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震集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震集 卷四 (3)

1. 脈法

黃耆(炙,一兩),當歸(酒洗,二錢)

上銼,水煎服。

人參養榮湯,治脾肺俱虛,發熱惡寒,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黃短氣,食少作瀉。若氣血虛而變見諸症,莫能名狀,勿論其脈,但用此湯,其病悉退。

白芍(酒炒,一錢半),人參,黃耆(蜜炒),白朮(去蘆),當歸,陳皮,桂心,甘草(炙,各一錢),熟地黃(自制),五味子,白茯苓(各七分半),遠志(甘草水泡,去心,五分)

上銼,薑棗水煎服。

按上方,治脾肺俱虛者宜之。

同真飲子,大補元氣不足,陰陽兩虛,飲食少,五心熱,自汗,日晡潮熱,精氣滑脫,行步無力,腰胯疼痛,泄瀉,脈沉弱;嗽少痰多或乾咳者,或氣血精神不足,肢體倦怠,頭目昏眩,食少,脈虛而數;時發潮熱將成勞症者,或傷力氣虛脈弱,腰背疼痛,動輒鼻衄或便血過多而黃瘦憔悴,食少氣促者;或婦人陰虛瘦悴,食少,虛熱,自汗,腹痛,面浮腰痛,赤白帶下者,並宜服之。此方藥備五味,穀氣沖和,無寒熱偏並、太過不及之失,養血氣,理脾胃,充益腠理五臟之真精,益三焦之元氣,生津液而榮衛克,利機關而飲食自倍矣!

嫩黃耆(蜜水炒),人參,白朮(去油蘆炒),白茯苓,陳皮,當歸身(酒洗),熟地黃,懷山藥,山茱萸(酒蒸去核),澤瀉,五味子,補骨脂(酒炒),杜仲(去皮酒炒),黃柏(酒炒),甘草(炙)

上銼劑,水煎空心溫服。

按上方,治陰陽兩虛,補元氣,滋腎水之劑。

六味地黃丸,此壯水制火之劑。夫人之生,以腎為主,人之病,多由腎虛而致者,此方乃天一生水之劑,無不可用。若腎虛發熱作渴,小便淋閉,痰壅失音,咳嗽吐血,頭目眩暈,眼花耳聾,咽喉燥痛,口舌瘡裂,齒不堅固,腰腿痿弱,五臟虧損,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凡肝經不足之症尤當用之,益水能生木故也。此水泛為痰之聖藥,血虛發熱之神劑。又治肝腎精血不足,虛熱不能起床。忌鐵器,每白蜜一斤,慢火煉滴水成珠,方入白水一碗攪勻,和藥一曬即干,凡用蜜丸俱依此制。

大懷生地黃(秤准八兩,酒浸,入砂鍋內,蒸黑取出,入後藥同搗),山茱萸(酒蒸,去核取肉,四兩),懷山藥(四兩),白茯苓(去皮,三兩),牡丹皮(去骨,三兩),澤瀉(去毛,三兩)

上將諸藥精製,秤為一處,入石臼內杵搗極爛成餅,用手搓開,曬乾,或微火烘乾亦可,磨為細末,煉蜜加水和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湯下,鹽湯、酒俱可。忌三白。腎水不能攝養脾土,多吐痰唾,薑湯送下。加麥門冬、五味子,名八仙長壽丸;加大附子、肉桂各二兩,名八味丸。

腰痛,加鹿茸、當歸、木瓜、續斷;治渴,加五味子、麥門冬;諸淋瀝,倍茯苓、澤瀉;老人夜多小便,加益智仁,去澤瀉,減茯苓一半;老人下元虛冷,胞轉不得,腹脹急切,痛四五日,困篤垂危者,倍澤瀉;遺精,去澤瀉,加牡蠣;陰囊腫脹,屬陰虛濕熱壅滯,加車前子、牛膝。

白話文:

脈法

黃耆(炙烤過,約37.5克),當歸(用酒洗過,約7.5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

人參養榮湯,主要治療脾肺功能都虛弱,導致發熱怕冷、四肢疲倦無力、肌肉消瘦、面色發黃、呼吸短促、食慾不佳且容易腹瀉等症狀。如果因氣血虛弱而出現各種說不清的症狀,不必拘泥於脈象,只要使用此方,病情大多會好轉。

白芍(用酒炒過,約5.6克),人參,黃耆(用蜂蜜炒過),白朮(去除蘆頭),當歸,陳皮,桂心,甘草(炙烤過,各約3.75克),熟地黃(自製),五味子,白茯苓(各約2.8克),遠志(用甘草水浸泡過,去除心,約1.9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薑、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按以上方劑,適合治療脾肺虛弱的人服用。

同真飲子,主要大補元氣不足,陰陽兩虛,導致食慾不振、手腳心發熱、自汗、午後潮熱、精氣容易滑脫、走路無力、腰胯疼痛、腹瀉、脈象沉弱;咳嗽少痰或乾咳者;或者氣血精神不足、肢體疲倦無力、頭暈眼花、食慾不振、脈象虛弱且快;時常發熱,將成勞損症狀者;或者因勞累導致氣虛脈弱、腰背疼痛、容易流鼻血或便血過多而黃瘦憔悴、食慾不佳呼吸急促者;或者婦女因陰虛而消瘦憔悴、食慾不振、虛熱、自汗、腹痛、面部浮腫腰痛、白帶或赤帶者,都適合服用此方。此方藥材齊全,五味調和,沒有寒熱偏盛或過度不及的弊端,能夠補養氣血,調理脾胃,充實肌膚五臟的精華,增益三焦的元氣,產生津液並使營衛調和,使臟腑功能運作順暢,從而食慾自然增加!

嫩黃耆(用蜂蜜水炒過),人參,白朮(去除油蘆後炒過),白茯苓,陳皮,當歸身(用酒洗過),熟地黃,懷山藥,山茱萸(用酒蒸過後去除核),澤瀉,五味子,補骨脂(用酒炒過),杜仲(去除外皮後用酒炒過),黃柏(用酒炒過),甘草(炙烤過)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在空腹時溫服。

按以上方劑,主要治療陰陽兩虛,可以補益元氣,滋養腎水。

六味地黃丸,此方劑主要是滋養腎水,以抑制虛火。人的生命根本在於腎,而疾病多因腎虛引起,此方是滋養腎陰的良藥,可以廣泛使用。如果腎虛導致發熱口渴、小便不暢、痰多失聲、咳嗽吐血、頭暈目眩、眼花耳鳴、咽喉乾燥疼痛、口舌生瘡、牙齒鬆動、腰腿軟弱無力、五臟功能虧損、自汗盜汗、便血、各種出血等症狀,尤其適用於肝經不足的症狀,因為滋養腎水可以促進肝木生長。此方是治療痰多和因血虛引起發熱的神奇藥方。又可以治療肝腎精血不足,虛熱無法起床的症狀。忌用鐵器,每次用白蜂蜜一斤,用慢火熬製成滴水成珠的狀態,然後加入一碗清水攪勻,再將藥材放入晾曬至乾,凡是製作蜜丸都按照此法。

大懷生地黃(秤重約300克,用酒浸泡後,放入砂鍋內蒸至黑色,取出後與其他藥材一同搗爛),山茱萸(用酒蒸過,取肉,約150克),懷山藥(約150克),白茯苓(去除外皮,約112.5克),牡丹皮(去除骨,約112.5克),澤瀉(去除毛,約112.5克)

將以上藥材精製後,秤重在一起,放入石臼中搗爛成餅狀,用手搓開,曬乾或者用微火烘乾,然後磨成細末,加入煉製的蜂蜜和水調和製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用白開水送服,也可以用鹽水或酒送服。忌食白色的食物。如果腎水不能滋養脾土,導致痰多口水多,可以用薑湯送服。加入麥門冬、五味子,稱為八仙長壽丸;加大附子、肉桂各75克,稱為八味丸。

腰痛,可以加入鹿茸、當歸、木瓜、續斷;治療口渴,可以加入五味子、麥門冬;治療各種小便不暢,可以加倍茯苓、澤瀉;老年人夜間小便次數多,可以加入益智仁,去除澤瀉,並將茯苓減半;老年人下元虛冷,膀胱功能失調導致腹脹急迫,疼痛四五日,病情危急者,可以加倍澤瀉;遺精,可以去除澤瀉,加入牡蠣;陰囊腫脹,屬於陰虛濕熱壅滯,可以加入車前子、牛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