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十二 (4)
卷十二 (4)
1. 楊梅瘡
楊梅瘡,乃天行時毒,亦有傳染而患之,或稟賦所得。春受症在肝,故多起於下部,治失其宜,多致蝕傷眼目,腐敗腎莖,拳攣肢節。初起之時,上體多者,先用荊防敗毒散;下體多者,先用龍膽瀉肝湯。大便秘者,用大連翹飲,後用換肌消毒散。若蝕傷眼目,兼用九味蘆薈丸、六味地黃丸。
肢節拳攣,兼用蠲痹解毒湯。若因脾胃虧損而不能愈者,先用異功散,後用換肌消毒散。若用輕粉之藥,多致敗症也。
一小兒周歲,傳染此瘡,誤熏銀硃之藥,昏憒不乳,遍身無皮,用綠豆、黃柏,遍摻席上,令兒睡臥,更用金銀花、生甘草為末,白湯調服漸愈。若瘡乾燥利,用當歸膏。誤用輕粉者,亦以前藥解之。
一小兒患此,年餘不愈,形體消瘦,日晡尤甚,朝用八珍湯,夕用換肌散,並太乙膏。三月餘而愈。
一小兒原有肝疳,後染前症,膿水淋漓,腹脹嘔吐,小腹重墜,余欲用補中益氣湯,升補中氣。不信,仍服消毒之劑,更喘嗽流涎。余謂脾氣虛而肺氣弱也,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五味異功散,元氣漸復,乃佐以換肌消毒散尋愈。
一小兒因母曾患此症,生下即有,用換肌散,母服五十餘劑,子用當歸膏調金黃散,隨患處敷之尋愈。
一小兒十四歲患此,用熏法,肢體面目悉皆浮腫,數日間,遍身皮膚皆潰,如無皮狀,膿水淋漓,先用金銀花、甘草,煎湯與之恣飲,又為末摻遍身及鋪枕蓆,令兒臥之,半月許,皮膚稍愈,卻佐以換肌散而愈。
又一小兒二歲,用熏法,吐痰喘躁,不及治而死。
換肌消毒散(一名萆薢散),治楊梅瘡,不拘初患日久,並效。
土茯苓(即萆薢),當歸,白芷,甘草,皂角刺,薏苡仁,白蘚皮,木瓜(不犯鐵器)
上水煎食前並空心服。
又方,治大人之劑。如用前方未應,或兒長大,宜用此方。
土茯苓(五錢),當歸,白芷,皂角刺(炒),薏苡仁(各一錢),白蘚皮,木瓜(不犯鐵器),木通,金銀花(各七分)甘草,連翹,防風(各五分),茯苓(一錢),黃耆(炒,二錢),芍藥(炒,一錢),川芎(八分),生地黃(八分)
上作二三劑,水煎出,幼者作一劑,煎分兩三次服。
蠲痹解毒湯
薑黃,羌活,白蘚皮,赤芍藥,當歸(各四分),白朮(五分),茯苓,白芷,皂角子(炒。各三分)
上水煎服。
九味蘆薈丸(方見喉痹)
當歸膏(方見湯火瘡)
太乙膏(方見跌撲外傷)
金黃散(方見泡瘡)
白話文:
楊梅瘡,是流行性時疫的毒素所致,也可能是經由傳染而患病,或是天生體質就帶有的。春天發病通常病在肝臟,所以大多從下半身開始出現症狀,如果治療不當,常常會導致眼睛受損、甚至失明,或是陰莖潰爛、四肢關節攣縮。發病初期,如果上半身症狀較多,先用荊防敗毒散治療;下半身症狀較多,先用龍膽瀉肝湯。如果便秘,則先用大連翹飲,之後再用換肌消毒散。若眼睛已受損,同時服用九味蘆薈丸和六味地黃丸。
如果出現關節攣縮,同時服用蠲痹解毒湯。如果因脾胃虛弱導致病情無法痊癒,先用異功散,再用換肌消毒散。如果使用輕粉類的藥物,大多會導致病情惡化。
有個一歲小孩,因傳染得到此瘡,被誤用銀朱藥物燻蒸,導致昏迷不吃奶,全身皮膚潰爛,於是將綠豆和黃柏鋪在席子上,讓孩子睡在上面,並將金銀花和生甘草磨成粉,用白開水調服,病情逐漸好轉。如果瘡口乾燥結痂,就用當歸膏。如果誤用輕粉,也用之前的藥方解毒。
有個小孩患此病一年多都沒好,身體消瘦,下午時更加嚴重,早上用八珍湯,晚上用換肌散,並外敷太乙膏,三個月多就痊癒了。
有個小孩原本就有肝疳,後來又感染楊梅瘡,膿水不斷流出,肚子脹氣嘔吐,小腹下墜,我本想用補中益氣湯,提升中氣,但他們不相信,仍服用清熱解毒的藥,反而引起喘氣咳嗽流口水。我認為這是因為脾氣虛弱導致肺氣不足,早上用補中益氣湯,晚上用五味異功散,元氣逐漸恢復,再搭配換肌消毒散就痊癒了。
有個小孩因為母親曾患此病,出生就帶有此病,用換肌散,母親服用五十多劑,小孩則用當歸膏調金黃散,塗在患處,很快就痊癒了。
有個十四歲小孩患此病,用燻蒸法治療,導致四肢和臉部都浮腫,幾天內全身皮膚潰爛,像沒有皮膚一樣,膿水不斷流出,先用金銀花、甘草煎湯讓他任意飲用,又磨成粉灑在全身和枕頭席子上,讓孩子躺在上面,半個月左右,皮膚稍微好轉,再搭配換肌散就痊癒了。
又有一個兩歲小孩,用燻蒸法治療,結果吐痰喘氣急躁,來不及治療就死了。
換肌消毒散(又名萆薢散),治療楊梅瘡,無論發病初期還是久病都有效。
土茯苓(即萆薢),當歸,白芷,甘草,皂角刺,薏苡仁,白蘚皮,木瓜(不能接觸鐵器)
以上用水煎煮,飯前或空腹服用。
又一方,治療成人的藥方。如果用前方的藥效果不好,或是小孩長大後,宜用此方。
土茯苓(五錢),當歸,白芷,皂角刺(炒),薏苡仁(各一錢),白蘚皮,木瓜(不能接觸鐵器),木通,金銀花(各七分)甘草,連翹,防風(各五分),茯苓(一錢),黃耆(炒,二錢),芍藥(炒,一錢),川芎(八分),生地黃(八分)
以上藥材分為兩三份,用水煎煮,小孩則分為一份,煎好分兩三次服用。
蠲痹解毒湯
薑黃,羌活,白蘚皮,赤芍藥,當歸(各四分),白朮(五分),茯苓,白芷,皂角子(炒。各三分)
以上用水煎煮服用。
九味蘆薈丸(藥方見喉痹)
當歸膏(藥方見湯火燙傷)
太乙膏(藥方見跌打損傷)
金黃散(藥方見泡疹)
2. 赤白遊風
赤白遊風,屬風熱血熱,蓋血得熱而遊走耳。白屬氣分,赤屬血分。或因腠理不密,風熱相搏,怫鬱而成,或因乳母食膏粱厚味所致。若風熱者,用小柴胡湯加防風、連翹。血熱者,用四物湯加柴胡、山梔、牡丹皮。風熱相搏者,用人參敗毒散。內熱外寒者,用加味羌活散。
胃氣虛弱者,用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防風,或消風散。血虛者,用加味逍遙散,如未應,用逍遙散、六味丸。若嬰兒患此,當審其受症之因,而調治其母。
一小兒患此,其色或赤或白,或痛或癢,詢之因母食膏粱厚味所致,余用東垣清胃散治其母,牛黃丸治其兒而愈。
一小兒患此,因母鬱怒所致,母用加味小柴胡湯及加味逍遙散,兒熱止,又以加味歸脾湯而愈。
一小兒患此,嗜膏粱甜味,齒齦浮腫,漸至蝕爛,先用清胃散,後以四味肥兒丸,間服而愈。
一小兒患此,色赤作癢,脈浮數,此脾胃二經風熱也,用人參消風散而愈。又因停食復發,色赤作痛,先用保和丸,後用異功散而消。
一小兒患此作癢,搔破膿水淋漓,寒熱往來,此肝經血燥而生風,先用加味逍遙散,肝症頓退,倦怠少食,用異功散、三黃散而愈。
一女子十五歲患此,色赤作癢,寒熱脅痛,面青或赤,此肝火動而血熱也,先用加味逍遙散加膽草四劑,諸症頓退。但體倦少食,惡寒欲嘔,此脾為肝木所侮,而肺氣虛也,用五味異功散,及加味逍遙散而愈。
一女子患此,寒熱作嘔,先用加味小柴胡湯,二劑而安;再用人參消風散而愈。後因怒發熱,經行如崩,遍身色赤,四肢抽搐,難以診脈,視其面色如赭,此肝心二經,木火相搏,而血妄行耳,先用柴胡梔子散,再加味逍遙散,諸症頓退,又用八珍湯而痊。
一小兒因母感寒腹痛,飲燒酒,兒遍身皆赤,遊走不定,昏憒發熱,令乳母時飲冷米醋一二杯,亦以二三滴塗兒口內,周月而愈。
歸脾湯,治小兒因乳母憂思傷脾,血虛發熱,患前症,久不愈,食少體倦,或便血下血,怔忡不寧,驚悸少寐,或心脾作痛,自汗盜汗等症。(方見遊風)
人參消風散,治赤白遊風,或風熱隱疹瘙癢,或寒熱作痛。
人參(三錢),荊芥穗,甘草(炙),陳皮(各五錢),白殭蠶,茯苓,防風,芎藭,藿香,蟬蛻(各三錢)厚朴(三錢,薑製),羌活(三錢)
上每服一二錢,水煎。
加味逍遙散(方見發熱不止)
二黃散(方見黃水瘡)
柴胡梔子散(方見脅癰)
小柴胡湯(方見脅癰)
加味小柴胡湯(方見熱毒瘰癧)
牛黃解毒散(方見頭面瘡)
白話文:
赤白遊風這種病症,是屬於風熱和血熱引起的,因為血液遇到熱就會到處遊走。白色的斑點通常與氣分有關,而紅色的斑點則與血分有關。發病原因可能是因為皮膚腠理不夠緊密,導致風熱侵入體內相互搏擊,鬱積而成,也可能是因為哺乳的母親吃了太多油膩厚味的食物所導致的。如果是風熱引起的,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防風和連翹來治療。如果是血熱引起的,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柴胡、山梔和牡丹皮來治療。如果是風熱相互搏擊引起的,可以用人參敗毒散。如果是體內有熱而體表感覺寒冷的,可以用加味羌活散。
如果是因為脾胃虛弱引起的,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羌活和防風,或者用消風散來治療。如果是血虛引起的,可以用加味逍遙散,如果沒有效果,則可以用逍遙散和六味丸。如果是嬰兒患上這種病,應該仔細了解病因,並治療他的母親。
有一個小孩得了這種病,皮膚上的斑點有紅有白,有時疼痛有時搔癢,詢問後得知是因為母親吃了太多油膩厚味的食物所導致。我用東垣清胃散治療他的母親,用牛黃丸治療他的孩子,病就好了。
另一個小孩得了這種病,是因為母親心情鬱悶憤怒所導致。我給他母親用了加味小柴胡湯和加味逍遙散,孩子的發熱就止住了,然後又用加味歸脾湯,病就好了。
還有一個小孩得了這種病,是因為他喜歡吃油膩甜味的食物,導致牙齦浮腫,逐漸潰爛。我先用清胃散,後來又用四味肥兒丸,間斷服用,病就好了。
一個小孩得了這種病,皮膚發紅搔癢,脈搏浮數,這是脾胃兩經有風熱。我用人參消風散,病就好了。後來又因為飲食不節制而復發,皮膚發紅疼痛,我先用保和丸,後來用異功散,病就消除了。
一個小孩得了這種病,皮膚搔癢,抓破後流出膿水,時而發冷時而發熱,這是肝經血燥而生風。我先用加味逍遙散,肝方面的症狀就減輕了,但是出現疲倦不想吃飯的情況,然後用異功散和三黃散,病就好了。
有一個十五歲的女子得了這種病,皮膚發紅搔癢,時而發冷時而發熱,脅肋疼痛,面色發青或發紅,這是肝火旺盛而導致血熱。我先用加味逍遙散加上膽草,服用了四劑,各種症狀就減輕了。但是身體疲倦不想吃飯,怕冷想吐,這是因為脾胃被肝木所剋制,導致肺氣虛弱。我用五味異功散和加味逍遙散,病就好了。
有一個女子得了這種病,時而發冷時而發熱想吐,我先用加味小柴胡湯,服用了兩劑,病就穩定了。然後再用人參消風散,病就好了。後來因為發怒而發熱,月經來得像崩潰一樣,全身皮膚發紅,四肢抽搐,很難診斷脈象,看她的面色像紅土一樣,這是因為肝經和心經的木火相互搏擊,導致血亂走。我先用柴胡梔子散,再用加味逍遙散,各種症狀就減輕了,又用八珍湯,病就痊癒了。
有一個小孩因為母親受寒腹痛,喝了燒酒,導致孩子全身皮膚發紅,到處遊走,昏迷發熱。我讓哺乳的母親不時喝一兩杯冷的米醋,也用兩三滴米醋塗抹在孩子的嘴裡,過了一個月就好了。
歸脾湯,可以治療小兒因為哺乳的母親憂愁思慮而損傷脾胃,導致血虛發熱,患上之前說的病,很久都沒好,出現食慾不振,身體疲倦,或大便出血,心悸不安,容易受到驚嚇,睡眠不好,或心脾疼痛,自汗盜汗等症狀。
人參消風散,可以治療赤白遊風,或風熱引起的隱疹搔癢,或時而發冷時而發熱疼痛。
(藥方略)
加味逍遙散(藥方略)
二黃散(藥方略)
柴胡梔子散(藥方略)
小柴胡湯(藥方略)
加味小柴胡湯(藥方略)
牛黃解毒散(藥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