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甫

《經方實驗錄》~ 第一集中卷 (24)

回本書目錄

第一集中卷 (24)

1. 第六○案,當歸建中湯證,(穎師醫案)

宗嫂,(十一月十七日),月事將行,必先腹痛,脈左三部虛,此血虧也,宜當歸建中湯。

全當歸(四錢),川桂枝(三錢),赤白芍(各三錢),生甘草(錢半),生薑(三片),紅棗(七枚),飴糖(二兩,沖服)

佐景按,當歸建中湯,即桂枝湯加味也。姑以本方為例,甘草之不足,故加飴糖;白芍之不足,故加赤芍;桂枝之不足,故加當歸。《本經》表桂枝治上氣咳逆,表當歸治咳逆上氣,然則其差也僅矣。我今用簡筆法,略發其義於此,而貽其詳畀讀者。

白話文:

宗嫂,(十一月十七日),月經快來時,一定會先肚子痛,把脈發現左手的寸、關、尺三部都虛弱,這是血虛的緣故,應該用當歸建中湯來治療。

藥方組成:全當歸(四錢)、川桂枝(三錢)、赤芍和白芍(各三錢)、生甘草(一錢半)、生薑(三片)、紅棗(七枚)、麥芽糖(二兩,沖泡服用)。

佐景按,當歸建中湯,其實就是桂枝湯加味而來的。姑且用這個方子為例,因為甘草的藥力不夠,所以加入麥芽糖;白芍的藥力不夠,所以加入赤芍;桂枝的藥力不夠,所以加入當歸。《本經》記載桂枝可以治療氣逆上衝導致的咳嗽,也記載當歸可以治療咳嗽氣逆上衝,兩者功效其實很接近。我現在用簡略的筆法,稍微點明其中的道理,更詳細的內容就留給讀者自行研究了。

2. 第六一案,黃耆建中湯證,(佐景醫案)

王女士

初診,經停九月,咳嗆四月,屢醫未效。刻診脈象虛數,舌苔薄膩,每日上午盜汗淋漓,頭暈,心悸,胸悶,脅痛,腹痛喜按,食少喜嘔,夜寐不安,咳則並多涎沫。證延已久,自屬纏綿。擬先治其盜汗,得效再議。

川桂枝(一錢),大白芍(二錢),生甘草(八分),生薑(一片),紅棗(四枚),粽子糖(四枚),全當歸(二錢),花龍骨(四錢,先煎),煅牡蠣(四錢,先煎),

佐景按,觀本案所疏藥量之輕,案文之俗,一望而知非吾師之方矣。病者王女士為友人介紹來診者,芳齡二八,待嫁閨中。經停始於今春,迄今約九月矣。詰其所以,答謂多進果品所致。察其皮色無華,咳嗆不已,緩步上梯,竟亦喘息不止。他狀悉如脈案所列,蓋流俗所謂乾血癆也。

曾歷訪中西名醫,遍求村野丹方,顧病勢與日俱增,末如之何焉。余初按其脈,即覺細數特甚,按表計之,每分鐘得一百四十餘至,合常人之脈搏恰強二倍。依舊說,此為木火刑金,凶象也。依新說,肺病貧血甚者,脈管縮小故也,其預後多不良云云。據述在家終日踡臥被中。

如是則惡寒稍瘥。余何人斯,乃敢當此重證?相對之頃,實難下藥。乃默思本證之癥結有三:經停不行,其一也;肺病而咳,其二也;腹痛惡寒而盜汗,其三也。將用攻劑以通其經乎,則腹無癥瘕,如虛不受劫何?將用肺藥以止其咳乎,則癆菌方滋,如頑下易摧何?無已,姑治其腹痛惡寒而盜汗,用當歸建中湯合桂枝龍骨牡蠣法,疏極輕之量以與之。粽子糖者,即飴糖所制,糖果店所售,較用飴糖為便捷,此吾師法也。

病家持此方箋以購藥,藥鋪中人又笑曰:糖可以為藥,此醫可謂幽默矣。越三日,病者來復診,喜出望外,欣然告謝。其詳請閱二診案。

二診,三進輕劑當歸建中湯加龍骨牡蠣,盜汗已除十之三四,腹痛大減,惡風已罷,胸中舒適,脈數由百四十次減為百二十次,由起伏不定轉為調勻有序,大便較暢,咳嗽亦較稀,頭暈心悸略瘥。前方尚合,惟量究嫌輕。今加重與之,俟盜汗悉除,續謀通經。

炙黃耆(三錢),川桂枝(錢半),肉桂心(二分),炙甘草(錢半),大白芍(三錢),全當歸(四錢),生薑(二片),紅棗(八枚),粽子糖(六枚),龍骨(六錢,先煎),牡蠣(八錢,先煎)

佐景按,病者曰:「吾初每夜稍稍動作,即覺喘息不勝,自服前方三小時後,喘息即定,雖略略行動,無損矣。三服之後,恙乃大減。向吾進飯半盅,今已加至一全盅矣。」余初以為腹痛稍定,即為有功,不意咳嗽亦差,脈搏反減而調。嗚呼!聖方之功偉矣。

又越三日,病者來三診,神色更爽於前,扶梯而上,已無甚喘急之狀。詢之,答謂盜汗悉除,惡風已罷,日間喜起坐,不嗜臥矣。飯量由一盅加至一盅有半。而其最佳之象,則尤為脈數由百二十至減為百十有四至,咳嗽亦大稀,舌苔漸如常人。余乃改用潤肺養陰寧咳化痰之劑,如象貝、杏仁、款冬、紫菀、麥冬、沙參之屬。

白話文:

第六一案,黃耆建中湯證(佐景醫案)

一位名叫王女士的年輕女子,初診時經期停止已九個月,咳嗽並伴有嗆咳四個月,曾多次求醫但都無效。當時脈象虛弱而數快,舌苔薄而略膩,每天上午盜汗淋漓,伴隨頭暈、心悸、胸悶、脅肋疼痛、腹部疼痛(按壓則舒服)、食慾不振、喜愛嘔吐、夜裡睡不安穩,咳嗽時還會產生很多唾沫。病情持續很久,屬於纏綿難愈的類型。醫師決定先治療她的盜汗,等盜汗好轉后再考慮其他治療方案。

醫生開了藥方,藥量很輕。佐景醫師評述說,從藥量之輕和處方之簡陋,可以看出這不是他老師的方子。王女士是友人介紹來的病人,年輕貌美,待字閨中。經期停止始於春天,至今約九個月。詢問原因,病人說多吃水果導致的。觀察她的膚色暗淡無光,咳嗽嗆咳不止,緩慢走上樓梯都氣喘吁吁。其他症狀與脈診記錄一致,符合民間所說的「乾血癆」。

她曾遍訪中西名醫,也試過各種民間偏方,但病情卻日益加重,束手無策。佐景醫師初診時摸她的脈搏,感覺脈象細弱而頻數,每分鐘超過一百四十次,是正常人的兩倍。從傳統醫學角度看,這是木火克金的凶兆;從現代醫學角度看,這是肺病和嚴重貧血導致血管收縮的表現,預後多不良。據說她在家整天臥床不起,裹在被子裡,這樣惡寒的症狀才會稍有好轉。佐景醫師面對如此嚴重的病情,感到壓力很大,一時難以決定用藥。

經過思考,他認為此病的癥結有三:月經停止不通,肺病咳嗽,腹痛惡寒並盜汗。如果用攻邪的藥物來通經,但腹部沒有腫塊,怕病人虛弱承受不住;如果用治肺的藥物止咳,則擔心癆病菌更加滋生,反而難以控制。因此,他決定先治療腹痛惡寒和盜汗,選用當歸建中湯合桂枝龍骨牡蠣湯,但藥量極輕。方中用粽子糖代替飴糖,因為更方便取得,這是他老師的經驗。

病人拿著藥方去抓藥,藥鋪的人還笑說糖可以做藥,這位醫生真幽默。三天後,病人複診,非常高興地感謝醫生。詳細情況請看二診記錄。

二診:病人連續服用三次輕劑量的當歸建中湯加龍骨牡蠣湯後,盜汗減輕了三四成,腹痛明顯減輕,怕風的症狀消失了,胸中感覺舒適,脈搏由每分鐘一百四十次降到一百二十次,脈象也由紊亂變得規律,大便通暢,咳嗽也減少了,頭暈心悸也略有好轉。醫生認為之前的藥量還是太輕,所以加重藥量,等盜汗完全消失後,再考慮治療月經不通的問題。

這次處方加重了藥量。佐景醫師評述說,病人說,以前只要稍微動一下就會氣喘吁吁,服用藥物三小時後,氣喘就消失了,即使稍微活動也不覺得累。服用三次藥後,病情大為好轉,食慾也明顯增加。醫生原以為只是腹痛減輕就已經很不錯了,沒想到咳嗽也減輕了,脈搏頻率降低而且變得規律,真是聖方之功不可思議!

三天後,病人進行三診,氣色比以前更好,走樓梯也不再氣喘。病人說盜汗完全消失了,不怕風了,白天喜歡坐著,不再嗜睡,飯量也增加了。最明顯的變化是脈搏由每分鐘一百二十次降到一百零四次,咳嗽明顯減少,舌苔也接近正常。於是醫生改用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的藥物,比如象貝、杏仁、款冬花、紫菀、麥冬、沙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