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傷寒論》~ 卷一 (12)
卷一 (12)
1. 平脈法第二
問曰:人病(趙本無「病」字)恐怖者,其脈何狀?師曰:脈形如循絲,累累然,其面白脫色也。
《內經》曰:血氣者,人之神。恐怖者,血氣不足,而神氣弱也。脈形似循絲,累累然,面白脫色者,《針經》曰:血奪者,色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是知恐怖,為血氣不足。
問曰:人不飲,其脈何類?師曰:其脈自澀,(趙本醫統本皆無「其」字)唇口乾燥也。
澀為陰,雖主亡津液,而唇口乾燥,以陰為主內,故不飲也。
問曰:人愧者,其脈何類?師曰:脈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愧者,羞也。愧則神氣怯弱,故脈浮,而面色變改不常也。
問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脈者,(趙本無「者」字)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
菽,豆也。《難經》曰: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各隨所主之分,以候臟氣。
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趙本注:「一云按投」)者,腎氣也。若見損脈來至,為難治。
《脈經》曰:冷氣在胃中,故令脈不通。下利不見脈,則冷氣客於脾胃。今尺中時一小見,為脾虛腎氣所乘。脈再舉頭者,脾為腎所乘也。若尺中之脈更或減損,為腎氣亦衰,脾復勝之,鬼賊相刑,故云難治。是脾勝不應時也。
問曰: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何(趙本有「謂」字)也?師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橫;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
金勝木,水勝火。縱者,言縱任其氣,乘其所勝;橫者,言其氣橫逆,反乘所不勝也。縱橫,與恣縱、恣橫之義通。水為金子,火為木子,子行乘母,其氣逆也;母行乘子,其氣順也。
問曰:脈有殘賊,何謂也?師曰:脈有弦、緊、浮、滑、沉、澀,此六者(趙本作「脈」)名曰殘賊,能為諸脈作病也。
為人病者,名曰八邪,風寒暑濕傷於外也,飢、飽、勞、逸傷於內也。經脈者,榮衛也。榮衛者,陰陽也。其為諸經脈作病者,必由風寒暑濕,傷於榮衛,客於陰陽之中,風則脈浮,寒則脈緊,中暑則脈滑,中濕則脈澀,傷於陰則脈沉,傷於陽則脈浮。所以謂之殘賊者,傷良曰殘,害良曰賊,以能傷害正氣也。
問曰:脈有災怪,何謂也?師曰: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證相應,因為作湯。比還送湯如食頃,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不見此證,今乃變異,是名災怪;又問曰:何緣作此吐利?答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名(趙本作「為」)災怪耳。
白話文:
平脈法第二
有人問:人感到恐懼時,脈象是什麼樣子?
老師回答:脈象如摸到細絲般微弱,連續不斷,且面色蒼白無血色。
《內經》說:血氣是人的精神所在。恐懼是因血氣不足,導致神氣虛弱。脈象如細絲、面色蒼白無光澤,《針經》提到:失血過多的人,面色枯槁無光澤。脈象空虛,可知恐懼是因血氣不足所致。
有人問:人不喝水時,脈象屬於哪一類?
老師回答:脈象澀滯,且唇口乾燥。
澀脈屬陰,雖主津液不足,但唇口乾燥是因陰氣內盛,所以不想喝水。
有人問:人感到羞愧時,脈象屬於哪一類?
老師回答:脈象浮,且面色忽白忽紅。
羞愧是因心神怯弱,所以脈浮,面色也會變化不定。
有人問:醫經提到脈象有三菽、六菽之重,是什麼意思?
老師回答:用手指按脈時,如三粒豆的重量(輕按),是肺氣;如六粒豆的重量(稍重),是心氣;如九粒豆的重量(更重),是脾氣;如十二粒豆的重量(重按),是肝氣;按至骨頭時,是腎氣。
菽即豆子。《難經》說:三菽之重與皮毛相應,屬肺;六菽之重與血脈相應,屬心;九菽之重與肌肉相應,屬脾;十二菽之重與筋相應,屬肝;按至骨頭,舉指時脈象迅疾,屬腎。根據按壓的輕重,可觀察各臟腑之氣。
假如下利時,寸口、關上、尺中均無脈象,但尺中偶爾微弱出現,且脈象兩次跳動,是腎氣尚存。若出現損脈(極弱之脈),則難治。
《脈經》說:胃中有寒氣,導致脈不通。下利時無脈,是因寒氣侵犯脾胃。若尺中偶見微弱脈象,是脾虛被腎氣所乘。脈象兩次跳動,表示脾受腎氣影響。若尺中脈更弱,表示腎氣也衰,脾氣反盛,邪氣相爭,故難治。這是脾氣不應時令的表現。
有人問:脈象有相乘、縱、橫、逆、順,是什麼意思?
老師回答:水剋火,金剋木,稱為「縱」;火剋水,木剋金,稱為「橫」;水剋金,火剋木,稱為「逆」;金生水,木生火,稱為「順」。
金勝木,水勝火。「縱」指順其氣勢,剋制所勝;「橫」指氣機橫逆,反剋不勝。「縱橫」與放縱、橫逆之意相通。水為金之子,火為木之子,子氣剋母,其氣逆;母氣生子,其氣順。
有人問:什麼是「殘賊脈」?
老師回答:脈象有弦、緊、浮、滑、沈、澀,這六種稱為殘賊脈,能引發各種疾病。
致病因素稱為「八邪」,風寒暑濕傷於外,飢飽勞逸傷於內。經脈即營衛,營衛即陰陽。疾病多因風寒暑濕傷及營衛,侵犯陰陽。風邪致脈浮,寒邪致脈緊,中暑致脈滑,中濕致脈澀,傷陰則脈沈,傷陽則脈浮。之所以稱「殘賊」,是因它們能傷害正氣。
有人問:什麼是「災怪脈」?
老師回答:假設病人脈象屬太陽病,與症狀相符,於是開藥。服藥不久,病人卻大吐或腹瀉腹痛。醫生說:先前未見此症,現突然變化,稱為「災怪」。再問:為何會吐瀉?回答:可能是之前服藥,現在才發作,故稱「災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