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四 (2)
卷四 (2)
1. 夜啼
夜啼有二:曰脾寒,曰心熱也。夜屬陰,陰勝則脾臟之寒愈盛;脾為至陰,喜溫而惡寒,寒則腹中作痛。故曲腰而啼,其候面青白,手腹俱冷,不思乳食是也,亦曰胎寒,用鉤藤散。若見燈愈啼者,心熱也,心屬火,見燈則煩熱內生,兩陽相搏,故仰身而啼,其候面赤,手腹俱緩,口中氣熱是也,用導赤散。若面色白,黑睛少,屬腎氣不足,至夜陰虛而啼也,宜用六味丸。
若兼泄瀉不乳,脾腎虛弱也,用六神散。若兼吐瀉少食,脾胃虛寒也,用六君、炮木香。大便不化,食少腹脹,脾氣虛弱也,用異功散。心血不足者,秘旨安神丸。木火相搏者,柴胡梔子散。肝血不足者,地黃丸。大抵此症,或因吐瀉內亡津液,或稟賦腎陰不足,不能滋養肝木,或乳母恚怒肝木侮金,當用六君子湯,補脾土,以生肺金。地黃丸,壯腎水,以滋肝木。
若乳母鬱悶而致者,用加味歸脾湯。乳母暴怒者,加味小柴胡湯。乳母心肝熱搏,柴胡梔子散。仍宜參客忤驚啼覽之。
治驗
一小兒發熱夜啼,乳食不進,昏迷抽搐,痰盛口噤,此脾肺氣虛,風木所乘,痰食積於胸腹也。先用大安丸,後用六君、鉤藤鉤,而痊。
一小兒三歲面白夜啼,小便青而數。此肺腎虛弱,朝用補中益氣湯加肉桂一分,夕用地黃丸而愈。大凡小兒面色青黑,睛少,或解顱足熱者,出痘多在腎經,預用地黃丸補腎氣,多得無恙者。
一小兒二歲,夜啼,面色赤,黑睛色淡,小便頻赤,朝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五味,夕用地黃丸而愈。
龍齒散,治拘哭肚痛驚熱。
龍齒,蟬蛻,鉤藤鉤,羌活,茯苓(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煎服。
碧雲散,治渾身壯熱夜啼。
柏葉(二分),南星,殭蠶,全蠍,鬱金,雄黃(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字,用薄荷湯入蜜調服。
六神散,治腹痛,面色青,口中氣冷,及四肢俱冷,曲腰而啼,或泄瀉不乳。
人參,山藥,白朮(各五錢),甘草(炒。二錢),茯苓,扁豆(炒。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姜二斤,棗水煎。一方有芍藥、當歸、人參各二錢五分,甘草、桔梗、陳皮、桂各一錢。
愚按:前症悉屬脾土虛寒,元氣下陷。本方更加柴胡、升麻,升提元氣,而補脾土為善。
神綠散
全蠍(去足翅不拘多少),青薄荷(焙乾)
上為末,每服半錢,薄荷湯調下。
無擇燈花散,治心燥夜啼。
燈花(三二顆)
上研細,用燈草煎湯,調塗口中,乳汁送下,日三服。一法用燈花塗乳上,令兒吮之,無燈花用燈草燒灰,辰砂少許,亦妙。或用燈花七枚、硼砂一字、辰砂少許,蜜調塗唇上立安。
安神散,治夜啼。
蟬蛻(四十九枚,只用後半段,截去前半段並去足翅)
上為末,分四服,用鉤藤鉤湯調下。
人參黃連散,治心經蘊熱夜啼。
人參(二錢五分),黃連(一錢五分,炒,炙甘草五分),竹葉(二十片)
上姜水煎服。
太乙丹,治睡驚夜啼,青糞。
桔梗(一兩五錢),藿香葉(五錢),川芎(二錢五分),白芷(三錢),白扁豆(五錢,炒)
上為末,煉蜜丸,櫻桃大,辰砂、麝香為衣,每服半丸,薄荷湯送下。糞色青,棗湯下。夜啼,燈心、鉤藤湯下,加白朮、茯苓、白芍藥尤妙。
地黃散,治身熱口乾,咳嗽心煩。
生地黃(五錢),麥門冬(去心,七錢),杏仁(炮,去皮尖),款冬花,陳皮(各三錢),甘草(炙,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水煎溫服。
鉤藤散(方見慢驚)
導赤散(方見心臟)
地黃丸(方見腎臟)
六君子湯
五味異功散(二方見內釣)
秘旨安神丸(方見發搐,即十味安神丸)
柴胡梔子散(方見諸熱症,即柴胡清肝散)
加味歸脾湯(方見內釣)
小柴胡湯(方見痘症)
大安丸(即保和丸加白朮,方見內釣)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白話文:
標題: [夜間啼哭]
內容: 夜間啼哭有兩種情況:一是脾臟寒,二是心臟熱。夜晚屬於陰性,陰氣旺盛時,脾臟的寒氣會更甚;脾臟屬極陰,喜歡溫暖而厭惡寒冷,受寒就會腹部疼痛。因此孩子會彎腰啼哭,表現爲臉色青白,手腳和腹部都冰冷,不想吃奶,這又稱爲胎寒,可用鉤藤散治療。如果見到燈光啼哭加劇,是因爲心臟過熱。心臟屬火,見到燈光會引發內心的煩熱,兩股陽氣相沖,所以孩子會仰身啼哭,表現爲臉色紅潤,手腳和腹部都鬆弛,口中呼出的氣很熱,這時應用導赤散治療。如果臉色蒼白,黑眼珠較少,屬於腎氣不足,到夜晚陰虛而啼哭,應使用六味丸。
如果同時伴有腹瀉不吃奶,是脾腎虛弱的表現,可使用六神散。如果伴有嘔吐、腹瀉、食慾不振,是脾胃虛寒,可用六君子湯和炮木香。大便不成形,食量減少,腹部脹滿,是脾氣虛弱,可用異功散。心血不足的,可使用祕旨安神丸。肝火旺盛的,可用柴胡梔子散。肝血不足的,可用地黃丸。一般情況下,這種症狀可能是由於嘔吐、腹瀉導致體內津液流失,或是先天腎陰不足,無法滋養肝木,或是哺乳母親的憤怒使得肝木欺侮肺金,這時應用六君子湯,補充脾土,以生成肺金。地黃丸則能強化腎水,滋養肝木。
如果是由於哺乳母親的鬱悶情緒導致,可用加味歸脾湯。哺乳母親突然發怒,可用加味小柴胡湯。哺乳母親的心肝熱氣,可用柴胡梔子散。同時,應參考"客忤驚啼"的部分。
治療實例:
一個小孩發熱夜間啼哭,不吃奶,昏迷抽搐,口吐大量痰液,口緊閉,這是脾肺氣虛,風木乘機侵襲,痰食積聚在胸腹。先使用大安丸,後用六君子湯和鉤藤,病情得以恢復。
一個三歲的小孩,面色蒼白,夜間啼哭,小便顏色青且頻次多。這是肺腎虛弱,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加肉桂1分,晚上用地黃丸,疾病得以治癒。通常,小孩面色青黑,眼睛小,或頭骨未合,腳部發熱的,出痘多在腎經,預先使用地黃丸補腎氣,大多能夠平安無事。
一個兩歲的小孩,夜間啼哭,面色紅潤,黑眼珠顏色淡,小便頻繁且顏色紅,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五味,晚上用地黃丸,疾病得以治癒。
龍齒散,用於治療拘束性啼哭、腹痛、驚熱。
龍齒,蟬蛻,鉤藤鉤,羌活,茯苓(各等分)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碧雲散,用於治療全身高熱夜間啼哭。
柏葉(2分),南星,殭蠶,全蠍,鬱金,雄黃(各1錢)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用薄荷湯加入蜂蜜調勻後服用。
六神散,用於治療腹痛,面色青,口中氣息冷,以及四肢都冷,彎腰啼哭,或腹瀉不吃奶。
人參,山藥,白朮(各5錢),甘草(炒,2錢),茯苓,扁豆(炒,各1兩)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2錢,用姜、棗水煎煮後服用。另一方子有芍藥、當歸、人參各2錢5分,甘草、桔梗、陳皮、桂各1錢。
我認爲,前面的症狀都是脾土虛寒,元氣下陷。本方加上柴胡、升麻,提升元氣,補脾土效果更佳。
神綠散,
全蠍(去足翅不限數量),青薄荷(烘乾)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薄荷湯調勻後服用。
無擇燈花散,用於治療心燥夜間啼哭。
燈花(3-2顆)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燈芯草煎煮的湯,調勻塗抹在口中,用奶汁送下,每天三次。一種方法是將燈花塗在乳房上,讓孩子吮吸,沒有燈花可用燈芯草燒灰,少量辰砂,效果也很好。或者用燈花7枚、硼砂一字、少量辰砂,用蜜調勻塗抹在嘴脣上立即安寧。
安神散,用於治療夜間啼哭。
蟬蛻(49枚,只用後半段,去掉前半段並去掉足翅)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分成四份,用鉤藤鉤湯調勻後服用。
人參黃連散,用於治療心經蘊熱夜間啼哭。
人參(2錢5分),黃連(1錢5分,炒,炙甘草5分),竹葉(20片)
以上藥材用姜水煎煮後服用。
太乙丹,用於治療睡眠驚醒夜間啼哭,青色糞便。
桔梗(1兩5錢),藿香葉(5錢),川芎(2錢5分),白芷(3錢),白扁豆(5錢,炒)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煉蜜製成櫻桃大小的丸子,辰砂、麝香爲外衣,每次服用半丸,用薄荷湯送下。糞便顏色青,用棗湯送下。夜間啼哭,用燈心、鉤藤湯送下,加上白朮、茯苓、白芍藥更佳。
地黃散,用於治療身體發熱口乾,咳嗽心煩。
生地黃(5錢),麥門冬(去心,7錢),杏仁(炮,去皮尖),款冬花,陳皮(各3錢),甘草(炙,2錢半)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2-3錢,用水煎煮溫服。
鉤藤散(方見慢驚)
導赤散(方見心臟)
地黃丸(方見腎臟)
六君子湯
五味異功散(兩方見內釣)
祕旨安神丸(方見發搐,即十味安神丸)
柴胡梔子散(方見諸熱症,即柴胡清肝散)
加味歸脾湯(方見內釣)
小柴胡湯(方見痘症)
大安丸(即保和丸加白朮,方見內釣)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