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傷寒論》~ 卷二 (3)
卷二 (3)
1.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第五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經曰: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太陽受病,太陽主表,為諸陽主氣。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者,太陽表病也。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風,陽也。寒,陰也。風則傷衛,發熱,汗出,惡風者,衛中風。(醫統本有「也」字)榮病,發熱,無汗,不惡風而惡寒;衛病,則發熱,汗出,不惡寒而惡風。以衛為陽,衛外者也,病則不能衛固其外,而皮腠疏,故汗出而惡風也。傷寒脈緊,傷風脈緩者,寒性勁急而風性解緩故也。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趙本作「為」)傷寒。
白話文:
當太陽經絡生病時,脈象浮,頭頸部疼痛且怕冷。這是因為太陽經絡主掌身體表面,是所有陽經的氣血之主,脈象浮、頭頸部疼痛且怕冷,都說明太陽經絡表層生病了。
太陽經絡生病,可能會發熱、出汗、怕風、脈象緩,稱為中風。風屬於陽性,寒屬於陰性。風會傷及衛氣,導致發熱、出汗、怕風,這是衛氣受風的表現。榮氣生病時會發熱、不流汗、不害怕風卻害怕冷;衛氣生病則會發熱、出汗、不害怕冷卻害怕風。因為衛氣屬於陽性,負責保護身體表面,生病後無法保護身體,導致皮膚毛孔疏鬆,所以會流汗怕風。傷寒脈象緊,傷風脈象緩,這是因為寒性緊密而風性舒緩的緣故。
太陽經絡生病,可能已經發熱,也可能尚未發熱,但一定會怕冷、身體疼痛、嘔吐反胃、脈象陰陽俱緊,稱為傷寒。
經曰: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為寒氣客於經中,陽經怫結而成熱也。中風即發熱者,風為陽也。及傷寒云,或已發熱,或未發熱,以寒為陰邪,不能即熱,鬱而方變熱也。風則傷衛,寒則傷榮,衛虛者惡風,榮虛者惡寒,榮傷寒者,必惡寒也。氣病者則麻,血病者則痛。風令氣緩,寒令氣逆,體痛嘔逆者,榮中寒也。
經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陰陽俱緊者,知其傷寒也。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燥(趙本作「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太陽主表,一日則太陽受邪,至二日當傳陽明,若脈氣微而不傳陽明,胃經受邪,則喜吐;寒邪傳裡者,則變熱,如頗欲吐,若煩燥,脈急數者,為太陽寒邪變熱,傳於陽明也。
白話文:
古籍記載:凡是受寒邪侵襲,就會導致發熱。因為寒氣停留在經脈中,陽經阻塞,導致熱症。中風後立即發熱的,是因為風屬陽邪。還有傷寒,有的已經發熱,有的尚未發熱,這是因為寒邪屬陰邪,無法立刻引起發熱,而是積聚後才轉變為熱症。風邪傷及衛氣,寒邪傷及營氣,衛氣虛弱的人容易怕風,營氣虛弱的人容易怕寒,營氣受寒邪侵襲的人,一定會怕寒。氣血病變就會導致麻木,血脈病變就會導致疼痛。風邪使氣機緩慢,寒邪使氣機逆亂,身體疼痛、嘔吐反胃的,是營氣受寒邪侵襲。
古籍記載:脈象洪大而身體寒冷的,是受傷寒所致,脈象陰陽俱緊的,也知道是傷寒。
傷寒發病第一天,太陽經受邪,脈象平靜的,病邪不會傳播,可能會想吐。如果感到乾燥煩躁,脈象數而急促的,病邪就會傳播。
太陽經主表,第一天受邪,到第二天就會傳至陽明經。如果脈象微弱,病邪沒有傳至陽明經,胃經受邪,就會想吐。寒邪入侵內裡的,就會轉化為熱症,如果出現想吐、煩躁、脈象急數等情況,就是太陽經的寒邪轉化為熱症,傳到了陽明經。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傷寒二三日,無陽明少陽證,知邪不傳,止在太陽經中也。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發熱而渴,不惡寒者,陽明也。此太陽受邪,知為溫病,非傷寒也。積溫成熱,所以發熱而渴,不惡寒也。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趙本無「曰」字)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傷寒發汗已,則身涼;若發汗已,身灼熱者,非傷寒,為風溫也。風傷於上,而陽受風氣,風與溫相合,則傷衛。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者,衛受邪也。衛者氣也,風則傷衛,溫則傷氣,身重,多眠睡者,衛受風溫而氣昏也。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者,風溫外甚,而氣擁不利也。
白話文: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患上傷寒兩三天,卻沒有出現陽明經或少陽經的症狀,就表示邪氣沒有傳入這些經絡。
傷寒二三日,無陽明少陽證,知邪不傳,止在太陽經中也。
患上傷寒兩三天,沒有出現陽明經或少陽經的症狀,就知道邪氣沒有傳入這些經絡,只停留在太陽經中。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太陽經的病症,患者發燒且口渴,卻不畏寒,這就屬於溫病。
發熱而渴,不惡寒者,陽明也。此太陽受邪,知為溫病,非傷寒也。積溫成熱,所以發熱而渴,不惡寒也。
發燒且口渴,不畏寒,這是陽明經的病症。這說明太陽經受了邪氣,屬於溫病,而非傷寒。因為溫邪積聚而化熱,所以才發燒且口渴,不畏寒。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如果患者已經發汗,但身體仍然灼熱,就稱為風溫。風溫的病症表現為脈象浮,自汗出,身體沉重,嗜睡,呼吸鼾聲不斷,言語困難。如果患者被瀉藥攻下,則小便不利,眼睛直視,失禁;如果患者被火邪所傷,則小便略微發黃,嚴重者會出現驚癇、抽搐等症狀;如果火邪熏灼,一再逆行,則會延長病程,甚至危及生命。
傷寒發汗已,則身涼;若發汗已,身灼熱者,非傷寒,為風溫也。風傷於上,而陽受風氣,風與溫相合,則傷衛。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者,衛受邪也。衛者氣也,風則傷衛,溫則傷氣,身重,多眠睡者,衛受風溫而氣昏也。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者,風溫外甚,而氣擁不利也。
傷寒患者發汗後,身體會感到涼爽;如果發汗後身體仍然灼熱,就不是傷寒,而是風溫。風邪侵犯上部,陽氣受風邪影響,風邪與溫邪相合,就會傷及衛氣。脈象浮,自汗出,說明衛氣受邪。衛氣是人體的氣,風邪傷衛,溫邪傷氣,身體沉重,嗜睡,說明衛氣受到風溫侵襲而氣機昏迷。呼吸鼾聲不斷,言語困難,說明風溫邪氣在外表很重,導致氣機壅塞不通暢。
若被下者,則傷臟氣,太陽膀胱經也。內經曰: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癃者,小便不利也。太陽之脈起目內眥;內經曰:瞳子高者,太陽不足,戴眼者,太陽已絕。小便不利、直視、失溲,為下後竭津液,損臟氣,風溫外勝。經曰:欲絕也為難治。若被火者,則火助風溫成熱,微者熱瘀而發黃;劇者熱甚生風,如驚癇而時瘛瘲也。
先曾被火為一逆,若更以火熏之,是再逆也。一逆尚猶延引時日而不愈,其再逆者,必致危殆,故云促命期。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趙本無「者」字)七日愈,發於陰者(趙本無「者」字)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白話文:
如果病患是受到寒邪入侵,就會傷及臟氣,也就是太陽膀胱經。 《內經》中說:「膀胱不正常排泄就叫做癃,不能控制排泄就叫做遺溺。」癃指的是小便排泄不順暢。 太陽經脈從眼內眥開始, 《內經》中說:「瞳孔位置高的,代表太陽經氣不足,戴著眼鏡的,代表太陽經氣已經衰竭。」小便排泄不順暢、直視、失禁,這是因為寒邪入侵後耗損了津液,損傷了臟氣,導致風溫外邪佔據主導。 《經書》中說:「即將要衰竭的病症是最難治療的。」
如果病患是受到火邪入侵,就會助長風溫,形成熱邪。 輕微的會導致熱邪瘀積,出現黃疸;嚴重的會因為熱邪過盛而生風,像驚厥一樣,時而抽搐。
原本就已經被火邪入侵,相當於逆向的狀態,如果再次被火邪薰蒸,就是二次逆向。 一次逆向都可能延誤時間,無法痊癒,二次逆向就一定會導致危急,所以叫做縮短生命週期。
疾病有發熱惡寒的,屬於陽邪入侵;沒有發熱惡寒的,屬於陰邪入侵。 陽邪入侵的疾病在七天內可以痊癒,陰邪入侵的疾病在六天內可以痊癒。 這是因為陽數為七,陰數為六。
陽為熱也,陰為寒也。發熱而惡寒,寒傷陽也;無熱而惡寒,寒傷陰也。陽法火,陰法水。火成數七,水成數六。陽病七日愈者,火數足也;陰病六日愈者,水數足也。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已(趙本作「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傷寒自一日至六日,傳三陽三陰經盡,至七日當愈。經曰: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若七日不愈,則太陽之邪再傳陽明,針足陽明為迎而奪之,使經不傳則愈。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巳為正陽,則陽氣得以復也。始於太陽,終於厥陰。六經各以三時為解,而太陽從巳至未,陽明從申至戌,少陽從寅至辰;至於太陰,從亥至醜,少陰從子至寅,厥陰從醜至卯者,以陽行也速,陰行也緩,陽主(醫統本作「生」)於晝。陰主(醫統本作「生」)於夜。陽三經解時,從寅至戌,以陽道常饒也;陰三經解時,從亥至卯,以陰道常乏也。
白話文:
陽性屬熱,陰性屬寒。發燒並且怕冷,是寒邪傷了陽氣;不發燒但怕冷,是寒邪傷了陰氣。陽氣比喻為火,陰氣比喻為水。火盛極達到第七天就結束,水盛極達到第六天就結束。陽氣導致的病症,在第七天痊癒,就說明火數已足;陰氣導致的病症,在第六天痊癒,就說明水數已足。
太陽病,頭痛持續到第七天以上自行痊癒,是因為病邪已經走完經脈的緣故。如果想要再次傳經,可以針刺足陽明經,阻止病邪繼續傳播,就能痊癒。
傷寒從第一天到第六天,傳遍了三陽三陰經,到第七天應該就會痊癒。經書上說:七天後太陽病衰退,頭痛減輕;如果七天還不痊癒,那麼太陽病的邪氣就會傳到陽明經,就應該針刺足陽明經,用針迎來病邪並奪取它,阻止病邪繼續傳播,就能痊癒。
太陽病要痊癒時,是在巳時到未時之間。
巳時是正陽之時,陽氣得以恢復。傷寒病從太陽經開始,到厥陰經結束。六經各有三個時辰來解表,太陽經從巳時到未時,陽明經從申時到戌時,少陽經從寅時到辰時;至於太陰經,從亥時到醜時,少陰經從子時到寅時,厥陰經從醜時到卯時,這是因為陽氣運行速度快,陰氣運行速度慢,陽氣主導白天,陰氣主導夜晚。陽三經解表時間從寅時到戌時,因為陽氣道路通常豐盈;陰三經解表時間從亥時到卯時,因為陰氣道路通常貧乏。
《內經》曰: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則巳午未太陽乘王也。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中風家,發汗解後,未全快暢者,十二日大邪皆去,六經悉和則愈。
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趙本無「近」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皮膚言淺,骨髓言深;皮膚言外,骨髓言內。身熱欲得衣者,表熱裡寒也;身寒不欲衣者,表寒裡熱也。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主之。
白話文:
《內經》說:陽氣中的太陽,與夏季的氣息相通,因此巳午未時太陽氣盛,主宰萬物。
風寒表證,雖然解表但仍未完全痊癒的,十二天就能痊癒。
中風症狀,發汗解表後,還未完全舒暢的,十二天後邪氣就會完全去除,六經調和就能痊癒。
病人全身發熱,反而想要靠近衣服,這是熱在皮膚,寒在骨髓;全身發寒,反而不想要靠近衣服,這是寒在皮膚,熱在骨髓。
皮膚屬於淺層,骨髓屬於深層;皮膚屬於外層,骨髓屬於內層。全身發熱想要靠近衣服的,是表熱裡寒;全身發寒不想要靠近衣服的,是表寒裡熱。
太陽中風,陽氣浮於表面,陰氣虛弱。陽氣浮於表面的表現是發熱,陰氣虛弱的表現是自汗。怕冷、惡風、發熱、鼻塞、乾嘔,可用桂枝治療。
陽以候衛,陰以候榮。陽脈浮者,衛中風也;陰脈弱者,榮氣弱也。風並於衛,則衛實而榮虛,故發熱汗自出也。經曰: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者是也。嗇嗇者,不足也,惡寒之貌也。淅淅者,灑淅也,惡風之貌也。衛虛則惡風,榮虛則惡寒,榮弱衛強,惡寒復惡風者,以自汗出,則皮膚緩,腠理疏,是亦惡風也。翕翕者,熇熇然而熱也,若合羽所覆,言熱在表也。
鼻鳴乾嘔者,風擁而氣逆也。與桂枝湯和榮衛而散風邪也。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按:下藥性,趙本無,以後並同),芍藥(三兩。味苦酸,微寒),甘草(二兩,炙,味甘平),生薑(三兩,切,味辛溫),大棗(十二枚,擘,味甘溫)
白話文:
身體的陽氣負責保護表面的衛氣,陰氣則負責滋養內部的榮氣。如果陽脈浮現,表示衛氣受風邪侵襲;如果陰脈虛弱,則表示榮氣不足。當風邪侵犯衛氣,衛氣充實而榮氣虛弱,就會出現發熱、自汗的症狀。醫書記載:「太陽病,發熱汗出,此為榮弱衛強。」瑟瑟發抖,表示身體虛弱,畏寒;淅淅作響,表示身體散漫,畏風。衛氣虛弱則畏風,榮氣虛弱則畏寒,榮氣不足而衛氣充實,畏寒又畏風,這是因為汗出導致皮膚鬆弛,毛孔疏鬆,所以也畏風。翕翕作響,表示熱氣逼人,猶如羽毛覆蓋一般,說明熱邪在表層。
鼻鳴乾嘔,是風邪阻滯,氣機逆亂所致。可以用桂枝湯來溫和榮衛,散發風邪。
桂枝湯的藥方: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芍藥三兩,味苦酸,微寒;甘草二兩,炙,味甘平;生薑三兩,切,味辛溫;大棗十二枚,擘,味甘溫。
《內經》曰:辛甘發散為陽。桂枝湯,辛甘之劑也,所以發散風邪。《內經》曰:風淫所勝,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收之。是以桂枝為主,芍藥甘草為佐也。《內經》曰:風淫於內,以甘緩之,以辛散之。是以生薑大棗為使也。
上五味,㕮咀。(趙本有「三味」二字)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𧅗(趙本無「伇」字)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趙本無「者」字)乃服至二三劑。
白話文:
《內經》說,辛味和甘味具有發散陽氣的作用。桂枝湯,就是辛甘配伍的藥方,因此可以發散風寒。 《內經》又說,風邪侵入人體,應該用辛味來平緩,佐以苦甘,以甘味來緩解,以酸味來收斂。所以桂枝湯以桂枝為主藥,芍藥和甘草為輔藥。《內經》還說,風邪入侵內部,可以用甘味來緩解,用辛味來驅散。所以桂枝湯用生薑和大棗作為使藥。
將以上五味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用七升水,小火煮成三升,去渣,調整到適宜的溫度,服用一升。服藥後,稍等一會兒,再喝一升熱稀粥,以助藥力,蓋好被子,讓病人稍微出汗,全身微微出汗,感覺有點汗意最好,不要出汗太多,像水一樣流下來,這樣病就治不好。如果服用一劑藥就出汗,病就好了,可以停藥,不必服用完所有藥劑;如果不出汗,就再服用一次,按照之前的做法;如果還是不出汗,就縮短服藥間隔,每隔半日服用一次,直到服用完三劑藥。如果病情嚴重,可以在一天一夜內服用完藥,觀察病人的情況。服用完一劑藥,症狀仍然沒有消失,就再服用一劑。如果還是不出汗,就連續服用兩到三劑藥。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趙本無「者」字)桂枝湯主之。
頭痛者,太陽也;發熱汗出惡風者,中風也。與桂枝湯,解散風邪。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趙本有「桂枝加葛根湯方」詳見本書卷十)
𠘧𠘧者,伸頸之貌也。動則伸頸,搖身而行。項背強者,動則如之。項背𠘧𠘧者,當無汗,反汗出惡風者,中風表虛也,與桂枝湯以和表,加麻黃葛根以祛風,且麻黃主表實,後葛根湯證云: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藥味正與此方同。其無汗者,當用麻黃,今自(醫統本作「日」。
白話文:
禁止食用生冷、黏滑、肉類表面、五辛、酒酪、臭味等食物。
太陽病,患者头痛发热,出汗怕风,应该服用桂枝汤。
头痛是太阳病的症状;发热出汗怕风则是中风的表现。桂枝汤可以散解风寒。
太阳病,患者颈项后背强硬僵直,反而是出汗怕风,应该服用桂枝加葛根汤。
僵直是指伸长脖子的样子,患者行动时会伸长脖子,摇晃身体。颈项后背强硬的人,行动时也是如此。颈项后背僵直的人,应该是不出汗的,但反而是出汗怕风,说明是中风表虚,应该服用桂枝汤来调和表气,并加入麻黄葛根来祛风。麻黄主治表实,葛根汤治太阳病颈项后背强硬僵直、不出汗怕风,其药味与本方相同。不出汗的人应该服用麻黄,现在患者自己出汗了,应该服用葛根汤。
熊校記:今日汗出,舊鈔作曰,是也。汪本作自,非)汗出,恐不加麻黃,但加葛根也。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可(趙本作「得」)與之。
太陽病屬表,而反下之,則虛其里,邪欲乘虛傳裡。若氣上衝者,里不受邪,而氣逆上,與邪爭也,則邪仍在表,故當復與桂枝湯解外;其氣不上衝者,裡虛不能與邪爭,邪氣已傳裡也,故不可更與桂枝湯攻表。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趙本有「之」字)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太陽病,三日中,曾經發汗、吐下、溫針,虛其正氣,病仍不解者,謂之壞病,言為醫所壞病也。不可復與桂枝湯。審觀脈證,知犯何逆,而治之逆者,隨所逆而救之。
白話文:
熊校記記載,今天出汗,舊鈔寫作「是」,是正確的。汪本寫作「自」,是不正確的。出汗了,恐怕不能加麻黃,只能加葛根。
太陽病,在經過下瀉之後,如果氣往上衝,可以給予桂枝湯,用藥方法如前。如果氣不上衝,就不能給予。
太陽病屬於表證,而反過來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就會虛弱內里,邪氣就容易乘虛而入。如果氣往上衝,內里不受邪氣,而是氣逆往上,與邪氣爭鬥,那麼邪氣仍然在表,所以應該再次給予桂枝湯來解表;如果氣不上衝,內里虛弱不能與邪氣爭鬥,邪氣已經傳入內里,所以不能再用桂枝湯攻表。
太陽病三天了,已經發汗,無論是吐、瀉、還是溫針,仍然沒有好轉,這就是壞病,不能再用桂枝湯。觀察脈象和症狀,知道犯了哪種逆氣,就根據症狀治療。
太陽病,三天之內,曾經發汗、吐瀉、溫針,虛耗了正氣,病症仍然沒有好轉,就稱為壞病,也就是說被醫治所導致的壞病。不能再用桂枝湯。仔細觀察脈象和症狀,知道犯了哪種逆氣,就治療逆氣,根據逆氣的表現來救治。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趙本有「之」字)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脈浮,發熱,汗出惡風者,中風也,可與桂枝湯解肌;脈浮緊,發熱,不汗(醫統本作「汗不」)出者,傷寒也,可與麻黃。常須識此,勿妄治也。
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湯(趙本作「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客內熱,喜辛而惡甘,桂枝湯甘,酒客得之,則中滿而嘔。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醫統本作「仁」)
太陽病,為諸陽主氣,風甚氣擁,則生喘也。與桂枝湯以散風,加厚朴、杏仁以降氣。
白話文:
桂枝原本是用來解表發汗的,如果患者脈象浮緊,發熱卻不出汗,就不能使用它。要記住這點,不要誤用。
脈象浮,發熱,出汗怕風,這是中風,可以服用桂枝湯解表;脈象浮緊,發熱,不出汗,這是傷寒,可以服用麻黃湯。要記住這點,不要亂治。
如果患者是酒客,就不能使用桂枝湯,因為酒客喝了桂枝湯會嘔吐,這是因為酒客不喜甘味的原因。
酒客體內有熱,喜歡辛辣卻厭惡甜味,桂枝湯是甜的,酒客喝了就會感到胃脹而嘔吐。
有喘病的人服用桂枝湯時,可以加厚朴、杏仁一起服用。
太陽病是所有陽氣的主氣,風邪過盛,氣機鬱結就會引起喘病。服用桂枝湯可以散風,加厚朴、杏仁可以降氣。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內熱者,服桂枝湯則吐,如酒客之類也。既亡津液,又為熱所搏,其後必吐膿血。吐膿血,謂之肺痿。《金匱要略》曰:熱在上焦為肺痿。謂或從汗或從嘔吐,重亡津液,故得之。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趙本有「桂枝加附子湯方」詳見本書卷十)
太陽病,因發汗,遂汗漏不止而惡風者,為陽氣不足,因發汗,陽氣益虛而皮腠不固也。《內經》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出。小便難者,汗出亡津液,陽氣虛弱,不能施化。四肢者,諸陽之本也。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亡陽而脫液也。《針經》曰: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與桂枝加附子湯,以溫經復陽。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嘔吐的人,之後很可能會吐出膿血。這是因為體內有熱氣,服用桂枝湯就會導致嘔吐,就像酒客一樣。由於失去津液又受到熱氣的侵襲,所以之後會吐出膿血。吐出膿血,就叫做肺痿。《金匱要略》中說:熱氣在上焦就叫做肺痿。可能是因為出汗或嘔吐,導致大量失去津液,所以才會得這種病。
太陽病發汗後,汗液不停地流出,患者怕風、小便困難,四肢輕微緊繃,難以彎曲伸展,這時可以服用桂枝加附子湯治療。因為太陽病患者因發汗導致汗液不停地流出而怕風,說明陽氣不足,發汗後陽氣更加虛弱,導致皮膚和肌肉組織不再堅固。《內經》中說:膀胱是身體的中心器官,負責儲存津液,氣化就會排出。小便困難是因為汗液流失,津液不足,陽氣虛弱,無法運化。四肢是陽氣的根本,四肢輕微緊繃,難以彎曲伸展是因為陽氣不足,津液流失。《針經》中說:津液流失就會導致骨骼關節屈伸不利。服用桂枝加附子湯可以溫暖經脈,恢復陽氣。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趙本注:「一作縱」)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趙本有「桂枝去芍藥湯方」詳見本書卷十)若微惡(趙本無「惡」字)寒者,(趙本有「桂枝」二字)去芍藥方中,(趙本無方中「二」字)加附子湯主之。(趙本有「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詳見本書卷十)
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促為陽盛,則不因下後而脈促者也。此下後脈促,不得為陽盛也。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此下後脈促而復胸滿,則不得為欲解,由下後陽虛,表邪漸入而客於胸中也。與桂枝湯以散客邪,通行陽氣,芍藥益陰,陽虛者非所宜,故去之。
白話文:
太陽病患者,經過瀉下治療之後,脈搏跳動快速(趙本注釋:也有寫作「脈搏跳動緩慢」),胸部感到悶脹,可用「桂枝去芍藥湯」治療。(趙本有「桂枝去芍藥湯」的詳細方劑說明,可參閱本書第十卷)如果患者還有輕微的惡寒症狀,(趙本有「桂枝」二字)可以在去芍藥的方劑中加入附子湯來治療。(趙本有「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的詳細方劑說明,可參閱本書第十卷)
脈搏跳動頻繁,有時停一下又繼續跳,稱為「促脈」。促脈是陽氣旺盛的表現,因此不是因為瀉下治療後才出現的脈搏快速。而這裡的瀉下之後出現促脈,不能說是陽氣旺盛。太陽病患者瀉下之後,如果脈搏快速但不胸悶,這表示病情正在好轉。但是如果瀉下之後脈搏快速並且胸悶,那就不能說是病情好轉了,這是因為瀉下之後陽氣虛弱,外邪趁機侵入胸部所致。使用桂枝湯可以散去外邪,暢通陽氣,而芍藥滋陰,不適合陽氣虛弱的患者,所以要去掉。
陽氣已虛,若更加之微惡(熊校記:按論文據趙本無惡字,元刊誤衍,然注中仍不誤也,汪氏反增之以足成其誤,非是)寒,則必當溫劑以散之,故加附子。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趙本有「桂枝麻黃各半湯方」詳見本書卷十)
傷寒八九日,則邪傳再經又遍,三陽欲傳三陰之時也。傳經次第,則(醫統本作「前」)三日傳遍三陽,至四日陽去入陰,不入陰者為欲解,其傳陰經,第六日傳遍三陰,為傳經盡而當解。其不解傳為再經者,至九日又遍三陽,陽不傳陰則解。如瘧,發作有時也。寒多者為病進,熱多者為病退。
白話文:
陽氣已經虛弱,如果再遇到輕微的寒邪,就必須要用溫熱的藥物來散寒,因此加入附子。
太陽病,發病八九天,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病人不嘔吐,大便想上卻排不出來,一天發作兩三次,脈搏微弱緩慢,這是快要痊癒的徵兆。如果脈搏微弱,而且惡寒,這是陰陽都虛,不能再發汗、瀉下、催吐。如果面色反而有發紅的熱象,還沒有要痊癒,因為無法出微汗,身體一定會癢,應該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傷寒發病八九天,邪氣就傳到再一個經絡,並且遍布全身,這是三陽經氣想要傳到三陰經氣的時候。傳經的順序是,三天內傳遍三陽經,到第四天陽氣就離開三陽經進入三陰經,如果沒有進入三陰經就代表快要痊癒了。傳入陰經後,第六天傳遍三陰經,這就是傳經完成,應該要痊癒了。如果沒有痊癒,再次傳入經絡,到第九天又遍布三陽經,陽氣不傳入陰經就會痊癒。就像瘧疾一樣,發作是有時間規律的。寒邪多代表病情加重,熱邪多代表病情減輕。
經曰:厥少熱多,其病為愈;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今雖發熱惡寒,而熱多寒少,為陽氣進,而邪氣少也。里不和者,嘔而利,今不嘔,清便自調者里和也。寒熱間日發者,邪氣深也;日一發者,邪氣復常也;日再發者,邪氣淺也;日二三發者,邪氣微也。《內經》曰:大則邪至,小則平。
言邪甚則脈大,邪少則脈微,今日數多而脈微緩者,是邪氣微緩也,故云欲愈。脈微而惡寒者,表裡俱虛也。陽表也,陰里也。脈微為裡虛,惡寒為表虛,以表裡俱虛,故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陰陽俱虛,則面色青白,反有熱色者,表未解也。熱色為赤色也。得小汗則和。
白話文:
古書記載,熱症多於寒症,病情就會好轉;寒症多於熱症,陽氣衰退,病情就會加重。現在雖然發熱惡寒,但熱症多於寒症,說明陽氣旺盛,邪氣衰退。腸胃不協調的人,會嘔吐腹瀉,現在沒有嘔吐,大便順暢,說明腸胃協調。寒熱交替發作,表示邪氣深入;每天發作一次,表示邪氣恢復常態;每天發作兩次,表示邪氣較淺;每天發作兩三次,表示邪氣很微弱。《內經》說,邪氣強盛則脈象洪大,邪氣微弱則脈象微弱。今天脈搏跳動頻繁,但脈象微弱緩慢,說明邪氣微弱緩慢,因此預示著病情將會好轉。脈象微弱又怕冷,表示表裡都虛弱。陽氣主表,陰氣主裡,脈象微弱是裡虛,怕冷是表虛,由於表裡都虛弱,所以不能再發汗、瀉下、催吐。陰陽都虛弱,就會面色蒼白,但仍然有發熱的現象,這是因為表症尚未解除。發熱的顏色是紅色。稍微出點汗就能恢復正常。
不得汗,則得邪氣外散皮膚而為癢也,與桂枝麻黃各半湯,小發其汗,以除表邪。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煩者,熱也。服桂枝湯後,當汗出而身涼和;若反煩不解者,風甚而未能散也。先刺風池、風府,以通太陽之經,而泄風氣,卻與桂枝湯解散則愈。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趙本作「似」)瘧,(趙本有「一」字)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趙本有「桂枝二麻黃一湯方」詳見本書卷十)
經曰:如服一劑,病證猶在者,故當復作本湯服之。服桂枝湯汗出後,脈洪大者,病猶在也;若形如瘧,日再發者,邪氣客於榮衛之間也。與桂枝二麻黃一湯,解散榮衛之邪。
白話文:
如果出不了汗,就會導致邪氣外散到皮膚表面,造成皮膚癢。这时可以服用桂枝麻黃各半汤,稍微发发汗,就能去除表面的邪气。
太阳病,一开始服用桂枝汤,反而发热烦躁不能缓解,先刺风池、风府穴,然后再服用桂枝汤,就会好转。
发热烦躁,就是热的表现。服用桂枝汤后,应该出汗,身体凉爽舒适;如果反而发热烦躁不能缓解,说明风邪很重,还没有散去。先刺风池、风府穴,疏通太阳经络,排除风邪,然后再服用桂枝汤,就可以散寒解表,使病情好转。
服用桂枝汤,出很多汗,脉象洪大,可以继续服用桂枝汤,方法同上。如果出现像疟疾一样的症状,每天发作两次,只要出汗就能缓解,应该服用桂枝二麻黃一汤。
经书上说:如果服用一剂药后,病症还在,就应该再次服用原来的药方。服用桂枝汤后出汗,脉象洪大,说明病症还在。如果出现像疟疾一样的症状,每天发作两次,说明邪气停滞在荣卫之间。服用桂枝二麻黃一汤,就能解散荣卫之间的邪气。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趙本有「白虎加人參湯方」詳見本書卷十)
大汗出,脈洪大而不渴,邪氣猶在表也,可更與桂枝湯。若大汗出,脈洪大,而煩渴不解者,表裡有熱,不可更與桂枝湯。可與白虎加人參湯,生津止渴,和表散熱。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更(趙本醫統本並作「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感到極度煩躁,口渴卻喝不下去,脈象洪大,這時應該使用白虎加人參湯。
大量出汗後,脈象洪大卻不渴,說明邪氣仍在體表,可以繼續服用桂枝湯。如果大量出汗後,脈象洪大,並且感到煩躁口渴,說明表裡都有熱,不能再服用桂枝湯,應該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以滋陰生津,止渴和表散熱。
太陽病,發熱怕冷,熱症多於寒症,脈象微弱,說明陽氣不足,不可再用發汗法,應該服用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的藥方如下:
桂枝(去皮),芍藥,甘草(各十八銖,趙本有「炙」字),生薑(一兩三錢,趙本作「二銖」,切,醫統本無「切」字),大棗(四枚,擘),麻黃(十八銖,去節,趙本無「去節」二字),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胃為十二經之主,脾治水穀為卑臟若婢。《內經》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是湯所以謂之越婢者,以發越脾氣,通行津液。外臺方,一名越脾湯,即此義也。
上七味,㕮咀。(趙本無「㕮咀」二字)以五升水,(趙本作「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方(趙本作「云」)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趙本有「之」字)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趙本作「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
白話文:
桂枝、芍藥、甘草各十八銖,生薑一兩三錢,大棗四枚,麻黃十八銖去節,石膏二十四銖碎成粉末用布包好。
胃是十二經脈的統帥,脾負責消化吸收,地位如同婢女。 《內經》說:脾負責運化胃部的津液。 這個湯方之所以叫做越婢湯,是因為它能發散脾氣,通暢津液。 外台方中,有一個叫做越脾湯的方子,意思就是這個道理。
將以上七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五升水煮沸,先煮麻黃一二沸,去浮沫,然後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兩升,過濾掉藥渣,溫服一升。 這個方子可以根據情況調整比例,使用越婢湯與桂枝湯,比例為二比一,也可以合在一起服用,服用量為一升。
熊校記:本方至越婢一,按此廿六字,語欠明,趙本作本云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合今為一方,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是趙本文義較完,當從訂正。)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湯(趙本醫統本並無「湯」字)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趙本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詳見本書卷十)
頭項強痛,翕翕發熱,雖經汗下,為邪氣仍在表也。心下滿,微痛,小便利者,則欲成結胸。今外證未罷,無汗,小便不利,則心下滿,微痛,為停飲也。與桂枝湯以解外,加茯苓白朮利小便行留飲。
白話文:
頭項強痛、發熱,即使已經發汗,也說明邪氣仍在體表。心腹滿悶、微痛、小便稍利,就表示快要形成結胸。現在外證還沒有消除,無汗、小便不利,那麼心腹滿悶、微痛,就是因為停滯的水飲。所以用桂枝湯來解除外邪,加入茯苓白朮來利尿,排出停滯的水飲。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趙本無「湯」字,)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燥,(趙本作「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脈浮,自汗出,小便數而惡寒者,陽氣不足也。心煩、腳攣急者,陰氣不足也。陰陽血氣俱虛,則不可發汗,若與桂枝湯攻表,則又損陽氣,故為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燥吐逆者,先作甘草乾薑湯,復其陽氣,得厥愈足溫,乃與芍藥甘草湯,益其陰血,則腳脛得伸。陰陽雖復,其有胃燥、譫語,少與調胃承氣湯微溏,以和其胃。
白話文:
由於病人陰陽血氣都虛弱,因此不可再發汗。如果使用桂枝湯攻其表邪,會進一步損害陽氣,所以是錯誤的。
得之便厥,咽中干,煩燥吐逆者,先作甘草乾薑湯,復其陽氣,得厥愈足溫,乃與芍藥甘草湯,益其陰血,則腳脛得伸。
病人因病而出現昏厥,咽喉乾燥,煩躁不安,並且嘔吐,應當先服用甘草乾薑湯,恢復陽氣。當昏厥狀態消失,腳部也恢復溫暖,就應該換用芍藥甘草湯,滋補陰血,這樣病人腳部的抽筋就能夠舒展。
陰陽雖復,其有胃燥、譫語,少與調胃承氣湯微溏,以和其胃。
雖然陰陽已經恢復,但如果病人出現胃燥、神志不清的情況,可以少量服用調胃承氣湯,使大便略微稀溏,以調節胃氣。
重發汗為亡陽,加燒針則損陰,《內經》曰:榮氣微者,加燒針則血不流行,重發汗,復燒針,是陰陽之氣大虛,四逆湯以復陰陽之氣。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味甘平),乾薑(二兩,炮,味辛熱)
《內經》曰:辛甘發散為陽,甘草乾姜相合,以復陽氣。
上㕮咀,(趙本作「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
白芍藥(四兩。味,醫統本有「苦」字,酸,微寒),甘草(四兩,炙。甘平)
芍藥,白補而赤瀉,白收而赤散也。酸以收之,甘以緩之,酸甘相合,用補陰血。
白話文:
大量發汗会导致阳气衰竭,再用烧灼针灸则会损伤阴气。《内经》说:血气虚弱的人,用烧灼针灸会导致血液不流通,大量发汗后再用烧灼针灸,就会导致阴阳之气大虚,四逆汤可以用来恢复阴阳之气。
甘草干姜汤的药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干姜(二两,炮,味辛热)
《内经》说:辛甘发散属于阳气,甘草和干姜相合,可以用来恢复阳气。
将药材研磨成细末,用三升水煎煮至一升五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
芍药甘草汤的药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甘草(四两,炙,甘平)
芍药,白色的滋补而红色的泻下,白色的收敛而红色的散开。酸味可以收敛,甘味可以缓和,酸甘相合,用来补益阴血。
上二味㕮咀,(趙本無「㕮咀」二字)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趙本作「五合」)去滓,分溫再服之。(趙本無「之」字)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浸。趙本作「洗」),甘草(二兩,炙,味甘平),芒硝(趙本醫統本並作「消」,半斤,醫統本作「升」,味鹹苦,大寒)
《內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芒硝鹹寒以除熱,大黃苦寒以蕩實,甘草甘平,助二物,推陳而緩中。
上三味㕮咀,(趙本無「㕮咀」二字)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趙本醫統本並有「之」字)
白話文:
將以上兩種藥材磨碎,加水三升,煮到剩下半升,去渣,分開溫熱服用。
調胃承氣湯的配方:
大黃四兩,去皮,用清酒浸泡。甘草二兩,炙烤,味甘平。芒硝半斤,味鹹苦,性寒。
《內經》說:內熱過盛,要用鹹寒藥物治療,再輔以苦甘藥物。芒硝鹹寒,可以去除熱邪;大黃苦寒,可以瀉去積滯;甘草甘平,可以幫助其他兩種藥物,促進新陳代謝,緩和脾胃。
將以上三種藥材磨碎,加水三升,煮到剩下半升,去渣,再加入芒硝,用小火煮沸,稍稍溫熱後服用。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乾薑(一兩半。味辛熱),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熱)
《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又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甘草姜附相合,為甘辛大熱之劑,乃可發散陰陽之氣。
上三味㕮咀,(趙本無「㕮咀」二字)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趙本無「則」字)為風,大則(趙本無「則」字)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證(趙本作「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
白話文:
四逆湯方:
藥材:
-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 乾薑(一兩半,味辛熱)
-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大熱)
方義:
《內經》中說:「寒邪侵襲內裡,應以甘溫之藥治療。」又說:「寒邪入侵勝過陽氣,應以辛熱之藥平復。」甘草、乾薑、附子三味藥合用,形成甘辛大熱的藥性,可以發散陰陽之氣。
用法:
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粉末,以水三升煎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服兩次。體質強健者可用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問答:
**問:**患者症狀於早晨加重,按方服用藥物後病情更加嚴重,出現厥逆、咽喉乾燥、雙腿緊繃、神志不清等症狀。
**答:**此症應當在半夜時手腳溫暖,雙腳伸直,之後會逐漸好轉,如同我所說。為何如此呢?因為患者寸口脈浮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會產生微熱,虛則會導致雙腿痙攣。此症狀類似桂枝湯的病症,因此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附子,以溫暖經脈,並增加桂枝的用量促進汗出,因患者陽氣不足,故需如此治療。
厥逆咽中干,煩燥,(趙本作「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陽旦,桂枝湯別名也。前證脈浮(醫統本作「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與桂枝湯證相似,是證象陽旦也。與桂枝湯而增劇,得寸口脈浮大,浮為風邪,大為血虛,即於桂枝湯加附子,溫經以補虛,增桂令汗出以祛風。其有治之之逆而增厥者,與甘草乾薑湯,陽復而足溫,更與芍藥甘草湯,陰和而脛伸。
表邪已解,陰陽已復,而有陽明內結,譫語煩亂,少與調胃承氣湯,微溏泄以和其胃,則陰陽之氣皆和,內外之邪悉去,故知病可愈。
白話文:
患者感到胸口有阻塞感,烦躁不安,属于阳明经脉内部郁结,神志不清,烦乱,服用甘草干姜汤。半夜阳气恢复,双脚发热,小腿仍略微拘紧,再次服用芍药甘草汤,小腿便伸直了。服用承气汤后大便稍溏泄,神志不清的症状也消失了,所以知道病可以痊愈。
桂枝汤是另一种药方。患者表现为脉象浮弱,自汗出,小便次数增多,心烦,稍微怕冷,腿部痉挛,与桂枝汤的症状相似,这就是“阳旦”的症状。如果病情加重,脉象浮大,浮则代表风邪,大则代表血虚,这时就要在桂枝汤中加附子,温经补虚,增加桂枝的剂量,使汗出祛风。如果治疗方法不当,病情反而加重,出现厥逆症状,就服用甘草干姜汤,阳气恢复,双脚发热,再次服用芍药甘草汤,阴气调和,小腿伸直。
外感邪气已经解除,阴阳恢复平衡,但阳明经脉仍然郁结,神志不清,烦乱,这时就服用调胃承气汤,稍微泻泄以调和胃气,这样阴阳之气都恢复正常,内外邪气都消散了,所以知道病可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