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三 (20)
卷三 (20)
1. 五軟
用五味子散四服,大便頓止。後又傷食咽酸作瀉,大便重墜,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君子湯加木香、乾薑而痊。
一老年得子,四肢痿軟,而惡風寒,見日則喜。余令乳母日服加減八味丸三次,十全大補湯一劑,兼與其子,年餘肢體漸強,至二周而能行。
一小兒五歲,稟父腿軟,不便於行,早喪天真,年至十七,畢姻後,腿軟頭囟自覺開大,喜其自謹,寓居道舍,遂朝服補中益氣湯,夕用地黃丸料加五味子、鹿茸煎服,年餘而健。
一小兒項軟,服前二藥而愈。畢姻後患解顱,作渴發熱,以二藥作大劑,煎熟代茶恣飲,兩月餘而渴熱減,年餘而顱囟合,又年餘而肢體強,若非慎疾,雖藥不起。
星附膏,治項軟。
天南星,附子(各等分)
上為末,用生薑自然汁調敷項間,干則潤之。
六君子湯(方見天釣)
加減八味丸(即六味丸加肉桂、五味子,方見腎臟)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地黃丸(方見腎臟)
五味子散
白話文:
有個人因為吃了五味子散四次,腹瀉就停止了。後來又因為吃壞東西,導致胃酸逆流,腹瀉再次發生,而且有便意卻拉不出來,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服用六君子湯,並加入木香、乾薑,就痊癒了。
一位年長的男子得了個兒子,這個孩子四肢軟弱無力,而且怕風怕冷,但看到太陽就會感到高興。我讓奶媽每天服用三次加減八味丸,同時服用一劑十全大補湯,也讓孩子一起服用,一年多後,孩子的肢體漸漸強壯,到兩歲時就能走路了。
有一個五歲的小孩,天生雙腿軟弱無力,走路不方便,很早就失去了孩子的天真活潑。到了十七歲,結婚後,腿軟的情況更加嚴重,頭頂的囟門也感覺張開變大,幸好他自己很謹慎,搬到道觀居住,於是每天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服用以地黃丸為基礎,加入五味子、鹿茸煎煮的藥方,服用一年多後就恢復了健康。
有一個小孩脖子軟弱無力,服用前面提到的兩種藥就治好了。結婚後得了解顱的病(頭骨分離),出現口渴發熱的症狀,就將前面提到的兩種藥加大劑量,煎好當茶喝,喝了兩個多月口渴發熱的情況減輕了,又過了一年多囟門癒合,又過了一年多肢體就變得強壯了。如果不是小心保養身體,即使吃藥也沒用。
星附膏,用來治療脖子軟弱無力。
天南星,附子(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新鮮生薑的自然汁液調和,塗抹在脖子上,如果乾了就再塗一些。
六君子湯(藥方在天釣篇)
加減八味丸(就是六味丸加上肉桂、五味子,藥方在腎臟篇)
補中益氣湯(藥方在虛羸篇)
地黃丸(藥方在腎臟篇)
五味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