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25%
大腸經 19%
胃經 16%
心包經 6%
肝經 6%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心包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3-06-11

主治功效

三子養親湯主要功效是「順氣降逆,化痰消食」,咳嗽氣喘,痰多胸痞氣逆痰火,膈膜痰裹,大便秘結。咳嗽喘逆,痰多胸痞,納獃腹脹舌苔白膩,脈滑者。

本方是常用的平喘化痰劑,臨床多用治老人氣實痰盛,咳嗽喘逆,腹脹懶食等症。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職司升降、功能運化,故五臟皆稟于脾胃。

脾胃虛弱,運化失職,升降失常,則水穀不化精微,反凝為痰,痰壅則氣滯,故胸痞痰多;痰隨氣上肺氣壅塞,逆而不降,故咳嗽喘息;脾胃虛弱,不能消磨水穀,則胃呆腹張。

方用蘇子下氣消痰,止咳平喘;白芥子豁痰利氣,前人曾說:「痰在脅下皮裡膜外者,非此不能除。」萊菔子降氣化痰,消食導滯。三者皆治痰之品,在配伍之中,各逞其長,合用則降氣化痰,消痞平喘之功益著。

大便素實者,臨服加熟蜜少許。若冬寒,加生薑3片。

本方原治老年氣實痰盛所致的咳喘,方中白芥子溫肺利氣。蘇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萊菔子消食化痰。配合成方,共奏順氣降逆,化痰消食之功。

傳統服藥法

萊菔子(炒)8錢,蘇子(炒)8錢,枳實3錢,白芥子5錢,葶藶4錢,瓜蔞子(杵)8錢。滌痰降火。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證候

脾肺氣虛

脾肺氣虛

脾肺兩虛,脾虛及肺,

相關疾病

喉中痰鳴
神經性厭食症
百日咳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支氣管炎
肺氣腫
慢性腎衰竭
細菌性食物中毒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
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
嘔吐
多痰
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三子養親湯, 出處:《雜病廣要》引《皆效方》。 組成:紫蘇子、芥菜子、蘿蔔子。 主治:順氣降逆,化痰消食。主治:高年咳嗽,氣逆痰痞。

三子養親湯, 出處:《鎬京直指》卷二。 組成:萊菔子(炒)8錢,蘇子(炒)8錢,枳實3錢,白芥子5錢,葶藶4錢,瓜蔞子(杵)8錢。 主治:滌痰降火。主治:氣逆痰火,膈膜痰裹,大便秘結。

三子養親湯, 出處:《症因脈治》卷二。 組成:山楂子、萊菔子、白芥子。 主治:消食化痰,利氣宣導。主治:食積痰,飽滿不食。惡心嘔吐,或攻四肢肩背作痛;下遺大腸,時瀉時止:或時吐痰,口中覺甘,脈多滑大。

三子養親湯, 出處:《夀世保元》卷三。 組成:白芥子(研)8分,蘿蔔子(研)8分,蘇子(研)8分,南星(水泡)8分,半夏(水泡)8分,片芩(去朽)8分,赤茯苓(去皮)8分,陳皮(去白)6分,枳實(炒)6分,甘草2分。 主治:痰嗽氣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豬肺湯

相似度 8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