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註解傷寒論》~ 卷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九 (2)

1.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一

大法,秋宜下。

秋時陽氣下行,則邪亦在下,故宜下。

凡服下藥,(趙本作「凡可下者」)用湯勝丸,(趙本有「散」字)中病即(趙本作「便」)止,不必盡劑也。

湯之為言蕩也,滌盪腸胃,溉灌臟腑,推陳燥結,卻熱下寒,破散邪疫,理導潤澤枯槁,悅人皮膚,益人血氣。水能淨萬物,故勝丸散。中病即止者,如承氣湯證云:若一服,利而(醫統本作「則」)止後服。又曰: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復服。是不盡劑也。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下利三部脈平者,已為實,而又按之心下硬者,則知邪甚也,故宜大承氣湯下之。

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經曰:脈遲者,食乾物得之。《金匱要略》曰:滑則穀氣實。下利脈遲而滑者,胃有宿食也。脾胃傷食,不消水穀,是致下利者,為內實,若但以溫中厚腸之藥,利必不(醫統本作「未」)止,可與大承氣湯,下去宿食,利自止矣。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寸以候外,尺以候內;浮以候表,沉以候里。寸口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者,胃有宿食裡氣不和也。與大承氣湯,以下宿食。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當宜(趙本無「宜」字)下之,與(趙本作「宜」)大承氣湯。

傷食則惡食,故不欲食,如傷風惡風、傷寒惡寒之類也。

下利瘥後,(趙本無「後」字)至其年月日(趙本有「時」字)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秋,則肺先受之。假令春時受病,氣必傷肝,治之難(醫統本作「雖」)愈,邪有不盡者,至春時元受月日,內外相感,邪必復動而痛(醫統本作「病」)也。下利為腸胃疾,宿積不盡,故當下去之。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之(趙本無「之」字)乃愈,宜大承氣湯。

《脈經》曰:滑脈者,為病(熊校記:脈滑者為宿食也。汪本宿誤病)食也。下利脈滑,則內有宿食,故云當有所去,與大承氣湯,以下宿食。

病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趙本有「大柴胡」三字)湯。

《金匱要略》曰: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為實,可下之。腹中滿痛者,裡氣壅實也,故可下之。

傷寒後,脈沉沉者,內實也,下解之,(趙本作「之解」)宜大柴胡湯。

傷寒後,為表已解,脈沉為里未和,與大柴胡湯,以下內實。經曰:傷寒瘥以後更發熱,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以(趙本無「以」字)下之,宜大承氣湯。

《金匱要略》曰:脈雙弦者寒也。經曰:遲為在臟。脈雙弦而遲者,陰中伏陽也,必心下硬。大則為陽,緊則為寒,脈大而緊者,陽中伏陰也,與大承氣湯以分陰陽。

白話文:

[對於秋天適合使用瀉下的治療方式]

根據醫學大法,秋天適合使用瀉下療法。

在秋季,身體的陽氣下降,因此病邪也會聚集在身體下部,這就是為什麼秋天適合使用瀉下療法的原因。

通常服用瀉下藥物,用湯劑比丸劑更有效,一旦病情好轉就應立即停止,不必完全吃完全部藥量。

湯劑的作用是清掃,可以清潔腸胃,滋潤臟腑,排除陳舊的燥結,調節體內熱與寒,擊破邪氣,滋潤肌膚,增強血液循環。水能清潔萬物,所以湯劑效果勝過丸劑或散劑。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就應停止服藥,例如在服用承氣湯後,如果第一次服用後就有改善,就不需要再服用第二次。這就是不完全服用完全部藥量的例子。

如果出現下痢,但脈象平穩,且腹部按壓感覺硬結,這情況需要立即進行瀉下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下痢的病人,脈象應該微弱或冷,但如果脈象正常,表示病邪在體內積聚。下痢但脈象正常的,表示已經有實證,再加上腹部按壓感覺硬結,顯示病邪非常嚴重,因此適合使用大承氣湯進行瀉下治療。

如果下痢,脈象遲緩且滑順,表示有實證。如果下痢症狀未見好轉,應立即進行瀉下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古籍記載,脈象遲緩是因為吃乾硬食物所致。《金匱要略》提到,脈象滑順表示消化系統運作正常。下痢且脈象遲緩且滑順,表示胃中有未消化的食物。脾胃受到食物影響,無法消化食物,導致下痢,表示有實證。如果只使用溫中厚腸的藥物,下痢不一定會停止,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幫助排泄未消化的食物,下痢自然就會停止。

問: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未消化的食物?答:寸口脈象浮大,但按壓反而感到澀,尺中脈象也微弱且澀,因此知道有未消化的食物,應該進行瀉下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寸口脈象代表外在,尺中脈象代表內在;浮脈代表表層,沉脈代表深層。寸口脈象浮大,表示氣血旺盛;按壓反而感到澀,尺中脈象也微弱且澀,表示胃中有未消化的食物,且內外氣血不調。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幫助排泄未消化的食物。

如果下痢,不想吃東西,可能是因為胃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應該進行瀉下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吃壞東西會影響食慾,因此不想吃東西,就像感冒會讓人怕風、怕冷一樣。

下痢痊癒後,在特定的年月日再次發作,這是因為疾病沒有完全根除,應該進行瀉下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春季容易影響肝臟,夏季容易影響心臟,季節交替時容易影響脾臟,秋季容易影響肺臟。例如春季受病影響,可能會傷害肝臟,即使治療,可能仍有殘餘病邪,到了春季特定的月份和日期,體內外氣血互相影響,病邪可能會再次活躍,導致疼痛。下痢是腸胃疾病,如果宿便未完全排出,應該進行瀉下治療。

如果下痢,但脈象滑順,表示需要排除體內某種物質,進行瀉下治療後,病情就會好轉,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脈經》提到,脈象滑順表示有宿便。下痢且脈象滑順,表示胃中有宿便,因此需要排除體內某種物質,使用大承氣湯,幫助排泄宿便。

如果腹部感覺飽脹且疼痛,這是實證,應該進行瀉下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金匱要略》提到,如果腹部飽脹,但按壓不會疼痛,表示虛證;如果按壓會疼痛,表示實證,可以進行瀉下治療。腹部飽脹且疼痛,表示內在氣血壅塞,因此可以進行瀉下治療。

感冒後,如果脈象沉沉,表示有實證,應該進行瀉下治療,適合使用大柴胡湯。

感冒後,表示表層病邪已經解除,但脈象沉沉表示深層病邪尚未解除,使用大柴胡湯,可以幫助瀉下內在實證。古籍記載,感冒痊癒後再次發燒,脈象沉沉且緊實,應該進行瀉下治療。

如果脈象雙重弦且遲緩,表示心下會感覺硬結;脈象大且緊實,表示陽中有陰,可以進行瀉下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金匱要略》提到,脈象雙重弦表示寒氣。古籍記載,遲緩脈象表示疾病在臟腑。脈象雙重弦且遲緩,表示陰中潛藏著陽氣,因此心下會感覺硬結。大脈象表示陽氣,緊實脈象表示寒氣,脈象大且緊實,表示陽中有陰,使用大承氣湯,可以幫助調節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