太陽傷寒也,寒則傷榮,頭痛,身疼,腰痛,以至牽連骨節疼痛者,太陽經榮血不利也。《內經》曰: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者,寒在表也。風並於衛,衛實而榮虛者,自汗出而惡風寒也;寒並於榮,榮實而衛虛者,無汗而惡風也。以榮強衛弱,故氣逆而喘,與麻黃湯以發其汗。

白話文: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解

組成:

  • 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 黃芩(二兩,趙本作「三」兩,味苦寒)
  • 黃連(三兩,味苦寒)

方義:

  • 《內經》記載:甘味具有發散之性,屬於陽性。對於表症未解者,可用葛根、甘草的甘苦之性來散表;對於裡氣虛弱者,可用黃芩、黃連的苦味來固護正氣。

用法:

  • 上述四味藥材,用水八升,先煮葛根,煮至水量減為六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至水量減為二升,去渣,溫服兩次。

主治:

  •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痛,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

病機分析:

  • 此為太陽傷寒,寒邪傷及營氣,導致頭痛、身痛、腰痛,甚至牽連骨節疼痛,說明太陽經的營血運行不暢。
  • 《內經》指出:風寒侵襲人體,會使毛髮豎立,皮膚閉塞而發熱,這是寒邪在表證。
  • 風寒侵襲衛氣,衛氣實而營氣虛,則會自汗出而惡風寒;寒邪侵襲營氣,營氣實而衛氣虛,則會無汗而惡風。
  • 此處因營氣強而衛氣弱,所以氣逆而喘,因此用麻黃湯發汗解表。

註:

  • 此方為古代醫書中的記載,現代臨床應用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 趙本芩、連互易指趙氏本草中葛根與黃芩、黃連的劑量有所不同。

麻黃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味甘溫),桂枝(二,醫統本作三兩,去皮。味辛熱),甘草(一兩,炙。味甘平),杏仁(七十個,湯,趙本無「湯」字,去皮尖。味辛溫)

《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麻黃、甘草,開肌發汗,桂枝、杏人(醫統本作「仁」)散寒下氣。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主之。(趙本無「主之」二字)

陽受氣於胸中,喘而胸滿者,陽氣不宣發,壅而逆也。心下滿、腹滿,皆為實,當下之。此以為胸滿,非裡實,故不可下,雖有陽明,然與太陽合病,為屬表,是與麻黃湯發汗。

白話文:

麻黃湯方:

藥材:

  • 麻黃(三兩,去節。味甘溫)
  • 桂枝(二兩,醫統本作三兩,去皮。味辛熱)
  • 甘草(一兩,炙。味甘平)
  • 杏仁(七十個,湯,趙本無「湯」字,去皮尖。味辛溫)

《內經》所述:

《內經》說:「寒邪入侵體內,應以甘溫之品治療,輔以苦辛之味。」麻黃與甘草,能開腠理,發散汗液;桂枝與杏仁,則能散寒降氣。

製法: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九升,先煮麻黃,煮至減去二升,去其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至二升半,去渣,溫服八合,覆被取微汗,不必進食粥湯,其他事宜遵循桂枝湯法調養。

主治:

太陽經與陽明經合病,出現喘息胸悶者,不可服用瀉下藥,宜用麻黃湯治療。(趙本無「主之」二字)

病因病機:

陽氣受阻於胸中,導致喘息胸悶,是因為陽氣不能宣發散布,壅塞而逆行。心下滿、腹滿皆為實證,應當服用瀉下藥治療。而此病症胸滿而非裡實,故不可服用瀉下藥。雖然有陽明經病症,但與太陽經合病,屬於表證,故應以麻黃湯發汗治療。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趙本有「小柴胡湯方」詳見本書本卷)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十日以去,向解之時也。脈浮細而嗜臥者,表邪已罷也。病雖已利解之,若脈但浮而不細者,則邪氣但在表也,與麻黃湯發散之。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趙本有「之」字)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趙本有「大青龍湯方」五字,醫統本作「大青龍湯主之」)

白話文:

第一段

太陽病,如果病程已經十天,脈象浮細而患者嗜睡,表示外邪已經解除了。假如胸部滿悶,脅肋疼痛,可以服用小柴胡湯。(趙本有「小柴胡湯方」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本卷)如果脈象只是浮,沒有細,可以服用麻黃湯。

第二段

病程已經十天,正是疾病要痊癒的時候。脈象浮細而嗜睡,表示表邪已經退去了。雖然疾病已經要痊癒了,但是如果脈象只是浮而不細,說明邪氣仍然停留在表層,可以用麻黃湯發散邪氣。

第三段

太陽中風,脈象浮緊,發熱惡寒,全身疼痛,不發汗卻感到煩躁,可以用大青龍湯治療。如果脈象微弱,出汗並且怕風,則不可服用大青龍湯。(趙本有「之」字)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厥逆,筋惕肉瞤的現象,這就是逆證。(趙本有「大青龍湯方」五字,醫統本作「大青龍湯主之」)

註解:

  • 太陽病:指外感風寒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現為發熱、惡寒、頭痛等症狀。
  • 脈象浮細:指脈搏輕微細小,表示邪氣已經深入肌膚,但尚未進入內臟。
  • 嗜臥:指喜歡睡覺,表示體內正氣不足,邪氣已經入侵。
  • 胸滿脅痛:指胸部滿悶,脅肋疼痛,表示邪氣已經侵入胸部,影響了氣機運行。
  • 麻黃湯:溫經散寒、發汗解表,適用於表寒證。
  • 小柴胡湯:疏肝解鬱、和解表裡,適用於寒熱錯雜證。
  • 大青龍湯:溫陽散寒、解表通絡,適用於太陽中風、寒邪入絡證。
  • 厥逆:指四肢厥冷,面色蒼白,呼吸微弱,屬於寒邪內侵證。
  • 筋惕肉瞤:指肌肉抽搐,不自主跳動,屬於寒邪入絡證。

總結:

這段文字出自古代醫書,描述了太陽病的不同症狀及相應的治療方法。其中強調了根據脈象和症狀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也警示了服藥的禁忌,避免出現逆證。

此中風見寒脈也。浮則為風,風則傷衛;緊則為寒,寒則傷榮。榮衛俱病,故發熱惡寒,身疼痛也。風並於衛者,為榮弱衛強;寒並於榮者,為榮強衛弱。今風寒兩傷,則榮衛俱實,故不汗出而煩躁也。與大青龍湯發汗,以除榮衛風寒。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為榮衛俱虛,反服青龍湯,則必亡陽,或生厥逆,筋惕肉瞤,此治之逆也。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味甘溫),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甘草(二兩,炙。味甘平),杏人(趙本人作「仁」,四十個,趙本作「枚」,去皮尖。味苦,甘溫),生薑(三兩,切。味辛溫),大棗(十二,趙本無「二」字,枚,擘。味甘溫),石膏如雞子大(碎。味甘,微寒)

白話文:

這是一種中風伴隨寒脈的病症。脈浮則為風,風則傷及衛氣;脈緊則為寒,寒則傷及營氣。營氣和衛氣都病了,所以會發熱惡寒,全身疼痛。風氣和衛氣相伴,說明營氣弱而衛氣強;寒氣和營氣相伴,說明營氣強而衛氣弱。現在風寒兩種病邪同時侵襲,導致營氣和衛氣都充實,所以不會出汗反而煩躁不安。需要用大青龍湯發汗,以去除營氣和衛氣中的風寒。如果脈象微弱,並且出汗怕風,說明營氣和衛氣都虛弱了,如果反過來服用大青龍湯,就會導致陽氣衰竭,甚至出現厥逆、肌肉抽搐等情況,這是治療上的逆轉。

大青龍湯方

  • 麻黃(六兩,去節。味甘溫)
  • 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
  •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味苦,甘溫)
  • 生薑(三兩,切。味辛溫)
  • 大棗(十二枚,擘。味甘溫)
  • 石膏(如雞子大,碎。味甘,微寒)

解釋

  • 中風: 指的是中風病,一種由風寒邪氣侵襲導致的疾病。
  • 寒脈: 指的是脈象緊弦,這代表寒邪侵襲。
  • 榮衛: 指的是人體的營氣和衛氣。
  • 營氣: 主要作用是營養臟腑、濡養肌膚。
  • 衛氣: 主要作用是抵禦外邪、溫煦肌膚。
  • 大青龍湯: 是一種溫陽發汗的中藥方劑,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寒性中風等病症。

註解

  • 趙本人作「仁」,趙本作「枚」,指代不同的版本或註釋。
  • 現代醫學認為,中風是由於腦血管疾病引起的,與風寒邪氣無關。但中醫理論認為,風寒邪氣可以影響人體氣血運行,導致中風。
  • 中醫治療中風的藥物和方法,需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不可自行服用。

辛甘均為發散。然風宜辛散,寒宜甘發,(醫統本有「以」字)辛甘相合,乃能發散榮衛之風寒。麻黃、甘草、石膏、杏人,以發散榮中之寒,桂枝、薑、棗,以解除衛中之風。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趙本醫統本並作「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趙本有「若復服」三字)汗多亡陽,遂(趙本注:「一作逆」)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此傷寒見風脈也。傷寒者身疼,此以風勝,故身不疼;中風者身重,此以兼風,故乍有輕時;不發(醫統本作「久」)厥吐利,無少陰里證者,為風寒外甚也。與大青龍湯,以發散表中風寒。

白話文:

辛和甘都是具有發散功效的藥物。然而,對於風邪,應使用辛味的藥物來散發,對於寒邪,則應使用甘味的藥物來發散。辛甘並用,就能夠有效地散發體內的風寒。例如麻黃、甘草、石膏、杏仁等,可以散發體中的寒邪;桂枝、薑、棗則可以解除體表的風邪。

以上七味藥物,用水九升煎煮,先煮麻黃,減少兩升,去除上層泡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煮至得到三升藥汁,然後過濾掉渣,服用一升,以引發輕微的汗液。如果出汗太多,可用乾粉覆蓋。一次服藥後出汗,則停止之後的服藥。如果再次服藥,可能會導致陽氣喪失,進而引起虛弱、畏風、煩躁、無法入睡的情況。

當傷寒症狀表現為脈象浮緩,身體不疼痛,只是感覺沈重,偶爾會有輕鬆的感覺,沒有少陰症狀時,可以用大青龍湯來發散病邪。

這是關於風邪引起的傷寒症狀。傷寒症狀通常伴有身體疼痛,這是因為風邪佔了主要因素;而中風症狀則是身體沈重,這是因為除了風邪外,還伴有其他因素。如果沒有發熱、嘔吐、腹瀉的症狀,且沒有少陰裡部的症狀,這表示風寒邪氣在外部更為嚴重。此時,可以使用大青龍湯來發散表層的風寒。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飲,則水寒相搏,肺寒氣逆,故乾嘔發熱而咳。《針經》曰:形寒飲冷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此之謂也。與小青龍湯發汗、散水。水氣內漬,則所傳不一,故有或為之證,隨證增損,以解化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味甘溫),芍藥(三兩。味酸微寒),五味子(半升。味酸溫),乾薑(三兩。味辛熱),甘草(三兩,炙。味甘平),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半夏(半升,湯。趙本無「湯」字,洗。味辛,微溫),細辛(三兩。味辛溫)

白話文:

如果患了傷寒,表證未解,胸口積聚水氣,伴隨乾嘔、發熱、咳嗽,可能還會出現口渴、腹瀉、吞咽困難、小便不利、小腹脹滿,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可以用小青龍湯來治療。

傷寒表證未解,胸口積聚了寒涼的水飲,水寒相搏,導致肺氣寒逆,所以會出現乾嘔、發熱、咳嗽。《針經》說:「形寒飲冷則傷肺」,因為寒氣內外夾攻,傷及肺部,所以氣逆上行,才會出現這些症狀。小青龍湯具有發汗散水的作用,可以化解寒氣和水飲。水氣在體內積聚,傳導方式不一,所以會出現不同的症狀,要根據不同的症狀加減藥物,以達到化解水氣的效果。

小青龍湯的藥方如下:

  • 麻黃(三兩,去節,味甘溫)
  • 芍藥(三兩,味酸微寒)
  • 五味子(半升,味酸溫)
  • 乾薑(三兩,味辛熱)
  • 甘草(三兩,炙,味甘平)
  •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
  • 半夏(半升,洗,味辛微溫)
  • 細辛(三兩,味辛溫)

寒邪在表,非甘辛不能散之,麻黃、桂枝、甘草之辛甘,以發散表邪。水停心下而不行,則腎氣燥,《內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乾薑、細辛、半夏之辛,以行水氣而潤腎。咳逆而喘,則肺氣逆,《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藥、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而安肺。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加減法:

若微利者,(趙本無「者」字)去麻黃加蕘花,如(趙本有「一」字)雞子大,(趙本醫統本並無「大」字)熬令赤色。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麻黃髮其陽,水漬入胃,必作利。蕘花下十二水,水去利則止。(趙本從「下利」以下皆無)

白話文:

外感寒邪,需要用辛甘之味來驅散,麻黃、桂枝、甘草的辛甘味可以發散表邪。如果水停在心下無法排出,則腎氣會變得乾燥,《內經》中說:「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乾薑、細辛、半夏的辛味可以幫助水氣流通,滋潤腎氣。咳嗽逆氣而喘息,是因為肺氣逆上,《內經》中說:「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藥、五味子的酸味可以收斂逆氣,安定肺氣。

以上八味藥,用一斗水先煮麻黃,煮到水減兩升,去除上面的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三升,去渣,溫溫地喝一升。

調整方法:

如果稍微腹瀉,去掉麻黃,加入蕘花,如雞蛋大小,熬到呈紅色。如果腹瀉嚴重,不可攻表,汗出後會更加脹滿,麻黃會發散陽氣,水氣侵入胃中,必然會導致腹瀉。蕘花能向下引導水氣,水氣排出後,腹瀉就會停止。

若渴者,(趙本無「者」字)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辛燥而苦潤,半夏辛而燥津液,非渴者所宜,故去之;栝蔞味苦而生津液,故加之。(趙本從「辛燥」以下皆無)

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經曰: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䭇。加附子溫散水寒。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蛔,去麻黃惡發汗。(趙本從「經曰」以下皆無)

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趙本有「者」字)去麻黃加茯苓四兩。水蓄下焦不行,為小便不利,少腹滿,麻黃髮津液於外,非所宜也;茯苓泄蓄水於下,加所當也。(趙本從「水蓄」以下皆無)

白話文:

若患者口渴

應當去除半夏,加入栝蔞根三兩。因為半夏性辛燥,容易耗損津液,不適合口渴者使用,所以要去除它;而栝蔞味苦性涼,可以生津潤燥,所以要加入。

若患者噎食

應當去除麻黃,加入炮製好的附子一枚。古書上說:「水遇到寒氣,就會相搏,人就會感到噎塞。」加入附子可以溫散水寒,因為患者有寒氣,再使用麻黃發汗,會導致胃寒,容易吐出蛔蟲,所以要去除麻黃,避免過度發汗。

若患者小便不利,少腹脹滿

應當去除麻黃,加入茯苓四兩。因為水分積聚在下焦,無法排出,導致小便不利,少腹脹滿。麻黃會使津液外泄,並不適合這種情況;而茯苓可以瀉去積聚的水分,所以應該加入。

若喘者,(趙本無「者」字)去麻黃,加杏人(趙本作「仁」)半升,去皮尖。《金匱要略》曰:其人形腫,故不內麻黃,內杏子。以麻黃髮其陽故也。喘呼形腫,水氣標本之疾。(趙本從「金匱」以下皆無)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發熱不渴者,表證未罷也。與小青龍湯發表散水。服湯已渴者,裡氣溫,水氣散,為欲解也。

太陽(趙本有「桂枝湯方」詳見本書卷二)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白話文:

如果病人喘不過氣,就不要用麻黃,改用杏仁半升,去皮尖。古籍《金匱要略》中說:因為病人身體浮腫,所以不適合服用麻黃,而要服用杏仁。這是因為麻黃會使陽氣外泄,而喘呼形腫是水氣引起的病症。

傷寒患者,胸腹部有水氣,咳嗽且略微喘不過氣,發熱但不渴,服下藥湯之後才感到口渴,這表示寒氣已退,病症將要好轉。小青龍湯可以治療這種病症。

咳嗽且略微喘不過氣,是水寒入侵肺部所致;發熱但不渴,是外感症狀尚未消失。服用小青龍湯可以發表散寒,解除水氣。服下藥湯之後才感到口渴,表示內在氣溫升高,水氣消散,病症將要好轉。

太陽病,外感症狀尚未消失,脈象浮弱,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宜服用桂枝湯。

脈浮弱者,榮弱衛強也。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人湯主之。(趙本有「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詳見本書卷十)

下後大喘,則為裡氣太虛,邪氣傳裡,正氣將脫也;下後微喘,則為裡氣上逆,邪不能傳裡,猶在表也。與桂枝湯以解外,加厚朴、杏人以下逆氣。

太陽病,外證未解者,(趙本無「者」字)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主之。(趙本無「主之」二字)

經曰:本發汗而復下之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趙本無「知」字)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主之。(趙本無「主之」二字)

白話文:

脈象浮而弱,代表榮血虛弱,衛氣過盛。

太陽病症狀,如果通過下法治療後出現微喘,這表示外部病徵尚未解除。此情況應使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來治療。

下法治療後出現大喘息,表示體內氣力極度虛弱,邪氣已經進入內部,正氣瀕臨衰竭。如果只是微喘,表示體內氣流上逆,邪氣還停留在外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桂枝湯來解開外部病徵,並加上厚朴和杏仁來抑制上逆的氣流。

太陽病症狀,如果外部病徵尚未解除,就不應進行下法治療。若想要解決外部問題,應使用桂枝湯來治療。

經典中提到,原本應該是發汗卻又進行下法治療,這就是逆向操作。如果先進行發汗治療,就不是逆向操作。

太陽病症狀,如果發汗治療後仍無法解除,再進行下法治療,脈象呈現浮現,這表示病情仍在外部,而非得到改善。既然脈象顯示病情仍在外部,應該進行外部的治療才能使病情好轉。因此,適合使用桂枝湯來治療。

經曰: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湯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則其類矣。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太陽傷寒也,雖至八九日而表證仍在,亦當發其汗,既服溫暖發散湯藥,雖未作大汗亦微除也。煩者身熱也,邪氣不為汗解,鬱而變熱,蒸於經絡,發於肌表,故生熱煩。肝受血而能視,始者(醫統本作「寒」)氣傷榮,寒既變熱,則血為熱搏,肝氣不治,故目瞑也。劇者,熱甚於經,迫血妄行而為衄,得衄則熱隨血散而解。

白話文:

經文所述為中醫理論:

  1. 若患者符合柴胡湯的診斷標準,但醫生誤用其他藥物進行治療,導致患者的症狀並未完全消失。這種情況下,醫生可以再次使用柴胡湯進行治療。即使先前的治療方式可能產生了一些副作用,只要病情並未惡化到不可逆轉的程度,再次使用柴胡湯仍然是合理的。

  2. 太陽病的症狀包括脈象浮緊、無汗、發熱和身體疼痛。若這些症狀在8至9天內仍未緩解,且表層的病徵仍然存在,這時應當採取發汗的方式來治療。當患者服用溫暖發散的藥物後,病情稍有改善,但卻開始感到煩躁且眼睛閉合。如果症狀加重,可能會出現鼻出血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陽氣過盛所致。這種情況下,應使用麻黃湯進行治療。

  3. 脈象浮緊、無汗、發熱和身體疼痛是典型的太陽傷寒症狀。即使經過8至9天的治療,如果表層的病徵仍然存在,仍應當發汗以去除病源。當患者服用溫暖發散的藥物後,雖然沒有產生大汗,但病情已有微弱的好轉。煩躁感是因邪氣未被汗液排出,積聚於體內,引發熱氣上沖,影響到神經系統,導致眼睛閉合。若病情進一步加劇,可能出現鼻出血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陽氣過盛,迫使血液在血管內亂流,形成鼻出血。一旦鼻出血發生,熱氣隨血液排出,病情即可得到緩解。

陽氣重者,熱氣重也。與麻黃湯以解前太陽傷寒之邪也。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風寒在經,不得汗解,鬱而變熱,衄則熱隨血散,故云自衄者愈。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白話文:

1. 陽氣重者,熱氣重也。與麻黃湯以解前太陽傷寒之邪也。

陽氣旺盛的人,容易出現熱症。可以用麻黃湯來治療前太陽傷寒的邪氣。

2.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太陽病,脈象浮而緊,發燒但不出汗,自行鼻出血的人,病情會好轉。

3. 風寒在經,不得汗解,鬱而變熱,衄則熱隨血散,故云自衄者愈。

風寒之邪侵入經絡,不能透過發汗來解,鬱積在體內轉變為熱邪,鼻出血時,熱邪隨著血液散出,所以說自行鼻出血的人病情會好轉。

4.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

兩種陽明經病同時發作,太陽病初期,發汗後汗出不透,轉變為陽明經病,持續微汗出,不再怕冷。如果太陽病的症狀沒有消失,不要使用瀉下藥,瀉下藥會逆轉病情,可以少量發汗。

5. 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如果面色紅潤,說明陽氣鬱結在表層,需要疏解和溫灸。如果發汗不透,陽氣就無法順利排出,會出現躁動不安,不知疼痛位置,有時感覺在腹部,有時感覺在四肢,按壓也沒有感覺,呼吸急促,只能坐著,這是因為汗出不透造成的,再次發汗即可痊癒。如何判斷汗出不透呢?脈象澀滯就是徵兆。

太陽病未解,傳併入陽明,而太陽證未罷者,名曰並病。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者,為太陽證罷,陽明證具也,法當下之;若太陽證未罷者,為表未解,則不可下,當小發其汗,先解表也。陽明之經循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也,當解之、熏之,以取其汗。若發汗不徹者,不足言陽氣怫鬱,止是當汗不汗,陽氣不得越散,邪無從出,擁甚於經,故燥(醫統本作「躁」)煩也。

邪循經行,則痛無常處,或在腹中,或在四肢,按之不可得而短氣,但責以汗出不徹,更發汗則愈。《內經》曰: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是以脈澀知陽氣擁鬱而汗出不徹。

白話文:

太陽病未解,傳併入陽明,而太陽證未罷者,名曰並病。

意思是,如果太陽病(指外感風寒,以發熱、惡寒、無汗為主要表現)沒有痊癒,病邪又傳入陽明經(指胃經,主要表現為口渴、便秘、腹痛等),但太陽病的症狀還沒有消失,這種情況稱為並病。

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者,為太陽證罷,陽明證具也,法當下之;若太陽證未罷者,為表未解,則不可下,當小發其汗,先解表也。

也就是說,如果患者已經開始微微出汗,且不惡寒了,說明太陽病已經好轉,陽明病的症狀則已經出現,這時候應該用瀉下藥來治療。但如果太陽病的症狀還沒有消失,說明表證(指外感病邪停留在肌表)尚未解除,則不能用瀉下藥,應該用輕微發汗的方法,先解除表證。

陽明之經循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也,當解之、熏之,以取其汗。

陽明經循行於面部,患者面部泛紅,說明陽氣鬱結在肌表,應該用解表、發汗的方法治療,例如用藥物熏蒸面部,使其出汗。

若發汗不徹者,不足言陽氣怫鬱,止是當汗不汗,陽氣不得越散,邪無從出,擁甚於經,故燥(醫統本作「躁」)煩也。

如果發汗不透,說明並不是陽氣鬱結,而是由於該出汗時不出汗,陽氣不能外散,邪氣無法排出,反而在經絡中積聚,所以患者會出現燥熱煩躁的症狀。

邪循經行,則痛無常處,或在腹中,或在四肢,按之不可得而短氣,但責以汗出不徹,更發汗則愈。

邪氣在經絡中循行,會導致疼痛部位不固定,可能在腹部,也可能在四肢,按壓時找不到確切的痛點,並且伴有呼吸短促的症狀。這種情況是因為發汗不透導致的,只要再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就會痊癒。

《內經》曰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是以脈澀知陽氣擁鬱而汗出不徹。

《內經》中說:凡是過度者就要切除,澀滯者,是因為陽氣過盛,所以導致身體發熱不出汗。因此,脈象澀滯就說明陽氣鬱結,導致發汗不透。

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經曰:諸脈浮數,當發熱而灑淅惡寒,言邪氣在表也,是當汗出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損其津液,虛其胃氣。若身重心悸而尺脈實者,則下后里虛,邪氣乘虛傳裡也。今尺脈微,身重心悸者,知下后里虛,津液不足,邪氣不傳裡,但在表也。然以津液不足,則不可發汗,須裡氣實、津液足,便自汗出而愈。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之(趙本無「之」字)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白話文:

脈搏浮而快,通常應該出汗就能痊癒。如果使用瀉下藥,反而出現身體沉重、心悸的症狀,就不可再發汗,必須等自然出汗才能解除病症。這是因為尺脈微弱,代表這個部位虛弱,需要表裡都充實,津液自然調和,就會自然出汗而痊癒。

醫書上說:所有的脈搏浮而快,都應該伴隨發熱、發冷,這是邪氣在體表的意思,所以應該出汗就能痊癒。如果使用瀉下藥,反而出現身體沉重、心悸的症狀,就是損傷了津液,虛弱了胃氣。如果出現身體沉重、心悸,但尺脈卻是強勁的,那就是下焦虛弱,邪氣趁虛而入,傳到了裡邊。現在尺脈微弱,身體沉重、心悸,就知道下焦虛弱,津液不足,邪氣沒有傳到裡邊,還停留在體表。但是由於津液不足,就不可發汗,必須等裡氣充實、津液充足,才會自然出汗而痊癒。

脈搏浮而緊,通常應該伴隨身體疼痛,適合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如果尺脈緩慢,就不可發汗。為什麼呢?因為氣血不足,血液量少。

《針經》曰:奪血者無汗。尺脈遲者,為榮血不足,故不可發汗。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

浮為輕手得之,以候皮膚之氣。《內經》曰: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浮則傷衛,數則傷榮,榮衛受邪,為病在表,故當汗散。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和諧(趙本作「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風則傷衛,寒則傷榮。衛受風邪而榮不病者,為榮氣和也。衛既客邪,則不能與榮氣和諧,亦不能衛護皮腠,是以常自汗出。與桂枝湯解散風邪、調和榮衛則愈。

白話文:

病人經常自發出汗,說明營氣調和。營氣調和,卻不能與外邪相抗衡,是因為衛氣沒有與營氣協調和諧,所以才會出汗。營氣運行在脈絡之中,衛氣運行在脈絡之外,再次發汗,讓營衛氣調和就能痊癒,適合服用桂枝湯。

風則傷衛,寒則傷榮。衛受風邪而榮不病者,為榮氣和也。衛既客邪,則不能與榮氣和諧,亦不能衛護皮腠,是以常自汗出。與桂枝湯解散風邪、調和榮衛則愈。

風邪傷的是衛氣,寒邪傷的是營氣。衛氣受到風邪侵襲而營氣沒有生病,說明營氣調和。衛氣被邪氣侵襲後,就無法與營氣和諧共處,也無法保護肌膚,所以會經常自發出汗。服用桂枝湯可以驅散風邪,調和營衛氣,就能痊癒。

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主之。(趙本無「主之」二字)

臟無他病,里和也。衛氣不和表病也。《外臺》云:里和表病,汗之則愈。所謂先其時者,先其發熱汗出之時,發汗則愈。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傷寒脈浮緊,邪在表也,當與麻黃湯發汗;若不發汗,則邪無從出,擁甚於經,迫血妄行,因致衄也。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趙本注「一云大便青」)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白話文:

病人沒有其他臟腑疾病,卻經常發燒、自汗不止,久治不愈,這是衛氣不和。在發熱時就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就會痊癒,可以用桂枝湯來治療。

病人沒有其他臟腑疾病,代表內在調和。衛氣不和屬於表證。《外台秘要》說:內在調和、外在有病,用發汗的方法就能治癒。所謂「先其時」,指的是在發熱出汗的時候就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就會痊癒。

傷寒病人脈象浮緊,沒有發汗,導致鼻出血,可以用麻黃湯治療。

傷寒病人脈象浮緊,說明邪氣在表,應該用麻黃湯發汗;如果沒有發汗,邪氣無處可去,就會更加嚴重,迫使血液亂流,導致鼻出血。

傷寒病人六七天沒有大便,頭痛發熱,可以用承氣湯治療。如果小便清澈,(註解說,也有人說是大便青色)說明病邪不在內,仍然在表,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如果頭痛而且有鼻出血的症狀,就應該用桂枝湯。

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故宜當下。若小便清者,知里無熱,則不可下。經曰: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況此不大便六七日,小便清者,不可責邪在裡,是仍在表也,與桂枝湯以解外。若頭疼不已,為表不罷,郁甚於經,迫血妄行,上為衄也。

傷寒發汗,(趙本有「已」字)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主之。(趙本無「主之」二字)

煩者,熱也。發汗身涼為已解,至半日許,身復熱,脈浮數者,邪不盡也,可更發汗,與桂枝湯。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趙本有「血亡」二字)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白話文:

長達六七天沒有大便,頭痛且有熱感的人,應當通便。但若尿液清澈,表示內部沒有熱氣,不應通便。經典中有言:尿頻的人,大便一定乾硬,即使十天不排便也無大礙。此處雖然長達六七天沒有大便,尿液清澈,不應責備病在內部,而是病在外部,應給予桂枝湯以解開外部症狀。

如果頭痛持續不退,表明外部仍未痊癒,熱邪積聚過甚,迫使血液亂流,從而導致鼻出血。

感冒後出過汗,約半個小時後,又感到煩躁,脈搏浮現且數次快速,可以再次出汗,適合使用桂枝湯來治療。

煩躁,是因為內有熱氣。出過汗後身體涼快即代表病情已解,但經過半個小時,身體又開始發熱,脈搏浮現且數次快速,表示熱邪未完全消除,可以再次出汗,並提供桂枝湯。

無論是通過發汗、嘔吐、排便還是失血的方式治療疾病,只要身體的陰陽自行調和,就一定能自行痊癒。

重亡津液,則不能作汗,必待陰陽自和,乃自愈矣。

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不可以藥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

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發汗則表虛而亡陽;下之則裡虛而亡血,振寒者,陽氣微也;脈微細者,陰血弱也。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下之虛其里,汗之虛其表,既下(醫統本作「里申」)又汗,則表裡俱虛。陽主於晝,陽欲復,虛不勝邪,正邪交爭,故晝日煩燥(醫統本作「躁」)不得眠;夜陰為主,陽虛不能與之爭,是夜則安靜。不嘔不渴者,里無熱也;身無大熱者,表無熱也。又無表證而脈沉微,知陽氣大虛,陰寒氣勝,與乾薑附子湯,退陰復陽。

白話文:

人體若失去津液,就會無法出汗,必須等到陰陽恢復平衡,才能自然痊癒。

瀉下後又出汗,小便不利,是因為失去津液,不要用藥治療,等到小便通暢,就會自然痊癒。

因為失去津液而小便不利,不能用藥促進排尿,等待津液充足,小便通暢就會自然痊癒。

瀉下後又出汗,必定會出現脈象寒微細。這是因為內外俱虛的緣故。

出汗會使表虛而損傷陽氣,瀉下則會使裡虛而損傷血氣,脈象寒微細,是陽氣虛弱的表現;脈象微細,是陰血不足的表現。

瀉下後又出汗,白天煩躁不安、睡不著,晚上安靜,不嘔吐也不口渴,沒有表證,脈象沉微,身體沒有發熱,可以服用乾薑附子湯治療。

瀉下會虛損裡氣,出汗會虛損表氣,瀉下之後又出汗,則表裡俱虛。陽氣主宰白天,陽氣想要恢復,但虛弱不能抵禦外邪,正邪交戰,所以白天煩躁不安、睡不著;晚上陰氣主宰,陽氣虛弱,無法與陰氣抗衡,所以晚上安靜。不嘔吐也不口渴,說明裡無熱;身體沒有發熱,說明表無熱。又沒有表證,而脈象沉微,說明陽氣大虛,陰寒氣盛,服用乾薑附子湯,可以退陰復陽。

乾薑附子湯方:

乾薑(一兩。味辛熱),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趙本作切,八片。味辛熱)

《內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虛寒大甚,是以辛熱劑勝之也。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趙本有「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方」詳見本書卷十)

汗後,身疼痛,邪氣未盡也。脈沉遲,榮血不足也。經曰:其脈沉者,榮氣微也。又曰:遲者,榮氣不足,血少故也。與桂枝湯以解未盡之邪,加芍藥、生薑、人參,以益不足之血。

白話文:

乾薑附子湯方由乾薑和附子組成,兩者皆辛熱之性。這方出自《內經》,用於治療寒邪入侵導致的虛寒症狀。將乾薑和附子以水煎煮,服用湯液可溫暖身體,驅散寒邪。若服用後出現發汗後身體疼痛、脈象沉遲的症狀,則應使用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治療。此症狀表明寒邪未盡,且氣血不足,桂枝湯可解寒邪,芍藥、生薑、人參則可補益氣血。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趙本「主之」作「方」)

發汗後喘,當作桂枝加厚朴杏人湯,汗出則喘愈,今汗出而喘,為邪氣擁甚,桂枝湯不能發散,故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有大熱者,內熱氣甚也;無大熱者,表邪必甚也。與麻黃杏子(醫統本作「人」)甘草石膏湯,以散其邪。

麻黃杏人(趙本作「仁」)甘草石膏湯方:

麻黃(四兩,去節。味甘溫),杏人(人趙本作仁,五十個,去皮尖。味甘溫),甘草(二兩,炙。味甘平),石膏(半斤,碎,綿裹。味甘寒)

白話文:

流汗後,不要再服用桂枝湯。流汗後喘,沒有發燒的人,可以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療。

流汗後喘,應該服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流汗後喘就會好轉。現在流汗後還喘,是因為邪氣很重,桂枝湯無法發散,所以不能再服用桂枝湯。流汗後喘又有發燒的人,是因為內熱氣太重;沒有發燒的人,是因為表邪很重。服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可以散去邪氣。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的藥方是:

麻黃(四兩,去掉節,味甘溫)、杏仁(五十個,去掉皮尖,味甘溫)、甘草(二兩,炙過,味甘平)、石膏(半斤,打碎,用棉布包裹,味甘寒)

《內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風氣通於肝,風邪外甚,故以純甘之劑發之。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趙本無「先」字)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黃耳柸。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發汗過多亡陽也。陽受氣於胸中,胸中陽氣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與桂枝甘草湯,以調不足之氣。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味辛熱),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白話文:

《內經》說:肝臟容易急躁,急躁時就應該多吃甜的食物來緩解。風氣與肝臟相通,外在的風邪過於嚴重,因此要用純粹的甘味藥物來發散它。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趙本無「先」字)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黃耳柸。

將上述四味藥,用七升水,先煮麻黃,煮到剩五升時,去掉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到剩兩升,過濾藥渣,溫溫地喝下一升。原本記載用黃耳杯盛裝藥液。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如果出汗過多,病人會叉著手捂住胸口,心悸不安,想要人按著胸口,這時候就應該用桂枝甘草湯來治療。

發汗過多亡陽也。陽受氣於胸中,胸中陽氣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與桂枝甘草湯,以調不足之氣。

出汗過多會導致陽氣外泄。陽氣原本藏於胸中,胸中陽氣不足,就會出現病人叉手捂住胸口,心悸不安,想要人按著胸口的情況。此時,用桂枝甘草湯可以調理不足的陽氣。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甘草湯的藥方:

桂枝(四兩,去皮,味辛熱),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桂枝之辛,走肺而益氣;甘草之甘,入脾而緩中。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汗者,心之液。發汗後,臍下悸者,心氣虛而腎氣發動也。腎之積,名曰奔豚。發則從少腹上至心下,為腎氣逆欲上凌心。今臍下悸為腎氣發動,故云欲作奔豚。與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以降腎氣。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味甘平),甘草(二兩,炙。味甘平),大棗(十五枚,擘。味甘平),桂枝(四兩,去皮)

白話文:

桂枝性辛,能通達肺部,益氣補虛;甘草性甘,能入脾經,和胃緩中。

將上述兩種藥材,用三升水煮成一升,去渣後,一次喝下。

出汗後,如果患者臍下有悸動,想要發作奔豚,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治療。

汗液是心臟的津液,出汗後臍下悸動,是因為心氣虛弱而腎氣上逆。腎臟積聚的氣,叫做奔豚,發作時會從小腹向上至心窩,是腎氣逆行向上衝擊心臟。現在臍下悸動,就是腎氣上逆的表現,所以說想要發作奔豚。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可以下降腎氣。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的藥方:

茯苓(半斤,性甘平),甘草(二兩,炙,性甘平),大棗(十五枚,掰開,性甘平),桂枝(四兩,去皮)。

茯苓以伐腎邪;桂枝能泄奔豚;甘草、大棗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腎氣;煎用甘爛水者,揚之無力,取不助腎氣也。

上四味,以甘爛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爛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勺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

吐後腹脹與下後腹滿皆為實,言邪氣乘虛入里為實。發汗後外已解也。腹脹滿知非裡實,由脾胃津液不足,氣澀不通,壅而為滿,與此湯和脾胃而降氣。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

白話文: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的組成

  • 厚朴
  • 生薑
  • 甘草
  • 半夏
  • 人參

厚朴(半斤,去皮,炙。味苦溫),生薑(半斤,切。味辛溫),半夏(半斤,趙本醫統本並作「升」,洗。味辛平),人參(一兩。味,醫統本有「甘」字,溫),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泄之。厚朴之苦,以泄腹滿;人參、甘草之甘,以益脾胃;半夏、生薑之辛,以散滯氣。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吐下後,裡虛氣。上逆者,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表虛陽不足,起則頭眩;脈浮緊,為邪在表,當發汗;脈沉緊,為邪在裡,則不可發汗。發汗則外動經絡,損傷陽氣,陽氣外虛,則不能主持諸脈,身為振振搖也,與此湯以和經益陽。

白話文:

厚朴(半斤,去除外皮,用火烤。味道苦,性溫),生薑(半斤,切片。味道辛,性溫),半夏(半斤,洗淨。味道辛,性平),人參(一兩。味道甘,性溫),甘草(二兩,用火烤。味道甘,性平)。

《內經》說:脾臟喜歡緩和,如果急躁就會吃甜的東西來緩解,用苦味的食物來洩氣。厚朴的苦味,可以洩去腹脹;人參、甘草的甜味,可以滋補脾胃;半夏、生薑的辛味,可以散解積滯之氣。

以上五種藥材,用一斗水煮,煮到剩下三升,去除藥渣,溫溫地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如果得了傷寒,吐瀉之後,感到心口悶脹,氣往上衝到胸口,站起來時頭昏眼花,脈象沉而緊,發汗就會傷及經絡,身體搖搖晃晃,可以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治療。

吐瀉之後,身體虛弱,氣往上逆,導致心口悶脹,氣往上衝到胸口;表虛陽氣不足,站起來時頭昏眼花;脈象浮而緊,表示邪氣在表,應該發汗;脈象沉而緊,表示邪氣在裡,就不應該發汗。發汗會使外在的經絡受到損傷,損傷陽氣,陽氣外虛,就無法控制各條經脈,身體就會搖搖晃晃。用這個湯藥可以調和經絡,補益陽氣。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味甘平),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白朮(二兩。味苦甘溫),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陽不足者,補之以甘,茯苓、白朮,生津液而益陽也。裡氣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草,行陽散氣。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發汗病解,則不惡寒;發汗病不解,表實者,亦不惡寒。今發汗病且不解,又反惡寒者,榮衛俱虛也。汗出則榮虛,惡寒則衛虛,與芍藥甘草附子湯,以補榮衛。

白話文: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由茯苓、桂枝、白朮、甘草四味藥組成,用於治療陽氣不足、裡氣逆的症狀。茯苓和白朮能滋補津液,益氣養陽;桂枝和甘草則能散寒解表,行氣止痛。將四味藥材加水煎煮,分三次溫服。如果發汗後病症未解,反而出現惡寒,則說明身體虛弱,需要服用芍藥甘草附子湯來補益元氣。如果發汗後病症解除,就不會出現惡寒;如果發汗後病症未解,但屬於表實證,也不會有惡寒。但如果發汗後病症未解,反而出現惡寒,則表示氣血兩虛,需要服用芍藥甘草附子湯來補益氣血。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三兩。味酸,微寒),甘草(三兩,炙。味甘平),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熱)

芍藥之酸,收斂津液而益榮;附子之辛溫,固陽氣而補衛;甘草之甘,調和辛酸而安正氣。

以上(趙本作「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趙本有「三」字)服,疑非仲景意。(趙本作「方」)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發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則發汗外虛陽氣,下之內虛陰氣,陰陽俱虛,邪獨不解,故生煩躁。與茯苓四逆湯,以復陰陽之氣。

白話文: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藥材:

  • 芍藥(三兩,性酸,微寒)
  • 甘草(三兩,炙,性甘平)
  • 附子(一枚,炮製,去皮,切成八片,性辛熱)

藥理:

芍藥的酸性,可以收斂津液,滋養血氣;附子的辛溫性,可以固護陽氣,補益正氣;甘草的甘甜性,可以調和芍藥的酸味與附子的辛味,使之達到平衡,並安穩正氣。

用法:

將以上三味藥材,用五升水煎煮,煮至一升五合,去渣,分溫服。

**注:**此方疑非張仲景所創。

臨床應用:

若服用本方後,出現發汗或腹瀉,但病情未解,並伴隨煩躁症狀,則可用茯苓四逆湯治療。

病理分析:

發汗或腹瀉後,若病情未解,說明發汗耗損了陽氣,腹瀉損傷了陰氣,導致陰陽兩虛,邪氣無法排出,故而出現煩躁症狀。茯苓四逆湯可以補益陰陽之氣,以達到治療效果。

茯苓四逆湯方:

茯苓(六,趙本作「四」兩。味甘平),人參(一兩。味甘溫),甘草(二兩,炙。味甘平),乾薑(一兩半。味辛熱),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熱)

四逆湯以補陽,加茯苓、人參以益陰。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趙本作「二」)服。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趙本有「調胃承氣湯方」詳見本書卷二。又趙本注:「玉函云,與小承氣湯」)

汗出而惡寒者,表虛也;汗出而不惡寒,但熱者,裡實也。經曰: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與調胃承氣湯和胃氣。

白話文:

茯苓四逆湯由茯苓、人參、甘草、乾薑、附子五味藥組成,以水煮沸後服用。此方以補陽為主,加入茯苓、人參以滋陰。服藥後,若發汗後出現惡寒症狀,表示體虛,應服用調胃承氣湯和胃氣;若不惡寒,只感到發熱,則表示實熱,也需服用調胃承氣湯和胃氣。汗出後惡寒表示表虛,汗出不惡寒但感到發熱表示裡實,應服用調胃承氣湯和胃氣。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趙本作「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趙本無「與」字)五苓散主之。(趙本注:「即豬苓散是」)

發汗已解,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胃氣得潤則愈。若脈浮者,表未解也。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裡熱甚實也;微熱消渴者,熱未成實,上焦燥也,與五苓散,生津液和表裡。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銖,去皮。味甘平),澤瀉(一兩六銖半,趙本無「半」字,味酸鹹),茯苓(十八銖。味甘平),桂(趙本有「枝」字,半兩,去皮。味辛熱),白朮(十八銖。味甘平)

白話文:

患了太陽病,經過發汗治療後,出很多汗,感到胃部乾燥,心煩意亂,睡不著覺,想喝水。這時應該少量多次地給病人喝水,讓胃氣恢復和緩,病就會好轉。如果脈象浮,小便排泄不順暢,伴隨輕微發熱和口渴,就應該服用五苓散(即豬苓散)來治療。

發汗後症狀已經緩解,但仍然感到胃部乾燥,心煩意亂,睡不著覺,想喝水。這時應該少量多次地給病人喝水,讓胃氣得到滋潤,病就會好轉。如果脈象浮,說明外感風寒尚未完全解除。如果病人喝了很多水,卻排尿很少,稱為消渴,說明內熱很旺盛。如果只是輕微發熱伴隨口渴,說明熱邪尚未完全形成,上焦燥熱,應該服用五苓散,來生津液,調和表裡。

五苓散的組成:

  • 豬苓:十八銖,去皮,味甘平。
  • 澤瀉:一兩六銖半,味酸鹹。
  • 茯苓:十八銖,味甘平。
  • 桂枝:半兩,去皮,味辛熱。
  • 白朮:十八銖,味甘平。

淡者一也。口入一而為甘,甘甚而反淡,甘緩而淡滲。豬苓、白朮、茯苓三味之甘,潤虛燥而利津液;鹹味下泄為陰,澤瀉之咸,以泄伏水;辛甘發散為陽,桂枝之辛甘,以和肌表。

上五味為末,(趙本作「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趙本有「如法將息」四字)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發汗已,脈浮數者,表邪未盡也;煩渴亡津液,胃燥也,與五苓散和表潤燥。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傷寒汗出而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氣漸傳裡也,五苓散以和表裡。若汗出不渴者,邪氣不傳裡,但在表而表虛也,與茯苓甘草湯和表合衛。

白話文:

"淡者一也"指的是,甜味是一種味道。甜能入口,讓人感到甘甜,如果甜味過強反而會讓人感到淡淡的不甜,甜味舒緩,淡味則能滲透。豬苓、白朮、茯苓這三味藥物的甜味,能滋潤乾燥的身體,促進津液的流通;鹹味能夠向下通洩,滋養陰液,澤瀉的鹹味,能排除藏在體內的水分;辛甘的藥物能夠發散陽氣,桂枝的辛甘,能調和皮膚。

以上五味藥物研磨成粉,(趙本註解為「搗為散」)用白酒混合後服用,每次服半匙,一天三次,多喝溫水,出汗後病情就能得到改善。(趙本註解有「如法將息」四個字)

當發汗後,脈搏仍然浮動且快速,並感到口渴時,可以使用五苓散來治療。

當發汗後,脈搏仍然浮動且快速時,表示外邪尚未完全清除;口渴是因為身體失去水分,胃部乾燥,此時可使用五苓散來調和表皮,滋潤乾燥。

當傷寒後出現出汗和口渴的情況時,可以使用五苓散來治療。如果不口渴,則可用茯苓甘草湯來調和。

當傷寒後出現出汗和口渴的情況時,表示身體失去水分,胃部乾燥,邪氣逐漸進入體內,使用五苓散來調和表皮和體內。若出汗但不口渴,則表示邪氣未進入體內,只是表皮虛弱,此時可以用茯苓甘草湯來調和表皮和防衛系統。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味甘平),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生薑(三兩,切。味辛溫),甘草(一兩,炙。味甘平)

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衛;桂枝、生薑之辛,助陽氣而解表。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中風發熱,至六七日,則當解;若不解煩者,邪在表也。渴欲飲水,邪傳裡也。裡熱甚則能消(熊校記:裡熱甚則能水,汪本能下增消字。按能讀如耐,古書多有之,迭見《內經》)水,水入則不吐;裡熱少則不能消水,停積不散,飲而吐水也。以其因水而吐,故名水逆。與五苓散和表裡、散停飲。

白話文:

茯苓甘草湯方:

藥物:

  • 茯苓(兩錢,味甘性平)
  • 桂枝(兩錢,去皮,味辛性熱)
  • 生薑(三錢,切片,味辛性溫)
  • 甘草(一錢,炙烤,味甘性平)

功效:

茯苓和甘草的甘味,能滋養津液,調和人體的防禦功能;桂枝和生薑的辛味,有助於溫陽氣,解表散寒。

用法: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水四升(約七百二十毫升)煎煮至二升(約三百六十毫升),去渣,分三次溫服。

適應症:

中風發熱,持續六七天未解,並伴隨煩躁不安,表裡同病,口渴想喝水,但喝了卻會嘔吐,此症稱為水逆。五苓散可治之。

病理分析:

中風發熱,一般來說,六七天後應該就會退燒;若持續煩躁不安,則說明邪氣仍在表層。口渴想喝水,表示邪氣已經入侵到內部。內熱嚴重時,可以消耗體內的水分,喝水後不會嘔吐;內熱較輕時,無法消耗水分,水分停滯不散,就會導致喝水後嘔吐。由於這種病症是因喝水而嘔吐,故名為水逆。

五苓散的功效:

五苓散可以和解表裡,散去停滯的水分。

未持脈時,病人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

發汗多亡陽,胸中陽氣不足者,病人手叉自冒心。師見外證知陽氣不足也;又試令咳而不即咳者,耳聾也,知陽氣虛明矣。耳聾者,陽氣虛,精氣不得上通於耳故也。

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喘,肺疾。飲水多喘者,飲冷傷肺也;以冷水灌洗而喘者,形寒傷肺也。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之吐逆。發汗亡陽,胃中虛冷也。若更發汗,則愈損陽氣,胃氣大虛,故吐下不止。

白話文:

在診脈前,病患自行按摸心臟,老師指導讓病患嘗試咳嗽但未能,這表示他的兩耳必定聽不到聲音。這是因為過度流汗導致體內陽氣耗盡,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過度流汗會使體內陽氣流失,若胸中陽氣不足,病患就會自行按摸心臟。老師根據外部症狀判斷出陽氣不足;再讓病患嘗試咳嗽,若未能立即咳嗽,表明耳朵聽不到聲音,進一步確認了陽氣虛弱。耳朵聽不到聲音,是因為陽氣虛弱,精氣無法上達至耳部所致。

流汗後,大量喝水,必定會引起喘息。若用冷水灌入,也會引起喘息。

喘息是肺部疾病。大量喝水引起喘息,可能因為冷水傷害了肺部;用冷水灌洗而喘息,可能是身體寒冷傷害了肺部。

流汗後,如果飲用水或藥物不能進入口,這是不正常的。如果再次進行流汗治療,可能會導致嘔吐和腹瀉不停止。

流汗後,飲用水或藥物無法進入口,會引發嘔吐。流汗導致體內陽氣流失,胃部虛冷。如果再次進行流汗治療,會進一步損害陽氣,使得胃氣大大虛弱,因此會導致嘔吐和腹瀉不停止。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發汗吐下後,邪熱乘虛客於胸中,謂之虛煩者熱也,胸中煩熱鬱悶而不得發散者是也。熱(醫統本作「無」)氣伏於裡者,則喜睡,今熱氣浮於上,煩擾陽氣,故不得眠。心惡熱,熱甚則必神昏,是以劇者反復顛倒而不安,心中懊憹而憒悶。懊憹者,俗謂鶻突是也。《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與梔子豉湯以吐胸中之邪。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趙本作個,擘。味苦寒),香豉(四合,綿裹。味苦寒)

白話文:

服用發汗吐下藥後,身體虛弱,心煩意亂,睡不著覺。病情嚴重者,還會出現神志不清,反覆翻滾,心中煩躁不安,可以用梔子豉湯來治療。

發汗吐下藥後,邪熱趁虛侵入胸中,稱為虛煩。這是因為胸中熱氣鬱結,無法散發出去所致。如果熱氣積在體內,就會讓人想睡覺。現在熱氣上升到胸部,擾亂心陽,所以睡不著。心臟感到燥熱,熱氣嚴重時,就會神志不清,因此病情嚴重者會反覆翻滾,心中煩悶焦躁。煩躁不安就是指這種情況。《內經》說:「治療高熱,要順著它的勢頭,把它驅散出去。」因此可以用梔子豉湯來疏解胸中的邪氣。

梔子豉湯的藥方:

梔子(十四枚,趙氏版本寫作“個”,要掰開。味苦寒),香豉(四合,用棉布包裹。味苦寒)

酸苦湧泄為陰,苦以湧吐,寒以勝熱,梔子豉湯相合,吐劑宜矣。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趙本有「梔子甘草豉湯方」詳見本書卷十)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趙本有「梔子生薑豉湯方」詳見本書卷十)

少氣者,熱傷氣也,加甘草以益氣;嘔者,熱煩而氣逆也,加生薑以散氣。少氣,則氣為熱搏散而不收者,甘以補之可也;嘔,則氣為熱搏逆而不散者,辛以散之可也。

白話文:

酸苦上涌、泻下都是阴邪的表现,苦味可以止呕,寒性可以制热,用栀子豉汤结合起来,就是很好的呕吐方剂。

将栀子和豉各取适量,用水四升先煮栀子,煮到剩下二升半的时候,再加入豉,继续煮到剩下 一升半,去渣,分成两服,温热服下一服。吐了之后,就停止服用。

如果病人气短乏力,就用栀子甘草豉汤治疗;如果病人呕吐不止,就用栀子生姜豉汤治疗。

气短乏力是因为热邪损伤了气机,所以加甘草来益气;呕吐不止是因为热邪使人烦躁,气机逆乱,所以加生姜来散气。气短乏力,是气机被热邪所伤散而不收,用甘味补气可以解决;呕吐不止,是气机被热邪所伤逆而不散,用辛味散气可以解决。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陽受氣於胸中,發汗若下,使陽氣不足,邪熱客於胸中,結而不散,故煩熱而胸中窒塞,與梔子豉湯以吐胸中之邪。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邪氣在裡之時,若大下後,身熱去,心胸空者,為欲解。若大下後,身熱去而心結痛者,結胸也;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虛煩也。結胸為熱結(醫統本作「客」)胸中,為實,是熱氣已收斂於內,則外身熱去;虛煩為熱客胸中,未結為實,散漫為煩,是以身熱不去。六七日為欲解之時,以熱為虛煩,故云未欲解也。與梔子豉湯以吐除之。

白話文:

傷寒病發五六天,邪氣在體內的時候,如果大便瀉後,身體發熱退去,胸中空虛,表示病情將要好轉。如果大便瀉後,身體發熱退去,但心中絞痛,這是結胸症;如果身體發熱不退,心中絞痛,則是虛煩症。結胸是熱邪入侵胸中,形成實證,熱氣已經收斂到體內,所以身體表面的熱退了;虛煩則是熱邪入侵胸中,尚未形成實證,散漫發熱,所以身體發熱不退。傷寒病發六七天是病情要好轉的時候,如果發熱持續不退,就是虛煩,所以說「未欲解也」。用梔子豉湯可以將熱邪吐出。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下後,但腹滿而不心煩,即邪氣入里為裡實;但心煩而不腹滿,即邪氣在胸中為虛煩。既煩且滿,則邪氣壅於胸腹之間也。滿則不能坐,煩則不能臥,故(醫統本有「令」字)臥起不安。與梔子厚朴湯,吐煩泄滿。

梔子厚朴湯方:

梔子(十四枚,趙本作個,擘。味苦寒),厚朴(四兩,姜炙。趙本作炙,去皮,苦溫),枳實(四枚,水浸,去穰,炒。趙本作「炙令黃」,味苦寒)

白話文:

傷寒病發後,如果出現腹部飽滿但沒有心煩意亂,說明病邪入侵內臟,屬於內實證;如果出現心煩意亂但腹部不飽滿,說明病邪停留在胸中,屬於虛煩證。如果同時出現心煩意亂和腹部飽滿,說明病邪停留在胸腹部之間。腹部飽滿就坐立不安,心煩意亂就無法躺下,所以出現躺下不能安穩、起身也坐立不安的症狀。用梔子厚朴湯治療,可以疏解心煩、消除腹脹。

梔子厚朴湯方:

梔子厚朴湯的藥方:

  • 梔子(十四枚,趙本作個,擘,味苦寒):取十四枚梔子,掰開,性寒味苦。
  • 厚朴(四兩,姜炙,趙本作炙,去皮,苦溫):取四兩厚朴,用薑汁炙烤,去除外皮,性溫味苦。
  • 枳實(四枚,水浸,去穰,炒,趙本作「炙令黃」,味苦寒):取四枚枳實,用水浸泡後去除種子,炒至黃色,性寒味苦。

酸苦湧泄。梔子之苦,以湧虛煩;厚朴枳實之苦,以泄腹滿。

以上(趙本作「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丸藥不能除熱,但損正氣。邪氣乘虛留於胸中而未入深者,則身熱不去而微煩,與梔子乾薑湯,吐煩益正氣。

梔子乾薑湯方:

梔子(十四枚,趙本作「個」擘。味苦寒),乾薑(二兩。味辛熱)

苦以湧之,梔子之苦以吐煩。辛以潤之,乾薑之辛以益氣。

白話文:

酸苦味會導致身體的氣機上湧或下降。梔子的苦味可以治療虛煩,厚朴和枳實的苦味可以治療腹脹。

取梔子、厚朴、枳實三味藥材,以水三升半煎煮至一升半,去渣,分兩次服用。溫服第一次,若有嘔吐,則停止服用第二次。

對於傷寒患者,如果用丸藥大劑量瀉下,身體發熱不退,伴有輕微煩躁,可以用梔子乾薑湯治療。

丸藥雖然能瀉下,但也會損害正氣。邪氣乘虛而入,停留在胸中,尚未深入,就會導致身體發熱不退,並且伴有輕微煩躁。此時用梔子乾薑湯可以吐出煩躁之氣,並且益氣扶正。

梔子乾薑湯的組成如下:

梔子(十四枚,擘開。味苦寒),乾薑(二兩,味辛熱)。

梔子的苦味可以上湧,吐出煩躁之氣。乾薑的辛辣可以潤澤,益氣補虛。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病人舊微溏者,裡虛而寒在下也,雖煩則非蘊熱,故不可與梔子湯。《內經》曰: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後乃治其他病。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趙本注:「一作僻」)地者,真武湯主之。(趙本有「真武湯方」詳見本書卷六)

發汗不解仍發熱,邪氣未解也;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汗出亡陽也。裡虛為悸,上虛為眩,經虛為身瞤振振搖,與真武湯主之,溫經復陽。

白話文:

經常腹瀉的病人,是內虛寒氣在下面造成的,即使感到煩躁,也不是因為熱氣積聚,所以不能服用梔子湯。《內經》說:先出現腹瀉,然後再產生其他疾病的,要先治療其根本,調養好身體,然後再治療其他疾病。

第四段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趙本注:「一作僻」)地者,真武湯主之。(趙本有「真武湯方」詳見本書卷六)

太陽病發作,用汗法治療後,出汗卻止不住,病人仍然發燒,心慌,頭暈,身體發抖,想抓地,用真武湯治療。(真武湯的配方在本書第六卷中詳細記載)

第五段

發汗不解仍發熱,邪氣未解也;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汗出亡陽也。裡虛為悸,上虛為眩,經虛為身瞤振振搖,與真武湯主之,溫經復陽。

出汗止不住,而且還發燒,說明邪氣沒有消除;心慌、頭暈、身體發抖、想抓地,是出汗過多,導致陽氣虧虛。內虛引起心慌,上虛引起頭暈,經氣虛弱引起身體發抖,用真武湯治療可以溫經復陽。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津液不足也。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膀胱裡熱則淋,反以湯藥發汗,亡耗津液,增益(醫統本作「損」)客熱,膀胱虛燥,必小便血。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發汗則痓。(趙本作「汗出則痓」)

表虛聚熱,則生瘡,瘡家身疼如傷寒,不可發汗,發汗則表氣愈虛,熱勢愈甚,生風,故變痓也。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衄者,上焦亡血也。若發汗,則上焦津液枯竭,經絡乾澀,故額上陷,脈急緊。諸脈者,皆屬於目。筋脈緊急則牽引其目,故直視不能眴。眴瞬合目也。《針經》曰:陰氣虛則目不瞑,亡血為陰虛,是以不得眠也。

白話文:

咽喉乾燥的人,不能發汗。因為這表示體內津液不足。

尿路有熱的人,也不能發汗。如果發汗,可能會導致便血。

膀胱內部有熱,會引起尿瀉。若使用湯藥發汗,會耗損體內的津液,增加外來熱力,使得膀胱虛弱乾燥,必然出現小便出血的情況。

即使傷口患者感到全身疼痛,也不能發汗。發汗會使抽筋症狀加重。

表層虛弱而積聚熱力,則會形成傷口。傷口患者感到全身疼痛如同感冒症狀,但不能發汗。發汗會讓表層氣力更虛弱,熱力更加強烈,甚至可能引發抽筋。

鼻血患者不能發汗。如果發汗,鼻子上方會凹陷,脈搏會變得緊繃快速,眼睛無法閉合,無法入睡。

鼻血是上部身體血液流失的現象。若發汗,則會使得上部身體的津液枯竭,經絡乾澀,因此鼻子上方會凹陷,脈搏會變得緊繃快速。所有脈搏都與眼睛有關聯。脈搏緊繃時會拉扯到眼睛,所以眼睛無法閉合。《針經》提到,陰氣虛弱時眼睛難以閉合,血液流失表示陰氣虛弱,因此無法入睡。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針經》曰: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亡血發汗,則陰陽俱虛,故寒慄而振搖。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闕。(趙本注:「方本闕」)

汗者心之液,汗家重發汗,則心虛恍惚心亂;奪汗則無水,故小便已,陰中疼。

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蛔。(趙本注:「一作逆」)

病人有寒,則當溫散,反發汗,損陽氣,胃中冷,必吐蛔也。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白話文: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失血的人,不能發汗,發汗就會寒顫發抖。

《針經》曰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亡血發汗,則陰陽俱虛,故寒慄而振搖。

《針經》說:失血的人不會出汗,出汗的人不會失血。失血後再發汗,就會導致陰陽兩虛,因此會寒顫發抖。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闕。(趙本注「方本闕」)

容易出汗的人,如果反复發汗,必然會頭昏腦脹、心神不寧,小便減少,陰部疼痛。這裡應該搭配禹餘糧丸治療,但藥方缺失。(趙本注:方本缺失)

汗者心之液,汗家重發汗,則心虛恍惚心亂;奪汗則無水,故小便已,陰中疼。

汗液是心臟的津液,容易出汗的人反复發汗,就會導致心氣虛弱,頭昏腦脹、心神不寧;而失血後再發汗,則體內水分不足,導致小便減少,陰部疼痛。

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蛔。(趙本注「一作逆」)

病人有寒症,卻又反复發汗,導致胃寒,必然會吐出蛔蟲。(趙本注:也有版本寫作「逆」)

病人有寒,則當溫散,反發汗,損陽氣,胃中冷,必吐蛔也。

病人有寒症,應該用溫熱的方法散寒,反而發汗就會損傷陽氣,導致胃寒,必然會吐出蛔蟲。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本應該發汗,卻又使用瀉下藥物,這就屬於逆治;如果先發汗再治,就不算逆治。本應該先瀉下,卻反而用發汗的方法,這就屬於逆治;如果先瀉下再治,就不算逆治。

病在表者,汗之為宜,下之為逆;病在裡者,下之為宜,汗之為逆。經曰: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傷寒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者,以裡氣不足,必先救之,急與四逆湯。得清便自調,知裡氣已和,然後急與桂枝湯以救表,身疼者,表邪也。《內經》曰: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此以寒為本也。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趙本有「四逆湯方」詳見本書卷二)

白話文:

表症適合發汗,瀉下則不妥;裡症適合瀉下,發汗則不妥。古籍記載:陽氣旺盛陰氣虛弱,發汗會導致死亡,瀉下則可痊癒;陽氣虛弱陰氣旺盛,發汗則可痊癒,瀉下則會導致死亡。

傷寒患者瀉下後持續腹瀉,無法停止,並伴隨身體疼痛,應急救內臟;若背部疼痛,大便自行恢復正常,則應急救表面。救治內臟宜用四逆湯,救治表面宜用桂枝湯。

傷寒患者瀉下後持續腹瀉,無法停止,並伴隨身體疼痛,應急救內臟,因為內臟氣虛,需優先救治,應立即服用四逆湯。大便自行恢復正常,表示內臟氣已恢復,然後再服用桂枝湯救治表面,身體疼痛是表邪所致。《內經》記載:疾病發作而虛弱,治療應從表而及本,先治表面,再治根本,此以寒邪為根本。

病發熱、頭痛、脈象沉弱,若不退燒,身體疼痛,應救治內臟,宜服用四逆湯。

發熱頭痛,表病也。脈反沉者,里脈也。經曰: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脈反沉遲,故知愈也。見表病而得里脈則當瘥,若不瘥,為內虛寒甚也,與四逆湯救其里。

太陽病,先下之(趙本無「之」字)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趙本無「得」字)里未和,然後復下之。

冒者,郁也,下之則裡虛而亡血;汗之則表虛而亡陽。表裡俱虛,寒氣拂(醫統本作「怫」)郁,其人因致冒。《金匱要略》曰: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汗出則拂(醫統本作「怫」)郁之邪得解,則冒愈。《金匱要略》曰: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汗出表和而里未和者,然後復下之。

白話文:

發燒頭痛,是外感疾病。脈象反而沉陷的,是裡面的脈象。經書說:外感疾病,脈象應該浮大;現在脈象反而沉遲,所以知道病已經好了。出現外感疾病卻有裡面的脈象,就應該要好轉,如果沒有好轉,就是內虛寒氣很重,需要用四逆湯來救治裡面的寒氣。

太陽病,先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卻沒有好轉,又繼續發汗,這樣就會導致表裡都虛,病人因此會冒汗,冒汗出汗後就好了。這是因為汗出讓表面的陽氣和順了。因為裡面的陰氣還沒有和順,所以才需要再次用下瀉的方法治療。

冒汗,是氣鬱不通。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就會導致裡虛而失血;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就會導致表虛而失陽。表裡都虛,寒氣鬱積,病人因此會冒汗。《金匱要略》說:失血之後又發汗,寒氣太多,所以導致氣鬱不通而冒汗,出汗就能讓鬱積的邪氣消散,冒汗就會好。《金匱要略》說:冒汗的人想要好轉,一定要大汗淋漓。汗出讓表面的陽氣和順了,但是裡面的陰氣還沒有和順,所以才需要再次用下瀉的方法治療。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趙本注:「一作微」)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趙本注:「一作尺脈實」)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主之。(趙本無「主之」二字,又趙本注:「一云,用大柴胡湯」)

脈陰陽俱停無偏勝者,陰陽氣和也。經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今(醫統本有「脈」字)陰陽既和,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陽不足而陰有餘也,經曰:陽虛陰盛,汗之則愈。陰脈微者,陰不足而陽有餘也,經曰:陽盛陰虛,下之則愈。

白話文:

太陽病沒有痊癒,脈象陰陽都停滯,必須先出現寒戰,出汗後才能解病。但是陽脈微弱的,先出汗就解病;而陰脈微弱的,瀉下才能解病。如果想要瀉下,應該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

脈象陰陽都停滯,沒有偏勝的一方,表示陰陽氣血平和。經典中記載:寸口、關上、尺中三處,脈象的大小、浮沉、遲數都相等,這就是陰陽平和的脈象,即使病情嚴重也一定會痊癒。現在陰陽平和,必須先出現寒戰出汗才能解病。但是陽脈微弱的,代表陽氣不足而陰氣有餘,經典中記載:陽虛陰盛,出汗就能痊癒。陰脈微弱的,代表陰氣不足而陽氣有餘,經典中記載:陽盛陰虛,瀉下就能痊癒。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太陽中風,風並於衛,則衛實而榮虛。榮者陰也,衛者陽也。發熱汗出,陰弱陽強也。《內經》曰: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與桂枝湯解散風邪,調和榮衛。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趙本作「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與小柴胡湯主之。(趙本無「與」字)

病有在表者,有在裡者,有在表裡之間者。此邪氣在表裡之間,謂之半表半裡證。五六日,邪氣自表傳裡之時。中風者,或傷寒至五六日也。《玉函》曰:中風五六日,傷寒,往來寒熱,即是。或中風,或傷寒,非是傷寒再中風,中風復傷寒也。經曰: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者正是。

白話文:

疾病有表證、裡證和表裡證。邪氣在表裡之間,稱為半表半裡證。病發五六日,邪氣從表傳入裡的時候,如果患者中風,或者傷寒病發五六日,就會出現這種情況。《玉函》中記載:中風五六日,傷寒病發,寒熱往來交替,就是半表半裡證。患者可能是中風,也可能是傷寒,不是傷寒再中風,也不是中風再傷寒。經書中記載:傷寒中風,具有柴胡證的表現,只要出現其中一種症狀,就是柴胡證,不必全部具備。

謂或中風、或傷寒也。邪在表則寒,邪在裡則熱。今邪在半表半裡之間,未有定處,是以寒熱往來也。邪在表,則心腹不滿,邪在裡,則心腹脹滿。今止言胸脅苦滿,知邪氣在表裡之間,未至於心腹滿,言胸脅苦滿,知邪氣在表裡也。默默,靜也。邪在表,則呻吟不安,邪在裡,則煩悶亂。

《內經》曰:陽入之陰則靜。默默者,邪方自表之裡,在表裡之間也。邪在表則能食,邪在裡則不能食,不欲食者,邪在表裡之間,未至於必不能食也。邪在表,則不煩不嘔,邪在裡,則煩滿而嘔,(醫統本有「心」字)煩喜嘔者,邪在表方傳裡也。邪初入里,未有定處,則所傳不一,故有或為之證。

白話文:

意思是說,有可能是中風,也有可能是傷寒。邪氣在表層,就感覺寒冷,邪氣在內裡,就感覺發熱。現在邪氣在表裡之間,還沒有固定位置,所以才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邪氣在表層,就會感到心腹不滿,邪氣在內裡,就會感到心腹脹滿。現在只說胸脅苦滿,就知道邪氣在表裡之間,還沒有到達心腹滿的程度,說胸脅苦滿,就知道邪氣在表裡。默默無言,代表著平靜。邪氣在表層,就會呻吟不安,邪氣在內裡,就會煩悶不安。

《內經》說:陽氣進入陰氣則靜止。默默無言,代表著邪氣正從表層進入內裡,在表裡之間。邪氣在表層,就能夠吃飯,邪氣在內裡,就不能吃飯,不想要吃東西,代表著邪氣在表裡之間,還沒有到達完全不能吃飯的程度。邪氣在表層,就不會煩躁嘔吐,邪氣在內裡,就會煩悶脹滿並且嘔吐,(醫統本有「心」字)感到煩躁想嘔吐,代表著邪氣正從表層傳入內裡。邪氣剛開始進入內裡,還沒有固定位置,所以傳播的部位不固定,因此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症狀。

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即是此或為之證。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味苦,微寒),黃芩(三兩。味苦寒),人參(三兩。味甘溫),甘草(三兩,趙本有「炙」字。味甘平),半夏(半升,洗。味辛溫),生薑(三兩,切。味辛溫),大棗(十三,趙本醫統本並作「二」,枚,擘。味甘溫)

《內經》曰: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柴胡、黃芩之苦,以發傳邪之熱。里不足者,以甘緩之。人參、甘草之甘,以緩中和之氣。邪半入里則裡氣逆,辛以散之,半夏以除煩嘔;邪半在表,則榮衛爭之,辛甘解之,薑棗以和榮衛。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只要出現了柴胡證的症狀,無論是哪一種,都可判定為柴胡證。

小柴胡湯的藥方:

柴胡 (半斤,苦味,性寒),黃芩 (三兩,苦味寒性),人參 (三兩,甘味溫性),甘草 (三兩,趙本醫統本記載需炙,甘味平性),半夏 (半升,洗淨,辛味溫性),生薑 (三兩,切片,辛味溫性),大棗 (十三枚,趙本醫統本記載為兩枚,掰開,甘味溫性)

《內經》說:熱邪侵犯內部,用苦味藥物來發散它。柴胡和黃芩的苦味,可以發散傳播的邪熱。內虛不足,則用甘味藥物來緩和它。人參和甘草的甘味,可以緩和中氣,使之調和。邪氣半入內,則內氣逆上,用辛味藥物來散之,半夏可以消除煩躁嘔吐;邪氣半在表,則營衛氣不相和,用辛甘藥物來調和它,生薑和大棗可以和解營衛。

以上七味藥,用十二升水煎煮,煮至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每天服三次。

後加減法:(趙本無此四字)

若胸中煩而不嘔,(趙本有「者」字)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

胸中煩而不嘔,熱聚而氣不逆也。甘者令人中滿,方熱聚,無用人參之補;辛散逆氣,既不嘔,無用半夏之辛溫。熱宜寒療,聚宜苦,栝蔞實苦寒,以泄胸中蘊熱。

若渴者,(趙本無「者」字)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

半夏燥津液,非渴者所宜。人參甘而潤,栝蔞根苦而涼,徹熱生津,二物為當。

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

去黃芩惡寒中,加芍藥以通壅。

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

白話文:

後加減法:

(趙本無此四字)

如果胸中煩悶卻不嘔吐,(趙本有「者」字)去掉半夏、人參,加入栝蔞實一枚。

胸中煩悶卻不嘔吐,是因為熱氣聚集在胸中,但氣機不逆。甘味的食物會讓人感到腹脹,而此方熱氣聚集,不用人參補益;辛味散解逆氣,既然不嘔吐,也不用半夏的辛溫之性。熱宜寒療,聚集宜苦,栝蔞實苦寒,可以泄去胸中蘊熱。

如果感到口渴,(趙本無「者」字)去掉半夏,加入人參,合前藥物成四兩半,再加入栝蔞根四兩。

半夏燥津液,不適合口渴的人。人參甘潤,栝蔞根苦涼,可以清熱生津,二者為最佳選擇。

如果腹中疼痛,去掉黃芩,加入芍藥三兩。

去掉黃芩是因為黃芩會引起惡寒,加入芍藥可以通暢阻塞之氣。

如果脅下痞硬,去掉大棗,加入牡蠣四兩。

甘,令人中滿痞者,去大棗之甘。咸以軟之,痞硬者,加牡蠣之咸。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

飲而水蓄不行為悸,小便不利。《內經》曰:腎欲堅。急食苦以堅腎,則水益堅,故去黃芩。淡味滲泄為陽,茯苓甘淡以泄伏水。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趙本有「枝」字)三兩,溫覆取(趙本無「取」字)微汗愈。

不渴者,里和也,故去人參。外有微熱,表未解也,加桂以發汗。

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咳者,氣逆也。甘則壅氣,故去人參、大棗。《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肺寒則咳,散以辛熱,故易生薑以乾薑之熱也。

白話文:

如果覺得甜膩、胸口飽脹,就去除大棗的甜味。鹹味能軟化,如果胸口硬結,就加入牡蠣的鹹味。

如果心悸、小便不順暢,就去除黃芩,加入茯苓四兩。

如果喝水後卻無法排出,並且心悸、小便不順暢。《內經》說:腎臟喜歡堅固。趕快吃苦味的食物來堅固腎臟,這樣水就會更容易排出,所以要去除黃芩。淡味可以滲透排泄,茯苓甘淡可以排泄積水。

如果沒有口渴,但身體外側有微熱,就去除人參,加入桂枝三兩,溫溫覆蓋,微微出汗就會好轉。

沒有口渴,代表內部已經調和,所以要去除人參。身體外側有微熱,代表表證還沒有解除,要加入桂枝來發汗。

如果咳嗽,就去除人參、大棗、生薑,加入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咳嗽是氣逆,甜味容易壅塞氣機,所以要去除人參、大棗。《內經》說:肺臟喜歡收斂,趕快吃酸味的食物來收斂它。五味子的酸味可以收斂逆氣。肺寒會咳嗽,要用辛熱散寒,所以用乾薑的熱性來代替生薑。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趙本作「嘿嘿」)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趙本注:「一云臟腑相違,其病必下,脅膈中痛」)小柴胡湯主之。

人之氣血隨時盛衰,當月郭空之時,則為血弱氣盡,腠理開疏之時也。邪氣乘虛,傷人則深。《針經》曰: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血氣虛,衛氣去,形獨居,肌肉減,皮膚緩,腠理開,毛髮殘,瞧理薄,(醫統本有「煙」字)垢落,當是時遇賊風,則其入深者是矣。邪因正虛,自表之裡,而結於脅下,與正分爭,作往來寒熱。

白話文:

血氣虛弱,身體表面的毛孔張開,邪氣乘虛而入,與正氣相抗衡,停留在脅肋部位,正邪交戰,導致反覆發熱發冷,沒有精神,不想吃東西。內臟互相聯繫,疼痛會向下蔓延,邪氣向上,疼痛向下,所以會嘔吐。小柴胡湯可以治療這種病症。

人體的氣血會隨著時間而盛衰,每個月月經結束後,血氣虛弱,毛孔疏鬆,正是邪氣趁虛而入的時候。邪氣趁虛而入,對人體的傷害會很深。 《針經》中說:月經結束時,就像海水向東流去一樣,人體的血氣虛弱,防衛的氣消失了,身體獨自留著,肌肉減少,皮膚鬆弛,毛孔張開,頭髮稀疏,皮膚薄,污垢脫落。在這個時候遇到冷風,邪氣就會侵入身體深處。邪氣趁著正氣虛弱,從表層進入內部,停留在脅肋部位,與正氣爭鬥,導致反覆發熱發冷。

默默不欲飲食,此為自外之內。經絡與臟腑相連,氣隨經必傳於裡,故曰其痛下。痛,一作病。邪在上焦為邪高,邪漸傳裡為痛下,裡氣與邪氣相搏,逆而上行,故使嘔也。與小柴胡湯,以解半表半裡之邪。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趙本無「也」字)以法治之。

服小柴胡湯,表邪已而渴,里邪傳於陽明也,以陽明治之。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而飲水(趙本作「飲水而嘔者」)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谷者噦。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則邪氣在半表半裡,未為實,反二三下之,虛其胃氣,損其津液,邪蘊於裡,故不能食而脅下滿痛。胃虛為熱蒸之,熏發於外,面目及身悉黃也。頸項強者,表仍未解也。小便難者,內亡津液。雖本柴胡湯證,然以裡虛,下焦氣澀而小便難,若與柴胡湯,又走津液,後必下重也。

白話文:

病人不願意吃東西,這是外邪入侵內體的表現。經絡和臟腑相連,氣血沿著經絡傳入內臟,因此疼痛會往下走。邪氣在上焦為表邪,邪氣漸漸傳到裡邊就成了裡痛,裡面的氣和邪氣相搏,逆流而上,所以會嘔吐。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半表半裡的邪氣。

服用柴胡湯後,如果口渴,屬於陽明經的症狀,要按照陽明經的治療方法。

服用小柴胡湯後,表邪已解但仍口渴,說明裡邪已經傳到了陽明經,要用陽明經的治療方法。

病人得病六七天,脈象遲緩浮弱,怕風寒,手腳溫暖,醫生已經治療兩三次,但病人仍然無法進食,且脅肋下脹痛,面容和身體發黃,頸項僵硬,小便困難,可以用柴胡湯治療。如果病人後來出現大便不通,本來口渴卻喝水就嘔吐,就不能再用柴胡湯。如果吃飯時有噯氣,也不適合用柴胡湯。

病人得病六七天,脈象遲緩浮弱,怕風寒,手腳溫暖,說明邪氣在半表半裡,還沒有轉為實證。如果反复治療兩三次,反而會損傷胃氣,消耗津液,邪氣就會蘊積在裡邊,導致無法進食,脅肋下脹痛。胃虛會引起熱氣蒸騰,熏蒸到外邊,使面容和身體發黃。頸項僵硬說明表邪還沒有完全解開。小便困難是因為體內津液損耗。雖然這是柴胡湯的證候,但由於裡邊虛弱,下焦氣機不暢導致小便困難,如果再用柴胡湯,會繼續消耗津液,導致以後大便不通。

不因飲水而嘔者,柴胡湯證。若本因飲而嘔者,水停心下也。《金匱要略》曰: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飲水者,水停而嘔;食谷者,物聚而噦,皆非小柴胡湯所宜,二者皆柴胡湯之戒,不可不識也。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身熱惡風,頸項強者,表未解也;脅下滿而渴者,里不和也。邪在表則手足通熱,邪在裡則手足厥寒;今手足溫者,知邪在表裡之間也。與小柴胡湯以解表裡之邪。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趙本無「者」字)先與奔豚;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病人沒有因為喝水而嘔吐,就是柴胡湯的症狀。假如本就因為喝水而嘔吐,則是水停留在心下。

《金匱要略》記載:先感到口渴然後才嘔吐,是水停留在心下,屬於「飲家」。喝水的人,因為水停滯而嘔吐;吃穀物的人,因為食物積聚而噯氣,這兩種情況都不適合使用小柴胡湯,都是使用小柴胡湯的禁忌,不可不知。

傷寒病發四五天,身體發熱怕風,脖子僵硬,脅肋部位脹滿,手腳溫熱且口渴,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身體發熱怕風,脖子僵硬,表示表證沒有解除;脅肋部位脹滿且口渴,表示裡證不和。邪氣在表則手腳溫熱,邪氣在裡則手腳厥寒;現在手腳溫熱,就知道邪氣在表裡之間。使用小柴胡湯來解除表裡之邪。

傷寒病發,陽脈澀,陰脈弦,通常會出現腹部急痛,先服用奔豚湯;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再服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脈陽澀、陰弦,而腹中急痛者,當作里有虛寒治之,與小建中湯,溫中散寒;若不瘥者,非裡寒也,必由邪氣自表之裡,裡氣不利所致,與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芍藥,以除傳裡之邪。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甘草(三趙本作「二」兩,炙。味甘平),大棗(十二枚,擘。味甘溫),芍藥(六兩。味酸微寒),生薑(三兩,切。味辛溫),膠飴(一升。味甘溫)

建中者,建脾也。《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膠飴、大棗、甘草之甘以緩中也。辛潤散也,榮衛不足,潤而散之,桂枝、生薑之辛,以行榮衛。酸收也、泄也,正氣虛弱,收而行之,芍藥之酸,以收正氣。

白話文:

小建中湯藥方

  •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
  • 甘草(三兩,炙。味甘平)
  • 大棗(十二枚,擘。味甘溫)
  • 芍藥(六兩。味酸微寒)
  • 生薑(三兩,切。味辛溫)
  • 膠飴(一升。味甘溫)

「建中」指的是健脾。

《內經》中說:脾胃喜緩,急則食甘以緩之。膠飴、大棗、甘草味甘,可以緩和脾胃。辛味潤散,榮衛不足,可以用辛味來潤澤散布,桂枝、生薑的辛味,可以運行榮衛。酸味收斂,泄瀉,正氣虛弱,可以用酸味來收斂行氣,芍藥的酸味,可以收斂正氣。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趙本無「膠」字)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柴胡證,是邪氣在表裡之間也,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但見一證,便宜與柴胡湯治之,不必待其證候全具也。

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趙本有「復」字)發熱汗出而解。

邪在半表半裡之間,為柴胡證,即未作裡實,醫便以藥下之;若柴胡證仍在者,雖下之不為逆,可復與柴胡湯以和解之。得湯,邪氣還表者,外作蒸蒸而熱,先經下,裡虛,邪氣欲出,內則振振然也。正氣勝、陽氣生,卻復發熱汗出而解也。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用七升水煮,煮到剩下三升,濾掉渣滓,加入膠飴,再用小火慢慢熬煮,讓膠飴溶化,溫熱後每次喝一升,一天喝三次。嘔吐的人不能喝建中湯,因為建中湯太甜了。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只要出現一種症狀就屬於柴胡證,不需要所有的症狀都出現。

柴胡證,指的是邪氣停留在表裡之間,可能會出現胸中煩躁而不嘔吐、口渴、腹部疼痛、脅肋下硬塊、心悸、小便不利、不渴但身體微熱、咳嗽等症狀,只要出現其中一種症狀,就可以用柴胡湯治療,不需要等到所有症狀都出現才治療。

如果原本是柴胡湯的病症,卻出現腹瀉,而柴胡證還沒有消失,可以再次服用柴胡湯,患者會感到身體發熱、發抖,之後發熱出汗,病就會痊癒。

邪氣停留在表裡之間,屬於柴胡證,還沒變成裡實證,醫生就用藥物瀉下;如果柴胡證還在,即使瀉下也不會逆行,可以再次服用柴胡湯來調和解表。服用柴胡湯後,邪氣回歸到體表的,會出現發熱、發抖的症狀,因為之前瀉下過,身體虛弱,邪氣想要出來,就會感到身體發抖。正氣逐漸恢復,陽氣也開始生長,最終會發熱出汗,病就會痊癒。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傷寒二三日,邪氣在表,未當傳裡之時,心中悸而煩,是非邪氣搏所致。心悸者,氣虛也;煩者,血虛也。以氣血內虛,與小建中湯先建其里。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趙本無「湯」字)嘔不止,心下急,(趙本注:「一云:嘔止小安」)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日數過多,累經攻下,而柴胡證不罷者,亦須先與小柴胡湯,以解其表。經曰:凡柴胡湯疾,(醫統本作「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者,(醫統本作「湯」)是也。嘔止者,表裡和也;若嘔不止,鬱郁微煩者,裡熱已甚,結於胃中也,與大柴胡湯下其裡熱則愈。

白話文:

太陽病(傷寒的一種),病程超過十幾天,病情反复出现两三次,之后四五天,仍然有柴胡证的症状(如發熱、口苦、脅肋脹滿等),就要先服用小柴胡湯。如果一直嘔吐不止,心口發熱急痛,而且鬱鬱寡歡,煩躁不安,說明病邪尚未完全解除,可以用大柴胡湯來攻下病邪,這樣就能痊癒。

日數過多,累經攻下,而柴胡證不罷者,亦須先與小柴胡湯,以解其表。經曰:凡柴胡湯疾,(醫統本作「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者,(醫統本作「湯」)是也。嘔止者,表裡和也;若嘔不止,鬱郁微煩者,裡熱已甚,結於胃中也,與大柴胡湯下其裡熱則愈。

如果病程過長,已經多次服用攻下藥物,但是柴胡證仍然没有消失,也需要先服用小柴胡湯,來解表。經書上說,凡是患了柴胡證的人,如果用攻下藥物治療,柴胡證没有消失,就要再次服用小柴胡湯。如果嘔吐停止,說明表裡調和了;如果嘔吐不止,而且鬱鬱寡歡,煩躁不安,說明裡熱很重,已經積聚在胃中,要用大柴胡湯來攻下裡熱,這樣才能痊癒。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味甘平),黃芩(三兩。味苦寒),芍藥(三兩。味酸,微寒),半夏(半升,洗。味辛溫),生薑(五兩,切。味辛溫),枳實(四枚,炙。味苦寒),大棗(十二枚,擘。醫統本有「味」字,甘溫),大黃(二兩。味苦寒,趙本無「大黃」一藥)

柴胡、黃芩之苦,入心而折熱;枳實、芍藥之酸苦,湧泄而扶陰。辛者散也,半夏之辛,以散逆氣;辛甘和也,薑棗之辛甘,以和榮衛。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趙本作「加」)大黃二兩。若不加大黃,(趙本無「大黃」二字)恐不為大柴胡湯也。(趙本無「也」字)

白話文:

大柴胡湯的配方包括柴胡、黃芩、芍藥、半夏、生薑、枳實、大棗,以及可能加入的大黃。柴胡和黃芩的苦味能入心降熱;枳實和芍藥的酸苦則能瀉下扶陰。半夏的辛味能散逆氣,生薑和大棗的辛甘則能調和營衛。將所有藥材以水煎煮,分三次服用。若不加 大黃,則可能無法達到大柴胡湯的效果。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趙本作「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趙本有「此」字)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趙本有「服」字)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趙本有「柴胡加芒硝湯方」詳見本書卷十)

傷寒十三日,再傳經盡,當解之時也。若不解,胸脅滿而嘔者,邪氣猶在表裡之間,此為柴胡湯證;若以柴胡湯下之,則更無潮熱自利。醫反以丸藥下之,虛其腸胃,邪氣(醫統本作「熱」)乘虛入腑,日晡所發潮熱,熱已而利也。潮熱雖為熱實,然胸脅之邪未已,故先與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以下胃熱。

白話文:

傷寒病發十三天了,病情沒有好轉,胸部和脅肋部位感到滿悶,還伴隨嘔吐,每天下午發作潮熱,之後稍微腹瀉。這原本是柴胡證,應該要用藥物治療,但是治療後沒有好轉,反而腹瀉加重,可見醫生用丸藥瀉下,並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潮熱屬於實熱,應該先服用小柴胡湯來解除外邪,然後再用柴胡加芒硝湯來治療。

傷寒十三日,再傳經盡,當解之時也。若不解,胸脅滿而嘔者,邪氣猶在表裡之間,此為柴胡湯證;若以柴胡湯下之,則更無潮熱自利。醫反以丸藥下之,虛其腸胃,邪氣乘虛入腑,日晡所發潮熱,熱已而利也。潮熱雖為熱實,然胸脅之邪未已,故先與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以下胃熱。

傷寒病發十三天,已經過了傳經階段,應該要開始好轉了。如果沒有好轉,還出現胸部和脅肋部位滿悶、嘔吐的情況,就說明邪氣還在表裡之間,這是柴胡湯證。如果用柴胡湯治療,就不會再出現潮熱和腹瀉。醫生反而用丸藥瀉下,反而損傷了腸胃,讓邪氣趁虛而入,導致每天下午發作潮熱,熱退後就腹瀉。雖然潮熱屬於實熱,但胸部和脅肋部位的邪氣還沒有完全消除,所以先用小柴胡湯來解除外邪,然後再用柴胡加芒硝湯來瀉胃熱。

傷寒十三日不解,(趙本無「不解」二字)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傷寒十三日再傳經盡,謂之過經。譫語者,陽明胃熱也,當以諸承氣湯下之。若小便利者,津液偏滲,大便當硬,反下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也。下利,脈微而厥者,虛寒也,今脈調和,則非虛寒,由腸虛胃熱,協熱而利也,與調胃承氣湯以下胃熱。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趙本有「其」字)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方。(趙本注:「後云:解外宜桂枝湯」)

白話文:

伤寒病持续十三天没有好转,而且已经过了经期,还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这是因为体内有热气,应该用汤药来泻下。如果病人小便量少,大便应该硬,反而出现腹泻,脉象平和,说明医生用丸药来泻下是不对的。如果病人本身就腹泻,脉象应该微弱虚弱,现在反而平和,说明体内实热,应该用调胃承气汤来治疗。

伤寒病持续十三天,经过了所有的经期,称为过经。神志不清,是阳明胃热,应该用承气汤来泻下。如果病人小便量少,是津液外泄,大便应该硬,反而出现腹泻,说明医生用丸药来泻下。腹泻,脉象微弱虚弱,是虚寒,现在脉象平和,说明不是虚寒,而是肠虚胃热,热气聚集导致腹泻,应该用调胃承气汤来泻下胃热。

太阳病没有好转,热气积聚在膀胱,病人像发狂一样,血从下部流出,流出来后病情就会好转。如果外感症状没有缓解,还不能攻邪,应该先解表。解表之后,只有小腹紧结,才能攻邪,应该用桃核承气汤。

太陽,膀胱經也。太陽經邪熱不解,隨經入腑,為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者,為未至於狂,但不寧爾。經曰:其人如狂者,以熱在下焦,太陽多熱,熱在膀胱,必與血相搏,若血不為蓄,為熱迫之則血自下,血下則熱隨血出而愈。若血不下者,則血為熱搏,蓄積於下,而少腹急結,乃可攻之,與桃核承氣湯,下熱散血。

《內經》曰: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後調其內。此之謂也。

桃核承氣湯方:

桃人(人趙本作仁,五十個,去皮尖。味甘平),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大黃(四兩),芒硝(二兩),甘草(二兩,炙)

甘以緩之,辛以散之。少腹急結,緩以桃人之甘;下焦蓄血,散以桂枝辛熱之氣,(醫統本作「桂枝之辛,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熱甚搏血,故加二物於調胃承氣湯中也。

白話文:

太陽經是膀胱經。如果太陽經的邪熱無法消除,就會沿著經脈進入臟腑,導致膀胱熱結,病人就像發狂一樣,雖然還沒到真正發狂的地步,但會非常不安。經書上說,病人像發狂一樣,是因為熱氣在下焦,太陽經的熱氣很多,熱氣在膀胱裡,就會與血液相搏。如果血液沒有被積蓄起來,就會被熱氣逼迫而流出來,血液流出來,熱氣就會隨著血液流出而痊癒。如果血液不流出來,就會被熱氣搏擊,積蓄在下焦,導致少腹疼痛緊結,就可以用藥物來攻治。可以使用桃核承氣湯來向下引熱氣,散瘀血。

《內經》說,從外向內而盛於內部的病症,應該先治療外在,然後調節內在。這就是這個道理。

桃核承氣湯的藥方如下: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味甘平),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大黃(四兩),芒硝(二兩),甘草(二兩,炙)

用甘草來緩和病情,用桂枝來散寒。少腹疼痛緊結,用甘草來緩和;下焦蓄血,用桂枝的辛熱之氣來散寒。(醫統本作「桂枝之辛,大熱之氣」)用寒性藥物來治療熱症。因為熱氣很盛,搏擊血液,所以要在調胃承氣湯中加入這兩種藥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傷寒八九日,邪氣已成熱,而復傳陽經之時,下之虛其里而熱不除。胸滿而煩者,陽熱客於胸中也;驚者,心惡熱而神不守也;小便不利者;裡虛津液不行也;譫語者,胃熱也;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陽氣內行於里,不營於表也。與柴胡湯以除胸滿而煩,加龍骨、牡蠣、鉛丹,收斂神氣而鎮驚;加茯苓以行津液、利小便;加大黃以逐胃熱、止譫語;加桂枝以行陽氣而解身重。錯雜之邪,斯悉愈矣。

白話文:

將五味藥材用水七升煮到剩二升半,去渣,加入芒硝,再用小火煮至微沸。熄火後,先溫服五合,一天服用三次,應該會有輕微的通便效果。

如果傷寒發病八九天,已經用瀉藥治療,但仍然胸悶煩躁、驚慌失措,小便不暢,胡言亂語,全身沉重,無法翻身,就可以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來治療。

因為傷寒發病八九天,邪氣已經化為熱邪,又傳到了陽經,如果用瀉藥就會損傷脾胃,熱邪也無法去除。胸悶煩躁是陽熱停滯在胸中;驚慌失措是因為心臟受熱,神志不安;小便不暢是因為脾胃虛弱,津液無法輸布;胡言亂語是因為胃部有熱;全身沉重無法翻身是因為陽氣內陷,無法散布到體表。所以用柴胡湯去除胸悶煩躁,再加龍骨、牡蠣、鉛丹收斂神志,鎮定驚慌;加茯苓利水行津,通暢小便;加黃連清熱解毒,止住胡言亂語;加桂枝溫陽散寒,解除全身沉重。各種雜亂的邪氣,都能夠被治癒。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半夏(二合,趙本有半字,洗),大棗(六枚,趙本有「擘」字),柴胡(四兩),生薑(一兩半,趙本有「切」字),人參(一兩半,趙本有黃芩一兩),龍骨(一兩半),鉛丹(一兩半),桂枝(一兩半,去皮),茯苓(一兩半),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煅,趙本醫統本並作「熬」字)

上十一(趙本作「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二(趙本作「兩」)沸,去滓,溫服一升。(趙本句下有「本云:柴胡湯,今加龍骨等」十字)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白話文: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的藥方如下:半夏二合洗淨,大棗六枚,柴胡四兩,生薑一兩半切片,人參一兩半,龍骨一兩半,鉛丹一兩半,桂枝一兩半去皮,茯苓一兩半,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煅燒。以上十一味藥材,用八升水煮成四升,再加入切成棋子大小的大黃,煮沸兩次,去渣,溫服一升。

此方適用於傷寒腹滿神志不清,脈象浮緊的病人,這是肝氣乘脾所致,稱為「縱」,可以用針刺期門穴。

腹滿譫語者,脾胃疾也。浮而緊者,肝脈也。脾病見肝脈,木行乘土也。經曰:水行乘火,木行乘土,名曰縱。此其類矣。期門者,肝之募,刺之以瀉肝經盛氣。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肺病也。大渴欲飲水,肝氣勝也。《玉函》曰:作大渴,欲飲酢漿,是知肝氣勝也。傷寒欲飲水者愈,若不愈而腹滿者,此肝行乘肺,水不得行也。經曰:木行乘金,名橫,刺期門,以瀉肝之盛氣,肝肺氣平,水散而津液得通,外作自汗出,內為小便利而解也。

白話文:

肚子胀满还胡言乱语,是脾胃有病。如果脉象浮紧,则是肝经有病。脾病出现肝脉的症状,是因为木气克土,就像经书上说“水克火,木克土,称为纵”,这种情况也是一样的。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针刺它可以泻掉肝经的盛气。

伤寒发热,畏寒怕冷,口渴想喝水,肚子一定胀满,还会自汗,小便频繁,病想要好转,这是肝气克肺,称为横,刺期门穴。

伤寒发热,畏寒怕冷,是肺病。口渴想喝水,是因为肝气旺盛。《玉函》中说:“感到口渴,想喝醋浆,说明肝气旺盛。”伤寒患者想喝水,病情会好转,如果没好转还肚子胀满,这是肝气克肺,水液无法正常运行。经书上说“木克金,称为横”,刺期门穴,泻掉肝经的盛气,肝肺气平,水液得以流通,外表现为自汗,内则小便频繁而病愈。

太陽病二日,反躁,反(趙本作「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趙本注「一作二日內燒瓦熨背,大汗出,火氣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已(趙本作「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太陽病二日,則邪在表,不當發躁,而反躁者,熱氣行於里也。反熨其背而發汗,大汗出,則胃中乾燥,火熱入胃,胃中燥熱,躁煩而譫語,至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火邪勢微,陰氣復生,津液得復也,故為欲解。火邪去,大汗出,則愈。若從腰以下不得汗,則津液不得下通,故欲小便不得,熱氣上逆而反嘔也。

白話文:

太陽病發病兩天,卻出現躁動不安,還用熱物熨背,導致大量出汗,熱氣侵入胃部,胃液枯竭,躁動煩悶,必然會胡言亂語。十天左右,身體顫抖、腹瀉,這是病症要解的徵兆。因此,患者從腰部以下無法出汗,想小便卻排不出來,還會反胃,甚至失禁,腳底怕風,大便乾燥,小便次數應該多卻反而不多或排不出來,大便排完後頭部劇烈疼痛,腳心發熱,這是因為陽氣下沉的緣故。

太陽病發病兩天,邪氣應該停留在體表,不應該出現躁動,而出現躁動,表示熱氣已經侵入內臟了。用熱物熨背發汗,大量出汗,會導致胃部乾燥,火熱侵入胃部,胃部乾燥灼熱,躁動煩悶並胡言亂語,持續十天左右,身體顫抖、腹瀉,這是火邪勢力減弱,陰氣恢復,津液也得到補充的表現,所以是病症要解的徵兆。火邪消退,大量出汗,病情就會好轉。如果從腰部以下無法出汗,說明津液無法向下流通,所以想小便卻排不出來,熱氣上逆導致反胃。

欲失溲、足下惡風者,氣不得通於下而虛也。津液偏滲,令大便硬者,小便當數。經曰: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也。

此以火熱內燥,津液不得下通,故小便不數及不多也。若火熱消,津液和,則結硬之便得潤,因自大便也。便已,頭卓然而痛者,先大便硬,則陽氣不得下通,既得大便,則陽氣降下,頭中陽虛,故卓然而痛。穀氣者,陽氣也。先陽氣不通於下之時,足下惡風,今陽氣得下,故足心熱也。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白話文:

想要頻繁地小便,而且腳底怕風,說明氣無法順利下行,導致虛弱。體內的津液偏向滲出,造成大便乾燥,因此小便次數就會增加。古書上說:「小便頻繁的人,大便一定會乾燥。」

這屬於內火旺盛導致體內乾燥,津液無法下行,所以小便次數不多或不頻繁。如果內火消退,津液恢復正常,就會滋潤乾燥的大便,使大便恢復正常。排便後突然頭疼,是因為先前大便乾燥,陽氣無法下行,排便後陽氣下降,頭部陽氣虛弱,所以才會突然疼痛。穀氣就是陽氣。先前陽氣無法下行的時候,腳底怕風,現在陽氣下行,所以腳心就會發熱。

太陽病中風,用火熱的方法發汗,邪風被火熱逼迫,血氣外溢,失去正常狀態,兩個陽氣互相熏灼,就會導致身體發黃。陽氣盛則容易鼻出血,陰氣虛則小便困難,陰陽都虛弱耗竭,身體就會變得乾燥。如果只有頭部出汗,汗液流到脖子就回來了,腹部脹滿微喘,口乾舌燥,或者大便不暢,時間久了會神志不清,嚴重者會出現嘔吐,手腳躁動不安,抓衣服摸床,小便頻繁,這種情況是可以治療的。

風為陽邪,因火熱之氣,則邪風愈甚,迫於血氣,使血氣流溢,失其常度。風與火氣,謂之兩陽。兩陽相熏灼,熱發於外,必發身黃。若熱搏於經絡為陽盛外熱,迫血上行必衄;熱搏於內者,為陰虛內熱,必小便難。若熱消血氣,血氣少為陰陽俱虛,血氣虛少,不能榮於身體,為之枯燥。

三陽經絡至頸,三陰至胸中而還,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者,熱氣炎上,搏陽而不搏於陰也。《內經》曰: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腹滿微喘者,熱氣內郁也。《內經》曰:火氣內發,上為口乾咽爛者,火熱上熏也。熱氣上而不下者,則大便不硬。若熱氣下入胃,消耗津液,則大便硬,故云或不大便。

白話文:

風屬於陽邪,因為火熱的氣息,就會使邪風更加嚴重,逼迫血氣,導致血氣外溢,失去正常的狀態。風和火氣,都屬於陽性,兩者相互熏灼,熱氣發散於外,就會出現皮膚發黃。如果熱氣阻塞經絡,屬於陽盛外熱,迫使血液上行,就會出現鼻出血;如果熱氣阻塞在內部,屬於陰虛內熱,就會出現小便困難。如果熱氣消耗血氣,血氣不足就變成陰陽俱虛,血氣虛少,不能滋養身體,就會導致身體乾燥。

三陽經絡到達頸部,三陰經絡到達胸部然後返回,如果只有頭部出汗,汗液從脖子處返回,就是熱氣炎上,侵襲陽氣而不侵襲陰氣。《內經》說:所有腹部脹大的情況,都屬於熱氣。腹部滿脹,呼吸微喘,就是熱氣鬱結在內部。《內經》說:火氣內發,向上就會出現口乾舌燥,這是火熱向上熏蒸的表現。熱氣向上而不向下,就會導致大便不硬。如果熱氣向下進入胃部,消耗津液,就會出現大便乾燥,所以有的時候會出現便秘。

久則胃中躁(醫統本作「燥」)熱,必發譫語。《內經》曰:病深者,其聲噦。火氣大甚,正氣逆亂則噦。《內經》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火熱大甚,故手足躁擾,捻衣摸床,擾亂也。小便利者,為火未劇,津液未竭而猶可治也。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趙本作「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傷寒脈浮,責邪在表,醫以火劫發汗,汗(熊校記:醫以火劫發汗,汗出,大出者亡其陽。汪本大上刪「出」字,非)大出者,亡其陽。汗者,心之液。亡陽則心氣虛,心惡熱,火邪內迫,則心神浮越,故驚狂,起臥不安,與桂枝湯,解未盡表邪;去芍藥,以芍藥益陰,非亡陽所宜也;火邪錯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陽氣亡脫,加龍骨、牡蠣之澀以固之。《本草》云:澀可去脫。

白話文:

長時間的胃部燥熱,會導致病人發出胡言亂語。《內經》指出,病情嚴重時,患者的聲音會嘶啞。火熱之氣過盛,使得正氣失調,就會出現嘶啞的聲音。《內經》還提到,四肢是身體陽氣的基礎。當陽氣過盛時,四肢會感到實滿,如果火熱程度極高,就會讓手腳感到煩躁不寧,甚至會不斷抓衣服、摸牀,表現出混亂的情況。尿頻表示火勢尚未嚴重,津液尚未完全耗盡,還有治療的機會。

若遇到傷寒症狀,脈象呈現浮現,醫生使用火熱的方法強迫治療,會導致陽氣流失,引起驚嚇和狂躁,使病人坐臥不安。這種情況下,應使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來進行治療。

遇到傷寒症狀,脈象呈現浮現,說明邪氣在體表,醫生使用火熱的方法迫使發汗,若汗出量過大,會導致陽氣流失。汗液是心臟的津液,流失陽氣等同於心氣虛弱,心臟不耐受熱氣,加上內在的火熱邪氣逼迫,心神浮越,因此產生驚嚇和坐臥不安。使用桂枝湯來解除尚未完全解除的表邪,去除芍藥,因為芍藥有滋陰作用,但對流失陽氣的情況並非適用;加上蜀漆的辛味來疏散火邪;對陽氣流失的情況,加入龍骨、牡蠣的收斂作用來穩定陽氣。根據《本草》的記載,收斂可以防止陽氣流失。

龍骨、牡蠣之屬是也。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趙本作「牡蠣龍骨」)救逆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牡蠣(五兩,熬。味酸鹹),龍骨(四兩。味甘平),大棗(十二枚,擘),蜀漆(三兩,洗去腳,趙本醫統本並作腥。味辛平)

上為末,(趙本作「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趙本有「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十六字)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趙本無「者」字)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白話文:

龍骨、牡蠣等藥材是屬於同一類的。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牡蠣(五兩,熬。味酸鹹),龍骨(四兩。味甘平),大棗(十二枚,擘),蜀漆(三兩,洗去腳,味辛平)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煮到剩二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這種病症表現為傷寒,脈象不弦緊而虛弱。虛弱的人一定會口渴,被火氣逼迫的人會神志不清。虛弱的人發燒,脈象浮,解渴應當出汗。痊癒。

形作傷寒,謂頭痛身熱也。脈不弦緊,則無傷寒表脈也。經曰:諸弱發熱,則脈弱為裡熱,故云弱者必渴。若被火氣,兩熱相合,搏(熊校記:傳於胃中,汪本傳改搏,非是)於胃中。胃中躁煩,必發譫語。脈弱發熱者,得脈浮,為邪氣還表,當汗出而解矣。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

此火邪迫血而血下行者也。太陽病用火熏之,不得汗,則熱無從出。陰虛被火,必發躁也。六日傳經盡,至七日再到太陽經,則熱氣當解。若不解,熱氣迫血下行,必清血清廁也。

脈浮熱甚,(趙本有「而」字)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唾血。

白話文:

如果表現出傷寒的症狀,指的是頭疼發熱。如果脈象不弦緊,則沒有傷寒表證的脈象。經書上說:凡是體弱發熱,脈象虛弱就是裡熱,所以說體弱的人一定會口渴。如果被火氣侵襲,兩種熱氣相合,就會在胃中交搏。胃中躁動煩亂,必然會出現神志不清說胡話。脈象虛弱發熱的人,如果摸到脈象浮,表示邪氣又回到表面,應該要讓病人出汗來解除病症。

太陽病,用火熏烤,不能出汗,病人一定會躁動不安,到經絡不通暢時,一定會出現吐血的症狀,稱為火邪。

這種火邪迫使血液向下流動,所以會出現吐血的症狀。太陽病用火熏烤,不能出汗,熱氣就無處發散。陰虛被火氣侵襲,就會出現躁動不安。病邪經過六天傳遍全身經絡,到第七天又回到太陽經,熱氣應該會消退。如果沒有消退,熱氣就會迫使血液向下流動,必然會出現吐血和便血。

脈象浮,熱氣很盛,反而用灸法治療,這就是用實法治療。用實法治療虛症,因為火氣而導致病情加重,必然會出現咽喉乾燥,吐血的症狀。

此火邪迫血而血上行者也。脈浮,熱甚為表實,醫以脈浮為虛,用火灸之,因火氣動血,迫血上行,故咽燥唾血。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微數之脈,則為熱也。灸則除寒,不能散熱,是慎不可灸也。若反灸之,熱因火則甚,遂為煩逆。灸本以追虛,而復逐熱為實,熱則傷血,又加火氣,使血散脈中,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氣血消散,不能濡潤筋骨,致骨焦筋傷,血散而難復也。

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白話文:

脈象微弱而數,表示體內有熱症。火灸只能去除寒邪,不能散熱,因此不可用火灸。反之,如果用火灸,熱症會因火氣而更加嚴重,導致煩躁逆亂。火灸本意是追逐虛證,但反而會驅趕熱證,使實症加重。熱症會傷及血液,再加上火氣,會導致血液散失於脈中。氣主溫煦,血主濡潤,氣血消散後,無法滋潤筋骨,造成骨骼焦枯、筋脈受損,血液散失而難以恢復。

第四段

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脈象浮,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如果用火灸,邪氣無處可出,反而會因火氣而加重,病症會集中在腰部以下,導致肢體沉重麻木,稱為火逆。

脈浮在表,宜以汗解之。醫以火灸取汗而不得汗,邪無從出,又加火氣相助,則熱愈甚,身半以上,同天之陽,半身以下,同地之陰,火性炎上,則腰以下陰氣獨治,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也。

欲自解者,必當先煩,(趙本有「煩」字)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趙本無「也」字)

煩,熱也。邪氣還表,則為煩熱,汗出而解。以脈浮,故為邪還表也。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趙本有「桂枝加桂湯方」詳見本書卷十)更加桂二兩。(趙本有「也」字)

白話文:

如果脈象浮在表層,就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醫生用火灸的方法取汗,卻得不到汗,邪氣無處可出,又加上火氣的助長,就會讓熱症更加嚴重。身體上半部分,如同天空的陽氣,下半部分,如同大地的陰氣。火性向上炎燒,所以腰部以下的陰氣獨自受治,因此腰部以下一定會感到沉重而麻痺。

想要自行解病,就必須先出現發熱的症狀,才能出汗而解。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脈象浮,所以知道出汗就可以解病。

發熱,就是指熱症。邪氣回到表層,就會造成發熱,出汗後就可以解除。因為脈象浮,所以知道邪氣已經回到表層。

用燒針的方法逼出汗,針刺的地方會被寒氣入侵,出現核狀隆起並且發紅的症狀,就會引發奔豚症。如果氣從小腹向上衝擊心臟,就在核狀隆起的地方各灸一壯,並服用桂枝加桂湯,還要再加桂枝二兩。

燒針發汗,則損陰血,而驚動心氣。針處被寒,氣聚而成核。心氣因驚而虛,腎氣乘寒氣而動,發為奔豚。《金匱要略》曰:病有奔豚,從驚發得之。腎氣欲上乘心,故其氣從少腹上衝心也。先灸核上,以散其寒,與桂枝加桂湯,以泄奔豚之氣。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先火為逆,復以下除之,裡氣因虛,又加燒針,裡虛而為火熱所煩,故生煩躁,與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以散火邪。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一兩,趙本有「去皮」二字),甘草(二兩,趙本有「炙」字),牡蠣(二兩,熬),龍骨(二兩)

白話文:

如果用燒針的方法發汗,就會損傷陰血,並且驚動心氣。針灸的地方受到寒氣侵襲,氣積聚在一起就會形成核。心氣因為驚嚇而虛弱,腎氣乘著寒氣而向上運行,就會出現奔豚的症狀。《金匱要略》中說:奔豚病是由於驚嚇引起的。腎氣想要向上衝擊心臟,所以氣從小腹向上衝擊心臟。應先灸核上,以散寒,再服用桂枝加桂湯,以疏泄奔豚之氣。

如果火氣逆上,用下瀉的方法治療,由於燒針而導致煩躁不安,可以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來治療。

先有火氣逆上,再用下瀉的方法去除,內裡氣虛,又用燒針的方法,內裡虛弱,又受到火熱的困擾,所以產生煩躁,可以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來散除火邪。

桂枝一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牡蠣二兩,熬制;龍骨二兩。

註釋

  • 奔豚:一種病症,指氣從小腹上衝心臟,導致心慌、氣短、胸悶等症狀。
  • 火逆:指火氣逆上,導致上熱下寒的症狀。
  • 裡氣:指內臟的氣。
  • 火邪:指火熱的邪氣。
  • 桂枝加桂湯:由桂枝、桂枝、甘草、大棗、生姜、生薑等組成。

總結

这段古文主要讲述了两种病症的治疗方法:奔豚病和火逆所致的烦躁。文中强调了烧针发汗的弊端,以及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蠣湯治疗火逆所致烦躁的功效。

辛甘發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以發散經中之火邪;澀可去脫,龍骨、牡蠣之澀,以收斂浮越之正氣。

上為末,(趙本作「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寒則傷榮。榮氣微者,加燒針,則血留不行。驚者溫針,損榮血而動心氣。《金匱要略》曰:血氣少者屬於心。

太陽病,當發表散,今自汗出,(趙本有「反」字)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白話文:

辛辣甘甜的藥性可以發散經脈中的熱邪,例如桂枝、甘草;澀味可以止住正氣的散失,例如龍骨、牡蠣。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五升水煮成二升半,去除藥渣,溫熱服下八合,一天服三次。

太陽傷寒患者,如果使用溫針,可能會引起驚厥。

寒冷會損傷榮氣,榮氣虛弱的人,使用燒針會導致血液停滯不流。驚厥的患者使用溫針,會損傷榮氣和血液,並導致心氣紊亂。《金匱要略》中記載,血氣不足屬於心臟病。

太陽病應該用發散的方法治療,如果患者已經自汗,不惡寒發熱,脈象在關部細數,可能是由於過度催吐造成的。如果患者吐了一兩天,就會感到肚子餓,吃不下東西;如果吐了三四天,就會不喜歡吃稀粥,想要吃冷食,早上吃東西晚上就吐,都是因為過度催吐造成的,這就是小逆症。

惡寒發熱,為太陽表病;自汗出,不惡寒發熱者,陽明證。本太陽表病,醫反吐之,傷動胃氣,表邪乘虛傳於陽明也。以關脈細數,知醫吐之所致。病一二日,為表邪尚寒而未成熱,吐之則表寒傳於胃中,胃中虛寒,故腹中飢而口不能食。病三四日,則表邪已傳成熱,吐之,則表熱乘虛入胃,胃中虛熱,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也。

朝食暮吐者,晨食入胃,胃虛不能克化,即知,至暮胃氣行里,與邪氣相搏,則胃氣反逆,而以胃氣尚在,故止云小逆。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

太陽表病,醫反吐之,傷於胃氣,邪熱乘虛入胃,胃為邪熱內煩,故不惡寒,不欲近衣也。

白話文:

發燒伴隨畏寒,是太陽經表面的病症;出汗卻不畏寒發燒,則是陽明經的病症。如果原本是太陽經表面的疾病,卻被醫生用藥催吐,損傷了胃氣,表面的邪氣就會趁虛而入,傳到陽明經。從脈象可以看出,關脈細弱且脈搏跳動次數減少,正是因為催吐造成的。如果病程在一兩天之內,說明表面的邪氣仍然寒性,尚未化熱,催吐就會導致寒氣入侵胃中,胃中虛寒,因此病人感到飢餓,但卻無法進食。如果病程在三到四天,說明表面的邪氣已經傳變成熱,催吐就會導致熱氣乘虛進入胃中,胃中虛熱,所以病人不喜歡吃粥,反而想吃冷食,早上吃飯晚上就吐出來。

早上吃飯晚上就吐,是因為早上吃進去的食物在胃中,胃氣虛弱無法消化,到了晚上胃氣運行到腸胃,與邪氣相搏,導致胃氣逆流,但是因為胃氣仍然存在,所以只稱為「小逆」。

如果太陽病患者被催吐,原本應該畏寒,現在卻不畏寒,也不想穿衣服,這就是因為催吐導致內熱煩躁。

太陽經表面的疾病,被醫生用藥催吐,損傷了胃氣,邪熱趁虛而入,胃中充滿邪熱,導致內熱煩躁,所以不畏寒,也不想穿衣服。

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陽受氣於胸中,發汗外虛陽氣,是令陽氣微、膈氣虛也。數為熱本,熱則合消穀,客熱則不能消穀,因發汗外損陽氣,致胃中虛冷,故吐也。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趙本有「湯」字)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

心下溫溫欲吐,鬱郁微煩,胸中痛,當責邪熱客於胸中。大便反溏,腹微滿,則邪熱已下於胃也。日數雖多,若不經吐下,止是傳邪,亦未可下,當與柴胡湯,以除上中二焦之邪。若曾吐下,傷損胃氣,胃虛則邪乘虛入胃為實,非柴胡湯所能去,(醫統本有「與」字)調胃承氣湯下胃熱。以嘔,知胃氣先曾傷動也。

白話文:

病人脈象頻密,脈數表示體內有熱,應有食慾、消化食糧的表現,但反而出現吐瀉的症狀。這可能是因為發汗導致陽氣衰弱、膈氣不足,使得脈象變為數脈。數脈代表客熱,不能消化食糧,因為胃中虛寒,所以會吐瀉。

陽氣在胸部接收氣息,發汗導致體表陽氣虛弱,造成陽氣微弱和膈氣虛。數脈是熱的本質,熱性會加速食糧的消化,而客熱則無法消化食糧,由於發汗使陽氣外損,導致胃中虛寒,因此會吐瀉。

如果太陽病超過十餘日,心下部感到溫暖,有想吐的感覺,但胸中疼痛,大便反常稀軟,腹部微感滿脹,情緒鬱悶微煩。在此之前,若曾經有極度的嘔吐或排便行為,應該給予調胃承氣湯。如果不符合這種情況,則不適合使用該藥物。如果只想嘔吐,胸中疼痛,大便稀軟,這並非柴胡(趙本有「湯」字)的治療範圍,因為嘔吐表明胃氣已經受到損傷。

心下部感到溫暖,有想吐的感覺,情緒鬱悶微煩,胸中疼痛,說明邪熱可能已經侵入胸中。大便反常稀軟,腹部微感滿脹,表示邪熱已經向下進入胃部。雖然經過了多日,如果沒有經過嘔吐或排便,只是傳播了疾病,還不適合使用下法,應該使用柴胡湯來清除上中二焦的邪氣。如果曾經嘔吐或排便,傷害了胃氣,胃虛則邪氣乘虛進入胃部成為實證,這不是柴胡湯所能去除的,(醫統本有「與」字)調胃承氣湯用於清胃熱。由於嘔吐,表明胃氣已經受到傷害。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太陽,經也。膀胱,腑也。此太陽隨經入腑者也。六七日邪氣傳裡之時,脈微而沉,邪氣在裡之脈也。表證仍在者,則邪氣猶淺,當結於胸中;若不結於胸中,其人發狂者,熱結在膀胱也。經曰:熱結膀胱,其人如狂。此發狂則熱又深也。少腹硬滿,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者,血證諦也,與抵當湯以下蓄血。

抵當湯方:

水蛭(三十個,熬。味鹹,苦寒),虻蟲(三十個,熬,去翅足。味苦,微寒),桃人(趙本作仁,二十個,去皮尖。味苦甘,平),大黃(三兩,酒浸,趙本作洗。味苦寒)

白話文:

太陽病持續六七天,表面症狀依然存在,脈象微弱而沉,卻沒有胸悶,病人反而神志不清,這是因為熱邪深入下焦,導致小腹硬滿,小便通暢,這時下血就能痊癒。這是因為太陽病邪氣循經絡深入臟腑,瘀熱積聚在裡面的緣故。抵當湯可以治療這個病症。

太陽是經絡,膀胱是腑臟。這裡所說的太陽隨經入腑,指的是太陽病邪氣沿著經絡進入膀胱。六七天後邪氣傳入內裡時,脈象微弱而沉,這是邪氣在裡面的脈象表現。表面症狀依然存在,說明邪氣還未深入,應該會積聚在胸部;如果沒有積聚在胸部,病人反而神志不清,那是熱邪積聚在膀胱。醫書上說:熱邪積聚在膀胱,病人會像發狂一樣。這次神志不清,說明熱邪更深入。小腹硬滿,小便不通,是血虛的表現;小便通暢,說明是血證,需要用抵當湯來下瘀血。

抵當湯藥方:

水蛭(三十個,熬煮。性味鹹苦寒),虻蟲(三十個,熬煮,去掉翅膀和腳。性味苦微寒),桃仁(二十個,去皮尖。性味苦甘平),大黃(三兩,用酒浸泡,洗淨。性味苦寒)

苦走血,咸勝血,虻蟲、水蛭之鹹苦,以除蓄血。甘緩結,苦泄熱,桃人、大黃之苦,以下結熱。

上四味為末,(趙本無「為末」二字)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趙本作「更」)服。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胃熱發黃也,可與茵陳湯。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非胃中瘀熱,為熱結下焦而為蓄血也,與抵當湯以下蓄血。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丸。

白話文:

苦味走血,鹹味勝血,像虻蟲、水蛭這種鹹苦的藥物,可以去除積聚的血液。甘味緩和凝結,苦味泄熱,像桃仁、大黃這種苦味的藥物,可以瀉下熱結。

將這四味藥研磨成粉末,用五升水煮成三升,去渣,溫熱服用一升,如果沒有效就再服用一次。

太陽病,身體發黃,脈沉而結,小腹硬,小便不利,這是沒有血液的表現;小便自利,病人像發狂一樣,這是血證,應該用抵當湯治療。

身體發黃,脈沉而結,小腹硬,小便不利,這是胃熱引起的發黃,可以服用茵陳湯。身體發黃,脈沉而結,小腹硬,小便自利,病人像發狂一樣,這不是胃中瘀熱,而是熱結下焦導致蓄血,應該用抵當湯來瀉下蓄血。

傷寒有熱,小腹脹滿,應該小便不利;現在反而利尿,這是因為有血的緣故,應該瀉下,不要用其他藥物,應該服用抵當丸。

傷寒有熱,少腹滿,是蓄血於下焦;若熱蓄津液不通,則小便不利,其熱不蓄津液而蓄血不行,小便自利者,乃為蓄血,當與桃人承氣湯、抵當湯下之。然此無身黃屎黑,又無喜忘發狂,是未至於甚,故不可余快峻之藥也,可與抵當丸,小可下之也。

抵當丸方:

水蛭(二十個,趙本有「熬」字。味苦寒),虻蟲(二十五個,趙本作二十個,去翅足,熬。味苦,微寒),桃人(人趙本作仁,二十個,趙本有「五」字,去皮尖),大黃(三兩)

上四味,杵(趙本作「搗」)分為(趙本無「為」字)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白話文:

如果病人患了傷寒,發燒,腹部脹滿,這是因為血液積聚在下焦。如果熱邪阻礙津液,導致小便不利,就說明熱邪蓄積津液。如果熱邪沒有蓄積津液,但血液積聚不通,小便仍然通暢,這就是蓄血。應該給病人服用桃仁承氣湯、抵當湯來瀉血。但病人沒有出現皮膚發黃、大便發黑,也沒有喜怒無常、神志恍惚,說明病情還沒有很嚴重,所以不能用太峻猛的藥物。可以服用抵當丸,輕輕地瀉血。

抵當丸的配方:

水蛭(20個),虻蟲(25個,去翅足),桃仁(20個),大黃(3兩)

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分成四丸。用一升水煮一丸,取七合服下。服藥後,血應該會排出來。如果沒有排出,可以再服用一次。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

飲水多而小便自利者,則水不內蓄,但腹中水多,令心下悸。《金匱要略》曰: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飲水多而小便不利,則水蓄於內而不行,必苦裡急也。

白話文:

太陽病患者,如果小便頻繁,喝水量多,必定會有心悸的症状。如果小便量少,就一定是苦裡急了。

喝水多但小便順暢,表示水没有停留在体内,只是腹中積存太多水,才导致心悸。 《金匱要略》中也提到,吃得少喝得多,水停留在心下,严重的就会出现心悸。而喝水多但小便不顺畅,水就会停留在体内,无法排出,必然会引起苦裡急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