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壽世方》~ 卷四 (9)
卷四 (9)
1. 患黃
韭根搗汁。日滴鼻中。取黃水出。愈。(或用黃疸門黃蠟紙筒方治之穩而且妙)小兒客忤。發作有時。取母月衣覆兒上。大良。
白話文:
將韭菜根搗爛取汁,每天滴入鼻孔中,讓黃色的液體流出來,病就會好。(或者可以使用治療黃疸的黃蠟紙筒的方法,效果更穩定且好。)小孩子受到驚嚇,發作有時,取母親穿過的衣服蓋在孩子身上,效果很好。
2. 赤白痢
莨菪子,羊肉(薄切布上),綿裹納下部。不過兩次。瘥。飲食停滯。飽悶不消。糯米一升炒熱。分作二布包。輪熨臍腹。助其脾氣轉運。立消。
白話文:
赤白痢
用莨菪子的藥材,和薄切的羊肉片,用棉布包裹好,塞入肛門內。通常不超過兩次就會痊癒。
如果因為飲食停滯,導致腹脹悶痛、消化不良,可以將一升糯米炒熱,分成兩包布包,輪流熱敷肚臍和腹部,這樣可以幫助脾胃運作,使消化恢復正常,腹脹悶痛的狀況會立刻消失。
3. 傷冷食及難化之物
生薑(切片),紫蘇(各四兩),煎濃湯。置浴盆。令小兒乘熱坐湯。以手揉其胸腹。以熱湯淋之。氣通即化。或用二味搗爛炒熱。分作兩布包。輪流熨胸腹。如冷再炒再熨。神效。
白話文:
將生薑切片,紫蘇各準備四兩,一起煎煮成濃湯。把濃湯倒入浴盆中,讓小孩趁熱坐進去浸泡。接著用手輕揉小孩的胸部和腹部,並用熱湯淋在這些部位。這樣做能使氣血暢通,積食就能消化。或者,也可以將生薑和紫蘇搗爛炒熱,分成兩份用布包起來,輪流熱敷小孩的胸部和腹部。如果布包冷了,就再炒熱再敷,效果非常好。
4. 小兒無故卒死
取蔥白納入下部。及兩鼻孔。氣通或嚏即活。
白話文:
將蔥的白色部分塞入肛門,並塞入兩個鼻孔,如果氣息暢通或打噴嚏,就能活過來。
5. 痰喘
巴豆(一粒)研爛綿裹塞鼻。男左女右。痰即自下。
白話文:
將巴豆(一粒)搗爛,用棉花包裹塞入鼻孔。男性塞左邊鼻孔,女性塞右邊鼻孔。這樣痰就會自己從下方排出。
6. 截驚
以芭蕉汁,薄荷汁煎勻。塗頭頂。留囟門。塗四肢。留手足心勿塗。甚效。
白話文:
將芭蕉汁和薄荷汁混合均勻後煎煮。將藥汁塗在頭頂,但要避開囟門。接著塗抹四肢,但要避開手心和腳心。這樣做效果很好。
7. 預斷驚風
於小兒臥室養鴿數對。令小兒日嗅鴿味。自免。
白話文:
在小孩子的臥室裡養幾對鴿子,讓小孩子每天聞鴿子的氣味,這樣就能夠自行避免(驚風)。
8. 急驚風
大梔子(一枚研末),雞蛋(一個去黃用白)調勻。搽兒腹四圍。又明雄黃(五錢),砂仁(六分),梔子(五枚炒),冰片(五釐),共為細末。以雞子清調敷肚之四圍。如碗口大。
安臍眼。入麝香(五釐)上用綿紙蓋好。再以軟綿扎之。一晝夜後。溫水洗去。神效。又甜杏仁桃仁(各六粒),黃梔子(七個)共研爛。加燒酒,雞子清,白乾面量患者年歲。作丸如胡桃大小。男左女右。置於手足二心。用布條紮緊一周時。手足心均青藍色。則病已除矣。效甚。
白話文:
將大梔子磨成粉末,用一個雞蛋的蛋白調勻,塗抹在小孩的肚子周圍。另外將明雄黃五錢、砂仁六分、炒過的梔子五枚、冰片五釐,一起磨成細粉,用雞蛋清調勻,塗敷在肚臍周圍,範圍約像碗口那麼大。
然後在肚臍眼放入麝香五釐,上面用棉紙蓋好,再用軟棉包紮起來。一天一夜後,用溫水洗淨,效果很好。另外將甜杏仁和桃仁各六粒、黃梔子七個,一起磨爛,加入燒酒、雞蛋清和相當於患者年齡的白麵粉,做成約胡桃大小的藥丸。男生敷在左手和左腳掌心,女生敷在右手和右腳掌心,用布條紮緊約一週時間,當手腳掌心都變成青藍色時,病就治好了,效果非常好。
9. 慢驚風
大紅芙蓉花(一朵),將花心緊對小兒肚臍中貼。再用雞蛋一個煎餅。置花蒂上。一時即轉。又胡椒(七粒),生梔子(七個),蔥白(七根),飛面(一撮)共研末杵和。再加雞子清(半個)調勻攤青布上。貼小兒心窩。一日夜除去。有青黑色即愈。如不效。再貼一服。愈後仍當服補脾之藥。
白話文:
取一朵大紅芙蓉花,將花心緊貼在小孩的肚臍上。再用一個雞蛋煎成餅,放在花蒂的上方。過一會兒情況就會好轉。另外,取胡椒七粒、生梔子七個、蔥白七根,加上一小撮麵粉,一起研磨成粉末,再加入半個雞蛋的蛋白調勻,攤在青布上,貼在小孩的心窩處。一天一夜後取下,如果貼敷處呈現青黑色就表示快要好了。如果沒有效果,就再貼一次。痊癒之後,仍然需要服用補脾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