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一·初生門 (8)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一·初生門 (8)

1. 脈法

中惡腹脹,緊細順,浮大逆,身熱順,身冷逆。

黃疸脈,浮大順,沉細逆,腹寬順,泄瀉逆。

火癉脈,浮洪順,沉細逆,身熱順,身冷逆。

錢仲陽云:小兒之脈,氣不和則弦急,傷食則沉緩,虛驚則促急,風則浮,冷則沉細,脈亂者不治。《水鏡訣》云:陰陽運合,男女成形,已分九竅四肢,乃生五臟六腑,部分既別,逆順難明,若憑寸口之浮沉,必乃橫亡於孩子,須明虎口,辨別三關,消詳用藥,始無差誤。

未至三歲,看虎口食指第一節名風關,脈初見易治,第二節名氣關,脈見病深難治,第三節名命關,脈見死不治。三關青是四足驚,赤是水驚,黑是人驚,紫色瀉利,黃色雷驚。三關通度,是極驚之症,必死。或青或紅、有紋如線一直者,是乳食傷脾,必發驚熱。左右一樣者,是驚與積齊發。

有三條、或散,是肺生風痰,或似齁䶎聲。有赤,是傷寒及嗽。如紅火,是瀉。紅黑相兼,主下痢,青多白痢,紅多赤痢,紫色相兼、加渴。虎口脈紋亂,主胃氣不和。青是驚與積。青黑髮慢驚。脈入掌,乃內釣。指紋曲里、風盛,彎外、食積。此論三歲以上之法。若三歲以下,更用一指按高骨,乃分三關,定其息數,呼吸八至為平脈,九至不安,十至危困。浮主風。

沉遲主虛冷。實主有熱。緊主癲癇。洪主熱盛。沉緩主虛瀉。微遲有積有蟲。遲澀主胃脘不和。沉主乳食難化。沉細主乳食停滯。緊弦主腹中熱痛。牢實主大便秘。沉而數者,骨中有熱。弦長是肝膈有風。緊數乃驚風為患,四肢掣顫。浮洪乃胃口有熱。沉緊主腹痛有寒。虛濡者有氣,又主慢驚。

芤主大便利血。四歲以下用一指袞轉尋三部,以關為準,七八歲移指少許,九歲次第依三關部位尋取,十一十二歲亦同,十四十五歲依大方脈部位診視。凡看脈,先定浮沉遲數,陰陽冷熱,沉遲為陰,浮數為陽。更兼看部位,青主驚風,白主虛瀉,赤主痰熱,黑色病甚,黃主脾疳。

以此相參,察病治療,庶無誤矣。《全幼心鑑》云:小兒半歲之際有病,當於額前、眉端、髮際之間,以名中食三指曲按之,兒頭在左舉右手,在右舉左手,食指為上,中指為中,名指為下,三指俱熱主感風邪,鼻塞氣粗,發熱咳嗽。若三指俱冷,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發熱吐瀉。

若食中二指熱,主上熱下冷。名中二指熱,主夾驚之疾。食指熱,主胸滿食滯。又當參辨脈形主之。流珠形,主飲食所傷,內熱欲吐,或腸鳴自利,煩躁啼哭,用助胃膏消飲食,分陰陽,若食消而病仍作,用香砂助胃膏以補脾胃。環珠形,主脾虛停食,胸膈脹滿,煩渴發熱,用五味異功散加山楂、枳實健脾消食,後用六君子湯調養中氣。

白話文:

脈法

**中惡腹脹:**脈象摸起來緊繃、細小而且順暢,表示病情順利;若脈象浮大而且逆亂,表示病情不順利。身體發熱且脈象順暢表示病情順利,身體發冷且脈象逆亂表示病情不順利。

**黃疸:**脈象浮大且順暢,表示病情順利;脈象沉細且逆亂,表示病情不順利。腹部寬大且脈象順暢表示病情順利,腹瀉且脈象逆亂表示病情不順利。

**火癉:**脈象浮洪且順暢,表示病情順利;脈象沉細且逆亂,表示病情不順利。身體發熱且脈象順暢表示病情順利,身體發冷且脈象逆亂表示病情不順利。

**錢仲陽說:**小兒的脈象,氣血不調和時會呈現弦急,消化不良時會呈現沉緩,受到驚嚇時會呈現促急,感受風邪時會呈現浮脈,感受寒冷時會呈現沉細。脈象紊亂的小孩難以醫治。《水鏡訣》中提到:陰陽二氣調和,男女才能成形,有了九竅四肢,才能形成五臟六腑。身體各部位的功能不同,很難辨別疾病的順逆。如果只憑藉手腕的脈搏來判斷,一定會誤判病情。必須明白虎口脈紋,分辨三關,詳細分析用藥,才不會發生錯誤。

三歲以下的幼兒,看虎口食指第一節稱為風關,脈象初現時容易醫治。第二節稱為氣關,脈象出現在這裡表示病情已經深入,很難醫治。第三節稱為命關,脈象出現在這裡表示病人已沒救了。三關呈現青色表示四肢抽搐的驚風,紅色表示水驚,黑色表示受到人為驚嚇,紫色表示腹瀉,黃色表示受到雷驚。如果三關的紋路連成一線,表示是非常嚴重的驚風,必定會死亡。如果呈現青色或紅色,紋路像線一樣直直的,表示是乳食損傷脾胃,一定會發驚熱。如果左右兩邊的紋路一樣,表示驚風和積食同時發生。

如果虎口脈紋有三條,或者散亂,表示肺部有風痰,可能會有呼吸聲。有紅色的,表示是傷寒或咳嗽。像火焰一樣紅的,表示是腹瀉。紅色和黑色相間,主要表示下痢。青色多表示白色痢疾,紅色多表示紅色痢疾,紫色相間則會口渴。虎口脈紋紊亂,表示胃氣不調和。青色表示有驚風和積食。青黑色表示發慢驚。脈象深入掌心,表示是內釣。手指紋路彎向內側,表示是風邪盛;彎向外側,表示是食積。以上講的是三歲以上幼兒的診斷方法。如果是在三歲以下,還要用一根手指按壓高骨處,劃分三關,確定呼吸次數。呼吸八次為正常脈象,九次則表示不正常,十次則表示危險。浮脈主要表示有風邪。

沉遲脈主要表示虛寒。實脈主要表示有熱。緊脈主要表示癲癇。洪脈主要表示熱盛。沉緩脈主要表示虛瀉。微遲脈表示有積食和蟲。遲澀脈主要表示胃脘不適。沉脈主要表示乳食難以消化。沉細脈主要表示乳食停滯。緊弦脈主要表示腹中熱痛。牢實脈主要表示大便秘結。沉而數的脈象,表示骨中有熱。弦長的脈象表示肝膈有風。緊數的脈象表示驚風發作,四肢抽搐。浮洪的脈象表示胃口有熱。沉緊的脈象表示腹痛有寒。虛濡的脈象表示有氣虛,也表示慢驚。

芤脈主要表示大便出血。四歲以下用一根手指滾動尋找三部脈位,以氣關為準。七八歲時手指稍稍移動,九歲時依三關部位尋找。十一二歲亦是如此。十四十五歲則依照成人脈診部位診視。凡是看脈,先要確定浮沉遲數,陰陽冷熱。沉遲為陰,浮數為陽。還要結合脈診部位來看,青色主要表示驚風,白色主要表示虛瀉,紅色主要表示痰熱,黑色表示病情嚴重,黃色表示脾疳。

綜合這些情況,觀察病情並進行治療,才能減少錯誤。《全幼心鑑》中提到:幼兒半歲左右生病,應當在額頭前面、眉毛末端、髮際之間,用中指、食指、無名指彎曲按壓。幼兒頭部朝左邊時舉起右手,朝右邊時舉起左手。食指為上,中指為中,無名指為下。三指都發熱表示感受風邪,鼻塞呼吸粗重,發熱咳嗽。如果三指都發冷,主要表示外感風寒,內傷飲食,發熱嘔吐腹瀉。

如果食指和中指發熱,主要表示上熱下寒。無名指和中指發熱,主要表示有驚風。食指發熱,主要表示胸悶食滯。還應參看脈象來判斷。脈象呈現流珠狀,主要表示飲食損傷,內熱想要嘔吐,或者腸鳴腹瀉,煩躁啼哭,可以使用助胃膏來幫助消化,分辨陰陽。如果食物消化後病情仍然發作,就用香砂助胃膏來補益脾胃。脈象呈現環珠狀,主要表示脾虛停食,胸膈脹滿,煩渴發熱,可以用五味異功散加山楂、枳實健脾消食,之後再用六君子湯來調養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