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四 (1)
卷四 (1)
1. 卷四
2. 風熱風症
中風之症,西北方有之。東南氣溫腠理疏泄,人患之者,皆類中風也。況小兒元氣未充,皮毛不固,易虛易實,外邪乘之則壯熱抽掣,氣粗涎湧,甚至昏憒口噤,即似中風,誤以續命等湯投之,多至不救。
大人且無真中,況小兒乎!凡有前症,當辯其因:若陽明經氣虛,風邪所乘,筋脈拘急者,為外因;足厥陰肝火熾盛,筋脈偏急者,為內因;脾肺虛弱,腠理不密,外邪乘入;或急驚風,過服金石之劑耗損肝血,或吐瀉後內亡津液,不能養肝,致口眼喎斜者,皆肝血不足,肝火生風之類,中風之類症也。
治驗藥方(散見各症)
白話文:
中風這種病症,在西北方地區比較常見。東南地區氣候溫熱,人的皮膚毛孔容易疏鬆,所以這裡的人如果患上類似中風的症狀,通常都和真正的中風不一樣。更何況是小孩子,他們體內的元氣還不充足,皮膚毛孔也不夠緊密,容易出現虛弱或實證的狀況,一旦受到外邪侵襲,就會發高燒、抽搐、呼吸粗重、口水直流,甚至昏迷、牙關緊閉,看起來很像中風,如果誤用續命湯這類的藥方來治療,常常會導致無法挽救的後果。
大人都很少有真正中風的情況,更何況是小孩子呢!凡是出現上述這些症狀,都應該辨別清楚病因:如果是陽明經的氣虛,被風邪侵入,導致筋脈拘攣僵硬的,這是外在因素造成的;如果是足厥陰肝經的火氣過於旺盛,導致筋脈偏向一側僵硬的,這是內在因素造成的;還有一些是因為脾肺虛弱,皮膚毛孔不夠緊密,外邪乘虛而入;或是因為急驚風,過度服用金石類藥物,耗損了肝血;又或者是因為嘔吐腹瀉後,體內津液虧損,無法滋養肝臟,導致口眼歪斜的,這些都屬於肝血不足,肝火旺盛而生風的病症,都只是類似中風的症狀。
(治療這些症狀的藥方,散見於各種病症的相關論述中)
3. 痙症
發痙之症,因傷風汗出,誤發汗,或濕症汗多所致。若項背強直,腰背反張,搖頭掣瘲,噤口不語,發熱腹痛,病在足太陽也。若面目赤色,無汗惡寒,牙關緊急,肢體反張,痰涎壅盛,昏憒煩渴,小便赤澀,先譫語而發者,名剛痙,當發汗。若大便滑泄,不語不渴,有汗而不惡寒,先手足厥冷而發者,名柔痙,並以小續命湯加減主之。剛痙去附子用麻黃;柔痙用附子去麻黃。
若壯熱譫語口乾,手足微寒,大便滑泄,此兼剛柔,無汗用葛根湯,有汗用桂枝加葛根湯。若痰塞氣盛,用南星、半夏、茯苓以消痰;枳實、陳皮、紫蘇以順氣。更審其熱,輕者用敗毒散;熱盛者用小柴胡湯;壯熱有汗、胸滿口噤、咬牙便閉為內熱,以大承氣湯下之,後用大柴胡湯解之,過三日則難治。此皆治六淫外傷元氣,形病俱實之法也。
若小兒多因驚駭停食,或乳母六淫七情,飲食起居失宜所致,更當審之,兼治其母。大要因驚目直呵欠,項強頓悶,屬肝經實熱,用抑肝散。咬牙呵欠,手尋衣領,屬肝經虛熱,用地黃丸。若肺金不能平木,用異功散。脾不能養肝,用六君子湯。水不能生木,用地黃丸。
治驗
一小兒感冒發熱,咳嗽咬牙。余以為脾肺氣虛。不信,乃用解散之藥,果項強口噤,汗出不止,手足並冷,遂用五味異功散加柴胡、木香治之,漸愈。但日晡微熱,睡而露睛,用補中益氣湯而痊。
一小兒因驚發熱,誤行表散,出汗面白,日晡發痙。先兄謂脾肺氣虛而肝膽邪盛,以六君子加柴胡、升麻治之,乃發於寅卯時,此肝邪自旺也。用加味逍遙散一劑,其熱頓退,又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愈。
一小兒患瘰癧,潰而發痙,頓悶咬牙寒熱,此屬肝經風熱,先用柴胡梔子散一劑,寒熱頓止;次用四物、參、耆、白朮、柴胡漸止;又用補中益氣湯加芍藥、茯苓而痊。
一小兒頭患瘡,潰而發痙,或寒熱作渴,或手足厥冷,其脈洪大浮緩,按之皆微細,此元氣虛而邪氣實也。用十全大補湯加柴胡、山梔,數劑諸症漸退而脈漸斂,又十餘劑而愈。
一小兒驚風,服抱龍丸、保生錠,吐涎甚多,又汗出發痙,仍欲祛痰。余曰:此肝脾血虛,而內生風耳。吐痰不止,脾肺氣虛,不能攝涎也。汗出發痙,脾肺氣虛而亡陽也。用六君子湯加炮薑、木香頓愈;又用四君子加歸、耆而安。
一小兒傷風發熱,服解散之藥,汗出不止,痓症悉具,其脈洪大鼓指,按之微細,此汗多亡陽,脾肺氣虛之症也。用異功散加芎、歸、黃耆,其汗頓止;又用補中益氣湯而痊。
一小兒停食腹痛,發熱嘔吐,服峻厲之劑,更吐瀉汗多,手足並冷,發痙不止,其脈浮洪,按之如絲。用六君子湯加升麻、炮姜,痙症頓已,惟寒熱往來,又用四君、升麻、柴胡而愈。
白話文:
痙攣病症的發生,通常是因為受風後出汗,錯誤地再讓病人出汗,或是濕氣重導致汗出過多所引起。如果出現頸部和背部僵硬,腰部和背部肌肉緊繃,頭部搖晃,抽搐,無法開口說話,發燒且腹部疼痛,這表示疾病影響了足太陽膀胱經。若臉色紅潤,無汗,畏寒,牙關緊閉,身體彎曲僵硬,痰多,意識模糊,口渴,小便赤熱且排尿困難,這種情況被稱為「剛痙」,應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若患者大便稀軟,不口渴,有汗但不畏寒,先是四肢冰冷然後發病,這被稱為「柔痙」,應使用小續命湯加減治療。對於剛痙,需去掉附子加入麻黃;柔痙則使用附子去掉麻黃。
如果患者高燒且神智不清,口乾,四肢微冷,大便稀軟,這是同時具有剛痙和柔痙的特徵,無汗時使用葛根湯,有汗時使用桂枝加葛根湯。若痰多氣喘,可使用南星、半夏、茯苓消除痰液;使用枳實、陳皮、紫蘇順暢氣息。進一步判斷患者是否發熱,輕微的使用敗毒散;嚴重的使用小柴胡湯;高燒有汗,胸悶,咬牙,大便不通,表示內有熱毒,應使用大承氣湯通便,之後使用大柴胡湯調理,超過三天後會變得難以治療。這些都是治療由外感六淫導致的元氣損傷,身體實證的方法。
若是兒童,通常因為受到驚嚇、飲食不當,或是母親受到六淫七情影響,飲食起居失調所引起,需要仔細診斷,同時治療母親。主要因為驚嚇導致眼神呆滯,打哈欠,頸部僵硬,昏沉,這屬於肝經實熱,使用抑肝散。咬牙,打哈欠,手摸衣領,屬於肝經虛熱,使用地黃丸。如果肺部無法抑制肝部,使用異功散。脾部無法滋養肝部,使用六君子湯。水分無法滋養肝部,使用地黃丸。
治療經驗
有一兒童因感冒發燒,咳嗽且咬牙。我認為是脾肺氣虛。但家長不相信,使用了發汗的藥物,結果出現頸部僵硬,口齒緊閉,汗流不止,四肢冰冷,於是使用五味異功散加柴胡、木香治療,逐漸康復。但每天下午會有微熱,睡眠時眼睛半開,使用補中益氣湯後痊癒。
有一兒童因受到驚嚇而發燒,錯誤地使用了發汗的藥物,出汗後臉色蒼白,每天下午發病。我認為是脾肺氣虛且肝膽邪氣旺盛,使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升麻治療,病情在寅時和卯時加重,這表示肝部邪氣旺盛。使用加味逍遙散一次,熱度立刻下降,再使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康復。
有一兒童患有淋巴結核,潰瘍後發病,突然昏迷,咬牙,寒熱交加。這屬於肝經風熱,先使用柴胡梔子散一次,寒熱立刻停止;再使用四物湯、人參、黃耆、白朮、柴胡,病情逐漸緩解;最後使用補中益氣湯加芍葯、茯苓康復。
有一兒童頭部長瘡,潰瘍後發病,或寒熱交加,或口渴,或四肢冰冷,脈搏洪大且浮緩,按壓後變得微弱,這表示元氣虛弱且邪氣旺盛。使用十全大補湯加柴胡、山梔,服用幾次後症狀逐漸減輕,再服用十多次後康復。
有一兒童因母親大怒而發燒,脅痛,也有前面提到的症狀,同時出汗且嘔吐,先使用小柴胡湯一次,母親和兒童都服用,病情立刻好轉。但每天下午仍有發熱,使用異功散加升麻、柴胡治療,母親和兒童都康復。
有一兒童因母親發燒和嘔吐,也患有前面提到的症狀。分別治療母親和兒童,兒童病情康復。
桂枝加乾葛湯,用於治療頭痛、頸部和背部僵硬,出汗且畏風。
小柴胡湯,用於治療身體發熱,畏寒風痙,頸部和背部僵硬且緊繃,胸部和脅部滿痛,嘔吐,煩躁,口渴,寒熱交替;或全身和麪部黃疸,小便不順,大便祕結;或驚嚇後無法恢復,持續發熱,以及康復後勞累再度發燒,類似瘧疾的發作,有固定時間。
加味小柴胡湯(即小柴胡湯加山梔、牡丹皮)
保生錠子,用於治療慢性驚嚇,仍有陽性症狀。
大柴胡湯,用於治療表裡熱,大便祕結,胸部和脅部疼痛。
小續命湯(方見五硬)
抑肝散(方見肝臟)
地黃丸(方見腎臟)
敗毒散(方見發熱)
六君子湯
五味異功散(二方見內釣)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加味逍遙散(方見內釣)
柴胡梔子散(方見發熱)
四物湯(方見急驚)
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加黃耆、肉桂(即四君子湯、四物湯合併使用)
抱龍丸(方見傷寒)
四君子湯(方見內釣)
大承氣湯,用於治療剛痙,胸部滿脹,內部實證,口齒緊閉,咬牙,高熱,口渴,大便祕結。
葛根湯,用於治療太陽病,頸部和背部僵硬,畏風無汗,及畏寒的剛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