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三 (24)
卷三 (24)
1. 榆槐臟連丸
臟連丸內用榆槐,三味相和方法佳,共入豬腸煮爛作,久新痔漏效堪誇。
榆槐臟連丸,川連(二兩),槐米,地榆炭(各一兩五錢),豬大腸(二尺洗淨),先將地榆、槐米裝入豬大腸內,用米泔水煮爛,和入川連,打為丸。治新久痔漏,腸風下血,脫肛痛癢,腸癰、臟毒等證。夫以上之證,其病各有新久之不同,其血亦有鮮晦之不一。然大抵由乎濕熱鬱於大腸,逼於血分者為多,故以黃連之苦寒性燥、專除濕熱者為君,而以地榆、槐米之涼血疏風者佐之。因病在大腸,故以豬大腸引之入腸,然後三藥得以建其功而除其病耳。
臟連丸一方,種種不同,似推此方為獨得,其藥鋪亦皆置備,故錄之。
白話文:
【榆槐臟連丸】
榆槐臟連丸的配方中使用了榆樹皮與槐花,這三種成分配合得天衣無縫,效果極佳。製作方式是將藥材納入豬大腸中,煮至軟爛,再加入川連製成丸狀。對於新舊痔瘡及痔漏的治療,效果顯著,值得推崇。
榆槐臟連丸的主要成分包括:川連二兩、槐花和地榆炭各一兩五錢、豬大腸約二尺長(需清洗乾淨)。首先將地榆炭與槐花放入豬大腸中,用米泔水煮至軟爛,然後混入川連,製成丸狀。此藥丸主要用於治療新舊痔瘡、痔漏、腸風出血、脫肛疼痛、癢感,以及腸癰、臟毒等病症。
這些症狀雖各有新舊之別,出血狀況也有鮮紅與暗沉的不同,但大體上是由濕熱在大腸積聚,影響血液循環所致。因此,方中以苦寒且能去濕熱的黃連為主藥,輔以有冷血疏風效果的地榆炭與槐花。由於病竈在大腸,所以利用豬大腸作為載體,使藥物能直接作用於病竈,讓三種藥材發揮最大功效,從而根治疾病。
關於臟連丸的配方,眾多版本中,此方被認為最為出色,許多藥店也都有售賣,故將其記錄下來。
!
2. 玉女煎(景岳)
景岳新方玉女煎,石膏知膝地冬兼,水虧火盛邪留胃,脈象浮洪須細研。
玉女煎,石膏,熟地(各五錢),麥冬(二錢),知母,牛膝(各一錢半),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口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夫人之真陰充足,水火均平,決不致有火盛之病。若肺腎真陰不足,不能濡潤於胃,胃汁乾枯,一受火邪,則燎原之勢而為似白虎之證矣。
方中熟地、牛膝以滋腎水,麥冬以保肺金。知母上益肺陰,下滋腎水,能治陽明獨勝之火。石膏甘寒質重,獨入陽明,清胃中有餘之熱。雖然理雖如此,而其中熟地一味,若胃火熾盛者,尤宜斟酌用之,即虛火一證,亦宜改用生地為是。在用方者神而明之,變而通之可也。
白話文:
這是張景嶽所創製的新方「玉女煎」,主要成分包含石膏和熟地各五錢,麥冬二錢,知母與牛膝各一錢半。此方適用於因體內水份不足,火氣過盛導致的疾病,如脈象呈現浮洪滑大的症狀,或是少陰能量不足,陽明能量過剩的情況,如煩躁發熱,口渴,頭痛,牙痛,以及出血等病症。
當人體的真陰充沛,陰陽平衡,就不會出現火氣旺盛的問題。然而,如果肺和腎的真陰不足,無法滋潤胃部,導致胃液乾涸,一旦受到火邪的侵襲,就會像野火燎原般發展,形成類似白虎湯證的病情。
該方中的熟地和牛膝能滋養腎臟的水分,麥冬則能保護肺部的金屬性質。知母能向上補充肺陰,向下滋潤腎水,能治療陽明經絡單獨過盛的火氣。石膏性質甘寒,能專門進入陽明經絡,清除胃部過剩的熱度。
雖然理論上是這樣,但對於熟地這一味藥,如果患者胃火過旺,應謹慎使用。即使是虛火的情況,最好也能改用生地。至於如何靈活運用此方,就看醫生的臨牀經驗和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