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方歌括》~ 卷首 (4)
卷首 (4)
1. 一
以藥試病。試窮則變計。雖盧扁莫何。丁君心怪言之過激。弗聽。至七月下旬病作。中秋後漸重。九月下旬邀診。余告之曰。曏者所陳之弊。今一一蹈之。前說明病發後毋庸用藥。非自今推諉。
然無中生有之治法。惟金匱咳嗽篇用十棗湯。云。咳家其脈弦者。有水。此主之。又云。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亦宜用此湯。推病根成於舊歲冬初。未及一歲。且病發止六十餘日。尚在百日之內。喻嘉言醫門,法律咳嗽續論篇。言之甚詳。俟有識有膽者用之。
而余則不能。坐中有一老醫力爭不可。余姑擬龍、牡、甘、苓行水化氣等藥而去。遂不復延。嗣余奉委到高陽辦理、賑務。聞渠延醫滿座。日以熟地、枇杷葉、炮薑、附子、肉桂、人參。服之不斷。漸至大喘。腫脹吐血。大衄。耳目俱出血。小水全無而歿。此皆怪災病之新案。
白話文:
[一]
用藥來試驗病情,試驗到極點就改變治療方法。雖然盧扁、扁鵲、華佗等名醫都束手無策,丁先生卻堅持他怪異的說法,我沒有聽從。到了七月下旬,他的病發作了,中秋節後病情漸漸加重。九月下旬,他邀請我診治。我告訴他:你以前所說的那些壞處,現在都一一應驗了。我先前就說明,病情發作後不必用藥,這不是我現在才推卸責任。
然而,沒有憑空創造的治療方法,只有《金匱要略》咳嗽篇中所說的“十棗湯”可用。“咳而脈弦者,有水,此主之”,又說“支飲咳嗽,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百日或一年,亦宜用此湯”。推測他的病根形成於去年的冬初,還不到一年,而且發病才六十多天,還在百日之內。《喻嘉言醫門法律·咳嗽續論篇》對此講得很詳細,希望有識見、有膽量的人去使用。
但我不敢用。當時在場有一位老醫生極力反對,我就姑且開了龍骨、牡蛎、甘草、茯苓等利水化氣的藥方,然後就沒有再繼續診治。後來我奉命到高陽處理賑務,聽說他請了很多醫生,每天都服用熟地黃、枇杷葉、炮薑、附子、肉桂、人參等藥,一直不停地服用。病情漸漸加重,出現大喘氣、腫脹、吐血、大出血、耳朵和眼睛都出血,小便完全沒有了,最後就去世了。這些都是怪異災病的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