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七(貞集) (4)

回本書目錄

卷七(貞集) (4)

1. 大便血方

槐角地榆湯

槐角地榆蒲黃(各六分),生地,條芩(各五分),扁柏,升麻川芎,川歸,山梔,阿膠(各八分),白芍(一錢)

防風秦艽湯,治腸風。

防風秦艽羌活蒼朮,川歸,升麻(各七分),白芍(一錢),香附(五分)

水煎溫服。

蒜連丸

獨蒜頭(十個),黃連(二兩)

上黃連末,將蒜煨熟搗爛,同末丸梧子大,空心下四十丸。

百草霜丸

百草霜百藥煎

等分共末,陳米糊為丸。

去汙蘇木湯,人實者可服。

桃仁(八分),紅花(四分),蘇木(三分),歸尾,升麻(各六分)

黃連四物湯,治大下瀉血。

當歸,白芍,川芎,熟地(各一錢),地榆,黃連,升麻(各五分)

水煎溫服。

黃耆四君子湯,治去血多而虛弱。

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甘草(炙),升麻

加蓮肉去心四個,水煎。

參苓白朮散(見內傷),治同上。

滾痰丸(見痰證),治下血暴起,可服二三次。下血久者,氣血虛弱,不可用此,只宜服蒜連丸。

胡梅林用效腸風下血方

當歸,川芎,防風,玄明粉(各兩半),升麻,白芷,甘草,槐角,地榆,槐花枳殼人中白(各一兩),枯礬(三錢),黃連(一兩二錢)

2. 汗證(五十)

《內經》曰:心之液為汗。《原病式》曰:心熱則汗出。東垣又指脾胃而言。蓋心為君火主熱,脾胃為土主濕,濕熱相搏為汗明矣。然各臟皆能令人出汗,獨心與脾胃主濕熱,乃總司耳。故《內經》又曰: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運行,汗出於腎;痰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若夫自汗、盜汗病似而實不同。自汗者,無時而濈濈然汗出,動則為甚,屬陽虛,衛氣之所司也。宜補中益氣加麻黃根浮小麥,嘗見取效者,或加白朮桂枝,惟陽虛極者,方可用附子。盜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醒來方知,屬陰虛,榮血之所主也。宜當歸六黃湯加棗仁、牡蠣、麥冬、五味。

二汗通用黃耆建中加減。大法:心虛冷汗自出者,理宜補心,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陰虛火炎者,法當補腎,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也。

丹溪曰:自汗屬氣虛。屬濕與熱。盜汗屬血與陰虛。外有濕盛自汗者,有痰證自汗者,有火氣上蒸,胃中濕熱而自汗者,宜各隨證治之。若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名曰心汗,良由思慮過度而得,故治之在心,宜養心血而汗自止矣。

又云:按汗證,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此自初病言之也。若曾服過參耆而自汗如故者,此由參耆過補,以致精血衰少,為陰虛生內熱而汗出不禁也,治宜養血生精,清熱則汗自止,宜用當歸六黃湯,加浮小麥為至當。

脈大而虛,浮而軟者,在寸為自汗,在尺為盜汗。傷寒脈陰陽俱緊當無汗,若自汗者曰亡陽,不治之症。

3. 汗證方

加味補中益氣湯,治陽虛自汗。

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升麻柴胡橘紅甘草麻黃根浮小麥白芍桂枝,棗仁,虛極加附子二片

水盅半,棗二枚,煎七分服。

加味當歸六黃湯,治陰虛盜汗。

當歸,黃芩黃連黃柏生地黃熟地(各一錢),黃耆(二錢),棗仁,牡蠣,麥冬(各七分),五味(九粒)

加棗二枚,煎服。

加減黃耆建中湯

黃耆(二錢),桂(五分),人參(一錢),白芍(二分),當歸(八分),甘草(五分)

加棗三枚,溫服。

玉屏風散,治氣虛自汗。

黃耆(炙),防風(各一兩),白朮(炒二兩)

上共為末,每服三錢。

大補黃耆湯,治氣血俱虛自汗。

黃耆(炙),人參,山萸,白朮(炒),川歸,肉蓯蓉肉桂(略炒),五味(炒),甘草(炙),川芎,防風(各一錢),茯苓(錢半),熟地(二錢)

加棗三枚,煎服。

調衛湯,治濕熱自汗,一身肢節盡痛,而脈濡者。

黃根,黃耆(各一錢),麥冬,生地,生甘草,當歸梢,生黃芩,半夏(各五分),羌活(七分),豬苓蘇木紅花(各二分),五味(七粒)

艾煎茯苓散,治別處無汗,心孔一片有汗者。

以艾煎湯,調茯苓末一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