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熱結」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熱結是中醫學病證名,是指由於內外熱邪侵襲人體,或因情志不遂,肝鬱化火,或飲食不節,脾胃積熱,或久病陰虛,虛火內生,導致人體內熱盛,津液受損,出現發熱、口渴、煩躁、尿黃、大便乾結等症狀的病證。

熱結的病因病機

熱結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外感熱邪:外感熱邪是導致熱結的主要原因之一。外感熱邪最常見的是感受暑熱之邪,其次是感受溫熱之邪。暑熱之邪和溫熱之邪均可使人體內熱盛,津液受損,出現發熱、口渴、煩躁、尿黃、大便乾結等症狀。

  2. 內生熱邪:內生熱邪是導致熱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內生熱邪最常見的是由於情志不遂,肝鬱化火所致。肝主疏泄,主藏血,若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氣滯血瘀,化生熱邪,可導致肝火上炎,出現頭痛、目赤、耳鳴、口苦、咽干、煩躁、尿黃、大便乾結等症狀。

  3. 飲食不節:飲食不節是導致熱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生冷瓜果,可導致脾胃積熱,濕熱內生,出現發熱、口渴、煩躁、尿黃、大便乾結等症狀。

  4. 久病陰虛:久病陰虛是導致熱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久病陰虛,虛火內生,可導致人體內熱盛,津液受損,出現發熱、口渴、煩躁、尿黃、大便乾結等症狀。

熱結的臨床表現

熱結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發熱:熱結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熱。熱結發熱多為高熱,可達40℃以上,常伴有口渴、煩躁、尿黃、大便乾結等症狀。

  2. 口渴:熱結患者常有口渴,飲水不止,但飲水後往往不能解渴。

  3. 煩躁:熱結患者常有煩躁不安,坐卧不寧,心煩意亂,甚至出現失眠多夢等症狀。

  4. 尿黃:熱結患者常有尿黃,尿色深黃或黃褐色,可伴有小便短赤、餘瀝不盡等症狀。

  5. 大便乾結:熱結患者常有大便乾結,大便乾燥難解,甚至出現便秘。

熱結的治療

熱結的治療應以清熱解毒、涼血止渴為主。常用中藥有黃連、黃芩、梔子、大黃、知母、生地黃、玄參、麥冬等。

熱結的預防

  1.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瓜果,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勞逸結合。

  3.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4. 適當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5.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小青龍湯

  • 1.《皇漢醫學》:「《方輿輗》本方條曰:「雖用小青龍湯以解表,然喘猶甚者,水熱結也。此時以麻杏甘石為必效之主方也。」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馬印麟有言曰:「經水適斷時,瘟邪內搏,血結不散,邪無出路,晝則輕,夜則熱重,譫語發渴,此熱結瘀血也。用小柴胡湯,去半夏,加花粉、桃仁、紅花、牡丹皮、生犀角等味,以破血逐邪。如腹滿而痛,不大便者,前方中酌加熟大黃而微利之。」
  • 2.《赤水玄珠》:「中濕身目黃者,加茵陳。水結胸證加木通、燈芯。如小水不利而見頭汗出者,乃陽脫也,此死證。自得病起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采不與人相當,此湯治之。此因熱結膀胱太陽經之裡症也,一名太陽本病。
  • 3.《傷寒論類方》:「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此即下文所謂如瘧也。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血因熱結,而成瘀矣。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即以治瘧之法治之。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傷寒論》)**
  • 2.《古今名醫方論》:「治熱結在內,往來寒熱者。
  • 3.《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發熱,汗出不解,陽邪入里,熱結在裡。(里非三陰之裡,乃胃腑也,此為少陽陽明。三陰亦有轉人陽明者,如太陰有桂枝加大黃湯,少陰有三大承氣,厥陰一小承氣,皆兼陽明證也。)心下痞硬,嘔而下利。(張兼善曰:裡虛者,雖便難而勿攻。裡熱者,雖吐利而可下。
  • 4.《驗方新編》:「大柴胡湯:治傷寒發熱,汗出不解,陽邪熱結在裡,嘔利寒熱,煩渴譫妄,腹滿便秘,表症未除,里症又急,脈洪或沉實弦數之症。大黃、黃芩、半夏、白芍、柴胡、枳實,引加薑、棗。
  • 5.《傷寒六書》:「病至十餘日,熱結在裡,往來寒熱,大柴胡湯。心煩發嘔,胸膈滿,不欲食,寒熱往來,小柴胡湯。
▼ 展開更多

白虎湯

  • 1.《祖劑》:「即黃連解毒湯合白虎湯加玄參一方,加石膏、麻黃、豆豉、無知母、玄參,治暑毒深入,熱結在裡,譫語、煩渴、不欲近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者。
  • 2.《奇效良方》:「治傷寒脈浮滑者,表裡有熱,若汗下吐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大渴,舌上乾燥欲飲水者。
  • 3.《千金翼方》:「傷寒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白虎湯主之。(方見雜療中。)
  • 4.《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傷寒大汗出後,表證已解,心胸大煩,渴欲飲水,及吐或下後七、八日,邪毒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宜服之。又治夏月中暑毒,汗出惡寒,身熱而渴。
  • 5.《皇漢醫學》:「山田氏曰:「自『陽明』至『身重』二十七字,乃熱結在裡,為無燥屎之證,與前三陽合病條(求真按:『此條揭於陽明病篇白虎湯條』)同,宜與白虎湯以挫其熱。若認其脈浮以為表未解而發其汗,則津液越出,大便為硬,使人反煩躁心亂而譫語,此承氣證也。云反者,謂徒發其汗,不惟無益,而反使增劇也。
▼ 展開更多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傷寒論》)**
  • 2.《皇漢醫學》:「仲景曰:「熱結膀胱,又稱少腹急結。然由余多年之經驗,此急結存於膀胱部位者較少,而常位於下行結腸部,即以此部分沿其橫徑,向腹底以指頭擦過的強按壓,而觸知堅結物,病者訴急痛者,當以之為少腹有急結。
  • 3.《傷寒論讀》:「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 4.《醫學衷中參西錄》:「《傷寒論》原文: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 5.《遯園醫案》:「《內經》云「血在上善忘,血在下如狂」,此症即《傷寒論》熱結膀胱,其人如狂也,當用桃核承氣湯。即疏方授之,一劑知,二劑已。嗣以逍遙散加丹、梔、生地調理而安。

茵陳五苓散

  • 1.《醫方集宜》:「陽明病熱結於內,小便不利,渴而發黃者,宜用 茵陳湯 茵陳五苓散 梔子散;陽明病血蓄於內,發黃如狂,小便多,大便黑,宜用 桃仁承氣湯。
  • 2.《醫方集宜》:「治陽明病熱結小便不利,渴而發黃

梔子豉湯

  • 1.《皇漢醫學》:「山田氏曰:「自『陽明』至『身重』二十七字,乃熱結在裡,為無燥屎之證,與前三陽合病條(求真按:『此條揭於陽明病篇白虎湯條』)同,宜與白虎湯以挫其熱。若認其脈浮以為表未解而發其汗,則津液越出,大便為硬,使人反煩躁心亂而譫語,此承氣證也。云反者,謂徒發其汗,不惟無益,而反使增劇也。

麻子仁丸

  • 1.《經方實驗錄》:「以上自大陷胸湯至麻子仁丸凡七證,雖有緩急之分,皆不離下法。或以結胸為主,或以瘀血為主,或以蓄血為主,或以熱利為主,或以腸燥為主,其病所或偏於上,或偏於中,或偏於下。夫下則通,通則不痛,此治陽明熱結之總訣也。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四逆湯,為救厥之主方也。然傷寒之熱結在裡者,中風卒倒,痰涎沸湧者,霍亂未吐下,內猶有毒者。老人食鬱及諸卒病閉塞不開者,縱令全身厥冷,冷汗脈微,能審其證,以白虎、瀉心、承氣、紫圓、走馬之類,解其結,通其閉,則厥冷不治而自復。若誤認為脫證,遂用四逆、真武,則猶下井投石也。

大承氣湯

  • 1.《祖劑》:「即大承氣湯去芒硝減厚朴(六兩)枳實(二枚)大熱結實者與大承氣湯,小熱微結者與小承氣湯,以熱不大甚故去芒硝,又以結不至堅故減厚朴枳實也。一名順氣湯,一名三物厚朴湯。成無己曰承順也。傷寒入胃,胃氣鬱滯,糟粕秘結壅而為實,是正氣不得舒順也。湯以盪滌實邪,使正氣得以舒順,是以承氣名之。
  • 2.《醫方集解》:「昂按:陽明必已入腑,方敢議下,非云界內便屬可下,嘉言之言,尚有未當,古人有治惡寒戰慄,用大承氣下燥屎而愈者,此陽邪入里;熱結於裡,表虛無陽,故惡寒戰慄,此陽盛格陰,乃熱病,非寒證,誤投熱藥則死矣。朱丹溪曰:初下痢腹痛,不可用參朮;然氣虛、胃虛者,可用。
  • 3.《傷寒標本心法類萃》:「或熱結極深而諸藥數下,畢竟不能利,不救成死者,大承氣湯加甘遂一錢匕下之。病在裡,脈沉細者,無問風寒暑濕,或表裡證俱不見;或內外諸邪所傷,有汗、無汗、心腹痛滿、譫妄煩躁、蓄熱內盛、但是脈沉者,宜三一承氣湯(十三)合解毒湯(二十一)下之。解毒、調胃承氣湯,能瀉大熱。
  • 4.《皇漢醫學》:「日久失下,血液枯竭,多有此證。又熱結旁流,日久不治,在下則津液消亡,在上則邪火毒熾,亦有此證。急下之,裂自滿矣。
  • 5.《經方實驗錄》:「《溫疫論》又云:「溫疫得下證,日久失下,日逐下利純臭水,晝夜十數行,乃致口燥唇乾,舌裂如斷。醫者按仲景協熱下利治法,與葛根黃連黃芩湯,服之轉劇。余診視,乃熱結旁流,急與大承氣湯一服,去宿糞甚多,色如敗醬,狀如黏膠,臭惡異常。是晚利止,次日服清燥湯一劑,脈尚沉,再下之,脈始浮。
▼ 展開更多

小承氣湯

  • 1.《祖劑》:「即大承氣湯去芒硝減厚朴(六兩)枳實(二枚)大熱結實者與大承氣湯,小熱微結者與小承氣湯,以熱不大甚故去芒硝,又以結不至堅故減厚朴枳實也。一名順氣湯,一名三物厚朴湯。成無己曰承順也。傷寒入胃,胃氣鬱滯,糟粕秘結壅而為實,是正氣不得舒順也。湯以盪滌實邪,使正氣得以舒順,是以承氣名之。
  • 2.《醫學原理》:「_理中湯_,治寒腹痛。大小承氣湯治熱結大便秘,腹痛。
  • 3.《醫學原理》:「如腸中實熱結成燥糞,宜大小承氣湯加減。
  • 4.《張卿子傷寒論》:「大熱結實者。與大承氣湯。小熱微結者。與小承氣湯。以熱不大甚。故於大承氣湯去芒硝。又以結不至堅。故亦減厚朴枳實也。
  • 5.《感症寶筏》:「熱者,下利譫語,有燥屎也(陽明熱結旁流,宜下),宜小承氣湯;熱利下重,欲飲水者(厥陰熱邪下陷,協熱下利,宜清),白頭翁湯。
▼ 展開更多

甘草瀉心湯

  • 1.《皇漢醫學》:「**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熱結,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傷寒論》)**
  • 2.《退思集類方歌注》:「(按:半夏瀉心湯治寒熱交結之痞,故苦辛平等;生薑瀉心湯治水與熱結之痞,故重用生薑以散水氣;甘草瀉心湯治胃虛氣結之痞,故加重甘草,以補中氣,而痞自除。俗以甘草滿中,為痞嘔禁用之藥,蓋不知虛實之義者也。)痞硬雖同虛實異,(同一心下痞硬,生薑瀉心證屬實,甘草瀉心證屬虛。
  • 3.《退思集類方歌註》:「(按:半夏瀉心湯治寒熱交結之痞,故苦辛平等;生薑瀉心湯治水與熱結之痞,故重用生薑以散水氣;甘草瀉心湯治胃虛氣結之痞,故加重甘草,以補中氣,而痞自除。俗以甘草滿中,為痞嘔禁用之藥,蓋不知虛實之義者也。)痞硬雖同虛實異,(同一心下痞硬,生薑瀉心證屬實,甘草瀉心證屬虛。

五苓散

  • 1.《金匱方歌括》:「尤在涇云。熱渴飲水。水入不能已其熱。熱亦不能消其水。水與熱結。熱浮水外。故小便不利。微熱消渴。此利其與熱俱結之水。去其水外浮溢之熱。熱除水去。渴當自止。又熱已消而水不行。則逆而成嘔。乃消渴之變證。故水逆亦主之。
  • 2.《証治準繩‧幼科》:「青色主脾土虛寒,肝木所勝,用五味異功散加木香、炮姜溫中平肝。黑為死候。頦間,色赤主腎與膀胱氣滯熱結,而小便不通,用五苓散以分利。鼻準微黃,兼右腮微赤,乃脾肺燥熱不能化生腎水,用黃芩清肺飲。膀胱陰虛陽無所生,用滋腎丸。若頦間微赤,乃膀胱陽虛陰無所化,用六味地黃丸。
  • 3.《保嬰撮要》:「頦間色赤主腎與膀胱氣滯熱結,而小便不通,用五苓散以分利。鼻準微黃兼右腮微赤,乃脾肺燥熱不能生化腎水,用黃芩清肺飲。膀胱陰虛,陽無所主,用滋腎丸。若頦間微赤,乃膀胱陽虛,陰無所化,用六味地黃丸。若小腹脹滿,或陰囊腫脹,屬陰虛濕熱壅滯,用六味丸加車前、牛膝。
  • 4.《成方便讀》:「五苓散,豬苓,茯苓,白朮(炒,各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桂(半兩,用肉用枝隨證去取),共為末,每服三錢,服後多飲熱水,汗出愈。治傷寒太陽證,表不解,邪入於腑,熱結膀胱,小便不通,以及諸濕腫滿,盛於下焦,或趨於下則為泄瀉,或逆於上則為嘔、咳等證。
  • 5.《傷寒大白》:「太陽熱結下焦,用五苓散。若陽明熱結,家秘用此方。
▼ 展開更多

四逆散

  • 1.《醫方論》:「四逆散乃表裡並治之劑。熱結於內,陽氣不能外達,故里熱而外寒,又不可攻下以礙厥。故但用枳實以散鬱熱,仍用柴胡以達陽邪,陽邪外泄,則手足自溫矣。

生薑瀉心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按:半夏瀉心湯治寒熱交結之痞,故苦辛平等;生薑瀉心湯治水與熱結之痞,故重用生薑以散水氣;甘草瀉心湯治胃虛氣結之痞,故加重甘草,以補中氣,而痞自除。俗以甘草滿中,為痞嘔禁用之藥,蓋不知虛實之義者也。)痞硬雖同虛實異,(同一心下痞硬,生薑瀉心證屬實,甘草瀉心證屬虛。
  • 2.《退思集類方歌註》:「(按:半夏瀉心湯治寒熱交結之痞,故苦辛平等;生薑瀉心湯治水與熱結之痞,故重用生薑以散水氣;甘草瀉心湯治胃虛氣結之痞,故加重甘草,以補中氣,而痞自除。俗以甘草滿中,為痞嘔禁用之藥,蓋不知虛實之義者也。)痞硬雖同虛實異,(同一心下痞硬,生薑瀉心證屬實,甘草瀉心證屬虛。

豬苓湯

  • 1.《成方切用》:「(仲景)治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通。(成氏曰:脈浮發熱,熱在表也。渴欲飲水,熱在裡也。小便不利,熱結下焦,津液不通也。準繩曰:此浮字,誤也,是脈字下脫一不字也。活人云:脈浮者五苓散,脈沉者豬苓湯。按太陽篇五苓散,陽明篇豬苓湯。桂術辛甘為陽,主外。
  • 2.《傷寒大白》:「太陽熱結,小便不利,仲景用五苓散,家秘用羌獨木通湯。陽明熱結,小便不利,仲景用豬苓湯、木通湯、六一散。另有風濕相搏,身腫身痛,小便不利,用通苓散、羌活勝濕湯。有腸胃熱結,大便閉澀,小便不利,用八正散。有心熱遺於小腸而不利者,導赤各半湯。有上焦肺熱而不利者,清肺飲。
  • 3.《傷寒大白》:「若熱邪入於陽明之經,汗出而渴,脈洪而數,白虎湯清之。若熱結在下,小便不利而渴,豬苓湯。切不可同太陽小便不利,誤用五苓散,以礙陽明裡熱。若熱邪傳入陽明之腑,舌燥口渴,大便不通,手足多汗,有下症者,承氣湯。少陽裡熱,口苦咽乾,脈弦數而渴,小柴胡湯。

調胃承氣湯

  • 1.《祖劑》:「即調胃承氣湯加桃仁、桂、木通、大腹皮,治陽毒傷寒未解,熱結在內,恍惚如狂者。
  • 2.《醫原》:「若舌苔黃如沉香色,或黃黑而燥,脈沉實而小,甚者沉微似伏,四肢發厥,或渴喜熱飲,此皆裡氣不通之象,酌用三承氣湯急下之。中脘痞滿按痛,邪在胃腑,宜小承氣湯。當臍及小腹按痛,邪在小腸,胃脘下口及臍兩旁按痛,邪在大腸,熱結旁流,按之硬痛,必有燥矢,均宜調胃承氣湯鹹苦下之。
  • 3.《中西溫熱串解》:「陽明溫病,純利稀水無糞者,謂之熱結旁流,調胃承氣湯主之。此方取芒硝入陰以解結熱,反以甘草緩芒硝急趨之性,使之留中解結,不然,結不下而水獨行,徒使藥性傷人也。如下利譫語,脈不實者,用牛黃丸、紫雪丹主之。以上諸方俱見《溫病條辨》。
  • 4.《醫學研悅》:「暑氣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內外俱熱,煩躁自汗,大渴喜冷,宜香薷飲加黃連一錢,繼進白虎湯,若服藥不愈者,毒深入,熱結在裡,譫語煩渴,不欲近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當用調胃承氣湯,或三黃石膏湯。
  • 5.《濟陽綱目》:「_調胃承氣湯_,治胃中熱盛及大腸熱結。
▼ 展開更多

小陷胸湯

  • 1.《古今名醫方論》:「程扶生曰:此熱結未深者在心下,不若大結胸之高在心上;按之痛,比手不可近為輕;脈之浮滑,又緩於沉緊。但痰飲素盛,挾熱邪而內結,所以脈見浮滑也。以半夏之辛散之,黃連之苦瀉之,栝蔞之苦潤滌之,所以除熱散結於胸中也。先煮栝蔞,分溫三服,皆以緩治上之法。
  • 2.《醫鏡》:「小結胸症,胸膈迷悶,乃邪熱結於上焦而生痰也,宜小陷胸湯。
  • 3.《醫醫偶錄》:「結胸者,傷寒下早,邪熱結聚也,大小陷胸湯主之。
  • 4.《刪補頤生微論》:「_小陷胸湯_,下早,熱結胸中,按之則痛,小結胸也。

茵陳蒿湯

  • 1.《溫熱逢源》:「尤在涇曰:此熱結在裡之證也。黃如橘子色者,色黃而明,為熱黃也,若陰黃,則色黃而晦矣。熱結在裡,則小便不利而腹滿,故宜茵陳蒿湯,以下熱通瘀為主也。
  • 2.《溫熱經緯》:「尤在涇曰:此則熱結在裡之證也。身黃如橘子色者,色黃而明,為熱黃也;若陰黃則色黃而晦矣。熱結在裡,為小便不利、腹滿,故宜茵陳蒿湯下熱通瘀為主也。

四物湯

  • 1.《大方脈》:「有因心熱遺於小腸,熱結尿竅,致血與尿同出,莖中痛甚,先服小薊飲子清之,後用四物湯調琥珀、滑石末,常服自愈(俱見理血門)。

三物備急丸

  • 1.《成方便讀》:「三物備急丸,巴豆霜,大黃,乾薑,等分,蜜丸小豆大,每服二、三丸。治食停腸胃,冷熱不調,腹脹氣急,滿痛欲死,及中惡、客忤、卒暴諸病。汪訒庵曰:大黃苦寒,以下熱結;巴霜辛熱,以下寒結;加乾薑之辛,以宣散之。然皆峻厲之物,非急證不可浪投。
  • 2.《醫方集解》:「此手足陽明藥也。大黃苦寒以下熱結,巴霜辛熱以下寒結,加乾薑辛散以宣通之(乾薑辛溫,開五臟六腑,通四肢關節)。三藥峻厲,非急莫施,故曰備急。
  • 3.《成方切用》:「大黃苦寒,以下熱結。巴豆辛熱,以下寒結。加乾薑辛散,以宣通之。乾薑辛溫,開五臟六腑,通四肢關節。三藥峻厲,非急莫施,故曰備急。

三黃湯

  • 1.《證治摘要》:「三黃湯(千金),治下焦熱結。不得大便。大黃(三兩),芩(二兩),梔(二十枚),甘(一兩),若大閉加芒硝二兩。
  • 2.《備急千金要方》:「治下焦熱結不得大便方。
  • 3.《古今醫統大全》:「_三黃湯_,治積熱結滯,大便秘澀,心膈煩躁。
  • 4.《馮氏錦囊秘錄》:「治積熱結滯臟腑,大便秘結,心膈煩燥。
  • 5.《外臺秘要》:「又三黃湯,療下焦熱結,不得大便方。
▼ 展開更多

附子湯

  • 1.《齊氏醫案》:「按:此證為熱結旁流,法宜附子湯合小承氣湯,單小承氣非法也。然下利譫語者,亦有陰陽虛實之分辨,但見嗜臥目瞑,身重惡寒,而無煩渴惡熱等證兼見,乃屬虛寒純陰之證,不可妄用大黃。必有陽明熱濕徵驗,方是熱結旁流,但只譫語,不足為據也。

瓜蒂散

  • 1.《醫學原理》:「如手足厥冷,脈乍熱結,此邪氣結胸中,心中煩滿,飢不能食,宜瓜蒂散吐之。
  • 2.《張卿子傷寒論》:「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小薊飲子

  • 1.《沈氏女科輯要箋疏》:「小薊飲子 治男婦下焦熱結尿血淋漓溺痛者為血淋不痛者為溺血 論見妊娠經來類
  • 2.《秘珍濟陰》:「小薊飲子藕蒲黃,赤芍通滑生地襄,歸草黑梔淡竹葉,血淋熱結服之涼。
  • 3.《大方脈》:「有因心熱遺於小腸,熱結尿竅,致血與尿同出,莖中痛甚,先服小薊飲子清之,後用四物湯調琥珀、滑石末,常服自愈(俱見理血門)。
  • 4.《成方便讀》:「_小薊飲子滑蒲黃,藕節山梔生地當,竹葉木通甘草等,血淋熱結下焦殃。_
  • 5.《湯頭歌訣》:「(節)蒲黃(炒黑),木通滑石生地襄。歸草(當歸、甘草)黑梔(子)淡竹葉,(等分煎服。)血淋熱結服之良。(小薊、藕節散瘀血,生地涼血,蒲黃止血,木通瀉心火達小腸,梔子散鬱火出膀胱,竹葉清肺涼心,滑石瀉熱利竅,當歸引血歸經,甘草和中調氣。)

三物白散

  • 1.《退思集類方歌註》:「備急丸醫猝暴疾,中惡欲死腹脹急。大黃乾薑巴豆霜,斬關奪門而直入。(大黃苦寒下熱結,巴豆辛熱下寒結,二藥性味相畏,同用瀉人反緩。更妙在乾薑之辛散,引領巴、黃,內通神明,外辟惡忤,助其斬關奪門之勢,而成撥亂反正之功。)神昏口噤齒不開,折齒灌之猶可及。
  • 2.《退思集類方歌注》:「備急丸醫猝暴疾,中惡欲死腹脹急。大黃乾薑巴豆霜,斬關奪門而直入。(大黃苦寒下熱結,巴豆辛熱下寒結,二藥性味相畏,同用瀉人反緩。更妙在乾薑之辛散,引領巴、黃,內通神明,外辟惡忤,助其斬關奪門之勢,而成撥亂反正之功。)神昏口噤齒不開,折齒灌之猶可及。

抵當湯

  • 1.《傷寒之研究》:「大陷胸湯之於大結胸。小陷胸湯之於小結胸。瓜蒂散之結於胸中。十棗湯之引脅下痛。桃核承氣抵當湯之熱結膀胱。四逆湯之冷結膀胱。則皆專於裡之劑也。又有表裡遞用者。如桂枝湯之又於其氣上衝。茯苓甘草湯之又於厥而心下悸是也。夫脈證之有淺深緩急也。方劑之不無坦夷勁駿。
  • 2.《醫宗必讀》:「一身盡痛,發熱發黃,頭汗出,背強,小便不利,濕也,茵陳五苓散。一身盡痛,發熱面黃,熱結痰血也,抵當湯。
  • 3.《傷寒說意》:「太陽表寒不解,經熱內傳,結於膀胱。膀胱者,太陽之腑,經腑合邪,熱結血分,則其人如狂,以心主血而藏神,血熱則神亂也。其結血自下者愈,結血不下,必須攻之。若經證未解,不可攻也,攻之恐衛氣內陷,當先解其表,表解後,但覺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破其結血。
  • 4.《傷寒說意》:「太陽經病,風用桂枝,寒用麻黃,風寒雙感,用桂麻各半。中風而火鬱,用大青龍,傷寒而水鬱,用小青龍。表解而內燥,用白虎,表解而里濕,用五苓。表退而熱結血分,用桃核承氣、抵當湯丸。治之不誤,則經邪汗解,必無壞事。
  • 5.《張卿子傷寒論》:「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胃熱發黃也。可與茵陳湯。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非胃中瘀熱。為熱結下焦。而為蓄血也。與抵當湯以下蓄血。
▼ 展開更多

大陷胸湯

  • 1.《金鏡內臺方議》:「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 2.《尚論篇》:「少陽證尚兼太陽,所以誤下而胸間微結也。太陽中篇結胸條內,頭微汗出,用大陷胸湯,以其熱結在裡,故從下奪之法也。此頭汗出,而胸微結,用柴胡桂枝幹薑湯,以里證未具,故從和解之法也。小柴胡方中減半夏、人參,而加桂枝以行太陽,加乾薑以散滿,栝蔞根以滋干,牡蠣以軟結,一一皆從本例也。
  • 3.《感症寶筏》:「此由太陽失表而誤下,邪入胃中,與不得化汗之水氣相結而成也。夫太陽寒水之氣,結於陽明,當以大陷胸湯猛烈之劑,竟從陽明攻陷,大黃陷熱結,甘遂攻水結,佐以芒硝之咸,制二者之苦,不令直行而下,使其引入硬滿,軟堅破積,導去熱邪。
  • 4.《傷寒論類方》:「傷寒十餘日,過經。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結胸本無他物,氣與水所停也。但頭微汗出者,熱結在上。大陷胸湯主之。
  • 5.《張卿子傷寒論》:「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 展開更多

六一散

  • 1.《傷寒大白》:「太陽熱結,小便不利,仲景用五苓散,家秘用羌獨木通湯。陽明熱結,小便不利,仲景用豬苓湯、木通湯、六一散。另有風濕相搏,身腫身痛,小便不利,用通苓散、羌活勝濕湯。有腸胃熱結,大便閉澀,小便不利,用八正散。有心熱遺於小腸而不利者,導赤各半湯。有上焦肺熱而不利者,清肺飲。
  • 2.《感症寶筏》:「如表已解,尚身熱脈浮、大小便不利者,是熱結膀胱也,五苓去朮,合六一散利之。

涼膈散

  • 1.《萬氏家抄濟世良方》:「中焙舌:舌見紅色,內有黑形如小舌者,乃邪熱結於裡,君火熾盛反兼水化,宜涼膈散、大柴胡湯下之。
  • 2.《六因條辨》:「上條氣熱傳營,此條營既受邪氣猶未清。故舌黑尖絳底赤,仍帶黃苔,薄而乾裂,甚至昏譫斑現,目赤齒枯,營分之熱已極。非藉犀角地黃湯涼血,合元參中黃化斑,菖蒲、竹葉清心,牛黃丸芳香入絡,能清營熱,而兼透邪,若舌黑尖絳,黃苔厚燥,此為有地之黑,乃熱結胃腑,又宜涼膈散下之。

萆薢分清飲

  • 1.《醫醫偶錄》:「小便濁者,濕熱結於下焦也,萆薢分清飲主之。

防風通聖散

  • 1.《成方切用》:「(河間),治一切風寒濕暑,飢飽勞役,內外諸邪所傷,氣血怫鬱,表裡三焦俱實。憎寒壯熱,(邪在表。)頭目昏暈,目赤睛痛。風熱上攻,耳鳴鼻塞,口苦舌乾,咽喉不利,唾涕稠黏,咳嗽上氣,大便秘結,(熱結大腑。)小便赤澀。(熱蓄膀胱。)瘡瘍腫毒。(氣血怫鬱。

黃連解毒湯

  • 1.《祖劑》:「即黃連解毒湯合白虎湯加玄參一方,加石膏、麻黃、豆豉、無知母、玄參,治暑毒深入,熱結在裡,譫語、煩渴、不欲近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者。
  • 2.《類證治裁》:「〔熱結〕,三黃石膏湯,芩,連,柏,梔,名黃連解毒湯,此加石膏、豆豉、麻黃。

大黃附子湯

  • 1.《古今名醫方論》:「張路玉曰:三承氣湯,為寒下之柔劑;白散、備急丸,為熱下之剛劑;附子瀉心湯、大黃附子湯,為寒熱互結,剛柔並濟之和劑。近世但知寒下一途,絕不知有溫下一法。蓋暴感之熱結,可以寒下;久結之寒結,亦可寒下乎?是以備急無法所由設也。

八正散

  • 1.《傷寒大白》:「太陽熱結,小便不利,仲景用五苓散,家秘用羌獨木通湯。陽明熱結,小便不利,仲景用豬苓湯、木通湯、六一散。另有風濕相搏,身腫身痛,小便不利,用通苓散、羌活勝濕湯。有腸胃熱結,大便閉澀,小便不利,用八正散。有心熱遺於小腸而不利者,導赤各半湯。有上焦肺熱而不利者,清肺飲。
  • 2.《神農本草經疏》:「入八正散,利小腸實熱結閉。《千金方》立效散:治下焦結熱,小便淋閉,或有血出,或大小便出血。瞿麥穗一兩,炙甘草七錢五分,山梔仁炒半兩,為末,每服七錢,連須蔥白七個,燈心五十莖,生薑五片,水二盞,煎至七分,時時溫服。
  • 3.《感症寶筏》:「_邵評:_太陽經邪,傳入膀胱之腑,為傳本病也。用五苓導水泄熱,極是。若熱結膀胱,宜參用八正散加減。

桂枝人參湯

  • 1.《長沙方歌括》:「蔚按。太陽外證未除而數下之。未有不致虛者。裡虛則外熱內陷。故為協熱利不止。協。合也。同也。言但熱不虛。但虛不熱。皆不足以致此也。太陽之氣。出入於心胸。今太陽主陽之氣因誤下而陷於下。則寒水之陰氣反居於陽位。故為心下痞硬。可與甘草瀉心湯條。此非熱結。

柴胡加芒硝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方。

交泰丸

  • 1.《雞峰普濟方》:「治陰陽痞隔,營衛差錯,水火不交,冷熱乖適,邪熱炎上,煩躁悶亂,昏塞不省人事,冷氣上衝,胸膈痞塞,霍亂吐瀉,手足逆冷,唇青氣喘,及療傷寒下早,冷熱結痞,心下脹滿,嘔噦咳逆,陰陽不辨,並宜服之。

白虎加人參湯

  • 1.《皇漢醫學》:「**傷寒病,若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傷寒論》)**
  • 2.《外台秘要》:「又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 3.《普濟本事方》:「有人病初嘔吐,俄為醫者下之,已七八日,而內外發熱。予診之曰:當用白虎加人參湯。或曰既吐復下,且重虛矣,白虎可用乎?予曰:仲景云:若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者,白虎加人參湯。此正相當也。蓋始吐者,熱在胃脘而脈實。今虛而大,三投湯而愈。
  • 4.《嬰童百問》:「_白虎加人參湯_,治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內外俱熱,時惡寒,大渴大汗,煩渴不解,脈洪大者。
  • 5.《傷寒九十論》:「從軍王武經病。始嘔吐。俄為醫者下之。已八九日。而內外發熱。予診之曰。當行白虎加人參湯。或云既吐復下。是裡虛矣。白虎可行乎。予曰。仲景云見太陽篇二十八證。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者。白虎加人參湯。證相當也。蓋吐者為其熱在胃脘。而脈致令虛大。三投而愈。
▼ 展開更多

達原飲

  • 1.《雜病源流犀燭》:「至於發出,方顯變症,其症或從外解,或從內陷。外解者,發煩戰汗。自汗內陷者,胸隔痞悶,心下脹滿,腹中痛,燥結便秘,熱結旁流,協熱下利,或嘔吐噁心,譫語,舌黃,及苔黑芒刺等症,脈則不沉不浮而數,日夜皆熱,日哺更甚,頭疼身痛,忌汗與下,宜透膜原之邪(宜達原飲)。若見各經,加引經藥。

芍藥湯

  • 1.《大方脈》:「因濕熱結於腸胃,腹中窘痛,裡急下痢,膿血稠黏,尿赤澀痛,口渴飲冷,舌赤唇焦,用芍藥湯,隨症加味(見理血門),或服四制丸、沆瀣湯(見攻裡門)。輕者服白頭翁湯、香連丸(俱見瀉火門),或服海藏方、梅蜜飲(見和解門)。

桃仁承氣湯

  • 1.《大方脈》:「_桃仁承氣湯_,治傷寒外症不解,熱結膀胱,小腹脹滿,大便黑,小便利,燥渴,譫語,血發熱如狂,及血瘀胃痛、腹痛、脅痛,瘧疾實熱,夜發痢疾,蓄血急痛。
  • 2.《南病別鑑》:「氣痛因郁惱,心運脘與兩病久,人必虛,滋補兼疏郁。痛不可近者,按之濡軟為蓄血,不比硬滿為熱結,重則桃仁承氣湯,輕者宣通微下奪。別有吞痧現,濕熱薰蒸邪變幻,急刺委中出血良,磨服玉樞丹亦善。最怕是三陰寒症,認為痧不飲溫湯,飲冷茶,亂進丹丸並放刮,臨危空自悔前差。
  • 3.《金匱玉函經》:「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即愈,其外不解,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氣湯。
  • 4.《退思集類方歌註》:「治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少腹脹滿,大便黑,小便利,燥渴,忽忽如狂,至夜發熱;及瘀血胃痛,血結胸中痛,瘧疾實熱夜發,痢疾畜血急痛;並能治敗血留經,通月事。
  • 5.《藥徵續編》:「桃仁承氣湯證曰:熱結膀胱,其人如狂,其雖血自下,下者愈。此似無醫治所預也,豈非自愈之證乎?雖然,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者,雖其血自下,亦有少腹急結證也。若或有前證,而血不自下,少腹急結者。亦宜與此方攻之。猶產後血不自下,瘀熱上衝,少腹急結者。夫急結者,必滿痛,是桃仁五十枚所主也。
▼ 展開更多

五淋散

  • 1.《校註婦人良方》:「愚按:前症若膀胱熱結,用五淋散。若脾肺虛熱,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五味、麥冬。若脾經鬱熱,用加味歸脾湯。若肺經鬱火,用黃芩清肺飲。若肝經濕熱,用龍膽瀉肝湯。血虛,用加味逍遙散。陰虛,用六味丸加柴胡、山梔。大抵不渴而不利者,熱在下焦血分也,用滋腎丸。
  • 2.《保嬰金鏡錄》:「頦間色赤,主腎與膀胱陰虛有熱,而小便不通,用四物湯加山梔,以養血清熱。赤甚主膀胱氣滯而熱結,用五淋散,以分利其邪。若鼻準微黃,兼右腮微赤,乃脾肺燥熱,不能化生腎水,用黃芩清肺飲;膀胱陰虛,陽無所生,用滋腎丸。若頦間微赤,乃膀胱陽虛,陰無所化,用六味地黃九。
  • 3.《女科證治準繩》:「_〔薛〕_,前證若膀胱熱結,用五淋散。若脾肺虛熱,用補中益氣(雜病勞倦。)加山藥、五
  • 4.《証治準繩‧女科》:「_〔薛〕_,前證若膀胱熱結,用五淋散。若脾肺虛熱,用補中益氣(雜病勞倦。)加山藥、五

五汁飲

  • 1.《大方脈》:「_五汁飲_,治三陽熱結,嘔吐呃噎。
  • 2.《大方脈》:「治噎久氣虛,用六君湯加丁香(見補養門);面枯氣噎,用四物湯隨症加味(見理血門);兼痰飲,用二陳湯,隨症加味(見除痰門);賁門乾枯,用膈噎諸方;熱結噎甚,服五汁飲(俱見潤燥門)。
  • 3.《大方脈》:「治積滯嘔吐,心胃痛甚,形氣實者,服化滯丸、沆瀣丹(見攻裡門)。治三陽熱結,灼傷津液,胃脘乾枯,致嘔噦不已,服五汁飲(見潤燥門)。治虛熱作吐,服竹葉石膏湯(見瀉火門)。渴飲而吐,服五苓散(見利濕門)。治久病脾胃俱虛,見食即吐,服比和飲。虛吐酸苦,服保中湯(見理氣門)。

三黃石膏湯

  • 1.《簡明醫彀》:「熱結胸:實熱結胸,懊憹煩渴,心下滿,脈實,宜三黃石膏湯。
  • 2.《醫學研悅》:「暑氣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內外俱熱,煩躁自汗,大渴喜冷,宜香薷飲加黃連一錢,繼進白虎湯,若服藥不愈者,毒深入,熱結在裡,譫語煩渴,不欲近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當用調胃承氣湯,或三黃石膏湯。

千金葦莖湯

  • 1.《金匱方歌括》:「元犀按。此方以濕熱為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者。是濕熱之邪結在肺也。肺既結。則阻其氣血不行而為癰矣。方用葦莖解氣分之熱結。桃仁泄血分之熱結。薏苡利濕。清結熱之源。瓜瓣排瘀。開結熱之路。方下注云。再服當吐如膿者。指藥力行。肺癰潰矣。

潤腸丸

  • 1.《成方切用》:「(東垣),治腸胃有伏火,大便秘澀。全不思食,風結血結。(風結即風秘,由風搏肺臟,傳於大腸。或素有風病者,亦多秘。氣秘,由氣不升降。血秘,由亡血血虛,津液不足。熱秘,由大腸熱結。冷秘,由冷氣橫於腸胃,凝陰固結,津液不通,非燥糞也。仲景曰:脈浮而數,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