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七 (6)
卷七 (6)
1. 諸痢
錢仲陽云:瀉痢黃赤黑,皆熱也。瀉痢青白,米穀不化,皆冷也。東垣云:白者濕熱傷於氣分,赤者濕熱傷於血分,赤白相雜,氣血俱傷也。海藏用四君、芎、歸,治虛弱之痢;四君、乾薑,治虛寒之痢。余嘗治手足指熱飲冷者為實熱,用香連丸。手足指冷飲熱者為虛寒,用異功散送香連丸。
若兼體重肢痛,濕熱傷脾也,用升陽益胃湯。小便不利,陰陽不分也,用五苓散。若濕熱退而久痢不愈者,脾氣下陷也,用補中益氣湯倍加升麻、柴胡。瀉痢兼嘔,或腹中作痛者,脾胃虛寒也,用異功散加炮薑、木香。或變而為瘧者,肝克脾也,用六君、升麻、柴胡、鉤藤鉤。
若積滯已去,痢仍不止者,脾氣虛也,用四君子送下香連丸。若因乳母膏粱厚味,六淫七情,致兒為患者,當各推其因,仍兼治其母,並參冷熱瀉及積滯腹痛等症覽之。
治驗
一小兒下痢赤白,裡急後重,腹時痛,用香連丸而痊。後傷食復變痢,欲嘔少食,用五味異功散加木香三分、黃連二分,吳茱萸一分,數劑而愈。
一小兒患痢,口乾發熱,用白朮散煎與恣飲,時以白朮散送香連丸而安。
一小兒久痢,裡急後重,欲去不去,手足並冷,此胃氣虛寒下陷也,用補中益氣湯加木香、補骨脂,倍加升麻、柴胡而愈。
一小兒久痢作渴,發熱飲湯,用白朮散為主,佐以人參二兩,黃連一兩炒黑,為丸,時服數粒,盡劑而痊。
一小兒作瀉不乳,服克伐之劑,變痢腹痛後重,余用補中益氣湯送香連丸,又用香砂助胃膏、六君子湯而愈。
一小兒傷乳食,不時嘔吐,雜用消導之劑,變痢不止,先用六君、木香漸愈;後用七味白朮散而痊。
一小兒傷乳食,吐瀉變赤痢,後重腹痛,先用香連丸而愈。又乳食過多腹痛,先用保和丸一服,痛止,又用五味異功散加木香二劑而愈。
一小兒下痢腹痛,陰冷,小便短少,用五味異功散加肉豆蔻頓愈。復作嘔吐咽酸,或用巴豆之藥連瀉五次,飲食頓減,手足並冷,余用五味異功散加木香、乾薑,飲食少進,倍用乾薑,又四劑,手足溫而痢亦痊。
一小兒痢後腹脹作嘔,大便不實,小便不利,諸藥不應,余先用五味異功散加木香、肉果數服,二便少調,又數劑,諸症少愈;用八味丸補命門之火,腹脹漸消;用金匱加減腎氣丸,諸症頓退;又用四君、升麻、柴胡而痊安。
一小兒患痢,喘嗽不已,此肺氣虛也,用六君子加木香為末,每服錢許,以人參、陳米、薑湯調服即睡,乳食少進,又二服,而喘嗽頓安,乃用四君子湯而痊。
石蓮散,治小兒噤口痢,嘔逆不食。
蓮肉(炒去心)
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一方山藥末,米飲調下。
胃風湯,治風冷客於腸胃,乳食不化,泄瀉腸鳴,腹滿而痛,或下如豆汁或瘀血,日夜無度。
白芍藥,白朮,肉桂,人參,當歸,川芎,茯苓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粟米水煎,空心熱服。
香連丸
黃連(十兩,用吳茱萸五兩水拌濕,入瓷器頓滾湯中半日,炒焦黑),木香(二兩)
上為末,丸如赤豆大。每服二三丸,白湯下。
地榆飲,治冷熱痢,腹痛下痢,赤白頻並。
地榆(三分),甘草,赤芍藥(炒),枳殼(各二分)
上水煎服。
黃連解毒湯,治時疾三日汗已解,若煩悶乾嘔,口燥呻吟,發熱不臥。
黃連(炒,三錢),黃柏(炒,半兩),梔子(炒,四兩),黃芩(炒,二錢)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未效再服,亦治熱痢。
湯氏異功散,止渴消暑生津。
澤瀉,豬苓(去皮,三錢),陳皮(二錢半),白朮,茯苓,人參(各五錢),辰砂(一錢)
上為末,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燈心竹葉湯化下。
升陽益胃湯
黃耆(二錢),半夏,人參,甘草(炙。各一錢),獨活,防風,白芍藥,羌活(各五錢),陳皮,茯苓柴胡,澤瀉(各三分),白朮,黃連(炒,一錢)
上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四分,食遠服。
五苓散(方見五淋)
愚按:前症若津液偏滲於大腸,大便瀉而小便少者,宜用此藥分利。若陰陽已分而小便短少者,此脾肺虛而不能生也,宜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五味。虛火上炎而小便赤少者,此肺氣受傷,而不能生水也,用六味地黃丸料加麥門冬、五味。不可概以小便不利,而用滲泄之劑也。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
異功散三(方見內釣)
補中益氣湯
保和丸(二方見虛羸)
香砂助胃膏(方見熱吐)
白朮散(方見積痛)
八味丸(方見腎臟,即六味丸加肉桂、五味子)
金匱加減腎氣丸(方見腹脹)
白話文:
[各種痢疾]
錢仲陽說:如果拉肚子排出的大便顏色是黃、紅、黑,這都是因為體內有熱。但如果大便是青色或白色,而且食物消化不良,這代表體內有寒。李東垣指出:白色的大便通常是由於濕熱影響到氣分,紅色的大便則是濕熱影響到了血分,如果大便呈現紅白相間,那就代表氣血雙傷。海藏認為,如果用四君子湯、川芎、當歸來治療虛弱型的痢疾,而用四君子湯、乾薑來治療虛寒型的痢疾。我曾經治療過一位手腳熱且喜愛喝冷飲的患者,這是實熱型的痢疾,我用香連丸來治療。另外一位手腳冷且喜愛喝熱飲的患者,這是虛寒型的痢疾,我用異功散配香連丸來治療。
如果患者感到身體沉重且四肢疼痛,這可能是濕熱傷害到了脾臟,這種情況下,我會使用升陽益胃湯。如果小便不順暢,這可能是陰陽失調,這時我會用五苓散。如果濕熱已經退去但痢疾仍然持續,這可能是脾氣下陷,我會使用補中益氣湯,其中升麻和柴胡的用量加倍。如果患者同時有拉肚子和嘔吐的症狀,或者腹部有疼痛感,這可能是脾胃虛寒,我會使用異功散,並加入炮薑和木香。如果病情轉變為瘧疾,這可能是肝臟抑制脾臟的結果,我會使用六君子湯、升麻、柴胡和鉤藤。
如果患者體內的積滯已經被清除,但痢疾仍然沒有停止,這可能是脾氣虛弱,我會使用四君子湯配合香連丸。如果患者的母親因為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飲食或受到六淫和七情的影響,導致孩子生病,我們應該找出病因,同時治療母親,並且參考治療冷熱型的痢疾以及積滯和腹痛的相關症狀。
以下是一些治療經驗:
一個小孩有赤白痢疾,裏急後重,腹部經常疼痛,我用香連丸治療,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後來他因為食物中毒再次出現痢疾,想要嘔吐且食慾不振,我使用五味異功散,加上木香、黃連和吳茱萸,經過幾次治療,病情得以改善。
另一個小孩患有痢疾,口乾舌燥且發燒,我用白朮散煎煮後讓他隨意飲用,同時以白朮散送香連丸,病情得到控制。
另一個小孩長期有痢疾,裏急後重,想排便卻排不出,手腳冰涼,這可能是胃氣虛寒且下陷,我用補中益氣湯,加入木香和補骨脂,升麻和柴胡的用量加倍,最終病情得到改善。
一個小孩長期有痢疾,口渴且發燒,喜歡喝水,我主要使用白朮散,輔以兩兩的人參和一兩炒黑的黃連,製成丸藥,每次服用幾粒,最終病情得到控制。
一個小孩有拉肚子且不喝奶,服用了一些攻擊性的藥物,導致病情轉變為痢疾,腹部疼痛且裏急後重,我使用補中益氣湯送香連丸,再使用香砂助胃膏和六君子湯,最終病情得到改善。
一個小孩因為吃太多奶和食物,經常嘔吐,我使用了多種消導藥物,但痢疾仍然持續,我先使用六君子湯和木香,病情逐漸好轉;之後使用七味白朮散,病情得以康復。
一個小孩因為吃太多奶和食物,嘔吐、拉肚子轉變為赤痢,裏急後重且腹部疼痛,我先使用香連丸,病情得到控制。之後他又因為吃太多奶和食物導致腹部疼痛,我先使用保和丸,疼痛消失,再使用五味異功散加上木香,病情得以改善。
一個小孩有痢疾且腹部疼痛,四肢冰冷,小便量少,我使用五味異功散加上肉豆蔻,病情立即得到改善。他再次出現嘔吐和吞嚥酸水的症狀,有人使用了巴豆藥物,導致連續五次的拉肚子,飲食量大幅度減少,手腳冰涼,我使用五味異功散加上木香和乾薑,飲食量逐漸增加,乾薑的用量加倍,經過四次治療,手腳溫暖且痢疾也得到控制。
一個小孩在痢疾後腹部脹大且嘔吐,大便不成形,小便不順暢,各種藥物都沒有效果,我先使用五味異功散加上木香和肉果,二便得到調節,再使用八味丸補充命門之火,腹部脹大逐漸消失;使用金匱加減腎氣丸,各種症狀迅速消失;最後使用四君子湯、升麻和柴胡,病情完全得到控制。
一個小孩有痢疾,喘息咳嗽不停,這可能是肺氣虛弱,我使用六君子湯加上木香,每次服用一些,用人參、陳米和薑湯調和後服用,然後讓患者休息,飲食逐漸增加,再服用兩次,喘息咳嗽迅速消失,之後使用四君子湯,病情得以康復。
石蓮散,治療小孩噤口痢,嘔吐且不願進食。
蓮肉(炒去心)
將其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和。
胃風湯,治療風寒侵入腸胃,食物消化不良,拉肚子且腸鳴,腹部飽脹且疼痛,或者排出像豆汁或瘀血的大便,日夜不停。
白芍藥,白朮,肉桂,人參,當歸,川芎,茯苓
將其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粟米水煎煮,空腹時熱飲。
香連丸
黃連(十兩,用五兩吳茱萸拌濕,放入瓷器中,用滾水燙半日,炒至焦黑),木香(二兩)
將其磨成粉末,製成像紅豆一樣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三丸,用白湯送下。
地榆飲,治療冷熱痢,腹部疼痛且有痢疾,赤白痢疾頻繁發生。
地榆(三分),甘草,赤芍藥(炒),枳殼(各二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黃連解毒湯,治療疾病三天後,汗出且已得到控制,但仍然煩躁、乾嘔、口乾、呻吟且發燒,無法入睡。
黃連(炒,三錢),黃柏(炒,半兩),梔子(炒,四兩),黃芩(炒,二錢)
每次服用二三錢,用水煎煮,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再次服用,也可治療熱痢。
湯氏異功散,止渴、消暑、生津。
澤瀉,豬苓(去皮,三錢),陳皮(二錢半),白朮,茯苓,人參(各五錢),辰砂(一錢)
將其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芡實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用燈心竹葉湯融化後服用。
升陽益胃湯
黃耆(二錢),半夏,人參,甘草(炙。各一錢),獨活,防風,白芍藥,羌活(各五錢),陳皮,茯苓柴胡,澤瀉(各三分),白朮,黃連(炒,一錢)
每次使用二鍾的水量,加入三片薑和兩枚棗,煎煮四分之一後,在飯後服用。
五苓散(方見五淋)
我認為:如果患者體內的津液偏向滲透到大腸,導致大便拉肚子且小便量少,應使用這種藥物來分離。如果陰陽已經分離且小便量少,這可能是脾肺虛弱且無法產生津液,應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麥門和五味。如果虛火上炎且小便呈紅色且量少,這可能是肺氣受傷且無法產生水,可使用六味地黃丸加上麥門冬和五味。不能僅僅因為小便不順暢就使用滲透性藥物。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
異功散三(方見內釣)
補中益氣湯
保和丸(二方見虛羸)
香砂助胃膏(方見熱吐)
白朮散(方積痛)
八味丸(方見腎臟,即六味丸加上肉桂和五味子)
金匱加減腎氣丸(方見腹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