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直指》~ 《傷寒直指》卷七 (4)
《傷寒直指》卷七 (4)
1. 辨不可吐第十八
合四證,已具太陽篇中。(互考:太陽病自汗出,不惡寒發熱不可吐。少陽中風,胃中滿而煩,不可吐。少陰膈上有寒飲,乾嘔,手足寒,脈弦遲,不可吐。宇泰:四肢厥逆、虛家、脈微、新產,皆不可吐。)
白話文:
[辨別不宜使用催吐法的第十八種情況]
綜合了四種情況,在《太陽篇》中已有詳細說明。(相互參照:若患者有太陽病且自發出汗,沒有惡寒和發燒的情況下,不適合使用催吐法。在少陽經中風的情況下,如果胃部感到脹滿且煩躁,同樣不宜使用催吐法。對於少陰經有寒飲停滯在膈上的患者,如果出現乾嘔、手腳冰冷以及脈搏弦遲的情況,也不應採用催吐法。另外,宇泰指出,對於四肢冰冷、體質虛弱、脈搏微弱及剛分娩的女性,都不宜使用催吐法。)
2. 辨可吐第十九
大法,春宜吐。(春時陽氣在上,邪氣亦在上,故宜吐。《千金》:三日以上,氣浮上部,填塞胸心故頭痛,胸中滿,當吐之則愈。)凡用吐藥,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要在適當,不欲過也。)病胸上諸實,胸中鬱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餘行,其脈反遲,寸口脈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則止。
(胸上諸實,或痰實,或熱鬱,或寒結胸中,鬱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反有涎唾者,邪在下,按之氣下而無涎唾,此按之反有涎唾者,知邪在胸中。經曰: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今下利日十餘行,其脈反遲,寸口脈微滑,是上實也。故可吐之。《玉函》曰:上盛不已,吐而奪之。
)宿食在上脘者,當吐之。(宿食在中下脘者,則宜下;宿食在上脘者,當吐。《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下者引而竭之。《要略》:此下有宜瓜蒂散四字。)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結,以客氣在胸中;心下滿而煩,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此與厥陰篇瓜蒂散證同。
彼云脈乍緊,此云脈乍結,惟此有異。緊為內實,乍緊則實未深。結為結實,乍結則結未深,是皆邪在胸中。所以證治俱同也。吳氏:凡病在膈上者,脈大,胸滿多痰,食在胸中,脈滑者,俱宜吐之。華元化謂傷寒三四日,邪在胸中,宜吐之,用瓜蒂散、淡鹽湯或溫茶與之。
如人弱者,以參蘆湯吐之亦可。若痰多者,以二陳湯一毆,乘熱與之,以探吐之。凡老人怯弱、與病勢內傷、虛人、並婦人胎前產後血虛脈弱小者,皆不可吐。凡藥發吐者,如防風、桔梗、山梔,只用一味,煎湯溫服之則吐。蓋誤吐,則損上焦元氣,為患非輕,可不慎歟。
觀子:傷寒不離三法,汗之者以邪在營衛也,下之者以邪入腑凝結也,吐之者以邪止在胃上脘也。蓋痰涎與寒邪,但結於冒之上,而未入胃,故胸以上閉塞而不通。其病既不在表,不入里,又不在半表裡,非湧而越之,曷去哉?雖可吐之證甚少,然法在必吐者,今世亦罕能用之矣。互考: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微浮,胸中痞硬,氣上衝喉,不得息,宜吐之。
少陰,飲食入口則吐,復不能吐,宜吐之。)
白話文:
[辨可吐第十九]
大原則來說,在春季適合使用催吐療法。(春天時,人體的陽氣上升,病邪也會隨之上升,因此適合使用催吐療法。根據《千金方》:如果病狀持續三天以上,病氣會浮在身體上部,阻塞胸部和心臟導致頭痛,胸口悶脹,應該使用催吐療法才能康復。)使用催吐藥物時,一旦病情改善就應停止,不必將整劑藥都服用完。(重點是要適量,避免過度。)
如果患者胸腔上方有多種實證表現,比如胸腔鬱悶且疼痛,無法進食,想要他人幫忙按壓,反而會產生口水唾液,且每天有十多次的腹瀉,但脈搏卻比正常慢,寸口脈微弱而滑順,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催吐療法。使用催吐療法後,腹瀉會停止。
(胸腔上方的實證,可能是痰濕過重,或者是熱氣鬱積,或是寒氣結在胸腔,導致胸腔鬱悶疼痛,無法進食,想讓人按壓,反而會產生口水唾液,表示病邪在下方。若按壓後不會產生口水唾液,表示病邪已移至下方。然而,按壓後仍會產生口水唾液,可知病邪仍在胸腔。根據經典所述:腹瀉且脈搏慢而滑順,表示內部有實證。現在患者每天腹瀉十多次,脈搏反而比正常慢,寸口脈微弱而滑順,表示上部有實證。因此可以使用催吐療法。《玉函》提到:上部實證如果持續,應使用催吐療法去除實證。)
若食物殘留停留在上胃部,應使用催吐療法。(若食物殘留在中下胃部,應使用瀉下療法;若食物殘留停留在上胃部,應使用催吐療法。根據《內經》:對於高處的病邪,應使用越法(催吐);對於低處的病邪,應使用引法(瀉下)。《要略》提到:此段文字下方有「宜瓜蒂散」四個字。)
如果患者四肢冰冷,脈搏忽緊忽緩,表示有外來病邪在胸腔;心下部感到飽脹且煩躁,想要進食但無法吞嚥,病根在胸腔,應使用催吐療法。(這和厥陰篇中的瓜蒂散症狀相同。彼篇提到脈搏忽緊,此篇提到脈搏忽緊忽緩,只有這點不同。緊表示內部有實證,忽緊表示實證尚未深入。結表示實證已結,忽結表示實證尚未深入,表示病邪仍在胸腔。因此症狀和治療方式都相同。吳氏提到:凡病在橫膈膜上方的,脈搏大,胸腔飽脹且多痰,食物在胸腔中,脈搏滑順的,都應使用催吐療法。華元化提到:傷寒三至四天,病邪在胸腔,應使用催吐療法,可用瓜蒂散、淡鹽湯或溫茶服用。對於體質虛弱的人,可用人參蘆湯催吐。若痰多的人,可用二陳湯一杯,趁熱服用,以催吐。對於老人、體質虛弱的人、因疾病或內傷導致虛弱的人、孕婦及產後血虛且脈搏虛弱的人,都不適合使用催吐療法。凡藥物能催吐的,如防風、桔梗、山梔,只要單獨使用一種,煎湯溫服即可催吐。若誤用催吐療法,會損傷上焦的元氣,後果嚴重,必須小心。)
根據觀子的看法:治療傷寒不離三大原則,發汗療法用於邪氣在營衛,瀉下療法用於邪氣進入腑臟凝結,催吐療法用於邪氣停留在胃上方。因為痰液和寒氣只停留在腦部上方,未進入胃部,因此胸腔上方閉塞不通。如果病根不在表面,未進入內部,也不在半表半里的位置,不使用催吐療法,如何能去除病根?雖然適合使用催吐療法的症狀很少,但必須使用催吐療法的情況,現在也很少被使用。互相參考:如果病狀類似桂枝症狀,但頭部不痛,頸部不僵硬,脈搏微弱浮動,胸腔堅硬,氣往上衝到喉嚨,無法呼吸,應使用催吐療法。
在少陰病中,飲食入口就嘔吐,又無法再吐出,應使用催吐療法。)
3. 辨不可下病脈證治第二十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硬。(陽微下之,陽氣以虛,陰氣內甚,故心下痞硬。)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頭眩、心悸也。
(動氣在右,肺之動也。下之傷胃動肺,津液內竭。咽燥鼻乾者,邪屬金,主燥也。頭腦心悸者,肺主氣而虛也。)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內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雖有身熱,臥則欲蜷。(動氣在左,肝之動也。下之損脾而肝氣益騰,復行於脾,故脾內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
雖有身熱,以裡氣不足,臥則欲蜷。)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得水自灌。(動氣在上,心之動也。下之傷胃,內動心氣。心為火主熱,《針經》曰:心所生病,掌中熱。肝為臟中之陰,病則雖有身熱,臥則欲蜷。心為臟中之陽,病則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得水自救,皆作表裡寒熱。
二臟陰陽寒熱可見矣。)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也。(動氣在下,腎之動也。下之傷脾,腎氣則動。腎寒乘脾,故有腹滿頭眩,下清穀,心下痞之證也。)咽中閉塞,不可下。下之則上輕下重,水漿不下,臥則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數十行。
(咽中閉塞,胃已不利也。下之則閉塞之邪雖上輕,復傷胃氣為下重,至水漿不下,蜷臥身痛,下利日數十行,知虛寒也。)諸外實者,不可下。下之則發微熱,若亡脈厥者,當臍渥熱。(外實者,表熱也,汗之則愈,下之為逆。下后里虛,表熱內陷,故發微熱。厥深者,熱亦深,亡脈厥者,陽氣深陷,客於下焦,故當臍握熱。
)諸虛者,不可下。下之則大渴,求水者欲愈,惡水者劇。(《玉函》曰:虛者十補,勿一瀉之。虛家下之為重虛,內竭津液,令大渴。求水者,陽氣未竭,猶可愈;惡水者,陽氣已竭,則難制。)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虛者不可下也。(虛家下之,是為重虛。《難經》曰: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此中工所害也。觀子:此條與上條俱已見不可汗內,乃復言不可下者,陽陰俱虛,非有實邪之當逐也。
)微則為咳,咳則吐涎,下之則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則胃中如蟲齧,粥入則出,小便不利,兩脅拘急,喘息為難,頸背相引,臂則不仁,極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語言不休,而穀氣多入,此為除中。口雖欲言,舌不得前。(《內經》曰: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
肺感微寒為咳,則脈亦微也。下之氣下,咳雖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則奪正氣,而成危惡。胸中如蟲齧,粥入則吐,小便不利,兩脅拘急,喘息為難者,裡氣損也。頸背相引,臂不仁,極寒反汗出,身冷如冰者,表氣損也。表裡損極,陰陽俱脫,眼睛不慧,語言不休。《難經》曰: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
陰陽脫者,應不能食,而穀氣多入者,此為除中,是胃氣除去也,口雖欲言,舌不得前,氣已衰脫,不能運也。健曰:病咳吐涎,感風所致,當疏表而誤下之,則邪陷入里,咳雖止則利不休,肺移熱於大腸也。邪氣可以下移,而風涎不能自化,窒於胸中,及於兩脅,頸臂如齧,拘急,相引不仁,諸經皆受病矣。上之粥入則吐,風涎惡濕也;下之小便不利,肺氣不化也。
脅背拘急,涎痰凝滯氣道,故喘息生而身體冷,似極寒而反汗出者,何也?蓋傷風者自汗,外雖不發熱,而裡熱必甚,欲解不能自解,故晴不慧,言不休,乃邪郁上冒,則目不了了,似譫非譫,而胃亦漬熱,偏能多谷,謂為除中,實非除中之證。欲言舌不得前者,此涎痰滯遏其絡,經脈不能上通故也。
以理論之,總非絕證。雖屬誤下,其:象似凶,而猶假也。成注謂陰陽俱脫,而經文無必死之句,未可偏信。當以六君子,合溫膽湯,加生薑、殭蠶、薄荷、南星,扶元氣,益脾胃,清肺平肝,化風涎,調水道,和陰陽,諒亦可療也。)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浮反在上,數反在下。浮為陽虛,數為亡血。浮為虛,數為熱。浮為虛,自汗出而惡寒;數為痛,振寒而慄。微弱在關,胸下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於脅,振寒相搏,形如瘧狀,醫反下之,故令脈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小便淋瀝,小腹甚硬,小便則尿血也。(弱在關,則陰氣內弱;濡在巔,則陽氣外弱。
浮為虛,浮在上,則衛不足,故云陽虛。陽虛不固,故腠自汗惡寒;數亦為虛,數在下則營不及,故云亡血。血亡則不能溫潤,邪傳裡也。裡虛遇邪,胸下為急,喘而汗出,脅下引痛,振寒如瘧,此里邪未入,表邪未解。醫反下之,裡氣益虛。邪熱內陷,故脈數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此虛陷於中焦者也。
若熱氣深,邪客於下焦,使小便淋瀝,小腹甚硬,小便尿血也。)
脈濡而緊,濡則胃氣微,緊則營中寒。陽微衛中風,發熱而惡寒;營緊胃氣冷,微嘔心內煩。醫為有大熱,解肌而發汗。亡陽虛煩躁,心下苦痞堅。表裡俱虛竭,卒起而頭眩。客熱在皮膚,悵怏不得眠。不知胃氣冷,緊寒在關元,技巧無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熱應時罷,慄慄而振寒。
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巔。體惕而又振,小便為微難。寒氣因水發,清穀不容間。嘔變反腸出,顛倒不得安。手足為微逆,身冷而內煩。遲欲從後救,安可復追還。胃冷營寒,陽微中風,發熱惡寒,微嘔心煩。醫不溫胃,反為有熱,解肌發汗,則表虛亡陽,煩躁,心下痞堅。
先里不足,發汗又虛其表,表裡俱虛,卒起頭眩。客熱在表,悵怏不眠。醫不救里,但責表熱,汲水灌洗以卻熱,客熱易罷,裡寒益增,慄而振寒。復以重被覆之,表虛遂汗,愈使陽虛也。巔,頂也。顛冒而體振寒,小便難者,亡陽也。寒因水發,下為清穀,上為嘔吐,外有厥逆,內為煩躁,顛倒不安,雖欲拯救不可得也。
《本草》曰:病熱已過,命將難全。觀子:平脈一節,如頌如銘,讀此則又一篇五言古詩矣。因知古人不獨意義深遠,文章亦卓邁也。漢魏之風,於此可見。衛濡營緊,明屬外雖有熱,內已寒冷。醫反誤為大熱,發汗以亡其陽,是以表裡俱虛,客熱雖在皮膚,緊寒深於關元也。
及復汲水灌之,去客熱,有不寒證四起,而可救療乎?卿子:除脈濡而緊四字為題,自是一首漢人古詩,為清涼解利之箴。孫思邈所謂傷寒於大毒諸寒藥誤者,比比。)
脈浮而大,浮為氣實,大為血虛。血虛為無陰,孤陽獨下陰部者,小便當赤而難,胞中當虛,今反小便不利而大汗出,法應衛家當微,今反更實,津液四射,營竭血盡,干煩而不得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醫復以毒藥攻其胃,此為重虛,客陽去有期,必下如汙泥而死。(衛為陽,營為陰。
衛氣強實,營血虛弱,陽乘陰虛,下至陰部。陰部,下焦也。陽為熱則消津液,當小便赤而難;今反小便不利,而大汗出者,陰氣內弱也。經曰:陰弱者,汗自出。是以衛家不微而反更實,營竭血盡,干煩而不眠,血薄則肉消,而成暴液者,津液四射也。醫復下之,反虛其里,是為重虛,孤陽因下而脫,氣血皆竭,胃氣內盡,必下如汙泥而死也。)
脈數者,久數不止,止則邪結,正氣不能復,正氣卻結於臟,故邪氣浮之,與皮毛相得。脈數者不可下,下之則必煩利不止。(數為熱,止則邪氣結於經絡之間,正氣不能復行於表,則邪結於臟,邪氣獨浮於皮毛。下之虛其里,邪氣乘虛而入,裡虛協熱,必煩利不止。)脈浮大,應發汗,醫反下之,此為大逆。
(浮大屬表,故不可下。)病欲吐者不可下,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為邪在胸中也。觀子:欲吐則邪猶在膈以上,乃吐證,非下證也。)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下之為逆。(表未解者,雖有里證亦不可下,當先解外為順;若反下之,則為逆也。經曰:本發汗而反下之,此為逆也。
若先發汗,治不為逆。)夫病陽多者熱,下之則硬。(陽熱證多,則津液少,下之雖除熱,復損津液,必便難也。或謂陽多者,表熱也,下之則心下硬。元禮:陽明下證已具,其人喘嗽,或微惡寒,為太陽陽明;或往來寒熱,為少陽陽明。於陽明證中,而有太陽少陽證未罷,此非正陽明也。
慎未可遽下。所以古注陽明有三,當須識此。)無陽陰強,大便硬者,下之則必清穀腹滿。(無陽者,亡津液也;陰強者,寒多也。大便硬,則為陰結,下之虛胃,陰寒內甚,必清穀腹滿。)傷寒發熱,頭痛,微汗出。發汗,則不識人;熏之則喘,不得小便,心腹滿;下之則短氣,小便難,頭痛,背強;加溫針則衄。(傷寒則無汗,發熱,頭痛,微汗出者,寒邪變熱,欲傳裡也。
虐汗則亡陽增熱,故不識人;若熏之,則火熱傷氣,內消津液,結為裡實,故喘,不得小便,心腹滿;若反下之,則內虛津液,邪欲入里,外動經絡,故短氣,小便難,頭痛背強。若加溫針,益陽則熱必動血,而為衄也。)
傷寒,脈陰陽俱緊,惡寒發熱,則脈欲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大,是其傍也。如此者惡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熱多者,目赤脈多,睛不慧,醫復發之,咽中則傷;若復下之,則兩目閉;寒多者便清穀,熱多者便膿血;若熏之則發黃,若熨之則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小便難者,為危殆。
脈陰陽俱緊,則清邪中上,濁邪中下,太陽少陰俱感邪也。惡寒者少陰,發熱者太陽,脈欲厥者,表邪欲傳裡也。惡寒甚者則變熱,翕翕汗出,喉中痛,以少陰之脈循喉嚨也。熱多者,太陽多也;目赤脈多則睛不慧,以太陽之脈起於目故也。發汗攻陽,則少陰之熱因發而上行,故咽中傷。
若復下之,則太陽之邪因虛而內陷,故兩目閉。陰邪下行為寒多,必便清穀;陽邪下行為熱多,必便膿血。熏之則火熱甚,身必發黃;熨之則火熱輕,必為咽燥。小便利者,為津液未竭,猶可救之;小便難者,津液己竭,則難可制,而危殆矣。)
傷寒發熱,口中勃勃氣出,頭痛,目黃,衄不可制,貪水者必嘔,惡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瘡,假令手足溫者,必下重便膿血。頭痛目黃者,若下之,則兩目閉。貪水者,脈必厥。其聲嚶,,咽喉塞;若發汗則戰慄,陰陽俱虛。惡水者若下之,則里冷不嗜食,大便完穀出;若發汗則口中傷,舌上白胎,煩躁脈數實,不大便,六七日後必便血;若發汗,則小便自利也。(傷寒發熱,寒變熱也。
口中勃勃氣出,熱客上膈也。頭痛目黃,血不可制,熱蒸於上也。《千金》曰:無陽即厥,無陰即嘔。貪水者必嘔,則陰虛也:惡水者厥,則陽虛也。發熱口中勃勃氣出,咽中已熱也,若下之亡津液,則咽中生瘡,熱因裡虛而下。若熱氣內結,則手足必厥。設手足溫者,熱氣不結而下行,作協熱利,下重便膿血也。
頭痛目黃者,下之,熱氣內伏,則目閉也。貪水為陰虛,下之,又虛其里,陽氣內陷,故脈厥聲嚶,咽喉閉塞。陰虛發汗,又虛其陽,陰陽俱虛而戰慄也。惡水為陽虛,下之又虛胃氣,虛寒內甚,故里冷不嗜食。大便完穀,若發汗,則上焦虛燥,故口中傷爛,舌上白胎,而煩躁也。
經曰:脈數不解,令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此有瘀血,故脈數實,不大便,熱畜血於內也。七日之後邪氣漸解,迫血下行,必便血也。便血發汗,陰陽俱虛,故小便利。)
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其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因爾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主之。(脈大為虛,未應下而下之,利因不休也。浮者,按之不足也;革者,實大而長微弦也。浮為虛,革為寒,虛寒相搏,則腸鳴,與當歸四逆湯補虛散寒。《活人》云:虛者,十補,勿一瀉之;強實者,瀉之;虛實等者,雖瀉,勿大泄之,此《金匱》語也。
吳氏:凡有惡風寒者,腹滿時減,時滿者,凡腹脹滿,可揉可按,虛軟者,凡陰虛勞倦,凡手足逆冷,尺脈弱者,凡脈在表,俱不可下。凡脈沉不實不疾,按之無力者,凡亡血家,及婦人經水適來適斷,或熱入血室,與夫胎前產後,崩漏等證,及小便頻數,小便清,而大便秘者,俱不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