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補氣]功效的中藥清單(2023年更新)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1-09-18

關於補氣

凡能補充物質,增強機能,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消除虛弱證候的藥物,稱為補虛藥或補益藥。現代醫學中沒有補藥這個概念,補藥概念源自於中醫,補益藥主要補充人體精微物質、增強機能,從而提高人體抗病能力、消除虛弱證候為主要功效,一般分補氣藥、補血藥、補陰藥和補陽藥。

氣、血、陰、陽是中醫學對人體組成物質和機能的高度概括。當物質不足或功能低下時,即出現虛證。虛證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類型,補虛藥也相應分為補氣藥、補血藥、補陰藥和補陽藥四類。

這裡列出一些常用具有[補氣]功效的中藥清單。

關於補氣的21種常見中藥或食物

1. 人參

人參

人參性甘、微苦、微溫。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人參補氣功效顯著,能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人參含有多糖、皁苷、揮發油等成分,能促進白細胞生成,增強吞噬作用,提高免疫力。人參能促進胰島素分泌,提高機體對葡萄糖利用率,降低血糖。人參能擴張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降低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人參能促進腦細胞代謝,改善腦功能,提高記憶力。人參能促進細胞增殖和分化,延緩細胞衰老,延長壽命。人參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性器官血液供應,提高性功能。


2. 黨參

黨參

黨參性味甘、平。主治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四肢乏力、肺虛喘咳、氣短自汗、氣微兩虧諸證。

黨參性平味甘,具有補中益氣之效。補中益氣,意指增益人體中部臟腑之氣,使氣能充盈,臟腑能正常運作。主要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等症。 黨參補中益氣之功,主要體現在能補脾益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肺為氣之主,二者互為表裡,氣虛則脾肺皆虛。黨參能補脾益肺,使氣血生化有源,肺氣充盈,從而改善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等症狀。此外,黨參還能溫潤肺氣,滋陰生津,故可治療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等症。


3. 太子參

太子參

太子參性甘苦、微溫。主治補益脾肺、益氣生津。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無力、氣陰兩傷、幹咳痰少、自汗氣短、以及溫病後期氣虛津傷、內熱口渴、或神經衰弱、心悸失眠、頭昏健忘、小兒夏季熱。

太子參具有明顯的補氣功效,其補氣作用以補肺氣為突出,故稱「補氣之王」。 太子參補氣之功亦有益於脾胃,所以既能益氣生津,益陰除煩,也能補氣健脾,益氣和胃,常與黨參、黃耆配伍使用,補氣效果更強。


4. 白朮

白朮

白朮性味苦、甘、溫。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

白朮,乃扶植脾胃,散濕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藥也。脾虛不健,朮能補之,胃虛不納,朮能助之。 白朮具有補脾益氣、健脾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等症狀。中醫認為,脾胃同源,脾虛則胃弱,胃弱則脾虛,因此,補脾益氣,必須健脾止瀉,白朮正具有此功能。


5. 山藥

山藥

山藥性甘、平。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泄瀉便溏、肺虛喘咳、腎虛遺精、白帶過多、尿頻、虛熱消渴。

山藥補氣,益氣養陰,乃補虛佳品。其性平,味甘,歸脾、肺、腎三經,故補而不膩,久服有益。山藥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包括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這些成分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增強體質,緩解疲勞,增強體力。此外,山藥還具有滋陰功效,可以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症狀,因此,山藥是一種非常好的保健食品,適合各類人羣食用。但注意山藥性偏溫,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


6. 白扁豆

白扁豆

白扁豆性甘淡、微溫平。主治健脾和中、消暑化濕。主治暑濕吐瀉、脾虛嘔逆、食少腹瀉、水停消渴、赤白帶下、小兒疳積。

白扁豆補氣。其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可補充體內能量,促進代謝,增強免疫力、抗疲勞,達補氣效用。


7. 甘草

甘草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甘草性甘、平,入脾、肺、心經。具有補益心脾之氣,益氣復脈,緩急止痛,解毒調和的作用。 常被用於治療心氣不足的心動悸、脈結代,以及脾氣虛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 在治療心氣虛時,甘草常與人參、阿膠、桂枝等同用,如炙甘草湯。 在治療脾氣虛時,甘草常與黨參、白朮等同用。


8. 蜂蜜

蜂蜜

蜂蜜性味甘、平。主治調補脾胃、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潤膚生肌、解毒。用於脾胃虛弱、體倦少食、脘腹作痛、肺燥咳嗽、腸燥便秘、目赤、口瘡、潰瘍不斂、風疹瘙癢、水火燙傷、手足裂、肺燥咳嗽、痰少或乾咳、腸燥津枯、大便秘結、瘡瘍熱毒、或服烏頭、附子等引起的毒性反應。

蜂蜜具有補氣益血、潤腸通便之功。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互滋,互相依存。蜂蜜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可益氣補血,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蜂蜜性平,不寒不燥,能補益中氣,調和營衛,適用於氣虛血虧,面色萎黃,體倦乏力,自汗氣短,食少便溏等症。 此外,蜂蜜還有潤腸通便之功,可緩解便祕,改善腸道菌羣,增強消化功能,促進身體健康。


9. 龍眼肉

龍眼肉

龍眼肉性甘、溫、無毒。主治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用於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虛萎黃。補心脾、益氣血、健脾胃、養肌肉。思慮傷脾、頭昏、失眠、心悸怔忡、虛贏、病後或產後體虛、及由於脾虛所致之下血失血症。

龍眼肉具有補氣、益氣養血、安神等功效。其主要原因是龍眼肉所含的多種活性成分可以刺激脾臟和胃的功能,促進養分的吸收和利用,從而達到補氣的效果。同時,龍眼肉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糖類等成分,能夠刺激脾臟和胃的分泌功能,增加胃腸的消化吸收能力,進而達到補氣的效果。 古代醫書中亦有記載,如《泉州本草》云:「壯陽益氣,補脾胃。治婦人產後浮腫,氣虛水腫,脾虛泄瀉。」《開寶本草》云:「歸脾而能益智。」


10. 鹿角膠

鹿角膠

鹿角膠性味甘、鹹、溫。主治補益精血、安胎止血。主腎虛、精血不足、虛勞贏瘦、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陽痿滑精、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崩漏帶下、吐血、衄血、咯血、尿備、陰疽瘡瘍。

鹿角膠,性溫味甘,歸肝、腎經。具有補氣益精、強筋健骨、益腎填精之功效。 鹿角膠之補氣功能,乃因其含有豐富之骨膠原、蛋白質、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營養成分,能補益精血,生髮益髓,強壯筋骨,改善虛勞之症,增強人體之元氣。 鹿角膠性溫,能溫補元陽,益氣固本,增強人體之抵抗力,故可改善虛勞之症狀。 鹿角膠之補氣功能,非僅能改善虛勞之症狀,亦能增強人體之免疫力,增強人體之抗病能力,故可預防疾病之發生。


11. 女貞子

女貞子

女貞子性甘、苦、涼。主治補益肝腎、清虛熱、明目。主頭昏目眩、腰膝酸軟、遺精、耳鳴、須發早白、骨蒸潮熱、目暗不明。

女貞子乃滋補良品,具補氣功效。其內含多種活性成分,能令體內氧化還原反應得平衡,使免疫及內分泌系統回復常軌,增強人體之抵抗及耐力,改善疲勞不適之症。


12. 豬腦

豬腦

豬腦性味甘、寒。主治補益腦髓、疏風、潤澤生肌。 主頭痛、眩暈、失眠、手足皸裂、癰腫、凍瘡、適用於腎虛、髓海不足所致的眩暈、耳鳴、健忘等症。


13. 胡桃仁

胡桃仁

胡桃仁性甘、澀、溫。主治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通便。用於腰痛腿弱、尿頻、遺尿、陽痿、遺精、久咳喘促、腸燥便秘、石淋及瘡瘍瘰癧

胡桃仁補氣,益虛弱體、氣虛血弱之人。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為身體提供豐富營養,增強體力及免疫力,從而補氣。此外,胡桃仁含有的胡桃醌,可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加體內氣血能量,助於補氣養血。


14. 鹿角

鹿角

鹿角性味鹹、溫。主治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行血消腫。主腎虛腰脊冷痛、陽痿遺精、崩漏、白帶、尿頻尿多、陰疽瘡瘍、乳癰腫痛、跌打瘀腫、筋骨疼痛

鹿角,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壯陽益精、補氣養血、強筋健骨之功效。主治腎陽不足所致的陽痿早洩、遺精尿頻、腰膝酸軟、筋骨痿弱等症。 鹿角補氣的功效主要是通過補腎來實現的。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髓,主骨。腎氣充盛,則精血旺盛,骨髓豐盈,筋骨強健。鹿角味甘性溫,入腎經,能夠溫補腎陽,益精養血,強筋壯骨。因此,鹿角具有補氣的功效。


15. 鎖陽

鎖陽

鎖陽性味甘、溫。主治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於腰膝痿軟、陽痿滑精、腸燥便秘、腎虛陽痿、下肢痿軟、虛人便秘。

鎖陽之補氣功能,顯著於四方面:促進新陳代謝,使體能更佳;改善疲憊、虛弱,輕鬆拒絕倦容;改善貧血氣短,面色紅潤有光采;改善睡眠品質,安神助眠。


16. 紫河車

紫河車

紫河車性味甘、鹹、溫。主治補氣、養血、益精。治虛損、羸瘦、勞熱骨蒸、咳喘、咯血、盜汗、遺精、陽痿、婦女血氣不足、不孕或乳少。

紫河車,益氣補血,可治肺腎兩虛喘嗽,亦能納氣平喘。單獨服用或與人參、蛤蚧、胡桃肉、地龍等藥材同用。另外,紫河車亦能治療支氣管哮喘,取健康產婦胎盤洗凈低溫乾燥後研成細末或製成丸劑服用,每日6-12克,分3次於飯後服用。


17. 靈芝

靈芝

靈芝性甘、平、無毒。主治補氣安神、止咳平喘。 用於眩暈不眠、心悸氣短、虛勞咳喘。

靈芝,性平味甘,入肺、心、肝經,具有補氣健脾、益心安神之功。其含多醣體、三萜類化合物和多種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抗衰老、抗腫瘤,並可改善心肌供血,增強心臟收縮力,降低血壓,增強機體抗疲勞能力,從而達到補氣之效。


18. 紅景天

紅景天

紅景天性寒、甘、澀。主要功效補氣清肺、益智養心、收澀止血、散瘀消腫。主氣虛體弱、病後畏寒、氣短乏力、肺熱咳嗽、咯血、白帶腹瀉、跌打損傷、燙火傷、神經症、高原反應

紅景天,性溫,味甘、微苦,入肺、腎經。具有補氣清肺、益智養心、收澀止血、散瘀消腫之功,主治氣虛體弱、病後畏寒、氣短乏力、肺熱咳嗽、咯血、白帶腹瀉、跌打損傷、燙火傷、神經症、高原反應。


19. 黃耆

黃耆

黃耆性甘、微溫。主治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

黃耆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中醫認為「氣血同源」,補氣可生血,氣滯則血淤,黃耆可補氣養血,起去疾散結之效。此外,黃耆尚可固表止汗、利尿消腫、排膿斂瘡、生肌止痛,適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等症。


20. 硃砂

硃砂

硃砂性甘、涼、有毒。主治鎮心安神、清熱解毒、明目。主癲狂、驚悸、心煩、失眠症、眩暈、目昏、腫毒、瘡瘍。

補氣。硃砂補氣,非他藥所能及。氣者人之根本,氣虛則人體諸虛百損。硃砂能補氣,故為補益藥品中之珍品,但服之須謹,不可過量。


21. 西洋參

西洋參

西洋參性味甘、微苦、寒。主治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用於氣虛陰專火旺,咳嗽痰血,虛熱煩煩倦,內熱消渴,口燥咽乾。

西洋參味甘性涼,具有良好的[補氣生津作用](https://www.ttvc.com.tw/補氣-降火夏天就要西洋參-a-25.html),用於氣陰兩傷之證,為治療氣陰耗傷的煩倦、口渴之要藥。《醫學衷中參西錄》謂「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能之溫補者,皆可以此氏之。」 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用於陰虛火旺的喘咳痰血證。常與知母、川貝母、阿膠等養陰清肺止咳化痰兼可止血的藥物同用。


關於補氣的50種中藥清單

請點選以下中藥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

關於補氣的50種食物清單

請點選以下食物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