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說意》~ 卷八 (1)
卷八 (1)
1. 提綱
太陰以濕土主令,其經起足大指,循內踝,入腹上膈,挾咽喉而連舌本。太陰為三陰之長,太陽經病不解,營衛內郁,自陽明而少陽,四日必傳太陰之經。若臟陰素旺,則不拘何日,自經入臟。入臟則必須溫里,解表不能愈矣。
仲景立太陰及少厥之篇,皆入臟之裡證,非四五六日之經病也。
白話文:
太陰經以濕土為主,其經脈起於腳的大拇指,沿著內踝上行,進入腹部至膈肌,並與咽喉相連,影響舌頭。太陰經是三陰經中的首領,若太陽經的疾病沒有得到解決,導致營養和衛氣在體內積聚,會從陽明經傳到少陽經,四天後必會傳到太陰經。如果臟腑陰氣原本就旺盛,則無論何時,都可能由經絡進入臟腑。一旦進入臟腑,就必須使用溫裏的方法來治療,解表的方法已無法奏效。
張仲景所撰寫的太陰經和少厥篇,都是描述內臟的病症,而不是四五六日的經絡疾病。
2. 痛滿吐利
太陰與陽明為表裡,而升降不同,燥濕異性。燥不偏盛,則陽明右降而化濁陰,濕不偏盛,則太陰左升而化清陽,表裡勻平,是以不病。陽明病則胃燥而氣逆,故多嘔吐,太陰病則脾濕而氣陷,故多泄利。以脾陷而肝氣不達,郁迫擊沖,是以痛滿而泄利。脾肝鬱陷,則胃膽上逆,是以嘔吐而不食。
陽明胃病之吐利,緣燥熱之郁,太陰脾病之吐利,因濕寒之旺。若下之,陽亡土敗,胃氣愈逆,阻格少陽降路,痞塞不開,必胸下結硬。陽明下早,陽陷於胸膈,為陰氣所阻,則成結胸,太陰誤下,陰逆於心下,為陽氣所拒,則為痞證也。
白話文:
太陰和陽明兩經互為表裡,但其功能活動和性質有所不同。當燥氣和濕氣都不過度強盛時,陽明經氣能順利下降並化導陰邪,太陰經氣則能上升以化導清氣。當表裡之間保持平衡,人就不會生病。如果陽明經有病,可能導致胃部乾燥、氣體逆流,引起頻繁的嘔吐。若太陰經有病,則可能導致脾腎濕氣過重、氣血下沈,導致腹瀉。脾氣下陷時,肝氣無法正常流通,導致腹部疼痛、腹瀉加重。
陽明胃部疾病引發的嘔吐和腹瀉,可能是由於內有燥熱積聚;太陰脾臟疾病引發的嘔吐和腹瀉,則可能是由於濕寒之氣過旺。如果誤用藥物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陽氣散失、脾氣衰弱,胃部氣體逆流更嚴重,阻塞少陽經的下行之路,導致胸腹部位結塊、堵塞不通,必須進行治療。如果在陽明經病初期就進行不當治療,可能導致陽氣陷於胸膈,被陰邪所阻,形成結胸;若在太陰經病初期誤用藥物,陰邪逆上至心下,受到陽氣的抵抗,則會形成痞證。
3. 太陰四逆湯證
太陰病,自太陽傳來,其脈浮者,表證未解,可以發汗,宜桂枝(方在「太陽」)。若發熱頭痛,身體疼痛,是太陽表證未解,法宜桂枝,乃脈反見沉,便是太陰臟病,當溫其里,宜四逆湯,甘草培土,乾薑、附子,溫中而暖下也。
凡下利清穀,則病已入里,不可發汗,汗之陽亡土敗,濕旺木鬱,必生脹滿也。下利脹滿,有里證者,不可發表,身體疼痛,有表證者,亦當溫里。非表病可以不解也,若身體疼痛,而下利脹滿,表裡皆病,當先溫其里,後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也。
白話文:
太陰病是由太陽病轉移而來,如果脈象浮現,表示表症尚未解除,應使用發汗的方法,適合使用桂枝湯(相關方程式在太陽篇)。如果出現發熱、頭痛和全身疼痛的情況,代表太陽病的表症尚未解除,按照治療原則應該使用桂枝湯,但若脈象呈現沈象,這表示進入了太陰病的內臟病症,應該用溫裏的方法,適合使用四逆湯,甘草培養脾土,乾薑和附子則有溫暖中焦和下焦的效果。
對於下利清穀的情況,表示病情已經進入內臟,不適合使用發汗的方法,因為發汗會導致陽氣消失、脾土衰弱、濕氣旺盛、肝氣鬱結,必會引起脹滿的問題。下利脹滿,如果有內臟病症,不適合使用發汗的方法;如果有表症,應該先用溫裏的方法。不是所有表症都可以不治療的,如果出現身體疼痛且下利脹滿的情況,表示表和裡都有病,應該先溫裏後攻表,溫裏適合使用四逆湯,攻擊表症則使用桂枝湯。
陽明泄利,津液失亡,多病燥渴,若自利而不渴者,則屬太陰臟病,以其臟有寒故也,法當溫之,宜四逆輩。水泛土濕,少陰之寒,傳於太陰,故脾臟有寒也。
四逆湯,七十六
甘草(七錢,炙),乾薑(三錢五分),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水三杯,煎半杯,溫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一兩。
白話文:
陽明經出現腹瀉,導致津液流失,常伴有多種乾燥和口渴的症狀。如果腹瀉的患者不感到口渴,這可能是太陰臟腑的病症,因為該臟腑可能有寒氣。應使用溫熱藥物進行治療,「四逆湯」便是適合的方劑。
四逆湯配方: 甘草(7錢,炙), 乾薑(3錢5分), 附子(1枚,生用,去皮,切為8片)。
用3杯水煎煮至剩下半杯,溫熱後服用。對於體力較強的人,可以增加到使用1枚生附子和1兩乾薑。
4. 腹痛腹滿
傷寒,胸中有熱,腹中有肝膽之邪,肝邪克脾,則腹中疼痛,膽邪克胃,則欲作嘔吐,是中脘虛寒,肝脾下陷而膽胃上逆,相火鬱升而生上熱也,宜黃連湯,黃連清上逆之相火,桂枝達下陷之風木,乾薑溫脾家之寒,半夏降胃氣之逆,參、甘、大棗,補中脘之虛也。
若本太陽之表病,醫不解表,而反下之,土虛木賊,因而腹滿時痛者,是屬太陰臟病,宜桂枝加芍藥湯,桂枝達肝氣之郁,芍藥清風木之燥也。其大實痛者,風木賊土,鬱結成實,宜桂枝加大黃湯,瀉其土鬱也。
白話文:
傷寒症狀中,胸部有熱感,腹部則有肝膽之邪氣。肝膽之邪會剋制脾氣,導致腹部疼痛;膽之邪氣會剋制胃氣,讓人感到噁心想吐。這表示中脘部位(腹部中央)虛弱寒冷,肝脾功能下降,膽胃則向上逆反,內在的相火被壓抑,引發上部的熱症。應使用「黃連湯」進行治療,其中「黃連」可以清降上逆的相火,「桂枝」能調理下陷的肝脾功能,「乾薑」可溫暖脾臟的寒氣,「半夏」則能平抑胃氣的逆反。此外,還需加入「參」、「甘」和「大棗」來補充中脘部位的虛弱。
如果原本是太陽經的表症,醫生卻不正確地使用了下法,導致脾氣虛弱,並引發腹部脹滿、時常疼痛的狀況,這就是屬於太陰臟器的疾病。應使用「桂枝加芍藥湯」進行治療,其中「桂枝」能疏解肝氣的鬱塞,「芍藥」則能清涼風木的燥熱。對於那些腹部嚴重疼痛的案例,這是因為風木之氣侵擾了脾土,導致內積成實。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桂枝加大黃湯」進行治療,以排泄脾土的積滯。
請注意,這些都是中醫傳統理論的應用,對於具體病症的治療,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指導。
太陰為病,而脈候軟弱,便是脾陽之虛,其人續當自行便利,設當用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胃氣虛弱而易動也。
黃連湯,七十七
黃連(一兩),桂枝(一兩),甘草(一兩),乾薑(一兩),人參(七錢),半夏(一兩七錢),大棗(十二枚)
水十杯,煎六杯,去渣,再煎三杯,溫服一杯,日一夜二服。
桂枝加芍藥湯,七十八
桂枝(一兩),甘草(七錢),生薑(一兩),大棗(十二枚),芍藥(二兩)
白話文:
太陰病的症狀,如果脈象表現為軟弱,這就是脾陽虛的徵兆。患者應當自發排便,若需使用大黃、芍藥等藥物,應減少用量,因為胃氣虛弱,容易受損。
黃連湯,配方為:
- 黃連(一兩)
- 桂枝(一兩)
- 甘草(一兩)
- 幹薑(一兩)
- 人參(七錢)
- 半夏(一兩七錢)
- 大棗(十二枚)
將十杯水煮沸後,再煎煮六杯,濾除藥渣,再次煎煮三杯,待藥液溫熱時分一杯服用,每日分兩次服用。
桂枝加芍藥湯,配方為:
- 桂枝(一兩)
- 甘草(七錢)
- 生薑(一兩)
- 大棗(十二枚)
- 芍藥(二兩)
煎服如桂枝法。
桂枝加大黃湯,七十九
桂枝(一兩),甘草(七錢),生薑(一兩),大棗(十二枚),芍藥(二兩),大黃(三錢五分)
水七杯,煎三杯,溫服一杯,日三服。
白話文:
煎服的方法如同桂枝湯的做法。桂枝加大黃湯,配方為第七十九號。
桂枝(一份兩錢),甘草(七錢),生薑(一份兩錢),大棗(十二枚),芍藥(兩份兩錢),大黃(三錢五分)。
用七杯水來煎煮,最終得到三杯濃湯,然後溫熱飲用一杯,一天共服用三次。
5. 發黃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謂太陰臟證。太陰濕土,為表邪所閉,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濕隨便去,則不能發黃,此是脾陽未衰,至七八日間,雖見太陰自利之證,必當自止。以脾家內實,腐穢不容,當後泄而去,非自利益甚之證也。
若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是濕無泄路,瘀而生熱,宜茵陳蒿湯,瀉其濕熱也。凡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以木主五色,入土化黃,土濕則木鬱,木鬱於土,必發黃色,宜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外瀉皮毛而內瀉濕熱也。若傷寒,身黃而發熱者,是瘀熱之在表也,宜梔子柏皮湯,清表中之濕熱也。
白話文:
傷寒症狀中,脈搏浮緩,但手腳自行感到溫暖的,這稱為太陰臟的病症。太陰是指身體中的濕氣和土元素,當外邪阻塞了這些元素,人可能會出現膚色發黃的現象。如果小便能順暢排出,那麼體內的濕氣就能隨著尿液排出,就不會出現發黃的情況。這表明脾的陽氣還沒有衰弱。在病程七八天後,即使出現了小便順暢的現象,這種情況也會自然停止,因為脾臟內部積聚的穢物正在被排出,而不是小便過多的問題。
如果傷寒病經過七八天後,膚色變黃,類似橘子色,並且小便不通暢,腹部稍有脹滿感,這表示體內的濕氣沒有排出的途徑,積聚的濕氣導致了熱毒的產生,應該使用「茵陳蒿湯」來排出體內的濕熱。一般來說,傷寒病中出現瘀熱在體內的情況時,身體會出現發黃的現象。因為木屬五行之一,進入土中就會變成黃色。如果土中濕氣過重,木氣就被阻滯,木氣被困在土中,就會導致膚色發黃,應該使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來使體表和體內的濕熱都得到排出。
如果傷寒病患者出現了膚色發黃並伴有發熱的現象,這是體表的瘀熱表現,應該使用「梔子柏皮湯」來清除體表的濕熱。
若傷寒發汗之後,身目皆黃,則是濕寒而非表熱,以汗則熱泄故也。此慎不可下,宜用溫燥之藥也。
茵陳蒿湯,八十
茵陳蒿(二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七錢,去皮)
水十杯,先煮茵陳,減六杯,入二味,煎三杯,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矣。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八十一
麻黃(七錢),生薑(七錢),甘草(三錢五分),大棗(十二枚),杏仁(四十枚),連翹(七錢,用根),赤小豆(一杯),生梓白皮(三錢)
白話文:
如果在發過汗後,出現身目俱黃的情況,這表示是體內有濕寒之症,而非外感表熱。這種情況不應使用下藥治療,而是應該使用溫和且具有燥滯作用的藥物。
【茵陳蒿湯】,配方為:
- 茵陳蒿(二兩)
- 梔子(十四枚)
- 大黃(七錢,去皮)
以十杯水先煮茵陳蒿,水份減少至六杯後,加入梔子和大黃,再煮至三杯水,分成三份溫服。飲用後,尿液會變得清亮,呈現皁角汁狀,顏色鮮紅。一夜後腹部會感到舒適,黃疸會通過尿液排出。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配方為:
- 麻黃(七錢)
- 生薑(七錢)
- 甘草(三錢五分)
- 大棗(十二枚)
- 杏仁(四十枚)
- 連翹(七錢,使用根部)
- 赤小豆(一杯)
- 生梓白皮(三錢)
清水十杯,先煮麻黃,去沫,入諸藥,煎三杯,分溫三服,半日盡。
梔子柏皮湯,八十二
梔子(十五枚),甘草(三錢五分),黃柏皮(三錢五分)
水四杯,煎杯半,分溫三服。
白話文:
清水十杯,先煮麻黃,去沫,入諸藥,煎三杯,分溫三服,半日盡。
「使用十杯清水,首先煮麻黃,去掉泡沫後,加入其他藥材,再煎煮到剩下三杯,分為三份溫熱服用,直到半天內服完。」
梔子柏皮湯,八十二
「梔子湯(八十二方)」
梔子(十五枚),甘草(三錢五分),黃柏皮(三錢五分)
「材料:梔子十五枚,甘草三錢五分,黃柏皮三錢五分」
水四杯,煎杯半,分溫三服。
「使用四杯水,將所有材料煎煮到剩下一杯半,分為三份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