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五 (5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52)

1. 脈候

陽緊陰數為吐,陽浮而數亦為吐。寸緊尺澀胸滿而吐。寸口脈數者吐。緊而澀者難治。緊而滑者吐逆。脈弱而嘔,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死。嘔吐大痛,色如青菜葉者死。

白話文:

在脈象上,如果陽脈緊且陰脈快,這表示病人可能會嘔吐;同樣地,如果陽脈浮而且快,也是預示會有嘔吐的情況。如果寸脈緊而尺脈澀,這代表病人的胸部會感到飽脹並且會嘔吐。如果寸口脈象顯示為快速,也同樣預示著嘔吐。脈象如果既緊又澀,病情可能較難治療。脈象緊且滑則可能是反胃嘔吐的徵兆。如果脈象偏弱又有嘔吐現象,同時伴有頻繁的小便和輕微的發熱,並出現四肢冰冷的情況,這可能是生命危險的信號。嘔吐劇烈且嘔出物顏色類似青菜葉,這也可能是致命的症狀。

2. 醫案

兵尊高雲圃,久患嘔吐,閱醫頗眾,病竟不減。余診之曰:氣口大而軟,此穀氣少而藥氣多也,且多犯辛劑,可以治表實,不可以治中虛;可以理氣壅,不可以理氣弱。投以熟半夏五錢、人參三錢、陳倉米一面、白蜜五匙,甘瀾水煎服,二劑減,十劑安。

屯院孫瀟湘,夏月食瓜果過多,得食輒嘔,十日弗止,舉家驚惶,千里迎余,比至,暑中已二十日矣。困頓床褥,手足如冰。余曰:兩尺按之有神,胃氣縷縷不絕,只因中氣本弱,復為寒冷所傷耳。遂用紅豆丸連進三服,至明日便能食粥,兼與理中湯加丁香、沉香,旬日之間,飲食如常矣。

小半夏湯,止嘔定吐,開胃消食。

半夏(湯洗),生薑(留皮,各三錢)

水一鍾,煎六分服。加橘皮,名橘皮半夏湯。

大半夏湯,治胃虛嘔吐。

半夏(五錢,湯洗),人參(二錢),白蜜(二錢)

水二碗,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八分溫服。

姜橘湯

橘皮(去白),生薑(留皮,各三錢)

水一鍾,煎六分服。

水煮金花丸,二陳湯,俱見痰飲。

理中湯,見傷寒。

紫沉香丸,治中焦吐,食積寒氣作痛。

砂仁,半夏曲(各三錢),烏梅(去核),丁香,檳榔(各二錢),沉香,杏仁(去皮尖,炒),白朮,木香(各一錢),陳皮(五錢),白豆蔻,巴豆霜(各五分,另研)

為細末,醋糊丸,黍米大,每服五十丸,食後薑湯下。反胃,用橘皮去白,以生薑、麵裹紙封,燒令熟,去面,煎湯,下紫沉丸一百粒,一日二服。

半夏生薑大黃湯

半夏,大黃(各二兩),生薑(一兩半)

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再服。

紅豆丸,治嘔逆膈氣,反胃吐食。

丁香,胡椒,砂仁,紅豆(各二十一粒)

為細末,薑汁糊丸,皂角子大,每服一丸,以大棗一枚,去核填藥,麵裹煨熟,去面細嚼,白湯下,日三服。

靈砂丹,治上盛下虛,痰盛吐逆。此丹最能鎮墜,升降陰陽,調和五臟,補養元神。

水銀(一斤),硫黃(四兩)

上二味,用新銚內炒成砂子,入水火鼎煅煉為末,糯米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棗湯、米飲、井華水、人參湯任下。忌豬羊血、綠豆粉、冷滑之物。

養正丹,見中風。

六君子湯,見虛癆。

烏梅丸,見傷寒。

麥門冬湯,治漏氣上焦傷風,腠理開,經氣失道,邪氣內著,身背熱,肘臂痛,悶而吐瀉。

麥門冬(去心),生蘆根,竹茹,白朮(各五兩),甘草(炙),茯苓(各二兩),人參,陳皮,葳蕤(各三兩)

每服四錢,水鍾半,姜五片,陳米一撮,煎七分服。

走哺人參湯,治大小便不通,下焦實熱。

人參,黃芩,知母,葳蕤(各三錢),蘆根,竹茹,白朮,梔子仁,陳皮(各半兩),石膏(煅,一兩)

每服四錢,水鍾半,煎七分服。

左金丸,治肝火吐酸水。名左金者,使金令左行,則肝木有制也。

黃連,吳茱萸(各一兩,同拌濕、焙乾)

為細末,粥丸,煎白朮陳皮湯下二錢。

白話文:

[病歷] 兵團長高雲圃長期受嘔吐問題困擾,看過許多醫生,病情卻未見好轉。我診斷後表示:他的脈象雖大但軟弱,顯示體內自然的穀氣不足,而藥物產生的藥氣過剩,而且他接受的治療多半使用辛辣藥材,這種方式適合治療表面的實症,但對於內部的虛弱無益;可以處理氣血壅塞,但對於氣血衰弱就束手無策。因此我讓他服用熟半夏五錢、人參三錢、陳倉米一杯、白蜜五匙,用甘瀾水煎煮後服用,兩劑後病情開始緩解,十劑後就恢復正常了。

屯院的孫瀟湘在夏天因為食用過量瓜果,導致吃東西就會嘔吐,持續十天都無法停止,全家人都非常恐慌,不惜千里請我去診治,到達時已經過去二十天了。他躺在牀上,手腳冰冷。我說:他的兩尺脈象仍有活力,胃氣雖然微弱但未斷絕,只是因為原本中氣就弱,再加上被寒冷侵襲。於是使用紅豆丸連續服用三劑,到了第二天就能喝粥了,同時搭配服用理中湯加上丁香、沉香,不到十天,飲食就恢復正常了。

小半夏湯,用於止嘔、穩定嘔吐,幫助開胃消化。

半夏(用水清洗),生薑(保留外皮,各三錢)

一碗水,煎煮至剩下六分後服用。如果加入橘皮,就是橘皮半夏湯。

大半夏湯,用於治療胃虛引起的嘔吐。

半夏(五錢,用水清洗),人參(二錢),白蜜(二錢)

兩碗水,加上蜂蜜攪拌二百四十次後,煮至剩下八分溫熱服用。

姜橘湯

橘皮(去除白色部分),生薑(保留外皮,各三錢)

一碗水,煎煮至剩下六分後服用。

水煮金花丸,二陳湯,都可參考痰飲一節。

理中湯,可參考傷寒一節。

紫沉香丸,用於治療中焦吐,食積及寒氣造成的疼痛。

砂仁,半夏曲(各三錢),烏梅(去除果核),丁香,檳榔(各二錢),沉香,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炒過),白朮,木香(各一錢),陳皮(五錢),白豆蔻,巴豆霜(各五分,另外研磨)

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用醋和糊做成丸子,大小如同黍米,每次服用五十粒,飯後用薑湯送服。如果是反胃的情況,則使用去除白色部分的橘皮,與生薑、麵粉包裹在紙中,用火燒至熟透,去掉麵粉,煎湯後加入一百粒紫沉丸,一天服用兩次。

半夏生薑大黃湯

半夏,大黃(各二兩),生薑(一兩半)

五升水,煮至剩下三升,分兩次溫熱服用。

紅豆丸,用於治療嘔吐、胸膈氣阻,以及反胃吐食。

丁香,胡椒,砂仁,紅豆(各二十一粒)

研磨成細末,用薑汁和糊做成丸子,大小如同皁角子,每次服用一粒,用一顆大棗去除果核,填充藥物後,用麵粉包裹並烘烤至熟透,去掉麵粉後細嚼慢嚥,用白湯送服,一天三次。

靈砂丹,用於治療上盛下虛,痰多引起的嘔吐。這款丹藥極具鎮定作用,能夠調節陰陽平衡,協調五臟,滋補元神。

水銀(一斤),硫黃(四兩)

將以上兩種材料放入新銚內炒成砂子狀,再放入水火鼎中煅煉成粉末,用糯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如同芝麻,每次服用三粒,空腹時用棗湯、米飲、井華水或人參湯送服。避免食用豬羊血、綠豆粉、冷滑的食物。

養正丹,可參考中風一節。

六君子湯,可參考虛癆一節。

烏梅丸,可參考傷寒一節。

麥門冬湯,用於治療漏氣、上焦受風、腠理開張、經氣失調、邪氣內伏,造成身體背部發熱、肘臂疼痛、悶悶不樂及嘔吐、腹瀉。

麥門冬(去除心部),生蘆根,竹茹,白朮(各五兩),炙甘草,茯苓(各二兩),人參,陳皮,葳蕤(各三兩)

每次服用四錢,一碗半的水,加入五片薑和一小撮陳米,煎煮至剩下七分後服用。

走哺人參湯,用於治療大小便不通暢,下焦實熱。

人參,黃芩,知母,葳蕤(各三錢),蘆根,竹茹,白朮,梔子仁,陳皮(各半兩),煅石膏(一兩)

每次服用四錢,一碗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七分後服用。

左金丸,用於治療肝火旺盛導致的吐酸水。之所以命名為左金,是希望金屬的能量向左流動,從而控制肝木的生長。

黃連,吳茱萸(各一兩,混合後略濕,再烘焙至乾燥)

研磨成細末,用粥做成丸子,每次服用兩錢,用煎煮過的白朮陳皮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