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註解傷寒論》~ 卷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

1. 辨陰陽易瘥後勞復病脈證並治法第十四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趙本注:「一作眵」)膝脛拘急者,燒裩散主之。

大病新瘥,血氣未復,餘熱未盡,強合陰陽,得病者名曰易。男子病新瘥未平復,而婦人與之交,得病,名曰陽易;婦人病新瘥未平腹,男子與之交,得病,名曰陰易。以陰陽相感動,其餘毒相染著,如換易也。其人病身體重,少氣者,損動真氣也;少腹裡急,引陰中拘攣,膝脛拘急,陰氣極也;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者,感動之毒,所易之氣,熏蒸於上也。與燒裩散以道陰氣。

燒裩散方:

上取婦人中裩近隱處,剪燒(趙本有「作」字)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趙本作「此為愈矣」)婦人病,取男子裩當燒灰。(趙本作「男子褌燒服」)

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趙本作「內加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病有勞復,有食復。傷寒新瘥,血氣未平,餘熱未盡,早作勞動病者,名曰勞復。病熱少愈而強食之,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留搏,兩陽相合而病者,名曰食復。勞復,則熱氣浮越,與枳實梔子豉湯以解之;食復,則胃有宿積,加大黃以下之。

枳實梔子豉湯方:

枳實(三枚,炙。苦寒),梔子(十四枚,趙本作個,擘。苦寒),豉(一升,綿裹。苦寒)

枳實梔子豉湯,則應吐劑,此云覆令微似汗出者,以其熱聚於上,苦則吐之;熱散於表者,苦則發之。《內經》曰:火淫所勝,以苦發之。此之謂也。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傷寒瘥已(趙本作「以」)後,更發熱者,(趙本無「者」字)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趙本注:「一作緊」)者,以下解之。(趙本有「小柴胡湯方」詳見卷三)

瘥後餘熱未盡,更發熱者,與小柴胡湯以和解之。脈浮者,熱在表也,故以汗解;脈沉者,熱在裡也,故以下解之。

大病瘥後,從腰已(趙本作「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大病瘥後,脾胃氣虛,不能制約腎水,水溢下焦,腰以下為腫也。《金匱要略》曰: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與牡蠣澤瀉散,利小便而散水也。

牡蠣澤瀉散方:

牡蠣(熬。鹹平),澤瀉(鹹寒),栝蔞根(苦寒),蜀漆(趙本有「暖水」二字,洗,去腳。趙本醫統本並作腥。辛平),葶藶(趙本有「子」字。熬。苦寒),商陸根(熬。辛酸,鹹平),海藻(洗去咸,以上各等分。鹹寒)

鹹味湧泄,牡蠣、澤瀉、海藻之咸以泄水氣。《內經》曰:濕淫於內,平以苦,佐以酸辛,以苦泄之。蜀漆、葶藶、栝蔞、商陸之酸辛與苦,以導腫濕。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入(趙本作「於」)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後服,日三服。(趙本作「日三服」,在方寸匕下)

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者,(趙本無「者」字)胃(趙本作「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趙本有「理中丸方」詳見卷七)

汗後,陽氣不足,胃中虛寒,不內津液,故喜唾,不了了。與理中丸以溫其胃。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趙本無「者」字)竹葉石膏湯主之。

傷寒解後,津液不足而虛羸,餘熱未盡,熱則傷氣,故少氣,氣逆欲吐,與竹葉石膏湯調胃散熱。

竹葉石膏湯方:

竹葉(二把。辛平),石膏(一斤。甘寒),半夏(半升,洗。辛溫),人參(三。趙本作「二」兩。甘溫),甘草(二兩,炙。甘平),粳米(半升。甘微寒),麥門冬(一升,去心。甘平)

辛甘發散而除熱,竹葉、石膏、甘草之甘辛,以發散餘熱;甘緩脾而益氣,麥門冬、人參、粳米之甘,以補不足;辛者散也,氣逆者,欲其散,半夏之辛,以散逆氣。(醫統本作「氣逆」)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瘥,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谷則愈。

陽明王於申酉戌,宿食在胃,故日暮微煩,當小下之,以損宿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