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十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12)

1. 嘔吐噦

(有聲有物為嘔,有物無聲為吐,有聲無物為噦。)

經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嘔吐酸,皆屬於熱。火性炎上,故逆上皆屬於火,然諸臟諸經,各有逆氣,則陰陽虛實,各自不同。實火可瀉,芩連之屬;虛火可補,參耆之屬,不可不察也。胃熱則嘔,而酸者肝之味也,火盛金傷,不能制木,則肝木自甚,在《素問》則以為熱,東垣又以吐酸為寒,何也?經言始受熱中,東垣言未傳寒中。總之,壯盛人多熱,虛弱人多寒,若不以虛實形證為辨,非醫也。

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此經之言嘔,亦主於寒客。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脾不能運化精微,則食滿而嘔,蓋虛證也。足太陰病,舌本強,食則嘔。脾脈連於舌本,故舌強而嘔也。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

白話文:

嘔吐和噦都是由氣逆上衝引起的,但它們又有不同的表現:有聲音有東西出來的是嘔吐,有東西但沒有聲音的是吐,有聲音但沒有東西出來的是噦。古籍中提到,所有逆氣上衝都屬於火,而嘔吐帶酸味則屬於熱。火性向上,所以逆氣上衝都歸屬於火。但各個臟腑經絡都有逆氣,陰陽虛實也有不同。實火可以用瀉火藥物,如黃芩、黃連等來治療;虛火則需要補益藥物,如人參、黃耆等來治療。

胃熱會導致嘔吐,而酸味是肝的味道。火盛則傷金,金不能制木,導致肝木過盛,這在《素問》中被認為是熱證。東垣則認為吐酸是寒證,這是因為《素問》講的是剛開始受熱,而東垣講的是寒氣還未傳到。總之,體質強壯的人多熱證,虛弱的人多寒證,如果不根據虛實形證來辨證論治,就不是真正的醫術。

寒氣客在腸胃,厥逆上衝,就會導致疼痛和嘔吐。這說明經書中提到的嘔吐也包含寒邪客氣的情況。如果吃了東西就嘔吐,說明食物過多而上溢。脾胃不能運化精微物質,就會導致食物積滿而嘔吐,這是虛證。足太陰脾經連接舌根,所以脾經病變會導致舌根強硬,進食後嘔吐。

寒氣和新穀氣一同進入胃,新舊相混,真氣和邪氣相攻,氣逆上衝,就會從胃中出來,導致噦。

東垣以有聲無物為噦,蓋指乾嘔也。而《內經》所謂噦者,蓋呃逆也。即其論針刺者有云,病深者其聲噦,又曰:噦者以草刺鼻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此皆治呃逆之法,每試而必效者也。

愚按:古人以嘔屬陽明,多氣多血,故有聲有物,氣血俱病也。吐屬太陰,多血少氣,故有物無聲,血病也。噦屬少陽,多氣少血,故有聲無物,氣病也。獨東垣以嘔吐噦俱屬脾胃虛弱,或寒氣所客,或飲食所傷,致上逆而食不得下也。潔古老人從三焦分氣積寒三因,上焦在胃口,上通天氣,主納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氣,下通地氣,主腐熟水穀;下焦在臍下,下通地氣,主出而不納。

白話文:

東垣認為「有聲無物」是噦,指的是乾嘔。而《內經》中所說的噦,指的是呃逆。書中論述針刺療法時提到,病情嚴重的患者會發出噦的聲音,還說用草刺鼻可以治好噦,只要快速地吸氣就能止住,大驚嚇也能讓它停止。這些都是治療呃逆的方法,屢試不爽。

我認為,古人將嘔吐歸屬於陽明經,因為陽明經氣血充沛,所以嘔吐時有聲有物,是氣血共同生病。而吐則屬於太陰經,太陰經血多氣少,所以吐時有物無聲,是血生病。至於噦則屬於少陽經,少陽經氣多血少,所以噦時有聲無物,是氣生病。但東垣則認為,嘔吐和噦都是脾胃虛弱導致的,可能是寒氣入侵,也可能是飲食不當,導致上逆,食物無法向下消化。潔古老人根據三焦分氣積寒的理論,認為上焦在胃口,上通天氣,負責納氣而不排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氣,下通地氣,負責腐熟水穀;下焦在臍下,下通地氣,負責排出而不納氣。

故上焦吐者皆從於氣,氣者天之陽也,其脈浮而洪,其證食已即吐,渴欲飲水,治當降氣和中。中焦吐者,皆從於積,有陰有陽,氣食相假,其脈浮而弦,其證或先痛後吐,或先吐後痛,法當去積和氣。下焦吐者,皆從於寒,地道也,其脈大而遲,其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不通,法當通其閉塞,溫其寒氣。後世更為分別,食剎則吐謂之嘔,剎者,頃刻也,食才入口,即便吐出,用小半夏湯。

食入則吐謂之暴吐,食才下咽,即便吐出,生薑橘皮湯。食已則吐謂之嘔吐,食畢然後吐,橘皮半夏湯。食久則吐謂之反胃,食久則既入於胃矣,胃中不能別清濁,化精微則復反而出,水煮金花丸。食再則吐謂之翻胃,初食一次不吐也,第二次食下則吐,直從胃之下口翻騰吐出,易老紫沉丸。旦食暮吐,暮食朝吐,積一日之食,至六時之久,然後吐,此下焦病,半夏生薑大黃湯。

白話文:

因此,上焦嘔吐都是由於氣引起的,氣是天的陽氣,脈象浮而洪,症狀是剛吃東西就吐,口渴想要喝水,治療要以降氣和中為主。中焦嘔吐都是由於積滯引起的,有陰有陽,氣食互相糾纏,脈象浮而弦,症狀是先痛後吐或先吐後痛,治療要以去積和氣為主。下焦嘔吐都是由於寒氣引起的,屬地道,脈象大而遲,症狀是早上吃東西晚上吐,晚上吃東西早上吐,小便清利,大便不通,治療要以通其閉塞,溫其寒氣為主。後世更進一步區分,剛吃東西就吐稱為嘔,剛吃東西,馬上就吐出來,要用小半夏湯。

吃東西就吐稱為暴吐,剛咽下去就吐出來,用生薑橘皮湯。吃完東西就吐稱為嘔吐,吃完東西之後才吐,用橘皮半夏湯。吃很久才吐稱為反胃,吃很久之後已經進入胃了,胃中不能區分清濁,化精微之後又反吐出來,用水煮金花丸。再吃就吐稱為翻胃,第一次吃東西沒有吐,第二次吃下去就吐,直接從胃的下口翻騰吐出來,用易老紫沉丸。早上吃東西晚上吐,晚上吃東西早上吐,積累了一天的食物,到六個小時之後才吐,這是下焦病,用半夏生薑大黃湯。

以上諸證,吐愈速則愈在上,吐愈久則愈在下,陰陽虛實之間,未易黑白判也。古方通以半夏生薑為正劑,獨東垣云:生薑止嘔,但治表實氣壅,若胃虛穀氣不行,惟當補胃推揚穀氣而已,故服小半夏湯不愈者,服大半夏湯立愈。挾寒者,喜熱惡寒,肢冷脈小.或二陳湯加丁香、炮姜,或理中湯加枳實,並須冰冷與服,冷則不吐,諸藥不效者,紅豆丸,神效。挾熱喜冷惡熱,躁渴脈洪,二陳湯加黃連、梔子、竹茹、枇杷葉、乾葛、生薑、蘆根汁。

白話文:

以上這些症狀,嘔吐得越快,症狀就越往上半身,嘔吐的時間越長,症狀就越往下半身,陰陽虛實之間,不容易單純地判斷是好是壞。古方一般都用生薑和半夏作為主要藥物,唯獨東垣(指醫家李東垣)認為:生薑止嘔,但只針對表實氣壅(表層氣機壅塞)的情況,如果胃虛谷氣不行(胃氣虛弱,食物無法正常運化),就需要補胃,推動穀氣運行。所以服用小半夏湯不見效的人,服用大半夏湯就能馬上好轉。

伴隨寒症的,患者喜歡溫暖、厭惡寒冷,四肢冰冷脈搏微弱,可以服用二陳湯加丁香、炮姜,或是理中湯加枳實,並且需要用溫熱的藥水送服,用冷水送服則會抑制嘔吐,藥物效果不佳,則可用紅豆丸,效果顯著。

伴隨熱症的,患者喜歡寒冷、厭惡炎熱,口乾舌燥脈搏洪大,可以用二陳湯加黃連、梔子、竹茹、枇杷葉、乾葛、生薑、蘆根汁。

氣滯者,脹滿不通,二陳湯加枳實、沉香、木香。痰飲者,遇冷即發,俗名冷涎泛,先以姜蘇湯下靈砂丹,繼以順氣之藥。食積者,消導乃安,枳實、厚朴、蒼朮、神麯、麥芽、山楂、砂仁。吐而諸藥不效,必假鎮重以墜之,靈砂丹、養正丹。吐而中氣久虛,必借穀食以和之;宜白朮炒焦黑色,陳皮、茯苓、半夏、甘草、陳倉米、苡仁、穀芽,時時呷陳米飲。先吐後瀉,身熱腹悶,名曰漏氣;此因上焦傷風,邪氣內著,麥門冬湯。

白話文:

氣滯的人,會有腹脹、不通暢的症狀,可以用二陳湯加枳實、沉香、木香來治療。痰飲的人,遇到冷就發作,俗稱冷涎泛,先用姜蘇湯送服靈砂丹,再用順氣的藥物。食積的人,消化食物才能恢復正常,可以用枳實、厚朴、蒼朮、神麴、麥芽、山楂、砂仁來治療。如果嘔吐,服用藥物沒有效果,必須用重鎮藥物來止吐,例如靈砂丹、養正丹。如果嘔吐後,中氣虛弱很久,就需要用穀物來調理,可以用炒焦的 白朮,以及陳皮、茯苓、半夏、甘草、陳倉米、苡仁、穀芽,經常喝陳米飲。如果先嘔吐後腹瀉,身體發熱,腹部悶脹,叫做漏氣,這是因為上焦受風寒,邪氣侵入體內,可以用麥門冬湯來治療。

二便不通,氣逆不續,名曰走哺;此因下焦實熱,人參湯主之。乾嘔氣逆,橘皮、生薑等分。噁心胃傷,虛者人參、橘紅、茯苓、甘草、半夏、生薑。實者枳殼、砂仁、橘紅、半夏、白蔻、藿香。嘔苦邪在膽經,黃連、甘草、生薑、橘皮、柴胡。吐酸責之肝臟,挾熱者左金丸加白蔻、生薑竹茹、梔子。

白話文:

如果排泄不通,呼吸不暢,稱為走哺,這是因為下焦積熱,可以用人參湯治療。乾嘔氣逆可以用橘皮和生薑等量治療。噁心胃傷,虛弱者可用人參、橘紅、茯苓、甘草、半夏、生薑。實證者可用枳殼、砂仁、橘紅、半夏、白蔻、藿香。嘔吐苦味是膽經有邪氣,可以用黃連、甘草、生薑、橘皮、柴胡治療。吐酸是肝臟有問題,伴隨發熱的可以用左金丸加白蔻、生薑、竹茹、梔子。

挾寒者左金丸加丁香、乾薑、白朮、沉香。嘔清水者多氣虛,六君子湯加赤石脂。吐蛔蟲者皆胃冷,理中湯加川椒五粒、檳榔五分,吞烏梅丸。詳別其因,對證用藥,不膠於一定之跡,可應無窮之變耳!

白話文:

若病人患有寒症,可服用左金丸並加入丁香、乾薑、白朮、沉香。若病人嘔吐清水,多半是氣虛,可服用六君子湯並加入赤石脂。若病人吐出蛔蟲,則多半是胃寒,可服用理中湯,再加入川椒五粒、檳榔五分,並服用烏梅丸。

要仔細區分病因,對症下藥,不可拘泥於固定的藥方,這樣才能應對無窮無盡的病症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