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1)

1. 哮喘脈法

大凡喘脈,宜浮遲不喜急數。喘病脈滑而遲者生,澀而數者死。脈數有熱,喘咳吐血,上氣不得臥者,死。寸口脈伏,胸中有逆氣。尺寸俱沉,獨關無者,苦心下喘。脈滑而手足溫者生,脈澀而四肢寒者死。

白話文:

[哮喘的脈診方法]

一般來說,患有喘症的人,其脈象適合呈現浮遲的狀態,不適合出現急促或快速的脈象。如果喘病患者的脈象呈現滑且遲緩,通常預示著病情會好轉;反之,若脈象呈現滯澀且頻率快,則病情可能惡化。

脈搏頻率快代表體內有熱氣,如果同時伴有喘息、咳嗽、吐血,以及無法平躺等症狀,情況可能會很危險。

在寸口脈處(手腕內側)摸不到脈動,可能表示胸腔內部有異常的氣流。如果寸脈和尺脈都顯示沉脈,唯獨關脈顯示不出脈象,患者可能會感到心臟下方區域喘不過氣來。

如果脈象滑順且四肢溫暖,這是個好的跡象,病情有望康復;然而,如果脈象滯澀且四肢冰冷,這可能預示著病情危急。

2. 治喘大法

哮喘之症多原痰與火,必須患者薄滋味,安心靜養。醫者不可純用寒涼藥,必兼散表之劑,亦用因吐法而愈者。但虛怯人,其吐法難以概用。而戴元禮又謂有痰喘、氣急喘、胃虛喘、火炎喘四者之分,不可不察。

如痰喘者,但喘便有痰聲,宜豁痰為主。

如氣急喘者,呼吸急促而無痰聲,宜調氣為主。

如胃虛喘者,抬肩擷項,喘而不休,宜補中為主。

如火炎上喘者,乍進乍退,得食則減,食已愈鳴,蓋由胃脘有實火,膈上有稠痰,得食入咽,稠痰墜下,故喘暫息。久則食入胃中,交助其火,痰火再升,喘愈大作。俗不知此,作胃虛治,及用燥熱之劑,以火濟火,其誤可勝言哉!此症宜降火為主。

凡喘症用阿膠者,須分虛實。若久病發喘,必是肺虛,故必用阿膠、人參、五味之類補之。如新病肺實而發喘者,宜桑白皮、葶藶、麻黃、杏仁之類以瀉之。東垣謂:久嗽鬱熱在肺者,勿用人參。氣咳人因服參耆過多而作喘者,宜服三拗湯以泄氣。

白話文:

[治療喘息的大原則]

哮喘這病症大多源自於痰和火的問題,患者應少吃味道濃厚的食物,保持心情平靜並充分休息。醫生在治療時不能單純使用寒涼藥物,必須同時搭配能疏解表面病徵的藥物,有時甚至會採用催吐療法來治病。然而,對於體質虛弱的人來說,催吐療法可能不適用。

戴元禮提到,哮喘可分為痰喘、氣急喘、胃虛喘、火炎喘四種,我們必須清楚辨別。

若是痰喘,一喘息就會聽到痰的聲音,應以化痰為主要治療方向。

若是氣急喘,呼吸急促但沒有痰的聲音,應以調整氣息為主。

若是胃虛喘,會出現抬肩縮頸的喘息,並且喘息不停,應以補中氣為主。

若是火炎喘,喘息時輕時重,吃東西後會稍微緩解,但吃完後反而會更喘,這是由於胃部有實火,胸膈間有濃痰,食物進入喉嚨,使濃痰下降,所以喘息暫時停止。但時間一長,食物進入胃中,反而助長了胃火,痰和火再度上升,喘息會更嚴重。一般常誤以為這是胃虛所致,使用燥熱的藥物治療,結果火上加油,這種錯誤的治療方式真是令人無法言喻!此症狀應以降火為主要治療方向。

在治療喘息症狀時使用阿膠,需分辨虛實。如果長期患病而喘息,必定是肺虛,所以必須使用阿膠、人參、五味子等補藥。但如果新發病,肺實而喘息,應使用桑白皮、葶藶、麻黃、杏仁等藥物來清肺。李東垣認為,長期咳嗽且肺中有鬱熱的,不宜使用人參。如果是因為服用太多人參、黃耆等補藥而喘息的人,應該服用三拗湯來洩氣。

3. 丹溪治喘活套

大抵哮喘之症,重在肺經,蓋肺主清陽之氣,為五藏華蓋,而居於上,妙合陰陽,升陽往來,無過不及,命曰平人。苟若六淫七情之侮傷,飲食動作之交會,以致藏氣不和,遂使呼吸之氣不得宣暢,而哮喘之症作焉。學者在乎各推究其源而療可也。

如因外邪所幹而作者,法當驅散外邪,如三拗湯之類。

如因氣鬱而作者,宜調氣。

如傷脾胃虛而作者,法當溫理脾胃。

凡傷風寒而作者,其上必氣急有聲,不得臥,或聲不出。宜三拗、華蓋散、九寶湯、神秘等湯選而用之。

或因痰而作喘者,宜四磨湯、蘇子降氣湯之類。

凡虛喘,脈必微,色青黑,四肢厥,小便多,宜以活人五味湯,或四磨湯之類。

凡短氣而喘者,乃因火熱傷氣所致,不可驟用苦寒之藥。蓋火盛,故宜佐以辛散之劑。

凡痰壅喘,亦令短氣,宜導痰湯、千緡湯之類。

凡自小腹下火起而上作喘者,乃陰虛,宜降火,當以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及枳殼、半夏。

凡上氣喘而燥者,為肺脹,宜作風木汗之而可愈。

凡氣虛作喘者,宜人參、黃耆、麥門冬、地骨皮之類。

大凡喘症因火者,宜降火清金;因痰者,宜豁痰降氣。

凡喘症,諸藥未效,宜以椒目,不拘多少,研極細末,以生薑湯調服二三錢以劫之。

又一法:用蘿蔔子不拘多少,蒸熟為君,佐以皂角燒灰,等分為末,用生薑汁同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噙化三五十丸。

凡治喘與嗽,多用五味子者,蓋因五味能生津止渴,潤肺益腎。但有南北之分,如治勞嗽者,宜用北五味;風邪在肺嗽者,宜用南五味。

白話文:

總的來說,哮喘這疾病,重點在肺部,因為肺部主管著清潔的陽氣,像五臟的保護傘一樣,處於身體的上方,巧妙地配合陰陽,讓陽氣升騰,活動正常,不會過度也不會不足,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健康人。然而,如果受到外在環境因素或是情緒壓力的侵害,加上飲食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導致臟腑氣息不協調,使得呼吸的氣流無法順利流通,因而引發哮喘的症狀。對於醫學研究者來說,重要的是深入探究病源,然後進行治療。

如果是因外界病菌感染引發的哮喘,應當去除這些外來的病菌,例如使用三拗湯這一類的藥方。

若是因氣鬱引發的哮喘,應當調整氣息。

如果是由脾胃虛弱引起的哮喘,應當溫補脾胃。

凡是因風寒導致的哮喘,一定會出現呼吸急促且有聲音,無法躺下,或者發不出聲音。這種情況可以選擇三拗湯、華蓋散、九寶湯、神祕湯等湯藥。

若是因痰多導致的哮喘,適合使用四磨湯、蘇子降氣湯等藥方。

凡是虛弱型的哮喘,脈搏必定微弱,臉色青黑,四肢冰冷,頻尿,應該使用活人五味湯,或四磨湯等藥方。

凡是短氣型的哮喘,通常是因火熱傷害了氣息所致,不能立即使用苦寒的藥物。因為火氣旺盛,所以應當輔以辛散的藥物。

凡是因痰多導致的哮喘,也會出現短氣,適合使用導痰湯、千緡湯等藥方。

凡是從小腹下火上升引起哮喘的,是因為陰虛,應當降火,應當使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以及枳殼、半夏。

凡是上氣喘且燥熱的,是肺脹的症狀,應當視為風木病,透過發汗的方式治療就能痊癒。

凡是因氣虛導致的哮喘,應當使用人參、黃耆、麥門冬、地骨皮等藥材。

大體上,因火氣導致的哮喘,應當降火並清肺;因痰多導致的哮喘,應當去除痰液並降氣。

凡是哮喘,其他藥物都沒有效果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花椒,不限量,研磨成極細的粉末,以薑湯調配服用二到三錢。

另一種方法:使用不限量的蘿蔔籽,蒸熟後作為主要成分,再輔以皁角燒成灰,兩者等量混合成粉末,用薑汁和蜂蜜一起煉製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含化三五十粒。

凡是治療哮喘和咳嗽,大多會使用五味子,因為五味子能生津止渴,滋潤肺部,補益腎臟。但是要區分南北五味子,如果是治療勞力性咳嗽,應當使用北方產的五味子;如果是因風邪在肺導致的咳嗽,應當使用南方產的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