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二十五 (4)
卷二十五 (4)
1. 扁豆
味甘,微溫。主和中下氣。
葉:主霍亂吐下不止。
疏:,扁豆稟土中衝和之氣,其味甘,氣香,性溫、平,無毒。入足太陰、陽明經氣分,通利三焦,升清降濁,故專治中宮之病,和中下氣,消暑除濕而解毒也。孟詵:主霍亂吐利不止,及嘔逆,久食頭不白。日華子云:補五臟。蘇頌:主女子帶下,解酒毒、河豚魚毒。寇宗奭:主霍亂轉筋。皆取其益脾開胃,和中氣,除濕熱之功耳。
葉:氣味相同,故主霍亂。
花有紫、白二色,豆有黑、白二種。入藥惟紫花、豆白者良。豆黑色及紫色者,名鵲豆,不入藥,亦不益人。
白話文:
扁豆味甘微溫,可以和胃降氣。葉子可以治療霍亂吐瀉不止。扁豆性溫平和,無毒,可以通利三焦,升清降濁,因此能治療脾胃疾病,和胃降氣,消暑除濕解毒。孟詵說它能治療霍亂吐瀉不止,嘔吐,以及久食頭不白。日華子說它可以補五臟。蘇頌說它可以治療婦女帶下,解酒毒和河豚魚毒。寇宗奭說它能治療霍亂抽筋。所有功效都是因為它能益脾開胃,和中氣,除濕熱。扁豆葉氣味與扁豆相同,因此也能治療霍亂。扁豆花有紫色和白色兩種,扁豆有黑色和白色兩種。入藥時,以紫花白豆為佳。黑色和紫色的扁豆,叫做鵲豆,不入藥,也不益人。
主治參互
白扁豆,同山藥、白茯苓、人參、蓮肉、薏苡仁、芡實,為補脾胃之上藥。中焦有濕者加白朮。同黃連、乾葛、白芍藥、升麻、紅曲、滑石、烏梅、橘紅、甘草、蓮肉,治滯下如神。同麥門冬、五味子、黃連、乾葛,能解酒毒。同木瓜、石斛、橘皮、藿香、茯苓、縮砂、香薷,治霍亂吐瀉轉筋。
白話文:
主治參互
白扁豆,與山藥、白茯苓、人參、蓮肉、薏苡仁、芡實,同為補脾胃之上藥。若中焦有濕氣者,可加白朮。
與黃連、乾葛、白芍、升麻、紅曲、滑石、烏梅、橘紅、甘草、蓮肉,同治滯下如神。
與麥門冬、五味子、黃連、乾葛,同能解酒毒。
與木瓜、石斛、橘皮、藿香、茯苓、縮砂、香薷,同治霍亂吐瀉轉筋。
入十味香薷飲,能消暑氣,健脾。《奇效良方》:血崩不止。白扁豆花,焙乾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炒米煮飲,入鹽少許,調下,即效。治霍亂秘法:用白扁豆葉一葉,同白梅一枚並仁研爛。新汲水調服,神效。蘇恭:治吐利後轉筋。用白扁豆葉一把,搗,入醋少許,絞汁服,立瘥。
簡誤
弘景雲:患寒熱者不可食。蓋指傷寒寒熱,外邪方熾,不可用此補益之物耳。如脾胃虛,及傷食勞倦發寒熱者,不忌。
白話文:
十味香薷飲能消暑氣,健脾,還可以治療血崩。白扁豆花焙乾研末,空腹用炒米煮水服用,加少許鹽,可治血崩。白扁豆葉配白梅研爛,用水調服,可治霍亂。白扁豆葉搗碎加醋絞汁服,可治吐瀉後抽筋。但患有傷寒寒熱的人不能吃白扁豆,因為它屬補益之物,會助長外邪。脾胃虛弱,或因飲食不節、勞倦而導致的寒熱,則可以食用。
2. 豉
味苦,寒,無毒。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煩躁滿悶,虛勞喘吸,兩腳疼冷。
疏:,豉,諸豆皆可為之,惟黑豆者入藥。有鹽、淡二種,惟江右淡者治病。經云:味苦,寒,無毒。然詳其用,氣應微溫。蓋黑豆性本寒,得蒸曬之,氣必溫。非苦溫則不能發汗開腠理,治傷寒頭痛寒熱,及瘴氣惡毒也。苦以湧吐,故能治煩躁滿悶。以熱鬱胸中,非宣劑無以除之。如傷寒短氣煩躁,胸中懊憹,飢不能食,虛煩不得眠者,用梔子豉湯吐之是也。又能下氣調中,闢寒,故主虛寒喘吸,及兩腳冷疼。
白話文:
黑豆味苦性寒,無毒,能治傷寒頭痛、寒熱交加、瘴氣毒氣、煩躁胸悶、虛勞喘息、雙腳冰冷疼痛。黑豆性寒,經蒸曬後氣溫和,能發汗開腠理,治療傷寒頭痛及瘴氣毒氣。苦味能湧吐,故能治煩躁胸悶,因胸中鬱熱,需用宣劑來解除。如傷寒短氣煩躁、胸中鬱悶、飢餓難食、虛煩失眠者,可用梔子豉湯來吐出。黑豆也能下氣調中,驅寒,故能治虛寒喘息和雙腳冰冷疼痛。
主治參互
《肘後方》云:傷寒有數種,庸人卒不能分別者,今取一藥兼療之。凡初覺頭痛身熱,脈洪,一二日,以蔥豉湯治之。用蔥白一虎口,豉一升,綿裹,水三升,煮一升。頓服取汗。仲景梔子豉湯:治傷寒汗下後虛煩。用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綿裹,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
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又枳實梔子豉湯:治大病瘥後勞復。用枳實三枚,梔子十四枚,豉一升,以清漿水七升,煮取四升,納枳實、梔子,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分溫再服,令微似汗。傷寒之邪自外入,勞復之邪自內發,發汗吐下當隨宜施治也。治傷寒食早成食復,前湯中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枚。
白話文:
《肘後方》提到,傷寒有很多種,一般人很難分辨,現在就提供一個藥方,可以同時治療這些病症。如果你剛開始感到頭痛發燒,脈搏洪大,持續一兩天,就用蔥豉湯治療。取蔥白一虎口,豉一升,用布包好,加水三升,煮成一升,趁熱服用,讓身體出汗。仲景的梔子豉湯,可以治療傷寒發汗後出現的虛煩。取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用布包好,加水四升,先煮梔子到剩二升半,再放入豉,煮到剩一升半,去渣。分兩次服用,溫熱服用,如果吐了,就停止服用。另外,枳實梔子豉湯可以治療大病初癒後體力恢復的勞復症。取枳實三枚,梔子十四枚,豉一升,加清漿水七升,煮到剩四升,放入枳實、梔子,煮到剩二升,再放入豉,煮沸五到六次,去渣。分兩次服用,溫熱服用,讓身體微微出汗。傷寒的邪氣從外入侵,勞復的邪氣從內發作,發汗吐下都要根據情況適當用藥。如果傷寒的邪氣已經深入體內,導致食慾不振,恢復正常飲食,可以在上述湯藥中加入大黃,大小如棋子五枚。
《梅師方》:闢除溫疫。豉和白朮,浸酒,常服之。甄權方:傷寒暴痢腹痛者。豉一升,薤白一握切,以水三升,先煮薤,納豉更煮,湯色黑,去豉,分二服,不瘥更服。亦治血痢。孟詵:治久患盜汗。以豉一升,熬令香,清酒三升漬,滿三日取汁。冷暖任服。不瘥更作,二劑即止。
《簡要濟眾方》:傷寒後餘毒攻手足,及身體虛腫。用豉五合微炒,以酒一升半,同煮五七沸,任性飲之。《千金方》:蠼螋尿瘡。杵豉傅之良。《衛生易簡方》:中牛馬毒。豉汁和人乳,頻服之效。《千金方》:中酒成病。豉、蔥白各半升,水二升,煮一升,頓服。又方:服藥過劑悶亂者,豉汁飲之。
白話文:
《梅師方》:預防溫疫。用黃豆豉和白朮浸泡在酒中,經常服用。甄權方:治療傷寒引起發燒腹痛腹瀉的患者。用一升黃豆豉,一握切碎的白薤,三升水,先煮白薤,再放入黃豆豉一起煮,直到湯汁變成黑色,去掉黃豆豉,分兩次服用,若症狀沒有改善就再服一次。這個方法也能治療血痢。孟詵:治療長期盜汗。用一升黃豆豉,熬到香氣四溢,用三升清酒浸泡,三天後取汁,冷熱都可以喝。若症狀沒有改善就再做一次,兩劑就能治癒。
《簡要濟眾方》:治療傷寒之後餘毒侵犯手腳和身體虛腫。用五合黃豆豉略微炒一下,用一升半酒一起煮,煮沸五到七次,隨意飲用。《千金方》:治療蠼螋尿瘡。用黃豆豉搗碎敷在患處。《衛生易簡方》:治療被牛馬毒氣感染。用黃豆豉汁和人乳混合,經常服用有效。《千金方》:治療因飲酒過度而生病。用半升黃豆豉和半升蔥白,加兩升水,煮成一升,一次服用。另一個方法:治療服藥過量引起胸悶氣短的患者,用黃豆豉汁飲用。
《肘後方》:腫從腳起。豉汁飲之,以滓傅之。弘景雲:春夏之氣不和,以豉蒸炒,酒漬,服之至佳。
簡誤
凡傷寒傳入陰經,與夫直中三陰者,皆不宜用。熱結胸中煩悶不安者,此欲成結胸,法當下,不宜復用,汗吐之藥,並宜忌之。
白話文:
如果脚肿了,可以用黄豆煮水喝,然后把豆渣敷在肿胀的地方。陶弘景说,春夏天气不调的时候,用黄豆蒸炒,泡酒服用效果最佳。
如果伤寒病传到阴经,或直接侵犯三阴经,都不适合使用黄豆。如果胸中热结,烦闷不安,这是要形成结胸的征兆,应该泻下治疗,不适合再用黄豆。此外,汗吐类的药物也应该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