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便血」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便血是中醫學中常見的一種症狀,是指大便中帶有血液。中醫認為,便血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 熱盛:熱盛是指體內有熱邪,導致津液被耗傷,從而出現便血的症狀。熱盛型便血的臨床表現為大便帶血,血色鮮紅,質地黏稠,並且常常伴有口乾、口苦、煩躁、尿黃等症狀。
  • 寒凝:寒凝是指體內有寒邪,導致血液運行不暢,從而出現便血的症狀。寒凝型便血的臨床表現為大便帶血,血色暗紅,質地稀薄,並且常常伴有腹痛、腹脹、畏寒、手腳冰涼等症狀。
  • 氣虛:氣虛是指體內氣的不足,導致氣血生化無力,從而出現便血的症狀。氣虛型便血的臨床表現為大便帶血,血色淡紅,質地稀薄,並且常常伴有乏力、氣短、食欲不振等症狀。
  • 血虛:血虛是指體內血液的不足,導致血液運行不暢,從而出現便血的症狀。血虛型便血的臨床表現為大便帶血,血色淡紅,質地稀薄,並且常常伴有面色蒼白、頭暈、心悸等症狀。
  • 肝鬱:肝鬱是指肝氣鬱結,導致氣機不暢,從而出現便血的症狀。肝鬱型便血的臨床表現為大便帶血,血色暗紅,質地黏稠,並且常常伴有胸脅脹痛、口苦、咽干、舌苔厚膩等症狀。
  • 脾虛:脾虛是指脾的功能不足,導致運化失常,從而出現便血的症狀。脾虛型便血的臨床表現為大便帶血,血色淡紅,質地稀薄,並且常常伴有腹脹、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狀。

便血在中醫治療上,主要以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補氣養血、疏肝理氣等方法為主。具體的治療方法,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而定。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瘟疫論》曰:「大小便蓄血、便血者,不論傷寒時疫,盡因失下,邪熱久羈,無由以泄,血為熱搏,留於經絡,敗為紫血,溢於腸胃,腐為黑血,便色如漆,大便反易(求真按:『宜參考抵當湯條』)。雖為結糞,得瘀(求真按:『瘀為瘀血之略』)潤下,結糞雖行,真元已敗,多至危殆。

四物湯

  • 1.《奇效良方》:「,便血及帶下,加荊芥地椒。氣血滯腹內刺痛,加桂。產後傷風頭痛,加石膏一兩,甘草半兩,。血風勞,加荊芥柴胡。潮熱,加前胡乾葛黃芩人參。虛熱口乾,加麥門冬黃芩一兩,。嘔吐不止,加藿香白朮半兩,人參一錢。產後虛憊,發熱煩悶,加生地黃。
  • 2.《醫通祖方》:「治經水不調、崩帶及唇口乾燥,並治經阻不通、咳嗽、便血,此肺移熱於大腸也。
  • 3.《蒼生司命》:「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便血,脈沉澀而芤,治用四物湯加桃仁、紅花、青黛、香附。
  • 4.《顧松園醫鏡》:「_四物湯_,治血虛火炎頭痛,〔如便血崩淋,產後多有患此者。〕自眉尖後近髮際上攻而痛,痛在日晚。〔血為陰,陰虛故交陰分而痛作,所謂內傷頭痛,時作時止者是。〕亦治偏頭風痛。
  • 5.《張氏醫通》:「金匱溫經湯,治經水不調崩帶。及唇口乾燥。並治經阻不通。咳嗽便血。此肺移熱於大腸也。
▼ 展開更多

黃連湯

  • 1.《仁術便覽》:「治便血。腹中不痛,謂之濕毒下血。
  • 2.《濟陽綱目》:「_黃連湯_,治便血腹中不痛者,謂之濕毒。

麻黃湯

  • 1.《醫方集解》:「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亡耗津液,反增客熱也。衄家、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陰陽俱虛,《針經》曰: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王海藏曰:仲景言衄家不可發汗,蓋為脈微也,若浮緊者,麻黃湯;浮緩者,桂枝湯。《活人》云:脈微者,黃芩芍藥湯、犀角地黃湯。

小柴胡湯

  • 1.《保嬰撮要》:「一小兒出痘便血,痘赤痛如錐,或瘡內出血,余謂肝火熾盛,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一劑,隨用犀角地黃湯,一劑而痊。
  • 2.《醫學入門》:「痘出陰分,極忌動血。口鼻失血,肺胃熱甚,宜解毒湯加生地、大黃;輕者,黃芩湯;虛熱者,單人中白為末,蜜水調服。便血糞黑,毒並大腸,犀角地黃湯,或小柴胡湯加生地。痘出下利黃赤膿血,身熱作渴者,薤白湯、三黃熟艾湯,解其毒而痘自出。便血神昏不醒者,抱龍丸救之。

理中湯

  • 1.《兒科要略》:「(四)理中湯,治中焦脾胃虛寒,不能運化,嘔吐泄瀉,不飲不食,胸痹胸痞,腹痛痰多,傷寒直中太陰,自利不渴,寒霍亂吐瀉,四肢逆冷,自汗脈虛,便血血痢,傷胃吐血,婦人妊娠虛寒等證。
  • 2.《全國名醫驗案類編》:「然瘄將出而作瀉者,不藥可愈,亦不必禁。若瘄後水瀉,用甘寒復以淡滲,加銀花炭最妙。慎勿用溫熱提補,如理中湯等,誤用反危,往往咯血、便血,不可救藥矣。

五苓散

  • 1.《續醫說》:「一人大醉,飲水與冷茶無數,後病便血甚鮮,先以吳茱萸丸,翌日又與平胃五苓散,各半三大服,血止,復變白痢,又與神應丸四服,白痢乃止,安和如故。或問曰:何不用寒涼解毒,所用者溫熱之劑?醫曰:君用寒涼藥,其疾大變,難療。寒毒內傷,復用涼藥,非其治也。

歸脾湯

  • 1.《何氏虛勞心傳》:「胃脘心痛,倍木香,加砂仁、橘紅。大便泄瀉,倍白朮,加米仁、山藥、蓮肉。便血加生地、白芍、麥冬、五味。血熱甚者,加地榆。血虛發熱晡熱加地冬,而參、耆、木香隨症去留。如因肝經血虛而寒熱如瘧者,則宜逍遙散加減。如腎中陰虛而發熱者,則宜保陰六味之屬。
  • 2.《保嬰撮要》:「_歸脾湯_,治小兒因乳母憂思傷脾,血虛發熱,患前症,久不愈,食少體倦,或便血下血,怔忡不寧,驚悸少寐,或心脾作痛,自汗盜汗等症。(方見遊風)
  • 3.《新訂痘疹濟世真詮》:「若毒火熾盛,流注大腸,大便下血,加味歸芍湯主之。設痘色灰白陷塌便血者,此脾氣虛弱,不能攝血,歸脾湯主之。至大吐血、溺血,及七孔出血,不治。

四逆散

  • 1.《傷寒直指》:「《活人》:問陰證有發熱者乎?太陰厥陰,皆不發熱,只少陰有反發熱。愚詳仲景論,三陰皆有發熱也。如陰經二證外,只有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死。少陰病,一身手足盡熱,以熱在膀胱,必便血,少陰四逆散中,用柴胡。亦有發熱,又厥陰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

平胃散

  • 1.《醫學舉要》:「脈浮,黃耆建中湯。脈弱,保元湯。脈盛,當歸六黃湯。便血有腸風臟毒脈痔之分,又有陽氣不升,下部虛而下血者,一見革脈,即宜溫補。葉天士曰:凡心肝為剛臟,可受柔藥,脾腎為柔臟,可受剛藥。羅謙甫治便血,立法以平胃散作主,加桂附乾薑歸芍,重加炒地榆以收下濕,即此意也。
  • 2.《山居四要》:「痔瘡,用河水頻洗,取蝸牛研細塗之。疿子,用茨菰葉陰乾為末敷之。臟毒便血,生藕節切片,清早蘸平胃散嚼。便毒,取大蜘蛛一個研細,熱酒下。

白頭翁湯

  • 1.《傷寒兼證析義》:「則宜蔥白香湯加童便。若素有便血而兼傷寒,則宜千金內補當歸建中,寒加灶土、炮姜,熱用白頭翁湯。婦人宿患血崩而感客邪,則宜金匱三物旋覆花湯加香豉,或當歸建中加黃耆、防風、蔥豉最妙。至若熱邪傳裡而觸動陰血,無論宿病新病,皆無表症糾纏,但須詳從何道而至。

烏梅丸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 2.《丹溪心法》:「_烏梅丸_,治便血,下血。

真武湯


十全大補湯

  • 1.《胤產全書》:「_十全大補湯_,治諸臟虧損,氣血俱虛,惡寒發熱,或自汗盜汗,便血吐血,或大便不實,飲食少思,或胸腹作痛,口舌生瘡,或耳目不明,牙齒不固。

溫經湯

  • 1.《秘珍濟陰》:「_溫經湯_(《金匱》),治經水不調崩帶,及唇口乾燥,並治經閉不通,咳嗽便血,此肺移熱於大腸也。

越鞠丸

  • 1.《明醫指掌》:「其狀四肢無力,能食,便血,脈澀而芤,四物湯加桃仁、紅花、青黛、撫芎、香附,或子和越鞠丸合四物湯治之。

黃連解毒湯

  • 1.《醫學傳心錄》:「黃連解毒湯,梔(子)(黃)芩(黃)柏四良,大黃除熱毒,便血厥陰狂。
  • 2.《痘治理辨》:「此由痘後失於解利,以致熱並小腸,則小便不通;熱並大腸,則大便秘結,重則便血。如前後不通,宜四順飲。利小便,五苓散、導赤散。便血,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三黃丸。
  • 3.《專治麻痧初編》:「熱甚鼻衄,或便血、溺血熱甚者,黃連解毒湯;血甚者,犀角地黃湯。

防風通聖散

  • 1.《大方脈》:「_防風通聖散_,通治風寒、暑濕、飢飽、勞役內外諸邪所傷,氣血怫鬱,表裡三焦脈症懼實,壯熱憎寒,頭暈目眩,眼赤睛痛,鼻塞耳鳴,口苦舌乾,咽喉不利,唾涕稠黏,咳嗽上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瘡瘍腫痛,折跌損傷,瘀血便血,腸風痔漏,手足瘛瘲,驚狂譫妄,丹毒癮疹,服此解表通里。
  • 2.《成方切用》:「)折跌損傷,瘀血便血,腸風痔漏。手足瘛瘲,驚狂譫妄。(肝風胃火。)丹斑癮疹。(風熱在胃也。)
  • 3.《兒科要略》:「(六)防風通聖散,治一切風濕暑濕,飢飽勞役,內外諸邪,氣血怫鬱,表裡三焦俱實,憎寒壯熱,頭目昏運,目赤睛痛,耳鳴鼻塞,口苦舌乾,咽喉不利,唾涕稠黏,咳嗽上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瘡瘍腫毒,折跌損傷,瘀血便血,腸風痔漏,手足瘛瘲,驚狂譫妄,丹斑癮疹等證。

涼血地黃湯

  • 1.《幼幼集成》:「痘收靨後,忽見血證,大為危候。蓋鼻血出於肺,吐血出於胃,溺血出於小腸,便血出於大腸,皆由毒入於內,迫血妄行,急宜涼血地黃湯止之。服藥後血不止者,不治。
  • 2.《痘疹精詳》:「釋:痘後忽見血症,最為危候,蓋鼻血出於肺,吐血出於胃,溺血出於小腸,便血出於大腸,皆由毒入於內,迫血妄行,急宜涼血地黃湯止之,服藥後血不止者,不治。
  • 3.《瘍科捷徑》:「_涼血地黃湯_(便血腫痛)

清胃散

  • 1.《証治準繩‧幼科》:「審乳母飲食厚味所致。用清胃散以治母熱,兒間飲以一二匙而愈。後乳母感寒腹痛,食姜酒之物,兒大便秘結兼便血,仍用清胃散每日數匙而愈。一小兒因乳母暴怒,大便不通,兒亦患之,兼用加味小柴胡湯,先用保和丸二服,後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柴胡,兒日飲數匙,並愈。
  • 2.《保嬰撮要》:「一小兒大便不通,審乳母飲食厚味所致,用清胃飲以治母熱,兒間飲以一二匙而愈。後乳母感寒腹痛,食姜酒之物,兒大便秘結,兼便血,仍用清胃散,每日數匙而愈。

當歸補血湯

  • 1.《証治準繩‧類方》:「_當歸補血湯_(《原機》),治男子衄血、便血,婦人產後崩漏亡血過多,致睛珠疼痛,不能視物,羞明酸澀,眼睫無力,眉骨太陽俱各痠痛。

導赤散

  • 1.《經驗良方全集》:「導赤散,二十,治腎熱便血。
  • 2.《保嬰撮要》:「一小兒疹隱於肉裡而不現,煩渴躁熱,衄血吐血或便血,用解毒湯、犀角湯,各一劑而血止,又用導赤散而愈。

龍膽瀉肝湯

  • 1.《羊毛瘟證論》:「龍膽瀉肝湯二五治溫邪病退餘毒留於肝腎脅痛可聾口苦咽乾筋痿陰汗陰囊腫痛白濁便血忽寒忽熱
  • 2.《瘍科心得集》:「《局方》,龍膽瀉肝湯,治肝膽經實火濕熱,脅痛耳聾,膽溢口苦,小便赤澀,白濁便血,魚口,下疳,囊癰等證。

還少丹


三黃湯

  • 1.《續名醫類案》:「幸不喘咳,未至息賁耳。復投溫熱,是抱薪救火,經所謂贊其復翼其勝也。法當先清脾胃積熱,使心氣下降,績以養血滋陰濟之,則水泉通而流不絕也。用三黃湯加山梔、丹皮、生地、白芍,十劑痰紅便血俱減。更以前方加芎、歸,十劑而月事通矣。後以六味丸料加知、柏、紫河車一具,服之即孕。

梔子乾薑湯


黃土湯

  • 1.《吳鞠通醫案》:「初七日,小兒脈當數而反緩,糞後便血,前用黃土湯,業已見效,仍照前法加剛藥,即於前方內去白芍、全當歸,加:
  • 2.《吳鞠通醫案》:「三十日,糞後便血,加黃土湯法。
  • 3.《醫學摘粹》:「如血脫於上,而大吐瘀血者,緣中下濕寒,凝瘀上湧,以靈雨湯主之。如血脫於上,而零星吐紅鮮者,緣土濕胃逆,肺家不無上熱,以白茅湯主之。如血脫於下,而為便血者,緣水土寒濕,木鬱風動,以黃土湯主之。如血脫於下,而為溺血者,木鬱尤甚,以寧波湯主之。如陰虛有火而吐血者,以六味地黃湯主之。
  • 4.《醫學芻言》:「_便血_,大便血,先便後血為遠血,宜黃土湯,熟地、白朮、炙草、附子、阿膠、黃芩、灶心土。先血後便為近血,宜清,當歸赤小豆湯加槐花、地榆、側柏葉、荊芥炭。大便下血,諸藥不效者,宜烏梅、地榆等澀之。
  • 5.《圓運動的古中醫學》:「金匱黃土湯治便血,用附子黃芩灶心土白朮炙草阿膠地黃。既用附子之熱性,又有黃芩之寒性。既用灶心土白朮之燥性,又用阿膠地黃之潤性。用附子、因腎水寒不能養肝木也。用白朮灶心土,因水寒木鬱,土氣必濕。土濕則木氣愈鬱,愈妄肆疏泄也。用阿膠地黃,因木鬱疏泄,必生風燥、既生風燥,必更疏泄也。
▼ 展開更多

六味地黃丸

  • 1.《校註婦人良方》:「一、艾附丸,若脾胃虛寒,陰血不足,氣逆發熱,月經不調,或胎氣不成者,暫宜用之。若脾腎虧損,陰虛發熱,月經不調,或崩漏帶下,或便血吐衄,小便淋澀,或晡熱內熱,寒熱往來,或盜汗自汗,不時倏熱,宜用六味地黃丸。若兼脾氣不足,飲食少思者,佐以六君子湯。
  • 2.《內傷集要》:「_六味地黃丸_,治肝腎不足,真陰虧損,精血枯竭,羸弱憔悴,腰痛足痠自汗,水泛為痰,發熱咳嗽,頭昏目眩,耳聾耳鳴,遺精便血,消渴淋瀝,失血失音,舌燥喉痛,足跟作痛,下部瘡瘍。
  • 3.《薛氏濟陰萬金書》:「艾附丸,若脾胃虛寒,陰血不足,氣逆發熱,月經不調,若胎氣不成者,宜暫用之。若肝腎虧損,陰虛發熱,月經不調,或崩帶漏下,或便血吐衄,小便淋瀝,晡熱內熱,寒熱往來,或盜汗自汗,不時倏熱,宜用六味地黃丸;若兼脾氣不足,飲食少思者,佐以六君子湯。
  • 4.《萬病回春》:「_六味地黃丸_,治形骸瘦弱,無力多困,腎氣久虛,寢汗發熱,五臟齊損,遺精便血,消渴淋濁等症。此藥不燥不溫,專補左尺腎水,兼理脾胃。少年水虧火旺陰虛之症,最宜服之。
  • 5.《太醫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劑》:「大凡陰虛之症,起自少年之人,縱欲者多,節欲者少。人至十五六歲,陽精始動,正在氣血發生,若失保守,真陽必敗,相火隨旺,以致形體瘦弱,頭目昏眩,耳內蟬鳴,骨蒸盜汗,咳嗽吐痰,痰中帶血,午後不安,夜夢遺精,驚悸煩渴,便血淋漓,不思飲食。治之先滋陰降火,以此丸為主。
▼ 展開更多

桃花湯

  • 1.《長沙方歌括》:「張令韶曰。少陰病下利膿血。桃花湯主之。此感少陰君火之熱。不病無形之氣化。而病有形之經脈也。經謂心之合脈也。又謂陰絡傷則便血。赤石脂色赤而性澀。故能止下利膿血。乾薑、粳米溫補中焦以資養血脈之源。所以治之。論又云。少陰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

六君子湯

  • 1.《大小諸證方論》:「如治便血,用止澀之藥不效,或兼泄瀉,須察其脈:如右關微細,或數大無力,是脾虛不攝血,宜六君子湯加炮姜;若右關沉緊,是飲食傷脾,不能攝血,加沉香二分。右寸洪數,〔是〕實熱在肺,宜清肺,〔用〕麥冬、花粉、元參、枯芩、桔梗、五味子、枳殼等藥。
  • 2.《立齋外科發揮》:「一男子便血,過勞益甚,飲食無味,以六君子湯加黃耆、地黃、地榆,治之而愈。
  • 3.《傅青主男科重編考釋》:「如治便血,用止澀之藥不效,或兼泄瀉,須察其脈,如右關微、或數大無力,是脾虛不攝血,宜六君子湯加炮姜。若右關沉緊,是飲食傷脾,不能攝血,加沉香二分。右寸洪數,是實熱在肺,宜清肺,用麥冬、花粉、元參、枯芩、桔梗、五味子、枳殼等味。

補中益氣湯

  • 1.《外科樞要》:「一婦人患內痔,因勞出血甚多,不時發痙,飲食少思,形體倦怠,其面色白,余謂此氣傷而不能統血也。用補中益氣湯,反寒熱出血,此陽氣虛寒也。仍以前湯,加炮姜四劑,寒熱漸止,飲食漸進;又四劑,而血頓止。後因勞役,或怒氣即便血,或發痙,投以補中益氣湯加鉤藤而愈。
  • 2.《保嬰撮要》:「一小兒八歲,先因小便黃赤,服五苓、導赤等散,後患便血,余以為稟父虛熱也,用六味丸及補中益氣湯而痊。
  • 3.《保嬰撮要》:「一小兒口瘡,嘔血便血,兩腮微腫,唇白麵青,此脾土虧損,木所乘也,朝用補中益氣湯,食遠用異功散而愈。

加味逍遙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患瘧兼便血、盜汗年餘矣。審乳母素有鬱怒,寒熱便血,朝用加味歸脾湯,夕用加味逍遙散;兒以異功散加酒炒芍藥為末,每服三四分,米飲下,月餘母子並痊。

槐花散

  • 1.《普濟本事方》:「《巢氏病源論》:腸癖為痔。久困飽食過度。房室勞損。血氣流溢。滲入大腸。沖發於下。時便清血。腹中刺痛。病名脈痔。又論脾毒腸風。本緣榮衛虛弱。風氣進襲。因熱乘之。便血性流散。積熱壅遏。血滲腸間。故大便下血。宜椿皮丸。

抵當湯

  • 1.《皇漢醫學》:「《瘟疫論》曰:「大小便蓄血、便血者,不論傷寒時疫,盡因失下,邪熱久羈,無由以泄,血為熱搏,留於經絡,敗為紫血,溢於腸胃,腐為黑血,便色如漆,大便反易(求真按:『宜參考抵當湯條』)。雖為結糞,得瘀(求真按:『瘀為瘀血之略』)潤下,結糞雖行,真元已敗,多至危殆。

梔子生薑豉湯

  • 1.《皇漢醫學》:「松川世德之本方治驗曰:「一男子便血數月,雖服藥漸愈,但身體無色,面上及兩腳浮腫,心中煩悸,頭微痛,時時嘔,寸口脈微,乃與本方加生薑愈。」

五淋散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宣,出少起多,臍腹急痛,蓄作有時,勞倦即發,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熱淋便血,並皆治之。(又方見後。)
  • 2.《奇效良方》:「治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宣,出少起多,臍腹急痛,蓄作有時,勞倦即發。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熱淋便血,並皆治之。
  • 3.《奇效良方》:「治小兒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出,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熱淋便血,並皆治之。
  • 4.《古今名醫方論》:「治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澀不出,或尿如豆汁,或成砂石,或如膏汁,或熱怫便血。
  • 5.《內科摘要》:「五淋散,治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澀不出,或尿如豆汁,或成砂石,或如膏汁,或熱怫便血。
▼ 展開更多

升陽益胃湯

  • 1.《類證治裁》:「〔脫血〕,升陽益胃湯,見七卷便血。

肥兒丸

  • 1.《保嬰撮要》:「一小兒鼻衄滯頤,作渴時汗,乃胃經實熱也,先用瀉黃散,二服而滯頤止,又用四味肥兒丸,數服而鼻血愈。後鼻不時作癢,發渴便血,用聖濟犀角地黃湯四劑,母子並服,別令兒童更服四味肥兒丸,月餘而愈。

胃風湯

  • 1.《保嬰撮要》:「經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木得風則搖動,乃肝經火盛而生虛風也。湯氏治鄭都承子搖頭便血七年,用祛風藥、止血藥,百試無效。此肝經風熱所乘,土受木克,不能攝血而潰入大腸,故便血不止,遂制清肝益胃湯,以平肝益脾祛風熱,兼服胃風湯,旬余諸症悉愈。便血者風木搖動,則土受凌虐,而不能統血也。

五味異功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十三歲,肛門作癢,或脫出,或大便血,遍身生瘡,發熱作渴,腹大青筋,用大蘆薈丸、五味異功散,其瘡漸愈;佐以補中益氣湯,熱渴漸止,肛門悉愈;又用異功散為主,佐以補中益氣湯加吳茱萸所制黃連治之而血愈。
  • 2.《保嬰撮要》:「一小兒自汗盜汗,頸間結核,兩目連札,此兼肝脾疳症也,用四味肥兒丸及大蕪荑湯而痊。後每傷食發熱,便血自汗,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柴胡漸愈,又用六味地黃丸而痊。
  • 3.《保嬰撮要》:「一小兒腹間患此,發熱便血,面黃少食,或作嘔,或作瀉,手足時冷,右關脈弦數,此脾土虛弱,肝火為患,先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柴胡、山梔,益脾氣清肝火;後用地黃丸,滋腎水生肝血而愈。

四君子湯

  • 1.《續名醫類案》:「一痘正起發而便血,怠惰減食,作渴肢冷,此皆脾虛也,四君子湯加升、橘、炮姜而愈。
  • 2.《張氏醫通》:「人參胃風湯(局方),治風入胃中。能食便血。
  • 3.《古今醫統大全》:「_四君子湯_,治脾胃虛弱,便血不止。(方見脾胃門。)
  • 4.《醫通祖方》:「治風入胃中,能食便血。

芍藥湯

  • 1.《醫學集成》:「便血因火,芍藥湯:白芍、生地、黃芩、丹皮、甘草。或生地、白芍、元參、麥冬、槐花、地榆、木耳、甘草。
  • 2.《醫燈續焰》:「_芍藥湯_,治便血後重。經曰:溲而便膿血,知氣行而血止也。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

復元活血湯

  • 1.《續名醫類案》:「立齋曰:予於壬申年,被重車碾傷,悶瞀良久復甦,胸滿如築,氣息不通,隨飲熱童便一碗,胸寬氣利,惟小腹作痛。吾鄉徐銀臺東濠先生,與復元活血湯一劑,便血數升許,痛腫悉退,更服養氣血藥而痊。大凡損傷,不問壯弱及有無瘀血停積,俱宜服熱童便,以酒佐之,推陳致新,其功甚大。
  • 2.《景岳全書》:「隨飲熱童便一碗,胸寬氣利,惟小腹作痛。吾鄉銀臺徐東濠先生,與復元活血湯一劑,便血數升,腫痛悉退,更服養血氣藥而痊。戊辰年,公事居庸,見覆車被傷者七八人,仆地呻吟,一人未蘇,予俱令以熱童便灌之,皆得無事。

桃仁承氣湯

  • 1.《古今醫鑒》:「_桃仁承氣湯_,〔批〕(按此方治發狂便血之劑)
  • 2.《傷寒摘錦》:「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大柴胡湯證也。厥應下之,亦宜此湯。便血者,桃仁承氣湯。
  • 3.《古今醫鑑》:「_桃仁承氣湯_,〔批〕(按此方治發狂便血之劑)

人參養榮湯

  • 1.《大方脈》:「腸風與臟毒皆屬熱傷陰絡,熱與風合,為腸風下血,其血色鮮而清,肛不腫痛,先糞後血,乃為遠血,從胃腑、小腸中來,故名腸風。初起用槐花散加秦艽、防風,或服槐角丸。若便血日久不愈,用和血湯升補之,或人參養榮湯(俱見理血門)。

八珍湯

  • 1.《濟世全書》:「_八珍湯_,治氣血俱虛,口舌生瘡或齒齦腫潰,惡寒發熱,或煩躁作渴,胸脅作脹,或便血,吐血,盜汗,自汗等症。

參蘇飲

  • 1.《辨舌指南》:「_參蘇飲_,治外感風寒,內積痰飲,虛熱便血。表裡虛實兼治之劑。

升陷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或問:吐血之證,多由於逆氣上干,而血隨氣升。此證既大氣下陷,當有便血溺血之證,何以竟吐血乎?答曰:此證因大氣陷後,肺失其養,勞嗽不已,以致血因嗽甚而吐出也。究之胸中大氣,與上逆之氣原迥異。夫大氣為諸氣之綱領,大氣陷後,諸氣無所統攝,或更易於上干。

槐角丸


異功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口瘡,嘔血便血,兩腮微腫,唇白麵青,此脾土虧損,木所乘也,朝用補中益氣湯,食遠用異功散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