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川成章

《證治摘要》~ 卷下 (3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5)

1. 附錄

澤漆湯,上氣脈沉者,夏(半升),澤漆(三斤以東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紫苑,生薑,白前(各五兩),甘,芩,參,桂(各三兩),上九味㕮咀。內澤漆汁中。煮取五升。溫服五合。至夜盡。

清肺湯,咳嗽用小青龍加石膏不已。將成勞嗽者。(紀聞)

百合知母湯,疫邪解後。咳嗽喝喝。巨里動悸者。百合,知母,上二味。

獨聖散(子和),夫富貴之人。一切涎漱。是飲食厚味。熱痰之致然也。先用獨聖散。吐之。

三拗湯(見方匯),四君子湯(見方匯),千緡湯(見方匯),治喘者。

倒換散(宣明論),治癃閉。大小便不通。小腹急痛。肛門腫痛。大黃(小便不通減半),荊芥(大便不通減半),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三黃湯(千金),治下焦熱結。不得大便。大黃(三兩),芩(二兩),梔(二十枚),甘(一兩),若大閉加芒硝二兩。

八正散(見方匯),通草湯,治膿淋小便赤澀。莖中痛者。即六物解毒湯加阿膠滑石。

生津湯,麥門,耆,栝蔞,甘,參,連,地,牡蠣,知母,上九味。或加石膏。

鉛丹散(方見消渴),通關散,諸卒暴厥。牙關緊急者。先用此得嚏而進藥。細辛,牙皂(各等分),上為末。少許吹入鼻內。有嚏可治。

滌痰湯(見方匯),反鼻酒,痱。偏枯。痛痹。瘀血。結毒等。灸藥湯泉。不治。則有反鼻酒之可復療焉。行氣活血。散滯解痼。其功屢著。反鼻(生捕剝皮去腹頭尾取連骨淨肉浸酒火焙乾五錢),交趾桂枝(三錢),芍藥,牛膝(各二錢),花椒(五分),上五味銼細。布袋盛。

浸好酒一升。別入砂糖十五錢。磁瓶密封。勿令泄氣。冬七夏三。春秋五日。去渣取清。暖細飲之。常令酒氣相接。勿令大醉。若不好酒之人。各藥研末。不用砂糖。直白湯下。

蘇恭紫蘇湯,蘇莖(四分),甘,橘(各六分),生薑(一錢二分),檳榔(二錢)

小檳榔湯(外臺),療腳氣心煩悶。氣急不安。夏,生薑,桂,檳榔,上四味。

大檳榔湯(方見腳氣),木茱湯(千金),治腳氣入腹。困悶欲死。腹脹。吳茱,木瓜(各等分)

廣濟療腳氣氣急。上衝心悶。欲死者。檳榔(三顆細末),生薑汁(三分),童便(二升新者不須暖),三味攪頓服。

犀角湯(外臺),腳氣冷氣悶。心下堅。背膊痛。上氣欲死者。吳茱,檳榔,青木香,犀角,半夏,生薑,上六味。

黑豆湯(同),療腳氣滿。小便少者。檳榔,桑白,上二味。以後方煎汁二合。煮取一合。溫服。日三劑。或加吳茱生薑。黑豆一合半。洗淨。以水一升二合。煮取六合。去滓。更煮前藥。

附子湯(千金),治濕痹緩風。身體疼痛。如欲折。肉如錐刺刀割。附(九分),芍,桂,甘,茯,參(各三分),術(四分),上七味。

白話文:

[附錄]

澤漆湯:氣往上衝,脈搏沉弱的人可以使用。夏枯草(半升),澤漆(三斤,用五斗東流水煮成一斗五升),紫苑、生薑、白前(各五兩),黃芩、黃連、人參、桂枝(各三兩),以上九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放入澤漆汁中,煮成五升,溫服五合,直到晚上服完。

清肺湯:咳嗽,用小青龍湯加石膏,若久咳成癆嗽者,可參考此方。(紀聞)

百合知母湯:疫病痊癒後,咳嗽不止,心悸的人可以使用。百合、知母,以上二味藥材。

獨聖散(子和):富貴之人,因飲食過於精細厚味,導致熱痰咳嗽,可先服用獨聖散,催吐。

三拗湯(見方匯)、四君子湯(見方匯)、千金湯(見方匯):治療喘息。

倒換散(宣明論):治療尿閉,大小便不通,小腹疼痛,肛門腫痛。大黃(小便不通者減半),荊芥(大便不通者減半),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

三黃湯(千金):治療下焦熱結,大便秘結。大黃(三兩),黃芩(二兩),梔子(二十枚),黃連(一兩),若大便秘結嚴重,可加芒硝二兩。

八正散(見方匯)、通草湯:治療膿淋,小便赤澀,尿道疼痛。即六味地黃丸加阿膠、滑石。

生津湯:麥冬、黃耆、栝樓、黃連、人參、黃柏、生地黃、牡蠣、知母,以上九味藥材,可酌情加石膏。

鉛丹散(方見消渴)、通關散:治療各種猝死、暴厥,牙關緊閉者,先服用此方,使其打噴嚏,然後再服用其他藥物。細辛、牙皂(各等分),研磨成粉末,少量吹入鼻中,使其打噴嚏,即可治療。

滌痰湯(見方匯)、反鼻酒:治療麻痺、偏癱、疼痛、瘀血、腫毒等,灸法及湯藥治療無效者,可服用反鼻酒治療。具有行氣活血、散瘀解毒的功效。反鼻(生捕後去皮、腹、頭、尾,取淨肉連骨浸酒後火焙乾五錢),桂枝(三錢),芍藥、牛膝(各二錢),花椒(五分),以上五味藥材切碎,用布袋盛裝,浸泡在一升好酒中,另加砂糖十五錢,密封於磁瓶中,避免洩氣。冬季七天,夏季三天,春秋季節五天,去渣取清液,溫熱服用,少量多次,不可醉酒。若不喜飲酒,可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白開水送服。

蘇恭紫蘇湯:紫蘇梗(四分),黃連、橘皮(各六分),生薑(一錢二分),檳榔(二錢)。

小檳榔湯(外臺):治療腳氣,心煩悶,氣急不安。夏枯草、生薑、桂枝、檳榔,以上四味藥材。

大檳榔湯(方見腳氣)、木茱湯(千金):治療腳氣入腹,胸悶欲死,腹脹。吳茱萸、木瓜(各等分)。

廣濟療腳氣:治療腳氣,氣急,上衝心悶,欲死者。檳榔(三顆,研磨成粉末),生薑汁(三分),童尿(二升,新鮮的不用溫熱),三味藥材攪拌均勻後服用。

犀角湯(外臺):治療腳氣,氣冷悶,心下堅硬,背痛,上氣欲死者。吳茱萸、檳榔、青木香、犀角、半夏、生薑,以上六味藥材。

黑豆湯(同):治療腳氣,腹部脹滿,小便減少。檳榔、桑白皮,以上二味藥材,煎煮藥汁二合,煮成一合,溫服,一日三次,可加吳茱萸、生薑。黑豆一合半,洗淨,加水一升二合,煮成六合,去渣,再加入前藥煎煮。

附子湯(千金):治療濕痺,風寒痺痛,身體疼痛,如同折斷一般,肌肉如同錐刺刀割般疼痛。附子(九分),芍藥、桂枝、黃連、茯苓、人參(各三分),白術(四分),以上七味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