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說意》~ 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1. 提綱

太陰以濕土主令,其經起足大指,循內踝,入腹上膈,挾咽喉而連舌本。太陰為三陰之長,太陽經病不解,營衛內郁,自陽明而少陽,四日必傳太陰之經。若臟陰素旺,則不拘何日,自經入臟。入臟則必須溫里,解表不能愈矣。

仲景立太陰及少厥之篇,皆入臟之裡證,非四五六日之經病也。

2. 痛滿吐利

太陰與陽明為表裡,而升降不同,燥濕異性。燥不偏盛,則陽明右降而化濁陰,濕不偏盛,則太陰左升而化清陽,表裡勻平,是以不病。陽明病則胃燥而氣逆,故多嘔吐,太陰病則脾濕而氣陷,故多泄利。以脾陷而肝氣不達,郁迫擊沖,是以痛滿而泄利。脾肝鬱陷,則胃膽上逆,是以嘔吐而不食。

陽明胃病之吐利,緣燥熱之郁,太陰脾病之吐利,因濕寒之旺。若下之,陽亡土敗,胃氣愈逆,阻格少陽降路,痞塞不開,必胸下結硬。陽明下早,陽陷於胸膈,為陰氣所阻,則成結胸,太陰誤下,陰逆於心下,為陽氣所拒,則為痞證也。

3. 太陰四逆湯證

太陰病,自太陽傳來,其脈浮者,表證未解,可以發汗,宜桂枝(方在「太陽」)。若發熱頭痛,身體疼痛,是太陽表證未解,法宜桂枝,乃脈反見沉,便是太陰臟病,當溫其里,宜四逆湯甘草培土,乾薑附子,溫中而暖下也。

凡下利清穀,則病已入里,不可發汗,汗之陽亡土敗,濕旺木鬱,必生脹滿也。下利脹滿,有里證者,不可發表,身體疼痛,有表證者,亦當溫里。非表病可以不解也,若身體疼痛,而下利脹滿,表裡皆病,當先溫其里,後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也。

陽明泄利,津液失亡,多病燥渴,若自利而不渴者,則屬太陰臟病,以其臟有寒故也,法當溫之,宜四逆輩。水泛土濕,少陰之寒,傳於太陰,故脾臟有寒也。

四逆湯,七十六

甘草(七錢,炙),乾薑(三錢五分),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水三杯,煎半杯,溫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一兩。

4. 腹痛腹滿

傷寒,胸中有熱,腹中有肝膽之邪,肝邪克脾,則腹中疼痛,膽邪克胃,則欲作嘔吐,是中脘虛寒,肝脾下陷而膽胃上逆,相火鬱升而生上熱也,宜黃連湯黃連清上逆之相火,桂枝達下陷之風木,乾薑溫脾家之寒,半夏降胃氣之逆,參、甘、大棗,補中脘之虛也。

若本太陽之表病,醫不解表,而反下之,土虛木賊,因而腹滿時痛者,是屬太陰臟病,宜桂枝加芍藥湯,桂枝達肝氣之郁,芍藥清風木之燥也。其大實痛者,風木賊土,鬱結成實,宜桂枝加大黃湯,瀉其土鬱也。

太陰為病,而脈候軟弱,便是脾陽之虛,其人續當自行便利,設當用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胃氣虛弱而易動也。

黃連湯,七十七

黃連(一兩),桂枝(一兩),甘草(一兩),乾薑(一兩),人參(七錢),半夏(一兩七錢),大棗(十二枚)

水十杯,煎六杯,去渣,再煎三杯,溫服一杯,日一夜二服。

桂枝加芍藥湯,七十八

桂枝(一兩),甘草(七錢),生薑(一兩),大棗(十二枚),芍藥(二兩)

煎服如桂枝法。

桂枝加大黃湯,七十九

桂枝(一兩),甘草(七錢),生薑(一兩),大棗(十二枚),芍藥(二兩),大黃(三錢五分)

水七杯,煎三杯,溫服一杯,日三服。

5. 發黃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謂太陰臟證。太陰濕土,為表邪所閉,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濕隨便去,則不能發黃,此是脾陽未衰,至七八日間,雖見太陰自利之證,必當自止。以脾家內實,腐穢不容,當後泄而去,非自利益甚之證也。

若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是濕無泄路,瘀而生熱,宜茵陳蒿湯,瀉其濕熱也。凡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以木主五色,入土化黃,土濕則木鬱,木鬱於土,必發黃色,宜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外瀉皮毛而內瀉濕熱也。若傷寒,身黃而發熱者,是瘀熱之在表也,宜梔子柏皮湯,清表中之濕熱也。

若傷寒發汗之後,身目皆黃,則是濕寒而非表熱,以汗則熱泄故也。此慎不可下,宜用溫燥之藥也。

茵陳蒿,八十

茵陳蒿(二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七錢,去皮)

水十杯,先煮茵陳,減六杯,入二味,煎三杯,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矣。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八十一

麻黃(七錢),生薑(七錢),甘草(三錢五分),大棗(十二枚),杏仁(四十枚),連翹(七錢,用根),赤小豆(一杯),生梓白皮(三錢)

清水十杯,先煮麻黃,去沫,入諸藥,煎三杯,分溫三服,半日盡。

梔子柏皮湯,八十二

梔子(十五枚),甘草(三錢五分),黃柏皮(三錢五分)

水四杯,煎杯半,分溫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