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四 (3)
卷四 (3)
1. 悲哭
悲哭者肺之聲,淚者肝之液也。若六脈弦緊者,先以溫湯浸其身取汗,次以涼膈散之類清其內熱,此張子和治法如此。若因乳母怒火,遺熱於肝,肝火炎熾,反侮肺金,金木相擊,故悲哭有聲者,宜用六君、柴胡、山梔,以補脾清肝;用六味丸,以壯水生木。有因驚風,過服祛風燥血之藥而致者;有因吐瀉,內亡津液而致者;及稟父腎陰不足,不能生肝者,治各審之。若小兒忽然大叫作聲者,不治。
此稟腎陰不足,虛火炎上故也,用六味丸,多有生者。仍參覽夜啼、客忤、驚啼、重舌、口瘡、天釣、內釣等症。
治驗
一小兒每忽哭白睛多,每悲面色赤。余謂:稟賦腎虛,火妄動而然也。用地黃丸。半載後,雖哭而面色不赤,諸症皆愈。
一周歲兒,痰嗽哭不已,用抱龍丸,少止,良久亦然。余視其右腮潔白,左腮青赤,此肺肝二經,相擊而作。先用瀉白散祛肺邪;次用柴胡梔子散平肝木;後用地黃丸滋腎水,而痊。
一小兒瘈瘲啼叫,額間青黑,此驚風肝木乘脾,腹中作痛也。先用六君子湯加木香、柴胡、鉤藤鉤,啼叫漸緩;更加當歸,又二劑而安。
一小兒發熱夜啼,乳食不進,昏迷抽搐,痰盛口噤,脈紋如水字,此脾肺氣虛,風木所乘,痰食積於胸腹也。先用大安丸,後用六君子加鉤藤鉤,而痊。
涼膈散(方見瘡傷)
防風通聖散(方見風症)
六君子湯(方見內釣)
六味地黃丸(方見腎臟)
抱龍丸(方見傷寒)
瀉白散(方見肺臟)
柴胡梔子散(方見發熱)
大安丸(即保和丸加白朮,方見內釣)
白話文:
悲傷哭泣是肺部發出的聲音,眼淚則是肝臟的液體。如果發現患者的脈象呈現弦而緊的狀態,應該先用溫水浸泡全身以幫助發汗,然後使用像涼膈散這類的藥方來清除體內熱邪,這是張子和的治療方法。如果是由於哺乳的母親生氣發怒,導致熱邪遺留到嬰兒肝臟,肝火過於旺盛,反而會反過來剋制肺金,造成肝木和肺金互相衝突,因此會產生悲傷哭泣的聲音。這種情況應該使用六君子湯、柴胡和山梔,來補益脾氣、清除肝火;並用六味丸來滋養腎水、生養肝木。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受到驚嚇導致驚風,過度服用祛風燥血的藥物而引起的;或者是由於吐瀉,導致體內津液虧乏引起的;以及先天稟賦來自父親的腎陰不足,無法滋養肝臟的情況。治療時應該仔細審察病因。如果嬰兒突然大聲啼哭,這種情況無法治療。
這種情況是屬於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所導致的,使用六味丸,大多能有所改善。還應該參考夜啼、客忤、驚啼、重舌、口瘡、天釣、內釣等症狀來綜合判斷。
治療驗案
有一個小孩常常突然哭泣,而且眼白部分很多,每次悲傷的時候臉色都發紅。我認為這是因為稟賦腎虛,虛火妄動造成的。於是開了地黃丸給他服用。半年後,雖然偶爾還是會哭,但是臉色不再發紅,其他症狀也都痊癒了。
有一個一歲大的嬰兒,咳嗽帶痰且不停哭鬧,使用抱龍丸後,情況稍為停止,但不久又恢復原狀。我觀察到他的右臉頰是白色的,左臉頰則是青紅色的,這是因為肺經和肝經互相衝突而引起的。首先使用瀉白散來驅除肺部的邪氣;接著使用柴胡梔子散來平息肝木;最後再用地黃丸來滋養腎水,這樣就痊癒了。
有一個小孩出現抽搐啼叫,額頭青黑,這是因為驚風導致肝木侵犯脾土,造成腹痛。先用六君子湯,加入木香、柴胡、鉤藤,啼叫的情況逐漸緩和;再加入當歸,服用了兩劑藥後就痊癒了。
有一個小孩發燒夜啼,不肯吃奶,精神昏迷且有抽搐,痰多口噤,脈紋像「水」字形,這是脾肺之氣虛弱,風木乘虛而入,導致痰和食物積聚在胸腹部的緣故。先使用大安丸,接著用六君子湯加鉤藤,就痊癒了。
涼膈散(藥方見瘡傷)
防風通聖散(藥方見風症)
六君子湯(藥方見內釣)
六味地黃丸(藥方見腎臟)
抱龍丸(藥方見傷寒)
瀉白散(藥方見肺臟)
柴胡梔子散(藥方見發熱)
大安丸(就是保和丸加白朮,藥方見內釣)
2. 胎症
小兒胎症:謂胎熱、胎寒、胎黃、胎肥、胎弱是也。胎熱者,初生旬日之間,目閉色赤,眼胞腫,啼叫驚煩,壯熱溺黃。此在胎中受熱,及膏粱內蘊,宜用清胃散之類。胎寒者,初生百日內,或手足攣屈,或口噤不開,此在胎母過食生冷,或感寒氣,宜用五味異功散之類。
胎黃者,體目俱黃,小便秘澀,不乳啼叫,或腹膨泄瀉,此在胎母過食炙煿辛辣,致生濕熱,宜用生地黃湯之類,熱盛者,瀉黃散之類。胎肥者,肌肉稟厚,遍身血色,彌月後漸瘦,五心煩熱,大便不利,口吻流涎,此受母胃熱所致也。乳母服大連翹飲,兒用浴體法,以疏通其腠理。
胎弱者面無精光,肌體瘦薄,身無血色,大便白水,時時哽氣,目無精神,亦宜用浴體法。
消風散,治諸風上攻,頭目昏眩,項背拘急,肢體煩疼,肌肉顫動,耳若蟬鳴,鼻塞多嚏,皮膚頑麻,瘙癢癮疹,目澀昏困。
白茯苓,芎藭,羌活,荊芥穗,防風,藿香葉,白殭蠶(炒,去絲嘴),蟬蛻(微炒),甘草,厚朴(去皮,薑汁製),陳皮(炒)
上為末,每服半錢,茶清或薄荷湯調下,荊芥湯亦可。
生地黃湯,治妊娠食酒面,五辛積熱,小兒生下,遍體面目皆黃也。乳母仍忌酒面五辛等物。
生地黃,芍藥,川芎,當歸(各等分)
上每服五錢,水煎產婦服,仍滴兒口數滴。
大連翹飲(方見噤風撮口),瀉黃散(方見脾臟)
清胃散,異功散(二方見內釣)
浴體法(方見發搐)
白話文:
嬰兒胎症
所謂的胎症,指的是嬰兒剛出生時,可能出現的胎熱、胎寒、胎黃、胎肥和胎弱等狀況。
胎熱:嬰兒剛出生後十天左右,會出現眼睛閉合、眼白發紅、眼皮腫脹、啼哭時顯得驚恐煩躁、身體發熱、小便顏色深黃等現象。這是因為在母親肚子裡時,胎兒受到熱氣影響,或是母親飲食過於肥膩所導致。治療上可以使用清胃散之類的藥方。
胎寒:嬰兒出生一百天內,可能會有手腳蜷曲、嘴巴緊閉無法張開等情況。這是因為母親在懷孕期間吃了太多生冷的食物,或是受到寒氣侵襲所導致。治療上可以使用五味異功散之類的藥方。
胎黃:嬰兒全身和眼睛都呈現黃色,小便不順暢且顏色深黃,不愛喝奶且啼哭不止,或者腹脹腹瀉。這是因為母親懷孕時吃了太多燒烤、油炸或辛辣刺激的食物,導致體內產生濕熱所致。治療上可以使用生地黃湯之類的藥方,如果熱象嚴重,則可以使用瀉黃散之類的藥方。
胎肥:嬰兒肌肉豐厚,全身皮膚呈現紅色,滿月後會逐漸消瘦,出現手心、腳心和胸口發熱、大便不順暢、口水多的現象。這是因為嬰兒在母親體內時,受到母親胃熱的影響所致。治療上,母親可以服用大連翹飲,嬰兒則可以使用浴體法來疏通皮膚的毛孔。
胎弱:嬰兒面色沒有光澤,肌肉瘦弱,身體沒有血色,大便像水一樣稀,時常會有呼吸急促的狀況,眼睛沒有精神。治療上可以使用浴體法。
消風散,可以用來治療各種風邪侵襲上身所引起的頭暈目眩、頸背僵硬、四肢疼痛、肌肉顫抖、耳朵像蟬鳴、鼻塞打噴嚏、皮膚麻木、搔癢起疹子、眼睛乾澀昏花等症狀。
藥方組成:白茯苓、川芎、羌活、荊芥穗、防風、藿香葉、炒過的白殭蠶(去除絲和嘴)、微炒的蟬蛻、甘草、用薑汁製過的厚朴(去除外皮)、炒過的陳皮。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可以用茶水或薄荷湯調服,也可以用荊芥湯調服。
生地黃湯,可以用來治療孕婦因吃含有酒精的食物或辛辣的食物,導致胎兒出生後全身和眼睛都發黃的狀況。母親在哺乳期間也要忌口,避免食用含有酒精的食物或辛辣的食物。
藥方組成:生地黃、芍藥、川芎、當歸(每種藥材等量)。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讓產婦服用,並滴幾滴藥汁給嬰兒服用。
大連翹飲(藥方在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的藥方中可以找到),瀉黃散(藥方在治療脾臟相關疾病的藥方中可以找到)。
清胃散、異功散(這兩個藥方在內科相關的藥方中可以找到)。
浴體法(藥方在治療嬰兒驚風抽搐的藥方中可以找到)。
3. 解顱囟填囟陷
錢仲陽云:小兒解顱,或久不合者,因腎氣有虧,腦髓不足。故兒多愁少喜,目睛多白,而身瘦。蓋人之腦髓,如木無根,有數歲而成廢人者,服錢氏地黃丸。更用南星微炮為末,米醋調,敷緋帛,烘熱貼之,其柏子仁散、三辛散、封囟散俱效。夫腎主骨,腎氣實則腦髓充,而囟早合,骨脈盛而齒早生。
腎氣怯則腦髓虛,而囟不合,此由父母精血不足,宜用地黃丸補之。若在乳下,當兼補其母,更以軟帛緊束其首,使其易合,皆虛火上衝,當調補脾腎為喜。囟填囟陷,亦因所稟腎氣不足,及乳哺失宜,脾胃虧損所致。夫脾主肌肉,氣逆上衝而為填脹,元氣下陷而為囟陷也。
並用補中益氣湯、地黃丸,及用狗頭骨炙黃為末,以雞子清調敷囟門。亦有瀉痢氣血虛,脾胃不能上充者,亦用前法。若手足並冷,前湯加薑、桂,未應,虛寒甚也,急加附子,緩則多致不救。
治驗
一小兒顱解足軟,兩膝漸大,不能行履,用六味地黃丸加鹿茸治之,三月而起。
一小兒十四歲,解囟自覺頭大,視物昏大。畏日羞明,此稟賦腎氣怯弱。用六味丸加鹿茸,及補中益氣湯加山藥、山茱萸,半載愈;二載而囟合。既婚之後,仍覺囟門開解,足心如炙。喜其斷色欲,薄滋味,日服前藥二劑,三載而愈。後入房兩腿痿軟,又教以服前丸,守前戒而愈。
一小兒年十四歲,而近女色,發熱吐痰。至有室,兩目羞明,頭覺脹大,仍不斷欲,其頭漸大,囟門忽開,用地黃丸、益氣湯之類,斷色欲年餘,而愈。
一小兒年十三歲,患前症,內熱晡熱,形體倦怠,食少作渴,用六味丸加鹿茸補之,不越月而痊。
一小兒吐瀉發熱,囟陷作渴,用七味白朮散,母子並服而愈。
一小兒久病發熱,其囟或陷或填,手足或溫或冷。余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炮姜,治之而安。
一小兒囟陷吐瀉,手足並冷,用白朮散加木香、炮姜,治之而愈。後傷食腹痛,手足復冷,用六君、炮姜治之,更加昏憒,口角流涎,此脾胃虛寒之甚也,急加附子遂愈。
一小兒病後,其囟或陷或填,此脾胃虛熱也,朝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炮薑、木香,治之而囟平。但作瀉口乾,用白朮散以生胃氣而愈。
柏子仁散,治囟門不合。
防風(一兩五錢),柏子仁(一兩)
上為末,乳汁調塗囟門,十日自合。
三辛散,治腦角骨大,囟門不合。
細辛,桂心(各五錢),乾薑(一錢)
上為末,乳汁調塗囟上,干時再塗。
玉乳丹,治解顱。
鍾乳粉(如法制),熟地黃(自法制杵膏),柏子仁(研膏),當歸(各半兩),防風,補骨脂(各一錢)
上各另為末,入二膏,加煉蜜,丸黍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煎茴香湯送下,加黃耆、茯苓亦可。
封囟散(方見發搐)
地黃丸(方見腎臟)
濟生當歸散(方見黃疸)
白話文:
小兒解顱,也就是囟門遲遲不閉合,或是囟門時常凹陷或凸起,是因為腎氣不足、腦髓不夠。這類孩子通常比較憂愁,很少開心的樣子,眼白比較多,而且身體瘦弱。人的腦髓就像樹木沒有根一樣,有些孩子幾歲就變成廢人了。可以服用錢氏地黃丸來補益。另外,將炮製過的南星磨成粉,用米醋調和,敷在緋色布上,烘熱後貼在囟門處。柏子仁散、三辛散、封囟散等藥方都有效果。腎臟主管骨骼,腎氣充足,腦髓就飽滿,囟門會比較早閉合,骨骼強健,牙齒也會比較早長出來。
如果腎氣虛弱,腦髓也會空虛,囟門就會遲遲不閉合。這通常是因為父母的精血不足所導致的,應該用六味地黃丸來補腎。如果孩子還在哺乳期,也應該同時調理母親的身體。可以用柔軟的布輕輕束緊孩子的頭部,幫助囟門閉合。這些情況都屬於虛火上衝,應該調理脾腎。囟門凸起或凹陷,也是因為天生腎氣不足,加上餵養不當,導致脾胃虛弱。脾主管肌肉,如果氣機逆向上衝,就會造成囟門凸起;元氣下陷,就會造成囟門凹陷。
可以同時使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丸。也可以將烤黃的狗頭骨磨成粉,用雞蛋清調和後敷在囟門上。有些孩子因為腹瀉導致氣血虛弱,脾胃無法上輸營養,也可以用上述方法治療。如果手腳冰冷,可以在之前的湯藥中加入生薑和肉桂,如果沒有效果,表示虛寒嚴重,要趕快加入附子,否則容易導致無法挽救的後果。
治療案例:
一個孩子囟門遲遲不閉合,腿腳無力,膝蓋越來越大,無法行走。用六味地黃丸加鹿茸治療,三個月後就能站起來了。
一個十四歲的男孩,感覺囟門未閉合,頭也變大,看東西模糊不清,害怕陽光。這是天生腎氣虛弱。用六味地黃丸加鹿茸,以及補中益氣湯加山藥、山茱萸,治療半年後痊癒,兩年後囟門才閉合。結婚後,仍然覺得囟門開著,腳心發熱。提醒他要戒色慾、清淡飲食,每天服用之前的藥方兩次,三年後才痊癒。後來因為房事導致腿腳無力,再次服用之前的藥方,並遵守之前的禁忌才痊癒。
一個十四歲的男孩,接近女色後,發熱、吐痰。結婚後,眼睛畏光,頭部感覺脹大,還是無法戒除慾望,導致頭越來越大,囟門突然打開。用六味地黃丸和補中益氣湯等藥方,加上戒除色慾一年多才痊癒。
一個十三歲的男孩,出現上述症狀,體內發熱,下午更嚴重,身體疲倦乏力,食慾不振,口渴。用六味地黃丸加鹿茸補腎,不到一個月就痊癒了。
一個孩子吐瀉發熱,囟門凹陷,口渴。用七味白朮散,母親和孩子一起服用後痊癒。
一個孩子久病發熱,囟門時而凹陷時而凸起,手腳時而溫熱時而冰涼。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炮薑治療後痊癒。
一個孩子囟門凹陷,吐瀉,手腳冰冷。用白朮散加木香、炮薑治療後痊癒。後來因為吃壞東西肚子痛,手腳再次冰冷,用六君子湯加炮薑治療,情況反而更糟,出現昏迷、嘴角流口水,這是脾胃虛寒嚴重,趕快加上附子才痊癒。
一個孩子生病後,囟門時而凹陷時而凸起,這是脾胃虛熱。早上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炮薑、木香治療,囟門恢復正常。但出現腹瀉口乾的情況,用白朮散來健脾胃後痊癒。
藥方:
**柏子仁散:**治療囟門不閉合。 防風(56.25克),柏子仁(37.5克) 磨成粉末,用乳汁調和後塗抹在囟門處,十天左右就會閉合。
**三辛散:**治療頭骨過大,囟門不閉合。 細辛(18.75克),桂心(18.75克),乾薑(3.75克) 磨成粉末,用乳汁調和塗抹在囟門上,等藥乾了再塗。
**玉乳丹:**治療解顱。 鐘乳粉(按製作方法處理),熟地黃(按製作方法搗成膏),柏子仁(研成膏),當歸(各18.75克),防風,補骨脂(各3.75克) 將上述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加入熟地黃和柏子仁膏,再加入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小米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二十粒,用茴香煎湯送服,加入黃耆、茯苓也可以。
封囟散:(藥方請見「發搐」篇)
地黃丸:(藥方請見「腎臟」篇)
濟生當歸散:(藥方請見「黃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