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十 (1)
卷之十 (1)
1. 卷之十
2. 漏濁
3. 漏濁方論
精之主宰在心,精之藏制在腎。凡人酒色無度,思慮過情,心腎氣虛,不能管攝,往往小便頻數,漏濁之所由生也。因小便而出者曰尿精;因見聞而出者曰漏精;心不足而挾熱者為赤濁;心不足而腎冷者為白濁。陰不升,陽不降,上下乖暌,是以有清濁不分之證。藥法品量,條列於下,要必體認之精,而後發用之審歟。
外此,又有脾精不禁,小便漏濁,淋瀝不止,手足力乏,腰背痠疼,盍用蒼朮等劑,以斂脾精。斂脾謂何?精生於穀也。
白話文:
精氣的掌控在於心臟,精氣的儲藏則在於腎臟。如果一個人縱慾飲酒,沉迷色慾,思慮過度,就會導致心腎氣虛,無法有效控制精氣,常常出現頻尿、遺精漏精等症狀。從尿液中排出精液的稱為尿精;因外在的見聞刺激而引起的則稱為遺精;心臟虛弱伴隨內熱的則表現為赤濁(精液發紅);心臟虛弱伴隨腎臟虛寒的則表現為白濁(精液發白)。陰氣不能上升,陽氣不能下降,陰陽失調,因此會出現清濁不分的症狀。藥物配方和劑量,詳列如下,務必深刻理解精氣的原理,才能準確地使用藥物。
此外,還有一種類型是脾臟精氣不足,導致小便漏濁、尿頻尿急、四肢無力、腰背酸痛,這就要使用蒼朮等藥物來收斂脾臟的精氣。所謂收斂脾氣,是指精氣的生成來源於食物的營養。
4. 漏濁證治
約精丸,治小便中泄精不止。
白龍骨(二兩,研細),新韭子(冬霜後採者,一斤,好酒浸一宿,次日搗細)
上末,酒調糯米為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下。
蓮子六一湯,治心熱赤濁。
石蓮肉(連心,用六兩),甘草(炙,一兩)
上末。每服二錢,食後燈心一小撮,煎湯調下。
清心蓮子飲,治心中客熱煩躁,赤濁肥脂。
石蓮肉,白茯苓(各一兩),益智仁,遠志(水浸,取肉,薑製,炒),麥門冬(去心),人參(各半兩),石菖蒲,車前子,白朮,澤瀉,甘草(微炙。各一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添燈心一握煎服。有熱加薄荷。
辰砂妙香散、(方見黃疸門。)蠟苓丸(方見消渴門。)治小便赤濁。又五苓散(方見水飲門。)可夾和辰砂妙香散,每服一錢,用燈心並去心麥門冬煎湯調下,男女通用。
雞清丸,便濁通用。
圓白半夏(生)
上為末,用雞子清丸桐子大,稍干以木豬苓末夾和,慢火同炒,丸子裂為度,留木豬苓末養藥,瓷器密收。每三十丸,食前白茯苓煎湯下,或用鹽湯。
寧志膏,調平心氣,赤白濁通用方。(方見心疼門。)
十四友丸,治心虛便濁。(方見驚悸門。)
妙應丸,赤白濁通用。
真龍骨,辰砂,厚牡蠣(以腐草鞋重包插定,火煅,並研細),石菖蒲(各二錢半),白茯苓,益智仁,石蓮肉,縮砂仁(各三錢半),川楝子(蒸,去皮,取肉焙),桑螵蛸(瓦上焙),菟絲子(酒浸一宿,焙杵。各半兩)
上末,以山藥碎炒末為糊丸桐子大。每五十丸,日間煎人參、酸棗仁湯下,臨臥粳米湯下。
遠志丸,治心氣不足,遺精白濁。
遠志(水浸,取肉,姜醃,焙乾),山藥(炒熟),地黃(洗灑),天門冬(去心),龍齒(研細。各一兩半),麥門冬(去心),北五味子,車前子(略炒),白茯苓,茯神(去木),地骨皮(各一兩二錢半),辣桂(六錢一字)
上末,煉蜜丸桐子大。每五十丸,食前粳米湯下。
茯菟丹,赤白濁通用。(方見消渴門。),赤濁燈心煎湯下,白濁白茯苓煎湯下。
平補丸,治腎虛心熱,小便急而數,澀而瀝,如水竇欲滲之狀。又且油濁,(方見消渴門。)兼用辰砂妙香散佐之。(方見黃疸門。)
牡蠣丸,治精氣不禁,白濁夢遺。
圓白半夏(一兩,湯洗十次,每個作二片,以木豬苓去皮二兩為粗末,同半夏慢火炒黃,放地出火毒一宿。)
上末,用木豬苓,入煅過厚牡蠣粉一兩同末,以山藥糊丸桐子大。留木豬苓養藥,瓷器密收。每三十丸,茯苓煎湯下。
金櫻子丸,治諸虛漏精白濁。
真龍骨,厚牡蠣(煅),桑螵蛸(各一兩)
上以雄黑豆一盞淘濕,將前三件置豆上,蒸半日,去豆,焙三件為末,入白茯苓一兩末,金櫻子四十九枚,去刺並瓤蒂,洗淨,捶碎,瓷器內入水一盞,濃煮汁濾清,調茯苓末為糊丸桐子大。每三十丸,食前用益智五枚連殼捶碎,北五味子十粒,縮砂仁三個,煎湯下。
白話文:
漏濁證治
約精丸:治療小便時精液不斷流出。將白龍骨(二兩,研磨成細粉)、新韭菜子(冬至後的,一斤,用好酒浸泡一夜,隔天搗碎)混合研磨,用酒調和糯米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
蓮子六一湯:治療心火旺盛導致的小便赤濁。將石蓮肉(連同蓮子心,六兩)、炙甘草(一兩)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燈芯草一小撮煎湯送服。
清心蓮子飲:治療心中煩躁、小便赤濁,且尿液混濁如油脂。將石蓮肉、白茯苓(各一兩)、益智仁、遠志(水浸泡取肉,用薑汁製備後炒)、麥門冬(去心)、人參(各半兩)、石菖蒲、車前子、白朮、澤瀉、炙甘草(各一分)混合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加燈芯草一把煎服。若有發熱症狀,可加入薄荷。
辰砂妙香散、蠟苓丸:治療小便赤濁。(方劑詳見黃疸、消渴門) 五苓散(方劑詳見水飲門)也可與辰砂妙香散一起服用,每次服用一錢,用燈芯草和去心的麥冬煎湯送服,男女皆宜。
雞清丸:治療小便混濁。將生白半夏研磨成粉,用雞蛋清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略微乾燥後,加入木豬苓末,小火一起炒至丸藥裂開為止,留下木豬苓末保存藥材,用瓷器密封保存。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白茯苓煎湯送服,或用鹽湯送服。
寧志膏:調理心氣,治療赤白濁。(方劑詳見心疼門)
十四友丸:治療心虛導致的小便混濁。(方劑詳見驚悸門)
妙應丸:治療赤白濁。將真龍骨、辰砂、厚牡蠣(用腐草包裹,加重物壓實後火煅,研磨成細粉)、石菖蒲(各二錢半)、白茯苓、益智仁、石蓮肉、縮砂仁(各三錢半)、川楝子(蒸熟,去皮,取肉後焙乾)、桑螵蛸(瓦上焙乾)、菟絲子(酒浸泡一夜,焙乾後搗碎,各半兩)混合研磨,用炒熟的山藥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白天用人參、酸棗仁湯送服,睡前用米湯送服。
遠志丸:治療心氣不足,遺精白濁。將遠志(水浸泡取肉,用薑汁醃製後焙乾)、山藥(炒熟)、地黃(洗淨)、天門冬(去心)、龍齒(研磨成細粉,各一兩半)、麥門冬(去心)、北五味子、車前子(略炒)、白茯苓、茯神(去木)、地骨皮(各一兩二錢半)、肉桂(六錢一分)混合研磨,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
茯菟丹:治療赤白濁。(方劑詳見消渴門)赤濁用燈芯草煎湯送服,白濁用白茯苓煎湯送服。
平補丸:治療腎虛心熱,小便頻數、澀痛,如水不斷滲漏,且尿液混濁如油。(方劑詳見消渴門)可配合辰砂妙香散使用。(方劑詳見黃疸門)
牡蠣丸:治療精氣不足,白濁夢遺。將白半夏(一兩,用熱水洗十次,每片切成兩片)、木豬苓(去皮,二兩,研磨成粗粉)小火炒黃,取出放涼一夜去除火毒。研磨成粉,加入煅過的厚牡蠣粉(一兩)混合研磨,用山藥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留下木豬苓保存藥材,用瓷器密封保存。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白茯苓煎湯送服。
金櫻子丸:治療各種虛弱導致的遺精白濁。將真龍骨、厚牡蠣(煅燒)、桑螵蛸(各一兩)與淘洗過的雄黑豆(一碗)一起蒸半天,取出藥材,焙乾研磨成粉,加入白茯苓粉(一兩)、金櫻子(四十九枚,去刺、瓤蒂,洗淨,搗碎),用一碗水濃煮取汁過濾,調和白茯苓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益智仁五枚(連殼搗碎)、北五味子十粒、縮砂仁三個煎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