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註解傷寒論》~

回本書目錄

1. 卷九

2. 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趙本有「則」字)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硬。

陽微下之,陽氣已虛,陰氣內甚,故心下痞硬。

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頭眩、心悸也。

動氣在右,肺之動也。下之傷胃動肺,津液內竭。咽燥鼻乾者,肺屬金主燥也;頭眩心悸者,肺主氣而虛也。

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內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雖有身熱,臥則欲蜷。

動氣在左,肝之動也。下之損脾而肝氣益勝,復行於脾,故腹內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也。雖有身熱,以裡氣不足,故臥則欲蜷。

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得水自灌。

動氣在上,心之動也。下之則傷胃,內動心氣。心為火主熱,《針經》曰:心所生病者,掌中熱。肝為臟中之陰,病則雖有身熱,臥則欲蜷,作表熱裡寒也;心為臟中之陽,病則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得水自灌,作表寒裡熱也。二臟陰陽寒熱,明可見焉。

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也。

動氣在下,腎之動也。下之則傷脾,腎氣則動,腎寒乘脾,故有腹滿、頭眩、下清穀、心下痞之證也。

咽中閉塞,不可下。下之則上輕下重,水漿不下,臥則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數十行。

咽中閉塞,胃已不和也。下之則閉塞之邪為上輕,復傷胃氣為下重,至水漿不下,臥則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數十行,知虛寒也。

諸外實者,不可下。下之則發微熱,亡脈厥者,當臍(趙本作「齊」)握熱。

外實者,表熱也,汗之則愈,下之為逆。下后里虛,表熱內陷,故發微熱。厥深者,熱亦深,亡脈厥者,則陽氣深陷,客於下焦,故當臍握熱。

諸虛者,不可下。下之則大渴,求水者易愈;惡水者劇。

《金匱玉函》曰:虛者十補,勿一瀉之。虛家下之為重虛,內竭津液,故令大渴。求水者,陽氣未竭,而猶可愈;惡水者,陽氣已竭,則難可制。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虛者不可下也。

虛家下之是為重虛。《難經》曰: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此者,是中工所害也。

微則為咳,咳則吐涎,下之則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則胸中如蟲齧,粥入則出,小便不利,兩脅拘急,喘息為難,頸背相引,臂則不仁,極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語言不休,而穀氣多入,此為除中,口雖欲言,舌不得前。

《內經》曰: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肺感微寒為咳,則脈亦微也。下之,氣下咳雖止,而因利不休,利不休則奪正氣,而成危惡。胸中如蟲齧,粥入則出,小便不利,兩脅拘急,喘息為難者,裡氣損也。頸背相引,臂為不仁,極寒反汗出,身冷如冰者,表氣損也。

表裡損極,至陰陽俱脫,眼睛不慧,語言不休。《難經》曰: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陰陽脫者,應不能食,而谷多入者,此為除中,是胃氣除去也,口雖欲言,舌不得前,氣已衰脫,不能運也。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浮反在上,數反在下。浮為陽虛,數為無(醫統本作「亡」)血,浮為虛,數為(趙本作「生」)熱。浮為虛,自汗出而惡寒;數為痛,振寒而(趙本作「而寒」)慄。

微弱在關,胸下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於脅,振寒相搏,形如瘧狀,醫反下之,故令脈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小便淋瀝,(趙本作「漓」)小(趙本作「少」)腹甚硬,小便則尿血也。

弱在關,則陰氣內弱;濡在巔,則陽氣外弱。浮為虛,浮在上,則衛不足也,故云陽虛。陽虛不固,故腠理汗出、惡寒;數亦為虛,數在下則榮不及,故云亡血。亡血則不能溫潤腑臟,脈數而痛,振而寒慄。微弱在關,邪氣傳裡也,裡虛遇邪,胸下為急,喘而汗出,脅下引痛,振寒如瘧。

此里邪未實,表邪未解,醫反下之,裡氣益虛,邪熱內陷,故脈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此熱陷於中焦者也。若熱氣深陷,則客於下焦,使小便淋瀝,小腹甚硬,小便尿血也。

脈濡而緊,濡則胃(趙本醫統本並作「衛」)氣微,緊則榮中寒。陽微衛中風,發熱而惡寒;榮緊胃氣冷,微嘔心內煩。醫為(趙本作「謂」)有大熱,解肌而發汗。亡陽虛煩躁,心下苦痞堅。表裡俱虛竭,卒起而頭眩。客熱在皮膚,悵怏不得眠。不知胃氣冷,緊寒在關元。

技巧無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熱應時罷,慄慄而振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巔。體惕而又振,小便為微難。寒氣因水發,清穀不容間。嘔變反腸出,顛倒不得安。手足為微逆,身冷而內煩。遲欲從後救,安可復追還。

胃冷榮寒,陽微中風,發熱惡寒,微嘔心煩。醫不溫胃,反為有熱,解肌發汗,則表虛亡陽,煩躁,心下痞堅。先里不足,發汗又虛其表,表裡俱虛竭,卒起頭眩。客熱在表,悵怏不得眠。醫不救里,但責表熱,汲水灌洗以卻熱,客熱易罷,裡寒益增,慄而振寒。復以重被覆之,表虛遂汗出,愈使陽氣虛也。

巔,頂也。顛冒而體振寒,(醫統本作「頂冒顛體振寒」)小便難者,亡陽也。寒因水發,下為清穀,上為嘔吐,外有厥逆,內為躁煩,顛倒不安,雖欲拯救不可得也。《本草》曰:病勢已過,命將難全。

脈浮而大,浮為氣實,大為血虛。血虛為無陰,孤陽獨下陰部者,小便當赤而難,胞中當虛,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應衛家當微,今反更實,津液四射,榮竭血盡,干煩而不得眠,血薄肉消,而成暴(趙本注:「一云黑」)液。醫復以毒藥攻其胃,此為重虛,客陽去有期,必下如汙泥而死。

衛為陽,榮為陰。衛氣強實,陰血虛弱,陽乘陰虛,下至陰部。陰部,下焦也。陽為熱則消津液,當小便赤而難;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者,陰氣內弱也。經曰:陰弱者,汗自出。是以衛家不微而反更實,榮竭血盡,干煩而不眠,血薄則肉消,而成暴液者,津液四射也。醫反下之,又虛其里,是為重虛,孤陽因下而又脫去,氣血皆竭,胃氣內盡,必下如汙泥而死也。

脈數者,久數不止,止則邪結,正氣不能復,正氣卻結於臟,故邪氣浮之,與皮毛相得。脈數者,不可下,下之則(趙本無「則」字)必煩利不止。

數為熱,止則邪氣結於經絡之間,正氣不能(醫統本作「得」)復行於表,則卻結於臟,邪氣獨浮於皮毛。下之虛其里,邪熱乘虛而入,裡虛協熱,必煩利不止。

脈浮大,應發汗,醫反下之,此為大逆。(趙本有「也」字)

浮大屬表,故不可下。病欲吐者,不可下。

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為邪猶在胸中也。

太陽病,(趙本有「有」字)外證未解,不可下,下之為逆。

表未解者,雖有里證亦不可下,當先解外為順;若反下之,則為逆也。經曰: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

夫病陽多者熱,下之則硬。

陽熱證多,則津液少,下之雖除熱,復損津液,必便難也。或謂陽多者表熱也,下之則心下硬。

無陽陰強,大便硬者,下之則(趙本無「則」字)必清穀腹滿。

無陽者,亡津液也;陰強者,寒多也。大便硬則為陰結,下之虛胃,陰寒內甚,必清穀腹滿。

傷寒發熱,頭痛,微汗出。發汗,則不識人;熏之則喘,不得小便,心腹滿;下之則短氣,小便難,頭痛,背強;加溫針則衄。

傷寒則無汗,發熱,頭痛,微汗出者,寒邪變熱,欲傳於裡也。發汗則亡陽,憎熱,故不識人;若以火熏之,則火熱傷氣,內消津液,結為裡實,故喘,不得小便,心腹滿;若反下之,則內虛津液,邪欲入里,外動經絡,故短氣,小便難,頭痛,背強;若加溫針,益陽增熱,必動其血而為衄也。

傷寒,脈陰陽俱緊,惡寒發熱,則脈欲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大,(趙本下無「漸」字)是其候也。如此者惡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趙本有「若」字)熱多者,目赤脈多,睛不慧,醫復發之,咽中則傷;若復下之,則兩目閉,寒多者(趙本無「者」字)便清穀,熱多者(趙本無「者」字)便膿血;若熏之,則身發黃;若熨之,則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趙本有「若」字)小便難者,為危殆。

脈陰陽俱緊,則清邪中上,濁邪中下,太陽少陰俱感邪也。惡寒者少陰,發熱者太陽,脈欲厥者,表邪欲傳裡也。惡寒甚者,則變熱,翕翕汗出,喉中痛,以少陰之脈循喉嚨故也。熱多者,太陽多也;目赤脈多者,睛不慧,以太陽之脈起於目故也。發汗攻陽,則少陰之熱因發而上行,故咽中傷。

若復下之,則太陽之邪,因虛而內陷,故兩目閉。陰邪下行為寒多,必便清穀;陽邪下行為熱多,必便膿血。熏之,則火熱甚,身必發黃。熨之,則火熱輕,必為咽燥。小便利者,為津液未竭,猶可救之;小便難者,津液已絕,則難可制而危殆矣。

傷寒發熱,口中勃勃氣出,頭痛,目黃,衄不可制,貪水者必嘔,惡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瘡,假令手足溫者,必下重便膿血。頭痛目黃者,若下之,則兩(趙本無「兩」字)目閉。貪水者,(趙本有「若下之其」四字)脈必厥,其聲嚶,咽喉塞;若發汗,則戰慄,陰陽俱虛。

惡水者,若下之,則里冷不嗜食,大便完穀出;若發汗,則口中傷,舌上白苔,煩躁,(趙本醫統本並作「躁」)脈數實,不大便,六七日後,必便血;若發汗,則小便自利也。

傷寒發熱,寒變熱也。口中勃勃氣出,熱客上膈也。頭痛目黃,血(醫統本作「衄」)不可制者,熱蒸於上也。《千金》曰:無陽即厥,無陰即嘔。貪水者必嘔,則陰虛也;惡水者厥,則陽虛也。發熱口中勃勃氣出者,咽中已熱也,若下之亡津液,則咽中生瘡,熱因裡虛而下,若熱氣內結,則手足必厥。設手足溫者,熱氣不結而下行,作協熱利,下重便膿血也。

頭痛目黃者,下之,熱氣內伏,則目閉也。貪水為陰虛,下之又虛其里,陽氣內陷,故脈厥聲嚶,咽喉閉塞。陰虛發汗,又虛其陽,使陰陽俱虛而戰慄也。惡水為陽虛,下之又虛胃氣,虛寒內甚,故里冷不嗜食。陽虛發汗,則上焦虛燥,故口中傷爛,舌上白苔而煩燥(醫統本作「躁」)也。

經曰: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喜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此有瘀血,此脈數實,不大便六七日,熱蓄血於內也。七日之後,邪熱漸解,迫血下行,必便血也。便血發汗,陰陽俱虛,故小便利。

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其(趙本無「其」字)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固爾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主之。(趙本無「主之」二字,有「當歸四逆湯方」詳見卷六)

脈大為虛,以未應下而下之,利因不休也。浮者,按之不足也;革者,實大而長微弦也。浮為虛,革為寒,寒虛相搏,則腸鳴,與當歸四逆湯,補虛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