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一·初生門 (7)
集之一·初生門 (7)
1. 聽聲
重實聲,重實雄聲體熱為,三焦氣壅在心脾,傷風咳嗽喉咽痛,結澀腸中糞出遲。
悲焦聲,聲悲焦有燥,恐怖欲生風,重濁聲沉靜,疳攻必耳聾。
啼哭聲,但哭無啼只是驚,多啼不哭痛分明,聲輕顫嗄風癇病,速緩聲頻吐瀉成。
㘂煎聲,㘂煎煩躁病難安,燥促聲音為感寒,語短氣微尿主澀,長遲聲細痢多般。
遲緩聲,語短聲遲緩,腸鳴泄瀉頻,嗄聲多不響,風熱肺家因。
白話文:
聲音沉重而有力,通常是體內有熱的表現,這是因為三焦之氣鬱積在心脾的緣故。會出現像是感冒、咳嗽、喉嚨痛,以及腸道阻塞、大便難解等症狀。
聲音悲傷焦慮,通常表示體內有燥熱,而且容易感到恐懼,進而引發風邪。聲音如果沉重混濁,則可能是疳症侵襲,甚至會導致耳聾。
哭鬧的時候,如果只有哭聲而沒有啼叫,通常是受到驚嚇;如果啼叫聲多於哭聲,則可能是疼痛所引起。聲音輕微顫抖嘶啞,可能是風癇病;聲音時快時慢而且頻繁,則可能是嘔吐或腹瀉。
聲音像油煎一樣的吵雜煩躁,表示病情難以安穩,聲音乾燥急促則可能是因為感受寒邪。說話短促、呼吸微弱、小便不暢,或是聲音細長遲緩,通常是痢疾的表現。
說話簡短、聲音遲緩,而且伴隨著腸鳴、腹瀉頻繁,或是聲音嘶啞不太能發出聲音,則可能是風熱侵襲肺部所導致。
2. 脈法
候兒脈,當以大指按三部,一息六七至為平和,八九至為發熱,五至為內寒。脈弦為風癇,沉緩為傷食,促急為虛驚,弦急為氣不和,沉細為冷,浮為風,大小不勻為惡候、為鬼祟,浮大數為風、為熱,伏結為物聚,單細為疳勞。凡腹痛,多喘嘔而脈洪者為有蟲,沉而遲、潮熱者胃寒也,溫之則愈。
訣曰:小兒脈緊風癇候,沉緩食傷多嘔吐,弦急因知氣不和,急促急驚神不守,冷則沉細風則浮,牢實大便應秘久,腹痛之候緊而弦,脈亂不治安可救,變蒸之時脈必亂,不治自然無過繆,單細疳勞洪有蟲,大小不勻為惡候,脈沉而遲有潮熱,此必胃寒來內冠,瀉利脈大不可醫,仔細酌量宜審究。(云岐子云:未及五歲、不可視聽者,未可別脈,五歲以上,方可以脈別浮沉遲數。
按:錢氏論,又不拘五歲上下也。)
脈應雜病:
諸數脈,為熱,屬腑。
諸遲脈,為冷,屬臟。
陽數脈,主吐逆,不吐必發熱。
陰微脈,主泄瀉,不瀉必盜汗。
沉數脈,寒熱,寒多熱少,亦主骨蒸熱。
緊數脈,寒熱,熱多寒少,又主骨熱,急則驚癇。
沉緊脈,心腹痛,短數同,亦主咳嗽。
沉細脈,乳食不化,亦主腹痛下痢。
沉伏脈,為積聚,亦主霍亂。
微緩脈,乳不化,泄瀉,沉緩亦同。
微澀脈,瘛瘲筋攣。
微急脈,寒熱唾血。
浮滑脈,宿食不消,亦主咳嗽。
浮緊脈,疳氣耳聾。
浮弦脈,頭疼身熱。
緊滑脈,吐血惡。
心脈急數,驚癇。不驚者疳淋。
肝脈急甚,顛癇風癇,痰涎流液。
肺脈浮實,鼻塞,並大小便不通。
關脈緊滑,主蛔蟲,尺脈沉,亦主蛔。
尺脈微細,溏泄冷痢,乳食不化。
尺脈微澀,便血,無血者必盜汗。
脈過寸口入魚際,主遺尿。
審脈逆順:
驚搐脈,浮數順,沉細逆,身溫順,肢冷逆。
夜啼脈,微小順,洪大逆,身冷逆。
心腹痛,沉細順,浮大逆,身溫順,肢冷逆。
傷寒脈,洪弦順,沉細逆,浮大順,微伏逆。
汗後脈,沉細順,洪緊逆,困睡順,狂躁逆。
溫病脈,洪大順,沉細逆,身熱順,腹痛逆。
咳嗽脈,滑浮順,沉細逆,身溫順,肢冷逆。
霍亂脈,浮洪順,遲微逆,身溫順,肢冷逆。
吐哯脈,浮大順,沉細逆,身溫順,肢冷逆。
泄瀉脈,緩小順,浮大逆,身溫順,肢冷逆。
諸痢脈,沉細順,浮大逆,身溫順,肢冷逆。
諸渴脈,洪數順,微細逆,身溫順,肢冷逆。
諸腫脈,浮大順,沉細逆,臟實順,腸泄逆。
腹脹脈,浮大順,虛小逆,臟實順,泄瀉逆。
痰喘脈,滑大順,沉細逆,身溫順,肢冷逆。
寒熱脈,緊數順,沉細逆,倦怠順,強直逆。
疳勞脈,緊數順,沉細逆,臟實順,脾泄逆。
蟲痛脈,緊滑順,浮大逆,身溫順,唇青逆。
諸失血,沉細順,浮數逆,身溫順,發熱逆。
白話文:
診察小兒脈象,應該用大拇指按壓三個部位,一息之間六七次跳動為平和,八九次為發熱,五次為內寒。脈象弦急代表風癇,沉緩代表傷食,促急代表虛驚,弦急代表氣不和,沉細代表寒冷,浮脈代表風邪,大小不勻代表病情嚴重、有鬼怪作祟,浮大數代表風熱,伏結代表有東西聚集,單細代表疳勞。凡是腹痛,多喘嘔吐而且脈象洪大的代表有蟲,脈象沉而遲緩、有潮熱的代表胃寒,溫補就會好轉。
訣說:小兒脈緊代表風癇,沉緩代表食傷多嘔吐,弦急代表氣不和,急促代表急驚神不守,寒冷時脈象沉細,風邪時脈象浮,脈象牢實代表大便秘結很久,腹痛時脈象緊而弦,脈象紊亂代表病情危險難以救治,變蒸時脈象一定紊亂,不治療也會自然痊癒,單細的脈象代表疳勞,洪大的脈象代表有蟲,脈象大小不勻代表病情嚴重,脈象沉而遲緩又有潮熱,這一定是胃寒從內而發,腹瀉時脈象洪大無法治療,仔細考量,應該審慎研究。(云岐子說:未滿五歲、不願意讓人看、聽診的,還無法分辨脈象,五歲以上才可以從脈象分辨浮沉遲數。)
(按:錢氏的理論,又不拘泥於五歲上下。)
脈象對應各種疾病:
各種數脈,代表有熱,屬於腑。
各種遲脈,代表寒冷,屬於臟。
陽數脈,主嘔吐,不吐一定會發熱。
陰微脈,主腹瀉,不瀉一定會盜汗。
沉數脈,代表寒熱,寒多熱少,也主骨蒸熱。
緊數脈,代表寒熱,熱多寒少,又主骨熱,病情急就會驚癇。
沉緊脈,代表心腹痛,短數也相同,也主咳嗽。
沉細脈,代表乳食不消化,也主腹痛下痢。
沉伏脈,代表積聚,也主霍亂。
微緩脈,代表乳食不消化、腹瀉,沉緩也相同。
微澀脈,代表抽搐、筋攣。
微急脈,代表寒熱、吐血。
浮滑脈,代表宿食不消化,也主咳嗽。
浮緊脈,代表疳氣、耳聾。
浮弦脈,代表頭痛身熱。
緊滑脈,代表吐血。
心脈急數,代表驚癇,不驚代表疳淋。
肝脈急而且嚴重,代表癲癇、風癇、痰液流出。
肺脈浮實,代表鼻塞,以及大小便不通。
關脈緊滑,主蛔蟲,尺脈沉,也主蛔蟲。
尺脈微細,代表腹瀉、冷痢、乳食不化。
尺脈微澀,代表便血,沒有血的代表一定會盜汗。
脈象超過寸口進入魚際,代表遺尿。
判斷脈象的順逆:
驚搐脈,浮數是順證,沉細是逆證,身體溫熱是順證,四肢冰冷是逆證。
夜啼脈,微小是順證,洪大是逆證,身體寒冷是逆證。
心腹痛,沉細是順證,浮大是逆證,身體溫熱是順證,四肢冰冷是逆證。
傷寒脈,洪弦是順證,沉細是逆證,浮大是順證,微伏是逆證。
發汗後脈,沉細是順證,洪緊是逆證,困倦嗜睡是順證,狂躁不安是逆證。
溫病脈,洪大是順證,沉細是逆證,身體發熱是順證,腹痛是逆證。
咳嗽脈,滑浮是順證,沉細是逆證,身體溫熱是順證,四肢冰冷是逆證。
霍亂脈,浮洪是順證,遲微是逆證,身體溫熱是順證,四肢冰冷是逆證。
嘔吐脈,浮大是順證,沉細是逆證,身體溫熱是順證,四肢冰冷是逆證。
腹瀉脈,緩小是順證,浮大是逆證,身體溫熱是順證,四肢冰冷是逆證。
各種痢疾脈,沉細是順證,浮大是逆證,身體溫熱是順證,四肢冰冷是逆證。
各種口渴脈,洪數是順證,微細是逆證,身體溫熱是順證,四肢冰冷是逆證。
各種腫脹脈,浮大是順證,沉細是逆證,臟腑實證是順證,腸道泄瀉是逆證。
腹脹脈,浮大是順證,虛小是逆證,臟腑實證是順證,腹瀉是逆證。
痰喘脈,滑大是順證,沉細是逆證,身體溫熱是順證,四肢冰冷是逆證。
寒熱脈,緊數是順證,沉細是逆證,倦怠是順證,強直是逆證。
疳勞脈,緊數是順證,沉細是逆證,臟腑實證是順證,脾虛泄瀉是逆證。
蟲痛脈,緊滑是順證,浮大是逆證,身體溫熱是順證,嘴唇發青是逆證。
各種失血脈,沉細是順證,浮數是逆證,身體溫熱是順證,發熱是逆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