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傷寒論》~ 卷二 (2)
卷二 (2)
1. 辨痓濕暍脈證第四
傷寒所致太陽,(趙本有「病」字)痓、濕、暍(趙本有「此」字)三種,宜應別論,以為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
痓,當作痙,傳寫之誤也。痓者惡也,非強也。《內經》曰: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痓。柔為筋柔而無力,痙謂骨痙而不隨。痙者,強也,千金以強直為痙。經曰:頸項強急,口噤背反張者痙。即是觀之,痓為痙字明矣。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
《千金》曰:太陽中風,重感寒濕,則變痓。太陽病,發熱無汗,為表實,則不當惡寒,今反惡寒者,則太陽中風,重感於寒,為痓病也。以表實感寒,故名剛痓。
太陽病,發熱汗出,(趙本有「而」字)不惡汗者,(趙本無「者」字)名曰柔痓。
白話文:
傷寒引起的太陽病,有痓、濕、暍三种,应该分开讨论,因为它们虽然与伤寒相似,但还是有区别。
痓,应该写成痙,是传抄错误。痓是指恶寒,而不是强直。 《内经》中说:肺部热气传到肾脏,就会引起柔痓。柔是指筋骨无力,而痙则是指骨头痉挛不能活动。痙是指强直,千金方中也把强直称为痙。经书中说:脖子僵硬,嘴巴紧闭,后背反弓,就是痙。所以,痓就是痙,这一点很清楚。
太阳病,发热没有汗,反而恶寒,叫做刚痓。
《千金方》中说:太阳中风,再次感受寒湿,就会变成痓。太阳病,发热没有汗,是表实,不应该恶寒,现在却反倒恶寒,说明太阳中风,再次感受寒邪,导致了痓病。因为表实感寒,所以叫做刚痓。
太阳病,发热出汗,不恶寒,叫做柔痓。
太陽病,發熱汗出為表虛,則當惡寒,其不惡寒者,為陽明病。今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非陽明證,則是太陽中風,重感於濕,為柔痓也。表虛感濕,故曰柔痓。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痓。
太陽主表,太陽病,發熱為表病,脈當浮大,今脈反沉細,既不愈,則太陽中風,重感於濕,而為痓也。《金匱要略》曰: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𠘧𠘧然,脈反沉遲,此為痓,栝蔞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痓。
太陽病,發汗太多,則亡陽。《內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陽微不能養筋,則筋脈緊急而成痓也。
白話文:
太陽病患者,如果發燒且出汗,代表身體表面虛弱,應該感到怕冷。如果不怕冷,就可能是陽明病。現在患者發燒出汗,卻不感到怕冷,這不是陽明病的症狀,而是太陽中風,受到濕氣侵襲,導致身體發軟無力。表面虛弱又受到濕氣侵襲,所以稱為柔痓。
太陽病患者,如果發燒,脈象沉細,就叫做痓。
太陽經主司身體表面,太陽病患者,發燒屬於表面病症,脈象應該浮大,現在脈象卻沉細,且病情沒有好轉,代表太陽中風,受到濕氣侵襲,導致痓。醫書《金匱要略》記載:太陽病患者,症狀齊全,身體強壯,卻感到酸痛乏力,脈象沉遲,這就是痓,可以用栝蔞桂枝湯治療。
太陽病患者,如果過度出汗,容易導致痓。
太陽病患者,如果過度出汗,就會損傷陽氣。《內經》說:陽氣充足,則能滋養精神,溫和則能滋養筋骨。陽氣微弱,不能滋養筋骨,就會導致筋脈緊繃,形成痓。
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趙本注:一本無面字)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痓病也。
太陽中風,為純中風也,太陽傷寒,為純傷寒也,皆不作痓。惟是太陽中風,重感寒濕,乃變為痓也。身熱足寒者,寒濕傷下也。時頭熱面赤,目脈赤,風傷於上也。頭搖者,風主動也,獨頭搖者,頭為諸陽之會,風傷陽也,若純傷風者,身亦為之動搖,手足為之搐搦,此者內挾寒濕,故頭搖也。
口噤者,寒主急也,卒口噤者,不常噤也,有時而緩,若風寒相摶,則口噤而不時開,此者加之風濕,故卒口噤也。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其支別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夾脊抵腰中,下貫臀,以下至足,風寒客於經中,則筋脈拘急,故頸項強急而背反張也。
白話文:
身體發熱,腳卻冰冷,脖子僵硬,怕冷,偶爾頭部發熱,臉色發紅,眼白充血,只有頭部或頭臉搖晃,突然嘴巴緊閉,背部反弓,這就是痓病。
純粹中風屬於太陽經受風邪,而純粹傷寒屬於太陽經受寒邪,這兩種情況都不會導致痓病。只有太陽經受風邪後,再次遭受寒濕侵襲才會轉變成痓病。身體發熱,腳冰冷,是因為寒濕侵犯了下半身。偶爾頭部發熱,臉色發紅,眼白充血,是因為風邪侵犯了上半身。頭部搖晃是風邪導致的,只有頭部搖晃,是因為頭部是諸陽之會,風邪侵犯了陽氣。如果純粹是風邪侵襲,身體也會跟著搖晃,手腳也會抽搐,而這種情況是因為體內夾雜了寒濕,所以只有頭部搖晃。
嘴巴緊閉是因為寒邪主收縮,突然嘴巴緊閉,代表嘴巴並不總是緊閉,有時會稍微鬆開。如果風寒相互交纏,嘴巴就會緊閉,無法正常打開。而這種情況是風濕侵襲所致,所以嘴巴會突然緊閉。足太陽經脈起源於眼睛內角,向上經過額頭,到達頭頂,然後分出支脈進入腦部,再從腦部出來,向下經過頸部,沿著肩膀內側,貼著脊柱,到達腰部,往下穿過臀部,一直到腳部。風寒侵入經脈,就會導致筋脈收縮,因此脖子僵硬,背部反弓。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趙本注:「一作緩」)者,此名濕痹。(趙本注:「一雲中濕」)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金匱要略》曰:霧傷皮腠,濕流關節,疼痛而煩者,濕氣內流也。濕同水也,脈沉而細者,水性趣下也。痹,痛也。因其關節煩疼,而名曰濕痹,非腳氣之痹也。《內經》曰:濕勝則濡泄。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濕氣內勝也。但當利其小便,以宣泄腹中濕氣。古云:治濕之病,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
身黃如橘子色者,陽明瘀熱也。此身色如似熏黃,即非陽明瘀熱。身黃髮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為表裡有熱,則身不疼痛。此一身盡疼,非傷寒客熱也,知濕邪在經而使之,脾惡濕,濕傷,則脾病而色見,是以身發黃者,為其黃如煙燻,非正黃色也。
白話文:
太陽病,關節疼痛且煩躁,脈象沉細(或緩),這是濕痹。濕痹的症狀,患者小便不利,大便反而通暢,應該要治療小便不利。
《金匱要略》記載:霧氣傷及皮膚和肌肉,濕氣流入關節,導致疼痛和煩躁,這是濕氣內流。濕氣和水一樣,脈象沉細,說明水性往下流。痹,指疼痛。因關節疼痛而煩躁,故稱為濕痹,並非腳氣所致的痹症。《內經》說:濕氣過盛,則會使身體濕潤泄瀉。小便不利,大便反而通暢,說明濕氣內盛。應該治療小便不利,以宣泄腹中的濕氣。古人說:治療濕邪的疾病,如果小便不利,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濕邪導致的疾病,會使全身疼痛,發熱,面色像被煙燻過一樣發黃。
身體發黃如橘子色,是陽明經瘀熱。而這種煙燻般的黃色,則不是陽明經瘀熱。身體發黃發熱,用梔子柏皮湯治療,因為表裡有熱,所以身體不會疼痛。這種全身疼痛,不是傷寒客熱引起的,而是濕邪在經脈中作祟,脾臟厭惡濕邪,濕邪傷脾,則脾臟病變,反映在面色上,所以身體發黃,是煙燻般的黃色,而非正常的黃色。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趙本無「則」字)口燥煩也。
濕家,有風濕、有寒濕,此寒濕相搏者也。濕勝則多汗,傷寒則無汗,寒濕相搏,雖有汗而不能周身,故但頭汗出也。背陽也,腹陰也,太陽之脈,夾脊抵腰,太陽客寒濕,表氣不利,而背強也。里有邪者,外不惡寒,表有邪者,則惡寒。欲得被覆向火者,寒濕在表而惡寒也。
若下之早,則傷動胃氣,損其津液,故致噦而胸滿、小便不利。下后里虛,上焦陽氣因虛而陷於下焦,為丹田有熱,表中寒乘而入於胸中,為胸上有寒,使舌上生白苔滑也。臟燥則欲飲水,以胸上客寒濕,故不能飲而但口燥煩也。
白話文:
濕家病症之解析:
濕家之人,往往會出現以下症狀:
- 頭部出汗,背部僵硬,渴望蓋被子靠近火源。
- 如果使用瀉下藥物,會很快出現嘔吐、胸悶、小便不暢等症狀,舌苔呈現白苔。
- 這反映出患者丹田有熱,胸中有寒,口渴卻無法喝水,只能感受到口乾舌燥的煩躁。
分析濕家病因:
- 濕家病主要分為風濕和寒濕兩種,本段所描述的病症屬於寒濕相搏。
- 濕氣盛則易出汗,寒邪則無汗。但寒濕相搏的情況下,雖然出汗,但汗液無法遍及全身,故只出現頭部出汗。
- 背部屬陽,腹部屬陰,太陽經脈沿脊柱抵達腰部。太陽經脈受寒濕侵襲,導致表氣不暢,故背部僵硬。
- 如果有內邪,則不會畏寒;如果表層有邪氣,則會畏寒。患者渴望蓋被子靠近火源,正是寒濕侵襲表層,導致畏寒的表現。
瀉下藥物使用後的病理變化:
- 若使用瀉下藥物過早,會傷及胃氣,損耗津液,導致嘔吐、胸悶、小便不暢等症狀。
- 瀉下藥物使用後,會導致脾胃虛弱,陽氣虛損,上焦陽氣下陷至下焦,形成丹田有熱。同時,表層寒邪趁虛而入,入侵胸中,形成胸中有寒,導致舌苔白滑。
- 臟腑乾燥則會感到口渴,但由於胸中寒濕阻礙,患者無法喝水,只能感受到口乾舌燥的煩躁。
總結:
濕家病症主要由寒濕相搏引起,患者表現為頭部出汗、背部僵硬、畏寒、口渴但不能飲水等症狀。使用瀉下藥物過早,會加重病情,導致胃氣損傷、陽氣下陷,進一步加劇寒濕之邪。因此,治療濕家病,需溫陽化濕,驅寒散邪,以達到治療目的。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趙本注:「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濕家發汗則愈。《金匱要略》曰: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四兩,發其汗為宜;若妄下則大逆。額上汗出而微喘者,乃陽氣上逆也。小便自利或下利者,陰氣下流也。陰陽相離,故云死矣。《內經》曰: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趙本作「病」)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趙本作「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白話文: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趙本注「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意思是:如果病人是因濕氣下注而導致的疾病,並且出現額頭出汗、輕微喘息、小便不暢(或小便異常)的症狀,就會死亡。如果出現腹瀉不止的情況,同樣也會死亡。
濕家發汗則愈。《金匱要略》曰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四兩,發其汗為宜;若妄下則大逆。額上汗出而微喘者,乃陽氣上逆也。小便自利或下利者,陰氣下流也。陰陽相離,故云死矣。《內經》曰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意思是:濕氣引起的疾病,用發汗的方法可以治癒。《金匱要略》中說:濕氣引起的疾病,患者會感到全身發熱疼痛,可以用麻黃加朮四兩,發汗治療。如果胡亂使用瀉下藥物,就會適得其反。額頭出汗,輕微喘息,是陽氣上逆的表現。小便自利或腹瀉,是陰氣下流的表現。陰陽分離,就會導致死亡。《內經》中說:陰陽分離,精氣就會耗竭。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趙本作「病」)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趙本作「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意思是:有人問道:風濕交感,全身疼痛,按理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但現在天氣陰雨連綿,醫生卻說可以發汗,為什麼發汗後病症反而沒有好轉呢?
回答說:如果發汗過度,汗出得太多,只是把風氣逼出來了,濕氣還留在體內,所以病症不會好轉。如果要治療風濕病,發汗應該微微似欲出汗,這樣才能把風濕都趕出去。
解釋:
- 濕家: 指由濕氣引起的疾病。
- 下之: 指濕氣下注,也就是濕氣往下走。
- 小便自利: 指小便暢通。
- 下利: 指腹瀉。
- 陽氣上逆: 指陽氣往上走,表現為額頭出汗、微喘。
- 陰氣下流: 指陰氣往下走,表現為小便異常或腹瀉。
- 風濕相搏: 指風和濕兩種病邪相互影響,導致疾病。
- 微微似欲汗出: 指發汗程度要輕微,不要出太多汗。
这段中医古文主要讨论了湿气引起的疾病以及风湿病的治疗方法,强调了发汗治疗的注意事项。
值天陰雨不止,明其濕勝也。《內經》曰:陽受風氣,陰受濕氣。又曰: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風濕相搏,則風在外,而濕在內。汗大出者,其氣暴,暴則外邪出,而里邪不能出,故風去而濕在。汗微微而出者,其氣緩,緩則內外之邪皆出,故風濕俱去也。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病有淺深,證有中外,此則濕氣淺者也。何以言之?濕家不云關節煩疼,而云身上疼痛,是濕氣不流關節而外客肌表也;不云發熱身似熏黃,復云發熱面黃而喘,是濕不幹於脾而薄於上焦也。陰受濕氣,則濕邪為深,今頭痛,鼻塞而煩,是濕客於陽,而不客於陰也。濕家之脈當沉細,為濕氣內流,脈大者陽也,則濕不內流,而外在表也。
白話文:
當天連降陰雨,這是表示濕氣過盛。《內經》提到,風邪會影響陽氣,濕邪會影響陰氣。又說,風邪侵害時,症狀會表現於上部;濕邪侵害時,症狀則會表現於下部。當風邪與濕邪交纏,風邪在外,濕邪在內。如果大量出汗,這表示體內風邪突然強烈,因此可以排出外邪,但內邪無法排出,所以風邪離去後,濕邪仍留在體內。如果只是微微出汗,這表示體內風邪與濕邪都在緩慢排出,因此風邪與濕邪都能一起離去。
濕氣所引起的疾病,常表現為全身痠痛,發燒且臉色黃,伴有呼吸急促,頭痛,鼻塞以及煩躁,脈搏強大,患者仍能正常飲食,腹部舒適,沒有其他病症,這可能代表頭部受到寒濕侵襲,導致鼻塞,若能使用藥物塗抹鼻腔,病情即可痊癒。
疾病的嚴重程度和位置有著不同的表現,這段描述的是一種濕氣較輕的情況。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濕氣通常會引起關節疼痛,而非全身疼痛,這表示濕氣未深入關節,而是停留在皮膚表面;它不會使整個身體發熱,只會使臉色黃,並伴有呼吸急促,這表示濕氣沒有影響到脾臟,而是在上部的臟器中產生影響。濕邪侵入陰氣,表示濕邪深入,現在頭痛、鼻塞以及煩躁,這表示濕邪侵犯陽氣,而沒有侵犯陰氣。濕氣所引起的脈象應該是沈細的,若脈搏強大,則表示濕邪未深入體內,而是停留在體表。
又以自能飲食,胸腹別無滿痞,為腹中和無病,知其濕氣微淺,內藥鼻中,以宣泄頭中寒濕。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一身盡疼者,濕也;發熱日晡所劇者,風也。若汗出當風而得之者,則先客濕而後感風;若久傷取冷得之者,則先傷風而後中濕。可與麻黃杏仁薏苡仁甘草湯,見《金匱要略》中。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汗出惡寒,身熱而不渴者,中風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中暍也。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見《金匱要略》中方。
白話文:
全身疼痛是濕氣的表現,發熱在下午傍晚加重是風的表現。如果是在出汗時吹風而得病的,就先受了濕氣,然後再受了風寒;如果是長期受寒而得病的,就先受了風寒,然後才中了濕氣。可以服用麻黃杏仁薏苡仁甘草湯,這個方子可以在《金匱要略》中找到。
第四段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患者出現太陽中熱症狀,這是中暑的表现。患者會出汗、怕冷、身體發熱,並且感到口渴。
第五段
汗出惡寒,身熱而不渴者,中風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中暍也。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見《金匱要略》中方。
出汗、怕冷、身體發熱,但沒有口渴,這是中風的症狀。出汗、怕冷、身體發熱,並且感到口渴,這是中暑的症狀。可以服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這個方子可以在《金匱要略》中找到。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亦(趙本作「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身熱脈微弱者,暍也。身體疼重者,水也。夏時暑熱,以水灌洗而得之。一物瓜蒂散主之,見《金匱要略》中方。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病有在表、有在裡者,有表裡俱病者。此則表裡俱病者也。發熱惡寒,身重疼痛者,表中暍也;脈弦細芤遲者,中暑脈虛也;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者,太陽經氣不足也;小有勞,身即熱者,謂勞動其陽,而暍即發也;口開,前板齒燥者,重(醫統本作「里」)有熱也。《內經》曰:因於暑汗,煩則喘喝。
白話文:
太陽中暑的人,身體發熱疼痛沉重,脈搏微弱,這是因為夏季傷了冷水,水停留在皮膚中導致的。
經書上說:脈搏虛弱,身體發熱,是因為傷暑。身體發熱,脈搏微弱,就是中暑;身體疼痛沉重,就是水停滯。夏季暑熱,用冷水灌洗就會中暑。可以用瓜蒂散治療,見《金匱要略》中的藥方。
太陽中暑的人,會發熱怕冷,身體沉重疼痛,脈搏弦細微弱遲緩,小便減少,全身發熱,毛髮豎立,手腳冰冷,稍微勞動,身體就發熱,嘴巴張開,前邊的牙齒乾燥。如果發汗,就會更怕冷;如果灸溫針,就會更發熱;如果多次瀉下,就會更尿頻。
疾病有表證、裡證,也有表裡兼證。這個就是表裡兼證。發熱怕冷,身體沉重疼痛,是表證中暑;脈搏弦細微弱遲緩,是中暑脈虛;小便減少,全身發熱,毛髮豎立,手腳冰冷,是太陽經氣不足;稍微勞動,身體就發熱,是說勞動耗傷了陽氣,中暑就發作了;嘴巴張開,前邊的牙齒乾燥,是裡有熱證。《內經》說:因為暑熱而汗出,煩躁就會喘息喝水。
口開,謂喘喝也,以喘喝不止,故前板齒乾燥。若發汗以去表邪,則外虛陽氣,故惡寒甚;若以溫針助陽,則火熱內攻,故發熱甚;若下之,以除裡熱則內虛,而膀胱燥,故淋甚。
白話文:
嘴巴張開,指的是呼吸困難和咳嗽不停止的情況,因為呼吸困難不斷,所以前面的門牙會變得乾燥。如果用出汗的方法去除身體外面的病邪,那麼人就會因外部虛弱而出現嚴重怕冷的情況;如果使用溫針來幫助增加體內陽氣,那麼體內的火熱就會向內部攻擊,出現更為嚴重的發燒情況;如果通過排泄的方式清除體內的熱症,那麼體內就容易虛弱,並且尿道也會變幹,因此小便不順暢的程度更加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