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四 (2)
卷四 (2)
1. 痙症
少參王陽湖孫女年八歲,發痙,服降火消導之劑,其脈浮洪,寒熱如瘧。余用四君子加升麻、柴胡、炮薑、鉤藤鉤,及補中益氣湯,間服漸愈。但脅下作痛,去炮姜加木香、肉桂而痊。
一小兒因乳母大怒,發熱脅痛,亦患前症,兼汗出作嘔,先用小柴胡湯一劑,子母俱服頓愈。但日晡潮熱,以異功散加升麻、柴胡治之,並愈。
一小兒因乳母發熱吐瀉,一小兒因乳母食厥昏憒,同患前症。各治其母,而子悉愈。
桂枝加乾葛湯,治頭痛、項背強𠘧𠘧,汗出惡風者。
桂枝,芍藥,甘草,葛根(四錢)
上每服二錢,薑棗水煎。
小柴胡湯,治身熱惡寒風痙,項強直急,胸脅滿痛,嘔噦煩渴,寒熱往來;或身面皆黃,小便不利,大便秘澀;或驚過不解,潮熱不除,及瘥後勞復,發熱疼痛如瘧,發作有時。(方見肝臟)
加味小柴胡湯(即小柴胡湯加山梔、牡丹皮)
保生錠子,治慢驚,尚有陽症。
全蠍,白附子(炮),殭蠶,牛膽南星,蟬蛻,琥珀,辰砂(各一錢),麝香(五分),防風(一錢)
上為末,糊搜和捏成錠子,金銀箔為衣,用薄荷湯磨服。
大柴胡湯,治表裡熱,大便秘澀,胸滿脅痛。
柴胡,枳實(各二兩二錢),半夏(一兩五錢),赤芍藥(一兩八錢),黃芩(二兩),大黃(三兩七錢五分)
上生薑、紅棗煎,不拘時服。
小續命湯(方見五硬)
抑肝散(方見肝臟)
地黃丸(方見腎臟)
敗毒散(方見發熱)
六君子湯
五味異功散(二方見內釣)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加味逍遙散(方見內釣)
柴胡梔子散(方見發熱)
四物湯(方見急驚)
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加黃耆、肉桂,(即四君、四物二湯合用)
抱龍丸(方見傷寒)
四君子湯(方見內釣)
大承氣湯,治剛痙,胸滿內實,口噤咬牙,大熱發渴,大便秘澀。
大黃,芒硝(各五錢),厚朴(一兩),枳實
葛根湯,治太陽病,項強𠘧𠘧,惡風無汗,及惡寒剛痙。
葛根(四兩),麻黃(三錢),桂(一兩)
上每服二錢,水煎。
白話文:
王陽湖的孫女,八歲時得了痙攣,吃了降火消食的藥,但脈象卻是浮大有力,發冷發熱像瘧疾一樣。我用四君子湯加上升麻、柴胡、炮薑、鉤藤等藥,又搭配補中益氣湯,輪流服用後逐漸好轉。但她脅肋下感到疼痛,去掉炮薑,改用木香、肉桂後就痊癒了。
有一個小孩,因為乳母大怒而發燒、脅肋痛,也得了同樣的病,還兼有出汗、嘔吐。先用小柴胡湯一劑,給小孩和乳母一起服用,就立刻好了。但之後每天下午會出現潮熱,用異功散加上升麻、柴胡來治療,也痊癒了。
還有一個小孩,因為乳母發燒、嘔吐、腹瀉,另一個小孩則因為乳母吃東西導致昏迷,都得了同樣的病。分別治療他們的乳母,小孩們的病也就都好了。
桂枝加葛根湯,可以治療頭痛、脖子和背部僵硬、出汗怕風的症狀。
藥方組成:桂枝、芍藥、甘草、葛根(各四錢)。 服用方法:每服二錢,用水加薑、棗煎煮。
小柴胡湯,可以治療發燒怕冷、風痙、脖子僵硬、胸脅脹滿疼痛、嘔吐、煩躁口渴、忽冷忽熱;或者全身、臉色發黃、小便不順暢、大便乾澀;或者受到驚嚇後沒有恢復、潮熱不退、以及病癒後勞累復發、發燒疼痛像瘧疾一樣,發作時間固定。(藥方在肝臟篇有詳細記載)
加味小柴胡湯(就是小柴胡湯加上山梔子、牡丹皮)
保生錠子,可以治療慢驚風,但仍屬於陽性症狀。
藥方組成:全蠍、炮製過的白附子、殭蠶、牛膽南星、蟬蛻、琥珀、辰砂(各一錢),麝香(五分),防風(一錢)。 製作方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藥錠,用金銀箔包裹,用薄荷湯送服。
大柴胡湯,可以治療體內有熱,大便乾澀、胸悶脅痛的症狀。
藥方組成:柴胡、枳實(各二兩二錢),半夏(一兩五錢),赤芍藥(一兩八錢),黃芩(二兩),大黃(三兩七錢五分)。 服用方法:加生薑、紅棗煎煮,不限時間服用。
小續命湯(藥方在五硬篇有詳細記載)
抑肝散(藥方在肝臟篇有詳細記載)
地黃丸(藥方在腎臟篇有詳細記載)
敗毒散(藥方在發熱篇有詳細記載)
六君子湯
五味異功散(這兩個藥方在內科篇有詳細記載)
補中益氣湯(藥方在虛弱篇有詳細記載)
加味逍遙散(藥方在內科篇有詳細記載)
柴胡梔子散(藥方在發熱篇有詳細記載)
四物湯(藥方在急驚風篇有詳細記載)
十全大補湯,就是八珍湯加上黃耆、肉桂(即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合用)。
抱龍丸(藥方在傷寒篇有詳細記載)
四君子湯(藥方在內科篇有詳細記載)
大承氣湯,可以治療剛痙,症狀是胸悶腹脹、口噤咬牙、高熱口渴、大便乾澀。
藥方組成:大黃、芒硝(各五錢),厚朴(一兩),枳實。
葛根湯,可以治療太陽病,症狀是脖子僵硬、怕風但沒有汗、以及怕冷的剛痙。
藥方組成:葛根(四兩),麻黃(三錢),桂枝(一兩)。 服用方法:每服二錢,用水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