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傷寒論》~ 卷二 (1)
卷二 (1)
1. 傷寒例第三
(趙本論前有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決病法)
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趙本作「冰」)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
春夏為陽,春溫夏熱者,(醫統本有「以」字)陽之動,始於溫,盛於暑故也。秋冬為陰,秋涼而冬寒者,以陰之動,始於清,盛於寒故也。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
冬三月純陰用事,陽乃伏藏,水冰地坼,寒氣嚴凝,當是之時,善攝生者,出處固密,去寒就溫,則不傷於寒。其涉寒冷,觸冒霜雪為病者,謂之傷寒也。
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
白話文:
春天氣候溫和,夏天氣候炎熱,秋天氣候涼爽,冬天氣候寒冷,這就是四季正常氣候的順序。
春天和夏天屬陽,春天溫暖夏天炎熱,是因為陽氣的活動,從溫和開始,在炎熱時達到頂峰。秋天和冬天屬陰,秋天涼爽冬天寒冷,是因為陰氣的活動,從清爽開始,在寒冷時達到頂峰。
冬天非常寒冷,萬物深藏,君子就應該嚴密地保護自己,就不會受到寒氣的傷害。如果接觸到寒氣,就會得傷寒。
冬天的三個月,純陰氣盛行,陽氣就潛伏藏匿,水結冰、地面裂開,寒氣嚴酷凝結。在這個時候,懂得養生的人,外出時就會嚴密地保護自己,避寒就暖,就不會受到寒氣的傷害。如果接觸到寒冷,冒著霜雪而生病,就會得傷寒。
受到四季氣候的傷害,都會導致生病。
春風、夏暑、秋濕、冬寒,謂之四時之氣。
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
熱為陽,陽主生;寒為陰,陰主殺。陰寒為病,最為肅殺毒厲之氣。
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
《內經》曰:先夏至日為溫病,後夏至日為暑病。溫暑之病,本傷於寒而得之,故太(熊校記:大醫汪本大改太,非)醫均謂之傷寒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趙本有「者」字)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復(趙本作「反」)大寒;夏時應大(趙本無「大」字)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白話文:
春風、夏暑、秋濕、冬寒,被稱為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
傷寒之所以被認為是毒,是因為它最容易導致致命的氣候變化。
熱屬陽,陽主生長;寒屬陰,陰主殺伐。陰寒導致疾病,是最嚴重的殺伐之氣。
感染後立即發病的,稱為傷寒;沒有立即發病的,寒毒會藏在皮膚裡,到了春天就會變成溫病,到了夏天就會變成暑病。暑病的熱度比溫病更重。
《黃帝內經》說:夏至日之前為溫病,夏至日之後為暑病。溫暑之病,本源是受寒引起的,所以古代醫家都把它稱為傷寒。
所以體力勞累的人,在春夏季節容易患溫熱病,都是因為冬天受寒引起的,不是時行之氣導致的。所謂時行之氣,是指春天應該暖和卻出現大寒,夏天應該炎熱卻出現大涼,秋天應該涼爽卻出現大熱,冬天應該寒冷卻出現大溫。這些不屬於當季出現的氣候變化,因此一年之中,老少都有相似的疾病,這就是時行之氣導致的。
四時氣候不正為病,謂之時行之氣。時氣所行為病,非暴厲之氣,感受必同,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也。
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鬥歷占之。
四時正氣者,春風、夏暑、秋濕、冬寒是也。時行者,時行之氣是也。溫者,冬時感寒,至春發者是也。疫者,暴厲之氣是也。占前鬥建,審其時候之寒溫,察其邪氣之輕重而治之,故下文曰:
九月霜降節後,宜漸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節後,宜解也。所以謂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為雨水故也。至驚蟄二月節後,氣漸和暖,向夏大熱,至秋便涼。
冬寒、春溫、夏熱、秋涼,為四時之正氣也。
白話文:
四季氣候不正常就會生病,我們稱之為「時行之氣」。這種因時氣變化引起的疾病,並非突然發作的猛烈疾病,其感受必然相同,因此一年之中,老少疾病常有相似之處。
想要預測四季正常氣候導致的疾病,以及時行疫氣的變化,都要依據斗歷推算。
四季正常的氣候,分別是春風、夏暑、秋濕、冬寒。所謂「時行之氣」,就是指季節性流行的疾病。冬季感受寒冷,到春季發病的,稱為「溫病」。疫病則是指突然爆發的猛烈傳染病。通過觀察斗建,判斷當時的寒暑變化,察覺邪氣的輕重,再進行治療。因此,下文說道:
九月霜降節氣過後,氣溫應該逐漸轉冷,往後冬季更寒冷,直到正月雨水節氣過後,天氣才會回暖。之所以稱為雨水,是因為冰雪融化成雨水。到了驚蟄二月節氣過後,氣溫逐漸變得溫和,往後夏季氣溫炎熱,到了秋季就會轉涼。
冬寒、春溫、夏熱、秋涼,這是四季正常應有的氣候。
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九月十月,寒氣尚微,為病則輕;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嚴,為病則重;正月二月,寒漸將解,為病亦輕。此以冬時不調,適有傷寒之人,即為病也。(趙本醫統本「九月十月,……即為病也」作注,非。)
此為四時正氣,中而即病者也。
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曰(趙本作「為」)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復有先後,更相重沓,亦有輕重,為治不同,證如後章。
此為時行之氣,前云:冬時應寒而反大溫者是也。
從立春(醫統本作「秋」)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變為溫病。
白話文:
從霜降之後,到春分之前,如果有人接觸到霜露,身體裡有寒氣就生病了,這種病就叫做傷寒。九月十月,寒氣還比較輕微,生病就會比較輕;十一月十二月,寒氣已經很嚴酷了,生病就會比較嚴重;正月二月,寒氣漸漸消退,生病也會比較輕。這是因為冬天身體不調,恰巧碰上傷寒的人就會生病。
這是因為四時正常的氣候,身體處於中氣狀態,就很容易生病。
如果冬天出現了不正常的溫暖天氣,就叫做冬溫。冬溫的毒性,跟傷寒很不一樣,冬溫還有先後之分,互相重疊,也有輕重之分,治療方法也不相同,詳見後面的章節。
這是因為當時流行的病氣,之前說過:冬天應該寒冷,但反而很溫暖,就是這個意思。
從立春之後,天氣中沒有嚴寒,也沒有冰雪,但有些人卻發熱生病,這是因為春天的陽氣,在冬天埋藏的寒氣,轉變成溫病。
此為溫病也。《內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此為疫氣也。是數者,以明前鬥歷之法,占其隨時氣候,發病寒熱輕重不同耳。
十五日得一氣,於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為二十四氣也。(趙本無「也」字)
節氣十二,中氣十二,共二十四。《內經》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
白話文:
這屬於溫病。《內經》說:「冬天受寒,春天就會得溫病。」
從春分之後,到秋分節氣之前,如果天氣突然變冷,就都是時行寒疫。三、四月,如果突然變冷,當時陽氣還很弱,被寒氣打敗,病熱就會比較輕;五、六月,陽氣已經旺盛,被寒氣打敗,病熱就會比較重;七、八月,陽氣已經衰弱,被寒氣打敗,病熱也會比較輕。這種疾病和溫病、暑病類似,但治療方法卻有所不同。
這是疫氣。這幾點,都是根據前鬥歷法,推算出不同時間的氣候,以及發病時寒熱輕重的不同。
十五天得一氣,一年有四季,每個季節有六氣,四乘六就是二十四氣。
節氣有十二個,中氣也有十二個,合起來就是二十四氣。《內經》說:「五天稱為候,三候稱為氣,六氣稱為時,四季稱為歲。」
然氣候亦有應至而(趙本作「仍」)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
疑漏或有至而不去,此一句按《金匱要略》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故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陰(醫統本作「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醫統本有「而」字)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內經》曰:至而和則平,至而甚則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
白話文:
然而氣候也有應該到來卻沒到,或者還沒到就到來,或者到了卻過度的情況,這些都會形成病氣。
像是有些時候,氣候到了卻不去,這一點根據《金匱要略》的說法,氣候有還沒到就到,有到了卻沒到,有到了卻不去,有到了卻過度,為什麼會這樣呢?老師說:冬至過後,甲子夜半,少陽開始發起。少陰的時節,陽氣開始生成,天氣變得溫和,但還沒到甲子,天氣就變溫和了,這就是還沒到就到;到了甲子,但天氣還不溫和,這就是到了卻沒到;到了甲子,天氣非常寒冷不消散,這就是到了卻不去;到了甲子,但天氣像盛夏五六月那樣溫熱,這就是到了卻過度。《內經》說:到了且和諧則平順,到了且過度則生病,到了且逆轉則生病,到了卻沒到則生病,還沒到就到則生病。
即是觀之,脫漏明矣。
但天地動靜,陰陽鼓擊者,各正一氣耳。
《內經》曰:陰陽者,天地之道。清陽為天,動而不息;濁陰為地,靜而不移。天地陰陽之氣,鼓擊而生,春夏秋冬,寒熱溫涼,各正一氣也。
是以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
春暖為夏暑,從生而至長也;秋忿為冬怒,從肅而至殺也。
是故冬至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也。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也。
十月六爻皆陰,坤卦為用,陰極陽來,陽生於子。冬至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於卦為復,言陽氣得復也。四月六爻皆陽,乾卦為用,陽極陰來,陰生於午。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於卦為姤,言陰則(醫統本作「得」)遇陽也。《內經》曰: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
白話文:
只要觀察就能明白,陽氣和陰氣交互變化,但天地間的動靜、陰陽的鼓擊,都是各自遵循著自身的氣機運作。
《內經》說:陰陽是天地運行的法則。清陽之氣屬天,動而不停;濁陰之氣屬地,靜而不變。天地間陰陽之氣彼此作用,產生了春夏秋冬、寒熱溫涼的變化,每種氣候都各自遵循著特定的氣機。
所以,春天的溫暖會演變成夏天的暑熱;秋天的肅殺會演變成冬天的寒冷。
春暖變夏暑,是從生長到茂盛的過程;秋肅變冬怒,是從收斂到凋零的過程。
因此,冬至之後,陽氣開始上升,陰氣開始下降;夏至之後,陽氣開始下降,陰氣開始上升。
十月時,六爻皆陰,坤卦主導,陰氣達到極點,陽氣開始生長,陽氣誕生於子時。冬至之後,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卦象為復,表示陽氣復甦。四月時,六爻皆陽,乾卦主導,陽氣達到極點,陰氣開始生長,陰氣誕生於午時。夏至之後,陽氣下降,陰氣上升,卦象為姤,表示陰氣與陽氣相遇。
《內經》說:冬至後四十五天,陽氣逐漸上升,陰氣逐漸下降;夏至後四十五天,陰氣逐漸上升,陽氣逐漸下降。
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
陽生於子,陰生於午,是陰陽相接,故曰合。陽退於酉,陰退於卯,是陰陽相背,故曰離。《內經》曰:氣至之謂至,氣分之謂分。至則氣同,分則氣異。
陰陽交易,人變病焉。
天地陰陽之氣,既交錯而不正,人所以變病。《內經》曰: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
此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也。
《內經》曰:養生者必順於時,春夏養陽,以涼以寒;秋冬養陰,以溫以熱。所以然者,從其根故也。
小人觸冒,必嬰暴疹。須知毒烈之氣,留在何經,而發何病,詳而取之。
不能順四時調養,觸冒寒溫者,必成暴病。醫者當在意審詳而治之。
白話文:
因此,冬至和夏至,陰陽交合;春分和秋分,陰陽分離。
陽氣在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生長,陰氣在午時(中午11點到下午1點)生長,這是陰陽相接,所以稱為合。陽氣在酉時(下午5點到下午7點)退卻,陰氣在卯時(早上5點到早上7點)退卻,這是陰陽相背,所以稱為離。《內經》說:氣聚集在一起稱為至,氣分開稱為分。至則氣相同,分則氣不同。
陰陽交替變化,人就會生病。
天地間的陰陽之氣,交錯而失衡,人因此而生病。《內經》說:陰陽交錯失衡,就會導致疾病產生。
因此,君子在春夏養護陽氣,秋冬養護陰氣,順應天地間的剛柔變化。
《內經》說:養生的人必須順應時令,春夏養陽,用清涼寒涼的方式;秋冬養陰,用溫暖熱燥的方式。這樣做的原因,是從根本上調理。
普通人觸犯寒邪,就會得暴疹。需要知道毒性強烈的邪氣,停留在哪條經脈,會引起什麼病症,然後詳細地治療。
不能順應四時進行調養,觸犯寒邪溫熱的人,就會得暴病。醫生要認真仔細地診治。
是以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夏傷於暑,春(趙本作「秋」)必病(醫統本作「痎」)瘧;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此必然之道,可不審明之。
當春之時,風氣大行。春傷於風,風氣通於肝,肝以春適王,風雖入之,不能即發,至夏肝衰,然後始動。風淫末疾,則當發於四肢。夏以陽氣外盛,風不能外發,故攻內而為飧泄。飧泄者,下利米穀不化,而色黃。當秋之時,濕氣大行。秋傷於濕,濕則干於肺,肺以秋適王,濕雖入之,不能即發,至冬肺衰,然後濕始動也。
雨淫腹疾,則當發為下利。冬以陽氣內固,濕氣不能下行,故上逆而為咳嗽。當夏之時,暑氣大行,夏傷於暑,夏以陰為主內,暑雖入之,勢未能動,及秋陰出,而陽為內主,然後暑動搏陰而為痎瘧。痎者二日一發,瘧者一日一發。當冬之時,寒氣大行,冬傷於寒,冬以陽為主內,寒雖入之,勢未能動,及春陽出而陰為內主,然後寒動搏陽而為溫病。是感冒四時正氣為病必然之道。
白話文:
春天受風寒,夏天就容易腹瀉;夏天受暑熱,秋天就容易得瘧疾;秋天受潮濕,冬天就容易咳嗽;冬天受寒冷,春天就容易得溫病。這是自然規律,不可不謹慎觀察。
春天風氣盛行,人體容易受風寒。春天受風寒,風邪會侵入肝臟,而肝臟在春天是旺盛的,風邪雖然進入體內,但還不會馬上發病,等到夏天肝臟衰弱,風邪才會開始作祟,導致四肢疼痛等症狀。夏天陽氣外盛,風邪無法向外發散,就只能向內侵入,引起腹瀉,腹瀉表現為大便稀薄,米飯消化不良,顏色呈黃色。
秋天濕氣盛行,人體容易受潮濕。秋天受潮濕,濕邪會侵入肺臟,而肺臟在秋天是旺盛的,濕邪雖然進入體內,但還不會馬上發病,等到冬天肺臟衰弱,濕邪才會開始作祟,引起腹瀉等症狀。冬天陽氣內固,濕氣無法向下運行,就只能向上逆行,導致咳嗽。
夏天暑氣盛行,人體容易受暑熱。夏天受暑熱,暑邪會侵入人體,但因為夏天以陰氣為主,暑邪還無法發作,等到秋天陰氣外露,陽氣內盛,暑邪就會開始侵襲人體,引起瘧疾,瘧疾表現為隔日發燒,或每日發燒。
冬天寒氣盛行,人體容易受寒冷。冬天受寒冷,寒邪會侵入人體,但因為冬天以陽氣為主,寒邪還無法發作,等到春天陽氣外露,陰氣內盛,寒邪就會開始侵襲人體,引起溫病,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冒。這就是人體在不同季節受寒氣影響而生病的自然規律。
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斯方治。
《內經》曰: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今世人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醫。醫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則不中病。皆宜臨時消息制方,無不效也。今搜採仲景舊論,錄其證候診脈聲色,對病真方,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
仲景之書,逮今千年而顯用於世者,王叔和之力也。
又土地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餐居亦異。是(趙本有「故」字)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者。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
東方地氣溫,南方地氣熱,西方地氣涼,北方地氣寒。西北方高,東南方下。是土地溫涼、高下不同也。東方安居食魚,西方陵居華食,南方濕處而嗜酸,北方野處而食乳。是餐居之異也。東方治宜砭石,西方治宜毒藥,南方治宜微針,北方治宜灸焫。是四方醫治不同也。醫之治病,當審其土地所宜。
白話文:
東方土地氣溫較溫和,南方土地氣溫較熱,西方土地氣溫較涼,北方土地氣溫較寒。西北方地勢较高,東南方地勢較低。這就是不同地區土地溫度、高低不同。東方人居住在平原地区,以吃魚為主,西方人居住在山區,以吃精緻食物为主,南方人居住在潮濕地區,喜歡吃酸的食物,北方人居住在荒涼地区,以吃乳製品為主。這就是飲食習慣的不同。東方人治病宜用砭石,西方人治病宜用毒藥,南方人治病宜用微針,北方人治病宜用灸灼。這就是不同地區的治療方法不同。醫生治療疾病,要根據患者所處地区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治療方案。
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
《內經》曰: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是傷寒為病熱也。《針經》曰:多熱者易已,多寒者難已,是熱雖甚不死。
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
表裡俱病者,謂之兩感。
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
太陽為三陽之長,其氣浮於外,故尺寸俱浮,是邪氣初入皮膚外在表也,當一二日發。風府穴名也,項中央太陽之脈,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是以上連風府。其經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故病頭項痛、腰脊強。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俠(趙本作「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
白話文:
太陽經是三陽經之首,它的氣機浮在體表,所以寸關尺三部脈象都浮,這是邪氣剛開始入侵皮膚,停留在體表的表現,大約一兩天就會發病。風府穴是位於項部正中的太陽經穴位,它的脈絡從頭頂進入腦部,再從後頸部分出往下走,所以說它連接到風府穴。太陽經的脈絡沿著肩膀、背部內側,到達腰部,因此會出現頭項疼痛、腰脊強直的症狀。
脈象寸關尺三部都長,是陽明經受病了,大約二三天就會發病。因為陽明經的脈絡靠近鼻部,並與眼睛相連,所以會出現發熱、眼睛疼痛、鼻乾、不能平躺的症狀。
陽明血氣俱多,尺寸俱長者,邪並陽明,而血氣淖(熊校記:而血氣𧀺溢也,汪本𧀺改淖,按𧀺為潮正字,汪本原誤)溢也。太陽受邪不已,傳於陽明,是當二三日發。其脈俠鼻者,陽明脈起於鼻交頞中,絡於目。陽明之脈,正上䪼頞,(醫統本作「䪼頞」)還出系目系。身熱者,陽明主身之肌肉。
《針經》曰:陽明氣盛,則身以前皆熱;目疼鼻乾者,經中客邪也;不得臥者,胃氣逆不得從其道也。《內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內經》曰: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春脈弦,尺寸俱弦者,知少陽受邪也。二三日陽明之邪不已,傳於少陽,是當三四日發。胸脅痛而耳聾者,經壅而不利也。
白話文:
陽明經氣血充盈,身體尺寸較長的人,若受到邪氣侵犯陽明經,就會導致氣血過盛而溢出。太陽經受到邪氣侵犯後,無法消退,就會傳染到陽明經,因此病症會在兩三天內發作。如果脈象靠近鼻樑,那是因為陽明經脈從鼻樑和額頭交界處開始,連接到眼睛。陽明經脈向上經過額頭,再回到眼睛附近。身體發熱,是因為陽明經主宰身體的肌肉。
《針經》說:陽明經氣盛,就會導致身體的前半部分發熱;眼睛疼痛、鼻乾,是因為經絡中受到邪氣侵犯;無法躺下,是因為胃氣逆流,無法順著正常通道運行。《內經》說:胃部不和,就會導致睡覺不安穩。
如果脈象弦緊,且尺脈和寸脈都弦緊,則表示少陽經受到疾病侵犯,病症會在三四天內發作。由於少陽經脈沿著肋骨連接到耳朵,所以會出現胸脅疼痛和耳聾的症狀。
《內經》說:少陽經是陽經中的陽經,與春季相通。春季脈象弦緊,且尺脈和寸脈都弦緊,就表示少陽經受到邪氣侵犯。如果陽明經的邪氣在兩三天內無法消退,就會傳染到少陽經,病症就會在三四天內發作。胸脅疼痛和耳聾,是因為經絡阻塞不通暢。
此三經皆受病,未入於腑者,可汗而已。
三陽受邪,為病在表,法當汗解。然三陽亦有便入腑者,入腑則宜下,故云未入於腑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陽極則陰受之,邪傳三陽既遍,次乃傳於陰經。在陽為在表,在陰為在裡。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脈。陽邪傳陰,邪氣內陷,故太陰受病而脈尺寸俱沉細也。自三陽傳於太陰,是當四五日發也。邪入於陰,則漸成熱,腹滿而嗌乾者,脾經壅而成熱也。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白話文:
這三條經脈都生病了,但病氣還沒有進入臟腑,就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
三陽經脈受到邪氣侵襲,病症表現在外,應該用發汗的方式治療。不過,三陽經脈也有病氣直接進入臟腑的情況,如果病氣已經進入臟腑,就應該用下瀉的方法治療,所以說病氣還沒有進入臟腑,就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
寸脈和尺脈都沉細,這是太陰經脈生病的表現,大約四五天後就會發病。因為太陰經脈分布在胃部,連接到咽喉,所以會出現腹脹和咽喉乾燥的症狀。
陽氣盛極必衰,陰氣就會受其影響,邪氣侵襲三陽經脈之後,就會傳到陰經。在陽經生病,就相當於病症表現在外;在陰經生病,就相當於病症表現在內。邪氣在表,就會表現出陽脈的變化;邪氣在裡,就會表現出陰脈的變化。陽邪傳入陰經,邪氣深入內部,所以太陰經脈生病,寸脈和尺脈就會沉細。從三陽經脈傳到太陰經脈,大約需要四五天時間才會發病。邪氣進入陰經,就會逐漸形成熱症,腹脹和咽喉乾燥是脾經阻塞導致熱症的表現。
寸脈和尺脈都沉,這是少陰經脈生病的表現,大約五六天後就會發病。因為少陰經脈貫穿腎臟,連接到肺部,並與舌根相連,所以會出現口乾舌燥、口渴的症狀。
少陰腎水也,性趣下。少陰受病,脈尺寸俱沉也。四五日太陰之邪不已,至五六日則傳於少陰也,是少陰病當五六日發。人傷於寒,則為病熱,謂始為寒,而終成熱也。少陰為病,口燥舌乾而渴,邪傳入里,熱氣漸深也。
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緩者,風脈也。厥陰脈微緩者,邪傳厥陰,熱氣已劇,近於風也。當六七日發,以少陰邪傳於厥陰。煩滿而囊縮者,熱氣聚於內也。
此三經皆受病,已入於腑,可下而已。
三陰受邪,為病在裡,於法當下。然三陰亦有在經者,在經則宜汗,故云已入於腑者,可下而已。經曰:臨病之工,宜須兩審。
白話文:
少陰經屬腎水,其特性向下運行。若少陰經受病,脈象則尺脈和寸脈皆沉。四、五天太陰之邪氣若未消散,到五六天就會傳入少陰經,也就是說,少陰病通常在五六天發作。人體受寒,則會生病發熱,這是因為一開始受寒,最終卻發展成熱症。少陰經生病,患者會出現口乾舌燥、口渴的症狀,邪氣傳入內里,熱氣逐漸加深。
尺脈和寸脈皆微弱緩慢,則代表厥陰經受病,通常在六七天發作。由於厥陰脈循行於陰器,並連通肝臟,因此患者會有腹脹和睪丸收縮的症狀。
脈象緩慢,是風邪的表現。厥陰脈微弱緩慢,代表邪氣傳入厥陰經,熱氣已很嚴重,接近風邪的表現。通常在六七天發作,是因少陰邪氣傳入厥陰經所致。腹脹和睪丸收縮,則是由於熱氣聚集在體內所致。
這三條經脈都受病,邪氣已經侵入臟腑,可用瀉下療法。
三陰經受邪,病症皆在內,按理應當瀉下。但三陰經也有病症停留在經絡中的情況,如果病症在經絡,則宜用發汗療法。因此說「已入於腑者,可下而已」,就是指已經侵入臟腑的病症,才適合用瀉下療法。經書上說:「臨病的醫生,應該仔細審慎地診察。」
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六臟六腑皆受病,則榮衛不行;腑臟(趙本作「臟腑」)不通,則死矣。
陰陽俱病、表裡俱傷者,為兩感。以其陰陽兩感,病則兩證俱見。至於傳經,則亦陰陽兩經俱傳也。始得一日,頭痛者太陽,口乾煩滿而渴者少陰;至二日則太陽傳於陽明,而少陰亦傳於太陰,身熱譫語者陽明,腹滿不欲食者太陰;至三日陽明傳於少陽,而太陰又傳於厥陰,耳聾者少陽,囊縮而厥者厥陰,水漿不入,不知人者,胃氣不通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同時受到寒邪的侵襲,第一天太陽經受到寒邪,就會與少陰經一起生病,表現出頭痛、口乾、胸悶煩躁、口渴等症狀;第二天陽明經受到寒邪,就會與太陰經一起生病,表現出肚子脹滿、身體發熱、不想吃東西、神志不清等症狀;第三天少陽經受到寒邪,就會與厥陰經一起生病,表現出耳聾、陰囊縮小、四肢厥冷、喝水也無法吞嚥、神志昏迷等症狀,六天內就會死亡。如果三陰三陽、六臟六腑都受到寒邪侵襲,則氣血運行不暢,腑臟不通,就會導致死亡。
陰陽同時生病、表裡同時受傷的病症,稱為兩感。由於陰陽兩者都受到寒邪侵襲,所以生病時會同時出現兩種症狀。寒邪傳經時,也會同時傳遞到陰陽兩經。剛開始發病的第一天,頭痛屬於太陽經受寒,口乾、胸悶煩躁、口渴屬於少陰經受寒;第二天太陽經的寒邪傳到陽明經,少陰經的寒邪也傳到太陰經,身體發熱、神志不清屬於陽明經受寒,肚子脹滿、不想吃東西屬於太陰經受寒;第三天陽明經的寒邪傳到少陽經,太陰經的寒邪又傳到厥陰經,耳聾屬於少陽經受寒,陰囊縮小、四肢厥冷屬於厥陰經受寒,喝水也無法吞嚥、神志昏迷則是由於胃氣不通。
《內經》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云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謂三日六經俱病,榮衛之氣,不得行於內外,腑臟之氣不得通於上下,至六日腑臟之氣俱盡,榮衛之氣俱絕,則死矣。
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
白話文:
《內經》說:五臟受損,六腑不通,營氣衛氣運行受阻,這樣的情況持續三天就會死亡,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中最長的一條,它的血氣旺盛,所以人會失去意識。三天後陽明經的氣血耗盡,就會死亡。意思是說,三天之內六經都生病,營衛之氣無法通行於內外,腑臟之氣無法上下流通,到了第六天腑臟之氣全部耗盡,營衛之氣全部斷絕,就會死亡。
如果沒有再次感受寒邪,也沒有經絡傳變,也沒有其他病邪的侵入,到了第七天太陽病勢減退,頭痛減輕;第八天陽明病勢減退,身體發熱減退;第九天少陽病勢減退,耳朵聽力減退;第十天太陰病勢減退,腹部消瘦如常,開始想吃東西;第十一天少陰病勢減退,口渴止住,舌頭乾燥,接著打噴嚏;第十二天厥陰病勢減退,陰囊鬆弛,小腹微微下垂,呼吸微弱,病人精神清醒。
六日傳遍,三陰三陽之氣皆和,大邪之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
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尺寸(趙本作「寸尺」)陷者,大危。
間者,瘳也。十二日傳經盡,則當瘳愈。若過十三日以上不瘳,尺寸之脈沉陷者,即正氣內衰,邪氣獨勝,故云大危。
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者,當依舊(趙本作「後」)壞證病(趙本作「病證」)而治之。若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者,變為(趙本作「成」)溫瘧。
異氣者,為先病未已,又感別異之氣也。兩邪相合,變為他病,脈陰陽俱盛者,傷寒之脈也。《難經》曰: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經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則為前病熱未已,再感於寒,寒熱相搏,變為溫瘧。
白話文:
病症在第六天傳遍全身,三陰三陽之氣都調和了,致病的邪氣也都消散了,病人精神爽朗,頭腦清晰。
如果超過十三天以上病症沒有好轉,寸口脈(指手腕的脈搏)沉陷,情況就非常危險。
“間”指的是病好了。十二天內經脈都傳遍了,就應該要痊癒。如果超過十三天以上沒有好轉,寸口脈沉陷,這就代表正氣內衰,邪氣佔了上風,所以說非常危險。
如果病人再接觸到其他病氣,轉變成其他病症,就應該按照新的病症治療。如果脈象陰陽俱盛,又再次受寒,就會變成溫瘧。
“異氣”指的是前一個病症還沒痊癒,又接觸到其他的病氣。兩種邪氣結合,就會變成其他病症,脈象陰陽俱盛是傷寒的脈象。《難經》說:傷寒的脈象,陰陽俱盛而且緊澀。經典記載:脈象盛而身體發寒,是得傷寒,這是因為之前的熱症還沒好,又再次受寒,寒熱交搏,就變成溫瘧。
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於風,變為風溫。
此前熱未歇,又感於風者也。《難經》曰: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風來乘熱,故變風溫。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趙本有「更」字)遇溫熱,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
此前熱未已,又感溫熱者也。陽主表,陰主裡,洪數實大皆熱也,兩熱相合,變為溫毒。以其表裡俱熱,故為病最重。
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溫氣,變為溫疫。(趙本注:「一本作瘧」)以此冬傷於寒,發為溫病,脈之變證,方治如說。
此前熱未已,又感溫氣者也。溫熱相合,變為溫疫。
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瘥,以成痼疾。
白話文:
如果陽脈浮滑、陰脈濡弱,遇到風寒,就容易轉變成風溫病。風溫病指的是此前熱症未消,又受到風寒的影響而引起的疾病。《難經》中說,中風病的脈象,陽脈浮而滑,陰脈濡而弱,風寒乘着熱症而來,就會變成風溫病。
如果陽脈洪數、陰脈實大,遇上溫熱之氣,就會變成溫毒病。溫毒病是最嚴重的疾病。溫毒病是指此前熱症未消,又受到溫熱之氣的影響而引起的疾病。陽氣主表,陰氣主裡,洪數、實大都是熱症的表現,兩種熱症相合,就會變成溫毒病。由於表裡都熱,所以這種病症是最嚴重的。
如果陽脈濡弱、陰脈弦緊,遇上溫氣,就會變成溫疫病。溫疫病指的是此前熱症未消,又受到溫氣的影響而引起的疾病。溫熱相合,就會變成溫疫病。
凡是人體生病,應該及時治療,不要隱忍期待自己痊癒,這樣很容易變成頑固的疾病。
凡覺不佳,急須求治,苟延時日,則邪氣入深,難可複製。《千金》曰:凡有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須早道;若隱忍不治,冀望自瘥,須臾之間,以成痼疾,此之謂也。
小兒女子,益以滋甚。
小兒氣血未全,女子血室多病,凡所受邪,易於滋蔓。
時氣不和,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
腠理者,津液腠泄之所,文理縫會之中也。《金匱要略》曰: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文理也。邪客於皮膚,則邪氣浮淺,易為散發,若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矣。《金匱玉函》曰:主(醫統本作「生」)候長存,形色未病,未入腠理,針藥及時,服將調節,委以良醫,病無不愈。
白話文:
一旦身體感到不適,就要立即尋求治療,拖延時間只會讓病邪深入,日後就難以治療。《千金要方》說:只要感到稍微不舒服,覺得身體狀況不如平常,就應該及早看醫生;如果隱忍不治,抱持著自我痊癒的希望,那麼很快就會變成慢性病,這就是所謂的「拖延成疾」。
小孩和女人,更容易被病邪侵襲。
小孩氣血尚未完全成長,女人則因月經等原因容易有血虛問題,所以更容易受到病邪侵襲,並且容易蔓延。
當季節氣候不調時,就應該及早求醫,找出病因,趁病邪還停留在皮膚表層時進行治療,幾乎都能痊癒。
所謂的「腠理」,指的是津液滲出的地方,也就是皮膚紋理交匯的地方。《金匱要略》說:腠理是三焦經脈會合元氣的地方,也是血氣匯聚的地方;理指的是皮膚和臟腑的紋理。病邪停留在皮膚表層,病邪比較淺,容易散發出去,如果及時治療,幾乎都能痊癒。《金匱玉函》說:醫生應該保持謹慎的態度,在患者身體尚未出現明顯病症,病邪尚未深入皮膚之前,就及時使用針藥,配合飲食調養,並請可靠的醫生診治,幾乎都能痊癒。
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臟,則難可制,此為家有患,備慮之要。
邪在皮膚,則外屬陽而易治;邪傳入里,則內屬陰而難治。《內經》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昔桓侯怠於皮膚之微疾,以至骨髓之病,家有患者,可不備慮。
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
《千金》曰:凡始覺不佳,即須治療,迄至於病,湯食競進,折其毒勢,自然而瘥。
若(趙本作「如」)或瘥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
傳有常也,變無常也。傳為循經而傳,此太陽傳陽明是也;變為不常之變,如陽證變陰證是也。邪既傳變,病勢深也。《本草》曰:病勢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全。
白話文:
病人忍著病不說,好幾天后才說出來,邪氣已經入侵內臟,就很难控制了,這就是為什麼家中要預備藥物,要時時提防的原因。
邪氣停留在皮膚上,屬於外在陽氣,容易治療;邪氣傳入內部,屬於內在陰氣,就難以治療。《內經》說:善於治病的人,首先治皮膚毛髮,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最後才治五臟。治五臟的病,病人就處於半死半活的狀態了。以前桓侯輕視皮膚上的小病,結果發展成骨髓病,家中有人生病,怎麼能不預備好呢?
凡是做湯藥,不能避開早晨和晚上,感到生病的那一刻,就應該立即治療,不要等到早晚才處理,這樣比較容易痊癒。
《千金要方》說:凡是一開始感到身體不適,就必須立刻治療,等到病發作了,再吃藥喝湯,就已經太晚了,只能減弱毒氣,依靠自身的力量慢慢恢復。
如果恢復得慢,病就會傳變,即使想要治療,也很難奏效。
傳變有規律,也有不規律。傳是循著經脈傳播,比如太陽經傳陽明經就是這樣;變是不定性的變化,比如陽證變成陰證就是這樣。邪氣一旦傳變,病勢就很嚴重。《本草綱目》說:病勢已經形成,還可以治好一半;病勢已經過度,性命就很難保全了。
服藥不如方法,縱意違師,不須治之。
《內經》曰: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
凡中風與傷寒為病,自古通謂之傷寒。《千金》曰:夫傷寒病者,起自風寒,入於腠理,與精氣分爭,榮衛偏隔,周身不通而病。
始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矣。
始自皮膚,入於經絡,傳於臟腑是也。
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者。
風寒初客於皮膚,便投湯藥,溫暖發散而當者,則無不消散之邪。
不在證治,擬欲攻之,猶當先解表,乃可下之。
先解表而後下之,則無復傳之邪也。
白話文:
《內經》說:過分迷信鬼神的人,不能和他談論高尚的道德;害怕針灸和藥物的人,不能和他談論高超的醫術。不允許治療的疾病,就一定治不好,就算強行治療,也是徒勞無功的。
傷寒疾病大多是因風寒入侵而引起的。
中風和傷寒,從古至今都被統稱為傷寒。《千金方》說:傷寒疾病是由風寒入侵引起的,風寒進入肌膚腠理,與人體精氣爭奪,導致營衛失調,周身氣血不通而致病。
風寒之邪最初侵犯肌表,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深入肌理,難以消除。
風寒從皮膚開始,侵入經絡,最終會傳入臟腑。
沒有用溫暖的方法來治療,風寒之邪是不會自行消散的。
當風寒之邪剛剛入侵皮膚的時候,就應該馬上服用溫暖發散的湯藥,這樣就能有效地驅散風寒。
不根據病情進行治療,想要攻邪,也必須先解表,才能再服用瀉藥。
先解表再瀉下,這樣就能避免風寒之邪繼續入侵。
若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
表證雖罷,里不至大堅滿者,亦未可下之。是邪未收斂成實,下之則裡虛而邪復不除,猶生寒熱也。
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也。
外無表證,里有堅滿,為下證悉具。《外臺》云:表和里病,下之則愈。下證既具,則不必拘於日數。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煩躁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篤,重者必死矣。
下之不當,病輕者,證猶變易而難治,又矧重者乎。
夫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
白話文:
如果表面症狀已經消退,但內部仍然沒有消除,而且不感到飽滿,還伴有寒熱,那麼病症就無法去除。
雖然表面症狀已經消失,但內部不堅實飽滿,也不可以服用瀉藥。因為邪氣還沒有收斂成實質,服用瀉藥就會導致內虛,邪氣也沒有去除,仍然會出現寒熱。
如果表面症狀已經消退,但內部沒有消除,而且感到飽滿堅實,有乾燥的糞便,就可以服用瀉藥去除。即使服用後四五天,也不會造成危害。
如果沒有表面症狀,內部有堅實飽滿的感覺,這就是下證的全部表現。《外台秘要》說:表面和內部都患病,服用瀉藥就會痊癒。下證已經出現,就不必拘泥於服藥的時日。
如果不能服用瀉藥,卻勉強使用攻邪藥物,就會導致內虛熱氣侵入,協同熱氣使人腹瀉,出現煩躁不安等各種變化,無法一一列舉。輕者會虛弱無力,重者必定死亡。
服用瀉藥不當,病情輕者,症狀還會反复變化而難以治療,更何況病情嚴重者呢?
陽氣旺盛而陰氣虛弱,出汗就會死亡,服用瀉藥就會痊癒;陽氣虛弱而陰氣旺盛,出汗就會痊癒,服用瀉藥就會死亡。
表為陽,里為陰。陰虛者,陽必湊之,陽盛之邪,乘其裡虛而入於腑者,為陽盛陰虛也。經曰: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者是矣。下之,除其內熱而愈,若反汗之,則竭其津液而死。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陰邪乘其表虛,客於榮衛之中者,為陽虛陰盛也。
經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者是矣。汗之,散其表寒則愈,若反下之,則脫其正氣而死。經曰: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
夫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甘遂何可以妄攻。虛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哉!
白話文:
外在為陽,內在為陰。陰氣不足的人,陽氣必然會去補充它。陽氣過盛的邪氣,趁著內在虛弱而侵入臟腑,這就是陽盛陰虛。經書說:尺脈微弱,叫做陰氣不足。陽氣下降進入陰氣中,就會發熱。瀉下可以去除內熱而痊癒,如果反過來發汗,就會耗盡津液而死亡。陰脈不足,陽氣就會去補充它;陽脈不足,陰氣就會去補充它。陰邪乘著外在虛弱,侵入榮衛之間,這就是陽虛陰盛。
經書說:假設寸口脈微弱,叫做陽氣不足。陰氣上升進入陽氣中,就會發冷惡寒。發汗可以散去表寒而痊癒,如果反過來瀉下,就會損傷正氣而死亡。經書說:本來應該發汗,卻反過來瀉下,這是逆治。本來應該先瀉下,卻反過來發汗,也是逆治。
因此,神丹不能亂用,甘遂也不能胡亂攻伐。虛實的治療方法截然不同,吉凶的關鍵如同影隨形,絕非易事!
神丹者,發汗之藥也。甘遂者,下藥也。若汗下當則吉,汗下不當則凶,其應如影隨形,如響應聲。
況桂枝下咽,陽盛則(趙本作「即」)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
桂枝者,發汗藥也。承氣湯者,下藥也。《金匱玉函》曰:不當汗而強與汗之者,令人奪其津液,枯槁而死;不當下而強與下之者,令人開腸洞泄,便溺不禁而死。
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
投湯不當,則災禍立見,豈暇計其日數哉。
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懵然不知病源,為治乃誤,使病者殞歿,自謂其分,至今(醫統本作「令」)冤魂塞於冥路,死屍盈於曠野,仁者鑑此,豈不痛歟!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裡,本自不同,而執迷妄(趙本作「用」)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飲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實違。夫智者之舉錯也,常審以慎;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
白話文:
神丹是發汗的藥物,甘遂是瀉下的藥物。如果汗瀉得當,就會吉利;如果汗瀉得不當,就會凶險,其反應就像影子隨形,像回聲回應聲音一樣。
何況桂枝下咽,陽氣旺盛就會導致死亡;承氣湯進入胃部,陰氣旺盛也會導致死亡。
桂枝是發汗藥,承氣湯是瀉下藥。《金匱玉函》中說:不應該發汗卻強行發汗,會使人失去津液,變得枯槁而死;不應該瀉下卻強行瀉下,會使人腸子破裂,便溺失禁而死。
生死攸關,就在一瞬間,眼看着生命將盡,哪有時間去計算日子。
服用藥物不當,災禍就會立即顯現,哪有時間去計算藥物作用的時間呢?
這是陰陽虛實互相交錯,病情細微難辨;發汗吐下互相矛盾,禍患來得迅速,而醫術淺薄,不明白病因,用藥錯誤,導致病人死亡,就認為這是命運使然,至今冤魂塞滿冥路,屍體遍布荒野,仁者看到這些,難道不感到痛心嗎?
凡是兩種病症同時出現,治療時有先後順序,發表和攻裡,本質上是不一樣的,然而執迷不悟的人,卻說神丹、甘遂可以一起服用,既能解表,又能攻裡,說得巧妙,似乎有道理,其實是違背了道理。智者做事謹慎,總是三思而後行;愚者做事衝動,總是魯莽行事。
安危之變,豈可詭哉!世上之士,但務彼翕習之榮,而莫見此傾危之敗,惟明者,居然能護其本,近取諸身,夫何遠之有焉。
兩感病俱作,欲成不治之疾,醫者大宜消息,審其先後,次第而治之;若妄意攻治,以求速效者,必致傾危之敗。
凡發汗溫服(趙本作「暖」)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可半日中盡三服。若與病相阻,即便有所覺。重病(趙本作「病重」)者,一日一夜,當晬時觀之,如服一劑,病證猶在,故當復作本湯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劑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發汗藥,須溫暖服者,易為發散也。日三服者,藥勢續也。病勢稍重,當促急服之,以折盛熱,不可拘於本方。設藥病不相對,湯入即便知之,如陰多者,投以涼藥,即寒逆隨生;陽多者,飲以溫劑,則熱毒即起,是便有所覺。晬時者,周時也,一日一夜服湯藥盡劑,更看其傳,如病證猶在,當復作本湯,以發其汗;若服三劑不解,汗不出者,邪氣大甚,湯不能勝,必成大疾。《千金》曰:熱病脈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
白話文:
人生的安危變化無常,不可輕忽!許多人只追求表面的榮耀,卻看不見潛藏的危機。只有明智的人才能守護根本,從自身經驗中汲取教訓,何需遠求呢?
如果兩種病同時發作,可能演變成難以治癒的疾病。醫生應仔細觀察,辨明病症發生的先後順序,依次治療。如果妄圖速效,胡亂用藥,必然會導致危險的後果。
凡是發汗或溫服的湯藥,即使方劑上寫著一日三服,如果病情嚴重,無法緩解,就應縮短服用間隔,可以在半天內服用三次。如果藥物與病症相合,很快就會有所感覺。對於重病患者,應該每隔十二個小時觀察一次,如果服用一劑藥後,病症仍然存在,就應再次服用相同的藥方。有些人服用三劑藥才見效,如果汗仍然出不來,就屬於絕症了。
發汗藥必須溫暖服用,才能更容易發散。一日三服,是為了維持藥效的連續性。如果病情稍重,就應該加快服藥速度,以抑制過盛的熱氣,不要拘泥於原本的服用次數。如果藥物與病症不相合,藥物入體後就會馬上察覺。例如,陰氣過盛的人,服用涼藥就會出現寒逆;陽氣過盛的人,服用溫藥就會出現熱毒,這些都是立竿見影的反應。所謂「晬時」,就是整日整夜的意思。服用完一劑湯藥後,觀察病情變化,如果病症仍然存在,就應再次服用相同的藥方,以促進出汗。如果服用三劑藥後,仍然無法出汗,說明邪氣太過強大,藥物無法抵禦,必然會變成大病。《千金要方》中說:「熱病脈搏跳動頻繁而無法出汗,這是陽氣極盛的表現,必死無疑。」
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證(趙本有「而」字)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言能(醫統本作「欲」)飲一斗,與五升。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若喘若噦,不可與之。(趙本有「也」字)忽然大汗出,是為自愈也。
熱在上焦,則為消渴,言熱消津液,而上焦乾燥,則生渴也。大熱則能消水,熱少不能消之,若強飲,則停飲變為諸病。至七八日陽勝氣溫,向解之時,多生大渴也,亦須少少與之,以潤胃氣,不可極意飲也。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若喘若噦者,為水飲內停而不散,不可更與之。忽然陽氣通,水氣散,先發於外,作大汗而解。
白話文:
凡是得了時氣病,到了五六天,病人感到口渴想要喝水,但喝不了太多,就不應該給他喝水。為什麼呢?因為他腹中的熱氣還不夠多,不能消解,如果再給他喝水,反而會加重病情。到了七八天,病人非常口渴,想要喝水,這時候就可以根據病情給他喝水。給水的時候,要讓病人喝得不過飽,不要刻意讓他喝太多。意思是说,如果病人能够喝一斗水,就只给他喝五升。如果喝水後肚子胀满,小便不顺畅,或呼吸困难,或有呕吐的症状,就不可再給他喝水。如果突然大量出汗,就是病自己痊癒了。
热气在上焦,就會導致消渴,意思是说热气消散了津液,上焦变得干燥,就會引起口渴。强烈的热气可以消散水分,热气不足则不能消散水分,如果强行喝水,水就会停留在体内,变成各种疾病。到了七八天,阳气旺盛,气温开始下降,快要康复的时候,就会出现强烈的口渴,这时候也需要少量地給他喝水,以滋潤胃气,不可让他过多地喝水。如果喝水后肚子胀满,小便不顺畅,或呼吸困难,或有呕吐的症状,这是因为水停留在体内没有散开,不可再给他喝水。如果突然阳气流通,水气散开,先从体表散发,出现大量出汗,就代表病好了。
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愈,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複數。(趙本有「也」字)
小渴者,為腹中熱少。若強與水,水飲不消,復為諸飲病也。
凡得病厥,脈動數,服湯藥更遲;脈浮大減小;初躁後靜,此皆愈證也。
動數之脈,邪在陽也,湯入而變遲者,陽邪愈也。浮大之脈,邪在表也,而復減小者,表邪散也。病初躁亂者,邪所煩也,湯入而安靜者,藥勝病也。是皆為愈證。
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
五十九穴者,以瀉諸經之溫熱。《針經》曰:熱病,取之諸陽五十九穴,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而補其不足。所謂五十九刺,兩手內外側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間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頭入髮際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發三寸,邊五,凡十痏;耳前後、口下,各一,項中一穴,凡六痏;巔上一、囟會一、髮際一、廉泉一、風池二、天柱二。又《內經》曰:熱俞五十九,頭上五行。
白話文:
生病了,反而能喝水,這是病要好的徵兆。有些人不懂醫術,只聽說生病喝水就能自愈,病人稍微有點口渴就強迫他喝水,結果反而造成禍害,不可再犯。
口渴是因為腹中熱氣不足。如果硬要灌水,水喝下去消化不了,還會變成其他病症。
生病發作時,脈搏跳動頻繁,喝了湯藥後脈搏變慢;脈象浮大,後來變小;一開始躁動不安,後來變得平靜,這些都是病要好的徵兆。
脈搏跳動頻繁,是邪氣在陽氣里;喝了湯藥後脈搏變慢,是陽氣中的邪氣消散了。脈象浮大,是邪氣在體表;後來變小,是體表的邪氣散去了。病初躁動不安,是被邪氣所困擾;喝了湯藥後安靜下來,是藥力勝過了病邪。這些都是病要好的徵兆。
治療溫病,可以針灸五十九個穴位。
這五十九個穴位,是為了瀉掉各經絡的溫熱之氣。《針經》說:熱病要取陽經的五十九個穴位,用針刺,瀉掉熱氣,讓病人出汗,充實陰氣,補充不足之處。所謂五十九個穴位,是指兩手內外側各三處,共十二個穴位;五指之間各一處,共八個穴位;腳也一樣;頭頂髮際一寸,旁邊三分,各三處,共六個穴位;再往髮際方向進去三寸,邊緣五處,共十個穴位;耳朵前後、嘴巴下方各一處,後頸一處,共六個穴位;頭頂中央一處、百會穴一處、髮際一處、廉泉穴一處、風池穴二處、天柱穴二處。《內經》也說:熱病要針灸五十九個穴位,頭上有五行穴位。
行五者,以瀉諸陽之熱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衝、(熊校記:各本同。按素問作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
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趙本無「九」字)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並中髓也。
穴有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其灸刺之禁,皆肉薄骨解之處,血脈虛少之分,針灸並中髓也。
凡(趙本無「凡」字)脈四損,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四損。脈五損,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脈六損,一時死。平人六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損。
白話文:
針灸治療熱症時,可以使用五十九個穴位。其中八個穴位(大杼、膺俞、缺盆、背俞)瀉胸中之熱,八個穴位(氣衝、三里、巨虛、上下廉)瀉胃中之熱,八個穴位(雲門、髃骨、委中、髓空)瀉四肢之熱,十個穴位(五臟俞旁五)瀉五臟之熱。
人體穴位共有三百六十五個,其中三十九個穴位灸之有害,七十九個穴位刺之會造成傷害,因為這些穴位都靠近骨頭和血脈,針灸容易傷及髓部。
針灸的禁忌部位包括骨骼突出、血管稀少的地方,因為這些部位針灸容易傷及髓部。
脈搏的變化也能預示病情。脈搏跳動四次,病人只跳一次,稱為四損,三日內會死亡。脈搏跳動五次,病人只跳一次,稱為五損,一日內會死亡。脈搏跳動六次,病人只跳一次,稱為六損,很快就會死亡。
四臟氣絕者,脈四損;五臟氣絕者,脈五損;五臟六腑俱絕者,脈六損。
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內經》曰:脈者,血之府也。脈實血實,脈虛血虛。寒則傷血,邪並於血,則血盛而氣虛,故傷寒者,脈盛而身寒。熱則傷氣,邪並於氣,則氣盛而血虛,故傷暑者,脈虛而身熱。
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脈陰陽俱盛,當汗出而解;若汗出不解,則邪氣內勝,正氣外脫,故死。《內經》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千金》曰:熱病已得汗,脈尚躁盛,此陽脈之極也,死。
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
白話文:
四臟氣息消失,脈象就會損傷四個部位;五臟氣息消失,脈象就會損傷五個部位;五臟六腑全部氣息消失,脈象就會損傷六個部位。
脈搏強勁但身體寒冷,這是傷寒的表現;脈搏虛弱但身體發熱,這是傷暑的表現。
《內經》說:脈象是血液的所在。脈象充實代表血液充實,脈象虛弱代表血液虛弱。寒冷會傷害血液,邪氣侵入血液,就會造成血液充實但氣虛,所以傷寒患者脈搏強勁但身體寒冷。暑熱會傷害氣,邪氣侵入氣,就會造成氣盛但血液虛弱,所以傷暑患者脈搏虛弱但身體發熱。
脈象陰陽俱盛,大量出汗卻無法緩解,就會死亡。
脈象陰陽俱盛,應該出汗緩解;如果出汗卻無法緩解,邪氣就會內盛,正氣就會外脫,所以就會死亡。《內經》說:出汗,但脈象仍然躁盛,就會死亡。《千金》說:熱病已經出汗,但脈象仍然躁盛,這是陽脈的極度表現,就會死亡。
脈象陰陽俱虛,發熱不止,就會死亡。
脈陰陽俱虛者,真氣弱也;熱不止者,邪氣勝也。《內經》曰:病溫虛甚者,死。
脈至乍疏乍數(趙本作「乍數乍疏」)者,死。
為天真榮衛之氣斷絕也。
脈至如轉索者,(趙本無「者」字)其日死。
為緊急而不軟,是中無胃氣,故不出其日而死。
譫言妄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逆冷,脈沉細者,不過一日,死矣。
譫言妄語,陽病也。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為脈病相應;若身逆冷,脈沉細,為陽病見陰脈,脈病不相應,故不過一日而死。《難經》曰:脈不應病,病不應脈,是為死病。
此以前是傷寒熱病證候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陰陽俱虛,就代表體內的真氣很弱;如果發熱一直不退,就表示邪氣很強。《內經》說:溫病虛弱嚴重者,就會死亡。
脈象時而疏緩時而數急(趙本寫作「時而數急時而疏緩」),也會導致死亡,這是因為天真榮衛之氣已經斷絕了。
如果脈象摸起來像轉動的繩索,這天就會死。因為脈象緊急而無彈性,表示體內已經沒有胃氣,所以當天就會死亡。
如果病人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身體微微發熱,脈象浮大,手腳溫暖,就會活下來。但如果身體反常地冰冷,脈象沉細,則最多活不過一天就會死亡。
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是陽氣虛弱導致的病症。身體微微發熱,脈象浮大,手腳溫暖,這表示脈象與病症相符;但如果身體反常地冰冷,脈象沉細,則表示陽氣虛弱卻出現了陰脈,脈象與病症不相符,所以最多活不過一天就會死亡。《難經》說:脈象不符合病症,病症也不符合脈象,這就是死症。
以上這些都是傷寒熱病的症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