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說意》~ 卷六 (1)
卷六 (1)
1. 提綱
少陽從相火化氣,其經在陽明之次,筋脈之分,起目銳眥,循耳下頸,自胸貫膈,由脅裡出外踝,循足跗而走名指。病則經氣壅遏,不能順降,故胸痛脅痞。相火上炎,故口苦咽乾。陽氣升浮,是以目眩。濁氣衝塞,是以耳聾。位在二陽之裡,三陰之表,陽盛則熱,陰盛則寒,故往來寒熱。其視三陽之經,陽氣方長,故其脈弦細。
傷寒、中風,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則傳少陽。然三日少陽,而不入陽明之腑,太陰之臟,則無少陽諸證,六日經盡,汗出表解,不能自解,則以麻黃、桂枝發之,大小柴胡,不必用也。若內傳臟腑,外連少陽之經,然後顯少陽諸證,其始得,不必三日,其病解,不必六日,是大小柴胡之的證,與太陽之麻、桂無關也。
白話文:
少陽之氣源自相火,其循行路徑在陽明之次,涉及筋脈之分佈,起於眼周的尖端,沿耳下至頸部,貫穿胸部和膈膜,由脅裡出至外踝,再循行至腳底,最後抵達大拇指。當經氣壅塞,不能順利下降時,會出現胸痛及脅下不適的情況。相火上炎,導致口苦和咽喉乾燥。陽氣升浮,使人感到頭暈。濁氣阻塞,則聽力減退。少陽位於二陽之裡,三陰之表,當陽氣過盛會產生熱症,陰氣過盛則會引發寒症,因此會表現為往來寒熱的症狀。觀察到三陽之經,陽氣正在增長,所以脈象呈現為弦細。
對於傷寒或中風,通常發展如下:一天是太陽病,兩天進入陽明病,三天則轉為少陽病。然而,若僅有三天的少陽病徵,但未影響到陽明的腑臟,或太陰的臟腑,那麼不會出現少陽特有的症狀。六天後,表症會通過出汗得到緩解,但如果無法自行痊癒,可以使用麻黃和桂枝來促進發汗。柴胡則不一定需要使用。如果病情涉及內臟和外連少陽經絡,開始時可能並非一定在第三天,病情痊癒也未必在第六天。這表明大小柴胡湯是針對特定的少陽病徵,與太陽病的麻黃和桂枝無直接關係。
2. 少陽小柴胡湯證
風寒感傷太陽之經,未經汗解,外而太陽陽明之經迫束於表,內而太陰陽明之氣壅逼於裡,少陽之經,在二陽三陰表裡之間,郁遏不暢,於是病焉。里陰勝則外閉而為寒,寒往而熱來,表陽勝則內發而為熱,熱往而寒來。少陽之經,自頭走足,由胸脅而下行,表裡壅遏,不得下行,經氣磐郁,故胸脅痞滿。
甲木逆侵,戊土被賊,胃氣困乏,故默默不欲飲食。胃以下行為順,困於木邪,逆而上行,容納失職,則生嘔吐。少陽以甲木而化相火,相火升炎,則生煩渴,肺金被刑,則生咳嗽。甲木失根,郁沖不寧,則腹中痛楚,心下悸動。是皆表裡不和,少陽結滯之故。宜小柴胡湯,柴、芩,清其半表,參、甘,溫其半里,半夏降其逆,薑、棗和其中,此表裡雙解之法也。
白話文:
風寒侵襲太陽經脈,若未透過發汗治療,會導致外在的太陽與陽明經脈在表層受到壓迫,以及內在的太陰與陽明氣血在內部受到阻塞。少陽經脈處於這兩者之間,因積聚而無法順暢運作,進而引發疾病。如果內部陰氣過盛,會導致外部的閉塞,表現為寒症;寒症過去後會轉為熱症;反之,如果表層陽氣過盛,則會使內部發熱,熱症過後又會轉為寒症。少陽經脈從頭部延伸至腳部,由胸部和脅部下行,由於表裡之間的壅塞,導致它無法正常下降,導致經絡氣血堵塞,進而出現胸脅部位的脹滿不適。
甲木之氣逆向侵入,戊土受損,導致胃氣疲弱,因此患者表現為沈默寡言、不想飲食。胃以下行為順,當受到木邪的困擾,則逆向上升,影響胃的消化功能,進而引起嘔吐。少陽經脈以甲木為基礎,轉化出相火,相火升騰,會產生煩躁口渴的症狀。肺金受制,會引發咳嗽。甲木失去根基,積聚在腹部,心下有跳動感,這些症狀都表明瞭表裡不協調,少陽經脈積滯的問題。應使用「小柴胡湯」進行治療,其中柴胡、黃芩清表半數病症,黨參、甘草溫裡半數病症,半夏降逆止吐,薑、棗調和中間的氣息,這種方法同時處理表裡兩層問題。
小柴胡湯,六十五
柴胡(一兩八錢),黃芩(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半夏(一兩七錢),生薑(一兩),大棗(十二枚)
水十二杯,煎六杯,去渣,再煎三杯,溫服一杯,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若渴,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根。若腹中痛,去黃芩,加芍藥。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若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覆衣,取微汗。若咳,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乾薑。
白話文:
【小柴胡湯】,配方如下:
- 柴胡(一兩八錢)
- 黃芩(一兩)
- 人參(一兩)
- 甘草(一兩)
- 半夏(一兩七錢)
- 生薑(一兩)
- 大棗(十二枚)
做法:取水十二杯,煮至剩六杯,去除渣滓,再煮至剩三杯,分三次溫服一杯,每日三次。
如果胸中煩熱但不嘔吐,則去掉半夏和人參,加入栝蔞實。如果口渴,去掉半夏,加入人參和栝蔞根。如果腹中疼痛,去掉黃芩,加入芍藥。如果脅下有堅硬感,去掉大棗,加入牡蠣。如果心下悸動,小便不利,去掉黃芩,加入茯苓。如果不口渴,但有微熱,去掉人參,加入桂枝,覆蓋衣物,以取得微汗。如果咳嗽,去掉人參、大棗和生薑,加入五味子和乾薑。
3. 少陽連太陽經證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寒,頸項強直,脅下脹滿,手足溫暖,發渴而作嘔者,是皆少陽之經郁遏不降,逆行而賊戊土,土木壅塞,結而不開也,俱宜小柴胡湯。凡服柴胡,但見少陽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也。
若傷寒六七日,肢節煩疼,微作嘔吐,少陽陽明兩經相逼,心下支結,旁連脅下,倘其發熱而微見惡寒,便是太陽之外證未解,宜柴胡加桂枝,治兼太陽之經也。
凡太陽病,遲至十日之外,脈浮細而嗜臥者,是太陽之外證已解,而入少陽之經。少陽之脈弦細,木賊土困,則善眠也。設其胸滿脅痛者,則是少陽無疑,宜與小柴胡湯。若脈但浮而不細者,則全是太陽而無少陽,宜第與麻黃湯,發其太陽之表,不必以日久為疑也。(方在「太陽」)
白話文:
傷寒病經過四到五天,患者會出現身體發熱、畏寒的情況,頸部僵硬,腹脹,四肢感到溫暖,並且有口渴和嘔吐的症狀,這些都是少陽經氣阻滯,逆向侵犯脾土,導致土和木氣滯塞,無法流通的現象。對於這種情況,都適合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如果傷寒病已經持續六到七天,患者感到四肢疼痛,偶爾嘔吐,這時少陽經和陽明經同時受到影響,心下部位有緊繃感,連帶脹脛下部,如果患者仍然有發熱並伴有輕微畏寒,這是太陽經的症狀尚未完全消失,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柴胡加桂枝湯」來兼顧治療太陽經。
所有關於太陽病的情況,到了第十天之後,如果脈搏浮細且容易疲倦,這表示太陽病的外在症狀已經緩解,進入了少陽經的階段。少陽經脈的脈象細長,木氣困擾土氣,因此患者會有容易入睡的特徵。如果患者出現胸部滿脹和脹脛疼痛的情況,這就確定是少陽經的病症,應該使用「小柴胡湯」來進行治療。如果脈搏僅浮而不細,這表示全都是太陽經的問題,沒有少陽經的症狀,應該單獨使用「麻黃湯」來發散太陽經的表層,不必因為時間長而懷疑效果。
柴胡桂枝湯,六十六
柴胡(一兩四錢),黃芩(五錢),人參(五錢),半夏(八錢),甘草(三錢五分),生薑(五錢),大棗(六枚),桂枝(五錢),芍藥(五錢)
水七杯,煎三杯,溫服一杯。
白話文:
【柴胡桂枝湯】,六十六
- 柴胡(四錢兩),黃芩(一兩五錢),人參(一兩五錢),半夏(二兩四錢),甘草(一兩一錢),生薑(一兩五錢),大棗(六顆),桂枝(一兩五錢),芍藥(一兩五錢)
用水七杯,煎煮至三杯,溫熱後服用一杯。
4. 少陽入陽明腑證
傷寒寸脈見澀,便是少陽甲木不舒,尺脈見弦,便是厥陰乙木不達,乙木下鬱則生風,甲木上鬱則生火,風動火炎,木氣枯燥,脾胃被刑,法當腹中急痛,宜先用小建中湯,膠飴、甘、棗,補脾胃之精氣,薑、桂、芍藥,散肝膽之風火,若不差者,仍與小柴胡湯,溫其半里而清其半表也。凡服柴胡湯已而見燥渴者,此屬陽明之腑熱,當以法治之,清其腑熱也。
平素嘔吐之家,不可與建中湯,以甘味之動嘔也。
白話文:
在中醫學中,寸脈見澀表示少陽甲木的氣機不暢,而尺脈見弦則表示厥陰乙木的流通受阻。乙木若在下部鬱積,會產生風邪;甲木若在上部鬱積,則會生出火氣。風邪和火氣的運動,導致木氣乾燥,進而影響到脾胃的功能,引起腹部急痛的情況。對於這種情況,一般會先使用「小建中湯」來滋補脾胃的精氣,利用薑、桂、芍藥等成分來疏散肝膽的風火。
如果上述方法無法改善症狀,則會轉而使用「小柴胡湯」,以溫煦內裡、清潔外層的方式進行治療。在一般情況下,對於常有嘔吐現象的家庭,不適合使用「建中湯」,因為甘味的藥物可能會促發或加重嘔吐的症狀。
最後,提到「柴胡湯」,如果患者在服用後出現乾渴的症狀,這可能是體內陽明之腑熱的表現,需要透過相應的治療方法來清熱解毒。
凡太陽少陽合病,必見嘔利,緣甲木壅遏,則克戊土,胃腑郁迫,不能容受,是以吐泄,吐泄者,少陽傳陽明之腑也。其自下利者,宜黃芩湯,甘草、大棗,補其脾精,黃芩、芍藥,瀉其相火。其嘔者,宜黃芩加半夏生薑湯,降其逆氣也。
傷寒,發熱汗出,而病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是少陽傳陽明之腑也。宜大柴胡湯,柴胡解少陽之經,枳、黃,瀉陽明之腑,雙解其表裡也。
白話文:
所有太陽和少陽合併的病症,必定會出現嘔吐和腹瀉的情況,這是因為甲木(代表肝)阻塞了戊土(代表脾),導致胃腸受到壓迫,無法正常運作,從而引發吐瀉。吐瀉現象表明少陽的症狀正在傳遞到陽明的腸胃部位。
對於腹瀉的患者,應使用「黃芩湯」,配方包括甘草和大棗來補充脾氣,以及黃芩和芍藥來清熱降火。
當出現嘔吐時,應使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這可以幫助緩解逆氣,使氣流順暢。
在傷寒期間,如果發熱且出汗後症狀沒有改善,出現心臟緊縮、嘔吐和腹瀉,這表明少陽的症狀已經傳遞到了陽明的腸胃部位。這種情況下,應使用「大柴胡湯」,其中的柴胡可以解開少陽的經絡,枳實和黃連則可以清除陽明的腸胃,同時解決內外兩面的問題。
若太陽證,過經十餘日之久,心中溫溫欲吐,大便稀溏,胸痛腹滿,鬱郁微煩,此甚似少陽傳腑大柴胡證。如前因極吐下而成者,則是少陽已傳陽明之腑。腑病已全,經證微在,可與調胃承氣湯,無用柴胡也。以少陽傳陽明,經邪外束,腑氣內遏,胃不能容,必作嘔泄。及其腑熱盛發,蒸而為汗,則表解經舒,吐下皆止。
此雖吐下,未能盡止,然欲嘔微溏,僅存少陽餘證,柴胡不可用矣,故與承氣。若非由自極吐下得者,則胸痛腹滿,便溏欲嘔,便是太陰證,勿與承氣也。(方在「陽明」)
小建中湯,六十七
白話文:
如果出現太陽證狀,超過十幾天後,心中感到溫熱有想吐的感覺,大便變得稀溏,胸部有疼痛和腹部滿脹的症狀,心情煩躁但又輕微,這很像少陽傳至腑中的大柴胡證狀。如果是因為極度嘔吐和下瀉導致的,那麼少陽已經傳到陽明的腑中。當腑病已經完全恢復,經證還有些許存在,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不需使用柴胡。因為少陽傳到陽明時,經邪在外束縛,腑氣在內受阻,胃無法容納食物,必定會出現嘔吐和洩瀉的情況。等到腑熱嚴重發作,蒸騰為汗,那麼表症得到解除,經證也得到舒緩,嘔吐和下瀉都會停止。
雖然有嘔吐和下瀉,但只是想要嘔吐和大便稀溏,僅剩少陽證狀,柴胡是不能使用的,所以使用承氣湯。如果不是因為自行極度嘔吐和下瀉而引起的,則出現胸痛、腹滿、大便稀溏、想要嘔吐的症狀,就是太陰證,不要使用承氣湯。(方劑在「陽明」部分)
另外,有一種名為【小建中湯】的方劑,編號為67。
桂枝(一兩),芍藥(二兩),甘草(一兩),生薑(一兩),大棗(十二枚),膠胎(二兩四錢)
水七杯,煎三杯,去渣,入膠胎,火化,溫服一杯,日三服。
黃芩湯,六十八
黃芩(一兩),芍藥(七錢),甘草(七錢),大棗(十二枚)
水六杯,煎三杯,日再夜一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六十九
黃芩(一兩),芍藥(七錢),甘草(七錢),大棗(十二枚),半夏(一兩七錢),生薑(一兩)
煎服如黃芩湯法。
白話文:
桂枝湯: 桂枝(1兩),芍藥(2兩),甘草(1兩),生薑(1兩),大棗(12枚),阿膠(2兩4錢)。 用水煮沸後,剩下3杯,去掉渣滓,加入阿膠,用火融化,然後溫服一杯,一天服用三次。
黃芩湯: 黃芩(1兩),芍藥(7錢),甘草(7錢),大棗(12枚)。 用水煮沸後,剩下3杯,一天兩次,一次一杯。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芩(1兩),芍藥(7錢),甘草(7錢),大棗(12枚),半夏(1兩7錢),生薑(1兩)。 煮法與黃芩湯相同。
大柴胡湯,七十
柴胡(二兩八錢),黃芩(一兩),半夏(一兩七錢),生薑(一兩七錢),大棗(十二枚),芍藥(七錢),枳實(四枚),大黃(七錢)
水十二杯,煎六杯,去渣,再煎取三杯,溫服一杯,日三服。
白話文:
大柴胡湯是一種由以下草藥組成的中藥方:
- 柴胡:兩兩八錢
- 黃芩:一兩
- 半夏:一兩七錢
- 生薑:一兩七錢
- 大棗:十二枚
- 芍藥:七錢
- 枳實:四枚
- 大黃:七錢
使用方法是將以上草藥加水十二杯,煎煮至剩餘六杯,過濾掉藥渣,再將剩下的汁液再次煎煮至剩餘三杯。最後,每次溫服一杯,每日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