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原飲

DA YUAN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瘟疫論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偏寒 (0.6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7%
脾經 17%
大腸經 15%
肺經 13%
肝經 9%
心經 8%
腎經 4%
膽經 4%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達原飲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知母味苦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火之效。達原飲主治熱毒熾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知母能清熱瀉火,降解熱毒,緩解局部炎症,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滋陰潤燥: 知母兼具滋陰潤燥之效,能滋養肺腎陰液,緩解熱毒所致的津液耗損,改善口乾舌燥、咽喉乾燥等症狀,使患者病情更快恢復。

達原飲中包含白芍,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一、 緩解疼痛: 白芍具有鎮痛作用,能舒緩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疼痛,以及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達原飲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脾胃不和、血瘀疼痛等症,白芍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疼痛不適。

二、 養血柔肝: 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能養血柔肝、調經止痛。達原飲中常配伍其他滋陰養血的藥材,如當歸、川芎等,白芍的加入,能加強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的作用,有助於緩解患者的肝鬱血瘀症狀。

達原飲方劑中加入檳榔,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因素:

  1. 驅蟲止癢: 檳榔味辛、苦,性溫,具有驅蟲止癢之效。達原飲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症,而檳榔可殺滅皮膚上的寄生蟲,並緩解瘙癢症狀。
  2. 行氣消積: 檳榔能行氣消積,對於脾胃不和、食積不消等症狀亦有輔助療效。達原飲中加入檳榔,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消化功能,進而提升整體療效。

達原飲中使用厚朴,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燥濕化痰:厚朴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達原飲作為治療痰濕阻肺的方劑,厚朴可有效清除肺部的痰濕,改善呼吸道症狀。
  2. 降氣止嘔:厚朴入肺經、脾經,可降氣止嘔。對於痰濕阻肺導致的氣逆上衝,厚朴能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緩解患者的嘔吐症狀。

厚朴在達原飲中與其他藥材相配伍,發揮協同作用,有效治療痰濕阻肺,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達原飲中加入草果,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理氣健脾:草果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溫中止痛的功效。達原飲主治脾胃虛寒、飲食不消、脘腹冷痛等症,草果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緩解腹痛。

2. 燥濕化痰:草果還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痰阻肺、咳嗽痰多等症。達原飲中常與其他化痰止咳藥物配伍,草果的加入可加強化痰效果,幫助患者更快恢復。

達原飲中包含黃芩,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止咳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達原飲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暑濕內侵所致的發熱、口渴、胸悶、腹痛、泄瀉等症,而黃芩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抑制病邪的蔓延,並解除暑熱所致的症狀。
  2. 止瀉止痢: 黃芩具有燥濕止痢的作用,可有效治療濕熱導致的腹瀉。達原飲中的其他藥材如白芍、甘草等也具有止瀉作用,與黃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止瀉止痢的功效。

達原飲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達原飲中其他藥材可能偏寒涼或溫燥,加入甘草可以中和藥性,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使藥物更溫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2. 補益脾氣:甘草能益氣健脾,增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達原飲可能含有滋補、補氣血等功效的藥材,甘草的加入能幫助脾胃更好地吸收藥效,進一步提升藥物的療效。

主治功效


達原飲主治功效與原理分析

綜述

達原飲,出自明代吳又可《溫疫論》,是中醫用以治療瘟疫、濕瘧等邪伏膜原證的經典方劑。由知母、白芍、檳榔、厚朴、草果、黃芩、甘草七味藥組成,具有宣濕化痰,透達膜原的功效。

組成藥物功效

  • 知母: 清熱滋陰,潤燥生津。在本方中主要起到清解裡熱的作用。
  • 白芍: 養血調經,緩急止痛。可斂陰和營,防止溫燥藥物傷陰。
  • 檳榔: 消積殺蟲,行氣利水。為本方主藥,直達膜原,破結除邪。
  • 厚朴: 行氣除滿,燥濕健脾。可運化水濕,消除脹滿。
  • 草果: 化溼解暑,散寒止瀉。辛溫燥烈,可溫燥化濕,辟穢除邪。
  • 黃芩: 清熱燥濕,涼血解毒。可清解濕熱之邪。
  • 甘草: 調和諸藥,益氣緩急。

主治病症與治療原理

根據古文記載,達原飲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1. 瘟疫(疫癘): 由感受疫癘之邪引起,具有強烈傳染性,症見發熱、舌苔白如積粉、胸膈滿痛、大渴煩躁等。如《類證治裁》中提到「疫瘧因染時邪,寒熱成瘧,其症沿門合境。達原飲...」,以及《瘟疫論》中「瘟疫,發熱一二日,舌上白苔如積粉,早服達原飲一劑,午前舌變黃色,隨現胸膈滿痛,大渴煩躁。」等描述。
  2. 濕瘧: 由濕邪與瘧邪相合而成,症見寒熱往來、身體困重、胸悶脘痞等。如《類證治裁》中「初發邪伏募原,營衛交阻,凜寒發熱,甚則厥逆...宜透其邪,用達原飲」以及《張聿青醫案》中「用小柴胡以和解表裡,合達原飲以達募原之邪。」
  3. 其他邪伏膜原證: 凡病邪伏於膜原,症見發熱、胸膈痞悶、舌苔厚膩等,皆可考慮使用。如《金匱翼》中「若其病不在表,又不在裡,而獨行中道者,則用吳又可達原飲之法。」

治療原理分析

達原飲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透達膜原,驅邪外出: 吳又可認為瘟疫、濕瘧等疾病的病邪伏於“膜原”,即半表半裡之間。達原飲中以檳榔為主藥,其性善走竄,能直達膜原,破結開鬱,透達伏邪;輔以厚朴、草果等辛溫燥濕之品,增強其行氣化濕、辟穢除邪之力,使邪氣從膜原透出。
  2. 宣暢氣機,化濕祛痰: 瘟疫、濕瘧等病,常伴有濕邪阻滯,氣機不暢的表現。方中厚朴、草果行氣化濕,檳榔破氣除痞,三藥合用,可宣暢氣機,化濕祛痰,消除胸膈痞悶等症。
  3. 清熱解毒,滋陰和營: 邪氣鬱久易化熱,且辛溫燥濕之品易傷陰液。方中用知母、黃芩清熱解毒,白芍養血斂陰,可防止化熱傷陰,並可制約溫燥藥物的偏性。
  4. 調和諸藥: 甘草調和諸藥,使全方共奏透達膜原、辟穢化濁之功。

總結

達原飲組方嚴謹,配伍精妙,以透達膜原為主,兼顧清熱化濕、滋陰和營,是治療瘟疫、濕瘧等邪伏膜原證的有效方劑。其對後世醫家影響深遠,許多醫家在臨床應用中或以原方加減,或以此方為基礎化裁新方,充分體現了其重要的臨床價值和學術意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醫講究辨證論治,達原飲主要針對邪伏膜原證,並非所有瘟疫、濕瘧皆可使用,需要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根據具體病情辨證使用。

傳統服藥法


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舌苔白膩肺炎瘧疾嘔吐腹瀉多痰全身酸痛

相同名稱方劑


達原飲,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三。 組成:黃芩1錢5分,甘草(炙)1錢,白芍1錢,知母2錢,厚朴1錢,檳榔2錢,草果1錢,生薑7片,大棗1枚(擘)。 主治:疫瘧壯熱,多汗而渴。

達原飲, 出處:《溫疫論》卷上。 組成:檳榔2錢,厚朴1錢,草果仁5分,知母1錢,芍藥1錢,黃芩1錢,甘草5分。 主治:避瘟去暑,解熱,止嘔利便。主治: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後發熱,日後但熱而不憎寒。初得之2-3日,其脈不浮不沉而數,晝夜發熱,日哺益甚,頭疼身痛,其時邪在伏脊之前、腸胃之後,舌上白苔,甚則如積粉滿布無隙。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