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存淦

外治壽世方

《外治壽世方》是清代醫家鄒存檢編撰的一部醫學著作,專注於外治法的應用,展示了中醫學中非內服療法的豐富與多樣性。書中不僅記錄了大量外用處方,更融入了作者對疾病治療理念的深刻認識,為後世醫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一、外治法的特點與優勢

鄒存檢在序中提到,外治法的最大優勢在於簡便、安全,尤其對於不適合內服藥物的患者,外治法提供了有效的替代方案。這種方法不僅能減少藥物對腸胃的刺激,還能快速作用於病灶,提升療效。

書中以「蔥姜熨法」為例,用蔥、薑等溫熱性材料製作熨敷,治療胸膈不寬、痰結等症,顯示了外治法對寒濕、氣滯等病症的獨特效果。此外,外治法還體現了中醫「因地制宜」的特點,例如利用當地易得的藥材來製備藥膏和敷貼。


二、經典外治案例

1. 傷寒與感冒

對於傷寒,書中記載了多種外治方法,如「紫蘇熨法」,以紫蘇湯熱敷腹部,幫助祛寒解毒;「蔥白熨法」則專治寒症導致的口噤失音和四肢僵直,通過熱力恢復陽氣。此外,針對感冒的「風寒作痛熨法」,將蔥頭、老薑與酒炒熱熨敷,快速緩解風寒導致的頭痛與四肢疼痛。

2. 中風與癱瘓

針對中風,書中強調外治法的急救作用。例如,「中風口噤」時,用烏梅肉與冰片擦牙,能迅速開關解救。對於癱瘓患者,書中推薦「熏藥法」,利用多種藥材燃燒熏蒸患處,逐步恢復筋骨功能。這些方法充分體現了外治法在神經性病變中的應用潛力。

3. 外傷與皮膚病

外科病症如癰疽、瘡瘍,書中提供了多種外治方案。例如,針對化膿性病灶的「仙方活命飲」,以消腫散瘀為主要功效。對於頑固性皮膚病,如「鵝掌風」,則記錄了使用香樟木湯洗的方法,顯示出傳統藥浴的作用。


三、婦科與兒科外治特色

1. 婦科疾病

婦科病症中,「安胎法」和「產後調理」的外治方案尤為突出。例如,產後出血的急救方法包括用大黃與醋調製膏藥敷貼腹部,以達到收縮子宮與止血的效果。此外,針對產後風的「生化湯敷貼」法,將藥物直接作用於產婦的關節和腹部,有效改善血循環。

2. 兒科疾病

小兒驚風與疳積是書中的另一重點。針對驚風,「麝香膏貼敷法」以刺激穴位迅速鎮驚。對於疳積病患,書中推薦「青黛末敷肚臍」,以調理腸胃功能,減輕症狀。


四、對現代醫學的啟示

《外治壽世方》在強調外治法的同時,也提出了「辨證施治」的原則,認為外治法必須根據病因、病位、患者體質進行調整。例如,針對不同程度的熱症或寒症,書中建議改變敷貼藥材的種類與用量,這與現代個性化醫療的理念相契合。

此外,書中特別重視藥材的選擇與處方的靈活性,例如,利用本地易得的植物和物料製作簡便易行的治療方案,這種「就地取材」的理念對於偏遠地區的醫療發展有深遠的啟示意義。


五、總結與價值

《外治壽世方》以其簡便、實用的特色成為中醫外治法的重要代表作。全書記載了數百種經典處方與實用技法,不僅在古代醫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對於現代醫學的輔助治療與基層醫療建設也具有重要價值。

這部著作提醒我們,在追求高科技醫療的同時,不應忽視傳統醫學中簡單有效的療法。通過對《外治壽世方》的學習與研究,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中醫外治的智慧與精髓,並進一步探索其在現代醫療中的應用。


凡例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一 (5)

卷一 (6)

卷一 (7)

卷一 (8)

卷一 (9)

卷一 (10)

卷一 (11)

卷一 (12)

卷一 (13)

卷一 (14)

卷一 (15)

卷一 (16)

卷一 (17)

卷一 (18)

卷一 (19)

卷一 (20)

卷一 (21)

卷一 (22)

卷一 (23)

卷一 (24)

卷一 (25)

卷一 (26)

卷一 (27)

卷一 (28)

卷一 (29)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二 (4)

卷二 (5)

卷二 (6)

卷二 (7)

卷二 (8)

卷二 (9)

卷二 (10)

卷二 (11)

卷二 (12)

卷二 (13)

卷二 (14)

卷二 (15)

卷二 (16)

卷二 (17)

卷二 (18)

卷二 (19)

卷二 (20)

卷二 (21)

卷二 (22)

卷二 (23)

卷二 (24)

卷二 (25)

卷二 (26)

卷二 (27)

卷二 (28)

卷二 (29)

卷二 (30)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三 (6)

卷三 (7)

卷三 (8)

卷三 (9)

卷三 (10)

卷三 (11)

卷三 (12)

卷三 (13)

卷三 (14)

卷三 (15)

卷三 (16)

卷三 (17)

卷三 (18)

卷三 (19)

卷三 (20)

卷三 (21)

卷三 (22)

卷三 (23)

卷三 (24)

卷三 (25)

卷三 (26)

卷三 (27)

卷三 (28)

卷二 (31)

卷三 (29)

卷三 (30)

卷四 (1)

卷四 (2)

卷四 (3)

卷四 (4)

卷四 (5)

卷四 (6)

卷四 (7)

卷四 (8)

卷四 (9)

卷四 (10)

卷四 (11)

卷四 (12)

卷二 (32)

卷四 (13)

卷四 (14)

卷四 (15)

卷四 (16)

卷三 (31)

卷四 (17)

卷四 (18)

卷四 (19)

卷四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