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壽世方》~
1. 兒科
2. 初生氣絕不啼
切勿斷臍。即取小鍋燒水。以胎衣放熱水中。並以水澆臍帶。俟暖氣入腹。兒氣即回。啼聲發出矣。若先斷臍帶者不治。
白話文:
千萬不要剪斷臍帶。立刻取一個小鍋子燒水,把胎盤放入熱水中,並用水澆淋臍帶。等到熱氣進入腹部,嬰兒的氣息就會恢復,啼哭聲就會發出來了。如果先剪斷臍帶,嬰兒就沒救了。
3. 初生去毒開口法
小兒初離母體。口有液毒。形如血塊。啼聲一出。隨即嚥下。而毒伏於命門。他日發為驚熱瘡疾惡痘等症。須於未啼時。急用絲綿裹指挖去口內濁穢。以清臟腑。
白話文:
嬰兒剛離開母體時,口中會有像血塊一樣的液體毒素。當嬰兒開始啼哭時,這些毒素就會被吞嚥下去,潛藏在身體的要害部位。日後可能會引發驚嚇發熱、瘡瘍、惡性痘疹等疾病。因此,必須在嬰兒尚未啼哭時,趕緊用絲綿包裹手指,挖出口中的污穢之物,這樣才能夠清理臟腑。
4. 小兒初浴
新生時。用益母草(五兩),煎水浴。不生瘡疥。
白話文: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用益母草(五兩),煎煮成藥水來洗澡,就不會長瘡或皮膚疥癬。
5. 初生無皮
色赤有紅筋。乃受胎未足也。用早稻白米研細末。頻撲之。皮膚自生。名先天粉。又以東向陳壁土研細末摻之。亦能生皮。
白話文:
嬰兒出生時皮膚沒有完整覆蓋,呈現紅色且帶有明顯的紅血絲,這是因為懷孕時間不足所導致的。可以使用早稻白米磨成的細粉,頻繁地撲在患處,皮膚自然就會長出來,這粉末可以稱作「先天粉」。另外,也可以用朝東的舊牆土磨成細粉摻在患處,也能幫助皮膚生長。
6. 初生遍身紅赤
用浮萍,水苔搗取汁。調朴硝,赭石末敷之。
初生遍身如魚脬。或如水晶。破則水流不止。以密陀僧研細末⿲扌丰色之。
白話文:
新生兒全身皮膚紅腫,用浮萍和水苔搗爛取汁,調和朴硝和赭石粉末敷在患處。
新生兒全身皮膚像魚泡一樣腫脹,或像水晶一樣透明,如果破了就會流水不止,用密陀僧磨成細粉塗抹。
7. 三朝浴兒
取桑槐榆柳桃嫩枝各二三十段煎湯。候溫浴兒。可免瘡疥。
白話文:
取桑樹、槐樹、榆樹、柳樹、桃樹的嫩枝,每種各取二三十段,用來煎煮成藥湯。等藥湯溫度適中時,用來給嬰兒洗澡。這樣可以避免嬰兒長瘡或皮膚病。
8. 治兒啼
取犬頭下毛。以絳囊盛。系兒兩手。立效。
白話文:
取狗頭部下方的毛,用紅色的袋子裝起來,繫在小孩的兩隻手上,馬上就會見效。
9. 夜啼不止
黑牽牛子(一錢),研極細末。水調敷臍上。立止。又五倍子研末。以津唾調作餅子。貼臍上。用帶扎之。效。又硃砂磨新汲水塗心窩及兩手足心五處。最驗。又用本兒初穿汗衣放瓶內。自不哭。又明鏡掛床腳下。自止。
白話文:
黑牽牛子的種子(約3.75克),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水調和後敷在肚臍上,就能立刻止住夜啼。
或者,用五倍子磨成粉末,用口水調成餅狀,貼在肚臍上,再用帶子紮好,也有效。
另外,將硃砂磨成粉,用剛汲取的新鮮水調和,塗在心窩和兩手掌心、兩腳掌心這五個地方,效果最好。
還可以用嬰兒剛穿過的汗衣,放在瓶子裡,嬰兒自然就不會哭了。
或者,在床腳下方掛一面明鏡,也能讓嬰兒停止哭鬧。
10. 曲腰啼哭
此受寒腹痛也。用淡豆豉,生薑,蔥白(細切),鹽共炒熱。以手巾包熨肚上。立止。
遍身奇癢。叫啼不止,生薑搗爛。稀布包擦。甚效。
白話文:
這是因為受寒引起的腹痛。用淡豆豉、生薑、蔥白(切細),加鹽一起炒熱,用手巾包著熨在肚子上,馬上就會停止疼痛。
全身到處都覺得癢,哭鬧不停時,將生薑搗爛,用稀疏的布包著擦拭皮膚,非常有效。
11. 身如蛇皮鱗甲
名胎垢。又名蛇胎。用白殭蠶(去嘴)為末。煎湯洗之。或加蛇蛻研末和入。亦可。
白話文:
這是指嬰兒身上的胎垢,又叫做蛇胎。可以使用去除頭部的白殭蠶磨成粉末,加水煎煮後用來清洗。或者加入磨成粉的蛇蛻一起使用,也可以。
12. 身熱
苦參(二兩)煎湯浴之。又郁李根煎湯浴。
白話文:
用苦參(二兩)煎煮成湯,用來洗澡。另外,也可以用郁李根煎煮成湯來洗澡。
13. 壯熱
李樹葉(一斤)煎湯浴之。良。(並治小兒瘧疾及驚癇)
小兒瘟瘧。積熱不解。菖蒲煎湯浴。
白話文:
用李樹葉(一斤)煎湯來洗澡,效果很好。(這個方法還可以治療小兒瘧疾和驚癇。)
小兒患上瘟疫瘧疾,體內積熱不退,可以用菖蒲煎湯洗澡。
14. 初生瘧疾
赭石(二錢醋煅),硃砂(五分),砒霜(二分)共為末。以紙包七重。打濕煨乾。入麝香(一分),再研細。麻油調搽鼻尖上及眉心四肢。神驗。
白話文:
將赭石(二錢用醋燒過)、硃砂(五分)、砒霜(二分)一起研磨成粉末。用七層紙包好,沾濕後用餘溫烤乾,加入麝香(一分),再次研磨成細末。用麻油調和後,塗抹在鼻尖、眉心和四肢。據說效果神奇。