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十二 (5)
卷十二 (5)
1. 發癍
潔古云:癍疹之病,焮腫於外者,屬少陽相火也,謂之癍。小紅𨸏隱於皮膚之中者,屬少陰君火也,謂之疹。癍疹並出,則小兒難禁,然首尾俱不可下。大抵安里之藥多,發表之藥少,小便秘,則微疏之,身溫者順,身涼者逆。大忌外敷寒涼,內用疏導,無此二者,可保無膚。
白話文:
潔古說:癍疹是皮膚上的腫疹疾病,高腫在外者,是少陽相火造成的,叫做癍。小紅點隱藏在皮膚裡面者,是少陰君火造成的,叫做疹。癍疹同時發作,孩子的身體就難以負荷,但是癍疹的初發和結尾都不可下火氣。民間治療癍疹的藥方多是安撫腸胃的,治療發表的藥方很少。小兒便祕,可以使用微量瀉藥;身體發熱,就要順著熱氣引導(往外發);身體發冷,則要逆著冷氣引導發作(向內引誘)。大忌外敷寒涼藥物,內服用疏導藥物,做到這兩點,就可以避免皮膚病變。
一小兒患癍發熱,體倦少食,此脾肺氣虛,外邪相搏也,先用消風散二劑,隨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芍藥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患了癤瘡,並伴隨著發熱、疲倦和食慾不振的情況。這是由於脾肺氣虛,外邪侵襲引起的。先用消風散治療了兩次後,隨即使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茯苓、芍藥,服用後痊癒。
一小兒患癍,作痛熱渴,服發表之劑益甚,形氣倦怠,脈浮而數,此真氣復損而然耳。遂用人參安胃散、補中益氣湯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得了腮腺炎,發燒口渴又疼痛。吃了發汗的藥物之後,病情反而更嚴重,身體虛弱、精神疲倦,脈搏浮而快,這是真正的元氣受到損害的表現。於是用了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之後,病情纔好轉。
一小兒患癍發熱,用犀角消毒散一劑,吐瀉頓作。余曰:此邪氣上下俱出矣。勿藥自愈,未幾果安。
白話文:
一個小孩子患了腮腺炎,發燒,我用犀角消毒散一劑,小孩吐瀉後,就痊癒了。我說:這是邪氣從上下兩端都排出了。不用藥物自然就治癒了。沒過多久,小孩果然康復了。
一小兒素面白,患疹作癢,鼻塞流涕,咳嗽不止,用敗毒散,膿水淋漓,惡寒喘急,朝寒暮熱,余謂脾肺之氣復傷耳,用補中益氣湯稍愈;佐以五味異功散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兒素來面色蒼白,患了麻疹,皮膚奇癢無比,鼻塞流涕,咳嗽不止,按照「敗毒散」的方法治療,膿水淋漓,畏寒氣短喘急,白天怕冷晚上發熱,我看是脾肺之氣又受損傷了,用「補中益氣湯」治療稍有好轉,再輔以「五味異功散」方法治療而痊癒。
一小兒患疹,寒熱瘙癢,先用消風散治其兒;次用加味逍遙散治其母,兩月而愈。
白話文:
有個小孩得了疹子,發冷發熱、渾身發癢。先用硝石散治療這個小孩;再用加味逍遙散治療這個小孩的母親,兩個月後康復。
一小兒患癍作渴,發熱咳嗽,此邪在表,宜汗之,先用葛根橘皮湯一劑;次用玄參橘皮湯而安。癸丑歲患此症者,余先用葛根橘皮湯散之,若邪去而熱未退者,加芩、連,熱已退者,用玄參升麻湯,無不速效。
白話文:
一個患有癍病的小孩感到口渴、發熱、咳嗽,這是病邪在體表,應該發汗來治療。先用葛根橘皮湯一劑;再用玄參橘皮湯治療後就痊癒了。癸丑年患有此症的人,我首先用葛根橘皮湯使病邪散開,如果病邪已經去除但熱度還沒有退,就加上黃芩、黃連,熱度已經退了,就用玄參升麻湯,沒有不快速見效的。
一小兒患癍,色赤作痛,先用升麻葛根湯而減,次用玄參升麻湯而安。
白話文:
一個小孩患了癍病,症狀為紅色且疼痛。醫生先給他服用升麻葛根湯,症狀有所減輕。後來,又給他服用玄參升麻湯,症狀完全消失,病情好轉。
一小兒因食膏粱醇酒,遍身如癍疹,用消胃散,母子服之而愈。
一小兒誤吞信石,身赤如癍。(見傷發丹)
一小兒因母飲燒酒,身如赤癍。(見傷發丹)
葛根橘皮湯,治發癍煩悶,嘔吐清汁,兼治麻痘等症。
白話文:
一個小孩因為吃了太多肥膩的食物和濃酒,全身出現了像斑疹一樣的症狀。後來用了消胃散,母親和孩子一起服用後痊癒了。 一個小孩不小心吞下了信石(砒霜),身體變得紅腫像斑疹一樣。(見於傷發丹) 一個小孩因為母親喝了燒酒,他的身體也變得像紅色斑疹一樣。(見於傷發丹) 葛根橘皮湯可以治療因發斑而感到煩躁不安、嘔吐清水的症狀,也可以用來治療麻疹和水痘等病症。
葛根,陳皮,杏仁(去皮尖),麻黃(去節),知母(炒),甘草(炙),黃芩(各半兩)
白話文:
葛根,橘子皮,杏仁(去皮尖),麻黃(去節),知母(炒),甘草(炙),黃芩(各25克)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服。
玄參升麻湯,治癍疹已發未發,或身如錦紋,甚則煩躁語言,喉閉腫痛。
玄參,升麻,甘草(各等分)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服。
化癍湯
人參,石膏,知母,甘草(各一錢)
上每服二錢,入糯米半合,水煎六分,米熟為度,去滓溫服。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玄參升麻湯,用於治療已經出現或尚未出現的癍疹,或是身體上出現如錦紋般的症狀,嚴重時可能會有煩躁、多言、喉嚨腫痛等情況。 玄參、升麻、甘草(各等份) 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化癍湯 人參、石膏、知母、甘草(各一錢) 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半合糯米,用水煎煮至六分量,直到米粒熟透,濾去渣滓後溫熱飲用。
荊芥敗毒散(即人參敗毒散加荊芥、防風)
人參敗毒散,治瘡瘍邪氣在表應發者。若憎寒壯熱,項強脊疼,或惡咳嗽,亦宜用之。
白話文:
荊芥敗毒散(就是在人參敗毒散里加進荊芥、防風)
【組成】人參、荊芥穗、防風、甘草、桔梗、紫蘇葉、薄荷、柴胡、連翹、牛蒡子、金銀花、板藍根、蟬蛻、薄荷葉、桑葉、菊花、魚腥草。
【功效】發汗解表,清熱解毒。
【主治】感冒發燒,頭痛身痛,咳嗽感冒,咽喉腫痛。
【用法】口服,一次一袋,一日二次,連服三天。
【注意事項】有嚴重心臟病、肝病、腎病的人,不宜服用。
人參,茯苓,川芎,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枳殼(麩皮炒),桔梗,甘草(炒,等分)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
白話文:
-
人參:補氣益血,扶正固本。
-
茯苓:健脾益氣,利水滲濕。
-
川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羌活:祛風濕,活血止痛。
-
獨活:祛風濕,活血止痛。
-
前胡: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退火。
-
枳殼(麩皮炒):行氣消積,導滯化痰。
-
桔梗:宣肺止咳,祛痰利咽。
-
甘草(炒,等分):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東垣人參安胃散,治癍疹因服峻厲之劑,脾胃虛熱,泄瀉嘔吐,飲食少思等症。(方見喉痹)
白話文:
東垣人參安胃散,用於治療癍疹病患者因服用激烈、猛烈的藥物,導致脾胃虛熱,出現腹瀉、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具體藥方請參考《喉痹》)
犀角消毒散,治癍疹丹毒,發熱痛癢,及瘡疹等症。
白話文:
犀牛角消毒散,用於治療皮膚癤瘡、丹毒,發熱伴有疼痛與瘙癢,以及膿皰瘡等症狀。
牛蒡子,甘草,荊芥,防風(各五分),犀角(鎊,二分),銀花(三分)
上水煎熟,入犀角,傾出服。
補中益氣湯(方見肌肉不生)
五味異功散(方見敗毒之藥)
加味逍遙散(方見發熱不止)
白話文:
牛蒡子、甘草、荊芥、防風(各5分),犀角(磨成粉,2分),銀花(3分)。 以上材料用水煎煮好後,加入犀角粉,然後倒出服用。 補中益氣湯(方劑詳見肌肉不生的部分) 五味異功散(方劑詳見敗毒藥物的部分) 加味逍遙散(方劑詳見持續發熱的部分)
2. 黃水黏瘡
小兒黃水黏瘡,屬肝脾二經,風熱積熱所致。邪在表而癢痛者,輕則犀角消毒散;重則連翹防風湯。邪在內而大便秘者,輕則九味解毒散;重則大連翹飲。若頭目不清,憎寒壯熱,作渴便秘者,表裡俱有邪也,加味清涼飲。若誤服克伐之藥,而致發熱惡寒者,肺氣傷也,用四君、桔梗、柴胡。
白話文:
小兒患有黃水黏瘡,與肝脾兩條經絡的風熱病邪積存有關。若是外感風熱,出現皮膚瘙癢、疼痛的輕微症狀,可以用犀角消毒散治療;如果症狀較重,可以用連翹防風湯治療。若得病後出現大便祕結,屬於熱邪內閉的情況,輕微症狀可以用九味解毒散治療;而如果症狀較重,可以使用大連翹飲治療。如果小兒出現頭昏腦脹、怕冷發燒、口渴便祕等症狀,表示內外皆有邪熱,這時需要用加味清涼飲治療。但如果誤服了寒涼瀉下的藥物,導致發熱惡寒,則是肺氣受到傷害,此時應使用四君湯、桔梗和柴胡來治療。
發熱嘔吐,胃氣傷也,用異功散。發熱作瀉,脾氣虛也,用六君子湯,並加柴胡、升麻。余當隨症裁之。
白話文:
發燒和嘔吐,是胃氣受傷,用異功散治療。發燒和腹瀉,是脾氣不足,用六君子湯,再加入柴胡、升麻。我會根據病人的症狀進行調整。
一小兒患此,膿水淋漓,寒熱作痛,服抱龍丸、敗毒散,更加氣喘等症。蓋氣喘發搐,乃肝火乘脾。咬牙流涎,乃脾氣虛寒。遂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五味異功散,外敷立效散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得了這個病,膿水淋漓,發寒發熱,疼痛難忍。服用了抱龍丸、敗毒散等藥物後,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出現了氣喘等症狀。這是因為氣喘發作,搐搦不止,是肝火侵犯脾臟引起的。咬牙流口水,是脾氣虛寒造成的。於是,每天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服用五味異功散,外敷立效散,才治癒了這個病。
一小兒患此,發熱驚悸,倦怠面黃,懶食流涎,服清涼之藥,更加吐瀉,睡而露睛,余謂心脾虛熱,用六君、乾薑一劑,頓愈,又用異功散、立效散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得了此病,發燒、驚慌、疲倦、臉色發黃、不想吃飯、流口水,服用清涼的藥物,吐瀉得更厲害,睡覺時眼睛睜著。我認為是心脾虛熱,用六君子湯加乾薑一劑,病情頓時痊癒。又用異功散、立效散而治癒了。
一小兒患此,或癢或痛,膿水瀝淋,服表散之劑,更惡寒發熱,嘔吐不食,手足並冷,此病氣實而元氣虛也,先用異功散加桔梗、藿香而嘔吐止,又用異功散而寒熱除,用人參消風散而瘡愈。
白話文:
一個小兒患了這個病,有時覺得癢,有時覺得痛,膿水不斷地流出,服用治療外感的藥物後,更覺得怕冷、發熱、嘔吐、不想吃東西,手腳也冰冷,這是由於病邪實盛、正氣虛弱引起的。先服用異功散加入桔梗、藿香,嘔吐就可以停止;再服用異功散,寒熱就可以消除;服用人參消風散,瘡就會痊癒。
一小兒所患同前,服荊防敗毒散,加喘嗽腹脹,四肢發搐,此脾肺氣虛而肝木乘之。用異功散加柴胡、升麻、桔梗,一劑諸症頓退,又服異功散,二劑而愈。
白話文:
有一位小孩患有與前面相同的疾病,服用荊防敗毒散後,症狀加重,出現喘咳、腹脹、四肢抽搐等症狀,這是由於脾肺氣虛,肝木乘之造成的。使用異功散加柴胡、升麻、桔梗,服用一劑後,病情頓時好轉。再服異功散,服用兩劑後痊癒。
一小兒患此,服抱龍丸之類,汗出喘嗽,此肺氣虛而為外邪所乘也,用異功散加桔梗二劑。又傷風發熱咳嗽,其瘡復甚,用惺惺散一服,外邪頓退,又用異功散而痊。
白話文:
有個小孩患了這種病,服用了抱龍丸之類的藥物,出現了出汗、咳嗽等症狀,這是因為肺氣虛弱,被外邪侵襲所致。於是使用了異功散加桔梗,服用兩劑後病情好轉。後來又因傷風而發燒咳嗽,瘡口也更加嚴重,於是服用了一劑惺惺散,外邪頓時消退,又繼續服用異功散,最終痊癒。
毛通府子患此,卯關脈青,兩目時札,形體困倦,此土虛木旺,當用和肝補脾湯,反服敗毒散,前症益甚,更加吐瀉不食,遍身發泡。余用前湯,刺泡出水,同綠豆、甘草末,頻鋪席上,任兒睡臥,後用神效當歸膏而愈。
白話文:
毛通府的兒子患了這種病,按卯關脈搏發青,兩眼經常流黃水,身體睏倦,這是由於土虛木旺造成的,應該用和肝補脾湯治療,但他卻服用了敗毒散,結果前面的症狀更加嚴重,還增加了嘔吐、腹瀉、不思飲食的症狀,全身起了水泡。我用以前的那種藥湯,刺破水泡放出水,把水和綠豆、甘草末一起敷在席子上,讓他隨意睡覺。後來又用神效當歸膏治療,最終治好了。
沈尚寶子患此,咳嗽惡寒,用大連翹飲,腹脹少食,此表症瀉里,致元氣復損,非其治也,用補中益氣湯而愈。
白話文:
沈尚寶的兒子得病了,咳嗽怕冷,用大連翹湯治療,腹脹食慾不振,這是治療表證卻瀉了裡氣,導致元氣再次受損,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後痊癒。
一小兒患此,作癢發熱,膿水淋漓,面青惡寒,此肝火血熱,用加味逍遙散稍愈,又用和肝補脾湯而痊。
白話文:
一個小孩得了這種病,感到瘙癢發熱,膿水淋漓,臉色發青畏寒,這是肝火血熱引起的。用加味逍遙散稍微好轉,又用和肝補脾湯而痊癒。
一女子十四歲,遍身疙瘩,搔破膿水淋漓,發熱煩躁,日晡益甚,此血氣虛而有熱也,用加味逍遙散而愈。
大連翹飲,治風毒熱毒,發熱作痛,二便不利,表裡俱實。(方見臂癰)
白話文:
有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全身長滿了疙瘩,抓破皮膚後膿水不斷流出,還發燒煩躁,到了傍晚,病情更加嚴重。這是因為她的血氣虛弱、體內有熱所致。使用加味逍遙散治療後,她的病情痊癒了。
柴胡梔子散,治肝膽風熱生瘡,作痛發熱,或搔破而膿水淋漓,或發寒熱晡熱。即柴胡梔子散。(方見脅癰)
白話文:
柴胡梔子散,用於治療肝膽風熱引起的瘡口,疼痛發熱,或搔破而膿水淋漓,或發寒熱晡熱。即柴胡梔子散。(方見脅癰)
犀角消毒散,治熱毒積毒,發於肌表,而頭面生瘡,或痛或癢者。(方見發癍)
九味解毒散,治熱毒胎毒而發瘡瘍之類,未潰作痛者。
白話文:
犀角消毒散,用於治療熱毒積毒,表現在皮膚表面,而頭面生瘡,出現疼痛或瘙癢的症狀。(具體方劑請參見發癍)
黃連(炒,三分),金銀花,連翹,芍藥(各三分),山梔(四分),白芷(六分),當歸(八分),防風(三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炒過的黃連(三分)、金銀花、連翹、芍藥(各三分)、山梔(四分)、白芷(六分)、當歸(八分)、防風(三分)、甘草(三分)
上水煎,母子並服。
人參消風散(方見赤白遊風)
加味清涼飲,治熱毒積毒,在內患瘡瘍,大便不通,而欲痛作渴。
白話文:
用水煎煮,母親和孩子一起服用。 人參消風散(配方見赤白遊風) 加上清涼飲,用於治療體內熱毒積聚導致的瘡瘍、大便不通以及伴有疼痛口渴的症狀。
當歸,赤芍藥,甘草(炙),大黃(炒。各三分),山梔(炒,三分),牛蒡子(炒杵。各四分)
上水煎服。
白話文:
當歸、赤芍藥、甘草(炙)、大黃(炒。各三分)、山梔(炒,三分)、牛蒡子(炒杵。各四分)
荊芥敗毒散,治風熱相搏,邪氣在表,患瘡瘍之類,寒熱作痛者。(方見流注)
補中益氣湯,治瘡瘍之類,過服敗毒之藥,致中氣虛弱,發熱或寒者。(方見發熱不止)
白話文:
荊芥敗毒散:這是治療風熱互相搏擊,邪氣在體表,患瘡瘍之類,寒熱作痛的藥方。(具體藥方請參閱相關醫書)
六君子湯,治瘡瘍,脾胃虛弱,不能飲食,更或嘔吐,而瘡不愈者。(方見內釣)
白話文:
六君子湯,用於治療瘡瘍,脾胃虛弱,不能飲食,甚至嘔吐,而瘡口不癒合的疾病。(具體藥方請見內釣。)
人參消風散,治諸風上攻,頭目昏眩,項背拘急,肢體煩疼,肌肉顫動,耳若蟬鳴,鼻塞多嚏,皮膚頑麻,瘙癢隱疹,目澀昏困。(方見赤白遊風)
連翹防風湯,治小兒肝脾風熱時毒,頭面生瘡。
白話文:
人蔘消風散,治療各種風邪上攻導致的頭暈目眩、頸背拘緊、四肢疼痛、肌肉震顫、耳鳴如蟬鳴、鼻塞噴嚏多、皮膚麻木、瘙癢起疹子、眼睛乾澀睏倦。(處方見《赤白遊風》)
連翹(研碎),防風,黃連,陳皮,芍藥,當歸,獨活,白蒺藜(炒,去刺),荊芥,茯苓,黃芩,甘草,牛蒡子(炒研,等分)
白話文:
連翹(研碎)、防風、黃連、陳皮、芍藥、當歸、獨活、白蒺藜(炒熟,去掉刺)、荊芥、茯苓、黃芩、甘草、牛蒡子(炒熟研碎,等分)
上每服二錢,水煎服。
惺惺散,治風寒瘡疹,痰嗽發熱。
桔梗,細辛,人參,甘草,栝蔞根,白茯苓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薄荷五葉,水煎服。
和肝補脾湯,治風熱瘡疹,脾土不及,肝木太過。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二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惺惺散,用於治療因風寒引起的瘡疹、痰多咳嗽及發熱等症狀。 由桔梗、細辛、人參、甘草、栝蔞根和白茯苓組成。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二錢,加入五片薄荷葉,用水煎煮後服用。 和肝補脾湯,適用於治療由於風熱導致的瘡疹,以及脾胃功能不足而肝臟功能過旺的情況。
人參,陳皮,川芎(各五分),白朮,茯苓,芍藥(各七分),柴胡,甘草(炙。各三分),山梔(炒,四分)
白話文:
人參、陳皮、川芎各5克,白朮、茯苓、芍藥各7克,柴胡、甘草各3克(甘草先經炙烤),山梔4克(先經炒製)。
上作二劑,水煎服。
益脾清肝湯,治肝脾風熱瘡,寒熱體痛,脾胃虛弱。
白話文:
服用上方兩劑,用水煎煮後飲用。 益脾清肝湯用於治療因肝脾風熱引起的瘡症、身體寒熱交替以及體痛,並能調理脾胃虛弱的狀況。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川芎,當歸,黃耆(各三分),柴胡,牡丹皮(各二分)
上水煎服。
三黃散,治風熱疳熱生瘡,水浸淫膿流處便濕爛。
白話文: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川芎、當歸、黃耆(各15公克),柴胡、丹皮(各10公克)
松香,五倍子,黃連,黃丹,海螵蛸(各一錢),輕粉,雄黃(各少許)
白話文:
松脂、五倍子、黃連、黃丹、海螵蛸(各一錢),輕粉、雄黃(各少許)
上為末,用瑩肌散煎洗滲之,乾者油敷。
立效散
定粉,松香,黃柏,黃連,枯礬(各一錢)
上為末,用清燭油調搽。
四君子湯(方見腋癰)
異功散(方見敗毒之藥)
加味逍遙散(方見發熱不止)
白話文:
將藥材研成細末,使用瑩肌散煎煮後清洗患處,對於乾燥的地方塗抹油膏。 立效散 成分包括定粉、松香、黃柏、黃連和枯礬(各一錢)。 將這些成分研磨成細末,用清燭油調和後塗擦於患處。 (配方詳見腋癰部分) (配方詳見敗毒藥物部分) (配方詳見發熱不止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