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六 (3)
卷六 (3)
1. 發熱
欲求更劑。余曰:藥力未及耳,又加炮附子一片即安。後去附子二劑而愈。
一小兒四歲,停滯腹痛發熱,用大安丸,而飲食進。又用六君、山楂、神麯四劑,而痛止。後傷食,至暮復熱,用六君、柴胡、山梔、升麻而痊。此脾虛兼肝火之治法也。
一小兒發熱體瘦,夜間遺尿,日間頻數,此稟脾腎不足,用補中益氣湯加補骨脂,及地黃丸加鹿茸治之而痊。畢姻後,小便頻數,作渴發熱,服補陰丸等藥,發熱尤甚,小便如淋,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愈。
一小兒體瘦腹大,發熱嗜臥,作渴引飲,先用白朮散為主,佐以四味肥兒丸,諸症漸愈,又用異功散、六味丸而愈。
一小兒十四歲,傷食發熱,服消食丸,胸腹膨脹,發熱作渴,此脾氣復傷也。先用四君、升麻、柴胡,飲食漸進;用補中益氣湯而愈。後因勞心,發熱少食,用四君、升麻、柴胡而愈。
一小兒傷風咳嗽,服參蘇飲,加痰盛喘急,腹脹不食,此脾肺虛而復傷也,用六君、柴胡、桔梗一劑,諸症頓息,用六君子湯而痊。
一女子十四歲,發熱,至夜益甚,久不愈,左關脈弦數,右關脈微,按之亦弦,此肝火血熱,脾胃虛弱,先用四物二連湯加柴胡、山梔、牡丹皮二劑,熱稍退;又二劑,熱頓退。再用加味逍遙散加白朮三錢,數劑而痊。
嘉靖癸丑閏三月,渠下第北歸。大子麟孫方病瀉不食,遍體如焚,胸滿腹冷痛,日夜不成寢。或投以山楂、枳殼,中氣愈弱,瀉愈甚。不食至累月,日進米飲一半甌,或糕餌棗慄少許。稍過節度,則肢體熱益壯,腹痛不解,奄奄喘息,旦暮不保矣。立齋先生枉視之,則曰:「此胃虛不能納,脾濕不能運,病在戊巳,深且久,兼木氣所乘脫,服攻治之藥,則殆矣。」亟用補中益氣湯數,裡熱稍退,瀉不食如初。
先生復曰:此勿亟,惟胃氣漸復,濕漸除,當自得效耳。改用六君兼補中湯,仍服八味丸生命門火,以滋脾土。如是三月,諸症悉退,納穀倍常日。惟稍遇形役,或記誦心勞,則潮熱遄發,先生復授以歸脾方加梔、柴二種,熱尋止,形氣日充。甲寅七月,偶觸暑飲冷,前症復作,間發瘧疾,熱晝夜不止。
先生曰:此虛寒偪陽,法當舍時從症。用補中湯多加炮姜,益以生薑二兩,及口而瘧止,面色青黃相錯,更患痢。或謂:參、耆、炮姜不宜。先生哂之,且曰:此固虛弱自利耳。往嘗謂戊巳受病,木氣乘之,此青黃二色,非正形耶!仍用補中益氣多加柴胡、參、術,數日而痢止,餘症亦漸解脫。惟吾兒襁褓失母,渠每姑息之故,其性外溫而中易怒。
渠少孤,遭家多難,藜藿恆不充,兒幼多病失調養,故形怯而胃弱,致疾之原,其所由來者漸矣。先生洞微燭幽,知其病深且久,而堅持獨見,以祛攻治之惑,吾兒再造之慈,何幸得此於先生哉!先生之曾大父與先廷評公為中表兄弟,先君與先生,同宦遊京師。末年尤敦泉石之雅。
白話文:
發熱
想要求更換藥方。我說:「藥力還沒發揮作用而已。」又加了一片炮附子,病就好了。之後去掉附子,再吃兩劑藥就痊癒了。
有個四歲的小孩,因為消化不良導致腹痛發燒,吃了大安丸後,飲食就恢復正常了。又吃了四劑六君子湯、山楂、神曲,疼痛就停止了。後來因為吃東西不注意,到了傍晚又發燒,吃了六君子湯、柴胡、山梔、升麻就痊癒了。這是因為脾虛又兼有肝火的治療方法。
有個小孩發燒且身體瘦弱,晚上會尿床,白天則頻尿。這是因為天生脾腎不足,用補中益氣湯加補骨脂,以及地黃丸加鹿茸來治療就痊癒了。結婚後,小便變得頻繁,口渴發熱,吃了補陰丸等藥,發燒更嚴重,小便也變得淋漓不盡,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就痊癒了。
有個小孩身體瘦弱、肚子很大,發燒而且喜歡躺著,口渴想喝水。先用白朮散為主,再配合四味肥兒丸,各種症狀就慢慢好了。之後又用異功散、六味丸就痊癒了。
有個十四歲的小孩,因為吃太多東西導致發燒,吃了消食丸後,胸腹脹滿,發燒口渴,這是因為脾氣又受損了。先用四君子湯、升麻、柴胡,飲食就慢慢恢復正常,再用補中益氣湯就痊癒了。後來因為勞心,發燒且食慾不振,用四君子湯、升麻、柴胡就痊癒了。
有個小孩因為感冒咳嗽,吃了參蘇飲後,痰變得更多且喘得很急,肚子脹且不想吃東西,這是因為脾肺虛弱又受損了,用六君子湯、柴胡、桔梗一劑,各種症狀立刻緩解,再用六君子湯就痊癒了。
有個十四歲的女子,發燒,到了晚上更嚴重,很久都沒好。左手的關脈呈現弦數,右手的關脈微弱,按下去也是弦的,這是肝火血熱,脾胃虛弱。先用四物二連湯加柴胡、山梔、牡丹皮兩劑,發燒稍微退了;再用兩劑,發燒就立刻退了。再用加味逍遙散加白朮三錢,吃幾劑就痊癒了。
嘉靖癸丑年閏三月,渠先生考試落榜後從北方回家。大兒子麟孫正生病拉肚子、不想吃東西,全身像火燒一樣,胸口脹滿、肚子冰冷疼痛,整天都無法睡覺。有人給他吃山楂、枳殼,中氣反而更弱,拉肚子更嚴重。不吃東西持續了一個月,每天只能喝半碗米湯,或是吃少許糕點、紅棗、栗子。只要稍微吃過量,身體發熱就更嚴重,腹痛也無法緩解,呼吸微弱,隨時都有可能過世。立齋先生前來診視,說:「這是胃虛不能消化,脾濕不能運化,病在脾胃,而且時間很長,又加上肝木之氣侵犯,如果用攻伐的藥,就危險了。」立刻用補中益氣湯數帖,身體的熱稍微退了,拉肚子和不吃東西的情況仍然一樣。
先生又說:「這病不能急,只要胃氣慢慢恢復,濕氣慢慢消除,自然就會見效。」改用六君子湯合併補中益氣湯,同時服用八味丸來補充腎的火氣,以滋養脾土。這樣治療了三個月,各種症狀都消退了,食量也比平常多了一倍。但是只要稍微勞累,或是用腦過度,就會突然發潮熱。先生又給他開了歸脾湯加梔子、柴胡,發燒就立刻停止了,身體也一天天強壯起來。甲寅年七月,偶然因為貪涼喝冷飲,之前的症狀又發作了,還間歇性地發瘧疾,發燒整天都不停。
先生說:「這是虛寒逼迫陽氣上浮,應該要針對當下的症狀來治療。」用補中益氣湯多加炮姜,再加兩兩生薑,喝下去瘧疾就停止了,臉色也變得青黃交錯,又患了痢疾。有人說:人參、黃耆、炮姜不適合。先生笑著說:「這本來就是因為虛弱而引起的拉肚子。」之前就說過脾胃受損,肝木之氣侵犯,這青黃二色,不就是病情的表現嗎!仍然用補中益氣湯多加柴胡、人參、白朮,幾天後痢疾就停止了,其他症狀也慢慢消失了。只是我的兒子在襁褓時就失去了母親,他每次都比較寬容,導致他個性外表溫和但內心容易生氣。
他從小就失去父親,家裡又多災多難,生活常常困苦,兒子從小就多病而沒有得到好的照顧,所以體質虛弱而且脾胃不好,導致疾病的根源,是漸漸累積而成的。先生看清病情的細微之處,知道他的病很深而且很久了,堅持自己獨特的見解,排除使用攻伐藥物的疑慮。我兒子能再次康復,實在是幸運能遇到先生啊!先生的曾祖父與我的先祖父是表兄弟,我的先父與先生,一起在京城當官。晚年更加喜歡閒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