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長沙方歌括》~ 卷首 (1)

回本書目錄

卷首 (1)

1. 醫病順其自然說

病人之吉凶禍福。寄之於醫。醫者之任重。然權不操諸醫。而操諸用醫之人。何也。人有大病。庸醫束手無策。始求救於名醫。名醫入門診畢。告以病從何來。當從何去。得那一類藥而增劇者何故。得那一類藥除去那一病。而此外未能盡除者何故。病勢雖覺稍愈。逾一二日仍作。

白話文:

病人的吉凶禍福,完全委託給醫生。醫生責任重大,然而這個權利並不是掌握在醫生手裡,而是掌握在用醫的人手裡。為什麼會這樣呢?人得了大病,庸醫束手無策,於是才請求名醫救治。名醫來到後診斷完畢,告訴病人說:你的病從哪來,應從哪去,吃哪一類的藥會使病情加劇,為什麼?吃哪一類的藥能治好哪一種病,為什麼?雖然病情好轉了一些,但過了幾天又復發了。

或逾一二日而更甚於前者又何故。一一為病家說明。定其如此救誤。如此溫清攻補。如此按法立方。服藥後必見出何證。又見出何證則可愈。預斷其愈於何日何時。病家能一一信其言而不疑。且架中不藏本草備要、醫方集解、萬病回春、本草綱目、東醫寶鑑、馮氏錦囊、赤水玄珠、薛氏醫按、景岳全書、石室秘錄、辨證奇聞、臨證指南之類。又無強不知以為知之親友與依阿兩可素稱果子藥之先生。

白話文:

如果超過一、二日,病情比以前更嚴重,這是什麼原因呢?逐條為患者說明,確定原因,糾正誤診。如此溫清、攻補。如此按方法開立藥方。服用藥物後,必定會出現什麼症狀。又出現什麼症狀就可以治癒。預先判斷什麼時候可以治癒。患者能一一相信醫生的話而不懷疑。而且家中不藏有《本草備要》、《醫方集解》、《萬病回春》、《本草綱目》、《東醫寶鑑》、《馮氏錦囊》、《赤水玄珠》、《薛氏醫按》、《景嶽全書》、《石室祕錄》、《辨證奇聞》、《臨證指南》之類的醫書。也沒有自以為是的親友和只會奉承拍馬、素以「果子藥」先生稱呼的醫生。

朱紫不亂。則名醫得以盡其所長。傷寒卒病二三日可愈。最遲亦不出十八日之外。風癆臌膈一月可愈。最遲亦不出三月之外。否則病家疑信參半。時醫猶可勉強從事。俟其病氣衰而自愈。若以名醫自命者。斷不可肩此重任。反致取怨敗名。余因熱腸而備嘗其苦。凡我同志。可以鑑此前車。

白話文:

如果醫師能夠專心行醫,就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像傷寒、急病等症,二、三天就能治好;最遲也不會超過十八天。像肺癆、膈膜積聚等病,一個月就能治好;最遲也不會超過三個月。否則病人就會半信半疑,此時一般的醫師還可以用緩和的態度對待;等到病勢衰弱,自然就會痊癒。如果自認是名醫的人,絕對不能擔起這個重任,否則只會招致怨恨,敗壞名聲。我因為熱心腸,嚐盡了其中的辛酸,希望我的同僚們能夠引以為鑑。

今之方技家。恃在口給。見有同我者引之。互相標榜。遜我者亦不卻之。臨深為高。至於窮本草經。讀靈素。法仲景。其立論為耳所未聞。其治效又目所僅見。遂謙讓曰。我不能如此之神。亦不能如此之偏以取勝也。若輩造此偏之一字。任令法高一丈。其奈魔高十丈。且謂古書不可以今用。

白話文:

現在的醫生,憑藉著能言善道。看見有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就拉攏他;互相標榜。即使是對自己謙讓的人,也不拒絕。表面上很謙虛,但實際上卻很自負。對於深入研究本草經,研讀《靈素》,尊崇仲景的法則,他們那些理論是聞所未聞的,而他們的治療效果也是親眼所見的。於是謙虛地說:“我不能像他們那樣神通廣大,也不能像他們那樣迂腐地以偏方取勝。他們創造的這個“偏”字,即使他們的醫術再高明一丈,但邪氣卻比他們高出十丈。而且他們還說古書不能應用於今天。

即於多讀書處謂其偏。起死證而生之。即以出奇入險目其偏。以致病家先入為主。廣集不偏之醫。歷試罔效。不得已始延為破釜沉舟之計。

白話文:

他們認為,只要多讀書就能治病,這就是偏頗。遇到危重急症而救活病人的,就認為他的醫術偏頗離經叛道。以致於病人先入為主,只相信那些醫術偏頗的醫生。廣泛延請不偏頗的醫生,但經過多次治療都無效。不得已才請了這位醫生,就像破釜沉舟一樣,死馬當活馬醫。

究竟終疑其偏。麻、桂、硝、黃。則曰汗下之太過也。薑、附、芩、連。則曰寒熱之太峻也。建中、理中、陷胸、十棗。則曰補瀉之不留餘地也。滋水之地黃。補元之人參。用應多而反少。日食之棗子。至賤之甘草。用應少而反多。此等似是而非之言。更甚於恣肆不倫於理之言。

白話文:

疑惑總是始終有偏頗。麻黃、桂枝、硝石、黃芩,說的是發汗、瀉下過於猛烈。生薑、附子、黃芩、黃連,說的是寒熱過於強烈。建中湯、理中湯、陷胸湯、十棗湯,說的是補瀉、攻伐不留餘地。滋陰的生地黃,補元的黨參,應多用反而少用。每日食用的棗子,非常低賤的甘草,應少用反而多用。這些聽似是而非的言論,比胡亂搭配不合乎法則的言論更糟糕。

知幾者正可以拂衣而去。乃猶曰病尚可為。不忍恝然而舍之。此雖活人無已之心。而疑事無功。未能活人。且以誤人。蓋藥之所以流行於經絡臟腑。內外無有不到者。氣為之也。氣不自到。心氣主之。膽氣壯之也。彼既疑我為偏。一見我之用藥。又出於意想之外。則心氣亂。

白話文:

通曉醫理的人,本可以拂袖而去。可是仍說疾病還尚可醫治,不忍心袖手旁觀而放棄。這雖然是救人性命的仁慈之心,但對待疑慮的事情卻無濟於事,不能救人,反而會誤人。蓋方藥之所以能流遍經絡臟腑及身體內外各處,都是靠著氣。而這股氣不是自己能夠到達的,需要心氣的主導,膽氣的壯大。如果患者懷疑我不是專業的,一見我所開的藥方超出他的意料之外,那麼他的心氣就會混亂。

內經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又云。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是也。不獨心氣亂。而且膽氣亦因之而怯。內經云。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又云。十二經皆取決於膽是也。藥乃草根樹皮及一切金石之鈍物。原藉人之真氣以流行。今心氣亂而妄行。膽氣怯而不行。如芩、連入口。

白話文:

《內經》中說:「心是人體的君主,神明由它而生發。」又說:「君主昏亂,則十二個官員就會陷入危險。」單獨是指心氣混亂,而且膽氣也會因此而怯懦。

《內經》中說:「膽是人體的樞紐,決斷由它而產生。」又說:「十二條經脈都要接受膽的決斷。」

藥物都是草根、樹皮和一切金石等沒有生命力的東西。它們原本依靠人體的真氣才能流動。現在心氣混亂而妄行,膽氣怯懦而不執行。就像黃芩、黃連入口,它們就會在人體內亂跑,即使是溫和的藥物也會被體內錯誤的運行方式改變為有毒的藥物。

其寒性隨其所想而行。旋而皮毛鼓慄。而寒狀作矣。薑、附入口。其熱性隨其所想而行。旋而心煩面赤。而熱狀作矣。凡此之類。不過言其大略。不必淋漓痛切而再言之。其中之所以然者。命也。我亦順其自然而已矣。又何必多事為。凡我同志者。能以余為前車之鑑。則道愈彰。

白話文:

寒性會隨著人的感受而運行。沒多久皮毛收緊,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寒症就形成了。薑、附子入口後,其熱性也會隨著人的感受而運行。旋即心煩、臉紅,出現熱症。凡是類似的例子,都只是大概地說,不需要淋漓盡致、痛徹心扉,必要再說一次。其中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命運使然。我只能順應自然而為,又何必多管閒事。但願與我有相同志向的人,能夠以我為前車之鑑,那麼大道就會更加顯現。

而活人愈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