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川成章

《證治摘要》~ 卷下 (37)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7)

1. 附錄

枳縮二陳湯(見方匯),治腰痛(經心錄),杜仲,桂(各三分),術,茯(各四分),牛膝,澤瀉,乾薑,甘(各二分),服後飲酒為妙。

文仲葛氏療卒腰痛不得俯仰方,附子(二分),桂(八分),牡丹(四分),上三味。治下篩。酒服一刀圭。日再。此主脅肋氣痛如打者。

小品療腰痛及積年痛者方,地(十分),桂(八分),術,甘,乾漆(各五分),五味搗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

當歸湯,當歸(三斤),酒(五合)

洗眼方,白礬,連,甘,黃柏,紅花,上五味。

苤苡散,芣苡(二錢),芩,連,茯,甘,細辛,大黃(各二分)

謝道人大黃湯,療兩眼痛方。芍(五分),大黃,細辛,甘(各四分),芩(二分)

通聖散,因風鼻塞者。戴人使服通聖散。入生薑蔥根豆豉。同煎三兩服。大發汗。鼻立通矣。

辛荑湯(方見鼻),甘露飲(局方),治牙疳去血。口臭。齒齦腫痛。腐爛。(方見方匯)

六味丸,口臭。牙齦赤爛。腿膝痿軟。或口咸。

松葉煎,青松葉,花椒,丁香,桂,五倍子,水煎頻頻含之。

涼膈散(見方匯),當道飲,治口舌腐爛。而痛者。車前子,夏枯草(各二錢),上二味。以水二合。煮取一合。去渣。內蜜四錢。烊消溫服。

清熱補氣湯(見方匯),方後云。不差者。與附子湯。

先生曰。產後。口舌痛者。服消黃朱石類。未嘗得治。一老醫傳此方後屢試之。功力大出意表。

羅不女牟土方,蘆薈末,沒藥(各三錢),明礬末(八錢),蜜(四錢),上四味。入燒酒一合調。頻頻含之。

碧雪,治口瘡。咽喉腫痛。靛花,蓬砂,焰消,蒲黃,甘(各等分),上五味為末。每用少許。摻舌上。細細嚥下。喉痛者。吹入之。

升麻湯(古今錄驗),升麻,石膏,牡丹皮,甘(各等分),上四味。

雄黃解毒丸,治急喉痹方。雄黃,鬱金(各一兩),巴豆(十四粒),上為末。醋糊丸。綠豆大。熱茶清下七丸。吐出頑涎。即蘇。未吐再服。如口噤以物斡開灌之。下咽無不活者。又小兒驚風。痰涎壅塞及馬脾風。或痘毒攻咽。藥食不下者。冷水服五七丸。神驗。

加味四物湯,治虛火上升喉痛。並生喉瘡喉痹熱毒能降火甚效。(回春),歸,芎,芍,地,桔,甘,黃柏,知母,花粉(入竹瀝服)

馬牙硝散,治喉癰及傷寒熱後。咽痛閉塞不通。毒氣上衝。馬牙硝細研。每服一錢。綿裹含咽津。以通為度。

當歸散,婦人妊娠宜常服。歸,芩,芍,芎(各一斤),術(半斤),上五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產。胎無苦疾。先生曰。此方有整胎之功。

芎歸湯(方見),難產大加雲母。

獨聖散,難產及胎衣不下者。一吐之即出。

白話文:

[附錄]

枳縮二陳湯(方劑已記載),治療腰痛(出自《經心錄》),藥方:杜仲、桂枝(各三分),白朮、茯苓(各四分),牛膝、澤瀉、乾薑、甘草(各二分),服用後飲酒效果更佳。

文仲葛氏治療突然發作的腰痛,無法彎腰挺背的方劑,藥方:附子(二分),桂枝(八分),牡丹皮(四分),以上三味藥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一刀圭(約0.3克),每日服用兩次。此方主治脅肋疼痛,感覺像被打一樣。

小品方治療腰痛,以及多年積累的腰痛的方劑,藥方:熟地黃(十分),桂枝(八分),白朮、甘草、乾漆(各五分),將五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一指匕(約2克),每日服用三次。

當歸湯:當歸(三斤),酒(五合)。

洗眼方:白礬、連翹、甘草、黃柏、紅花,以上五味藥材。

苤苡散:薏苡仁(二錢),黃芩、連翹、茯苓、甘草、細辛、大黃(各二分)。

謝道人所載的大黃湯,治療雙眼疼痛的方劑,藥方:芍藥(五分),大黃、細辛、甘草(各四分),黃芩(二分)。

通聖散,治療因風寒引起的鼻塞,戴人使用通聖散,加入生薑、蔥白、豆豉,一起煎煮三兩服用,會大量出汗,鼻子立刻就會通暢。

辛荑湯(方劑已記載),甘露飲(出自《局方》),治療牙疳(牙齒疾病),清除血污,口臭,牙齦腫痛,腐爛。(方劑已記載)

六味丸:治療口臭,牙齦紅腫潰爛,腿膝無力,或口鹹。

松葉煎:青松葉、花椒、丁香、桂枝、五倍子,水煎後反覆含漱。

涼膈散(方劑已記載),當道飲,治療口舌潰爛疼痛,藥方:車前子、夏枯草(各二錢),以上二味藥材,加水二合煎煮取一合,去渣,加入蜂蜜四錢,溶化後溫服。

清熱補氣湯(方劑已記載),方後記載:若病情沒有好轉,則服用附子湯。

先生說:產後口舌疼痛,服用消黃、朱砂、雄黃等藥物,從未治癒過。一位老醫生傳授了這個方劑,多次試驗後,療效遠超預期。

羅不女牟土方:蘆薈末、沒藥(各三錢),明礬末(八錢),蜂蜜(四錢),以上四味藥材,加入燒酒一合調勻,反覆含漱。

碧雪散:治療口瘡,咽喉腫痛,藥方:靛藍、蓬砂、焰消、蒲黃、甘草(各等分),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少量,含在舌上,慢慢嚥下,喉嚨痛則吹入。

升麻湯(出自《古今錄驗方》):升麻、石膏、牡丹皮、甘草(各等分),以上四味藥材。

雄黃解毒丸:治療急喉痹,藥方:雄黃、鬱金(各一兩),巴豆(十四粒),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丸藥,綠豆大小,用熱茶送服七丸,吐出粘稠的痰涎即可痊癒,若未吐出,可再次服用。若張口困難,可用工具撬開嘴巴灌服,咽下後無不痊癒。也可用於小兒驚風,痰涎阻塞,以及馬脾風(一種風寒病症),或痘毒侵犯咽喉,藥物食物無法下嚥的情況,用冷水送服五到七丸,療效神奇。

加味四物湯:治療虛火上升引起的喉嚨痛,以及生瘡、喉痹,熱毒等,能有效降火。(出自《回春方》)藥方: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橘皮、甘草、黃柏、知母、花粉(用竹瀝送服)。

馬牙硝散:治療喉癰以及傷寒病後引起的咽喉疼痛,阻塞不通,毒氣上衝,藥方:馬牙硝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棉花裹住含在口中,以咽喉通暢為度。

當歸散:婦女懷孕期間宜常服用,藥方:當歸、黃芩、白芍、川芎(各一斤),白朮(半斤),以上五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用酒送服一指匕,每日服用兩次,懷孕期間常服此方,則容易生產,胎兒無病痛。先生說:此方有調理胎兒的作用。

芎歸湯(方劑已記載):難產時可大量加入雲母。

獨聖散:治療難產及胎盤不下,服用後立刻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