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方歌括》~ 卷一 (1)
卷一 (1)
1. 桂枝湯
治自汗惡風。頭疼體痛。發熱。脈浮緩。名曰中風。(方下所言證治。照仲景內臺方原文。建安許宏集議。與傷寒論詳略不同。後仿此。)
白話文:
治療容易出汗、怕風,頭疼身體痠痛,發燒,脈搏浮緩的病症,稱為中風。
桂枝(三兩,去皮。桂枝止取梢尖嫩枝。內外如一。若有皮骨者去之。非去枝上之皮也。後仿此。),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桂枝(三兩,去皮,桂枝只取枝梢尖嫩的枝條,內外一樣,如果有皮骨的要除去,不是去除枝條上的皮,之後的藥材處理也仿照此法),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經過炙烤),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掰開)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
白話文:
把上藥的五種藥物去咀嚼,加上七升水,用小火煎煮,取三升藥汁,除去渣滓,趁溫熱時服用一升。服藥後一會兒,喝一升多熱稀粥來幫助藥效,溫暖地蓋被子讓藥力行一小時左右,遍身微微出汗纔好,但不要像水流一樣大汗淋漓,這樣病就無法痊癒了。如果服用一次後就出汗,病就好了,就停止服藥,不必服完所有的藥。如果不出汗,另一次再服,依照前面的方法,仍不出汗,下次服藥的時間縮短一半,大約服三次藥就能服完。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症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歌曰,項強頭痛汗憎風。桂芍生薑三兩同。棗十二枚甘二兩。解肌還藉粥之功。
白話文:
如果病情嚴重者,一天一夜服用一次。定期觀察,服完一劑藥後,如果病症仍然存在,繼續服用。如果沒有出汗,要服用到兩三劑。禁止食用生冷、粘膩、滑溜的肉、麵條、五辛、酒、乳酪、臭味難聞等食物。
蔚按。桂枝辛溫陽也。芍藥苦平陰也。桂枝又得生薑之辛。同氣相求。可恃之以調周身之陽氣。芍藥而得大棗、甘草之甘。苦甘合化。可恃之以滋周身之陰液。師取大補陰陽之品。養其汗源。為勝邪之本。又啜粥以助之。取水穀之津以為汗。汗後毫不受傷。所謂立身於不敗之地。以圖萬全也。
白話文:
蔚說:桂枝辛溫,具有溫陽的作用。芍藥苦平,具有陰平的作用。桂枝再配上生薑的辛味,同氣相求,可以利用它來調和全身的陽氣。芍藥配上大棗、甘草的甘味,苦甘結合變化,可以利用它來滋潤全身的陰液。老師選擇了大補陰陽的藥物,來滋養汗液的來源,作為戰勝邪氣的根本。再配合喝粥來幫助它,利用水穀的津液來化為汗液,汗出之後身體毫無損傷。這就是所謂的立足於不敗之地,以求萬全。
2. 桂枝加葛根湯
治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葛根(四兩)
白話文:
-
桂枝:三兩,去掉樹皮。
-
芍藥:三兩。
-
甘草:二兩,炙過。
-
生薑:三兩,切片。
-
大棗:十二枚,掰開。
-
葛根:四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將息及禁忌法。
白話文:
上六味藥。
藥物嚼碎。
用一斗水煮葛根,減少為二升。
去除上面的泡沫。
加入其他藥物。
煮至剩下三升。
溫服一升。
蓋上被子,微出汗。
不要喝粥。
其餘盡同桂枝湯的服法及禁忌。
歌曰,葛根四兩走經輸。(太陽之經輸在背。)項背𠘧𠘧反汗濡。(邪之中人。始於皮膚。次及肌絡。次及經輸。邪在經輸則經輸實而皮毛虛。故反汗出而惡風。)只取桂枝一料。加來此味妙相須。(一本。芍藥減去一兩。)
白話文:
歌謠說,葛根四兩走遍了經脈。(太陽經的經輸在背部。)後頸和肩背肌肉疼痛,並伴有反復出汗。(邪氣侵入人體,首先侵犯皮膚,然後侵犯肌肉,再侵犯經輸。邪氣在經輸則經輸實而皮毛虛,所以反復出汗而惡風。)只需要取桂枝一種藥材,加上葛根這味藥,妙不可言,兩者相輔相成。(另一種說法,芍藥減去一兩。)
張令韶曰。桂枝湯解肌。加葛根以宣通經絡之氣。蓋葛根入土最深。其藤延蔓似絡。故能同桂枝直入肌絡之內。而外達於膚表也。
白話文:
張令韶說,桂枝湯可以解除肌肉的防禦功能。加入葛根以宣通經絡之氣。這是因為葛根入土最深,它的藤蔓蔓延很像經絡,所以能與桂枝一起直入肌絡之內,並向外達於皮膚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