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十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 (4)

1. 凝形殊稟章第六

天地者,形之大也。陰陽者,氣之大也。惟形與氣相資而立,未始偏廢。

《莊子·則陽篇》太公調曰: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氣以形載,形以氣充,惟氣與形兩者相待,故曰相資而立,未始偏廢。

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天地陰陽之形氣寓焉。

《繫辭》曰: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語七八之數,七,少陽也;八,少陰也。相感而流通,故女子二七天癸至,男子二八而精通,則以陰陽交合而兆始故也。

岐伯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能有子。男子二八腎氣盛,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傳》曰:女子十四有為人母之道,四十九絕生育之理。男子十六有為人父之道,六十四絕陽化之理。

語九十之數,九,老陽也;十,老陰也。相包而賦形,故陰窮於十,男能圍之。陽窮於九,女能方之。則以陰陽相生而成終故也。

《字說》:陰窮於十,圍之者男。陽窮於九,方之者女。九有變也,女足以方之。十無變也,男足以圍之。解曰:男有室,所以圍陰於外。女有家,所以方陽於內。《易》曰:婦人之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凶也。圍,圓也,君道也,夫道也。圓則可以制義而行。方,仁也,臣道也,婦道也,方則從一而已。

男從圍,與規從夫同意;女從仁,與臣從仁同意。

元氣孕毓,皆始於子。自子推之,男左旋,積歲三十而至巳。女右旋,積歲二十而至巳。巳為正陽,陰實從之,自巳懷壬。男左旋,十月而生於寅。女右旋,十月而生於申。申為三陰,寅為三陽,而生育之時著矣。其稟賦也,體有剛柔,脈有強弱,氣有多寡,血有盛衰,皆一定而不易也。

十九難曰:男生於寅,寅為木,陽也。女子生於申,申為金,陰也。楊氏注云:元氣起於子,人之所生也。男從子,左行三十。女從子,右行二十。俱至於巳,為夫婦懷妊也。古者男子三十,女年二十,然後行嫁娶。十月而生者,男從巳左行,至寅為十月,故男行年起於丙寅;女從巳右行,至申為十月,故女行年起於壬申。

以至分野異域,則所產有多寡之宜;吉事有祥,則所夢各應其類。是故荊楊薄壤多女,雍冀厚壤多男,熊羆為國子之祥,蛇虺為女子之祥,是皆理之可推也。

《周官》職方氏:揚州其民,三男五女。荊州其民,一男二女。雍州其民,三男二女。冀州其民,五男三女。《詩·斯干》篇名: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樣,維虺維蛇,女子之祥。

胎化之法,有所謂轉女為男者,亦皆理之自然。如食牝雞,取陽精之全於大產者,帶雄黃取陽精之全於地產者。

《千金方》轉女為男:丹參丸,用東門上雄雞頭。又方,取雄黃一兩,縫囊盛帶之。《本草》:丹雄雞,補虛溫中,通神殺毒,其肝補腎,其冠血益陽。雄黃人佩之,鬼神不能近,毒物不能傷。

白話文:

[凝形特殊稟賦章第六]

天地是最大的形體,陰陽是最大的氣象。形體與氣象互相依存並建立關係,不曾有一方被忽視。

《莊子·則陽篇》中太公調曾言:天地是最大的形體,陰陽是最大的氣象。氣象載在形體之中,形體由氣象充滿,只有氣象與形體互相等待,所以說他們互相依存並建立關係,不曾有一方被忽視。

男女結合精華,萬物得以生成,天地陰陽的形氣寓含其中。

《繫辭》中有言:天地間的氤氳,使萬物純粹地生成,男女結合精華,萬物得以生成。

談到'七八'之數,七代表少陽,八代表少陰。他們相互感應流動,所以女子在二七(14歲)時天癸至,男子在二八(16歲)時精氣通達,這是由於陰陽交合而開始的徵兆。

岐伯說:女子在二七(14歲)時天癸至,任脈通暢,衝脈旺盛,月經按時來臨,因此才能生育。男子在二八(16歲)時腎氣旺盛,精氣滿溢,陰陽和諧,因此才能生育。《傳》中提到:女子在十四歲有做母親的能力,四十九歲絕經,失去生育能力。男子在十六歲有做父親的能力,六十四歲失去陽性化的能量。

談到'九十'之數,九代表老陽,十代表老陰。他們互相包含並賦予形體,所以陰極限於十,男性可以環繞它。陽極限於九,女性可以方正它。這是因為陰陽相生而完成終結。

《字說》:陰極限於十,環繞它的是男性。陽極限於九,方正它的是女性。九有變換,女性足以方正它。十沒有變換,男性足以環繞它。解釋如下:男性有室,用以在外圍繞陰性。女性有家,用以在內方正陽性。《易》中說:婦人的吉祥,跟隨一人終身。夫子制定義理,跟隨婦人是兇險的。環繞,是圓形,是君主之道,也是丈夫之道。圓形可以制義而行動。方形,是仁義,是臣子之道,也是婦人之道,方形則跟隨一人而已。

男性跟隨環繞,與規則跟隨丈夫相同;女性跟隨仁義,與臣子跟隨仁義相同。

元氣孕育,都始於子。從子推算,男性左旋,經過三十年到巳。女性右旋,經過二十年到巳。巳是正陽,陰實際跟隨它,從巳懷壬。男性左旋,十月後出生於寅。女性右旋,十月後出生於申。申是三陰,寅是三陽,而生育的時機就明確了。他們的稟賦,身體有剛柔之別,脈搏有強弱之分,氣有大小之差,血液有盛衰之異,這些都是固定且不易改變的。

《十九難》中提到:男性出生於寅,寅屬木,是陽性。女性出生於申,申屬金,是陰性。楊氏註釋:元氣起於子,這是人的出生。男性從子開始,左行三十年。女性從子開始,右行二十年。都到巳,是夫婦懷孕的象徵。古代男子三十歲,女子二十歲,然後進行嫁娶。十月後出生,男性從巳左行,到寅是十月,所以男性的行年開始於丙寅;女性從巳右行,到申是十月,所以女性的行年開始於壬申。

至於不同的地理區域,產出的孩子數量有所不同;吉祥的事情有祥兆,夢境會各應其類。因此,荊州、揚州土地肥沃,多產女性;雍州、冀州土地厚實,多產男性;熊羆為國家兒子的祥兆,蛇虺為女兒的祥兆,這些都是道理上的推測。

《周官》中的職方氏:揚州的居民,比例是三男五女。荊州的居民,比例是一男二女。雍州的居民,比例是三男二女。冀州的居民,比例是五男三女。《詩·斯干》篇名:吉祥的夢是什麼?是熊羆,是虺蛇。長輩占卜,熊羆象徵兒子,虺蛇象徵女兒。

胎兒的變化法則,有所謂的轉女為男,這都是自然的道理。例如食用雌雞,從大產中取得陽精的全部;佩戴雄黃,從地產中取得陽精的全部。

《千金方》中轉女為男的方法:丹參丸,使用東門上的雄雞頭。另一個方法,取一兩雄黃,縫製袋子裝著佩戴。《本草》:丹雄雞,補虛溫中,通神殺毒,其肝補腎,其冠血益陽。雄黃人佩戴,鬼神不能接近,毒物不能傷害。

拿弓箭,用斧斤,取那些在人事中出現的堅韌物質,氣類潛通,造化悄悄轉移,必須在三個月胎形徵兆出現前。因為形體尚未完全形成,陽性可以戰勝陰性,把女性變成男性,這是道理上的必然。

《巢氏論》中說:懷孕三個月,開始胎形,形象開始變化,還沒有固定的形態,看到物體就會變化,想要得到男性就拿弓箭,吃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