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vil vermiculated membrane origin

邪伏膜原的原因,症狀與經絡,12個穴道3種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3-05-10

邪伏膜原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邪伏膜原是溫病學證候,指濕熱疫毒之氣,自口鼻而入,伏藏阻遏於「膜原」之間,或因外邪引動,或因體虛而發作。關於「膜原」的概念,見於 《黃帝內經.素問 》提及「 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 歷代醫家關於膜原所在部位的認識並不一致。

廣義是泛指伏邪在體內潛伏的部位。狹義是指體內為內外交界之地,是「半表半里」,居於衛表肌腠之內,五臟六腑之外的膜及膜所圍成的空樣結構。膜原與腸胃相聯繫,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藏於夾脊之內,去表不遠。

目前認為膜原具有以下三種功能:

  1. 膜原是邪氣潛伏人體之處。 膜原是邪氣的巢穴,邪氣潛伏於此,可具有潛伏性;
  2. 膜原具有通達內外上下、宣暢三焦氣機之功;
  3. 膜原是正邪交鋒之地。溫疫邪氣經口鼻侵入人體,潛伏在膜原,正氣奮起抗爭,邪正交爭。

邪伏膜原證的主要症狀是:發熱、胸痞、寒熱往來...等。本證病因複雜,瘟疫、濕邪、暑溫、熱、寒等均可伏於膜原,表現非常多樣化。總結症狀是:初起時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煩躁口苦、之後但熱不寒,下午更嚴重益甚、胸膈痞滿、舌苔白厚膩、脈數、寒熱往來...等等。

邪伏膜原證,常見於古代疾病「瘟疫」、「濕溫」、「暑溫」、「疫症」等病中。本證初起,應與傷寒表證及風溫初起一起討論。

傷寒表證、風溫初起與瘟疫邪伏膜原證,三種證候於初起時均見表證,但有相似處,亦有不同處,差異如下:

  1. 傷寒表證、風溫初起,均系外邪內侵,即從表入,始漸傳於里。瘟疫之邪伏膜原,自里而發。
  2. 傷寒、風溫之初起,單純外感並無內傷,因此沒有穢氣。溫疫則因病邪久蘊於內,乘隙而發,自里達表,雖為初病,實系陳疾,人體臟腑氣血受敗氣熏蒸巳久,故發病即有臭穢之氣。
  3. 傷寒表證由風寒所起,寒主收斂,斂則急,故患者面皮多繃急,面色多光潔。風溫初起系風熱為患,風熱主疏散,故患者面皮多舒緩而面色多紅赤,瘟疫則雖屬濕熱郁蒸,但巳成疫徬敗氣,故面皮舒弛,尚兼敗氣污穢,故患者面色多呈污垢而不光潔,滌之不去。
  4. 傷寒表證與風溫初起者因邪尚在表,里未受病,故常無苔或呈白薄苔。瘟疫初發則因體內之濕熱蘊蓄巳久,疫氣蒸騰,故舌苔白厚如積粉。
  5. 傷寒與風溫之初起均系外證,故神氣自清。瘟疫由里病而來,神氣巳傷,故發病即有煩躁、擾亂、驚悸等症狀。
  6. 風溫起自太陰,傷寒發自太陽,雖分寒溫,在表則同,故均必見浮象。瘟疫由裡而發,故脈不浮或不浮不沈。

在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 相對於有症狀感染者來說,無症狀感染者攜帶的 隱匿性和被忽視性,更容易被廣泛傳播蔓延,「 邪伏膜原」 理論以其「 伏而不發或表裡九傳」 的獨特辨證體系,「 先證用藥以截斷病原、開達膜原以扭轉病位、早逐客邪以防傳變、瘥後調護以防復發」 ,被視為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 的其中一種理論基礎。

造成邪伏膜原的1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邪伏膜原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白膩

脈相

數脈

邪伏膜原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嘴裡發苦發熱(發燒)忽冷忽熱胸悶脹心胸煩熱頭痛全身酸痛

邪伏膜原的相關證型


改善邪伏膜原的常用方劑


改善邪伏膜原的常用穴道


邪伏膜原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邪伏膜原證的經絡型態值得深入研究,一般此證好發於春夏季節,以及濕氣重的時機,因此提出南方地區,春夏常見的經絡型態作為參考:

載入中...

邪伏膜原的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