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摘要》~ 卷下 (36)
卷下 (36)
1. 附錄
紫蘇子湯(千金),治腳弱上氣。昔宋湘東王。在南州。患腳氣。困篤。服此湯大得力方。蘇子,夏(各一升),前胡,樸,甘,歸(各一兩),橘(三兩),棗(二十枚),生薑(一斤),桂(四分),上十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半。分為五服。日三夜一。
常山甘草湯,寒熱。日再三發者。常山(一錢五分),甘草(七分半)
虎骨酒(方見腳氣),杉節湯,杉節(四兩),檳榔(七枚),大腹皮(□兩),青橘葉(四十九片),作一服。水煎。分三服。一日飲盡。如大便通利。黃水未愈。過數日。再進一服。病根去為度。外用杉節橘葉煎湯洗之。神效。
檳蘇湯,大黃(二分),木香,甘(各一分),生薑(五分),橘,枳實,桂,紫蘇(各三分),檳榔(六分),九味。
大防風湯,治一切麻痹。痿軟。風濕挾虛者。歸,芍,地,耆,防風,杜仲(各一錢),芎,附(各七分),參,羌,牛膝,甘(各五分),術(一錢半),姜,棗
犀角湯,治毒流入四肢。歷節腫痛。(千金),犀角(三分),羚羊角(一分半),前胡,芩,射干,梔(各五分半),大黃,升麻(各六分),豆豉(一升),上九味。
赤龍皮湯,赤龍皮,防己,牛膝,忍冬,羌活,大黃,防風,甘,上九味。
一方,羌活,防風(各等分),上二味。
金鈴散,治痛風及肛痔。牽牛子(炒末),上一味。每服一二錢。溫酒。若白湯下。或加茴香。即是子和禹攻散。疝或用之。
柴胡加石膏湯(介賓),治少陽陽明。頭痛口乾。身熱惡寒拘急。柴(二錢),石(三錢),甘(一錢),姜
山牛湯(醫通),治黴瘡頭痛不止。土茯苓(四十錢),忍冬(三錢),防風,天麻,黑參(各一錢),辛荑仁,芎(各六分),黑豆(四十五粒),芽茶(一撮),上水煎溫服。先生曰頭痛經久不差者。兼施十痊丸或針出血。
提肩散,檞皮(一錢五分),檞葉(七分),千屈菜(七分),上三味。
治腎氣上攻項背。不能轉側。椒附散(本事方),大附子(一枚六錢以上者炮去皮臍末之),上每末二大錢。好川椒二粒。用白麵填滿。水一盞半。生薑七片。同煮至七分。去椒入鹽。通口空心服。
陷胸湯,治胸中心下結積。飲食不消。(千金),栝樓實,大黃,黃連(各八分),甘(四分),上四味。
附子丸,治九種心痛。(即九痛丸去狼牙者),附子(三兩),巴豆(去皮心熬研如脂),參,乾薑,吳茱(各一兩),上五味末之。煉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強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惡。腹脹痛。口不能言。又治連年積冷。流注心胸痛。並冷衝上氣。落馬墜車。血疾等。皆主之。
白話文:
[附錄]
紫蘇子湯:治療腳弱、上氣(呼吸困難)。據說宋朝湘東王在南方患腳氣病危時,服用此方而痊癒。藥方包含:蘇子、夏枯草(各一升),前胡、白芷、甘草、當歸(各一兩),橘皮(三兩),大棗(二十枚),生薑(一斤),桂枝(四分)。將所有藥材用十三升水煎煮至三升半,分五服,每日三次,夜間一次服用。
常山甘草湯:治療寒熱交替,每日發作兩三次的疾病。藥方包含:常山(一錢五分),甘草(七分半)。
虎骨酒(處方見腳氣篇):治療腳氣的藥酒。杉節湯:藥方包含:杉木節(四兩),檳榔(七枚),大腹皮(若干兩),青橘葉(四十九片),煎水一劑,分三次服用,一天服完。若大便通暢但黃水(水腫)未消退,可隔幾天再服用一劑,直至病根消除為止。外用杉木節和橘葉煎水洗患處,效果神奇。
檳蘇湯:藥方包含:大黃(二分),木香、甘草(各一分),生薑(五分),橘皮、枳實、桂枝、紫蘇(各三分),檳榔(六分)。
大防風湯:治療各種麻痺、痿軟,以及風濕與虛證兼夾的疾病。藥方包含:當歸、芍藥、地黃、川芎、防風、杜仲(各一錢),羌活、附子(各七分),人參、白芷、牛膝、甘草(各五分),蒼術(一錢半),生薑、大棗。
犀角湯:治療毒邪侵入四肢,關節腫痛的疾病。藥方包含:犀角(三分),羚羊角(一分半),前胡、黃芩、射干、梔子(各五分半),大黃、升麻(各六分),豆豉(一升)。
赤龍皮湯:藥方包含:赤龍皮、防己、牛膝、忍冬藤、羌活、大黃、防風、甘草。
一方:藥方包含:羌活、防風(等量)。
金鈴散:治療痛風和肛門腫痛。藥方包含:牽牛子(炒研成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錢,溫酒送服,或用白開水送服,也可加入茴香,此方與子和禹攻散相似,疝氣也可使用。
柴胡加石膏湯:治療少陽與陽明經合病,症狀包括頭痛、口乾、發熱、惡寒、身體拘緊。藥方包含:柴胡(二錢),石膏(三錢),甘草(一錢),生薑。
山牛湯:治療梅毒引起的頭痛不止。藥方包含:土茯苓(四十錢),忍冬藤(三錢),防風、天麻、黑參(各一錢),辛夷仁、川芎(各六分),黑豆(四十五粒),芽茶(少許)。醫生說頭痛久治不愈者,可配合十全丸或針灸放血治療。
提肩散:藥方包含:檞皮(一錢五分),檞葉(七分),千屈菜(七分)。
治療腎氣上逆,導致頸項後背疼痛,無法轉動的疾病:椒附散。藥方包含:炮製去皮、臍、末的大附子(一枚,六錢以上),川椒(二粒),用麵粉填滿,加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煮至七分,去椒加鹽,空腹服用。
陷胸湯:治療胸部心窩處結塊,飲食不消化的疾病。藥方包含:栝樓實、大黃、黃連(各八分),甘草(四分)。
附子丸:治療九種心痛(即九痛丸去狼牙者)。藥方包含:附子(三兩),巴豆(去皮、心,熬研成膏狀),人參、乾薑、吳茱萸(各一兩),研磨成粉,煉蜜為丸,如梧子大小,酒送服。體壯者每次服用三丸,每日三次;體弱者每次服用二丸。此方也治療中風、腹脹痛、口不能言,以及多年積寒、寒邪流注心胸疼痛、寒邪上逆、墜落傷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