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存淦

《外治壽世方》~ 卷四 (1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0)

1. 急慢驚風

白頸蚯蚓(刀截兩段跳急者治急驚跳慢者治慢驚),加入麝香(一分)搗爛貼當臍。

外以膏藥蓋之。又用白絲毛雞(烏骨綠耳又名絨毛雞又名白鳳凰多出江西泰和縣),以雞尾糞門向小兒肚臍上。無風雞則遠去。有風雞必貼緊吸拔風毒。少時即愈。神效之至。愈後須用麻油灌入雞口。以解其毒。(並治大人陰症)又杏仁,桃仁,糯米,胡椒,梔子(各七枚)共搗極爛。用雞子清調飛羅面敷足心。男左女右。敷過夜。次日腳板甚青黑。即愈。

又芙蓉嫩葉(約五六瓣),男單女雙(一作男雙女單),搗爛。用雞蛋和入。煎熟作餅。貼臍上。冷則隨換。立愈。

白話文:

用刀將白頸蚯蚓切成兩段,如果蚯蚓切斷後跳動得很急促,就用來治療急驚風;如果跳動緩慢,就用來治療慢驚風。加入一點麝香(約一分的量),一起搗爛,敷在肚臍上,外面再用膏藥蓋住。

另外,取用白絲毛雞(又名烏骨綠耳雞、絨毛雞、白鳳凰,大多產自江西泰和縣),將雞的尾部糞門對著小兒的肚臍。如果這隻雞沒有感覺到風邪,就會遠離;如果感覺到風邪,必定會緊貼著肚臍吸拔風毒。過一會兒就會痊癒,效果非常神奇。痊癒後,必須用麻油灌入雞口,以解除它吸入的毒素。(這個方法也可以治療大人的陰症)

另外,將杏仁、桃仁、糯米、胡椒、梔子各七枚,一起搗爛成泥,用雞蛋清調和飛羅面(一種細麵粉),敷在腳心上。男性敷左腳,女性敷右腳,敷過一夜。第二天腳底會呈現青黑色,病就會痊癒。

另外,取芙蓉嫩葉(約五六片),男性用單數,女性用雙數(也有一說是男性用雙數,女性用單數),搗爛後用雞蛋調和,煎熟做成餅,貼在肚臍上。冷了就隨時更換,很快就會痊癒。

2. 驚風煩熱

慎火草煎水浴之。

暑驚,生半夏,皂莢(等分),研末。吹鼻取嚏。即愈。(老少並用)

白話文:

用慎火草煎水給小孩洗澡。

如果是夏天發生的驚風,可以用生半夏、皂莢(份量相等)磨成粉末,吹入鼻孔,讓小孩打噴嚏,這樣就會痊癒。(大人小孩都適用)

3. 烏痧驚風

遍身都烏。急推向下。用黃土(一碗)研末。入陳醋一鍾炒熱包定熨之。引下至足。刺破為妙。小兒疳疾。及諸病後天柱骨倒。乃體虛所致。宜生筋散貼之。木鱉子(六個去殼),蓖麻子(六十粒去殼),研勻。先包頭擦項上令熱。以津調藥貼之。

白話文:

全身都呈現烏青色,要趕快向下推拿。用黃土(一碗)磨成粉末,加入陳醋一盅炒熱,用布包好熨敷患處。要將瘀血往下引導到腳部,如果能刺破放出瘀血更好。小孩子因營養不良引起的疾病,以及各種病後導致後頸椎骨歪斜,都是因為身體虛弱引起的。應該用生筋散來貼敷。將木鱉子(六個去殼),蓖麻子(六十粒去殼)磨勻。先用布包住擦拭頭部和後頸使其發熱,然後用口水調藥敷貼。

4. 小兒鼻塞頭熱

用薰草(即蕙一兩),羊髓(三兩),銚內慢火熬成膏。去滓。日摩背上三四次。

頭縫不合(即解顱),防風,白芨,柏子仁(各等分),為末。以乳汁調塗。一日一換。又幹姜(七錢),細辛(三錢),肉桂(五錢)共為末。薑汁和敷顱上。小兒面赤即愈。又南星(微泡為末)醋調攤舊綢上。貼囟門。用熱手時時熨之。干則用熱醋潤濕。又茵陳,車前子,百合(各五錢),為末。烏牛乳汁調塗足心。及頭縫開處。用綢包裹。二日一換。

白話文:

用薰草(也就是蕙草一兩),羊的骨髓(三兩),放在鍋子裡用小火慢慢熬成膏狀。過濾掉殘渣。每天在背上塗抹三四次。

頭頂骨縫沒有閉合(也就是解顱),用防風、白芨、柏子仁(各取等量),磨成粉末。用母乳調和後塗抹在患處。每天更換一次。另外,用乾薑(七錢)、細辛(三錢)、肉桂(五錢)一起磨成粉末。用薑汁調和後敷在頭顱上。如果小兒面色轉為正常就表示痊癒了。還有,用天南星(稍微浸泡過後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攤在舊綢布上。貼在囟門處。用溫熱的手不時地按壓熨燙。如果藥膏乾了,就用熱醋潤濕。另外,用茵陳、車前子、百合(各取五錢),磨成粉末。用烏牛乳汁調和後塗抹在腳心以及頭頂骨縫開裂的地方。用綢布包裹起來。每兩天更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