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註解傷寒論》~ 卷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

1. 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趙本有「則」字)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硬。

陽微下之,陽氣已虛,陰氣內甚,故心下痞硬。

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頭眩、心悸也。

動氣在右,肺之動也。下之傷胃動肺,津液內竭。咽燥鼻乾者,肺屬金主燥也;頭眩心悸者,肺主氣而虛也。

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內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雖有身熱,臥則欲蜷。

動氣在左,肝之動也。下之損脾而肝氣益勝,復行於脾,故腹內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也。雖有身熱,以裡氣不足,故臥則欲蜷。

白話文:

脈搏濕潤而微弱,微弱的症狀在關脈出現,濕潤的症狀在頭頂出現;微弱的反面在上面,澀滯的反面在下面。脈搏微弱表示陽氣不足,澀滯表示氣血不足。陽氣不足的症狀表現為微弱,中風、出汗卻反覆感到煩躁不安;澀滯表示氣血不足,手足厥冷、身體發寒。陽氣不足不能用寒涼藥物治療,治療的話會導致心下痞硬。

陽氣不足用寒涼藥物治療,會使陽氣更加虛弱,陰氣內盛,所以才會導致心下痞硬。

氣動在右邊,不能用寒涼藥物治療。治療的話會導致津液內耗,咽喉乾燥、鼻腔乾燥、頭暈眼花、心慌。

氣動在右邊,是肺氣不調。用寒涼藥物治療會傷胃損肺,導致津液內耗。咽喉乾燥、鼻腔乾燥,是因為肺屬金主燥;頭暈眼花、心慌,是因為肺主氣而虛弱。

氣動在左邊,不能用寒涼藥物治療。治療的話會導致腹部拘急,食慾不振,氣動更加嚴重。雖然身體發熱,但躺下時就想蜷縮起來。

氣動在左邊,是肝氣不調。用寒涼藥物治療會損傷脾臟,肝氣更加旺盛,反覆作用於脾臟,所以腹部拘急,食慾不振,氣動更加嚴重。雖然身體發熱,但因脾胃虛弱,所以躺下時就想蜷縮起來。

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得水自灌。

動氣在上,心之動也。下之則傷胃,內動心氣。心為火主熱,《針經》曰:心所生病者,掌中熱。肝為臟中之陰,病則雖有身熱,臥則欲蜷,作表熱裡寒也;心為臟中之陽,病則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得水自灌,作表寒裡熱也。二臟陰陽寒熱,明可見焉。

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也。

動氣在下,腎之動也。下之則傷脾,腎氣則動,腎寒乘脾,故有腹滿、頭眩、下清穀、心下痞之證也。

咽中閉塞,不可下。下之則上輕下重,水漿不下,臥則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數十行。

白話文:

氣往上衝,是因為心氣躁動。如果往下壓制,就會傷到脾胃,並且使心氣更加躁動。心屬火,主熱,《針經》說:「心臟病的人,手掌心會發熱。」肝臟屬陰,如果生病,雖然身體會發熱,但躺下時想要蜷縮起來,表現出表面熱、內裡寒的症狀。心臟屬陽,如果生病,身體表面會冰冷,熱汗不斷地流出來,並且很想喝水,表現出表面寒、內裡熱的症狀。兩個臟器陰陽寒熱的表現,一目了然。

第三段

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也。

如果氣往下沉,不要再往下壓制。如果往下壓制,就會導致腹部脹滿,突然站起來會頭昏眼花,吃東西會馬上拉肚子,並且心窩處感到堵塞。

第四段

動氣在下,腎之動也。下之則傷脾,腎氣則動,腎寒乘脾,故有腹滿、頭眩、下清穀、心下痞之證也。

氣往下沉,是因為腎氣躁動。如果往下壓制,就會傷到脾臟。腎氣躁動,腎寒就會侵犯脾臟,因此會出現腹部脹滿、頭昏眼花、拉肚子、心窩處堵塞的症狀。

第五段

咽中閉塞,不可下。下之則上輕下重,水漿不下,臥則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數十行。

如果咽喉感覺堵塞,不要再往下壓制。如果往下壓制,就會導致上半身輕飄飄、下半身沉重,水和食物都吞不下去,躺下時想要蜷縮起來,身體感到急痛,而且一天會拉肚子好幾次。

咽中閉塞,胃已不和也。下之則閉塞之邪為上輕,復傷胃氣為下重,至水漿不下,臥則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數十行,知虛寒也。

諸外實者,不可下。下之則發微熱,亡脈厥者,當臍(趙本作「齊」)握熱。

外實者,表熱也,汗之則愈,下之為逆。下后里虛,表熱內陷,故發微熱。厥深者,熱亦深,亡脈厥者,則陽氣深陷,客於下焦,故當臍握熱。

諸虛者,不可下。下之則大渴,求水者易愈;惡水者劇。

《金匱玉函》曰:虛者十補,勿一瀉之。虛家下之為重虛,內竭津液,故令大渴。求水者,陽氣未竭,而猶可愈;惡水者,陽氣已竭,則難可制。

白話文:

咽喉阻塞,胃氣失和。

若使用瀉下之法,則阻塞之邪氣向上浮,輕則損傷胃氣,重則導致水漿不進,臥床時蜷縮,全身疼痛,腹瀉不止,連續數日,可知是虛寒之症。

凡是外實者,不可瀉下。

瀉下反而會導致發熱、脈搏微弱甚至昏厥,這時應該用熱水溫敷肚臍。

外實者,指的是表證熱邪。

應當用發汗之法治療,瀉下反而違背病理。瀉下之後,脾胃虛弱,表證熱邪內陷,所以會發微熱。昏厥深重者,熱邪也深陷,脈搏微弱甚至昏厥,說明陽氣深陷,停留在下焦,所以要溫敷肚臍。

凡是虛者,不可瀉下。

瀉下會導致口渴,渴望飲水者較易痊癒;厭惡飲水者則病情嚴重。

《金匱玉函》說

虛證應該十次補益,勿一次瀉下。虛寒體質的人,瀉下會加重虛弱,損耗津液,所以會導致口渴。渴望飲水者,陽氣尚未耗竭,仍然可以治癒;厭惡飲水者,陽氣已耗竭,就難以控制病情。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虛者不可下也。

虛家下之是為重虛。《難經》曰: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此者,是中工所害也。

微則為咳,咳則吐涎,下之則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則胸中如蟲齧,粥入則出,小便不利,兩脅拘急,喘息為難,頸背相引,臂則不仁,極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語言不休,而穀氣多入,此為除中,口雖欲言,舌不得前。

《內經》曰: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肺感微寒為咳,則脈亦微也。下之,氣下咳雖止,而因利不休,利不休則奪正氣,而成危惡。胸中如蟲齧,粥入則出,小便不利,兩脅拘急,喘息為難者,裡氣損也。頸背相引,臂為不仁,極寒反汗出,身冷如冰者,表氣損也。

白話文:

脈搏濕潤而微弱,微弱的脈象出現在關脈,濕潤的脈象出現在巔脈;弦脈出現在上焦,微脈出現在下焦。弦脈代表陽氣運作,微脈代表陰寒。上焦實證,下焦虛證,身體渴望溫暖。微弦脈象代表虛證,虛證不可使用下瀉的方法。

使用下瀉方法治療虛證,就會導致病情加重。 《難經》說:「實證用實證的方法治療,虛證用虛證的方法治療,損傷不足,補充有餘。」這是中醫治療中最容易犯的錯誤。

微脈代表咳嗽,咳嗽就會吐口水,使用下瀉的方法雖然可以止咳,卻會導致腹瀉不止,腹瀉不止就會造成胸部像蟲子啃咬般的疼痛,飲食難以消化,小便不暢,兩側肋骨疼痛,呼吸困難,頸部和背部牽引疼痛,手臂麻木,極度寒冷反而出汗,身體冰冷像冰塊一樣,眼睛無神,說話不停,但食物中的精華卻大多進入腸胃,這就是虛寒損傷了中焦,雖然想說話,但舌頭卻伸不出來。

《內經》說:「受到寒氣的侵襲,就會生病。」微脈代表咳嗽,嚴重就會腹瀉和疼痛。肺部受到寒氣的輕微侵襲就會咳嗽,所以脈象也會呈現微脈。使用下瀉的方法,雖然可以止咳,卻會導致腹瀉不止,腹瀉不止就會耗損正氣,導致病情更加嚴重。胸部像蟲子啃咬般的疼痛,飲食難以消化,小便不暢,兩側肋骨疼痛,呼吸困難,都是內在的氣虛損傷。頸部和背部牽引疼痛,手臂麻木,極度寒冷反而出汗,身體冰冷像冰塊一樣,都是外表的氣虛損傷。

表裡損極,至陰陽俱脫,眼睛不慧,語言不休。《難經》曰: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陰陽脫者,應不能食,而谷多入者,此為除中,是胃氣除去也,口雖欲言,舌不得前,氣已衰脫,不能運也。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浮反在上,數反在下。浮為陽虛,數為無(醫統本作「亡」)血,浮為虛,數為(趙本作「生」)熱。浮為虛,自汗出而惡寒;數為痛,振寒而(趙本作「而寒」)慄。

微弱在關,胸下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於脅,振寒相搏,形如瘧狀,醫反下之,故令脈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小便淋瀝,(趙本作「漓」)小(趙本作「少」)腹甚硬,小便則尿血也。

白話文:

身體內外都受損極了,陰陽都快要離體,眼睛看不清楚,說話不停。 《難經》說:陽氣離體的人會看到鬼,陰氣離體的人會眼盲。陰陽都離體的人,應該無法進食,但卻能吃很多東西,這是因為胃氣已經離開了,嘴巴雖然想說話,但舌頭卻伸不出來,氣已經衰弱得離體,無法運作了。

脈象濡弱,弱則在關脈,濡則在巔脈;浮則在上焦,數則在下焦。浮脈代表陽氣虛弱,數脈代表血虛,浮脈代表虛證,數脈代表熱證。浮脈代表虛證,會自汗出並且怕冷;數脈代表痛證,會發冷並且發抖。

關脈微弱,胸下急迫,喘息汗出卻無法呼吸,呼吸時,肋骨疼痛,發冷發抖,症狀像瘧疾一樣,如果醫生反而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就會導致脈象更加數、發熱、神志不清、看到鬼、心下痞塞、小便淋漓不暢、小腹硬痛、小便帶血。

弱在關,則陰氣內弱;濡在巔,則陽氣外弱。浮為虛,浮在上,則衛不足也,故云陽虛。陽虛不固,故腠理汗出、惡寒;數亦為虛,數在下則榮不及,故云亡血。亡血則不能溫潤腑臟,脈數而痛,振而寒慄。微弱在關,邪氣傳裡也,裡虛遇邪,胸下為急,喘而汗出,脅下引痛,振寒如瘧。

此里邪未實,表邪未解,醫反下之,裡氣益虛,邪熱內陷,故脈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此熱陷於中焦者也。若熱氣深陷,則客於下焦,使小便淋瀝,小腹甚硬,小便尿血也。

脈濡而緊,濡則胃(趙本醫統本並作「衛」)氣微,緊則榮中寒。陽微衛中風,發熱而惡寒;榮緊胃氣冷,微嘔心內煩。醫為(趙本作「謂」)有大熱,解肌而發汗。亡陽虛煩躁,心下苦痞堅。表裡俱虛竭,卒起而頭眩。客熱在皮膚,悵怏不得眠。不知胃氣冷,緊寒在關元。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了不同脈象所代表的疾病症狀,以及相關的病理分析。它包括:

  • 脈象在不同部位的變化,以及它們所代表的陰陽虛實狀況。
  • 虛證的各種表現,包括汗出、惡寒、脈數、疼痛等。
  • 邪氣入侵導致的症狀,包括胸悶、喘息、疼痛、發冷等。
  • 不同部位的熱邪侵犯導致的症狀,包括心下痞塞、小便淋漓、小腹硬痛等。
  • 胃氣虛弱導致的症狀,包括發熱、惡寒、嘔吐、煩躁、頭暈等。

總體來說,這段文字闡述了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之一——脈象,並詳細分析了不同脈象所代表的病理變化和疾病症狀。

技巧無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熱應時罷,慄慄而振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巔。體惕而又振,小便為微難。寒氣因水發,清穀不容間。嘔變反腸出,顛倒不得安。手足為微逆,身冷而內煩。遲欲從後救,安可復追還。

胃冷榮寒,陽微中風,發熱惡寒,微嘔心煩。醫不溫胃,反為有熱,解肌發汗,則表虛亡陽,煩躁,心下痞堅。先里不足,發汗又虛其表,表裡俱虛竭,卒起頭眩。客熱在表,悵怏不得眠。醫不救里,但責表熱,汲水灌洗以卻熱,客熱易罷,裡寒益增,慄而振寒。復以重被覆之,表虛遂汗出,愈使陽氣虛也。

巔,頂也。顛冒而體振寒,(醫統本作「頂冒顛體振寒」)小便難者,亡陽也。寒因水發,下為清穀,上為嘔吐,外有厥逆,內為躁煩,顛倒不安,雖欲拯救不可得也。《本草》曰:病勢已過,命將難全。

白話文:

胃部寒冷,陽氣不足,導致外感風寒,患者出現發熱、畏寒、輕微嘔吐、心煩等症狀。醫生沒有溫暖胃部,反而誤認為有熱,就用解表發汗的方法治療,結果導致表虛陽氣不足,患者更加烦躁不安,腹部胀满坚硬。本来脾胃虚弱,再用发汗方法,就更加虛損了阳气,表里俱虚,突然出现头晕。外感熱邪在表,患者心神不宁,难以入眠。医生没有救治脾胃,只顾着治疗表热,用冷水灌洗来退热,外感热邪很快消退,但脾胃寒邪更加严重,病人开始发抖、畏寒。再次用厚被子盖住,表虚导致出汗,更加损害了阳气。

第三段

巔,頂也。顛冒而體振寒,(醫統本作「頂冒顛體振寒」)小便難者,亡陽也。寒因水發,下為清穀,上為嘔吐,外有厥逆,內為躁煩,顛倒不安,雖欲拯救不可得也。《本草》曰:病勢已過,命將難全。

“巔”就是指頭頂。汗液直冒頭頂,身體發抖畏寒,小便困難,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寒邪是由於喝冷水引起的,导致脾胃虚弱,无法消化食物,所以出现呕吐,手脚冰冷發麻,内心焦躁不安,身体失去平衡,无法安稳。即使想要拯救,也无济于事。《本草》中說:病勢已經發展到極端,命不久矣。

脈浮而大,浮為氣實,大為血虛。血虛為無陰,孤陽獨下陰部者,小便當赤而難,胞中當虛,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應衛家當微,今反更實,津液四射,榮竭血盡,干煩而不得眠,血薄肉消,而成暴(趙本注:「一云黑」)液。醫復以毒藥攻其胃,此為重虛,客陽去有期,必下如汙泥而死。

衛為陽,榮為陰。衛氣強實,陰血虛弱,陽乘陰虛,下至陰部。陰部,下焦也。陽為熱則消津液,當小便赤而難;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者,陰氣內弱也。經曰:陰弱者,汗自出。是以衛家不微而反更實,榮竭血盡,干煩而不眠,血薄則肉消,而成暴液者,津液四射也。醫反下之,又虛其里,是為重虛,孤陽因下而又脫去,氣血皆竭,胃氣內盡,必下如汙泥而死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描述了一種病情和治療方法:

  1. 病情:
  • 脈搏浮動且較大,表示肺部有痰、血液不足;
  • 血液不足導致陰虛,可能出現尿色深黃、排尿困難等症狀;
  • 如果沒有這些症狀反而出汗多,可能是陰氣內部衰弱;
  • 津液消耗過度,造成皮膚乾燥、失眠等問題;
  • 由於血液稀薄,肌肉會萎縮,形成黑色斑點或水泡。
  1. 醫生誤治:
  • 醫生用有毒的草藥攻擊病人的胃,使病人更加虛弱;
  • 孤陽離開人體後,可能會引起嚴重的疾病甚至死亡。

總結:這篇古文主要講述了某位患者因為身體狀況不佳,醫生使用錯誤的方法進行治療,最終導致病情加重並引發死亡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的診斷和治療方式在現代已不再適用,請勿輕易嘗試。如果您有任何健康疑慮,應該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

脈數者,久數不止,止則邪結,正氣不能復,正氣卻結於臟,故邪氣浮之,與皮毛相得。脈數者,不可下,下之則(趙本無「則」字)必煩利不止。

數為熱,止則邪氣結於經絡之間,正氣不能(醫統本作「得」)復行於表,則卻結於臟,邪氣獨浮於皮毛。下之虛其里,邪熱乘虛而入,裡虛協熱,必煩利不止。

脈浮大,應發汗,醫反下之,此為大逆。(趙本有「也」字)

浮大屬表,故不可下。病欲吐者,不可下。

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為邪猶在胸中也。

太陽病,(趙本有「有」字)外證未解,不可下,下之為逆。

表未解者,雖有里證亦不可下,當先解外為順;若反下之,則為逆也。經曰: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

白話文:

脈搏跳動頻繁是熱證,一旦停止,邪氣就會聚集在經絡之間,正氣無法回到表面,反而會聚集在臟腑中,邪氣就會單獨浮到皮膚和毛髮表面。服用瀉藥會損傷內臟,邪熱乘虛而入,內虛加劇熱證,必然會導致腹瀉不止。

脈象浮大,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醫生卻反過來使用瀉藥,這就犯了大忌。

浮大屬於表證,所以不能用瀉藥治療。想要嘔吐的病人,也不能服用瀉藥。

嘔吐頻繁,雖然有陽明經證狀,也不可使用攻邪的方法治療。

因為邪氣還在胸中。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使用瀉藥,使用瀉藥就是逆治。

表證未解,即使有內證也不能使用瀉藥,應該先治療表證才是順理成章。如果反過來使用瀉藥,就是逆治。《經》上說:本應該發汗,卻反過來使用瀉藥,這就是逆治。如果先發汗,再進行治療就不是逆治。

夫病陽多者熱,下之則硬。

陽熱證多,則津液少,下之雖除熱,復損津液,必便難也。或謂陽多者表熱也,下之則心下硬。

無陽陰強,大便硬者,下之則(趙本無「則」字)必清穀腹滿。

無陽者,亡津液也;陰強者,寒多也。大便硬則為陰結,下之虛胃,陰寒內甚,必清穀腹滿。

傷寒發熱,頭痛,微汗出。發汗,則不識人;熏之則喘,不得小便,心腹滿;下之則短氣,小便難,頭痛,背強;加溫針則衄。

傷寒則無汗,發熱,頭痛,微汗出者,寒邪變熱,欲傳於裡也。發汗則亡陽,憎熱,故不識人;若以火熏之,則火熱傷氣,內消津液,結為裡實,故喘,不得小便,心腹滿;若反下之,則內虛津液,邪欲入里,外動經絡,故短氣,小便難,頭痛,背強;若加溫針,益陽增熱,必動其血而為衄也。

白話文:

陽氣旺盛的人容易發熱,瀉下就會導致大便硬結。陽熱證多,津液不足,瀉下雖然能去除熱症,但也會損耗津液,因此大便必會難以排出。有人說陽氣旺盛的人只是表面發熱,瀉下則會導致心下硬結。

沒有陽氣而陰氣旺盛,大便硬結的人,瀉下後一定會導致清穀腹滿。沒有陽氣的人,是因為津液不足;陰氣旺盛的人,是因為寒氣過多。大便硬結是陰氣凝結的表現,瀉下會損傷脾胃,陰寒內盛,必然會出現清穀腹滿。

傷寒發熱,頭痛,微汗,發汗就會神志不清;熏蒸則會喘不過氣,尿閉,心腹脹滿;瀉下則會呼吸急促,小便困難,頭痛,背部僵硬;溫針治療則會流鼻血。

傷寒沒有汗,發熱,頭痛,微汗的人,是寒邪化熱,將要侵入內部。發汗就會損耗陽氣,畏寒,所以神志不清;如果用火熏蒸,就會損傷氣血,內消津液,形成裡實,所以喘不過氣,尿閉,心腹脹滿;如果反過來瀉下,則內虛津液,邪氣想要入裡,外動經絡,所以呼吸急促,小便困難,頭痛,背部僵硬;如果加溫針治療,則會益陽增熱,必然會引起血液流動而流鼻血。

傷寒,脈陰陽俱緊,惡寒發熱,則脈欲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大,(趙本下無「漸」字)是其候也。如此者惡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趙本有「若」字)熱多者,目赤脈多,睛不慧,醫復發之,咽中則傷;若復下之,則兩目閉,寒多者(趙本無「者」字)便清穀,熱多者(趙本無「者」字)便膿血;若熏之,則身發黃;若熨之,則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趙本有「若」字)小便難者,為危殆。

脈陰陽俱緊,則清邪中上,濁邪中下,太陽少陰俱感邪也。惡寒者少陰,發熱者太陽,脈欲厥者,表邪欲傳裡也。惡寒甚者,則變熱,翕翕汗出,喉中痛,以少陰之脈循喉嚨故也。熱多者,太陽多也;目赤脈多者,睛不慧,以太陽之脈起於目故也。發汗攻陽,則少陰之熱因發而上行,故咽中傷。

白話文:

傷寒病症,若脈象陰陽俱緊,患者感到惡寒發熱,則脈象將呈現厥脈。厥脈的特征是:脈搏初來力量大,然後逐漸減弱,再次出現又逐漸增強。(趙本版本缺少「漸」字)這就是厥脈的表現。

若患者出現這種脈象,則惡寒症狀加重,嚴重者還會出現微微出汗、喉嚨疼痛。(趙本版本有「若」字)如果患者以熱證為主,則會出現眼睛紅腫、脈搏有力、視力模糊,若此時醫生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則會傷及咽喉;若用瀉下方法治療,則患者雙眼會閉合。寒證較重者,大便會排出清稀的糞便,熱證較重者,大便會排出膿血。若用熏蒸的方法治療,則患者會出現全身發黃;若用熨燙的方法治療,則患者會感到咽喉乾燥。若患者小便通暢,則病情可治癒;(趙本版本有「若」字)若患者小便困難,則病情十分危險。

脈象陰陽俱緊,代表清氣上逆,濁氣下沉,太陽經和少陰經都受到了邪氣的侵襲。惡寒屬於少陰經病證,發熱屬於太陽經病證,脈象欲厥,說明表邪將要傳入裡證。惡寒症狀加重,則轉變為熱證,出現微微出汗、喉嚨疼痛,這是因為少陰經脈循行於喉嚨的緣故。熱證較重,說明太陽經受邪氣較多;眼睛紅腫、脈搏有力、視力模糊,則是由於太陽經脈起於眼部的緣故。發汗攻陽治療,則會導致少陰經的熱氣上行,所以會傷及咽喉。

若復下之,則太陽之邪,因虛而內陷,故兩目閉。陰邪下行為寒多,必便清穀;陽邪下行為熱多,必便膿血。熏之,則火熱甚,身必發黃。熨之,則火熱輕,必為咽燥。小便利者,為津液未竭,猶可救之;小便難者,津液已絕,則難可制而危殆矣。

傷寒發熱,口中勃勃氣出,頭痛,目黃,衄不可制,貪水者必嘔,惡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瘡,假令手足溫者,必下重便膿血。頭痛目黃者,若下之,則兩(趙本無「兩」字)目閉。貪水者,(趙本有「若下之其」四字)脈必厥,其聲嚶,咽喉塞;若發汗,則戰慄,陰陽俱虛。

惡水者,若下之,則里冷不嗜食,大便完穀出;若發汗,則口中傷,舌上白苔,煩躁,(趙本醫統本並作「躁」)脈數實,不大便,六七日後,必便血;若發汗,則小便自利也。

白話文:

如果繼續服用瀉藥,則太陽病的邪氣會因為虛弱而內陷,導致雙眼閉合。陰邪向下導致寒氣過多,必然會出現清稀的糞便;陽邪向下導致熱氣過多,必然會出現膿血便。用藥熏蒸,則火熱之氣更加嚴重,身體必然會發黃。用藥熨貼,則火熱之氣較輕,必然會出現咽喉乾燥。小便順暢者,說明津液尚未耗竭,尚可救治;小便困難者,說明津液已經枯竭,則難以控制,病情危急。

傷寒發熱,口中不停地喘氣,頭痛,眼睛發黃,鼻出血無法止住,口渴卻喝水就嘔吐,厭惡水則昏厥。如果服用瀉藥,咽喉就會長瘡,即使手腳溫暖,也會出現大量膿血便。頭痛、眼睛發黃,如果服用瀉藥,則雙眼會閉合。口渴的人,服用瀉藥後脈象必然會出現厥逆,聲音嘶啞,咽喉阻塞;如果發汗,則會出現寒戰,陰陽俱虛。

厭惡水的人,如果服用瀉藥,則腹部寒冷,不願進食,大便排出食物殘渣;如果發汗,則會出現口腔潰瘍,舌苔發白,煩躁不安,脈象數而有力,沒有大便,六七天后必然會出現便血;如果發汗,則會出現小便失禁。

傷寒發熱,寒變熱也。口中勃勃氣出,熱客上膈也。頭痛目黃,血(醫統本作「衄」)不可制者,熱蒸於上也。《千金》曰:無陽即厥,無陰即嘔。貪水者必嘔,則陰虛也;惡水者厥,則陽虛也。發熱口中勃勃氣出者,咽中已熱也,若下之亡津液,則咽中生瘡,熱因裡虛而下,若熱氣內結,則手足必厥。設手足溫者,熱氣不結而下行,作協熱利,下重便膿血也。

頭痛目黃者,下之,熱氣內伏,則目閉也。貪水為陰虛,下之又虛其里,陽氣內陷,故脈厥聲嚶,咽喉閉塞。陰虛發汗,又虛其陽,使陰陽俱虛而戰慄也。惡水為陽虛,下之又虛胃氣,虛寒內甚,故里冷不嗜食。陽虛發汗,則上焦虛燥,故口中傷爛,舌上白苔而煩燥(醫統本作「躁」)也。

白話文:

熱傷寒症,寒轉為熱。口中有強烈的熱氣排出,是熱邪上犯膈膜所致。頭痛、眼黃,血無法控制,是熱邪在上部體現。《千金方》提到:若無陽氣,會出現厥逆;若無陰氣,會出現嘔吐。過度飲水的人一定會嘔吐,表示陰氣不足;害怕飲水的人會出現厥逆,表示陽氣不足。熱傷寒症,口中有強烈的熱氣排出,表示咽喉已經受熱。如果使用下法導致津液流失,咽喉會生瘡,熱邪因內裡虛弱而被下,如果熱氣內結,手腳必定會厥逆。若手腳溫暖,表示熱氣沒有結聚而是向下走,會造成協熱利,即下腹沈重、大便帶有膿血。

頭痛、眼黃,若用下法,熱氣會藏在體內,眼睛會閉合。過度飲水錶示陰虛,再用下法使得裡部更虛,陽氣陷入,所以脈搏會出現厥逆,聲音嘶啞,咽喉閉塞。陰虛時發汗,使得陽氣也虛,使陰陽都虛弱而引起震顫。害怕飲水錶示陽虛,再用下法使得胃氣虛弱,虛寒更甚,所以腹部寒冷,食慾減退。陽虛時發汗,上焦虛弱乾燥,所以口脣受損,舌頭表面有一層白色的苔蘚,感到煩躁(醫統本作「躁」)。

以上內容主要講述了中醫對於熱傷寒症狀的診斷和治療原則,以及不同症狀背後的病理機制。

經曰: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喜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此有瘀血,此脈數實,不大便六七日,熱蓄血於內也。七日之後,邪熱漸解,迫血下行,必便血也。便血發汗,陰陽俱虛,故小便利。

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其(趙本無「其」字)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固爾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主之。(趙本無「主之」二字,有「當歸四逆湯方」詳見卷六)

脈大為虛,以未應下而下之,利因不休也。浮者,按之不足也;革者,實大而長微弦也。浮為虛,革為寒,寒虛相搏,則腸鳴,與當歸四逆湯,補虛散寒。

白話文:

脈搏快速而不明顯,若同時伴隨發熱,則患者會食慾旺盛、容易飢餓。如果連續六七天沒有排便,則表示體內有瘀血。這種脈象屬於實脈,由於熱邪積聚在體內,導致六七天沒有排便。七天之後,邪熱逐漸消退,會迫使血液向下運行,因此會出現便血。便血後還會伴隨出汗,這表示陰陽都虛弱,所以排便次數會變多。

如果出現腹瀉,脈象又很大,則表示身體虛弱,這是因為過度服用瀉藥所致。如果脈象浮而緊,且伴隨腸鳴,則屬於寒虛,可以使用當歸四逆湯治療。

脈象很大表示虛弱,由於身體沒有需要排便卻出現腹瀉,所以導致腹瀉持續不斷。浮脈表示按之不足,革脈表示脈象實大而長,但略微弦急。浮脈代表虛弱,革脈代表寒性,寒虛互相搏擊就會導致腸鳴,因此可以用當歸四逆湯和補虛散來治療寒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