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長沙方歌括》~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赤石脂禹餘糧湯

治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此方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白話文:

在治療傷寒時,服用湯藥後,出現腹瀉不止、心下痞硬的症狀。服用了瀉心湯後,症狀有所好轉,但再次服用其他藥物下瀉後,腹瀉仍然不止。醫生給予理中湯後,腹瀉的症狀大為改善。理中湯的作用是調理中焦,而腹瀉的位置在下焦,因此使用理中湯治療。如果腹瀉仍然不止,則應利小便。

赤石脂(一斤),太一禹餘糧(一斤)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歌曰,赤石餘糧各一斤。下焦下利此湯欣。理中不應宜斯法。爐底填來得所聞。

白話文:

赤石脂(一斤),太一禹餘糧(一斤)。

以上兩種藥材。用水六升煎煮,取汁二升,去渣,分三次服用。

歌詠道:赤石脂與禹餘糧各一斤,用於治療下焦的腹瀉,此湯令人高興。如果理中丸無效時,應採用此法,猶如爐底添柴般有效。

張令韶曰。石性墜下。故以治下焦之利。非僅固澀也。下焦濟泌別汁而滲入膀胱。故利不止者。又當利其小便以分別其水穀焉。夫心下痞屬上中二焦。此復言不特上中二焦不和而成即下焦不和而亦能成痞也。

白話文:

張令韶說,石頭的性質是向下墜落,所以用它來治療下焦的疾病,不僅僅是固澀的作用。下焦將泌別出的汁液滲入膀胱,所以利不止者,又應該利小便,以分別水穀。心下痞滿屬於上中二焦,這裡又說不僅上中二焦不和會形成痞滿,下焦不和也可能形成痞滿。

柯韻伯曰。甘、薑、參、術。可以補中宮元氣之虛。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脫。此利在下焦。故不得以理中之劑收功矣。然大腸之不固。仍責在胃。關門之不閉。仍責在脾。二石皆土之精氣所結。實胃而澀腸。急以治下焦之標者。實以培中宮之本也。要知此證土虛而火不虛。

白話文:

柯韻伯說,甘草、生薑、人參、白術,可以補益中焦元氣的不足,但不足以固攝下焦脂膏的脫失。這是因為它們的補益作用在下焦,所以不能用理中的藥方來治療。但是,大腸不固,仍然與胃有關。關門不閉,仍然與脾有關。茯苓、山藥都是土的精氣所結,可以實胃澀腸。急於治療下焦的標誌,實為培補中焦的根本。要知道這個證型是土虛而火不虛。

故不宜於薑、附。若濕甚而虛不甚複利不止者。故又當利小便也。又曰。凡草木之藥。皆稟甲乙之氣。總不若稟戊己之化者。得同氣相求之義。又有爐底補塞之功。

白話文:

因此不宜服用生薑、附子這類藥物。如果濕邪很重,虛弱又不十分,利尿的方法還治不住,那就應當再利小便。又說,凡是草木類藥物,都具有甲乙之氣。總比不上具有戊己之氣的藥物好。能起到同氣相求的作用。而且還有爐底補塞的作用。

2. 旋覆代赭湯

治汗吐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此方主之。

旋覆花(三兩),代赭石(一兩),人參(二兩),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旋覆花(105公克),代赭石(35公克),人參(70公克),甘草(105公克,烤過的),半夏(864公克),生薑(175公克),大棗(12顆)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按。內臺方代赭石五兩。半夏止用二兩。)

歌曰,五兩生薑夏半升。草旋三兩噫堪憑。人參二兩赭石一。棗十二枚力始勝。

白話文:

取上七味藥材,加入一斗水,煮至六升,去除藥渣後再煎煮,取三升藥液,溫服一升,每天三次。(註:內臺方使用五兩代赭石,半夏只需要兩兩即可。)

俞麟州曰。此即生薑瀉心湯之變法也。夫二條皆有心下痞硬句。而生薑瀉心湯重在水氣下趨而作利。旋覆代赭湯重在胃虛挾飲水氣上逆而作噫。取治水氣下趨而利者。必用生薑以散水。胃虛挾飲而噫者。必用赭石以鎮逆。二條對勘。益見仲景制方之妙。

白話文:

俞麟州說:這是「生薑瀉心湯」的變法。兩條方劑都有「心下痞硬」的症狀。但生薑瀉心湯注重水氣下趨而導致腹瀉。旋覆代赭湯注重胃虛挾飲,水氣上逆而導致呃逆。為了治療水氣下趨而腹瀉,必須用生薑來散寒。對於胃虛挾飲而呃逆,必須用赭石來鎮逆。對比這兩條方劑,可以看出仲景在方劑的運用上非常精妙。

羅東逸云。此方治正虛氣不歸元。而承領上下之聖方也。蓋發汗吐下後。邪雖去而胃氣之虧損亦多。胃氣既虧。三焦亦因之而失職。陽無所歸而不升。陰無所納而不降。是以濁邪留滯。伏飲為逆。故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方中以人參、甘草養正補虛。薑、棗和脾養胃。所以定安中州者至矣。

白話文:

羅東逸說:這個方劑用於治療正氣虛弱、不能回到根本的病證,是承載上下、治療本虛而標實的一種聖方。因為在發汗、吐下之後,邪氣雖然被驅除了,但胃氣也被損傷得很多。胃氣既然虧虛,三焦也會因此而失職。陽氣無處回歸就不會上升,陰氣無處容納就不會下降。因此濁邪停滯不散,伏飲為患,逆於胃脘。所以,心下痞硬、噫氣不除。這個方劑中,人參、甘草能養正補虛;薑、棗能和脾養胃。這些藥物協同作用,把胃氣安撫在中焦,使其穩定而安寧,效果非常好。

更以赭石得土氣之甘而沉者。使之斂浮鎮逆。領人參以歸氣於下。旋覆之辛而潤者。用之開肺滌飲。佐半夏以蠲痰飲於上。苟非二物承領上下。則何能除噫氣而消心下之痞硬乎。觀仲景治下焦水氣上凌振振欲擗地者。用真武湯鎮之。利在下焦大腸滑脫者。用赤石脂禹餘糧湯固之。

此胃虛於中。氣不及下。復用此法領之。而胸中轉否為泰。其為歸元固下之法。各極其妙如此。

白話文:

再用赭石,獲得土的甘甜且沉降的特性,用來收斂浮氣、鎮定逆氣,並搭配人參以使氣歸於下焦,旋覆花的辛辣和滋潤的特性,用來打開肺部、清除飲水,並搭配半夏以去除上焦的痰飲。如果沒有這兩味藥來承上啟下,那麼怎麼能去除噯氣並消除心下痞硬呢?

觀察仲景治療下焦水氣上逆、振振欲絕的,使用真武湯來鎮定。利於下焦大腸滑脫的,使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來固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